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教育创新研究论文

2022-04-23

【摘要】当代高校新闻教育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不够科学;教学内容更新不快;专业实习实训抓得不紧;实验室建设水平不高;师资队伍能力有待加强。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顺应传媒业发展潮流,大力推进新闻教育改革: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更新拓展教学内容;认真抓好专业实习实训;不断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闻专业教育创新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新闻专业教育创新研究论文 篇1:

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多学科、边缘学科和跨专业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的关键。如何培养肩负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历史使命的创新型研究生,特别是如何加强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研究生教育的重大任务和面临的新挑战。探讨如何加强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可以从对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以及激励形式、资源配置形式、导师指导形式、评价形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保证研究生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取得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多学科专业 研究生 协同创新 机制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知识、智慧、智能、人格高度统一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具有高等院校传承学术、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主要功能。纵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经济与文化迅猛发展,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日趋复杂,人们必须不断地面对经济社会加速变化而带来的各种挑战。在复杂的、盘根错节的问题前,单一学科的知识和狭隘的专业化技能已经显得软弱无力。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种学科的理论、观念、技术和方法的支持,必须依靠多学科协作。

事实上,多学科、边缘学科和跨专业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的关键。而如何培养肩负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历史使命的创新型研究生,特别是如何加强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研究生教育的重大任务和面临的新挑战。

本文根据近年来从事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组织和指导的实践,探讨如何加强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性高级人才。

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为教育部“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竞赛以完全真实的实际问题、完全真实的数据为竞赛内容,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创新,需要多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协作。因此,这种实践性、多学科性、高强度、协作性的学术活动受到广大研究生的青睐。

赛事在全国研究生中具有广泛影响,自2004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十届。暨南大学从2004年首届开始一直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最初每届有2-3队参加,期间得到学校研究生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2009年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受学校研究生部委托统一组织此项赛事,并举办了学术报告介绍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当时吸引17支队伍共51名来自各个学院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参加,最终报名参赛12支队共36名研究生,共获得全国二等奖两项(2队),全国三等奖两项(2队)。获奖研究生来自学校信息、理工、经济、管理等学院,涉及数学、计算机、物理、统计学、金融、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主要是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通过这几年暨南大学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取得的成绩,我们总结出:要使得包括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在内的研究生科技活动能在高校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对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研究。

二、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

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式创新概念首先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教授于2006年提出。杨卫教授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他认为研究生、导师和培养环境(包括管理机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学位监督和保障体系、资助奖助体系等)这三个要素在研究生教育中均具有双重性。他认为研究生教育协同式创新包括三项理念:和谐理念、激发理念和多赢理念,并将研究生的创新活动梳理为八个环节,指出把握研究生教育在需求、规模和质量关系的主要原则,提出研究生教育机制(包括培养机制、投入机制、招生机制、评价机制)改革和营造立体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思路。

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研究的目的就是建立机制,给各个专业研究生提供多学科协同创新的机会和环境,使得研究生们解决重大综合问题的能力、团体协作共同攻关的能力得到切实的锻炼和提高,使得他们能成为未来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主力军。

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主要对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以及激励形式、资源配置形式、导师指导形式、评价形式等各方面进行研究,以便制定相关的措施和办法,保证研究生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取得显著的成效。

1.举办和参加科技竞赛及科技创新活动,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培养与人协作、团队作战的能力。因为科技竞赛、科研课题、攻关项目往往要靠科研团队的群策群力才能完成。研究生毕业后无论是到研究所还是到企业就业,面对的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要想很快进入工作角色,承担起研究任务,就要有出色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而科技创新实践为这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暨南大学开展的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题目来自于学校各学科教师的科技项目等真实课题,有学校行政学团等组织齐抓共管,并经过深入调研协商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学校在活动开展、组织宣传、培训指导、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并制定研究生参加全国科技创新活动获奖的奖励办法,以促进研究生在各个方面获得全面的进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2.在资源配置方面,探讨提供启动经费、实验室等基本条件,提供开展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环境。建立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基金,或者以研究生科技创新实验项目的形式资助,以便统一支持和管理并保证该活动健康发展。

