社会文化教学古代文学

2024-06-25

社会文化教学古代文学(精选十篇)

社会文化教学古代文学 篇1

区域民族文化影响下的古代文学教学就是以区域、民族文化为视角, 研究文学作品、流派、作家思想生成的文化因素及这些文化因素如何通过作品、人物体现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一、区域民族文化影响下的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及特点

我们所要关注的就是次生文化的涓涓细流融入主流文化的过程, 并试图逆向分析出哪些东西是这个民族的, 哪些又是那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哪些是这个区域的, 哪些又是那个区域的, 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演绎生成的过程以及不同区域、民族文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作家思想、流派形成、作品创作等。通过对文化内涵的分析深入理解作品, 通过对作品、流派的分析, 加深对区域民族文化特质性的理解。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把握此种视角下古代文学教学的内容和特点:

1. 注重文本的文化性

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遗产之一, 是不同时代文化遗存的符号表征, 依靠古代文学文本我们可以还原一个时代某种文化的大概面貌。这对于那些已经消逝或融入其他文化的古代民族文化来说是异常重要的。历史的发展便是个大熔炉, 很多弱势文化均被主流文化所包融, 但这并不意味着恢复已消逝的弱势文化是没用的, 其价值与意义在于:恢复弱势文化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主流文化的构成情况;上古文化的消失很多时候只是上层文化的消融, 其下层文化得以在民间保留, 研究文本中的透露出来的若干文化因素可以给民间文化找到“根”、文化归宿。古代文化很大一部分都保留在了文学作品中, 因此研究文学作品便可以验证文化交融的过程, 明确文本的文化属性。如各民族的创世神话都以本民族文字或汉字得到了保留, 通过研究创世神话为探讨民族起源, 区分不同民族文化做好了铺垫。比如巴文化作为一种古来的文化实体已经不存在了, 但通过研究土家族人的创世神话、诗歌, 我们可以清晰的勾勒出虎文化崇拜, 联系到古巴人崇虎、射虎习俗, 为我们可以肯定土家族的先民为古巴人提供例证。这种文本背后就蕴藏着一种已逝的文化。同以土家族文化为例, 鄂西、汉中土家族崇虎, 湘西、黔东土家族射虎, 均可以在他们的创世神话、诗歌中找到依据, 这便是文本反映出来的区域文化的不同。文本在这里充当了文化的表征。对文本的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某种文化的理解。

另外, 通过对文本文化性的发掘, 我们可以上溯文本产生的文化背景、渊源,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层的文本分析上。如“屈原的思想系南北文化冲突的产物”。如果我们仅仅只注意到了文本中的“兮”字, 不深入挖掘内涵便说楚辞是楚文化的产物, 那未免有失偏颇。同理, 如果我们因老子为陈人, 陈后为楚所灭, 便说《老子》为楚文化或陈文化产物, 同样有失偏颇。因为就地域文化的影响来说, 如果出生地域可以影响作者的文化价值取向, 其游历、生活地域同样可以影响其价值取向, 那我们有什么理由来说《老子》不受其游历地域文化影响呢?这些猜测只有通过具体分析文本中的地域、民族文化面貌来验证。

2. 注重文化分析的教学模式

对于已经清楚知道的作家、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 我们可以反向依此种文化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这便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使用文化分析法。文本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如果我们领悟到了文本赖以滋生的文化的思想精髓、习俗风貌, 对我们理解文本的思想精神、语言谴词、修辞方式无疑是大有帮助的。而以往仅仅局限于作家背景介绍, 一个人的出生、生活经历固然会对其思想产生较大影响, 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如往往我们注意到了这个人受过什么教育和什么人交往, 这些对他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却没能注意到人本身就是文化影响下的个体, 带有一定的文化倾向, 不管受教育还是与人交往, 都是本地域、本民族文化与他地、他族文化, 本人文化个性与异质文化的交融。如容美土司田世爵对其子弟重视汉文化教育, 使得子孙能诗会文并形成地方诗派, 诗歌集结成《田氏一家言》。以本地民族生活为内容, 依汉文格式韵调, 这本身就是汉族、土家族文化的交融。再如刘禹锡贞元年间根据巴渝民歌改作竹枝词, 便直接借鉴了民歌的格调, 这是汉族诗人利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进行创作的典范。因此分析一个人的经历不仅仅可以了解其思想变化的过程, 也可以了解其接受不同文化的轨迹。而这些影响则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 这时我们便可以用这种文化分析法去理解作品了。

通过这种方法, 将作品中的主要文化因素发掘出来, 前提是我们对某些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初步的符号化认识, 即一种文化的特质属性可以用一个词或几个词来抽象表述。在作品分析时, 我们只需要抓住这一两个词就可以理解作品的文化构成及各文化因素所占有的比例。这便比单纯分析文本思想更进了一步。

3. 注重文本的区域性、民族性及其变迁, 可以引入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文本相对比的方法

作家在其生活经历中伴随着游历、游仕等途径不断地接受不同区域文化、甚至触及少数民族文化, 在其不同时期的作品中会有反映。这为我们研究作家的思想变迁提供了材料。同时, 我们也注意到, 在所有影响作家创作的次生文化中, 必定有一种文化是占主导地位的。纳兰性德是少数民族词人, 但长年居住在内地、用汉字创作, 其思想受汉文化影响当然比其自身民族文化影响要深。事实上, 人们总是习惯把某人当作某地、某族文化的代表, 便断定这个人深得此种文化之精髓, 而不考虑这个人受没受其他文化影响。如把屈原当作楚文化的代表, 苏轼当成蜀文化代表等, 均因他们受此两种文化影响至深。既然作家、作品有其主要的文化倾向, 我们便可以引入区域民族对比方法, 将同时代不同民族、地域的作家、作品、流派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更深入理解文化的深层异质性。通过对比加深对作家、作品、流派的认识。这一点在流派分析方面使用的较多, 因为很多流派便是以区域贯名的, 如江西诗派、公安诗派等。在作品、作家思想分析中使用得相对较少, 有待推广。如我们可以将庄子与孟子进行比较, 分析南楚文化与邹鲁文化的不同;可以将辽宋金时不同民族作家作品的思想内涵进行比较, 分析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总之, 区域民族文化的提法便是认为不同区域、民族文化特征是不同的, 并试图将这种不同运用到对具体的文学作品、流派、作家思想的分析中。

以上阐述的既是这种新视角下古代文学教学的内容, 也体现着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

二、区域民族文化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创新的意义

1. 区域民族文化为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这种民族文化是指单个的可以识别的民族, 而非指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大的概念下, 有很多特殊的, 看似不容于大传统的东西都被遮蔽了。人们宣称的“历史记忆”、展演的“文化”与“习俗”, 都被同化于“一元”之中, 但正如我们承认中华民族国家历史是不断上演着民族融合一样, 民族文化汇入大的江海也伴随着历史的进程。在特定的时代打上了他独特的烙印。

区域文化中特别要关注的是小传统问题。个体独立的大文化传统从来都是要求统一的。整个中国古代历史都是这样, 在这种大背景下生成的文学史, 如果仅仅关注提炼时代主题, 关注主流文化 (众多小文化传统融合的结果) 或者说阐述上层士大夫文化是不够的。原始小传统中的很多文化资源便会得不到关注。那样书写的文学史、用来教学的文学史都是陈旧与呆滞的, 小文化传统本身是多元的、复杂的, 但惟此得以在某个区域内保存了原滋原味的文化。古代有采诗之说, 《诗经》之诗, “据古籍记载推考, 当系先由采诗、献诗之积聚, 后来由太师加以整理编辑而成。采诗几乎全属民歌, 而献诗则多属于士大夫之作”。诗三百中的十五国风, 都采自于先秦时期不同的诸侯国和地区。先秦时期的民族、地域融合程度远远不及后世, 各地区 (国家) 保有了很多自己地方民族特色的上古文化。而以往对国风都过于强调思想内涵, 忽视了对区域文化的分析, 或者说做得还不够。既然《诗经》是部诗歌的汇编总集, 其不可避免地参次不齐。这更多地体现在“风”所呈现的文化风貌、词语运用上。如果我们从这些文化的差异性入手去分析国风, 将会是一个新的视角。以前公羊学派将《诗经》“泛政治化”, 用文本去附会上古政治;现代《诗经》研究上的“泛文本化”, 只重用挖掘诗歌的思想与文本价值, 忽视了其本身的文化价值, 这些都是不得其要领的。国风中也许含有未被挖掘的区域文化内涵, 其原始的文化资源的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而不仅仅是从现实文本出发去读取表层信息。

2. 区域民族文化教学是实现古代文学教学方法多样化的重要努力

传统的文学史教学以历史时间为线索、以朝代文学形式为中心。区域民族文化虽也考虑到时间历史因素, 但更多的是区域地理、民族人文因素。传统的教学方式特点在于能够准确地把握文学的流变传承, 很容易把握一个时代的文化传统 (虽然很大程度上只是体现为上层的、精英文化) 面貌、文学发展的整体情况。而区域民族文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从横向上剖析时代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的结构内涵, 对把握作品的外在产生情况是大有帮助的。现今关于作家心态的研究诗歌热点, 对一个时代某类群体或个人心态的把握与区域民族文化的研究则相反, 而这样的研究, 可以内在于作家心灵体悟, 对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精神气质无疑有很大帮助。虽然区域民族文化在中国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中广泛地运用, 但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强调的还远远不够。很多时候, 只是在分析某位作家、流派产生的原因时稍带提及。对作品中出现的带有地域民族色彩的语言符号有关注, 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也不够。如分析楚辞中的“兮”时, 都知道楚文化作品中爱用“兮”, 但为什么会用“兮”, 具有什么样的含义, 却不甚了解。对语言符号尚且如此, 更不用说对深层文化因素的关注了。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精神[模版] 篇2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通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稳定的精神价值体系,其中包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对人的价值观的审视,对社会责任感的认同等。挖掘中国古代文学内部所蕴涵的深厚的思想文化资源,对于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趣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架和精神追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正如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所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1],中国古代文学内容丰富、众体兼备,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形态。综观古代文学的发展全貌和诸文体的演进,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追求人的完善、重视人的理性,渴望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文化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体现在古代文学中,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道自任的崇高追求和人格尊严

