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创新研究

2022-09-10

继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我国又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十一五”期间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创新, 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年6月13日) 就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国家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是当代科技和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在研究生教育中开展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1 影响研究生教育创新的因素

目前实际工作中, 影响研究生教育创新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观念理论方面:教育工作者教育思想观念滞后, 对研究生教育创新的内涵理解有所偏差, 认为创新来自研究生, 督促研究生提出创新思想。这将教育创新理解的过于狭窄, 一直以来习惯于用一种方法、一样的课程来教育不同水准、不同个性的人, 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因循守旧的教育方法扼杀了学生的原创精神。归根到底还是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传统的教育思想束缚了我们的手脚。而目前教育工作者没有一个固定的创新教育理论可循, 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个教育体制的行程需要很长时间, 而打破这种教育体制则需要更长的时间。目前高校的办学理念, 办学体制受到传统思想的制约, 现行的评估办学评估体制很难使得学校的领导者能够放开手脚进行教育创新改革, 对研究生教育创新管理得太死, 不利于创新。虽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大环境是有利于教育和科技的发展, 有利于人才成长的, 但是, 由于受计划经济及其思想的影响, 在用人制度、尊师重教、鼓励创新等方面, 政策环境还不够宽松, 在研究生教育中, “宽进严出”、“弹性学制”有时流于形式。

影响创新教育效果另一个方面是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师资队伍相对落后。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首先要有一支有创新精神的导师队伍。目前, 我国在导师队伍建设中还没有真正形成竞争和淘汰机制, 也还没有真正将研究生导师看成是一个工作岗位。以致有些导师当了博士生导师后反而进入了科研低谷期, 一些年轻学者成了研究生导师后, 就离开了实验台, 遥控学生做实验。这都在客观上阻碍了导师的前进步伐, 加速了导师知识的老化。而研究生水平相对不高也是影响实际创新效果的重要因素。我国的研究生生源虽然很多, 但是优秀生源往往只进入了少数几所高校, 造成有些学校或某些专业往往报考研究生人数比招生人数还少, 因此在研究生招生中选优比较困难, 造成研究生入学起点不高, 培养创新能力较难。加之中国学生由于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 甚至到研究生阶段, 都习惯于跟着老师走, 老师也喜欢”听话”的学生, 这在客观上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 教育创新的内涵

研究生教育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真正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教育理论的创新

任何教育理论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历史并不长, 关于研究生教育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为了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应对已有的理论进行梳理, 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要以理论创新为先导, 带动其他方面的创新。

2.2 思想和观念创新

牢固树立研究生教育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适应”三个面向”和”四有”需要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要从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中解放出来。唯有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断创新和改革, 才能培养出创新的人才, 一切压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思想和观念都应摒弃和废除。

2.3 体制与制度创新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体制与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 这样的体制和制度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初期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发展到今天, 无论是国家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和制度, 还是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体制和制度, 均需通过深化改革, 不断加以健全和完善。为了落实研究生教育创新, 我们应该以与时俱进的创新观念, 分析现有的体制和制度, 使我们的体制和制度服务和服从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4 管理创新

研究生教育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管理干部的素质, 也要适应研究生教育创新。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 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 要从建立新的管理理念人手, 使我们的管理模式、手段和方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而且还应建立起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制度和方法。

2.5 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造就人, 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是教育的本质。在社会转型时期,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更应该注重素质教育, 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6 研究生教育创新在研究生个人方面的体现

应该是, 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使自己的知识、素质和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让自己成为”四有”新人

在科研工作中, 应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更为重要的是, 通过研究生教育创新, 要使研究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为其今后的成才打下厚实的基础。

3 教育创新的具体实施

基于以上对教育创新内涵的理解, 当前开展教育创新应该从导师和研究生两个方面抓起。

首先导师作为教育创新的实施者, 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 没有创新型的导师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我国的导师队伍, 普遍存在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 这就导致学生习惯于在导师的专业领域和框架内做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如何打破这一局面, 激起导师的创新热情, 创新思路, 是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需要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目前很多教师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方法死板;注重知识的传授, 忽视能力的培养;反映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新视野、新内容、新观点、新方法不能及时补充到教材和教学内容中去;教学资源不足, 实验和实践机会安排少, 等等。这些问题都要通过教师和管理部门共同努力去加以解决, 否则创新教育就是一句空话。

建立导师优胜劣汰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需要将学生的创新成果与导师的职称评定, 招生名额等挂钩。驱动教师主动寻找教育创新的途径和方法。不能象以往学生学好学坏一个样, 对导师没有任何影响。这样导致导师和学生都没有创新的动力。通过优胜劣汰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长期以来, 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我们习惯于所有导师执行统一的培养方案, 用统一的教材, 采用统一的学制与学分要求, 用统一的标准与水平去评定导师的教学成果, 忽视和限制了导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创新性。

研究生作为教育创新的主体, 首先应该端正研究生科研态度, 大多数研究生入学是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和科研能力, 进而能在竞争更为激烈社会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但也不排除有些研究生没有提高科研能力的主观能动性。因此, 从研究生入学开始, 我们就应首先注意研究生科研意识的培养, 从思想上指导研究生, 激发他们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能积极的自我培养, 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提供研究生参与科研的机会。大多数研究生都是精力充沛, 思维活跃的年轻人, 都有勇于进取, 不怕失败的精神。他们都渴望脚踏实地干点事, 希望得到老师或者是其他人的认可, 研究生在具备了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后, 导师应该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科研任务, 调动他们的科积极性, 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 否则, 可能会挫伤研究生的自信心。要在研究生中间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尽量创造条件带领研究生参加有关学术会议, 以开阔研究生的视野, 了解高层次学术研究动态, 提高他们的科研欲望, 使研究生及时了解到本学历国外的动向和当前的水平, 启迪思路, 使自己的科研沿最有利的方向进行下去。

在科研中, 大胆地把研究生推到科研第一线, 研究生和导师共同举行研讨会, 学术报告, 参与导师科研活动, 外出调研等, 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协助导师或独立从事科学研究, 在具体工作中发挥他们的思想活跃并富于创造性的特点和工作上的能动性, 从而在实践中锻炼他们, 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

同时注重研究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到目前为止, 许多学者的研究涉及到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对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构成也作了不少的论述。如:待选论文题目判断研究设想的先进性、可行性, 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文献检索与学术交流,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合作, 完善学位论文撰写形式, 培养掌握和使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 培养利用科技情报资料的能力, 培养撰写科研 (学位) 论文的能力, 培养组织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从而完成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研素质的培养, 合作能力的培养及交流能力的培养, 等等。我认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熟练掌握计算机, 外语等工具的能力, 科研资料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创新能力和论文的写作能力等。

4 结语

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是系统工程, 我们应在教育创新理论的指导下, 树立创新的观念, 以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来保证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实施, 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最后我们以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 两院院士王选的话作为结束语:“要吸引年轻人的四个条件:一是成就感, 二是创造团结和谐的环境, 三是创造条件不断让年轻人的业务得到成长提高, 四是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国家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分析了教育工作中影响研究生教育创新的关键因素, 总结了教育创新的内涵, 并根据实际教学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创新的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教育创新因素,创新内涵,创新的具体实施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002, 11.

[2] 冯英永.营造创新环境实施创新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8) .

[3] 李吉霞.试述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 2006 (5) .

[4] 刁承湘.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是系统工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 (1) .

[5] 刘建佳.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20) .

上一篇:对有限责任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进行罚款的必要性、现实意义及注意事项思考下一篇:中学物理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应用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