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完善我国慈善捐赠人税收的优惠制度

2023-02-18

现阶段,我国还是发展中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一些慈善基金的数额、慈善机构的数量以及整个慈善工作的运作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和欠缺的地方,这些都需要我国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方式去进行完善,将这种短期的捐赠模式发展成为一个长期动态的发展运行机制,实施一些优惠的制度和政策,促进其效果的实现,而税收优惠政策就是一个比较好的调节方式。

一、简述慈善捐赠和相关的现行慈善捐赠税收优惠制度

我们从“慈善”这个词进行字面分析,就可以指导这个行为代表着一种仁慈和善良,它是一种正义的化身,而慈善行为就是指一部分人或者一个群体出于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自愿地向社会或者受益人进行的一社会救助活动,这种行为是一种无偿的,不求取任何回报的。我国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相关的法律中用“公益性捐赠”来代替“慈善捐赠”。但是在现阶段,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对这个“公益性捐赠”给予特别科学和统一的解释,但我们通常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企业或者个人为了帮助他人,进而将自己的一些财产转让给受益人的一种行为。

我国为了激励慈善捐赠事业的发展,已经在一些税收制度中,给予了慈善捐赠人一定程度的优惠和照顾,这些优惠政策在我国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和关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印花税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例如:我国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的规定,企业在捐赠过程中所发生的一般性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应该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在印花税中的规定:所有赠给政府、社会福利单位、学校所立的书据免征印花税,等等。

二、当前我国的慈善捐赠人税收制度的发展现状

1、我国所得税的税种地位严重限制了慈善捐赠过程中应该扣除的比例

我国目前所实行的《企业所得税法》中,已经将企业发生的一般性公益性捐赠支出,从过去的应纳税所得额的3%提高到了12%,这说明我们国家在税前后出的比例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甚至和国际吻合。我们不难发现,整个税前扣除的金额比例对于我国的捐赠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但是,在我国消费营业税和增值税和关税为主要的流转税,而所得税并不是我们的主要税种。这就导致我国不能够不断的扩大其扣除比例。企业在税前所扣比例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扣除的技术却不断受到限制。与此同时,我国有很大一部分的收费来源于行政工作中,费改税还没有得到合理的普及和深入贯彻。这就会间接地对我国的税前慈善扣除比例产生很强烈的影响。我国的所得税慈善捐赠的税前扣除比例虽然已经与国际的通常标准逐步接近,纳税所享受的实际税收优惠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限定,这从一定程度上,就会弱化了税收政策对个人慈善捐赠的激励作用,使整个激励和促进措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我国在流转税方面的慈善捐赠税收的优惠的效果和作用不明显

从我国的现行增税税法来看,法律中的销售货物还包括那些企业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或者是购买的货物转让给他人,进而要进行增值税的缴纳,如果资产或者委托给他人加工的产品赠送给他人后,这就应该被征收一定的消费税。例如汽油、柴油、小汽车以及摩托车等等也应该先交纳消费税。因此,企业在对慈善进行捐赠时,要对自己这部分没有得到收益和增值的货物按照相应规定的要求进行缴纳增值税。将整个理论进行形象化的表明,举例说,如果我国的一个企业想要通过一个慈善组织捐赠给指定的灾区一定的资产产品,而且这个慈善组织具有免税资格,假设它最近一段时期的同类货物的平均市场价为五百元,而这些货物的成本价为三百元,相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51元,如果这个企业在某年的利润总额为二百元,这就会被视为销售,企业在这次捐赠的过程中,就没有获得任何收益和增值,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缴纳34元的增值税,这就与税收法定的相关原则相违背,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

3、针对于货币资产的捐赠,没有健全完善的评价体系

在正常的条件下,国家的一些地区时常会发生一些自然灾害或者传染性疾病等等。在这个时候,通常需要各个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捐赠一些可以救灾的物资和机器设备,如果在所得税之前进行扣除,那么就要将价值计算考虑进来。国家的一些法律已经严格规定,捐赠方在向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和组织进行捐赠的过程中,要将捐赠的非货币资产的公允价值表明,并给予证明,如果不能够及时提供相关的文件证明,相应的慈善组织就不会给予公益性捐赠的票据。这样的规定不仅严重的损害了捐赠人的利益,使其在捐赠的过程中,无形之中承担了很多责任,同时,还会有损捐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慈善捐赠者在捐赠完一些实物后,经常会容易将票据弄丢或者拿不出相关的文件和资料进行证明。那么这就会导致在实际的捐赠过程中,由于票据丢失或者缺乏公允价值的证明而严重的影响了捐赠者的权利和利益。为了缓解这种局面的发生,在对捐赠者的捐赠价值进行估计时,受赠方可能方为了获得所赠的物品,在审核价值的过程中,比较松懈,不能够按照正常的标准对所捐赠的价值进行准确和公平的确定。这样会给整个税收的征管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和阻碍。