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从屈原、孔子,到曹雪芹,古代的知识分子形成了一种关于道德和人格的传统。他们大多以道自任,以天下为己任,往往具有强烈的济世情怀。在这样的人生观的影响下,中国文学始终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注着个体的生命价值。从孔子开始,中国人已经明确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存在于现实的社会人生之中,在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中,社会理想和个体人格才能实现与完成,人的心灵才能获得满足和安慰。这种精神使人们执着于此生此世的理想追求和人格塑造,不是到彼岸世界中去寻找无限和快乐,而是让现实(社会和自然)与人得到有机统一,从而形成以道自任的崇高追求和人格尊严合而为一的思想内核与精神理念。因此,强调个体融入社会的理性精神在中国可谓古已有之。这种精神与西方文化在基督教影响下形成的到彼岸世界去寻找无限快乐的“来世主义”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文化的这种“经世致用”的特点千百年来一直支配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建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自先秦以来的古代文学创作。曾子就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墨子云:“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墨子·兼爱》)。可见,对于要以“兴天下之利”为追求的仁人而言,他们不屈从于包括皇权在内的任何外在的权威秩序,只服从于崇高的道德追求及担负的历史使命。

既然个体的生命价值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得以实现,那么建功立业自然就成为中国古代士人所追求的最高人生理想,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反复歌咏的一个主题。曹植一生追求的就是“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陈子昂中进士后,上书议政,图谋大业,“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废书畅怀古,负剑许良图”(《答韩使同在边》)[2]。屈原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讴歌理想,《离骚》中的美人香草、百亩芝兰、芰荷芙蓉、芳泽衣裳构成了缤纷、深沉的情感想象世界,但是其立足点仍然是楚国政治生活的黑暗。《离骚》把毫无羁绊和极富多义性的浪漫想象与最为深沉炽热的个体的人格情操和价值追求,最完满地结合成为有机的整体,成为无可比拟的典范。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虽然隐晦之至,但从诗的意境情绪中反映出来的正是他对当时残酷政治斗争和政治迫害的哀伤与慨叹。陶渊明对“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描绘,绝不是安享超然世外的天堂仙境,而是在对自然和农居生活的质朴的爱恋中表达他内心对上层社会政治斗争的残酷和虚伪的鄙视。

除了强调以道自任之外,中国文化积极入世的理性精神还表现在人们追求内在人格的圆满,其中蕴含着一种深沉的人生理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在困难挫折面前不屈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在威逼利诱面前,能够舍生取义,“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2],道义高于生命,精神的超越高于物质的实体。这种人生理念构成了古代文人士大夫主流性的人生价值取向,并扩展为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使中华文明历经外忧内患却始终保持旺盛发展。

西方曾有过这样一种说法,即“知识分子死了”。所谓的“死了”,我想并非指的是生理意义上的灭亡,而是概括了知识分子在当代物质社会中精神沦丧和道德失范的状况。的确,知识分子面临着在以世俗化、功利化为主导价值观念的社会中如何为自己定位的重大课题,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彷徨,都会迷惘,自我失落、自我选择、归宿的困惑、人格的分裂都成为困扰知识分子的问题,他们苦苦寻求却没有答案。此外,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方面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但同时也加剧了对人的异化。社会道德的滑坡、传统价值观念在现代生活面前的解构,为人的现实存在寻找一个精神家园,为人的信仰确立一个精神支撑和价值导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强调个体生命融入社会人生的理性精神为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愤世嫉时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

孔子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形成最重要的影响之一就在于“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所谓‘实践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理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继孔子之后,孟、荀完成了儒学的这条路线。”①这条以孔孟思想为核心和基础的路线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并体现为一种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普遍品格,特别是成为古代知识分子重要的文化意识,可谓源远流长,并以文学的形式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古代知识分子大多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之中,他们饱经沧桑,满怀悲忧感愤的情怀,因而创作了许多震撼人心的千古不朽之作[3]。忧患意识是他们创造和传播文化的内在动力之一,他们的著作充满浓郁的忧患情调,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史。孟子认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强调的是忧患意识应该成为人生存所必须的重要的思想意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登临览景,尽收眼底,毕呈笔端,景之喜景之悲各极其态。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并非在于其写景之妙,而是因为所写之悲景喜景,目的是为了铺垫出更高的精神境界,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者身处北宋积贫积弱的景况之下,满怀深沉的忧患意识,唱出了广大士大夫的心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这种对社会人生的忧患意识一经道出,便感动激励了无数后人。陆游的《书愤》,悲愤激昂,表达了他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收复疆土,解放沦陷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忧患意识。儒家文化培养和滋润的忧患意识体现了民族主义的爱国热情及其献身精神,体现了对社会现实和政治的批判精神,也体现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非常明显地体现在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成为文学作品的灵魂。

从“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蕴涵其中的是一脉相承的积极进取精神,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并扩展为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即使是早期神话故事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故事也反映了先民们征服时间、空间阻隔的愿望,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由这样的忧患意识和高度自觉的主体精神出发,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和对封建皇权的抗争也就是必然的结果。如明清的小说多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即使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也不例外。孙悟空蔑视天庭、敢对佛祖揶揄嘲弄,即使失败后仍保持傲骨,这样的故事内容体现着作者本人的忧患意识和主体精神。

三、深沉悠远的人生之思

由于经世致用是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因此古代文学体现出了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无论是以道自任的崇高追求和进取精神,还是愤世嫉时的忧患意识和人生之思,强调的是现世之谋略而非幽玄之沉思。但这并不是说中国传统的文学不从本体意义上去思考人生和宇宙,从老庄开始,对个体存在的身(生命)心(精神)就保持高度的珍爱与肯定。“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山木》),这种思想发展到魏晋时期,出现了盛极一时的玄学思潮。内在人格的觉醒,使对人作本体建构成为这一时代的显著特色[4]。

魏晋那个“文的自觉”和“人的自觉”的时代,这种悠远深沉的人生之思在文学中已经得到了展现,开一代先声的《古诗十九首》在对日常时世、人事、享乐等的咏叹中,突出的是一种关于人生的思考,这种人生之思构成了其主要声调。“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被钟嵘赞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2]的这些“古诗”,其中大部分的文字都是对生命短促、人生坎坷、欢乐少有、悲伤长多的感喟!“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②曹氏父子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亦何早”(曹丕),阮籍有“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陆机有“天道新崇替,人生安得长,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陶潜有“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他们唱出的是同样的哀伤、思绪和音调,共同形成了“建安风骨”的人生之思。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建安风骨的人生之思是与其建功立业的“慷慨多气”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核心仍是对人生的执著。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下的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骥长嘶;“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之后的是“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在表面上看来似乎是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正是有这种积极的内容蕴涵其中,才使所谓的人生之思没有流于颓废消沉;也正是这种人生之思的存在,执著的追求才具备了美学深度。而这种人生之思正是在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认识到伦理道德、谶纬宿命等规范、标准、交织的虚假,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才能对人的存在、价值、意义做本体论的思考。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貌似玄远的人生思考与上述的强调个体生命融入社会的理性精神在深层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唐宋时期,缕缕不绝的人生之思仍然是古代诗人笔下的一个重要主题,苏轼的《前赤壁赋》,虽然开篇把秋夜的美景刻画得淋漓尽致,但作者立意不在景之美,而在于通过主客的问答,表达对历史、社会、宇宙、人生的思考。客方通过乐声、言辞抒发了历史的虚无、功业的幻灭、人生的短促等感受。主方通过对答,表达了一种达观的宇宙观和得失观。作者在备受打击之后,面对斯景,体会到宇宙的本真、人生的真谛,因此才能如此旷达。所以我们可以说,如果只注意到作者对景对情对人物活动及其对环境的表达,而把作者从中透露出来的精神境界放在次要位置,那么我们对这一古代精品的认识是有一定缺陷的。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洲台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这些诗篇中,有对人生苦短的悲叹,有对无限永恒境界的向往,有繁华如烟的无可奈何„„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古代文学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侧面:对人之为人的本体思考,对宇宙存在的形而上追问。它们为笃实尚用的中国文化增添了别样的色彩,虽然其基调不免是沉重而哀伤的,但是毕竟表露了人对自身存在的思索,展现的是高蹈旷达的人生之姿。

四、以民为本的仁爱精神

中国古代关于人民、国家、统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明确的见诸文字的解说,孟子就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便是告诫统治者应重视人民的地位,体现了以民为本的仁爱精神。以仁爱之心处理伦理关系,因此就要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梁惠王上》),而且孟子还将这种仁爱精神从人际道德关系推衍到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提出了“爱物”观念。《易传》把孟子“爱物”的思想概括成“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命题,认为人类应该效法大地,把仁爱精神推广到大自然中,以宽厚仁德包容与爱护宇宙万物,使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宋儒张载进一步提出“天地万物一体”之说,指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种以民为本、民胞物与的仁爱精神,可以说广泛地反映在自诗、骚以来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绘全家在流亡中,屋破又遭夜雨的狼狈处境,但他推己及人,且有人无己,唱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其爱民之心何等高尚,何等深刻!这是杜甫思想道德境界的体现,是孔子仁爱思想的艺术化。诗人陆游有七律《露望》,写他夜间散步河边,见到商人为争早市、农民为车水灌田而彻夜不眠的景象,于是发出“齐民一饱勤如许,望食官仓每惕然”的感叹。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古代文学体现了要求在现实中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但个体融入社会生活的目的并不是封妻荫子,扬名立万,而是出于对国家、人民强烈的热爱之情:“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候”(岑参《送人赴安西》),“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身谋”(杜荀鹤《秋宿山馆》)。这种以天下苍生为念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宝贵的文化精神之一。

