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的发展与演变

2022-08-01

第一篇:1家族的发展与演变

辩护的历史发展与演变

刑事辩护制度作为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要追溯到古罗马时期。该制度扎根于“尊重人的尊严”这一思想,强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未经法律规定的程序判决有罪之前,被推定为无罪,而享有辩护权及其他诉讼权利,可以委托律师或其他辩护人参与刑事诉讼程序,通过充分行使辩护权,与追诉机关进行平等对抗,以维护其合法权益。该制度对于完整诉讼结构形态的构成,对于案件事实真相的查明,程序正义的实现,诉讼效率的1.刑事辩护制度的历史沿革

1.1外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历史沿革

1.1.1古罗马的萌芽阶段

在公元前4—6世纪的罗马奴隶制共和国时期,由于交通便利和民主共和等自然因素与政治因素的影响,简单商品经济十分繁荣,贸易往来频繁,贸易程式繁杂,加之罗马法律纷杂琐碎为一般人所不熟悉,因此“代理人”、“代言人”在罗马共和国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随着法律的演进,职业法学家兴起,辩护制度逐渐为法律所承认。《十二铜表法》正式规定了法庭上辩护人进行辩护的条文。在罗马帝国末期又允许刑事案件的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均可自己延请懂法律的人为辩护人在法庭上开展辩论。由于古罗马法学的发达,辩护人多为熟谙法律者甚至法学家,这就大大促进了古罗马刑事辩护制度的发展,使古罗马成为当时世界上刑事辩护最发达的国家。

1.1.2中世纪的压制阶段

在中世纪的欧洲,因基督教权威的恶性膨胀,使得世俗统治之外存在着一个平行甚至高于它的神权统治。由于早期基督教的不宽容和独断,设立了宗教裁判所惩治异端,并实行“神罚”。在裁判所中虽容许被告人辩护,但其辩护已沦为对审判官的有罪或罪重观点的补遗,而非依事实和法律予以驳击,因此在裁判所中的辩护是徒有虚名的。而且在中世纪欧洲世俗政权方面,刑事诉讼中奉行纠问式诉讼模式,在本质上蔑视人的基本权利,几乎剥夺被告人的所有权利,将其置于诉讼客体和司法处置对象的地位。因此,刑事被告人在中世纪的欧洲没有真正的辩护权,即使在某些情况下有,也因为法官的预断而难以发挥作用。

1.1.3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发展阶段

在资产阶级革命前夕,一批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如英国的李尔本、洛克,法国的狄德罗、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提出“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响亮革命口号,在诉讼中他们主张用辩论式诉讼模式取代纠问式模式,赋予被告人辩护权,在审判中实现辩护原则。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在立法中肯定了刑事诉讼的辩论原则,赋予了刑事被告人自己辩护和延请他人辩护的权利。英国1679的《人身保护法》首先肯定了被告人的辩护权。该法明确规定了诉讼中的辩论原则,承认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从而确定了刑事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主体地位。1808年拿破仑时期的《刑事诉讼法典》对辩论作了更为详尽、周密的规定,使刑事辩护系统化、规范化起来。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进程的推进,西方的辩护制度不断发展趋于完备。

1.2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历史沿革

1.2.1建国前阶段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刑事诉讼基本上是没有刑事辩护制度的,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辩护制度是清末从西方引进和移植的。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最早立法规定是1906年清朝制定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其中规定了律师参与诉讼的内容,赋予当事人聘请律师辩护的权利。关于律师制度的单行规定是从民国政府制定的《律师暂行章程》和《律师登录暂行章程》开始出现的。两个单行律师立法的出现,是我国律师制度的开端。尔后国民党1928年和1941年分别制定和颁行了《律师章程》和《律师法》。总的来看,旧中国的辩护制度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在刑事诉讼中贯彻落实,且受当时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带上了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

1.2.2建国后近30年的曲折发展

新中国的辩护制度是在对旧中国辩护制度进行扬弃的过程中逐步建立、逐步发展起来的。1950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发布《关于取缔黑律师及讼棍事件的通报》,明令取缔国民政府时期的律师组织和律师活动,因此在1949—1954年间,律师制度基本上是被否定的。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同年颁布的人民法院组织法具体规定:“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外,可以委托律师为他辩护。”从立法上对辩护制度予以肯定,我国新的律师制度才得以真正建立。195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导致原本并不健全的辩护制度在这一时期奄奄一息。十年文革时期,公检法被砸烂,辩护制度更是在群众运动的闹声中彻底销声匿迹。

1.2.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恢复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建设的推进,我国辩护制度开始恢复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1978年宪法重新确立了我国法制中的刑事辩护制度。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辩护制度,确立了辩护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地位,并对辩护作出了专章规定。其后又通过大量司法解释、批复、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和具体化,增强了辩护的可操作性。我国的刑事辩护制度亦从此日趋成熟。1996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总结刑事诉讼的实践经验对原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其中对辩护制度作出了重大变革,进一步扩大了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提前辩护人和辩护律师介入诉讼的时间,明确了辩护人的诉讼资格,扩大了指定辩护的范围,扩大了律师和其他辩护人的诉讼权利。此外,立法机关还制定或修订了一系列有关辩护制度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人民法院组织法》等,我国的刑事辩护制度获得了自新中国以来前所未有2.2刑事辩护制度的理论基础

2.1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重大改革

我国1996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79年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提前了辩护人和辩护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明确了辩护人的数量、资格、扩大了指定辩护的范围,建立了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扩大了律师和其他辩护人的诉讼权利。这标志着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开始沿着程序的轨道向科学化、理性化的方向迈进。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对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重大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关于刑事案件被追诉者的法律称谓

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12条对之作了科学的修正。由于在公诉案件的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以及自诉案件自诉人起诉之前,尚无人对进行刑事追究的人予以指控,所以理当称之为“犯罪嫌疑人”而不是被告人。称谓的变化决非修辞技巧,按照世界各国普遍通行的未经审判不得对任何人定罪的现代法治原则,被进行刑事追究的人在被提起公诉或自诉之前的诉讼地位,只能是某一个或数个犯罪的涉嫌者,即犯罪嫌疑人,只有到他被指控于审判机关时,其诉讼地位才变为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未经审判或依法判决之前,始终存在被判定有罪或无罪两种可能:犯罪嫌疑人被审判机关证实,判定有罪予以刑事处罚;犯罪嫌疑人被审判机关消除或不能证实则判定为无罪,予以法律保护。这一规定同时表明:不仅被告人是享有刑事辩护权的主体,犯罪嫌疑人也是享有刑事辩护权的主体。

2.1.2关于侦察阶段的辩护形式

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将其概括为: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并为被逮捕者申请取保后审。不容否认的是这些活动明显带有辩护性质,实际上属于超前的非正规的辩护。此时犯罪嫌疑人面对着拥有各种侦查手段和侦查权的机关,其人身自由又因侦查机关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而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律师的法律帮助是十分珍贵的,可以或多或少地起到某种制衡作用。虽然在许多发达国家立法中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时起就有权请律师辩护的规定已十分普遍,但在我国侦查领域一向是不许律师进入的禁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氛围下,允许律师在侦查中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某些法律帮助是难能可贵的历史性进步。