加强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积极组建研究生队伍参加科技竞赛,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创新基地是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开展科学实验和创新思想碰撞的专门场所,是可以为多学科研究生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我们应加强信息资料网络环境建设和实验装备研究条件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与学校优势学科的平台和基地建立密切联系,加强指导力量,改革管理机制,这样可以为研究生创新研究提供一个设备良好、开放合作的学术环境。

目前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建设了“研究生科技协同创新实践基地”(学校以“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训练计划”方式立项资助),构建了一批面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展现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技能的创新实践及竞赛项目,创建了一个融合各专业学位类别研究生共同开展科技创新的协同实践基地,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信息学院三个学科(数学、计算机和电子)的研究生之间进行多学科的协作,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取得了进展。另外,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还与学校其他学院研究生合作,承担学校挑战杯竞赛研究项目。例如数学学科、计算机学科和新闻学科三位研究生主持学校挑战杯招标项目“网络(微博、博客)意见领袖识别机制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3.在导师指导方面,制定相应的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活动中,形成导师指导下的师生协同创新局面。实际上,多学科协作研究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由于每一个学科都有一种知识传统(即知识体系、范畴和相应的行为准则),一个人长期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其思维方式、研究手段、概念体系被特定化后,具有一定的排他性。这种状况会制约与相邻学科乃至同一学科的其他分支的主动接触。多学科交叉的发展要求科学研究必须打破封闭体系实行开放性的学术思想交流。由于多学科交叉研究不受学科边界和传统专业的限制,不受某一理论和方法的约束,多学科合作、交流、互补,使参与者知识得到更新,知识结构得到改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创新性得到加强。

实际上,我们在与多个学科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交流中,大家都认为多个学科的交叉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学校可出台一些措施,鼓励多学科的研究。暨南大学目前正在试行多学科博士研究生协同创新计划,条件成熟时将推广到硕士生范围。

4.在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过程中应建立比较全面、恰当的评价指标进而形成公平竞争的氛围。这种评价包括对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对指导教师的评价、对相关职能部门以及院系的评价等。

5.建立多学科(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学术交流平台,组建多学科研究生创新中心。2010年12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出席中科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成立仪式时强调,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着力加强基础研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努力解决影响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为国家现代建设提供坚实科技支撑。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也比较深入,可考虑建立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中心。

建立多学科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活跃学校学术氛围,开拓研究生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有效地激励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活动。采取课题组模式,鼓励不同学科教师联合申请多学科交叉项目,研究生通过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共同完成交叉学科项目,实现研究生知识面的拓展和研究能力的提升。暨南大学目前正在实施“菁英学子计划”,开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不断为研究生的成才创造良好条件。

三、展望与结语

基于对国家“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战略部署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数学建模竞赛这种实践性、多学科性和协作性的科技创新活动特色的深入理解,以暨南大学组织和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这一科技创新活动取得的经验为例,探讨如何加强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建设。

我们通过组织举办学校和参加国家的数学建模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制定研究生参加全国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办法,建设了以数学建模竞赛等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为重要内容的科技协同创新实践基地,多学科协作承担各种研究生科研项目。两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相关教学研究成果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1月),这对多学科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安华,胡燕平,颜建辉,黄良沛.构建多学科融合学术环境,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47-48.

[2] 卢建飞,吴太山,吴书光,尹承梅.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46-47.

[3] 王增贤,白波,段耀奎,宋文刚.多学科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6):115-116.

[4] 向晓东,张慧灵,段宁.理工科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8(6):26.

[5] 李文星,李建华.论构建拔尖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5):43-47.

[6] 刘春媛,李凌虹,江建民.谈工业设计专业多学科跨专业的研究生教育[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126-128.

[7] 张宏军,李华兵,卢厚清.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9(5):11-14.

[8] 裴旭,张淑林,余芹.依托大跨度、多学科交叉的科技平台,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研究生创新中心建设的实践理念定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6):13-14.

[9] 杨卫.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式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6):1-5.

[10] 张强,李远航,喻旭兰.“分类协同型”金融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10-13.