这种仁爱精神同样体现在伦理关系中。所谓的“伦理”,即指人与人之间的合理关系,既包括家庭关系,也包括社会关系。儒家所谓的“五伦”即指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五种人际关系。如果说西方文学在古希腊时期就形成了以《荷马史诗》为代表的叙事性特征,那么先秦时期的《诗经》就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为主的基本美学特征,包括爱情、友情、亲情在内的各种形式的人类情感成为古代文学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5]。从《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李商隐《无题》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从“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陶潜《和郭主簿》)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慈母吟》),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走过了一条漫长的情感之路,它展示出中国文化特有的感性世界,透露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情怀,无疑成为古代文学文化精神的重要部分。

社会文化教学古代文学 篇3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契合 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重视文学的审美性和抒情性,又关注现实人生,关注伦理道德,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讲话中更是明确提出:“对传统文化适用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新的涵义。”《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品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学习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鉴赏与思考能力、人文传统认知与主体思维能力,同时将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

1.对和谐社会追求的美好向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和”指和顺,谐和,即《周·乾》说的“保合大和”,“谐”出自《尚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有和合、协调之意,和谐就是和睦协调。孔子在和学生的一次对话中“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篇),他所赞同的是曾皙(点)所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①在一片和睦祥和的氛围中,礼乐教化下的美好社会呈现在面前,稍后的孟子提出了更为具体化的理想社会模式“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到了杜甫的《忆昔》诗中,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在当今,和谐则是社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和平、追求幸福、奉献世界的中国梦而奋斗。

2.对个体生命价值尊重的当代价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自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表述是“自然”,这个自然不是近代所谓的与人类社会相对的自然界,而是有“自然而然”、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涵义。自由既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又包含个人存在和发展的自由。在中国古代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中,它是魏晋风流中的颖悟、旷达和真率,是“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俯仰自得;在传统儒家经典《论语》中,它是儒家所坚持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守;它既是孟子身上至大至刚、必须用正直来培养的浩然之气,也是李白诗中“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强烈自信。在当今价值观念多元化、社会精神生活日趋复杂的大环境下,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传统的对个体价值的尊重仍旧具有理想价值。

3.对当今人际关系启示的重要意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对家国的关爱是诗歌中永恒的主题,屈原唱出的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强音;杜甫的诗歌则因关注国家的苦难号称“诗史”;在唐诗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歌颂中我们体会到国家强大的自信;在宋词对山河破碎的诉说中我们也体会到了失去国土后斗志昂扬的坚强;它既是僵卧在孤村的晚年陆游的“尚思为国戍轮台”,也是青年辛弃疾的“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敬业更是教师躬行的准则,习总书记在北师大讲话中对全国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和要求,那就是“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教师的为人处世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与他的学识和能力一样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要注重自我修养,不断追求道德的至高点,才能成为敬业的模范。在教学中只有自觉坚守“士不可以不弘道”的信念才能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诚信作为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要求诚实无欺,信守诺言,它是一诺千金的季布,也是抱柱而亡的尾声,它是冯梦龙笔下不肯拾遗的施复,也是司马迁文中已诺必成的荆轲,这些文学经典中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熠熠生辉,在当今仍有着启发意义;友善是“友好”和“善良”,既是行为要求,又是心理要求。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在与人交往时如果能时刻牢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儒家信条和“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的诗意描绘,将会创造和谐的社交氛围。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寻找兴趣所在,搭建桥梁。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们往往热衷于快餐式消费、追求感官的强烈刺激,尤其是很多高校青年学生热衷于当红IP影视剧。不可否认的是,多数网络剧存在粗制滥造、牵强附会、趣味低级的缺陷,但我们不能完全回避大的多元化的环境。其实,部分制作优良的IP剧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可以说是有功的。比如,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传统文学的一个类别,在流行的网络言情小说中大量出现,这就给了读者接触传统文学的机会。叶嘉莹先生曾经说过,“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教学过程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契合点,在青年学生心灵日益浮躁、急功近利之时,让他们参与到吟诵诗词中来,体验内心的自由,追求人格的精神独立,正是在潜移默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坚持中国精神,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中国精神是中国人对自然、对社会、对宇宙万物的看法。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先秦神话作品中,集中体现了我们的中国精神,补天的女娲、尝百草的神农氏、射日的后羿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才是厚生爱民;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我们的先民几乎无法像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们那样贪图享乐,他们时刻处于危难之中,与洪水猛兽抗争、充满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虽然时移世易,但先民们基因中的中国精神却累积在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的心中。青年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学业和就业的压力、情感的冲突与迷茫可能都会给他们的心灵带来大的波动。青年学生只有不妄自菲薄、盲目崇洋,把握好中国精神,“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扎实做事,踏实做人,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它既有大量纯文学的美文,充满人世间的诗情画意,又因“大文学”的观念富含伦理教化、重视文学的实用价值。在教学中它能潜移默化地丰富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提升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培育和弘扬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注 释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4页

②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第147页

参考文献

〔1〕王晓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求是》2012年23期,〔J〕

〔2〕刘川生,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重要思想支撑《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06期,〔J〕

社会文化教学古代文学 篇4

关键词:文化旅游,甘肃古代文学,文学地域特色

在中国文学地图上, 甘肃古代文学的地域特色无疑是十分明显与独特的。陇籍作家如东汉赵壹、王符, 南北朝皇甫谧、傅玄, 唐代“陇西三李”、“二牛”, 宋代及以后如李梦阳、胡缵宗等, 代表了甘肃古代文学风貌;此外王之涣、岑参等边塞诗人, 杜甫、范仲淹、元缜、李商隐等文学家、政治家, 他们或是旅居陇上, 或是从军而来, 或是来陇做官, 都留下了相关绝唱, 丰富了甘肃古代文学内涵, 在文化旅游中具有多元价值和重要地位。

一、甘肃古代文学地域特色

㈠反映独特的地域风貌和山川风物“边庭节物与华异, 冬霰秋霜春不歇” (卢思道《从军行》) 是西部典型气候的写照。“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胡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奇寒奇丽的景象;还有“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雄阔, “黄沙直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的悲壮,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的劲拔警策, “走马西来欲到天, 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 平沙万里绝人烟” (岑参《碛中作》) 的苍凉等。来济《出玉关》、卢照邻《陇头水》、王之涣《塞下曲》、薛逢《凉州词》等对“陇坂”、“沙塞”、“黄沙”、“九曲黄河”等甘肃特有自然风物的描写, 准确捕捉到甘肃文化的精髓。

㈡体现特有的地域物产甘肃自古是名马的养殖基地, 马文化是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 如西汉的《郊祀歌·天马》、盛唐诗人张仲素的《天马辞》、晚唐诗人翁绶的《白马》等。还有苜蓿、石竹、鹦鹉、麝香、骆驼等陇物的记载和描写。如“苜蓿随天马, 葡萄逐汉臣” (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 、“麝香眠石竹, 鹦鹉啄金桃” (杜甫《山寺》) 、“羌女轻烽燧, 胡儿掣骆驼” (杜甫《寓目》) 。甘肃是葡萄、葡萄酒、夜光杯的主要产地, 王翰的一首《凉州词》, 不仅是其生动的记载, 而且把边塞战士的豪放旷达之情渲染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甘肃各民族有着悠久的酒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的“酒歌”, 并伴有优美的舞蹈, 如元缜的《西凉伎》。

㈢传达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象和精神陇人在与大自然感应交流中积聚形成了陇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人格魅力, 作为诗文则自然流露出独特地域特色。西部浩瀚的戈壁沙漠、连绵的群山培养了西部人豪放乐观、直爽简约、奔放流动、耿介正直、倔强顽强的品质;陇中陇东黄土高原积淀了陇人笃厚务实、和谐柔顺、韧性顽强的性格;蕴育出陇人热爱家园民族, 关注民生疾苦的自觉而强烈的忧患意识。甘肃是古丝绸之路要塞, 是东西文化交流碰撞之地和中西经济贸易黄金地带, 使陇人胸怀天下、谦虚包容、处世不惊、关怀苍生的品格境界由是而生。常年的民族战争炼就了英勇刚毅、尚武卫国的精神风尚, 隐含的离别、望乡情感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令人荡气回肠。如朱庆馀《自萧关望临洮》、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权德舆《岭上逢久别者又别》等。又如赵壹《刺世嫉邪赋》、胡缵宗《白龙吟》《不寐》、张澍《天心篇》、任其昌《流民叹》等。

㈣具有强烈浓郁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特色甘肃自古就是多民族聚集地, 各民族既保留其文化独特性, 又相互融合成多元交融的独特文化体系, 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奇葩。所以一方面是“烽火照山燃, 鼙鼓声不断”、“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葡萄入汉家”的战争惨状;另一方面是“多来中国收妇女, 一半生男为汉语”、“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凉州行》) 等民族融合的胜景。“刀剑作锄犁, 耕田古城下。高秋禾黍多, 无地放羊马” (唐·刘驾《田西边》) 是西部独特的民族人文景观的典型写照。现存最早汉字记录的少数民族歌谣《匈奴歌》“失我焉支山, 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体现出浓郁独特的民族审美文化。诸如“西凉伎”、“胡腾舞”、“狮子舞”、“胡旋”等民族特有的歌舞, 羌笛、琵琶、胡琴、画角等特殊的西域乐器演奏、急管繁弦的场面等, 都是甘肃文学所特有的表现内容。

二、甘肃古代文学的文化旅游发展意义

㈠丰富文化旅游文化底蕴甘肃古代文学可以丰富文化旅游文化底蕴。甘肃文化旅游审美价值的产生,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甘肃文学意象的结合。甘肃文化旅游的自然物质状态提供可供人们感官感受的“形”, 而甘肃古代文学能赋予特定的“形”以灵魂, 使形态获得内在的神韵, 构成“形神兼备”的文化旅游效果, 在旅游者的心目中鲜活起来。甘肃古代文学带有作者独特的情感与意趣, 包含着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境界, 能陶冶人热爱生命、追求美好的情操。有了甘肃古代文学文化神韵灌注的内容才使文化旅游产品更“耐看”, 吸引力也就迸发了出来。