2.1.3关于诉前辩护的开展

1996年刑事诉讼法把辩护律师及其他辩护人介入诉讼的时间,从开庭前七天,提前到审查起诉之日。这表明,刑事辩护已由诉后延伸到诉前,即诉前辩护。与诉后辩护相比,诉前辩护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委托人尚未被指控,仍是犯罪嫌疑人的诉讼地位;二是辩护人面对的并非审判机关而是检察机关。尽管诉前辩护中的辩护人责任与诉后辩护相同,仍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或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裁判和意见,维护其合法权益,但由于辩护人只享有可查阅、摘抄、复制、本案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可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其中非律师辩护人行使这些权利须经检察院许可)的诉讼权利,尚不能像诉后辩护那样查阅、摘抄、复制案件指控涉嫌罪名的全部材料,其辩护意见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在辩护方式方法上,则由于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中,从程序上只能作出提起公诉的决定,所以辩论的方式方法也不能不受到制约。总的说来,诉前辩护虽有一定局限性,但毕竟已初具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与刑事追究形成某种制衡。应该承认,96年刑事诉讼法突破了原刑事诉讼法不允许诉前辩护的诉讼格局,即便诉前辩护意见不被采纳,辩护人也可在此过程中赢得较充裕的时间为强化其诉后辩护意见,补充其薄弱环节,为其后的辩护创造条件。

2.1.4关于庭审辩护的改革

1996年刑事诉讼法对庭审辩护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一是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对提起公诉的案件只进行程序性审查,即对起诉书中有明确指控的犯罪事实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的,决定开庭审判。(刑诉法第150条)。废除了以往的实体性审查。这主要是避免法官“先入为主”地使开庭审理流于形式化、走过场,大体上符合了发达国家通过的“起诉一本主义”原则。显然,在审判与指控功能分离的条件下。庭审中对被告人的有罪指控和举证证明由公诉人承担,但反驳或削弱指控及其举证则由被告人及辩护人承担。讯问被告人也主要由公诉人进行,辩护人亦可向被告人发问,法官对被告人的讯问退居次要地位带有补充性。这种庭审改革强化了指控与辩护两个功能,且排除了庭审中法官取代公诉人的指控功能,也有助于法官“兼听则明”,秉公而判。

二是在上述庭审方式和审理格局中,在指控方讯问发问被告人之后,辩护人可以对被告人发问。理论上称为主询问。——从正面证明自己的观点。反过来,对对方申请到庭的证人,鉴定人的发问称为反询问。辩护人的主询问、反询问的优化选择与运用,可以使庭审调查中对案件事实的证明接近和符合客观真相,因而也从根本上对辩护功能的发挥有利。而辩护人除进行询问外,还可以申请通知新证人到庭,调取新物证,申请重新鉴定和勘验。由此,辩护开始摆脱消极被动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积极主动地展开。

三是在简易程序中的辩护更为灵活方便。对于公诉方建议或同意使用该程序的,有公诉人出庭的,庭审中双方直接反复辩论,无公诉人出庭时,庭审中被告人可直接陈述和辩护,辩护人只需对起诉书发表辩护意见;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庭审中辩护人更可同自诉人直接进行辩论。程序的简易性决定了辩护的灵活性,同时也就体现了诉讼经济原则与便民原则,节约了诉讼成本。

2.2我国现行刑事辩护制度的缺陷与不足

我国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辩护人的诉讼权利,使辩护人无论在诉讼权利的行使范围上还是在诉讼的介入时间上都有所改进,但这只是一种立法上的努力,静态的立法成果并不一定和动态的司法实践一一对应。目前我国的刑事辩护人的诉讼权利行使状况并不乐观:一方面,辩护人的权利大量得不到落实;另一方面,辩护人本人的人身权利也经常面临威胁。我国的律师辩护现在正陷入几难境地。 2.2.1会见难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可以聘请律师”,“受委托的律师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两院三部一委”发布的实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一步要求“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在四十八小时内安排会见”,对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重大复杂的两人以上的共同犯罪案件,应当在五日内安排会见。这里的“应当”是要求办案机关必须在四十八小时或五日以内作出安排。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这一规定尚未得到认真的落实,具体表现在:一是办案机关以种种借口无限拖延;二是非涉密案件还要层层审批;三是不允许单个律师会见;四是以本案涉及国家机密为由不准会见;五是在会见场所秘密安装摄录设备;六是限定会见时间和次数,控制问话内容等,使律师在行使法律赋予的会见权时步履维艰,会见制度形同虚设。

2.2.2调查取证难

律师要进行有理有据的辩护必须占有确实充分的证据,因此,是否赋予律师调查取证权,以及律师如和调查取证成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案件质量,实现司法民主、公正的原则性问题。但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辩护律师进行调查取证的现状并不乐观,据统计新刑事诉讼实施以来,全国已有200余名律师因调查取证被冠以伪证罪而遭受拘留和逮捕,最后绝大多数又以无罪予以释放。 [12]这一反常现象造成辩护律师的恐慌心理,不敢大胆从事调查取证活动,甚至多数律师接受委托后,干脆不作任何调查,导致辩护质量下降,刑事案件的辩护率也降低。

2.2.3阅卷难

在辩护活动中,律师查阅案卷材料,了解案情,是行使辩护权的关键和核心,只有全面了解案中的证据材料,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辩护或代理意见。世界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工作,都十分重视这一环节,为实现律师的知情权建立了证据开示制度,为查阅案卷材料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条件,但我国的刑事诉讼从立法到实务,辩护律师的该项权利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即使是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的“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在司法实践中也是限制有加。

2.2.4采纳正确辩护意见难

就我国刑事案件实际状况而言,律师介入刑事案件进行辩护的比率并不高,高水平的律师更是不愿参与刑事诉讼,其根本原因在于律师正确的辩护意见难以被采纳。

2.2.5维护律师在诉讼中的合法权益难

联合国《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规定:“各国政府应确保能够履行其所有职责而不受到恫吓、妨碍或不适当的干涉;不会由于其按照公认的专业职责、准则和道德规范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而受到或者被威胁会受到起诉或行政、经济或其他制裁。” [13]这些要求已经被世界多数国家的立法所吸纳。但是在我国的现实中,还时常有辩护律师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遭到侵犯,致使无罪被拘留或逮捕,甚至送交法庭审判的情况。特别是刑法第306条关于律师伪证罪的规定,在世界各国的刑事立法中实为少见。

2.3完善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构想

鉴于我国现行刑事辩护制度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非常有必要从立法和司法上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刑事辩护制度,以切实保障和完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的各项诉讼权利。

2.3.1保证律师的会见权

由于种种原因,律师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的行使会见权遇到种种障碍。刑事诉讼法第96条、六部门《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及公检法有关的实施细则,均规定了律师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六部门的上诉规定专门规定了律师会见权的问题,即对于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不需要经过侦查机关的批准,不能以侦查过程需要保密作为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不予批准。律师提出会见的,应当在48小时内安排会见,等等。但是,六部门在以下规定中又为侦查机关干预会见提出借口,即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实践中,由职权主义侦查模式性质所决定,侦查机关从部门利益出发,多以涉及国家秘密,案件情况特殊等理由不予安排会见;或严格限制律师会见的次数、时间,如一些地方侦查机关规定律师会见不超过两次,每次不过30分钟;或以在律师会见后犯罪嫌疑人翻供为由追究律师的刑事责任;等等。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也经常出现类似情况。同样,在审查起诉阶段,律师的会见权也受到种种限制。

