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2023-02-09

第一篇: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如何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突出三个“着重于”

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就会党群离心,事业受挫。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突出三个“着重于”。

首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要着重于付诸行动,以行动取信于民。当下,具体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帮助群众致富。借美好乡村建设之机,通过政策倾斜、资金

扶持、就业培训、党员帮扶,为农民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搭建农民致富平台,实实在在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二是切实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经济,加大民生投入,注重解决城乡群众反映强烈的基础性民生问题,及时跟踪解决。特别是群众关注的环境污染、停车难、入园难、看病贵、房价高、食品安全、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等,必须下决心逐步解决,让城乡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变化。三是发展基层民主。要深化社会管理创新,畅通群众诉求表达的渠道,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在事关群众利益问题上,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尊重群众意愿,群众事务让群众做主。重视网络舆情,及时回应群众质疑、咨询、批评意见。

其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要着重于增强干部群众观念。有些干部群众观念淡薄由来已久,总觉得自己比群众聪明,在群众面前摆谱。遇事喜欢高高在上,指手画脚,代群众做主。不愿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不关心群众冷暖,不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实践教育活动务使广大干部切实树立起群众观念。真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放下身段拜群众为师,做群众学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做群众贴心人。而不是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写在报告上、念在嘴上、贴在墙上、挂在大街上。

第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要着重于恢复并长期保持党的优良传统。突击抓一抓、整一整,短期内改变一下风气并不难。难在长期保持这种好作风好风气,使之常态化。长期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就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不能文过饰非;就是要经常深入群众,以群众为镜子,正正衣冠;就是要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常洗澡,常通风,防病于未然;就是要开门搞教育实践活动,不是坐在办公室写方案、整台账,然后自**作、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陶醉,群众却在一边看热闹。要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评价,感受群众情绪,一切以群众评判为标准。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党和群众鱼水关系靠群众路线维系。真心希望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真正达到正文风、改会风、转作风、树新风目的,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第二篇: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体育科学教育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幼儿的身心也不断发展和提高,作为幼儿园体育老师,我常常在想幼儿园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呢,怎样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呢?最近我阅读了文章《幼儿园体育活动科学化的思考》后,我了解到当前幼儿园缺少精心设计和组织有效的体育教学和体能训练体育活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方面:

1、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内容和要求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体育活动中没有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规律;

2、体育活动的运动量严重不足,幼儿的体质存在负指标的增长。 我们幼儿园也存在文章中所提到的现象,提高本园幼儿的体能锻炼与体育教学也是我们重中之行。我多次网上查阅资料,阅读书籍,了解到幼儿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身体素质是衡量幼儿体质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除注重身体运动的锻炼价值外,幼儿在运动中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很重要。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是我们作为老师的职责,我希望能在如下方面实施。

一、晨练

首先在晨练上我们应投放更丰富的器械来加强走、跑、跳、爬、钻投掷、平衡等体育动作的发展,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受场地的约束,让幼儿全身心的练习,要达到心肺机能的发展。其次早操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它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又能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幼儿园中应重视早操的编排与实施工作,这样才能是幼儿更喜欢运动,更好地发展体能、提高身体素质,能够更健康的成长。因此,科学地编排早操,对于身体迅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幼儿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而教师只有具备早操创编的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发挥早操的功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与指导

1.集体游戏活动 :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某种目标或练习某个动作有计划、有目的组织的游戏活动。

2.综合性主题游戏 :利用各种器械设置出不同障碍,发展幼儿多种动作的游戏。

3体育活动区 :设置若干个活动区域,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区域游戏,如投掷区、平衡区、钻爬区、平衡区等。

4.自由分散活动 :是指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自结伙伴、自选内容、自由自在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和差异性。

三、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

体育课是教师按幼儿的动作与技能的发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开展的体育活动。所以教师必须在体育教学活动上有更多的创新,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学习的体育技能与身心锻炼目的,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提高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通过经常读书查找资料,我认识到组织幼儿园体育活动,应该充分认识并挖掘身体运动对幼儿身体及心理健康发展的价值,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勇敢,抗挫的精神,自信豁达开朗的性格,诚实可信的品格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幼儿既得到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又能使其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总的来说,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身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以健康领域的要求为导向,科学的设计、组织和反思户外体育活动,提高教育活动的适用性,使每一个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三篇:如何认识新时期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新阶段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我们党的建设史上一个创举。通过认真学习和总结,本人认为新时期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重大意义。

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需要。“三个代表”(即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是以江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学说。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归根到底要靠广大党员去落实、去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只能是空话、口号。通过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努力把党员锻炼成“三个代表”的坚定信仰者、勤奋学习者、模范实践者,把“三个代表”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到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这必将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世纪的新发展。