㈡强化文化旅游文化特性甘肃古代文学作品对文化旅游起着强化文化特性的作用, 将成为人们进行跨文化交流式旅游的重要诱因。甘肃古代文学本身是独特而亮丽文化旅游风景, 是文人墨客于“彼时”游历“彼地”的形象记录。特定的作品所描述的景观图式、所蕴蓄的感情体验, 都带有无可争辨的“垄断性”。甘肃古代文学作品的存在, 凸现出其所反映地域景象某种“道人之所未道”的独特的文化情韵。这种渗透着个性鲜明的审美文化属性的旅游资源 (产品) , 对于旅游者来说, 见所未见, 闻所未闻, 具有陌生化的效应。

㈢渲染文化旅游文化情思文化旅游景观大都富于古诗文的文化象征, 能使人产生一种定向审美联想。甘肃古代文学作为文化旅游景观及感受的生动载体, 有着具象召唤的艺术力量。甘肃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经过历代诗人文士精心发掘、审美创造, 熔铸于尺幅之中, 展现在世人面前。人们通过品赏作品, 从而思潮起伏、浮想联翩, 激起他们热爱家园、民族和爱自然、爱乡土的感情, 感到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 陶冶其胸怀天下、豪迈奔放、韧性顽强、英勇刚毅、和谐包容、关怀苍生、处世不惊的理想情操和高尚品德, 更欲亲临其境一饱眼福。

㈣拓展文化旅游宣传促销山水名胜与诗文名作交相辉映, 使美更趋本底性和原始性, 使美得以升华, 更能让人回味无穷。如岑参诗句“平沙莽莽黄人天”、“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成为一些游人到此探奇索险的游兴诱因。甘肃古代文学描写对地域风物的感受, 抒发深挚而浓郁的情感, 极易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使人们产生经历模仿此种感情体验的渴望, 从而唤起人们的旅游热情;这个审美过程实质上就是导游、兴游的过程。这种作用随着甘肃文学作品的传播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并将进一步促使人们理解文化旅游的特定文化定位。

㈤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质量学习和研究旅甘肃古代文学, 从中得到启迪与陶冶, 是提高文化旅游工作者文化素养的捷径。文化旅游事业的文化和审美性决定了文化旅游工作者不仅要有经济头脑和管理才能, 还应当富有艺术气。只有不断以独特和新颖的文化交流来引导和带动整体旅游经济活动, 方可立于不败之地。甘肃古代文学的巨大启迪与陶冶作用会潜移默化地使旅游工作者的身心为之改变, 会诱导并且强化接受者的健康文明的心理倾向, 进而逐渐产生对文化的分辨能力和选择性态度, 从而使文化旅游事业汇入整个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主旋律之中。

三、挖掘甘肃古代文学意蕴, 促进文化旅游跨越发展

㈠挖掘文学意蕴, 突出文化主题, 走“精品化”道路文化主题是文化旅游灵魂。甘肃文化旅游紧扣区域文脉, 强化和突出文化主题。丝绸之路历来都是甘肃文化旅游的品牌文化主题, 应该以甘肃古代文学充实其系列产品, 加强甘肃文化旅游体系核心层。民族风情、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石窟文化、敦煌文化五个主题相互并列, 各具特色, 丰富完善了丝路文化核心, 但对其重视还不够, 应该以甘肃古代文学丰富完善, 使之基础产品层充分发展。农耕文化、生态文化是甘肃文化旅游的后起之秀, 应该以古代文学为其注入新鲜活力, 发挥文化旅游延伸层的积极意义。同时, 要推精品、创品牌, 不断提升区域整体形象, 增强竞争力;通过甘肃古代文学升华精品景区、线路、节庆活动、旅游商品和风味美食系统, 再通过品牌的龙头和延伸作用, 促进甘肃文化旅游大发展。

㈡融合文学文化, 不断丰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丝路遗迹、阳关、玉门关、石窟艺术、长城等有形的文化旅游资源, 需要不断地丰富发展其文化内涵才会永葆生机, 关键是把甘肃古代文学等优秀文化渗透、融合到各类文化旅游中, 使其有灵魂、有主线、有品位, 使其在原有文化内涵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发展、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和动力, 从而“鲜活”起来。针对无形文化旅游资源, 特别是一些文化遗存和文学遗意象, 应挖掘其文化深度内涵, 通过一定的设施和活动, 营造文化氛围, 使其通过一定的“物化”载体展现出来, 让游客能真实地感受到其中的品味, 获得教益, 从总体上增强对游客的感官冲击度、情景体验度、情绪调动度、信息接受度;应该用典型形象、雅俗共赏的形式去展现文化, 使其内涵得到充分发挥, 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㈢渗透文学教化, 实现文化旅游功能多元化文化旅游具有观赏性、娱乐性、教育性等诸多功能。甘肃文化旅游不仅应承担经济功能, 更应承担知识、文明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和教育的职责, 重视发挥其在提升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应充分意识到旅游开发中教育功能的缺失, 并致力于德育功能的充分实现, 强化文化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 推进社会教育的创新, 将文化旅游纳入社会教育体系, 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的社会教育功能, 开发以教育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注重发挥文化旅游解说的社会教育功能, 加大文化旅游各要素所蕴含的社会教育功能的开发, 发挥景区景点建设上的文化道德教育导向作用, 创建以教育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努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区的文化道德素养, 以实现甘肃文化旅游功能的转变, 创建多功能化的文化旅游产品。

㈣结合文学部门, 实施行业联动战略, 做足文化旅游氛围实施行业联动战略是提升文化旅游氛围的保障。甘肃文化旅游与甘肃古代文学作为一个系统, 其发展离不开相关行业提升与氛围的营造。应该科学配置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 着力体现甘肃的文化特色;在全行业做足文化氛围, 使文化旅游开发协调发展, 产生良好综合效益。同时可以与商业部门联手打造商贸、艺术文化旅游精品;与各级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联系, 充分利用文化旅游多元性的特点, 积极促成各个部门的协调共进。应借助科技之力, 实现数字化建设;通过建立方便游客的文化及旅游或二者耦合的咨询服务系统, 把甘肃文化和资源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给游客;让更多的人真正理解甘肃古代文学和文化旅游背后的深厚悠长的内涵, 传播甘肃悠久而鲜活的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文学 篇5

摘要:本文首先从天文学的萌芽和发展介绍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同时描述了我们古代天文学的主要成就,接着介绍了在古代天文学中重要的分支,星象学的具体分类,下来介绍了天学机构的组成了职责,最后写了我对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看法和认识,以及我对古典文化的态度。

关键词:中国古代、天文学、星象学、天学

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悠久,所取得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农学、中医药学、天文学和数学四大学科之中,特别是在天文学方面,因为古人对科学的研究并不十分透彻,所以对天文事件非常的关注,同时也用天文来指导农业生产,因而古代的天文观测以及天文解读方面有着很大的成就。

天文学最早的发展是在原始社会,那个时候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非常有限,因而一些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就被归结为了神的安排,所以占星术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了。拥有占星术的人都是一些能够和天上神仙交流的巫师,尽管这些都是统治阶级为了统治而做的一些事情,但是占星术确实是古代天文学的开端,而且古代的天文学家绝大多数都是占星家,因此可以说占星术的发展对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与成熟时期是在封建社会,这一时期的天文学的发展主要是天文观测,天文仪器的建造以及古代天文历法的成就。在天文观测方面,我国对哈雷彗星观测记录久远、详尽,是哪个国家都不可比拟的,我国公元前240年的彗星记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在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中就已经记载了太阳黑子的存在,甚至在甲骨文字中就已经对太阳黑子有了描述,这是非常罕见的;对于流星雨的研究,我国古代至少有180次以上的这类流星雨的记事;同时我国古代天文学还能够非常精确的预测日食、月食和五星会合等天文现象。在天文仪器的建造方面,西汉时期的落下闳改进了赤道式浑仪在中国历史上用了2000年;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制图学家、诗人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够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郭守敬设计和监制的新仪器有: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星晷定时仪等12种仪器,当然在中国历史上绝对不会只有这几个天文学家对仪器建造有贡献,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天文学家们无私的贡献。而在历法方面就有更多的天文学家付出过贡献了,在这里我不可能将每个人都列举出来,但是我相信他们所做的贡献是我们绝对不可能遗忘的。在历法中最著名的有张衡的《灵宪》、郭守敬的《授时历》、甘德与石申的《甘石星经》、一行的《大衍历》以及祖冲之的《大明历》等。这些历法能够指导我国古代农耕社会的农业生产,对我国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已经简单的介绍了我国古代天文学的萌芽和发展,下面我想谈谈中国古代的星象学。在中国古代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称七政,也叫七曜。其中金木水火土合起来又称五纬。金星古称明星,又名太白,这是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木星常称为岁星,简称岁;水星又叫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又叫镇星或填星。古人选取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星宿作为坐标,其中东南西北各有七宿,古人便将这每七宿,想象成一种动物,因而有了: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斗扣女虚危室壁、北方玄武:斗扣女虚危室壁、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而北斗七星在古代天文学历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代的星象学中认为每个人甚至每个国家的命运都是与天上的星象相互关联的,当天上星象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就可以认为世上会有与之相对应的事情将要发生,用来观测星象的东西称之为星象罗盘,直到现在我们还是会看到有些算命的或者风水先生会用罗盘来确定一个人的运势或者一个地方的风水如何。当然在中国古代并不称之为星象学,星象学这个称谓是从欧洲传到中国的,在中国主要是以天学为主的,还兼有算命和风水学。

天学在古代为天子所垄断,天学机构及其直接象征观象台也为皇家独占,其他任何地方或个人都不能建立,天学机构的在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名称。比如秦朝、汉朝是太史令,到了唐代之后就成为太史监、司天监等,在明清时期就变为了钦天监。古代天文机构多设有天文、历法、漏刻等分职机构,其中负责观察天象的部门地位更为特殊,它不仅与参验历法的推算结果有关,具有重要的科学功能,而且与占验人事的吉凶祸福有关,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天学机构的主要工作首先为天象的观测记录与报时、其次是观天一起的研制和管理、还有修订历法,编算历书历谱并印制发行。