联合国关于《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规定,未经审讯的囚犯可以会见律师,警察或监所官员对于囚犯与律师间的会谈,可用目光监视,但不得在可以听见谈话的距离以内。联合国《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第8条规定,遭逮捕、拘留或监禁的所有的人应有充分机会、时间和便利条件,毫无迟疑地在不被窃听、不经检查和完全保密情况下接受律师来访和与律师联系协商。这些规定,就可以保证律师通过会见从被指控人处了解案件有关情况、了解被指控人是否受到追诉机关的不当对待并能为被指控人提供法律帮助,为在诉讼过程中发挥辩护作用打基础。而且“会见”犯罪嫌疑人也只有在侦查人员或监所官员“看得见但听不见”的秘密状态下才有其实际意义。

第二篇:竞技体操的发展与演变

竞技体操的起源与演变——看中国对世界体操的贡献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比较法对古代体操、现代体操、中国体操以及体操规则的起源与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体操的起源和发展,看中国竞技体操对世界体操的突出贡献,以及由此引发思考。 关键词:体操运动;起源;演变

The Origin of Gymnastics and Evolution zhao chuan sheng,tong shao gang Abstract:By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logic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nd so on, we discussed the origin and the evolution of ancient gymnastics, modern gymnastics, Chinese gymnastics the rules of gymnastic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gymnastics, we could find that Chinese gymnastic athletes had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 gymnastics. And this will suggest the further research in gymnastics. Key word:Gymnastics; Origin; evolution 1. 前言

体操运动最古老的运动项目之一。体操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体操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广义的体操运动指广播体操、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团体操等。1896年,国际体操联合会成立。并在当年将体操列入第一届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由此,现代体操被正式称为竞技体操,简称体操。中国竞技体操从50年代开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创造了许多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高难度动作,为世界体操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体操的起源与发展

2.1古代体操的起源以及称谓的由来

“体操”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希腊语叫gymnos(即裸体的意思,由于古希腊人在锻炼身体时多赤裸身体,名称由此而来),体操的含义和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把锻炼身体的一切活动,诸如跑、跳、投掷、攀登、摔跤、舞蹈、骑马、军事游戏等统称为体操。这个概念被沿用了很长时间。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对这个词非常重视,后来,希腊人斐劳斯特拉托斯正式提出体操法,并在公元前220~230年著有《体操术》一书。这个时期的体操包括一切体育运动在内,和现代体操运动有着很大的差别。从希腊“体操”一词的出现到斐劳斯特拉托斯的《体操术》为止,本文将这段时期的体操称为“古典体操”(西方文化史将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称为古典文化,由此,本文将这一时期的古希腊体操称为古典体操)。古典体操的外延更接近于现代体育。

体操运动在印度、埃及、古巴比伦和中国等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中国、印度、波斯和其他国家,都曾有在节日里表演单个体操的动作和技巧动作的习俗,通过表演来展示人的力量和灵敏性。我国在原始社会后期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舞蹈,大量的技巧等动作融入其中。西汉初期的帛画《导引图》有立式、步式、坐式,有徒手的、也有持器械的,注重身体的全面运动,在很多方面与现代的徒手体操相象。《导引图》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和最完善的体操动作图谱。

2.2 现代体操的起源、演变与发展

现代体操运动,起源于欧洲。在18世纪中叶,欧洲一些国家出于军事的需要,把体操与军事训练结合起来,使体操运动逐渐活跃。在德国,有些人研究了希腊体操后认为器械练习是发展力量,增强意志品质的最好办法。于是,以杨为首的“杠子运动”—德国体操学派很快形成。近代,在体育之父古茨穆茨的倡导下,开始了体操运动,他建立了古氏体操体系,开创了体操运动的分类学,使体操项目趋于明朗化。十九世纪初,体操之父德国的杨氏发明了德式体操;几乎同时,瑞典的林氏,丹麦体操家奇蒂哥尔,德国的施皮斯等也创立了各自的体操体系,各种体操器械也随之产生。到了十九世纪末,各种器械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单杠、双杠、木马、跳马等类似与现代竞技体操的比赛项目。

1881年,欧洲成立了体操联合会古典体操,1896年成立了国际体操联合会。国际体操组织的成立,使现代体操走上了有组织的迅速发展道路。同年,体操被列入第一届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当时的比赛项目有单杠、双杠、鞍马、吊环、爬绳等。1928年、1934年,女子竞技体操被列入第9届奥运会和第1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比赛项目。体现了反对性别歧视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男子竞技体操的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单杠、双杠6个项目被固定下来。1952年第15届奥运会上女子竞技体操的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4个项目被固定下来。因此,学术界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竞技体操,开始于1952年赫尔辛基第15届奥运会。 2.3中国现代体操的演变与发展

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运动”的发展使西方体育陆续传入中国,现代体操运动最先在中国的教会学校和军队中传播。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曾掀起一股“体操热”,体操被运用到学校教育、军事训练、日常锻炼、大型表演和庆典活动中。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体操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世纪50年代,我国己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体育制度,学校体操迅速兴起。1953年之后,国家政府制定了大量的方针、政策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鼓励竞技体操的发展。1978年—1980年的三次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以竞技体育为中心,“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举国体制的正式形成。这样现代竞技体操运动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新中国体操的起步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新中国体操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体操从此走向世界。 80年代以后是中国体操腾飞的黄金时期。经济的发展为强化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竞技体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随后,国家体委制定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计划”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奥运争光计划”。以竞技体育为中心这一政策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体操迅速崛起,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绩。80年代末,中国体操队已经成为世界体坛上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为世界体操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 体操规则的演变与发展

3.1体操评分规则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体操联合会(即简称国际体联“FIG”)在1896年成立,但是国际体联第一个真正的评分规则却产生于1949年。在二战前,体操评分只对体操技术一般特点进行简要的说明。体操评分规则发展的滞后,已经不能适应体操技术动作飞速发展的要求,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动作和体操运动的发展。1949年,国际体操技术委员会第一次出版了体操评分规则,书名为“Code de pointage”。在规则中明确提出了评分的三个因素:难度、编排和完成情况。根据比赛情况,还调整了各项裁判员组的形式,每项配有4名裁判员,一名裁判长。有效分采用两个中间分的平均分。这本规则在1950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上首次使用,为体操规则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但是在规则中,没有考虑到自选动作的难度,因此,阻碍了体操动作的创新。1954年,重新修订体操规则。“规则”首次包括了比较完整的难度动作,并对新的评分因素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3.2体操评分规则的完善与发展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体操开始出现单项决赛。这样对难度的划分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因此,新规则对难度动作重新划分,确定了分值;新规则鼓励“惊险性、独特性和熟练性”的动作。这套“规则”的使用,促进了体操难度动作的快速发展,并为1964年规则的修订奠定了基础。1964年版的新规则修改了难度动作的分组,首次补充了惊险性、独特性和熟练性的加分条款。这套规则对难度动作做出了明确地划分,进一步鼓励了体操动作的创新,使体操难度动作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3.3体操评分规则成熟与稳定

1971年,国际体联技术委员会对体操规则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1972年1月1日生效,取代了以往的评分规则。这次规则的“修改与补充”,使体操规则的模式基本形成。1975年和1979年重新出版了体操规则,只进行了少量修改,取消了“少减分”的规定,1984年12月31日开始使用。至此,现代体操“规则”基本发展成熟。之后的规则修订主要是对1984年“规则”的完善。