二、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的素质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党的素质。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保持党员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从而全面提高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开展此项活动,党员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时刻牢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以此为指导思想来引导我们的实践活动,解决具体问题,从而树立新时期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通过民主评议,处置不合格党员,进一步纯洁党员队伍,加强党风建设,努力做到取信于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进一步改进,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威信。所以说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有利于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党的建设。

三、调动党员积极性,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党的建设历来都是围绕着实现党的历史任务进行的,党的十六大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靠什么来团结全国人民?没有别的,只有依靠党的先进性,才能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使其在群众中做好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从而带领群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在这次全球性的抗非典战争中,让我印象最深,也最让我为之感动的是那位伟大的科学家??钟南山同志。他始终走在了非典战役的最前沿,在他的带领下,科研人员凝成了一股神奇的力量,与病魔作斗争。他让人民放心,也值得人们信任,可以说他在这关键时刻,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真正体现了一个党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一个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普通人,我唯一能做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始终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工作,满足社会的需要。时时了解国家大事、公司内事、群众急事,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形象和一个共产党员的形象。

第四篇: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浅析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内容,也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要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在培养学生能力和获得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保证学生和谐健康地成长。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有诸多因素,如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四个方面,这也说明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包括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小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我们有目的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着手,就能更好地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因素

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1 ,2 ]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严峻现实,反映了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必须关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只有了解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很好地利用或控制这些因素,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 小学生个体的影响

二、 家庭环境的影响

三、 学校教育的影响

四、 社会环境的影响

第五篇:我们如何开展创新教育

今年是小学期开展的第一个年头。对于我们来说是没有任何经验的,完全是自我摸索,可谓是困难重重。小学期的实施要消耗许多人力物力,走了弯路还会浪费时间,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开展创新教育呢?创新教育是什么?开展创新教育的意义在哪?又该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什么是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并使之不断完善。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有不同的解释,一般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创新概念,是人们(包括儿童)在各自领域,以同样的质和量的水平,产生新东西(包括新思想、观念)的活动方式。狭义的创新概念则是产生前所未有的新东西的活动方式。不管狭义的,还是广义的,"新"总是创新的根本特征。国外发达国家围绕这个"新"字构建创新教育目标。他们把目标定位于培养既有现代知识,又有创新能力、品德高尚、体魄健美、身心发展良好的现代化的新人,即善于适应变化和创新的新人上,如:日本人提出,教育要成为"打开能够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大门的钥匙","教育要适应技术新时代而提高学生的价值品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谋划力和创造性智力以及为创造而进取的不屈不挠的意志?,使受教育者成为面向世界的日本人。"美国人则强调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释放学生的创造力,要培养"骨髓中都充满未来思想和未来意识的人"和"世界一流的创新人才"。英国人在《学校课程框架》中提出了发展创新思维,了解世界群体和个人,养成正确道德观念等教育目标要求。

创新教育的意义。

创新教育是通过教育创新以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提高人的创新素质,塑造现代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习惯为目标的教育形式。

除去突发性的原因,一个国家由弱变强的决定性因素实际上只有两个,一个是创新,包括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尤其是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创新水平;另一个是教育,包括教育的普及率和教育质量,尤其是创造性教育的水平。这两个因素都体现在人身上,因此,国家的发展实际上决定于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国民的创新能力。从理论上追究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从经济学的增长极理论得到印证。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的快速增长首先从创新产业开始,通过快速增长的示范效应和关联效应带动其它产业发展,进而形成地域上的增长极。这是因为创新是一种乘数效应(又叫倍增效应),只有创新才能超常增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小。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创新产业层出不穷,这就给国家之间的竞争提供了更多的赶超机会。任何一个国家只要紧紧抓住教育和创新这两个关键因素大做文章并取得卓越的成效,就会取得创新的倍增效应,通过超常增长超越其它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取决于创新和教育。

一、科技创新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根本手段

人才质量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教给学生多少有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科学研究的氛围中,才能得到培育和提高。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在对教师关注科学前沿提出要求的同时,也为学生,尤其是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科学实践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教师有可能把最新的科技知识、研究手段传

授给培养对象,从而有可能为参与过一次或若干次研究过程的科技人才进行有效的知识更新,使教育模式由“单向连续”向“交叉循环”转变,形成新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

同时,高校区别于一般科研院所最大的特点是学科门类齐全而且非常集中,因此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必然带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断产生新领域、新方向、新方法,构成新型的学术群体,培养对象在不断更新的学术氛围中可以拓宽知识范围,提高学术境界,并通过接近或参加一定的研究工作增强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二、科技创新是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