[11] 杨菁.研究生创新能力实现途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83-85.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樊锁海 罗国伟 刘炜

新闻专业教育创新研究论文 篇2:

对当代新闻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摘要】当代高校新闻教育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不够科学;教学内容更新不快;专业实习实训抓得不紧;实验室建设水平不高;师资队伍能力有待加强。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顺应传媒业发展潮流,大力推进新闻教育改革: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更新拓展教学内容;认真抓好专业实习实训;不断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新闻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近些年来,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形成了媒介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一个媒介融合的新时代已经来临。在媒介融合的新时代,面对新闻传播事业快速发展的新浪潮,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状,作为为传媒业界培养输送人才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改革新闻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一、当代新闻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新闻教育始于1918年10月18日,此日北京大学设立“新闻研究会”,徐宝璜、邵飘萍为学子讲授新闻学理论与实务。从那以后,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中国新闻教育已走过近百年历史,其价值取向已呈现出多维化趋势,新中国成立前,新闻教育主要受美国模式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则主要受苏联模式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新闻教育反思过去新闻教育的不足,突破单向度思维模式,大胆推进新闻教育改革,新闻教育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报告,1994年我国共有专业点66个,到1999年增加至124个,近三四年更是增加到800余个,分布在全国近400所高校。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当前新闻传播学专业在校学生约有16万人。[1]毕业生数迅速增长的同时,毕业生就业率没有增加,相反,近年来新闻专业学生媒体就业率呈下降趋势,有人调研发现,在2003年新闻专业学生媒体就业率约为70%,从2006年开始,这一比例已降到50%左右。[2]新闻人才培养存在的“供大于需”的矛盾,值得我们深思。这种矛盾是结构性的矛盾还是质量性的矛盾?我们认为,固然有因高校扩招所带来的结构性的矛盾,但是更多的因素,还是因为我们新闻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完全胜任传媒业岗位的要求造成的。因伴随新的传播手段的运用,新兴媒体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据专家保守估计,未来3-5年内,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有60万到80万人之多。[1]而且,目前企事业设置了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总监、新闻主管、媒体关系专员、媒介谈判员、新闻摄像、文化宣传专员等岗位,而这些方面人才较缺乏。同时,现在不少企业也纷纷创办内刊和企业网站,这些机构也急需新闻传播人才,可以说,“泛媒体”的大量出现,为新闻传播人才提供了不少新的就业机会,对新闻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二、当代新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不够科学。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高校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高校近些年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大都是依托本校与新闻传播学相近的学科专业而建立起来的,这些专业许多都脱胎于文学院、中文系、艺术学院、音乐系等院系,受母体的影响,带有较浓厚的原有院系人才培养方案的色彩,许多课程原封不动地从中文系、音乐系等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照搬过来。许多高校在办学方向、办学类型、培养目标、办学层次等方面表述不详,培养目标大都是笼统表述为“为各大媒体、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新闻传播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千校一面”的情况,各校办学特色不够明显。不少高校尤其是地方类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往往模仿国内几所“985”高校或者“211”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没能结合本校实际来制订。

教学内容更新不快。现在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围绕着某一媒体来设置,如新闻学专业主要围绕着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来设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着广播电视的录、编、播等来设置,相互间缺乏交叉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反过来处于被动地位。目前,新闻专业的教材内容较陈旧,往往滞后于新闻传媒发展的现状,教师课堂教学也大都按照教材的内容体系来进行,没能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对当代鲜活的新闻传播现象涉猎较少。如《新闻编辑学》内容至今仍局限于报刊编辑,处在报学思维的框框中,与新媒体相距甚远,学生上课往往提不起劲,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专业实习实训抓得不紧。实习、见习、实训等专业实践活动,是新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近些年,由于新闻专业学生大幅度扩招、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存在着专业实习、见习、实训抓得不紧的现象。学生要到高校所在地媒体单位实习往往较难,主要是因所在市媒体提供的实习、见习岗位有限。不少高校为省事,往往采取自主实习的办法,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有些学生会联系媒体单位实习,而也有一些学生则根本不去实习,到返校时随便找个单位在实习鉴定表上盖个章了事。一些学生就是去了实习单位,也存在着因忙于考研、考公务员等而精力不集中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实习的效果。至于有些高校要求的非毕业年级学生的见习,也因见习基地建设不足、学生重视不够、经费少等原因而流于形式,而且这些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实验室建设水平不高。新闻专业带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办好新闻专业,搞好新闻教育,实验室建设必不可少。目前,不少高校因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学校新闻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名不符实,仪器设备较少,且有些已经老化,不能满足学生实验实训所需。有些实验员半路出家,对新闻教育的规律了解不透,对新闻知识掌握不深,导致在指导实验实训时,感到力不从心,效果不佳,从而使得实验室建设水平整体不高。