1989年出版的规则补充了“技术和姿势错误的划分等级,即小错误、中错误和大错误”;在单项决赛中,有条件的裁判员评分使用0.05分。1993年的规则扩大了0.05分使用范围,增加了加分,明确了各项目的特殊要求。1997年版的规则对裁判的组织和职责作了较大的修改。即 A组负责对成套动作评分和B组对动作的完成情况评分。2001年版的规则在动作组的划分上修改比较大,各项动作分为5个结构组。2006年1月1日实施的新规则中,取消了10分为满的做法,使打分更加细化。把裁判打分分为难度分(A)和完成分(B)两组。A组的起评分为0分,没有上限;B组满分为10分。这样体操分数可以不断被刷新。 从体操规则的演变与发展过程来看,体操评分趋于标准化、细节化,规则更具操作性,尽可能地避免人为因素对比赛结果的影响,从而将体操比赛引向公平、公正的发展方向。

4. 中国体操对世界体操的贡献 4.1中国体操的快速发展和腾飞

在1962年第1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于烈烽获得鞍马第3名,首次在世锦赛上升起中国国旗。1979年,在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马燕红获得了高低杠冠军。这是中国体操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在1979年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马燕红一举拿下夺高低杠冠军,成为中国体操史上第一位世界冠军获得者。被外界誉为“中国体操走向世界高峰的报春花”。 1980年10月第五届世界杯体操赛上黄玉斌获得了吊环冠军,成为中国第一男子体操冠军。在1982年世界杯赛上,李宁一人夺得个人全能、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和单杠6枚金牌,成为历史上在世界大赛中获得金牌最多的选手。同年,李宁和吴佳妮分别当选为“世界体操年最佳男女运动员”。在1983年第2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中国男子体操队第一次夺得男子团体冠军。童非、楼云分别获自由体操、双杠的金牌。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 ,李宁分别获得自由体操、鞍马、吊环的冠军,楼云获得跳马的冠军和马燕红获得了高低杠的冠军,改写了中国体操在奥运会上没有金牌的历史。在这一时期,中国男子体操队已经属于世界强队之列,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女子体操队相对较弱,没有具备与世界强队抗衡的能力。

4.2中国体操走向成熟和登上世界体操顶峰

在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中国体操运动员李小双和陆莉分别获得男子自由体操和女子高低杠的冠军,令世界体操界震惊。在1995年第3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中国男队蝉联男团冠军,女团也获得了历史性的第2名,李小双锦上添花夺得男子全能冠军,成为中国人在世锦赛上的第一个“全能王”。在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体操运动员李小鹏和刘璇分别获得男子双杠和女子平衡木的冠军,中国体操队获得男团金牌,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在1994年、1995年、1997年、1999年举行的世界体操锦标赛上,男队都获得了团体冠军,奠定了中国男子体操在世界的领先地位。2006年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中国体操队获得了14枚中的8枚金牌。其中男队贡献了5枚金牌(肖钦和陈一冰分别获得了鞍马和吊环的冠军,而杨威一人就获得了双杠和全能的两项冠军),确立了中国体操男队的霸主地位。程菲获得了跳马和自由体操两项冠军,并且获得女子团体冠军。中国女队历史上第一次获得女子团体冠军,翻开了中国女子体操的新篇章。可以说,中国体操登上了世界体操的顶峰。

4.3中国体操动作创新对世界体操的贡献

几十年来,中国体操一直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1953~1963年,竞技体操发展的雏形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对体操动作创新比较单一,在鞍马项目占有很大优势,而其他项目发展却比较慢。在1962年第1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于烈峰创造了鞍马的“单环全旋”新动作,在当时可以说是鞍马技术的一次革命。由于它的出现,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引起了鞍马各种类型动作的变化。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中国竞技体操的发展遭到了严重地挫折,竞技体操处于瘫痪状态。

在1980年以后,中国竞技体操重新登上世界舞台,动作创新全面开花。李宁创新了吊环上的“李宁悬垂”、鞍马上的“李宁转体”、双杠的“李宁回环”;王崇升创新了鞍马的“王崇升鞍马”,李月久创新了自由体操的“月久空翻”、娄云创新了自由体操的“娄云空翻”,跳马的“娄云屈体、直体”,童非创新了鞍马“童非倒立”和肖瑞智单杠飞行动作“肖空翻”等12个世界从来没有见过的中国式难新动作。它们已经被列入了“国际体操男子平分规则”的难度表中,并以中国运动员的名字命名。优秀运动员李小鹏以举世无双的“李小鹏跳”(后手翻转体180°直体前空翻转体900°)蝉联2002年和2003年的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跳马冠军。在刚结束不久的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中国女子体操队员程菲又以"程菲跳"夺得了跳马冠军,该动作的难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天下无敌。 敢于拼搏,开拓创新,成为中国体操屹立世界体坛强国之林的法宝。

5.结束语

体操运动的起源和演变史源远流长,而现代竞技体操只有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竞技体操则起步更晚,但经过体操界人士的不断努力和创新,中国体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体操强国,中国体操的每一步都在世界体操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为世界竞技体操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体操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著.体操大辞典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 陈镇华,陆恩淳,李世铭中国体操运动史 .武汉出版社,1990. [3] 俞继英,张健.竞技体操高级教程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 裔昭印.世界文化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 国家体委翻印《国际男子体操评分规则》(1971~1993),《国际女子体操评分规则》(1958~1993)

[6 ] 国家体委翻印《国际男子体操评分规则》(2006~2008),《国际女子体操评分规则》(2006~2008). [7] Report on the 1999 World Gymnaestrada Youth Camp-Goteborg,Sweden [8] USA Gymnastics membership-General Gymnastics [9International Gymnastics Federation Men’Technical Committee .Code of Point 作者简介:赵传生(1983-),男,江苏连云港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操教学与训练.童昭岗(1950-),男,扬州人,教授,研究方向为体操教学与训练。

作者单位:1.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扬州.2.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扬州

第三篇:计算机病毒的演变与发展

考号:110211293819

姓名:邓浩

【内容摘要】

现在,计算机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是什么行业,什么家庭。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计算机也和人一样,它也会生病。接触计算机的人们应该对计算机病毒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病毒对计算机有很大的威胁和危害,甚至还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病毒已成为困扰计算机系统安全和网络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对于大多数计算机的一般用户来说,病毒似乎是个深不可测难以琢磨的东西。本论文就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发展与演变做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 产生 发展

计算机技术发展已相当迅猛,不仅促进了全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提高了人类生产能力及创新能力还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和快捷。然而层出不穷且破坏性越来越大的计算机病毒却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威胁。本论文简单的讲述了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含义,让大家对计算机病毒做初步的了解。如果计算机感染的病毒,还要学会如何清除病毒。

一、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为:“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环计算机功能或者破环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也就是说,计算机病毒本质上就是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它像生物界的病毒一样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而它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作,甚至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以及硬件设备。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

一起蔓延开来。

除复制能力外,某些计算机病毒还有其它一些共同特性:一个被污染的程序能够传送病毒载体。当你看到病毒载体似乎仅仅表现在文字和图象上时,它们可能也已毁坏了文件、再格式化了你的硬盘驱动或引发了其它类型的灾害。若是病毒并不寄生于一个污染程序,它仍然能通过占据存贮空间给你带来麻烦,并降低你的计算机的全部性能。

二、病毒的产生

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犯罪的一种新的衍化形式,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脆弱性是根本的病毒产生的原因,也可以说是技术原因。计算机是电子产品。数据从输入、存储、处理、输出等环节易误输、篡改、丢失、作假和破坏,程序易轻易被删除、改写、计算机软件设计的方式、效率低下且生长周期长,人们至今没有办法事先了解一个程序有没有错误,只能在运行中发现,修改错误,并不知道还有多少错误与缺陷隐藏在其中。这些脆弱性就为病毒的侵入提供了方便。