中国古代天文学因为是为了统治者服务的,并且由皇家垄断不准民间私习,因而发展并不客观,因此限制了中国天文学更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不管怎么说古代天文学在相当长的时间处于世界前列,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所以古代天文学尽管有很多的缺陷,但是它在那个时代的先进性是不能被否定的。

在这篇论文的最后,我想说说我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认识。中国古代天文学总是带有很大的神秘性,一个原因应该是那个时候的人们对于大自然本身就有一种敬畏心理,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任何不能解释的事情都归于上天的安排,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化、科技对于我们现在来说还是一个谜,所以在很多方面我们不能仅仅凭借我们现在的科技比那个时候更先进就看不起中国古代文化,相信古人的智慧有的时候甚至比我们更加的高,我们在学习现在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对古代文化多学习学习,相信也许会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的。固步自封本来也就不适用与现代的科学家,所以就必须汲取所有能够得到的知识,同时也应该怀着开放的心态来对待科学。

参考文献:

社会文化教学古代文学 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唐朝;文学

唐朝的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璀璨辉煌的一个篇章,其社会因素使得文学带有典型的时代烙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痕迹深入字里行间,经过大家的浓缩、炼意,写就一篇篇不朽的文学名作。

1 注重良好品格的培养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推崇品德高雅,要有良好的个人品质,这也是许多名家文人追求的境界——以德正身,淡泊名利。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全篇只简练的九句话,形象的描写了作者对于“陋室不陋”的解释和心得。作者先以山水不以高深为贵,而是因为有令人尊敬的神灵所在而贵来突出自己的居所因为有自己的高尚品格而不简陋,后又以诸葛庐的草庐和扬子云的亭子来说明有着高尚品质的人是不计较物质条件的,这是典型的“以德服人”和“德高望重”的中国传统思想。对于素雅景色和有才识的人的陪伴,作者则乐在其中——富丽堂皇的园林不一定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而有权势的人也不一定能和自己有共同的文学喜好,只欣赏对方的才情谈吐,而不重视物质条件,这印证了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闲暇的时间可以对自己的心灵和情操进行净化和升华,这则印证了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

2 忧国的思想

忧国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一直存在的情感。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会是一个国家遭受重创乃至覆灭,在文学的长河中便涌现出一大批爱国主义者,他们心系国家大事,或为战争所痛,或为朝廷不作为所痛,写出令人深思的文章。杜甫的《春望》便是一首饱含忧国情思的代表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即使是在盛世大唐,也难免有安史之乱的危国之事。杜甫看到昔日长安的繁华被战火无情的抹去,山河虽在,但国家支离破碎,不复从前。春天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里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勃发之际,眼前也只有荒芜的草木遮掩了战火后的断壁残垣,令人更觉凄凉。没作者不以自己的泪恨抒情,却托给花鸟,美好的鸟语花香却不能给作者带来哪怕一丝的慰藉与欢愉,反而引起更多的伤感缅怀,这样的处理更能使人潸然泪下,理会到作者内心对于国家飘零的苦楚与悲痛。这不禁让人想到《诗经》中的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一点就在于,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巧妙的将心中所想抒发的感情自然的表现出来,更有深意在。当然也需要一些写实和夸张——一个“连三月”足以说出战争的残酷和无止境,而“抵万金”则说出了在战乱中人们的生命是渺小的,容易被摧残的,一封家书比万两黄金都显得弥足珍贵,可见得受到战火波及的人民大众对和平安宁的生活有多么的向往和渴望。作者在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中,把思想感情升华到了国家,甚至满头白发都掉落,连簪子都无法挽起,更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到底是忧愁到怎样的程度,才会使得作者的身体和心灵都遭受如此创伤。

3 对故土乡情的思念

古老的农耕生活,使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对于乡土情结尤其的重视,思乡之情流淌在每一代人的血液中。特别是在古时,交通通信都不发达的年代,出门远游、做官、营生的人们总有对故乡人情的思念与重视。温庭筠曾作《商山早行》来抒发对故土的魂牵梦绕: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清冷的早晨似乎总是伴随着远行。从“客”“悲”“乡”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游人,一个不得不离乡行走而又时刻思念远方家乡的游人。从鸡声和月能看出作者出行之早,从人迹又能看出作者出行虽早,桥上的霜痕已显示出有人出行更早,漂泊在外的人们奔波劳苦,不如在家乡的悠闲惬意,更加引发作者对于只身在外,无人相伴的古凌寂寞之感。当他看到上路时的枯萎槲叶,盛开枳花,不由得想起梦境中的故乡,那是一方池塘,落着凫雁。雁是一种季节性迁移的动物,在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通常代表着四季的变换,游子旅人的远行,有着对故乡亲人思念的寓意。作者在梦中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连凫雁都已经归来,而他又要游荡到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这不禁让人想起《诗经·匪风》里所说的:“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匪风飘兮,匪车嘌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谁能烹鱼,溉之釜鬵,怀之好音。”

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在古代人民的智慧中诞生,极善极美,胸襟宽广,海纳百川。历经五千余年,它生生不息,代代薪火相传,是黑暗中不灭的火把,夜空里指引方向的明星,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华儿女骄傲的标志,也提醒我们继承与发扬,恪守做人的本分。

参 考 文献

[1]周振甫.诗经注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春秋)孔丘.论语[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汉)荀悦.申鉴注校补[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战国)孟轲.孟子[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践初探 篇7

一、注重学生对作品的诵读, 培养其对作品的感悟能力

每学期开始, 我都规定一些阅读和背诵的篇目, 认真地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 并将其作为考核学生平时成绩的内容之一。诵读, 可以加深对文学意象的感悟, 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进而较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 这一点尤为重要。它可以将学生“带回”千百年前, 让他们的现代生活、情感与理念与古人的生活、情感与理念相融合, 与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体验产生共鸣, 进而获得美的享受。如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让学生通过诵读, 体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意象所渲染出的深秋傍晚的荒凉气氛, 体味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让学生对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有深刻的感悟。诵读, 可以充分体悟诗歌的语言美。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蕴含美的情感, 通过朗读活动, 可以使之渗透于学生的心灵。吟咏朗读除了可以感悟文章的真谛, 还可以使人在不经意之间对朗读时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对学生来说, 言语内容美与形式美对他们的思维活动的影响是不容易被察觉的, 但却是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强大力量。因而, 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 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 提高其朗读的感染力, 使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 诵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 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 丰富他们多彩的生活。

二、以创造性的解读, 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文本解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 一个审美的过程。好的解读, 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欣赏, 能使其体会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并与作者进行对话, 从而逐渐养成感受作品、感受自己、感受生命的能力, 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如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欣赏这支曲子的情景下, 我让学生讨论:苏轼的这首词千百年后为什么还会令我们感动不已?是表达了苏轼思想的苦闷, 还是反映了他出世和入世的人生矛盾, 抑或表现了苏轼对人间生活的热爱?通过讨论, 学生明白, 这些说法自有其道理, 但仅仅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够的。它的动人之处在于, 一是揭示了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生存困境:人生的缺陷 (痛苦、不如意) 是绝对的, 我们不能指望人生和世界完美无缺, 只能在绝对的缺陷中寻求相对的完满;二是苏轼以博大的胸怀对人们发出深情祝福:“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互相关怀和抚慰。因此, 苏轼这一美好的祝福, 才始终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这样的解读, 诠释了作品的内在价值, 拉近了古代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 取得了育化心灵的效果, 提高了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可以说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所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解读过程中, 启发学生把心沉到古代文学的文化背景中去, 触摸作家思想感情的脉搏, 使学生初步掌握从文化背景角度切入去鉴赏诗文, 同时引发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思索。这是非常重要的。讲陶渊明, 我告诉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隐逸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随着时代的变迁, 人类的进步, 这种文化现象几乎已经消失, 但作为一种人格, 后人对陶渊明又非常推崇;作为一种观念, 它还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现代人, 你将怎样看待陶渊明的隐逸呢?有的学生认为, 陶渊明抛弃做官而归隐田园, 表明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价值取向, 这种人格是高尚的。有的则认为, 陶渊明的这种隐逸人格不值得歌颂, 这种人格是有缺陷的。如果我们面对黑暗和邪恶都不闻不问、装聋作哑的话, 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呢?还有的说, 陶渊明在归隐中心灵得到了安顿, 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这对与我们现代人来说, 应该有所启示。假日之际, 人们总想离开城市的喧嚣, 到野外感受山水之美, 让浮躁的心灵得到净化, 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越来越糟糕。尽管观点不一, 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把作品的阐释、作家的评析与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 拉近了学生与古人的距离, 提高了他们的鉴赏水平。

三、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 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鉴于此, 我开始尝试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改变以课本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强硬灌输为手段的传统教学模式, 借鉴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辩论法。经常拿出一些在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在正式讨论之前, 我也做了大量的预备工作:事先布置好讨论的题目, 让他们围绕自己的观点去查资料, 并选出各自的代表发言人, 非常类似于现在的辩论赛;我也要尽可能多收集资料, 猜测学生会运用哪些论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 并模拟他们争论的情景, 以便作必要的调解和补充。每学期我搞两三次这样的讨论。如在讲“先秦文学”中诸子思想时, 涉及一个非常复杂的“人性”问题, 孟子主张“人性善”, 而另一位儒家大师荀子则认为“人性恶”。讨论之前, 大家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从多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有理有据。事后学生自己说, 这次讨论逼着他们看了很多理论书籍, 提高了自己的思辩能力。

比较法。古代文学中很多问题可以说至今尚无定论,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将诸家之说介绍给学生, 并组织他们对多种答案及多种思路进行比较选择, 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例如, 学习王维的山水诗, 要求学生搜集、整理唐以前, 以及初唐、盛唐时期有关知识分子对山水的关注的资料, 从比较分析中鉴赏王维对中国山水诗的贡献。又如在讲到“楚汉之争”这段历史时, 我要求大家对导致这场战争的两个主要人物———刘邦和项羽进行详细比较, 刘邦作为一个无赖何以夺得天下, 项羽既然是一个英雄为何却走向末路?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来总结两人的得与失, 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了这段历史。还可以通过古典文学的现代改编问题, 思考古代文学的经典性所在。如搜集一些根据古诗词改编的流行歌曲, 像《别亦难》、《新鸳鸯蝴蝶梦》、《在水一方》、《寂寞沙洲冷》等在课堂上欣赏, 让学生去寻找原文, 从而思考古典文学历久弥新的原因, 激发他们学习古代文学的热情。

