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教学古代文学论文

2022-04-26

摘要:留学生汉语本科的文化类课程教学是语言类课程教学的辅助,如果上好中国文化类课程,就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汉语水平,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分别从教学目的的明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三个方面来探讨了这一问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社会文化教学古代文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社会文化教学古代文学论文 篇1:

高职高专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现状调查

摘 要 通过对高职高专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当前高职高专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的问题所在,并对传统文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文秘专业 传统文化教学 调查报告

一、案例背景

在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又有助于提高学生

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短期就业和整个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这一点虽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传统文化教学“边缘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持何种态度?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学究竟是何种状况?

为解决以上问题,也是为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改革探究新的方法和思路,“高职高专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研究”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的分工和计划,经过反复讨论和分析,编写了“高职高专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并在包括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在内的郑州市的四所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学生中展开调查。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7份,回收率82%。问卷主要从“教”与“学”两个维度展开,重点在“学”的维度。“教”的维度主要包括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情况、师资力量及教师授课状况等;“学”的维度主要包括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状况、重视程度、兴趣点以及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等。

二、调研分析

通过对247份有效问卷的科学分析和考量,课题组在认真汇总、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了解了高职高专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现状,并作出以下分析:

(一)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及授课情况

随着“国学热”的再度兴起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全面要求,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都能意识到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在调查的四所高职院校中,所有学校的文秘专业都有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比例达到100%。在课程的定位上,能够涉及传统文化知识的《大学语文》《古代文学》等被列为专业必修课,而类似于《传统文化概论》《民俗文化》等同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课程则被设置为选修课。关于授课情况,38%的学生认为授课质量非常高,学生非常满意;51%的学生认为授课质量良好,基本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只有10%的学生认为授课质量不高,致使学生无法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认可度调查

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意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传承文化(91%),拓宽知识面(88%),修身养心(85%),对自己将来就业有所帮助(53%),没有人认为学习传统文化毫无意义。对于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51%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46%的学生认为可以开设,1.6%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可以自学,没有人认为不需要学习。

由此看到,对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而言,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主要意义在于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而在有助于专业素质提升和就业这一点上,很多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另外一点值得欣慰的是,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文秘专业需要开设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而认为非常有必要的也占到了一半以上。这就坚定了我们在文秘专业实施传统文化教学的信心和决心。但是,对文秘专业学生而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提升人文素质的层面,还要扩大到专业素质的培养的层面,我们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一是因为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知识确实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如职业道德、礼仪知识、人际沟通、公文写作、档案管理等;二是只有将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同专业能力的提升相结合才能引起学生更多的重视。

(三)高职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边缘化”原因调查

传统文化教学在高职文秘专业被“边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何在?我们通过此次调查也找出了部分原因。67%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知识涉及面广,内容庞杂、零碎,没有完整的体系,学习起来难度较大;36%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知识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没有必要学习;55%的学生认为学习传统文化不能带来实际利益,对专业课学习帮助不大,不愿意学习;42%学生认为课业任务较大,没有时间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传统文化教学“边缘化”的原因可从两方面探讨:

从传统文化自身而言,其一,传统文化本身博大精深,内容庞杂,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和恰当的切入点,学生学习起来确实会感觉无从下手;其二,在先后经历了“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两个传统文化的断层期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代国人来说确实有些陌生,再加上当今社会的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是传统文化教学“边缘化”的主要原因。

从学习者角度而言,高职高专教育“一切以就业为指向”的思路直接导致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专业课学习当中,再加上传统文化知识确实不能为学生短期就业带来实际利益,所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和无限的专业知识、技能的矛盾中,传统文化知识被学生置于“边缘地带”。

(四)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途径调查

在“国学热”渐趋渐浓的大背景下,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信息获取途径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校学习(40%),其次是其他书刊(23%),接下来是电视、网络和报纸等媒体(19%),还有少部分学生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来自于家庭的教育和影响(18%)。

可见,学校仍然是普及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教师和课堂的作用仍占据统治地位。其次是社会因素,整个社会宣传和倡导的走向会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最后是家庭因素。整个家庭的文明程度,对文化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以及长辈对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都会对传统文化深入大学生内心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要想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并产生积极的学习意愿,就要实现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三结合。当然,这三者当中,学校教育还是重点,高职院校要意识到这一点,真正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充实师资力量,积极探寻传统文化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中起到中坚作用。

