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开展教育反思

2022-12-31

第一篇:教师如何开展教育反思

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当下,在新课程改革面前,很多教师都持一种观望的态度,对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也是浅尝辄止,未能真正地认识到教育科研活动对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如何才能改变传统的观念和做法,以迎接新课程的挑战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帮助我们做好教育教学科研活动。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正确定位

1、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很多一线教师之所以不重视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甚至产生抵触心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认为教育教学研究是大学教授、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的事情,与己无关,我们一线教师只要把课教好就行;二是认为一线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有难度,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而事实上,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教学与科研活动活动二者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没有广大一线教师参与的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实践是难以取得成功的。

2、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而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是教师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所熟知和运用的,这就对新形势下教师专业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促使教师必须对其作出回应。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使一线教师参与到教育教学科研的实践活动中来。在改革实践中,可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养成积极探究的科研精神,以适应时代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做到教学与科研相长,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科研理念

1、坚持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方法。广大一线教师在从事具体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时,一定要做到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依托,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开展科研活动,反对脱离教学实践需要的假科研活动。另外,在科研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在深入调查研究获取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总结、概括出具有指导性价值的教育理论、观点或规律。

2、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科研活动。问题是教育教学科研的起点和来源。对于广大一线教师而言,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的问题来源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来自于国家、省市课题研究中的某一个子课题,一线教师作为实验教师或参加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以协助负责人完成相关的研究任务。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或遇到的实际问题,诸如如何评价学生的表现、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分组、学科教学中对某一问题的思考等等。事实上,此类问题的研究才是我们一线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才是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但无论是哪一类问题,都必须要注意以下选题的标准:所要研究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教育价值;有一定有新意和探索价值的问题;有可行性,问题切口和视角要小一些,容易开展深入研究;有针对性,选题要明确的、具体的、不能模糊、泛化;有科学理论依据的问题,不能瞎编乱造等等。

3、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标。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长。在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从事教育教学研究被认为是学者和专家们的“专利”。这种教学与研究相互脱节的状况,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广大一线教师在新形势下一定要积极主动地成为一名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主动地将自己由“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伴随着自身的教育、教学、研究合一的教师专业生活,广大教师会积极地把最新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科研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实际中去,改变现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认真地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重视校本研修 提高课堂效益

学校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教学的质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教师队伍,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勤于探索、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校本研修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在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发展方面,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一、加强领导,健全学校教研队伍

为了使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改领导小组和以教科室主任为组长的教改研究指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对研究内容的内涵、要义及遵循的规律、组织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拟定出具体的研究计划及实施方案,并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敦促各项工作的开展。指导小组负责研究工作的落实与指导,指导小组的成员由学科分管领导、教研组长、各年级学科组长组成,负责组织本学科研讨活动、指导引领和信息总结反馈,活动中各司其职,责任到人。

二、进一步加强校本研修,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校本研修离不开课堂,课堂是校本研修的源头活水。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科学的选择。

(一)科学管理

1、教学管理应该成为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首先从管理入手。 课堂,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一是校本研修的主战场。客观地讲,长期以来,中小学的校本研修活动大多是华而不实的,与课堂教学改革咬得不紧,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的意识不强。校本研修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具体问题为对象,努力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首先,要找准“抓手”,也就是要找到教的改革和学的改革的结合点,校本研修与课堂改革的结合点,这样才能解决“谈到研修不时间”、“说起研修费精力”、“搞研修影响教学质量”的教师情绪。其次,要明确校本研修最主要的特点和目的,就是要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也就是说中小学校本研修的课题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中来,不在大,而应小;不在深,而应实;应想教改于之所想,急教育之所急。否则,校本研修就缺乏实效性。

2、教学管理的重点要落在课堂。课堂对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性、关键性不言而喻。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开展专题研究,如师生关系研究、作业的有效性研究、学法指导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研究等等。

