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侦查难点、成因及对策

2022-09-11

市场经济的发展, 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 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扰乱市场秩序犯罪相伴相生, 这是一种必然的法律现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市场经济是“交易经济”, 市场经济促进交易在各个领域内的深入和发展, 交易领域内的违法犯罪现象在扰乱市场秩序类犯罪种数量最多, 涉及面最广。因此, 当前扰乱市场秩序罪案件侦查中, 必须依据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侦查工作的自身特点, 找到侦查难点, 分析具体成因, 进一步完善侦查对策体系, 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确保对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始终突出主动性, 富于创造性, 体现时代性。关于扰乱市场秩序罪的侦查难点, 目前国内已有研究还不多, 因此文章针对目前市场秩序现状, 对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侦查难点、成因及对策做探讨。

一、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侦查的主要难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在原有犯罪形式的基础上, 又有了新的特点, 这给经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文章认为目前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的侦查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的发现难

扰乱市场秩序犯罪行为大多发生于正常的经济活动之中, 具有较深的隐蔽性, 多是在受害人警觉后, 犯罪行为才败露。这往往造成此类犯罪案件的立案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后的较长一段时期。由于它的欺骗性使其彻底暴露过程较慢, 潜伏期长, 客观上造成被害人对被害行为一时难以认识。如合同诈骗犯罪嫌疑人他们有的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进行作案;有的伪造、变造营业执照, 有关单据或者盗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骗取钱财;有的伪造有关证明把他人的货物变成是自己的, 使对方信以为真从而签订合同, 达到骗取对方货款的目的。再如虚假广告犯罪案件中, 犯罪嫌疑人利用虚假广告实施诈骗时, 被害人对诈骗行为很难立即发现, 同时因为广大消费者很多自我保护意识差, 在遭受虚假广告的侵害后, 总是采用息事宁人或者观望、自认倒霉的态度, 这就使得虚假广告更加日益猖獗, 给经侦办案带来严重阻碍。 (1)

(二) 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的定性难

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侦查的关键是对案件性质的界定, 对于扰乱市场秩序犯罪中所涉及的个罪也同样适用。准确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的性质, 划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是此类案件侦查工作正确开展的前提。在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侦查实践中, 由于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本身的复杂性, 经济犯罪与经济违法的相互交织性, 犯罪行为、犯罪手段的不断变换, 甚至不少犯罪都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给侦查工作中如何准确界定案件性质带来很大困难。例如非法经营罪, 它的空白罪状设置影响了其定罪的明确性, 对于兜底条款的立法方式导致非法经营罪呈现扩张化趋势, 而对非法经营罪“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不明确又极易混淆罪与非罪界限, 立法的缺陷造成了非法经营罪无限扩张的严重后果, 在侦查工作中对相关罪名的定罪认定较为困难。

(三) 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的取证难

由于该类犯罪发案时间较为滞后, 赃证物品易于灭失, 证人知情人也难以找到, 给侦查中的取证工作带来很大问题。此外, 扰乱市场秩序类犯罪案件大都没有像其他传统刑事案件中的那样的遗留或存有各种犯罪痕迹的地点、场所, 该类案件中的各种犯罪痕迹大都反映在财务会计资料中以及计算机网络等虚拟空间里, 犯罪记录和罪证容易销毁。而涉案人员的相关专业性以及伴随而来的商业贿赂行为也都给取证带来了极大地干扰。

(四) 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的危害后果量化难

与传统的其他经济类犯罪案件相比, 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中虽然也有一些情节问题, 但是数额、数量问题往往成为罪与非罪的界限, 有时甚至是确定案件性质的关键。但是在扰乱市场秩序类犯罪当中, 一些罪名涉及面广, 虽然作案人较容易确定且危害严重, 但是危害程度却难以量化。例如, 对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类案件, 因为其所带来的后果牵涉因素较多, 因此某些危害后果就难以用一定的量化指标来确定。同样对于投标犯罪, 涉及领域多, 作案手段多较为隐蔽, 具有很大的专业性、技术性, 而招标本身就有不确切的数额, 具体损失也只能靠估算, 这就导致在估算投标人损失时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 尤其是对国家、集体利益造成的损失多表现为对制度的破坏, 很难用金额估计。

二、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侦查难的原因

扰乱市场秩序犯罪侦查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主观上的原因, 又有客观上的原因,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案件种类、方式、手段日趋新颖, 朝着隐蔽性、智能性发展