在高等学校,只有当体现着智力水平的科技创新不断推进的时候,才能表现出学科建设层次的不断提升。学科建设的主要载体是科研方向,而科研方向本身就是智力资源“聚合”与“拓展”的具体设计,是智力创新的实现形式。只有具备了高质量的研究项目和由此产生的高质量成果,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学科的发育与成长。

在长期以来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变化及未来发展变化的讨论中,我们应当明确的是:在高等院校,尤其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学校里,所有学科、所有专业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在高校全局工作中的地位。

三、科技创新是高校服务社会增强办学活力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工业企业逐步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过程中,科技研发力量相对集中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应该主动把科研力量组织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开展科技创新。与此同时,高校教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对学校现有的办学资源增加了一定压力。科技拨款制度改革以后,高校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主要是通过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委专项资金获得资助,这是非常有限的,而高校大量的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是通过服务企业和社会获得资助的。随着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企业和社会将成为高校拓展教学科研资源的主渠道。近几年的实践证明,不断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与引导,主动争取承担国家和地方的研究任务,积极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通过技术服务、成果转化、联合开发技术项目、联合培养技术人才,把高校巨大的智力资源转化成更多的物力资源,是目前高校更新教学科研设备,改善办学条件,探索培养模式,增强办学活力的重要途径。

四 科技创新是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核心任务

首先,作为高水平、研究型的大学,要向国家培养和输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它必须成为是国家栋梁之才的源泉,成为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政治家的摇篮。其次 ,它要在国家基础研究的关键领域始终占有一席之地,能够及时把握和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关键技术的需求。所承担的研究任务以国家项目和地方重点项目为主。第三,科学研究成果具有原创性、前沿性和填补学术空白的特点,获奖成果中国家大奖和高层次奖项要占较高比例。

那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呢?

从合工大的现状来看,我们的创新教育处于初级阶段,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当做经验,别的学校的小学期创新教育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借鉴作用,最主要的是自我摸索,自我总结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学校的而且有着我们自己学校特色的道路。只有这条路是最符合我们当前的情况的,也只有这条是最符合实际的。

纵观这次的小学期的创新教育,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动手为主,报告为辅。报告是为了给我们提供知识,动手则是要我们消化知识。这样的体系总体来说是不错的,不过报告的内容实在太枯燥,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单片机的学习几乎是我们同学自学的。这样子的话,报告的时间就是有点浪费了,不是说报告不重要,报告内容的把握很重要,报告的内容可以更加有趣味性,更加引发同学的求知欲望。不至于原本宝贵的小学期报告时间睡觉浪费掉了。

教法的开放

创新教育不同于普通的教育,要实行”教法的开放”.传统教法中,突出“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单向信息传输。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不搞“一言堂”,不做“权威”,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导师”,甚至是“同学”。教师重视创设学生愉悦、自主的学习情境,鼓励课堂上学生提问、发表见解,重视师与生、学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传输,重视教学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动手实践能力。

倡导自主学习法。

这种模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自学、检索、分析和应用资料、信息的能力,培养撰写论文与演讲能力,也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比如我们小学期的课题作业,老师积极鼓励个体与集体协同完成,交流使得我们众多思想碰撞与融合,得到更全面更新颖的点子。作业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完成作业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科学、创造等综合学习能力。

丰富教学模式

丰富课程教学模式,大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机房的集体授课模式,可以边听课边实践,避免了一味枯燥听讲的弊端;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模式,激发组员之间的意见交换,避免了一个人的思想局限性;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的模式,老师变成了我们的引导者,避免了俗套的“填鸭教学”;授之以渔的模式,老师只能告知如何获得该设计的解决的途径,而不会直接告诉同学们答案,避免了逃避思考的投机手段;课堂教学气纪活跃,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

敢于质疑问难,善于发现问题是创新的火花,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提问。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万万,起点是一问。”作为教师千万不能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否则也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要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氛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可能答案,帮助学生独立地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问题主动思考的态度和批判精神。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提倡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想像猜测,不束缚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的创造品格。

要教给学生创新的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给学生的“鱼”是有限的,而学生掌握“渔”之后,自己就可以打开知识的宝库。因此,创造能力的培养除了要具备创造意识外,还要学会创造的方法,了解创造的规律。要让学生了解创造发明的过程,掌握创造发明的基本方法,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小创造、小发明等,逐步提高创造能力。创新教育既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能适应干变万化的未来社会。

小学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摸索和总结的过程,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有着鲜明特色的路,才会充分发挥出小学期的作用,才会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上一篇:如何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下一篇:如何认识大学生当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