3、以制度建设作保障。我校根据新课程要求和各级精神,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教学评价、校本教研、质量监控、教学奖惩等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我校在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上,建立了进度表;强化了管理者的职责意识和执行能力;教学绩效奖惩制度落实到科组、班级和教师个人;真正用制度引导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全身心投入。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工作更像探索的科学家,不再只是辛苦的耕耘者。教师的成长仅有“经验+反思”是不够的,还要加上“实践”,因为改革最终将发生在课堂上。我们学校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多元途径,鼓励教师走出去和请进来,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实施各种类型的教学大赛,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提高广大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学科组集体备课、研发教学方案。集体备课是在学科组长的带领下,学科组全体教师集体分析课程标准,研读新课程教材,设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寻找教学难点,设计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程序,研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从而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推行集体备课的教研实践,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了突破:一是提升观念。通过集体备课,让大家明白教师就是研究人员,教室就是研究室,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评价诸教学环节就是研究过程,都应该以个体反思及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充分体现“研究”的特点,把我们的观念提升到校本教研的高度上来,教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出研究的特点,都对教育对象、教育质量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产生“校园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学无小节,事事有研究”的效果。二是明确目标。我们有集体备课的方法,更要有集体备课的任务和目标,有了明确的活动目标,就有了具体研究的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学科组成员分工明确,任务具体,团结协作,研究讨论,收效很大。三是形成制度。集体备课是学校吸收借鉴外地外校教学经验、完善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成果,它对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提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下狠心强力推行。学校教务处制定出了关于集体备课的诸项制度,从时间、场地、内容等诸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制度要求,从而形成了集体备课活动的长效机制。学校提出了“课中五注重”的研究要求,着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1、注重教学情境,情景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学校要求教师备课时除了以贴近生活实际的情景导入新课外,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创设一些恰当的情景,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注重鼓励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展示质疑。学校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学生根据学杂自主探究知识、主动解决问题,然后再通过小组交流来解决个人未能解决的问题,交流学习经验,通过小组内展示质疑,达到深入知识、提升内化的目的。

3、注重揭示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教学应是教师引领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学生在展示质疑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当好领路人。当学生基本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后,正确的,教师要追因,要刨根问底,通过追问提示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和方法;错误的,要追错,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注重相机诱导,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不再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适时地点拨诱导、设疑答难、总结提升,三方面点燃了学生思维的明灯。因此,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学会启发指导,由浅入深;在学生展示质疑、争论不休时,教师要及时给予点评,揭示矛盾,引起思索;在交流完毕时,教师应给予指导,总结规律,促进迁移,怎样做到点拨有效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估计重难点,还要求教师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只有这样,点拨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取得实效。

5、注重巩固训练。让学生牢牢掌握所学的知识,需要进行巩固训练;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学习和目标要求,需要进行达标检测。学校要求教师认真编写达标试卷,要求题目设置有层次性,既要有面对全体学生的必做题,又要有照顾学生的选做题,让所有学生都有题可做。

(四)积极发动教师开展群体科研

1、学校教育科研必须从实际出发。以“立足教学实际,面向全体教师,解决现场问题”为原则,吸引全体教师参与,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为解决教学的难题服务。

2、大力开展“新课程成果本校化”推广研究。新课程改革有许多成果,要根据本校实际,选择促进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小课题、微环节研究,让教师感到课题就在身边,变被动、消极地应付为主动、积极地参与。

3、强化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是校本研修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形式,我校积极引导教师研究自己,为自己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教师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应学会如何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进行自我反思,真正做到“研究一点、实践一点、总结一点、提高一点”。

实践证明,重视校本研修与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我们一定要继续完善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增强学校发展的内动力,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从严治校、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立足学校实际,加强校本研修,聚焦课堂,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为一零八学校的辉煌明天而努力。

第二篇: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下,为什么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谈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小学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对于纯洁的犹如一张白纸、好奇心强、知识少、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永远是教师的主题。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所以教师平时面对学生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确立“学生为本”的理念 倡导“学生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以学生实际的发展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以服务学生为切入点,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在求知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步成长。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应该加强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也就是说,以“学生为本”,决不等于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但这种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之上。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切实的目标,创造良好的条件,采取更优的措施,并且调动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积极性,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夯实基础。到学校工作以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作为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我们到底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去年以来,我有意识地增加了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每次和青年学生在一起,总是感到精神振奋,活力倍增,总是能够听到不少情况和得到许多新的收获。有的本科生反映,除上课时间,他们看不到老师;有的研究生反映,有的老师上课照本宣科,很少对科学最新发展和学术前沿进行介绍。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重视。 把“学生为本”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提出来,这是在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基点上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实体现,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实际体现。以学生为本,就是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特别要重点关心和帮助生活、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是要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倾听学生的利益诉求,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办学生之所盼。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寓教于教书之中,寓教于管理之中,寓教于服务之中,寓教于学生成才的全过程,把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困难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整体能力的增强,才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确立“教书育人”的理念