(一)计算机病毒产生的根源

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技术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探究计算机病毒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用于版权保护 这是最初计算机病毒产生的根本原因。在计算机发展初期,由于在法律上对于软件版权保护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完善,因此,很多商业软件被非法复制,软件开发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就在自己发布的产品中加入了一些特别设计的程序,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用户进行非法复制或传播。但是随着信息产业的法制化,用于这种目的的病毒目前已不多见。

(2)显示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某些爱好计算机并对计算机技术精通的人士为了炫耀自己的高超技术和智慧,凭借对软硬件的深入了解,编制这些特殊的程序。他们的本意并不是想让这些计算机病毒来对社会产生危害,但不幸的是,这些程序通过某些渠道传播出去后,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3)产生于个别人的报复心理 在所有的计算机病毒中,危害最大的就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出于报复等心理故意制造的计算机病毒。例如,美国一家计算机公司的一名程序员被辞退时,决定对公司进行报复,离开前向公司计算机系统中输入了一个病毒程序,“埋伏”在公司计算机系统里。结果这个病毒潜伏了5年多才发作,造成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紊乱,给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

(4)用于特殊目的 此类计算机病毒通常都是某些组织(如用于军事、政府、秘密研究项目等)或个人为达到特殊目的,对政府机构、单位的特殊系统进行暗中破坏、窃取机密文件或数据。例如倍受网络界关注的中美之间的黑客大战,很有一丝网络战的味道

(5)为了获取利益 如今已是木马大行其道的时代,据统计木马在病毒中已占七成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以窃取用户信息、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如窃取用户资料、网银账号密码、网游账号密码、QQ账号密码等。一旦这些信息失窃,将给用户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如“熊猫烧香”、“网游大盗”、“网银窃贼”等。

(二) 病毒的发展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

第一批计算机病毒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这些病毒大部分是实验性的并且是相对简单的自行复制的文件,它们仅在执行时显示简单的恶作剧而已,就像现在的批处理或脚本文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破坏性越来越大的计算机病毒层出不穷。

从1986年到1989年这期间出现的病毒可以成为传统的病毒,是计算机病毒的萌芽时期。由于当时应用软件比较少,而且大多是单机运行环境,因此病毒没有大量流行,病毒的种类也比较有限,病毒清楚相对比较容易。

1987年,病毒主要以引导型为主,以小球和石头病毒为代表。

1989年,可执行文件型病毒出现,它们利用DOS系统加载可执行文件的机制工作,代表为“耶路撒冷”病毒。

2、综合发展阶段

从1989年到1992年这个阶段是计算机病毒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到成熟的过程。这个阶段病毒的特点为:

病毒攻击的目标趋于混合型,即一种病毒既可传染磁盘引导扇区,又可能传染可执行文件; 病毒程序采取更为隐蔽的方法驻留内存和传染目标。病毒传染目标后没有明显的特征,如磁盘上不出现坏扇区,可执行文件的长度增加不明显,不改变被传染文件原来的建立日期和时间等等。病毒程序往往采取了自我保护措施,如加密技术、反跟踪技术,制造障碍,增加人们分析和解剖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软件检测、解毒的难度。出现许多病毒的变种,这些变种病毒较原病毒的传染性更隐蔽,破坏性更大。

3、成熟阶段

从1992年至1995年,可以称作为病毒发展的成熟期。此类病毒多为“多态性”病毒或“自我变形”病毒,是最近几年来出现的新型的计算机病毒。所谓“多态性”或“自我变形”的含义是指此类病毒在每次传染目标时,放入宿主程序中的病毒程序大部分都是可变的,即在搜集到同一种病毒的多个样本中,病毒程序的代码绝大多数是不同的,这是此类病毒的重要特点。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传统的利用特征码法检测病毒的产品不能检测出此类病毒。

1994年出现了多态病毒“幽灵”,每感染一次就产生不同的代码,为查杀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在这个阶段,病毒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病毒技术的提高上,病毒开始向多维化方向发展,对反病毒厂商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4、英特网阶段

90年代中后期,随着远程网、远程访问服务的开通,病毒流行面更加广泛,病毒的流行迅速突破地域的限制,这一阶段的病毒,主要是利用网络来进行传播和破坏,同时为更多的病毒爱好者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和舞台。首先通过广域网传播至局域网内,再在局域网内传播扩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微软Word Basic的公开性以及 DOC文档结构的封闭性,宏病毒对文档的破坏已经不仅仅属于普通病毒的概念,如果放任

宏病毒泛滥,不采取强有力的彻底解决方法,宏病毒对中国的信息产业将会产生不测的后果。这一时期的病毒的最大特点是利用Internet作为其主要传播途径,因而,病毒传播快、隐蔽性强、破坏性大。此外,随着Windows95的应用,出现了Windows环境下的病毒。这些都给病毒防治和传统DOS版杀毒软件带来新的挑战。

5、迅速壮大的阶段2000年以后,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可谓真正到了一个成熟繁荣的阶段,计算机病毒的更新和传播手段更加多样性,网络病毒的目的性也更强。出现了木马,恶意软件等为了特定目的而存在的程序。虽然在木马和恶意软件的产生初期,专家经常争论木马是否属于病毒,但是编者以为其直接对用户的信息和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应该认为是病毒的一种新的形式。

这个阶段的病毒的主要特点,技术综合利用,病毒变种速度大大加快,有些病毒程序一天甚至出现多次更新和变种。恶意软件和病毒程序直接把矛头对向了杀毒软件,国内更出现了“AV终结者”、熊猫烧香等关闭杀毒软件,屏蔽病毒字样的目的性很强,并在被感染的计算机后台大量下载其他病毒木马的恶意程序和病毒。计算机病毒技术和反病毒技术的竞争进一步激化,反病毒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洗牌。

现如今,计算机病毒横行肆虐,几乎每一位计算机用户都经历过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计算机病毒已经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近乎家喻户晓,只要接触过计算机的都能碰上它。计算机病毒更是在军事、经济、民生等多个重要领域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对计算机病毒掉以轻心,而计算机病毒也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

据报道,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数以亿计,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人们的生活,给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然而,计算机病毒技术也也曾应用在了军事方面,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双方都曾利用计算机病毒向敌方发起进攻,以达到破坏对方的计算机武器控制系统和整个军事网络,病毒的应用作为高科技武器的一个应用,达到了一定的目的。最后,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防范计算机病毒将越来越受到各世界的高度重视。

(三)计算机病毒特性

1、计算机病毒的程序性(可执行性)

计算机病毒与其他合法程序一样,是一段可执行程序,但它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而是寄生在其他可执行程序上,因为它享有一切程序所能得到的权力。在病毒运行时,与合法程序争夺系统的控制权。计算机病毒只有当它在计算机内得以运行时,才具有传染性和破坏性。也就是说计算机CPU的控制权是关键问题。

2、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

传染是病毒的基本特征。计算机病毒是一段认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这段程序代码一旦进入计算机并得以执行,它就会搜索其他符合其传染条件的程序或者储存介质,确定目标后再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达到自我繁殖的目的。只要一台计算机感染病毒,如不及时处理,那么病毒会在这台计算机上迅速扩散,其中的大量文件会被感染。而被感染的文件又成为了新的传染源,再与其他机器进行数据交换或通过网络接触,病毒会继续进行传染。