三、完善我国慈善捐赠人的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1、提高所得税在慈善捐赠的税前的相应的扣除比例

虽然我国的所得税在所得额的比例上已经进行了提高,住建符合我国的税收体制和体系。但是这就导致所得税在整个税收的过程汇总所占的比例非常小。这种有限的全增扣除会严重限制了慈善捐赠事业的发展,这就会导致其对我国的捐赠行为的激励作用比较小。为此,国家有必要对提高捐赠前的税额扣除比例。

国家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将个人所得税的慈善捐赠钱的扣除比例进行合理地提高。因为个人在实行捐赠时,不会受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影响,在捐赠的过程汇更自由,在金额上更慷慨,因此,应该对此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鼓励富人增加慈善就按增比例为主来提高个人所得税允许抵扣的慈善捐赠比例,这样可以使我国的公益事业得到更快和更好的发展。国际上对于个人捐赠所得税的额度规定都比较高,拿美国来说,其相关制度规定的免税额度甚至达到百分之百,减免税的比率限制应该为纳税额的百分之五十,这对于私人的基金会间面额为应纳税额的百分之百,减免税的比例的扣除比较低。为此,根据数据分析,我国的个人慈善捐赠的扣除比例控制应纳税所得额的二分之一就比较合理,这样就能够很好的鼓励和个人进行公益捐款,为捐赠事业的发展创立有效的条件。

2、激活流转税对慈善捐赠行为的激励作用

根据我国的现行的相关法律规定[6] :“企业将资产产品和委托加工以及购买的的货物进行无偿的捐赠过程中,这就会被视为销售货物,需要征收一定的增值税。”但企业的本身对这种事物的捐赠是不求取回报的,在这种无偿的基础上,虽然能够得到一些无形的精神上的安慰,但是还是无法使自己的财产得到收益或者增值,长期以来,这就会严重影企业对于慈善捐款的积极性。因此应该对那些进行捐赠的企业免征增值税。但是增值税毕竟是我国主要的税种因此我们不能够将“纳税人”的资产、委托加工或者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给他人的行为视同为对货物的销售这一个规定进行摒弃和删除,这样也是不合理和不现实的,这样不仅会导致会出现偷税的现象发生,还会导致增殖税收抵扣连接中的停止。为此,主要采取的办法就是对企业的慈善捐款设计的税款可采用先征后退的方法,在营业税方面,建立明确的条例,如在赠送他人财物的过程中是以慈善为主要的目的,那么就应该对营业税进行免征。

3、对非货币捐赠给予保护

在对那些除了货币之外的捐赠进行税收过程中,主要规定了在价值确认和扣除比例。这样的规定缺乏足够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在对非货币进行捐赠的过程中,很多捐赠者过高地对自己的捐赠价值进行评估。因此,如何确定捐赠价值十分重要。为此,相关部门在对法律中对捐赠的形式进行明确的规定,合理划分捐赠物,这样才能够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定价。对于那些比较容易确定价格的捐赠,可以凭借相关的票据证明,而对价格进行确认并进行有效的抵扣。

四、结语

综上所述,慈善捐赠事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应该采取合适的措施加以控制,不断完善我国慈善捐赠人税收的优惠制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激励目的。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慈善援赠事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得到国家及各行各业的关注和支持,在现阶段,我国的政府受到客观条件和能力的限制,无法在社会服务和救济方面满足所有需求者,因此慈善组织的普及和发展恰好可以对这一空缺进行弥补,因此国家应该采取更好的措施去鼓励慈善事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完善我国慈善捐赠人税收的优惠政策进行相关浅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完善,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 李喜燕.慈善捐赠人权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

[2] 逯艳红.慈善捐赠人权利研究[D].聊城大学,2015.

[3] 王露.论我国慈善组织税收优惠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2012.

[4] 靳玉.慈善捐赠人权利法律保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5] 耿玮.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6] 许杨.慈善捐赠税收优惠制度对大学教育基金会发展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上一篇:浅析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下一篇: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