四、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代文学的学科性质, 决定了其传统的教学模式, 但长此以往, 教学难免单调, 因此, 有必要通过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调节。在种种探索性改革中,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是实施起来最方便快捷, 且行之有效的办法。

音响媒体方面, 可以运用便于携带的MP3加小音箱。课堂上通过欣赏相关的音乐, 加强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 如在讲授李煜的《浪淘沙》一词时, 先让学生欣赏邓丽君的歌曲《虞美人》, 把他们带进一个哀伤、凄凉的意境, 然后对作品进行解读, 从而使他们对这首词表现的李煜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在讲解《史记·项羽本纪》时, 可以让学生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 使学生对楚汉战争的形势、人物个性有更直观、丰富的了解。

声像媒体方面, 包括对电视、DVD、电脑、投影仪等的运用。如在讲授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时, 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学内容更加引人入胜。

将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古典文学教学中, 不但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 而且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深度, 给教和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在课件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料, 诸如作者家世、生平、思想、学术研究动态等, 并突出教学重点。尤其是在诗词教学中, 将讲读篇目演示在屏幕上, 再配以音乐、画面、朗读、前人的评论等, 教师再加上一些疏通与点拨, 便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古代文学永远不会像今日的某些时尚潮流一样红极一时, 但也不会像昨日的某些流行概念一样成为“明日黄花”。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真正引导学生进入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殿堂, 使他们体味到古典文学的永恒馨香, 将是对学生精神完善的莫大帮助, 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学生对局部知识的掌握。

摘要:本文作者主要讲述了自己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一些体会和探索:一是注重学生对作品的诵读;二是以解读培养学生感受作品的能力;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四是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法,现代技术

参考文献

[1]阎续瑞.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 2000, (2) .

[2]张嘉林.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 .

论中国古代文学的美育教学 篇8

1 教学观念的革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这个决定强调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强调文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和思想道德的提高,以成绩的提高为最终目的,对受教育者审美能力的提高却淡而化之。这不利于审美教育,更违背文学教学的最终目标。

首先,教师观念应以美育为中心。《八佾》篇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矣。”[1]孔子把善放在第一位,但他并没有忽视美的重要性,他提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从孔子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美育和德育的关系十分密切,美以善为前提和基础,归根结底要服从善,正如席勒所说:“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2]反过来,善的提高也要以美的提高为基础,因为德育必须通过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外化才能实现,审美教育正是这一转化过程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审美活动可以让人暂时抛却功利社会的是非得失,以美的眼光和态度看待世界,这对于平衡人的内心世界,维护人的身心健康,提升人的品质,培养人的爱心、同情心和宽容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陶冶学生的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力和感受力,让他们去体会古今思维的跨越,实现情感的合一共鸣。

其次,教学观念应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也是大学之灵魂。文学的历史就是心灵的历史,古代文学作品是作家对自然、社会、人事的主观反映,是他们的生命体悟和人格写照。在教学时应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并使其魅力对当代人产生影响。著名学者程千帆先生曾经提醒过研究古典文学的人,应该“注意当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及其中所反映的问题,要使自己的工作对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和发展当代文学有所帮助,而他在20世纪90年代与学生程章灿的对话中,再次强调:“研究古代文化文学,是为了现在活着的人,不想到这一点我们的研究就没有意义。”[3]教学要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古人的喜怒哀乐和歌哭笑骂,挖掘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性,使之对当代人有启发,如在讲解《离骚》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体验屈原笔下的香草美人意象,解读屈原苏世独立、“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人格;杜甫的《秋兴八首》,让我们感受到一位儒者心怀天下苍生的拳拳之心;而诵读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又让我们看到一位振臂高呼却不得不鱼龙沉潜的失意形象。另外,作家的人生经历、人生态度无不影响着今天学子对生活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多讲那些催人奋进的积极事例,以奋发向上的人格砥砺学生的精神,在无形中催促他们奋发有为,塑造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教学内容的革新

教学观念的革新应贯穿于教学内容中,教学内容的革新直接体现了美育教学。其改革应从教学体系、教学理论、教材作品、教案撰写四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教学体系的改革。教师在学期伊始选定教材、作品选和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审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的制定要切合实际,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既要把审美教育放在首位,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进度不能过快或过慢,不然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或知识量不够。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授课以此为主,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补充其他文学史的观点。讲解之前也可以将此任务布置下去,当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认识会更加透彻。授课时也应该配合相应的作品选,并推荐其它各具特色的选本,鼓励学生课余时间根据个人兴趣阅读有关作家的专集、选集乃至全集。这样既保证学生在各种考试中有章可循,又不囿成见,又使学有余力、兴趣浓厚的学生找到了继续深入,拓展学习范围的门径。

其次是教学理论的革新。在教学时要突出美育教学思想,突出古代作家的人格魅力,从情感上教育学生。过去古代文学教学大多采取单一的教材讲解,造成了模式化、概念化,这种分析方法一成不变的特性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文学形势,其中那些过时呆板的观点更需要重新认识。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借鉴并吸收新的文学理论,对古代文学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避免简单化、贴标签的做法。再结合时代背景、作家生平经历,分析作品的形象及情感表达,剖析复杂的人性,力图还原历史真相,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刻的体悟。

再次是教材和作品选改革。各种古代文学史教材,大致可分为过去编著的老教材和近年编写的新教材,老教材学术扎实、阐述精练,但方法陈旧;新教材立论高远、角度新颖,可有些提法尚欠推敲。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只看一种教材,至少要结合两种教材取长补短,例如可以将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章培恒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结合起来看,这样在授课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全方位的理解文学史的发展,并且可以全面了解学术界的不同声音,培养他们兼听不同意见的素质;另外在对作品选择性地讲解时更应该突出作品的情感教育作用,选择那些情感充沛、气势轩昂、酣畅淋漓的作品,如要让学生诵读《离骚》、杜甫的诗歌、文天祥的诗词,以作品之真切感人、爱国情怀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相信这样的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是教案撰写的改革。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依据和重点,作品选是备课的辅助,但如果全盘依据课本容易造成照本宣科的印象。在教学实践中要备好一节课我们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备教材,将课本由厚读薄,融会贯通,分条析理,撰写的教案有逻辑性,整节课才会得心应手,通畅流利;二是备学生,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备课时要照顾到全班同学,做到难易适中;三是备情感,突出美育教学的核心。只有教师情感真挚才能使以上两者融合在一起。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问的积累相对来说容易,如何做到德高则难,因此古代文学教师应该注意自身的人格修养,切问近思,笃学明德,时刻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与情感培育,只有教师情感真挚才能把作品中的真实情感传达给学生,才能做到为往圣继绝学,进而达到美育教学的目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阅读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刊物和有关书籍,及时把学术界的新成果吸收到教学中来。授课时要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引导他们注意关注学术界的发展及最新研究成果,教师和学生形成双向互动,教学相长,丰富教学内容,使古老的文学史在现代语境的传达中充满活力。

3 教学实践的改革

近年来,普通高校一般通过学生评教的方式获取学生对教学的看法及意见,在教学实践中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尽管如此,仍有学生不看教材和作品选、上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答笔记的现象。而且我们面对的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的成长环境与新媒体密不可分,如果还是采取陈旧的方式教学,会使学生昏昏欲睡,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也无法实现美育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学实践作为知识传播的过程改革显得特别重要。

3.1 教师授课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美育教学的需要。教师掌握的知识再多、情感再充沛,教案撰写的再充实,如果没有掌握很好的教学方法,仍然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和美育目标。教学中叙述故事文本时为增强趣味性可以模仿评书艺人,如讲解“三言二拍”时涉及商人形象的描写,讲课时笔者以《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为例,开头模仿评书人:“常言道无巧不成书,咱今天也说个好话儿,讲一个北宋年间名叫蒋兴哥的商人与他妻子之间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这样一来不仅说出故事主题与主人公,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也突出了三言中商人成为时代宠儿的内容特点。在叙述带有批判性历史事实时可以采取戏谑式议论的方式。如前人有评价柳永词的流传广泛:“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笔者提到:“柳永著名的词作《雨霖铃》还是宋金三百年流行歌曲排行榜上的第一名呢。现在的歌曲能流行十几年就不错了,有哪个会流行三百年呢?”这样一来,学生对柳永词在宋金朝的广泛流传就有深刻的认识。讲解同时代作家时可进行对比式讲解。如在讲李白、杜甫的思想性格对比时,笔者这样开场:“李白受到道教的影响极深,被称为谪仙人,所以其诗歌有行水流水式的气势,读时仿佛自己随作者行于高山流水之上;而杜甫则受到儒家文化极深的影响,所以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风格沉郁顿挫。”讲潘岳与左思时也是采用对比式教学,这样的方式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也更好。教师在实践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运用和补充其他授课方式。授课方式的多样化不仅能更有效的把古代文学所承载的思想理念,人文关怀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将古代文学知识转化为运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2 引导学生熟读作品并背诵,培养自主阅读文献

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体制的改革,古代文学课时有所缩减,但教学内容没有变,而且由于文言文的缘故,学生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面及阅读量跟不上教学进度,对作品的阅读缺乏连续性,断章取义的现象较多,古代文学教学就变得没有实际意义,也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学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代文学知识,教师应针对不同教学阶段、不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如在讲授先秦两汉文学时,由于这是古代文学的起始阶段,年代距今最为久远,文化与文字的距离容易使学生造成学习上的障碍,久之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应放慢对这一段知识的讲授,也要在讲课时帮助学生养成随手查阅工具书和相关资料的习惯,奠定学生自主阅读的扎实的基础。另外在授课时要有针对性的让学生记诵一定篇目的古代文学作品,必要时采取强制熟读作品、背诵精品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列出精品篇目,要求大家背诵并适时检查。如熟读《诗经》30首,《左传》10篇,《论语》、《楚辞》10篇、汉赋7篇、唐诗60首、宋词60首、元曲20种、传奇5种、四大名著等等,其中有些篇目是需要大家背诵的,为了激励大家背诵,可以采用强制中有奖励的措施。通过熟读乃至背诵精品的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切身体会古代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风格等,培养其兴趣,修养其心性。

教师还可采取定期开展“读书笔记展览”、“读书之星评比”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献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古典文献的兴趣;教师在查阅学生读书笔记时,也要跟他们进行一定的交流,有些学生会在读书笔记上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解答,同时也要进行必要指导。这样的阅读习惯会使学生将其转化为一种内在需要。同时特别提倡集中阅读,学期伊始,教师可以给全班同学推荐几本书,并让他们以宿舍为单位集中阅读某一本书,大家一起查阅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做读书笔记,最后大家互相参看、互相学习,既节省了时间又培养了从不同角度论述文章的能力,增强美育教学的可操作性。

4 结语

古代文学的美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何通过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学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如何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的教学水平,这是每一个古代文学教师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68.