以非法经营罪案件为例, 传统的非法经营多是未经许可擅自实体经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非法经营的手段种类也开始创新发展, 不再是单纯的经营烟草、药品等而转向更多种类的物品。同时经营途径也逐渐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而对此新兴犯罪形式, 监管部门无太多监管经验, 宣传部门也没有对公众做过多的宣传引导, 这种看似“合法”的“非法”经营方式其实正在慢慢入侵人们的日常生活。再以合同诈骗犯罪案件为例, 犯罪手段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更新变换。其一, 经营者身份和合同签订过程合法化。当前社会合同诈骗, 很多已经不再是采用作假来使消费者信服以达到诈骗的目的, 而更多的采用真实的个人身份信息、真实的公司信息来获取信任, 从而达到隐瞒其合同诈骗的真实目的。其二, “先甜后苦”的犯罪方法。例如买卖双方签订购货合同, 购买货物的犯罪嫌疑人通过先支付小部分的货款来获取信任待收到全部货物后将货物倒卖, 后携款潜逃。

(二) 相关法律存在疏漏, 犯罪分子多钻法律空子

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属于智能性犯罪, 犯罪嫌疑人从事经营、贸易等方面的工作, 经过长期的、系统的专业和技术训练, 具备丰富的经营、财税、贸易、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非常了解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在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与缺陷, 并加以利用, 在作案前就想尽办法逃避法律的制裁, 利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政策、法律漏洞, 实施犯罪。如利用中介组织管理中的漏洞, 购买虚假出资证明或验资报告;利用法律定性中的“明知”、“较大损失”等不明确含义, 从犯意和结果方面为逃避打击埋下伏笔, 有的甚至聘请律师在背后指点, 故意混淆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法律的疏漏不仅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也会使案件的侦查陷入困境。 (2)

(三) 犯罪的职业性、专业性, 犯罪主体素质高, 反侦查能力强

随着犯罪主体的规模不断扩张, 随之带来的就是团伙内部分工的日益的细化, 组织性、专业性日渐明显, 案件也越来越复杂, 令案件侦破及定罪量刑的难度日渐增加。利用计算机、现代通讯和其他高科技手段是经济犯罪中的一个突出现象。由于利用计算机等高科技实施经济犯罪具有瞬间性, 证据存在的空间和表现形式是虚拟的, 作案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作案后对遗留证据的篡改还可以不留痕迹;同时, 由于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犯罪行为人多数文化水平较高, 熟知相关政策、法律, 业务技能娴熟, 作案手法具有专业性, 导致案件线索发现难。

(四) 案件后果牵涉因素多, 危害后果指标难以固定

在侦查工作中, 我们一般不能根据表现出来的现象和被害人陈述来认定犯罪嫌疑人实施了某些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行为。这是因为在市场竞争中可变因素较多, 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难确定。例如, 在串通投标犯罪案件当中, 投标人相互串通时, 损害招标人的利益, 但招投标本身就是有不确切的数额, 具体损失智能依靠估算;投标人与招标人勾结串通时, 损害其他投标人的利益, 是计算一个投标人的损失还是计算所有其他投标人的可能损失的总和。但是在实践中很难用一个比较确切的数据来量化说明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 (3)

三、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侦查难的对策

由于扰乱市场秩序犯罪侦查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 也就决定了不加区别全盘套用一般经济案件侦查的对策体系往往难以达到侦查的目的。因此, 在扰乱市场秩序犯罪侦查工作中, 必须依据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侦查工作自身的特点, 建立符合其工作特点的防范对策体系。

(一) 加强情报交流, 建立系统、灵敏和畅通的内外部信息网络

以情报信息为主导的犯罪防控工作是一个全社会都必须参与的庞大的系统工程。经侦部门信息导侦机制的建立与运行, 依赖于覆盖全社会的经济、法纪部门自身情报监管机制的建立。而滋生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的重点行业、部门的监督、稽查、审计等情报信息的建设与管理尤为重要, 它是经侦部门解决案件发现难的基础工程建设, 尤其是各相关部门的信息支持和信息整合问题是经侦情报信息基础工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一是在特定时期的国家经济环境、刑事政策条件下, 对经济发展运行的常态与不良状态比较, 搜集可能的犯罪信息;二是以阵地控制、特行管理、特情工作和破案深挖等手段为基础, 积累高发案类型、区域、时段、人群的犯罪信息;三是建立与经济部门主动联系, 积极介入的工作机制, 把情报触角深入到多发犯罪部位内部, 建立信息网络, 主动发现线索;四是建立经侦情报信息管理平台, 把收集的基础情报信息数据按一定的规格集中管理, 进行分类、加工、储存、检索, 为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提供服务。只有这样, 才能切实进一步拓宽情报信息来源, 提升情报信息的专业化水平, 因为谁占有了情报, 谁就占有了精确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犯罪的制胜权。