(五)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状况调查

此次调查中也涉及到了一部分传统文化掌握程度的题目,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情况不容乐观。

关于古代的修身养德的名言警句,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等,仅有72%的同学完全回答正确,43%的同学大致知道其含义所在,21%的同学能精确指出其来源和意义;

关于古代的文学经典,如《四书》《五经》《十三经》《二十四史》等,有61%的学生知道有这些名称,能全部列出书名的不足2%,答出一半的不足8%。没有一人看完四大名著,只有57%的学生全部看完由四大名著改编而成的电视剧。

有82%的学生都学习过书法,但真正坚持下来的不足8%;对于书画之类的传统文化艺术常识,学生也知之甚少。如中国古代三大行书名作,能够完整回答作者和年代的只有17%,对于三大行书的内容,能够说出大概的只有9%,能够流畅说出几种书体演变顺序的只有33%,而这些书体的特点只有不到5%的学生能够粗略回答出来。

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对于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学生基本上都能回答出来其作者和含义,正确率在75%;文学史上的名人,基本上都能说出其生活年代、代表作品和经典名句,正确率在68%。这都是学生多年反复学习文学知识的结果。

总体来说,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我们所预期的相差较远。作为文秘专业的学生,在经过近十年的母语学习后,对祖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才达到如此程度,确实有些令人惊讶。这种状况,无论是就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而言,还是就学生人文素质以及专业素质的提升而言,都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对调查结果的思考我们也从“教”和“学”两个维度展开。

(一)在“教”的维度,“重视”二字应放在首位。从调查结果来看,这四所学校都设置有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但都是选修课,并且有的是针对全校学生而非仅仅是文秘专业学生。所以,单从“重视”这一点上,学校就做得不够。学生学习知识有一定的盲目性,需要学校、教师去引导,如果学校不能给传统文化课程相应的重视,那么,很少会有学生也会认真对待这些课程,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改革”亟待实施。传统文化教学的改革,包括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教师要根据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实际,不可过分求高求深,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将正确的学习理念传达给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薄弱点、关键点所在,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不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二)在“学”的维度,“态度”放在首位。总体而言,在当前“国学热”的社会背景下,大部分学生都对传统文化持肯定态度,希望能够习得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增加自身的人文素养,但在课程的学习上,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有限的学习时间,很多学生不得不把精力放在了专业课的学习上,对于传统文化课程,大部分是抱着修学分的目的,被动学习。所以,端正学生学习的目的和态度尤为重要。

其次,以知识的学习为载体,将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作为终极目标。高职文秘专业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状况令人担忧,而知识的积累对学生的就业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充实知识是首要问题,但是,知识的学习只完成了学习的一小部分,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自己的就业增加砝码,为职业生涯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也是高职文秘专业学生需要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

作者:王菲

社会文化教学古代文学论文 篇2:

浅谈留学生汉语本科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类课程教学

摘要:留学生汉语本科的文化类课程教学是语言类课程教学的辅助,如果上好中国文化类课程,就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汉语水平,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分别从教学目的的明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三个方面来探讨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留学生; 中国文化类课程;教学; 跨文化交际

随着来华留学生汉语本科学习需求的增加,国内许多大学纷纷开设了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本科专业。而根据《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大纲》(附件二)的规定,中国文化类课程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中国概况》、《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经济》等等。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中国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并不像语言类课程那样容易被学生接授受。相反地,在跨文化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负迁移常常对中国文化类课程的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使教学不能够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要想上好中国文化类课程,解决此种消极影响,应该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来着手。

一、中国文化类课程的教学目的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类课程教学与针对中国大学生的中国文化类课程不同,不能要求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不需要通过文化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水平。在对留学生的汉语本科教学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提高汉语水平,而文化类课程的设置只是为了他们提高汉语水平、学习专业、深入了解中国打下基础。

因此,针对汉语专业本科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目的应该是:

1、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所教授的文化知识有所了解。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区别于其它的主要特征。