3、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

潜伏性的第一种表现是指,病毒程序不用专用检测程序是检查不出来的,因此病毒可以潜伏在磁盘或磁带里几天,甚至几年,一旦时机成熟,得到运行机会,就又要四处繁殖、扩散,继续危害。潜伏性的第二种表现是指,计算机病毒的内部往往有一种触发机制,不满足触发条件时,计算机病毒除了传染外没有别的破坏。触发条件一旦得到满足,有的在屏幕上显示信息、图形或特殊标识,有的则执行破坏系统的操作,如格式化磁盘、删除磁盘文件、对数据文件做加密、封锁键盘以及使系统死锁等。

4、计算机病毒的可触发性

因某个事件或数值的出现,诱使病毒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性称为可触发性。为了隐藏自己,病毒必须潜伏,少做动作。如果完全不动,一直潜伏,病毒既不能感染也不能进行破坏,便失去了杀伤力。病毒既要隐藏又要维持杀伤力,它必须具有可触发性。

5、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

所有的计算机病毒都是一种可执行程序,而这一可执行程序又必然要运行,所以对系统来讲,所有的计算机病毒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危害,即降低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占用系统资源。同时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病毒设计者的目的,如果病毒设计者的目的在于彻底破环系统的正常运行,那么那么这种病毒对于计算机系统进行攻击造成的后果是难以估计的,它可以毁掉系统的部分数据,也可以破坏全部数据并使之无法恢复。

6、攻击的主动性

病毒对系统的攻击是主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从一定的程度上讲,计算机系统无论采取多少严密的保护措施都不可能彻底地消除病毒对系统的攻击,而保护措施充其量是一种预防的手段而已。

7、病毒的针对性

计算机病毒是针对特定的计算机和特定的操作系统的。

8、病毒的费授权性

病毒是未经授权而执行的程序,一般正常的程序是由用户调用,再由系统分配资源,完成用户交给的任务。而病毒具有正常程序的一切特性,它是藏在正常程序中,当用户调用正常程序是窃取到系统的控制权,先于正常程序执行,病毒的动作、目的对用户是未知的,是未经用户允许的。

9、病毒的隐藏性

计算机病毒的隐藏性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传染的隐藏性。一般不具有外部表现,不易被人发现。

二、病毒程序存在的隐藏性。一般的病毒程序都夹在正常程序之中,很难被发现,而一旦病毒发作出来,往往已经给计算机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10、病毒的衍生性

病毒的衍生性为一些好事者提供了一种创造新病毒的捷径。

11、病毒的寄生性(依附性)

病毒程序嵌入到宿主程序中,依赖于宿主程序的执行而生存,这就是计算机病毒的寄生性。

12、病毒的不可预见性

从对病毒的检测方面来看,病毒还有不可预见性。

13、计算机病毒的欺骗性

计算机病毒行动诡秘,而计算机对其反应迟钝,往往把病毒造成的错误当成实事接收下来,故它很容易获得成功。

14、计算机病毒的持久性

在病毒程序发现以后,数据和程序以及操作系统的恢复都非常困难。特别是在网络操作情况下,由于病毒程序由一个受感染的拷贝通过网络系统反复传播,使得病毒程序的清除非常复杂。

(四)病毒的生命周期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可非为:程序设计——传播——潜伏——触发——运行——实行攻击。计算机病毒也拥有一个生命周期,从生成开始到完全根除结束。它主要有:开发期、传染期、潜伏期、发作期、消化期、消灭期。

(五)病毒的传播途径

和生物界的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也会根据其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途径进行繁殖。

第一种途径: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传播。

第二种途径: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来传播这些设备包括软盘、磁带等。 第三种途径: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

第四种途径:通过点对点通信系统和无线通道传播。

三、病毒的主要危害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危害有:

(1) 病毒激发对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直接破坏作用;

(2) 占用磁盘空间和对信息的破坏; (3) 抢占系统资源; (4) 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

(5) 计算机病毒错误与不可预见的危害; (6) 计算机病毒的兼容性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7) 计算机病毒给用户造成严重心理压力。

四、病毒的分类

(1) 按计算机病毒攻击的系统分类:攻击DOS系统的病毒、攻击Windows系统的病毒、攻击UNIX系统的病毒、攻击OS/2系统的病毒。

(2) 按照病毒的攻击机型分类:攻击微型计算机的病毒、攻击小型计算机的病毒、攻击工作站计算机病毒。

(3)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连接方式分类:源码型病毒、嵌入型病毒、外壳型病毒、操作系统型病毒。

(4)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情况分类:良性计算机病毒、恶性计算机病毒。 (5)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寄生部位或传染对象分类:磁盘引导区传染的计算机病毒、操作系统传染的计算机病毒、可执行程序传染的计算机病毒。

(6) 按照计算机病毒激活的时间分类:激活时间可分为定时的和随机的。 (7) 按照传媒介质分类:单机病毒、网络病毒。 (8) 按照寄生方式和传染途径分类。

四、结论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行为体现了病毒的杀伤能力。病毒破坏行为的激烈程度取决于病毒作者的主观愿望和他所具有的技术能量。数以万计不断发展扩张的病毒,其破坏行为千奇百怪,不可能穷举其破坏行为,而且难以做全面的描述。计算机资源的损失和破坏,不但会造成资源和财富的巨大浪费,而且有可能造成社会性的灾难,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威胁日益严重,反病

毒的任务也更加艰巨了。

平时我们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关闭或删除系统中不需要的服务,经常升级安全补丁,使用复杂的密码,迅速隔离受感染的计算机,了解一些病毒知识,最好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进行全面监控,用户还应该安装个人防火墙软件进行防黑。 【注释】

(1)肖英编著:《计算机工程》,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78页。 (2)邹福泰编著:《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史》载《计算机评论》,2003第6期。 【参考文献】

1、王齐民编著:《病毒的演变史》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版。

第四篇:试论经济发展与购物方式的演变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购物的方式趋于多样化。 【关键词】 消费现状 购物方式

经济发展

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开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购物新模式也不断出现。

1 20世纪80年代前经济的发展

1.1世界经济发展起伏不定

当时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工业生产恢复到了二战前的正常水平,50年代初到1973年是持续高速发展时期。1974年到1982年是经济“滞胀”时期。 1.2传统购物方式占主导,未出现新兴的购物理念

经济开始复苏,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大型百货商场不断涌现。人们利用节假日的时期,添加衣物等生活必需品,显然最传统的购物方式对人们的生活水平影响是最大的。 这种最为传统的购物方式的优点是:消费者所得到的并不仅仅是商品本身,还有购物过程的愉悦,一种参与其中、享受过程的愉悦:可以跟售货员讨价还价,可以看到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缺点是:受地区限制较大、商品总类并不是最齐全的等。 1.3传统购物方式的发展前景

虽然传统购物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新兴购物方式的冲击,但是现实生活中传统购物方式还是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它仍是广大消费购物者的第一大选择,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20世纪80年代—21世纪经济的发展

2.1世界经济处于复苏与发展的阶段

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先后走出了“滞胀”,经济下降幅度逐渐变小,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开始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世界经济正在不断复苏中。

