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甲醛污染物不同分光光度检测方法比较

2023-02-10

甲醛是世界上潜在的致癌物质, 被国家列为高度化学品, 是健康的无形杀手, 他是一种破坏生物细胞蛋白质的原生质毒物, 会对人的皮肤, 呼吸道及内脏造成损害, 麻醉人的中枢神经, 可引起肺水肿、肝昏迷、肾衰竭等。[1]据医学资料报到, 气态甲醛的眼刺激阈为0.06mg/m3, 嗅觉刺激阈为0.06~0.220.06mg/m3, 上呼吸道刺激阈为0.12mg/m3, 这类东西会在装修后慢慢释放到空气中, 长此以往, 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主要会造成免疫功能异常, 肝损伤及神经中枢系统收到影响, 会造成胎儿畸形、白血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功能性紊乱、极性精神抑郁症、鼻咽癌等疾病。所以要重视甲醛检测的方法研究, 更好的控制甲醛的危害。

[3,4]【酚试剂比色法测定甲醛】

1、原理:空气中的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 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 比色定量。

2、检出限:0.004mg/m3

3、分析步骤: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10ml具塞比色管, 用甲醛标准溶液制备标准系列

各管中加入0.4ml1%硫酸铁铵溶液, 摇匀。放置15min。用1cm比色皿, 在波长630μm下, 以水作参比, 测定各管溶液的吸光度。

4、试药:配制吸收液的酚试剂是进口品, 相对成本费用很高。其他试药均为分析纯试剂即可。

4.1酚试剂:进口药品

4.2硫酸铁铵:分析纯

4.3盐酸:分析纯

4.4氢氧化钠:分析纯

4.5碘化钾:分析纯

4.6硫酸:分析纯

4.7可溶性淀粉

4.8甲醛标液10.00μg/ml

5、精密度与准确度:

经分析含甲醛2.96mg/l和3.55mg/l的两个统一样品, 测定结果

重复性标准偏差为0.018mg/l和0.020mg/l, 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0.6%和0.6%。

【乙酰丙酮比色法测定甲醛】

1、原理:甲醛气体经水吸收后, 在PH=6的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中, 与乙酰丙酮作用, 在沸水浴条件下, 迅速生成稳定的黄色化合物, 在波长413nm处测定。

2、检出限:0.002 mg/m3

3、分析步骤: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7支25ml比色管, 按下表配制标准色列:

用水稀释定容到10.0 ml刻线, 加0.25%乙酰丙酮溶液2.0ml, 混匀, 置于沸水浴中加热3min, 取出放冷至室温, 用1cm吸收池, 以水为参比, 于波长413nm处测定吸光度。

4、试药:所有试药均为分析纯, 乙酰丙酮需要蒸馏提纯即可。

4.1乙酸铵:分析纯

4.2冰乙酸:分析纯

4.3乙酰丙酮:分析纯

4.4盐酸:分析纯

4.5氢氧化钠:分析纯

4.6碘化钾:分析纯

4.7碘酸钾:分析纯

4.8硫代硫酸钠:分析纯

4.9水溶性淀粉

4.10甲醛标液:5.00μg/ml

5、精密度与准确度:

经分析含甲醛2.96mg/l和3.55mg/l的两个统一样品, 测定结果

重复性标准偏差为0.017mg/l和0.013mg/l, 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0.6%和0.4%。

【结论】

采用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醛, 两种方法以同种样品进行比较, 得出此两种方法的检出限, 灵敏度, 精密度准确度均符合方法要求。具体从检测成本, 操作简易程度, 样品处理等进行分析, 对空气中甲醛此两种方法均适用, 但是酚试剂比较昂贵, 检测成本远远高于乙酰丙酮法, 所以在允许范围内尽量采样乙酰丙酮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摘要:本文阐述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醛的两种方法的原理, 分析步骤, 试药的应用及检测结果的比较, 并且分别做了相应的实验。分别从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进行比较分析, 最终确定甲醛选择更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关键词:检测方法,空气甲醛,比较

参考文献

[1] 于慧芳, 李心意, 吕静, 等.家具城室内空气污染现状调查.环境与健康, 2000, 17⑷:224-227

[2] 陈建安, 兰天水, 杨文芳, 等.旅店室内空气家去污染对从业人员健康影响的调查报告.现代预防医学, 1997

[3]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编, 环境检测分析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6

[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技术规范。2004-12-09发布

[5]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GB/T 18204.26-2000

[6] 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 15516-1995

上一篇:论诱惑侦查相关制度的规制下一篇:强国际市场开发推动核电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