3、为提高汉语水平、学习专业、深入了解中国打下基础。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时会因为教师教学目的不明,从而对教学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

首先表现在是“了解”还是“认同”的问题上。在世界民族之林,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中国文化只是其中之一。据统计,2014年共有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的377054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75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按国别排序前15名的国家有:韩国、美国、泰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法国、越南、德国、蒙古、马来西亚、英国。从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分别涉及世界主要四大文化系统,即:中华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这些文化与中华文化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能简单地要求来自不同文化系统的学生“接受”甚至“认同”中国文化,而要把侧重点放在“了解”。

二、中国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名家程棠曾在《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一书中总结这些所开设的文化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文化课开设的时间和讲授的内容跟学生的汉语水平相适应。

2、中国文化类课程跟语言技能训练有密切的关系。

3、从内容上看,以文、史、哲和当代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为主。

有些学校也开设了一些有关民俗文化的课程,但在中国文化教学中不占主导地位。②

在2002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的教学大纲中,有关中国文化类课程的规定是这样的:“中国人文知识教学以及与专业方向有关的知识教学通过对中国人文知识(包括中国概况、中国政治、经济、文学、哲学、历史、地理等)基本内容的讲授,使学生熟悉中国国情,了解中国社会文化,具备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对于与专业方向有关的知识,各校可根据需要,有所侧重地进行教学。例如经贸方向,可有选择地讲授经济、贸易、法律等方面的内容。”

由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中国文化类课程教学的内容选择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则:

1、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和学生的汉语水平相适应。

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能够配合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

3、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特点。

4、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兼顾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中国文化类课程分为文学类和文化类两种。文学类作为语言技能知识的扩展,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除了语言文字上的障碍,并没有其它问题。可是文化类课程则常常由于学生本身的文化背景与课程内容的差异而产生理解上的错误,甚至导致对内容的反对或抵制。因此,在这部分课程的教学中,内容的选择尤其重要。

在文化类课程中,我们可以把课程大致分为中国历史、中国地理、中国民俗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国经济这样几类。

在中国历史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外国留学生的特点,重点讲解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或与语言学习有关的历史故事,不必要求学生去死记我们的历史纪年表,更不需要让学生接受我们的历史观。同时,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即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讲授不同的教学内容。

关于中国地理的教学,可以利用外国学生喜欢在中国旅游作为切入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在了解学生需求的条件下,有选择地重点介绍中国的地理知识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知识。

对于中国经济,在教学时应考虑到学生对于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可能有所不足。因此,在选择内容时,应牢牢把握住“使学生了解中国经济”这一教学目的,选取能够代表中国经济特色的内容,以及方便学生了解和掌握目前中国经济状况的内容进行讲解。

在中国政治的讲述方面,教师应该更谨慎地选择教学内容。由于意识形态不同,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接受我们的政治观,同时也要避免由于不同政治观所带来的分歧给课堂教学造成障碍甚至矛盾。因此,在讲授内容的选择上,应尽量避免选择那些与政治体制有关的内容,而要选取一些具体的国家政策、法规进行讲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调查这些政策法规在中国实行的情况,让他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三、中国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方法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方面都或多或少进行了改革,引入了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在语言技能的教学上,更有“任务型教学”“交际型教学”。但在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方面,更多地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效果很不理想。因此,要想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通过文化类课程对中国的方方面面有一个了解,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多媒体成熟的技术手段为中国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带来生动丰富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让原本存在于教材、讲义中的文化变成了图片、声音、视频短片等,展现出真实的文化环境,给课堂增添活力和灵气。这种教学方法弥补了教材文字、教师口头表达形象性不足的缺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有效地调节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特点,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优化,受到学生的欢迎。

其次,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进行文化实践活动。

在文化类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地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如讲到中国历史时,可以带学生去博物馆参观;讲到茶酒文化时,可以带学生去茶馆、酒厂实地观摩、品尝,配合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中国文化,更直接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文化知识更自然地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

再次,使用案例教学,进行多元文化的互动。

文化类课程的教学不能只教学生记忆一些文化事实,而是要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帮助学生提高汉语水平,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当教学内容完全不同于学生的文化系统时,仅凭教师的讲解,对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入案例,将提高语言技能与文化学习结合起来。