2.2电视购物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购物方式逐渐多样化

随着电视机逐渐进入寻常百姓的家中,电视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了,一些商家也从中探到了商机。电视购物作为一种全新的销售方式,一夜之间充斥荧屏。一些更具电视娱乐特点、更具价格优势、更具质量保障的电视购物频道也逐步兴起,受到广大顾客的青睐。 电视购物就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其显示出了许多不同于传统购物的优点:1.电视购物具有强烈的广告效应在电视购物节目里,商品,通过光彩照人的模特示范,会给电视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一般商品电视广告,只有短短的几秒,而电视购物节目,是由主持人和模特的专业演绎,详细的解说,将产品的使用效果展示到极限。2.电视购物增强说服力电视购物邀请产品制造商,由工程技术人员,从专业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产品特征,技术要点,产品利益,电视观众对此会产生信任感。3.电视购物瞄准消费者的需求在柜台营销过程中,消费者不便问,在服务人员不能详细演示、说明的情况下,而在电视购物节目里,能得到较好的解决,消费者对产品使用不了解、不清楚,可以反复收看电视购物节目进行了解。4.电视购物具有无限诱惑力。电视购物是通过跳秒的方式,告诉你所剩的选择时间和数量,营造一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市场气氛,促使消费者尽快做出购买决策。5.电视购物具有快捷方便特征。消费者在家里,通过电话联系,告诉购物频道,你所需要的商品,一笔交易就算成功,一般在二天内,送货上门,为消费者节省了购物的时间和精力。6.资金回笼快。货到付款,或款到付货的支付模式,使电视购物企业的资金周转加快,有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7.电视购物是直销。扁平化的渠道模式,节省了门市租金等大量的运营成本,这种优势,直接体现在产品的低价格。相对于传统销售模式,电视购物产品,具有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优势。

电视购物存在的问题:1.商品价格。传统商业的加价率一般为10%~30%,而电视购物的加价率一般为20%~60%。有时电视直销商品的进货价,只占直销价的40%,如此定价,让消费者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感觉。2.产品质量。电视直销是一种新兴行业,新颖的销售方式,高额利润吸引了众多商家跟进,其中部分商家,只注重利润而忽视了产品质量,甚至存在一次性买卖的心理,结果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恶劣影响,电视购物纠纷,一时成为消费投诉热点。3.售后服务。部分电视直销商家,将产品卖出后,对后面发生的质量问题,置之不理,售后“三包”服务质量差,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电视直销,一般免费送货上门,方便了购物,但是,如果商品在使用中出现问题,商品需要维修,或对所购商品想要退货, 实际上这是非常困难的,消费者甚至也不知道,能在什么地方找到商家。4.节目内容违规。5.电视购物行业自身行为不规范。电视购物公司一哄而起,素质差异大,一些公司节目制作粗糙,新产品开发能力弱,公司仅靠几部电话,几个送货员,花钱购买电视频道时段,公司就挂牌运营,公司行为及运作极不规范。6.节目特技处理。电视购物节目制作,灯光、色彩、特技的运用是其优势,增强表达产品的效果,但是,过度的夸张、化妆、拍摄技巧的运用,以及电脑后期制作,这不是产品的实际效果,有误导消费者作用。 2.3电视购物方式的展望 电视购物时一种方便、新型的销售方式,但它要进一步发展壮大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取得规模效益、制定实施反暴力法规、电话服务体系的完善等等。当然,电视购物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只要它顺应市场的客观规律,必然会精力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

3 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

3.1信息革命促进世界经济稳步发展

21世纪以来,以信息革命为基础的全球化仍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科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提高,全球性的科学技术竞赛将进一步加剧。资本积累,劳动力投入,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四大推动力。 3.2网络购物方式引领生活新时尚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网络购物作为一种全新的毛衣方式和商业模式,其目标四实现贸易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达到网上商流、物流、货币流和信息流的统一,这种购物模式既是未来贸易的发展方向。

网络购物方式的优势:1.网络购物的成本优势。由于网络销售成本低于实体销售成本,网络商品价格相对低廉,这是很多人选择网络购物的一大原因。2.网络购物的便捷性。顾客无需花费几个小时在各个商场和购物中心去搜寻所需的商品。顾客只要坐在电脑前,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网络商城”,大大小小几百条搜索结果便展现在面前;服务周到、送货上门,在选购了搜需要的商品后,顾客只需坐在家中等待货物被送来。有些网站有固定的递送方式;随时进行,顾客无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购物,二十随时可以进行商品的挑选和购物支付方法的多样性,可以实现网上支付、手机支付、银行汇款支付,后到付款等多种方式。3.网络消费者的个人性格。一部分人更追求个性与冒险,通常网络消费者比较时尚、前卫,他们具有更多的求新、求变意识,个性鲜明、敢于冒险,渴望自主选择;一部分人更容易跟风,部分网络消费者因喜欢赶潮流,心理稳定性比传统消费者更低,易受外界环境及他人影响;一部分人更追求购物的方便,这些工作压力较大,时间高度紧张的消费者为节省时间和劳动成本会以购物的方便性为目标而选择网络购物;一部分人更追求购物的乐趣,某些自由职业者或家庭主妇希望通过网络购物消遣时间,寻找生活乐趣,保持与社会的联系,减少心理孤独感。

网络购物存在的问题:1.虚假交易,网络欺诈现象频繁。在网络购物的各种投诉当中,最让人关注的是网络欺诈。2.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同于虚假交易,网络购物中还存在另一种较为普遍的欺诈手段,就是以次充好、以假乱真。3.系统不够完备,各个环节互推责任。几乎所有的大型网络购物平台上都会规定或要求消费者在接收商品过程中先验货后签收。而快递员将商品送到后,常常会拒绝消费者先验货后签收的要求,他们总是以快递行规为由坚持必须先签收。这个现象的产生原因就是为了免除己方的责任。

网络购物的完善对策与前景发展,要想进一步发展网络购物就必须:1.加速信用体系的建立。要营造宽松繁荣的电子商务环境,必须通过立法解决诸如交易手段和诚信等问题。2.加强电子商务行业的规范性。网上商务经营者要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电子商务信息传播行为,优化网络交易环境,规范商务交易程序,规范电子支付方法,规范货物配送,也就是物流环节。端正经营思想,提高服务质量,共同呵护“电子商务”这一新兴的行业。3.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要加强。首先,消费者一定要是用可靠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并要及时保存相关交易证据。其次,消费者应该注意不在网吧或别人的电脑上输入个人账户信息。4.政府、社会相关部门的采取措施。当然网络购物这一全新的购物方式逐渐走入越来越多人生活当中, 尽管在它的发展中不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是不可避免的, 也是暂时的。相信随着各种相关政策的出台,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监督, 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和改革的不断深入, 网络经济的成熟也是指日可待, 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购物能够更加蓬勃稳步地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购物方式出现在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购物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品良.网络传播—一种后现代的状况[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2] 周虹.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蒋金华.电视购物现状_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544):151-152. [4] 李黛.网络购物之探讨[J].中国商界,2010,(204):163.

[5] 吕静 吕会宁.网络购物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7,(4).

[6] 胡海员 程燕.浅析传统消费与网络消费[J].大众商务,2009,(100):55.