(二) 建议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进一步严密法网、健全法制

切实落实罪刑法定原则, 建议制定有关扰乱市场秩序罪的单行刑事法规, 尽量减少空白条款和不明确立案标准和情节标准的出现。以非法经营罪为例, 首先要通过立法进一步规定合理使用“空白罪状”。非法经营罪在罪状中设置了“违法国家规定”的这种空白罪状, 是因为刑法本身难以穷尽本罪相关各种行为, 但是这种立法方式无疑又潜藏着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冲突的危险。其次, 废除司法解释中不符合非法经营罪构成要件的内容, 立法者应全面审视关于非法经营罪的司法解释, 而不应将所有司法解释及时予以废除, 对于应当以犯罪论处, 但不宜归入非法经营罪的, 可以单设罪名, 对于依然需要按照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的, 应当及时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以立法的方式予以确认, 以彰显刑法法律的合法性和明确性 (4) 。

(三) 建立专家型侦查队伍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侦查员队伍, 不仅是应对当前严峻的扰乱市场秩序犯罪形势, 加大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犯罪力度的现实需要, 也是破解当前扰乱市场秩序犯罪侦查难点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加强经侦民警的实战能力训练, 着眼实战, 强化民警的控制意识。在侦查中, 对控制犯罪嫌疑人等工作要通盘考虑, 做到措施到位, 行动迅速, 增强打击的主动性;强化民警的证据意识, 规范取证程序, 拓宽取证渠道, 提高打击的胜算率。最后是合理布局人才结构, 要多渠道引进政治素质好、精通业务适合从事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的专门人才充实侦查队伍, 培养一批能在合同诈骗、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秩序罪等侦查工作中起骨干作用的专家。

(四) 综合运用系统内外部资源, 明确各类案件危害结果衡量标准

由于市场经济涉及方方面面, 在市场竞争中, 由竞争所带来的风险是一个极大的变数, 它的运行与经济运行环境、运行时间、以及经营者的经营理念、经营策略等各方面因素有关, 这些风险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与行为人所实施的扰乱市场秩序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混在一起。因此, 针对扰乱市场秩序类犯罪案件作案后果牵涉因素较多, 量化指标不易确定的问题, 经侦部门必须善于综合利用系统内外部资源。要结合以往大量类似案例特点与危害结果衡量指标, 在实践中总结出该类案件犯罪结果量化指导标准, 尽可能减少侦查中的随意性, 节约侦查资源。同时, 必要时还要求助于系统外部资源, 如法律专家、会计师、经济师等, 对某些危害后果进行准确量化、固定。

纵观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 扰乱市场秩序犯罪作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较大破坏性的一类犯罪,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法律、司法解释的相应调整, 其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面对扰乱市场秩序犯罪的侦查难点, 经侦部门要找到侦查难的原因所在, 同时加强与各部门各单位的协作, 共同将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犯罪进行到底。

摘要:近些年, 扰乱市场秩序犯罪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正呈现出逐步蔓延的趋势, 而目前扰乱市场秩序类犯罪案件多呈现隐蔽性、智能性、专业性、变化性等特点, 这就决定了对于此类案件的侦查工作应该区别于一般的刑事、经济类犯罪侦查工作的特点。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是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打击和遏制扰乱市场秩序罪时一个较长期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侦查难点,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 陈祥民, 徐洪江, 丁金城.经济犯罪案件侦查 (修订版) [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1.

[2] 杨秀英.经济刑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

[3] 彭辅顺, 陈鹏展.非法经营罪专题整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

[4] 马长生.经济犯罪热点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 沙君俊.合同诈骗罪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

[6] 黄京平.扰乱市场秩序罪[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

[7] 高铭暄.新兴经济犯罪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0.

[8] 王慧莲.虚假广告罪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法学院, 2011.

上一篇:有机颜料行业面临多重考验下一篇:华北油田采油四厂部分输油管线现状评价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