老师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常常是巨大的。我们回忆起大学时代的生活,总会首先想起曾经对自己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老师,他们治学的风范、讲课的风采、高尚的人格和思想境界,总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交大在创建一流的过程中,不仅要有一流的科研成果,更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们有些老师满足于传授课本知识,在育人上存在“不重视、不到位”的现象,有的错误地认为育人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学生工作队伍的责任。这显然是失之偏颇的。我们在座每一位教师,之所以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不是“知识的工程师”,甚至也不仅仅是“智慧的工程师”,就是因为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在育人上、在我们的精神境界上有更高的要求。中央强调,“高校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具有育人职责”。育人是我们教师的天职!你可以选择不做教师,但一旦选择教师这份职业,就必须承担起“育人”的当然职责。

很多老师以自身的实践证明,在教师生涯中,将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实际上,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最高标准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最近,我们交大都被一个名字感动着——晏才宏,读着校园BBS上学生留下的那些流淌着感情的文字,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内心深处对晏老师的思念和崇敬之情。电信学院的一名同学发帖子说:“晏老师是位好老师,他所做的是用心上好每一堂课,决不让任何一个渴望求知的学生得不到知识,哪怕是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之后!”晏老师就是这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学工作,二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人才培养第一线。他重视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关心学生全面成长;他经常鼓励学生:世上没有爬不上的高山,没有学不会的学问。在他得知自己身患绝症时,还坦然上完自己教师生涯中的最后一课。在病榻上,还循循善诱,回答来探望他的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关心同学们的学业和品性成长。晏老师的一生很平凡,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潜心教学、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赢得了学生由衷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是可爱的,也是真诚的,为什么学生们会在网上给晏老师的课评满分?为什么在得知晏老师生病的消息后,这么多学生自发在网上表达对晏老师的美好祝愿?为什么在晏老师逝世后,学生们会在极短时间内自发编印纪念册?同学们对晏老师的缅怀,实际上折射出他们对我们教师队伍还有更高的要求和希望,呼唤着更多爱岗敬业、身正为范的好老师的涌现。

我们学校有一大批象晏才宏这样的好老师,老一辈的有我们的老院士张煦,新一代的有我们的优秀教师洪嘉振、郑树棠、裘兆泰、俞勇等等,他们是教书育人的模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教书育人体现、渗透在各个层面。本科教育不仅要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在思想和生活等方面也负有引导的职责。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和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在论文指导中,可以培养同学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实验中,可以培养同学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大局意识。总之,“教育植根于爱”。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珍惜在交大讲台上的荣誉,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和影响学生。只要我们真正用心给学生教学授课,带着感情对学生科研指导,育人的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三)确立“全员育人”的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要环环相扣,丝丝入扣,实施无缝链接,必须要有全员育人的保证。它不应仅仅局限于两课教师的课堂讲授,不应仅仅停留在思政教师所做的工作,而应是“处处皆教育之地,人人皆教育之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管你是教师,还是党政管理人员,或是后勤服务人员,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好的模范。今后,我们要下大力气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并切实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

“两课”教师要努力把两课作为一个强大的铸魂工程,要对国际国内形势、对社会经济转型、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有更深刻的理解,既能解答基本理论问题,又能回答时代前沿问题,确保主渠道教育能常学常新、常教常新;思政教师和班主任要指导同学正确面对竞争、面对压力,引导同学规划人生、规划生涯,培养同学有宽广的胸怀和健全的人格,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成才的全过程;党政管理人员要主动管理育人,通过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创造更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后勤服务人员要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观念,满面春风地面对学生,满腔热情地服务学生,真心实意地帮助学生,用高效的工作、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作风去感染学生。学生干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得力助手。他们与其他同学在一起学习、生活,面临着和广大学生一样的实际问题,同学们也愿意向他们敞开自己的心扉。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政治上的核心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学习科研上的标兵作用。

第三篇:如何开展体育活动反思

反思如何开展幼儿的体育活动

孟蕾

幼儿体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全面型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只有幼儿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积极参与到各种学习和活动当中。但是,作为一名从教经验只有两年的年轻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中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一方面担心幼儿的安全问题害怕孩子出事;另一方面担心组织活动难于把握。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活动的开展。通过此次研修,我不仅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而且更加详细的了解了大班幼儿体育教育的相关内容。现将我的一点儿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大家的互相观摩与学习,我认识到了自己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组织形式比较单一;简单无味的重复练习,幼儿不感兴趣;讲解示范不明确,讲解时间过长,幼儿等待多;练习时间短,练习密度不高;活动量不够等问题。

二、解决策略:

1、精心选择教材,激发活动兴趣。

精心选择教材,大胆创编教材,是有效开展体育活动的前提。幼儿园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的手段来完成的。因为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进行认真选材。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特点的、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例如,本班的幼儿对带有竞赛性的体育游戏更感兴趣,他们对游戏的胜负结果比较关心,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能遵守游戏的规则。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选择一些带有竞赛性的体育游戏。

2、合理配置器械,探索活动方法。

在体育活动中,运动器械的合理配置,场地的合理安排,是提高体育活动效果的保障条件。运动器械过少,会产生等待时间长,练习时间少的现象;如果运动器械过多,幼儿眼花缭乱,注意力容易分散;还要避免运动器械单一,尽可能让幼儿充分探索各种的玩法。因此,教师要根据活动内容和需要合理配置活动器械。在保证给幼儿提供合理的、适量的运动器械的基础上,尽量使所提供的运动器械达到一物多用的效果。此外,在体育活动中要给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和时间,让幼儿的潜能得到发挥,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各种玩法,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他们敢于探索、敢于尝试新的玩法,学习效果好。

3、科学组织引导,优化活动过程。

科学合理地组织体育活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幼儿体育活动教学,教师的教学和指导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运用得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幼儿的求知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直接影响幼儿是否能很好地学会简单的体育知识技能,达到锻炼身体的实际效果、身体能力的发展和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首先要加强活动前的准备,要周密计划、钻研教材。其次要加强教学组织。科学合理地安排每一个环节,做到动静交替,放收有度、自主探索与集中练习相结合。发挥教师的讲课技巧,精讲多练。

第四篇:反思:如何指导小班幼儿开展有规则的体育游戏

反思:如何指导小班幼儿开展有规则的体育游戏

有一次,我们组织幼儿开展钻山洞的游戏。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要掌握侧身、低头钻

过山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个别指导。游戏开始,我们准备了五

个“小山洞”,我们的预设活动是:老师先介绍并示范钻的方法,然后让幼儿自己练习,可

是事情并不像老师所预设的那样,很多孩子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怎么办?我灵机一动,把

两个“小山洞”撤掉,留下三个,我们三个人每人指导一个山洞,要求每个孩子正确掌握侧

身钻的方法:先将身体侧过来,一只脚伸过“山洞”,再低头钻过“山洞”。老师、阿姨逐

步进行指导,让每个孩子都掌握了正确的钻的方法。

还有一次组织幼儿开展滚大球游戏,因为是孩子第一次尝试,一点经验都没有,虽然老师进

行了示范和讲解,但部分孩子还是不怎么理解,需要老师进行个别指导,于是我们也将孩子

临时并成三队,我们三人每人指导一个队。这样一来,不仅让每个孩子掌握了滚大球的基本

方法,也让活动能够顺利有序地开展起来。

在接下来的体育游戏活动中,每当遇到有规则的、需要孩子轮流进行的体育游戏,我们就将

孩子分成三排,我们三个老师阿姨每人指导一个点,便于幼儿正确掌握活动方法,也便于活

动的顺利开展。

第五篇:科任教师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呼兰区杨林中学 陈丽颖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当了几年的语文老师,我的感慨颇多。面对一群不谙世事、天真烂漫的,只有

14、15岁的孩子,工作更加繁重、艰难。我相信,任何一位教师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开展教学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这几年来的体会。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教师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科任教师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作为一名科任,特别是一名语文教师要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急待纠正的弱点;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科任教师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教师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科代表的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各学科的科代表决定的。学科的科代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老师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学科的科代表,教师的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当选的学科的科代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老师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学科的科代表的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学科的科代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学科的科代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学科的科代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学科的科代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学科的科代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四、生产任务教师要和班主任、家长及时沟通,建立丰富的信息网络。

教师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他必须力争本班科任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科任教师也应高度重视,也应积极参与写长会,与写长及时沟通,确保会议质量,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会上可以请个别优秀家长介绍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可以谈教改的方向,谈本期教学内容及要求,谈本期整体情况,进行作业展览或者谈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建议均可。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科任教师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轻松。

此外,科任教师还要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干部和同学之间互相监督汇报以及听取来自校领导、其他老师、社会的意见等等途径,建立起丰富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与调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

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策略。

对学生的评价必须讲究策略。要把握"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

六、做好个案总结和工作总结。

做好总结是进行工作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需要。通过总结要认识不足,吸取经验,努力使今后的工作更加完善。

在我国的班级授课制度下,在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过程中,教师的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加深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完全能够干得非常出色而游刃有余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浅显的看法,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努力,争取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

上一篇:鉴赏诗歌景物形象习题下一篇:教师体验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