第五篇: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的发展演变

随着历史的进程,管理的含义、内容、方式及特点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综观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史,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其演进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初至30年代:科学管理阶段(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

这一阶段对科学管理作出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有:

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德瓦尔钢铁公司总工程师泰勒致力于企业管理改革的研究,创造了一套科学管理方法,并于1911年出版了理论著作《科学管理原则》,提出以计划、标准化、统一管理作为三条基本原则来管理生产,代替以往的经验法则,从而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人们称之为“泰勒制”,泰勒也被誉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由于“泰勒制”的推行,使美国当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3倍,对世界的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后,泰勒的追随者也对科学管理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有:亨利·甘特,创造了“甘特图”,提出了“劳动报酬奖金制”等;弗兰克·吉尔布雷在建筑业中研究发展科学管理,在动作研究、工作简化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埃默森,著有《十二条效率原则》一书(1912),被称为“效率大师”。

2)管理理论之父——亨利·法约尔

亨利·法约尔的理论贡献体现在他的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当中,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管理理论;①将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分开;②提出了组织经营的14条原则;③提出了能力与管理层次对应的原则(法约尔法则);④提出了合理管理幅度的原则以及在一定范围内同级下属可自行协商相关问题的法约尔跳板原则。此外,法约尔还提出了对管理者素质和知识的要求。法约尔所提出的上述管理的理论要素和原则,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影响,很多方面直到今天仍然为管理工作者所采用。

3)组织管理之父——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创立了行政组织设计理论(又称古典组织理论),因而被称为“古典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式的“理论的行政组织体系”,他认为这是对个人进行强制控制的最合理手段,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而且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他的这些思想体现在其著作《社会和经济理论》之中。

此外,詹姆士·穆尼在与赖利合著的《组织原则》一书中,提出“协调、等级、职能”三原则,并提出管理是指导、激励别人的方法和技术,组织是把各种不同职责联系成一个协调的整体的方法。有突出贡献的英国著名管理专家林德尔·厄威尔,把泰勒、法约尔、穆尼等人的理论联系起来,系统化,并提出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三职能和预测、协调、指挥三项指导原则。

科学管理阶段的研究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这是科学管理的最大缺陷。

30年代到6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的发展阶段

行为科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这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需要更先进的管理方法。此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科学管理思想阶段及其管理方法不注重人的因素常导致管理效果欠佳,这就促使管理学家们从人类行为的角度对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各种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

埃尔顿·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麦格雷戈的“X—Y”理论

这段时期,除了行为科学理论得到长足发展以外,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对管理的见解,形成了管理理论纷呈、流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1961年美国管理学院院长孔茨把各种管理理论划分为6个主要学派;①孔茨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②杜拉克等人的经验主义学派;③麦格雷戈等人的人性行为学派;④巴纳德等人的社会系统学派;⑤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⑥马克兰特为代表的数理管理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到了80年代初发展到十一大不同学派,孔茨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1961年,菲根鲍姆博士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并出版《全面质量管理》一书,引起了管理学界的重视,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明显效果。

60年代至80年代初,以战略管理为主的企业组织理论发展阶段

60年代之后,由于环境变动剧烈,越南战争爆发,加上汇率浮动,美国经济内临石油危机,外遇崛起的日本及欧洲的挑战,科技竞争愈演愈烈。管理学界开始重点研究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谋求企业的生存发展,出现了战略理论的研究。例如,安索夫《公司战略》(1965)一书的问世,开创了战略规划的先河。到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出版,标志着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书中将战略管理明确解释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为保证企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对企业全部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规划与指导”。同时,论述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著作还有劳伦斯等人的《组织与环境》(1969),提出公司要有应变计划,以求在变化及不确定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卢丹斯的《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1976),其核心是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即按不同形势、不同的企业类型、不同的目标和价值,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选择最好的管理方式,认为普遍适用的万能管理理论方法是不存在的。权变理论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日益为管理实践所证明。还有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1980)可谓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顶峰,其许多思想被认为是战略管理理论的经典,并在全球范围产生了深远影响。

80年代至90年代初:企业再造理论与企业文化管理理论

进入80年代后,管理学因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在管理中作用的凸现,三四十年代形成的企业组织愈来愈不能适应新的、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管理学界提出要在企业管理的制度、流程、组织、文化等方方面面进行创新。美国企业从80年代起开始了大规模的“企业重组革命”,日本企业也于90年代开始进行所谓“第二次管理革命”。其间,企业再造(也称组织重组、流程改革)风潮相当流行。企业再造理论的最终构架由迈克尔·哈默博士与詹姆斯·昌佩完成,他们在其合著的《再造企业——管理革命宣言书》(1993)中阐述了这一理论:要使现代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的优势,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的根本改造,以适应竞争、客观环境变化、顾客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企业再造的首要任务是企业流程再造,系指以组织过程为出发点,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和一项活动的价值贡献,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将人力及工作过程彻底改变,重新建立组织内各层关系。

此外,对企业再造理论作出贡献的还有日本学者小林裕,著有《企业经营再造工程》(1993),完成了日本管理学界对这一时期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总结。美国的特蕾西·高斯、理查德·帕斯卢卡等也有所建树。

“企业文化”管理理论是80年代中期产生于美国,源于日本80年代初的经营管理的成功。当时日本的企业文化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如终身雇用、年薪制度等各种福利,让员工对公司产生极大的向心力,从而以踏实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促进了日本企业的蓬勃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管理学者的关注,是全球普遍重视的战略管理之一。研究者和提倡者普遍认为,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成功的关键,反映了当代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

90年代以后:全球化及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信息与知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获取这些资源提供了可能;顾客的个性化、消费的多元化决定了企业只有能够合理组织全球资源,在全球市场上赢得顾客,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这一段时间管理理论的研究发展更加活跃,影响较大的有学习型组织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1990年由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强调营造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建立有机的、柔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在这种组织中,作为“教师”的领导者应提高员工对组织系统的了解能力。学习型组织包括五要素: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系统思考。企业如果能够顺利导入学习型组织,不仅能够达到更高的组织绩效,更能增强组织生命力。学者阿里·德赫斯在《长寿公司》一书中也指出,成功的公司是能够有效学习的公司。他认为,知识是未来的资本,只有学习才能为不断的变革做好准备;此外,罗勃特·奥伯莱与保罗·科恩合著的《管理的智慧》中描述了管理者在学习型组织中的角色的变化,他们不仅要学会管理学习的技巧,还要使自己扮演成学习的领导者、师傅和教师的多重角色。

除了学习型组织理论外,90年代还有一个热点——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管理是网络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想与方法,得益于90年代的信息化蓬勃发展。知识管理的思想结合互联网建立入口网站、资料库以及应用电脑软件系统等工具,成为企业积累知识的财富,创造更多竞争力的新世纪利器。知识管理的代表作是杜拉克的《知识管理》一书,其主要内容是要在组织中建立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信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地回馈到知识系统内,最终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从而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成本,有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市场的变迁。

知识管理只有让知识与创新、管理、组织相结合,知识才会成为生产力。时至今天,知识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是目前的热门话题。

结语

纵观20世纪管理科学的发展史,尽管学派众多,理论纷杂,但基本上是按互相联系的两条路径演进的。一是组织理论研究:从经济人组织向社会人组织、自我实现人组织、文化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演进;二是管理方式方法的研究:从科学管理方法向行为科学管理方法、管理科学方法、流程管理方法、信息和知识管理方法的演进。这两条路径的演进反映了工业时代的管理经历形成、成长、成熟各阶段开始向信息时代的管理转变和改型。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行为科学、战略管理,还是企业再造,或是知识管理等依旧是我们今天的话题。无论是哪一种管理理论和思想,都是围绕管理的核心问题:“效果”而展开的,对于今天的企业改革,没有哪一种理论已过时或无用,应结合各自具体情况与环境,兼收并蓄,有选择地取舍,灵活应用。这样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自我,这才是我们回顾历史的目的所在。

上一篇:外脚手架施工方案下一篇:祝50岁生日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