[2]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84.

[3]陈平原.古典者的当代意识[A]//茱萸集[C].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87.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式教学模式浅尝 篇9

为此, 我们申报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教改课题, 该项目分别获得我们所在学院和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立项。新的教学模式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讨论过程中, 师生互动, 相互启发, 集思广益。我们甚至大胆地提出师生互教, 这一点考验老师的自尊心。其实学海无涯, 面对无边的知识的汪洋, 每一个人都是渺小的。在网络时代, 学生在某方面超越老师既不奇怪也不必惊慌。

一、困难与对策

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展开, 困难与阻力无疑是存在的, 当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传统教学模式所形成的教与学的心理定势与教学习惯, 对接受并极积参与研究式教学是一种阻力。人们按照习惯或原有模式行事, 往往觉得较轻松;而新的习惯与行为模式的形成须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个过程开始是不适应的, 甚至是痛苦的;但是一旦变成了新的习惯与模式, 就会同样感到轻松, 甚至能够让参与者感受到创新所带来的愉悦。

第二, 研究式教学必须具备一定规模的图书资料, 目前我们这样的地方新升本科院校图书资料还不能充分满足研究式教学的需要。由于这些地方本科院校大都处于较偏远的地区, 经济文化欠发达, 社会上的其他图书馆的资源也非常不足, 使研究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困难。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 网上资源十分丰富, 只要我们善于利用,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资源的不足。

第三, 如何发挥研讨课课堂教学的效率, 是教改成功的关键。讨论课对教师的掌控能力是一个新的挑战, 要求老师有充足的教学准备, 具备解决多方面问题的能力。比如,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式学习, 如何调控课堂氛围;如何调动所有上课学生的极积性, 解决好点与面的关系;如何掌控课程教学的进度;如何使教师的讲授与点评既有深度又有针对性;如何指导学生对讨论的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式学习, 如何收集、整理和积累研究式教学的资料等等。这些都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一一加以解决,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 老师与学生都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具挑战性, 师生双方的能动性进一步被调动起来, 教学活动更具有活力。

第四, 如何将课堂教学向课外拓展, 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活动, 也是教改的重要环节。如举办读书报告会, 开展征文比赛, 成立专业兴趣小组, 创办内部专题刊物, 外请专家讲学等等, 通过一系列课外活动的开展, 引导学生开阔视野, 活跃思维, 积极探索, 大胆创新, 培养初步的研究能力。

第五, 如何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方式, 如何更科学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成果, 也是教改过程中的一道难题。研究式教学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不仅要看结果, 更要看过程;不仅要看期未成绩, 还要看平时参与讨论、撰写读书笔记和研究式小论文的情况;不仅要看课程学习情况, 还要看课外及社会实践的情况。因此对学生成绩的评判也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一个全方位的考量体系, 而不是单纯的看学生的期未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要纠正一些学生仅仅满足于考试过关拿到学分的消极态度, 要把古代文学的学习作为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治情操、提高素质的重要方式, 并把这些方面作为个人主动追求的目标。

二、善事与利器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为了有效地开展研究式教学, 我们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例如, 必须教会学生如何检索和利用古代文学的文献资料。学生不会利用资料, 仅从老师讲课中被动地获取的知识, 其知识量是有限的, 而且这种嚼饭喂人的方式也是不可取的。在教师方面可能是苦口婆心, 而在学生方面却并不一定受益。学生学会研究式学习, 必须具备一定的文献学知识。就拿查找人物资料来说, 人物资料在文献中的分布以史部传记类书籍最为集中。传记类图书中有人物的行状、年谱、宗谱, 还有汇集多人事迹的传纪资料集。例如, 张栻撰写的《汉丞相诸葛武侯 (亮) 传》、吕大防撰写的《杜工部年谱》、记载朱熹家族有关资料的《紫阳朱氏建安谱》, 以及朱熹撰写的《名臣言行录》, 元代辛文房撰写的《唐才子传》, 清代阮元的《畴人传》等, 都在史部传记类书籍中, 利用传记类图书可以找到研究对象的大部分资料。此外, 正史中的本纪、列传部分有很多人物资料自不待言, 而笔记野史中的人物资料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如《世说新语》《大唐新语》《唐摭言》等也有大量的人物资料。此外, 还有书目提要中的传记资料, 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不但对历代一万余种图书的内容得失、版本异同进行评论的考订, 并且对作者的爵里生平、人品学术亦多有论述。另外, 诗文总集中的小传也不乏人物资料。唐人编选的唐诗总集如《河岳英灵集》《国秀集》《中兴间气集》《极玄集》, 往往载有入选作家的字号、籍贯、仕履, 能为进一步查找资料提供线索。又如沈德潜的《国朝诗别载集》、王昶的《湖海诗传》、符葆森的《国朝正雅集》, 据统计载有三千多诗人的小传, 而民国时期徐世昌的《晚晴簃诗汇》收诗人多达六千余人, 亦大都附有作家小传。地方性的文献资料, 如《江苏诗征》《江西诗征》《两浙8轩录》《两浙8轩续录》等等, 也收有大量的人物资料, 其中后两部书选录了浙江自清初至晚清九千多名诗人的小传和作品。再则, 别集中的人物资料也十分丰富, 不过这些资料比较分散, 查找利用不太容易。但也有些工具书可以利用, 如陈乃乾编的《清代碑传文通检》, 把清代很多别集的碑传文按碑传主的姓名编出索引, 为利用别集中的人物资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最后, 方志中的人物资料也十分宝贵, 古代方志中的人物门、职官门、杂记门等往往有不少人物资料。如南宋史安之修、高似孙撰的《剡录》卷五收录了许询、孙绰、王羲之、谢灵运、孙稚圭等人的资料。而康熙年间徐相国等人撰的《湖广通志》、清代邓显鹤辑的《沅湘耆旧集》、陆宝忠编的《沅湘览秀集》等等有关地方志资料对查找人物资料也是非常有用的。

进行研究式学习必须具备目录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了解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情况, 这对我们查找古籍很有帮助。如要查找《瀛奎律髓》一书, 不明白这本书的内容和体例, 对古籍的分类方法又不太清楚, 不知道这是一部诗歌总集, 而误以为书中有大量论诗之语, 就到《四库全书》诗文评一类中去查找, 结果是找不到的。其实这部书收在集部的总集类中, 有人把《瀛奎律髓》作为诗话著作, 是因为书中不仅汇集江西派诗人的诗作, 而且有江西派诗许多作家的小传和大量的论诗之语。可见了解和掌握中国古典文献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三、个案与体会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研究式教学的关键性环节。人们一般习惯于消遣式的阅读, 阅读过程中未能发现问题, 这样的学习往往只能停留在表层, 知识与能力难以得到深化。寻找问题式的学习与此不同, 有时一个小小的问题深入挖掘下去会越挖越深, 知识就象滚雪球似的增加, 甚至于能够发现大的学问, 产生重大的创造性成果, 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

在教改中, 我的一位学生在阅读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有关中唐著名诗人刘长卿的相关资料时, 发现一个句子读不通, 前来请教。原来是《唐代诗人丛考》引用《皇甫持正集》卷四的一句话:“诗未有刘长卿一句, 已呼阮籍为老兵矣;举语未有骆宾王一字, 已骂宋玉为罪人矣。”单独看这一句, 不太好理解。其实这是一句很有名的语句, 宋元以来著书人常常引用, 其意思是说后世有些儒生自己学问不深却自视甚高, 菲薄前贤, 目空一切。《皇甫持正集》引文前还有:“乃至有一谦三十年之说”十字, 引文后面还有:“书未识偏旁, 高谈稷契;读书未知句读, 下视服郑, 此时之大病”等数语。引文未引全句, 所以不太好懂。通过进一步查找资料发现“举语未有骆宾王一字”句中“举语”一词, 很多不同版本都作“笔语”。“举语”是古人常用语, “笔语”则不可通。傅先生引用的明代毛晋汲古阁本作“举语”, 没有错误, 汲古阁本版本价值较高, 这是个很好的例子。另外, 唐人作文尚很重视骈偶, “诗未有刘长卿一句, 已呼阮籍为老兵矣;举语未有骆宾王一字, 已骂宋玉为罪人矣。书未识偏旁, 高谈稷契;读书未知句读, 下视服郑, 此时之大病。”从后面的“举语”“读书”“书字” (宋代有的引文“书”后有一“字”字, 今本《皇甫持正集》当是有夺文) 三个词语来看, 这是鼎足对语, 可知首句“诗末有刘长卿一句”前应还有一字, 方才符合对偶的要求。元代陶宗仪《说郛》卷三十五引此文即为“读诗末有刘长卿一句”, 可见“诗”前有一“读”字。汲古阁本《皇甫持正集》中已经脱去此字, 傅先生据汲古阁本, 所以引文也漏了此“读”字。这说明即便是好的版本, 也不是没有问题, 读书求真, 何其不易!学生茅塞顿开, 我也有新的收获, 真所谓教学相长啊。至于前一句“一谦三十年之说”, 仍然是个疑问, 古人常说“一谦而四益”, 这句话最早出处是《汉书·艺文志》道家类小序, 颜师古的注释为:“天道亏盈而益谦, 地道变盈而流谦, 鬼神害盈而福谦, 人道恶盈而好谦。”意思是谦虚的人, 天、地、神、鬼、人都会益助他。颜师古的话又是出自《易经》的《谦》卦中的《彖》辞。至于“一谦三十年”之说, 不明何意。此语在唐以后的文献中虽亦数见, 然而它的最早出处, 并且也是唯一出处, 却都是皇甫湜的《与李生第二书》一文, 也许是当时的一句俗语, 也可能是皇甫湜的一个误笔。这个问题无法解答, 只好留待今后了。