最后,实施任务型教学法,促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在文化类课程中也可以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语言与文化知识完成相关的任务,真正了解所学习的文化,提高跨文化意识。在这种教学法的使用中,教师是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负责任务目标的制订、学生分组以及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教师可以根据文化类课程中所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学生们则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以及对周围中国人的采访直接或间接地获取相关的文化知识,然后把所调查和收集的资料汇集成短片、PPT等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演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上好中国文化类课程,受到学生欢迎,取得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首先需要明确文化类课程的教学目的;其次根据教学目的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最后根据所选取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同时还要需要教师在讲授时注意有宽容的文化观,对学生所代表的文化系统能够包容并理解,避免空洞的说教。能够认真做到以上环节,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将更受学生欢迎,并且真正对帮助学生提高汉语水平、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宇旭 对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的几点认识 [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2]陈玢 汉语班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课教学模式探讨 [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9期

[3]颜相茹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文化课教学模式[J] 海外华文教育 2012年第3期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年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

②程棠 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 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0

③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2

作者:杨杨 马春燕

社会文化教学古代文学论文 篇3:

高职高专实践性课程设置模式的新探索

摘 要 实践课程的设置模式是高职高专院校形成自己品牌特色的关键内容之一。开放性自导式的机电专业实践课程模式以其课程的开放性、环境的真实性、内容的可重复性和学生的自导性,显示了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综合素质能力的优势意义。

关键词 开放性 真实性 自导式 实践课程模式

一、案例背景

在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又有助于提高学生

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短期就业和整个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这一点虽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传统文化教学“边缘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持何种态度?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学究竟是何种状况?

为解决以上问题,也是为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改革探究新的方法和思路,“高职高专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研究”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的分工和计划,经过反复讨论和分析,编写了“高职高专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并在包括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在内的郑州市的四所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学生中展开调查。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7份,回收率82%。问卷主要从“教”与“学”两个维度展开,重点在“学”的维度。“教”的维度主要包括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情况、师资力量及教师授课状况等;“学”的维度主要包括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状况、重视程度、兴趣点以及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等。

二、调研分析

通过对247份有效问卷的科学分析和考量,课题组在认真汇总、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了解了高职高专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现状,并作出以下分析:

(一)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及授课情况

随着“国学热”的再度兴起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全面要求,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都能意识到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在调查的四所高职院校中,所有学校的文秘专业都有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比例达到100%。在课程的定位上,能够涉及传统文化知识的《大学语文》《古代文学》等被列为专业必修课,而类似于《传统文化概论》《民俗文化》等同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课程则被设置为选修课。关于授课情况,38%的学生认为授课质量非常高,学生非常满意;51%的学生认为授课质量良好,基本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只有10%的学生认为授课质量不高,致使学生无法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认可度调查

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意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传承文化(91%),拓宽知识面(88%),修身养心(85%),对自己将来就业有所帮助(53%),没有人认为学习传统文化毫无意义。对于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51%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46%的学生认为可以开设,1.6%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可以自学,没有人认为不需要学习。

由此看到,对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而言,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主要意义在于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而在有助于专业素质提升和就业这一点上,很多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另外一点值得欣慰的是,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文秘专业需要开设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而认为非常有必要的也占到了一半以上。这就坚定了我们在文秘专业实施传统文化教学的信心和决心。但是,对文秘专业学生而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提升人文素质的层面,还要扩大到专业素质的培养的层面,我们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一是因为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知识确实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如职业道德、礼仪知识、人际沟通、公文写作、档案管理等;二是只有将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同专业能力的提升相结合才能引起学生更多的重视。

(三)高职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边缘化”原因调查

传统文化教学在高职文秘专业被“边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何在?我们通过此次调查也找出了部分原因。67%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知识涉及面广,内容庞杂、零碎,没有完整的体系,学习起来难度较大;36%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知识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没有必要学习;55%的学生认为学习传统文化不能带来实际利益,对专业课学习帮助不大,不愿意学习;42%学生认为课业任务较大,没有时间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传统文化教学“边缘化”的原因可从两方面探讨:

从传统文化自身而言,其一,传统文化本身博大精深,内容庞杂,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和恰当的切入点,学生学习起来确实会感觉无从下手;其二,在先后经历了“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两个传统文化的断层期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代国人来说确实有些陌生,再加上当今社会的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是传统文化教学“边缘化”的主要原因。

从学习者角度而言,高职高专教育“一切以就业为指向”的思路直接导致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专业课学习当中,再加上传统文化知识确实不能为学生短期就业带来实际利益,所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和无限的专业知识、技能的矛盾中,传统文化知识被学生置于“边缘地带”。

(四)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途径调查

在“国学热”渐趋渐浓的大背景下,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信息获取途径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校学习(40%),其次是其他书刊(23%),接下来是电视、网络和报纸等媒体(19%),还有少部分学生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来自于家庭的教育和影响(18%)。

可见,学校仍然是普及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教师和课堂的作用仍占据统治地位。其次是社会因素,整个社会宣传和倡导的走向会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最后是家庭因素。整个家庭的文明程度,对文化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以及长辈对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都会对传统文化深入大学生内心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要想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并产生积极的学习意愿,就要实现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三结合。当然,这三者当中,学校教育还是重点,高职院校要意识到这一点,真正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充实师资力量,积极探寻传统文化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中起到中坚作用。

(五)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状况调查

此次调查中也涉及到了一部分传统文化掌握程度的题目,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情况不容乐观。

关于古代的修身养德的名言警句,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等,仅有72%的同学完全回答正确,43%的同学大致知道其含义所在,21%的同学能精确指出其来源和意义;

关于古代的文学经典,如《四书》《五经》《十三经》《二十四史》等,有61%的学生知道有这些名称,能全部列出书名的不足2%,答出一半的不足8%。没有一人看完四大名著,只有57%的学生全部看完由四大名著改编而成的电视剧。

有82%的学生都学习过书法,但真正坚持下来的不足8%;对于书画之类的传统文化艺术常识,学生也知之甚少。如中国古代三大行书名作,能够完整回答作者和年代的只有17%,对于三大行书的内容,能够说出大概的只有9%,能够流畅说出几种书体演变顺序的只有33%,而这些书体的特点只有不到5%的学生能够粗略回答出来。

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对于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学生基本上都能回答出来其作者和含义,正确率在75%;文学史上的名人,基本上都能说出其生活年代、代表作品和经典名句,正确率在68%。这都是学生多年反复学习文学知识的结果。

总体来说,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我们所预期的相差较远。作为文秘专业的学生,在经过近十年的母语学习后,对祖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才达到如此程度,确实有些令人惊讶。这种状况,无论是就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而言,还是就学生人文素质以及专业素质的提升而言,都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对调查结果的思考我们也从“教”和“学”两个维度展开。

(一)在“教”的维度,“重视”二字应放在首位。从调查结果来看,这四所学校都设置有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但都是选修课,并且有的是针对全校学生而非仅仅是文秘专业学生。所以,单从“重视”这一点上,学校就做得不够。学生学习知识有一定的盲目性,需要学校、教师去引导,如果学校不能给传统文化课程相应的重视,那么,很少会有学生也会认真对待这些课程,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改革”亟待实施。传统文化教学的改革,包括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教师要根据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实际,不可过分求高求深,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将正确的学习理念传达给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薄弱点、关键点所在,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不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二)在“学”的维度,“态度”放在首位。总体而言,在当前“国学热”的社会背景下,大部分学生都对传统文化持肯定态度,希望能够习得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增加自身的人文素养,但在课程的学习上,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有限的学习时间,很多学生不得不把精力放在了专业课的学习上,对于传统文化课程,大部分是抱着修学分的目的,被动学习。所以,端正学生学习的目的和态度尤为重要。

其次,以知识的学习为载体,将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作为终极目标。高职文秘专业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状况令人担忧,而知识的积累对学生的就业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充实知识是首要问题,但是,知识的学习只完成了学习的一小部分,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自己的就业增加砝码,为职业生涯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也是高职文秘专业学生需要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

作者:戴翠丽

上一篇: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论文下一篇:研究性教学工程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