师资队伍能力有待加强。1931年12月2日,梅贻琦出任清华大学校长,他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此话道出了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一所大学的极端重要性,时至今日,仍然让人警醒。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由于起步较晚,教师不少出身于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学科,这一方面为新闻学教育提供了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学术视野,另一方面也导致新闻学处于“杂家”的境界,使其学科具有独特性和独立性不强的特点。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教育呼唤“双师型”教师,希望教师既有传媒业的工作经验,又有从教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培养出来的,缺乏在媒体工作的经验,自己动手采访新闻、写新闻、搞编辑的经历欠缺,导致实践能力不强。由于不少教师是非正规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其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理论基础也有待夯实。

三、顺应传媒业发展潮流,认真反思我国的新闻教育,大力推进新闻教育改革

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工作的总纲,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就是为了使方案更加切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实际。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就要在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调整。首先要推动新闻专业与其他学科的适度融合,加强一些行业“专业知识”的学习,如可根据学生意愿,适当开设一些经济类、法律类、文化类等类别的课程。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新闻专业的本科生前两年以学习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为主,课程门数占总课程数的75%,后两年才学习新闻类专业课程,课程门数占总课程数的25%。[3]可见,美国新闻院系对行业知识学习的重视。这启发我们,要加强新闻专业学生行业知识学习,以增强与经济学专业、法律专业等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其次,要推动新闻传播类专业间的融合,适度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告学专业、传播学专业等专业相融合。如中国人民大学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进行大胆改革,开设了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不但适应传统的平面媒体,也适应新媒体的发展需要。再次,要推动专业内部的融合。新闻类课程大体上可分为理论类课程和实务类课程两大类,我们要善于用新闻理念指导我们的新闻实务,促进理论类课程与实务类课程的融合。在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中,要以新闻编辑课程为中心,推动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类课程的融合,可以试行以新闻稿件的印刷或播出为中心,模拟总编室流水线的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和新闻素养。