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其意义不低于解决这个问题。而在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 我们会获得新知。开卷有益, 探求问题的开卷更有益。学生自主地学习、极积地阅读、细心地发现问题, 师生共同努力去解决问题, 这样的教学应该大力提倡。

参考文献

[1]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2]赵国璋.社会科学文献检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利用文献资源开展古代文学实践教学 篇10

一、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 又称实践性教学, “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管理、实际操作、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 (1)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配合理论教学, 将书本知识或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合理、有序地组织进行, 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实践内容。基于这一特点, 实践性教学往往在法律、会计、管理、计算机、机械、工程等专业的一些应用性课程中得到广泛地运用和深入地研究, 而在人文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则很少得到涉足, 作为传统学科代表之一的中国古代文学尤其如此。其实, 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作为传统学科的中国古代文学, 可以也理应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 让学生从实践中巩固所学基础理论知识, 培养自主阅读、品鉴及研究的能力, 进而塑造健康人格。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开展实践教学要求授课教师结合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内容与特点, 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搜集、整理“当地”的文献资源, 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 总结出有规律性的认识, 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习惯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主要有四点优势, 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学时压缩、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教学形式落后、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

其一、地方文献资源的“地方”是针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开设学校所在地和所在省份而言的。这样, 来自本地和本省的学生会对“本地”文献资源怀有乡土情结, 从而产生认同感,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来自“外地”的学生虽然没有“乡土情结”, 但当下的生活环境和可供实地考察的学习研究条件同样可以提高他们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度与投入度, 这是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所无法企及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就可以改变古代文学学无所获、学无所用的既有观念, 改变学生学习的畏难和厌学情绪, 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其二、地方文献资源丰富繁杂, 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 有效拓展教学及研究的新领域, 避免古代文学教学活动的“熟面孔”或“千人一面”, 实现教学指导的多元化和因人施教。如在讲授苏轼词创作时就可以苏轼杭州词创作为切入点开展实践教学, 让学生搜集、整理苏轼创作的词和相关历史文化信息, 研究苏轼在杭州任上的词创作情况, 也可以研究苏轼杭州题材的词创作。实践教学开放自由, 不限定议题, 不强调研究的深度, 给学生自由生发的空间。比如苏轼杭州词创作这一议题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就可能根据个人兴趣衍生出诸如北宋杭州的饮食风俗、北宋歌妓与词创作的关系、古杭州的自然人文景观等子议题, 教师只需适时点拨, 让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子议题和兴趣点发掘开去, 自然就会有所创获, 体味到成功的喜悦。

其三、地方文献资源非常庞杂, 很多文献资料未经整理, 属于真正的“原生态”资源。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特点阻绝学生的“投机取巧”行为, 让他们无法剽窃他人的已有成果, “逼迫”他们去培养诸如识别繁简字、异体字, 了解古文字的训释和古今词义的演变, 为古文正确断句、标点, 掌握诗词的句式和格律特点, 及利用工具书和文学史、历史文献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考证、论断等方面的能力, 实现自我价值, 体现教学公平。

其四、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可以改进教师授课, 以教促研, 以研促教, 融洽师生关系, 实现教学相长。“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自己应有一桶水。”地方文献资源中未经整理的内容对于教师而言也是陌生的, 即便有经人整理的资料和他人的相关论述, 要想从中归结出新的有规律性的认识也无异于治理乱丝, 需要深厚的学养为基础。组织实践教学, 教师就不可能以一本教材加“亘古不变”讲义的传统授课方式来完成, 他必须做一名科研型教师, 关注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 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提高科研水平, 与学生一起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切磋研讨, 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的方法

“教有定则, 教无定法。”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 教师要本着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 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 来丰富教学内容, 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具体方法上, 可以考虑三点“结合"。

1.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实践教学建立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对课堂教学起着辅助和深化的作用。开展实践教学必修明确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地位, 不能喧宾夺主。教师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学,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整体轮廓, 熟悉相关社会历史背景、文学流派、创作理论、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掌握学习古代文学的基本方法, 而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开展课外实践。通过开展地方文献整理、实地文化考察等活动, 将课堂向课外延展, 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鲜活的古代文学, 实现古代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生动交互。以杭州为例, 如在讲授白居易、苏轼诗文创作时, 可以组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结合实地考察, 了解西湖的历史演变及白居易、苏轼在杭州的惠民之举和创作情况。值得学生探究的问题会很多、很具体, 互相引发, 牵绵无尽。如西湖是如何形成的, 西湖的咸水是如何变成淡水的, 古人是如何利用西湖的, 六井是怎么回事, 白堤、苏堤是如何修成的, 白堤是白沙堤吗, 断桥为何称为断桥, 花港观鱼、曲院风荷是怎么来的, 苏轼为何偏爱杭州, 苏轼诗词中哪些最能体现西湖的韵致, 古人还创作有哪些西湖美文, 等等。带着具体的问题, 教师引领学生通过查阅《湖山遍览》、《西湖志》、《西湖游览志》、《西湖游览志余》等方志和白居易、苏轼等作家诗文集, 释惑解疑, 探幽览胜, 让学生在获取新知的快乐中提高阅读古代诗文、研究具体问题的能力。

2. 个人独立完成与集体研讨相结合

实践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 创设多元的教学环境, 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个体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增强其主动参与意识,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实现“授人以渔”的自主性学习教育目标。

教师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特点, 把握好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点, 因材施教, 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必要支持, 包括学习方法指导, 提供文献资料和研究性课题等。基础扎实的学生, 可以为他们安排较具难度的任务, 如文献点校或研究“北宋杭州的酒文化”、“宋代杭州的节令风习”等地方文化专题;程度一般或较差的学生, 可以安排诸如诗词鉴赏、人物品评之类的开放性议题, 或深或浅, 让他们都能有所评议, 有所收获, 激发兴趣, 培养信心。学生不分“优等”、“后进”, 都能从教师的指导中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

培养独立学习能力之外, 教师还要通过多种互动渠道,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堂做简短的地方文化专题讲座, 而后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教师做综合性评价, 实现师生角色互换, 加深学生对教与学的认知和投入度。可以建立学习兴趣小组, 由基础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 带领其他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通过组内成员间的互帮互助和兴趣小组间的争鸣、竞争, 激发学生的参与和互助意识, 实现学习的共同提高。

3. 传统教学与现代远程教学相结合

开展实践教学, 既要从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特点出发, 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秀理念与方法, 又要与时俱进, 赋予教学以新的现代远程教育内涵。

传统教学, 注重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开展。教师或结合中国古代史、古代汉语、古代文论、古代文化等课程教学, 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汉字的形体结构特点和意义演变情况;或让学生在聆听与吟诵中感受古代作品的优美韵致, 把握古代汉语的音韵和节奏特点;或让学生研读古代文艺理论著作, 尝试古诗文创作, 感悟为文之用心;或用艺术化、形象化地点评让学生接受蕴藏在作品中艺术之美和人文之美的洗礼, 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 它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有线电视广播网、卫星视频会议系统进行远距离教学, 具有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便于协作等优点, 可使得教育的发展不受时空、地域的局限。” (2) 在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搜集文献资料, 学习网页制作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色彩、构图知识, 将文献专题制作成精美的单机版课件或网络课件。还可以借助QQ群、电子邮箱、各种网盘 (如纳米盘、G宝盘等) 和其他免费域名空间建设具有长效机制的网络平台和文本资料库, 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校园之外。借助网络平台, 师生可以就古代文学和文献的某些议题及时发布问题贴、讨论帖, 或回复他人的帖子。可以上传一些音频、视频文件和没有版权问题的电子书籍, 或提供相关链接, 如影印四部丛刊、汉典在线查询系统等, 互通有无, 实现实时或非实时地学习交流。现代远程教育借助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全方位辅助教学, 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实现教学的直观化、情景化, 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的特点

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开展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不仅意味着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 更是教学观念的一次转型, 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1. 由重“知”型教学向重“能”型教学转变。

实践教学将师生从传统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 侧重于学生实践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使教学由“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在整个教学中,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 他们会将教师的教学示范内化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举一反三, 学会在实践中去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单一传授者, 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对学生的个性化研究性学习进行具体的组织与指导, 和学生共同研习, 共同进步, 在教学中构建平等而和谐的师生关系。

2. 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元化教学模式转变

传统教学多局限于师生在课堂上的单向交流, “黑板、粉笔、文本教材”成为师生交流的主要媒介, 理论与实践脱节, 形式单一, 效率低下, 教师教学缺乏创新意识, 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开展实践教学将教学从单一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 它在师生之间建构起文本、多媒体课件、网络和课外实践场所等媒介, 将教学过程整合成为一个多元互动的网状结构。通过师生、文本、媒体和网络等的多元互动, 使教学变得非常开放和灵动, 不仅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知识储备、学力水平和学习诉求, 还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 真正实现分层次教学和因材施教。

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开展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 提高他们阅读古诗文和开展相关研究的能力, 改变古代文学教学“边缘化”的尴尬处境, 对进一步推进中国古代文学等传统课程教学改革, 无疑也有着积极的示范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2]王希宁.以现代远程教育方式扶贫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35) :49-50.

[3]梁晨霞.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浅议[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7 (3) :92-93.

[4]邹晓春, 章军华.引雅入教——地方戏曲资源向古代文学教学的渗透[J].华东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452-454.

上一篇:保安系统下一篇:马克思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