不断更新拓展教学内容。我们要顺应媒介融合的新趋势,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拓展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新闻传播学各专业之间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在这方面,一些知名院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了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同时,该校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完善课程结构,推进特色办学,在本科专业教学中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在学生打牢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发展规划选择专业课程包。这6个专业课程包分别是新闻学专业选修课程包、传播学(1)视觉传播选修课程包、传播学(2)新媒体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选修课程包、广告与传媒经济系选修课程包、学术与应用选修课程包,每个课程包里至少有5门课程,通常每门课程的学分是2分。其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专业选修课共需选修16学分,同时要求每名学生都必须在本专业方向的课程包中选修课程不少于3门,计6学分以上,其余学分可自由选修任何一个课程包中的课程,但所选课程至少要来自本专业方向之外的3个课程包,这样就促使学生所选课程的面更广。[4]除了开设一些结合新闻实践的新课程外,对一些传统的课程也要与时俱进,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有关理论知识和新闻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认真抓好专业实习实训。目前,新闻传播学子实习实训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校内媒体实训。学生可到校园广播电台、电视台、校园网、校报编辑部实训,了解新闻采写编播等流程,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办报纸、自制网页等活动,让更多的同学有实训的机会。二是校外媒体实习。主要包括专业见习、毕业实习、顶岗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杂志社、音像制作公司等单位实习,在生动的专业实习中开阔眼界、增长才干。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主动与有关公司、传媒机构开展合作,共建共办相关实验室和新闻传播学专业。要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实现开门办学,争取与有关传媒机构共办相关专业。要切实改变大四年级学生实习的“放羊”状态,做到实习有计划、有安排、有要求、有指导、有考核、有奖惩,特别要严格考核,坚持实习不合格的学生不能毕业,从而不断提升实习质量,增强业务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不断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较多,与纯文科专业相比,办学成本较高。我们在办学过程中,要加大投入,加强专业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建设好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播音实验室、电视演播厅、电视编辑实验室、录音室、报刊电子编辑及网络、媒体融合实验室、电话访问(CATI)实验室等,以满足教学需要。要加强管理,保证实验开出率,提升实验效果,要以争创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为抓手,促进实验室建设。要鼓励、资助学生团队建立“专业工作坊”,充分利用好有关实验室,积极参加各种省级和全国性的专业大赛,促进理论学习与实战训练相结合,以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办好一所大学,教师是关键。面对新闻传播类专业师资队伍整体薄弱的现状,及时出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关举措,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教师到国内名校甚至国外高校脱产进修,进修方式要多样化,可以是提高学历,也可以是访学、单科进修、做博士后等。要鼓励教师在岗培训,到传媒机构参与传媒实践,掌握新技能、新知识,不断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努力培养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此外,还可以直接采用刚性或者柔性方式,引进媒体资深传媒人员担任教师,从事课堂教学。要重视聘请资深专家、名记者、名编辑、知名媒体从业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开设讲座、开展学术研讨等,介绍业界前沿动态,分享其丰富的成功经验,补充和扩大课堂教学信息,促进学界与业界的良性互动。要扎实开展好相关教研活动,积极开展教案、课堂教学等竞赛活动,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申报、论文撰写、学术交流等科研活动,使广大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要勇于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做到理论教学中有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中有理论指导,鼓励专业理论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践教师积极参与理论研究。

总之,推进新闻教育改革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要求,是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呼唤,是培养高素质优秀传媒人才的新期待,身处媒介大变革时代的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遵循新闻教育规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力争在新闻教育改革上、在新闻人才培养上有新突破、新成效。

(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2009年规划课题《新闻专业大学生就业跟踪调查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黎妙娟,范以锦.新闻专业毕业生:除了媒体还可以去哪儿?[J],中国记者,2011(11).

[2]王天定.就业多元化背景下新闻专业核心竞争力问题初探[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4).

[3]孙志伟.浅谈大新闻教育理念下的多元融合新闻教学[J].教育探索,2011(8).

[4]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创新[J].中国记者,2011(3).

(作者为赣南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编校:董方晓

作者:肖灵

新闻专业教育创新研究论文 篇3: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英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1100)

摘 要:文章阐述了在现今多元化社会背景下如何利用语言经济价值理论来研究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章文首先分析了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必然要求英语专业的才人培养做出适当调整,接着从文献的角度上,分析语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将语言经济学和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起来,紧接着从市场调研的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结合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得出对高校以及英语专业毕业生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英语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一、概述

二十世紀末的时候,大学里英语专业往往只有一个单纯的语言文学专业;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专业开始分设商务英语专业、翻译专业、英语教育专业等等。随着对外商务交往的发展,翻译人才需求的增加,英语教师能力的提高,培养复合型英语创新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趋势。

语言,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传递信息,达到沟通理解的目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语言的经济性是已经凸现出来的:在商务会谈中,在帮助不同国家的人沟通交流时,在各种各样的培训中等等,流利准确恰当的语言都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其实,最早在1965年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Jacob Marschak就已经提出语言经济学的概念。语言经济学是一门联系语言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的新型边缘学科。Jacob Marschak指出语言除了作为媒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以外,还具有明显的经济学属性。所谓经济属性,就是把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劳动力成本和它将产生的预期效益结合起来。2014年10月16日,网易新闻列举出,广西难就业的10个本科专业中,英语专业居然名列第二。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的15个难就业的本科专业中,英语专业也位列其中。分析当今出现的英语专业难就业的问题,不难发现其根源就是不能在英语专业学生的劳动力成本很好地跟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相联系。而创新是产生有社会价值的新产品的活动或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本课题将在语言经济学的视角下,研究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促进英语专业创新性人才的教育、培养及课程建设。

二、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现状

(一)语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语言经济学最核心的观点是,语言跟其他资源一样,具有经济型,即:价值、效用、成本、效益等特征。语言就是一种人力资本,语言的经济价值就是语言服务能带来的经济收益。莫再树(2008)指出,语言服务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用语言完成某项工作,获得经济效益;用语言从事某项职业或活动,获得经济价值;语言满足社会需求,获得经济回报。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熟练程度及创新性越高,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会随之增加。当然,具体的经济效益也受市场经济条件影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调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语言政策研究。Grin(1996,1997)做过语言政策的经济学分析研究。(2)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究。Thornburn(1971)和Grin& Vaillancourt (1999)做过语言教育政策与规划的成本效益分析研究;Coulmas(1992)和Grin(2002)做过语言的经济价值和语言政策与规划的相关关系研究。(3)其他如语言经济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官方语言等。Pool(1991)指出语言经济学能够解决官方语言中存在的问题;Chiswick(1996,1998)也提出语言经济学应该应用在教育中;Grin &Vaillancpurt(2000)认为语言政策具有融资性并进一步指出如何将其公正分配。

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已有的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多是把语言经济学跟宏观的语言政策或语言教学方向联系起来,比如,马慈君(2010)的《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和徐启龙的《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的我国外语教育决策研究》;而关于外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多是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培养目标等方面着手的,典型的代表就是南京大学的文秋芳老师在2002年发表的《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这些学者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下研究了英语教育及学习的发展,取得了一些理论及实践成果,但鲜有学者从语言经济学视角下来研究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将把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和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联系起来。

三、语言经济视角下的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一)英语专业创新性人才的内涵

英语界现今已基本上对英语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及理解已形成共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复合型英语人才(黄源深,2001;文秋芳,2002)。作为英语专业的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具备的是扎实的英语专业基础,然后还要具有多元型的知识结构,再融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及创新人格。

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求新求异两个方面。求新就是对新事物保持敏感性和好奇心,保持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求异表现在对习以为常的事情能找出问题,提出疑问。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所需要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具备批叛性、发散性、逆向性、探索性等思维品质;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包括包括与人沟通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及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创新人格是指创新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具体有自信、乐观、开朗、谦虚、谨慎及事业心、责任心、恒心、毅力等。

(二)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英语创新人才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研究旨在研究全球化进程中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动态需求、英语专业创新性人才的经济价值与其培养模式之间的联系,进而运用二者之间的联系来研究英语专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因此,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本投入、所产生最大英语价值、创新素质等方面对专业英语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所涉及的课程建设、学科改革等进行基于语言经济理论的系统研究,利用这种新的分析角度来剖析在专业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中语言经濟价值理论对其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及程度,构建出适合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英语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机制及评价体系,提出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方向以指导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教改。

英语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之所以被社会广泛需求的原因是英语使用的经济价值,也就是英语专业的创新型人才的预期投资收益,这一收益价值将至使英语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在我国的语言经济价值中得到极大重视,一方面促使了英语专业的人才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场价值而向英语创新型人才转变学习付出经济行为,另一方面也对英语专业的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英语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关系

语言经济价值与现阶段国内的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呈正相关性。全球一体化下,对外的商务交往呈现出知识多元化、各种知识相互交叉等新现象,使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语言经济价值迅速突显,为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机遇及土壤。

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客观上要求英语专业的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且具有经济效益,以提高英语专业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的内部效益,如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创新素质及培养模式,确保英语专业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性化、科学化。

英语专业的创造型人才培养模式内部经济价值的提高会促使英语专业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外部价值增大(如英语专业创造型人才培养的策略导向和发展规划),客观上要求英语专业的创造型人才培养应具有独特的培养模式,使其走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道路。

(四)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沿着先文献研究,然后实证研究,最后辅之以对策研究的方法。具体如图1所示。

四、语言经济视角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以经济投资的角度,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英语专业创新型培养模式

基于语言经济学“学习第二语言是一种经济投资”的理论,研究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在日益频繁的对外商务交往潜在的语言经济价值的核心要素——创新,从语言经济学角度来看,英语专业的人才创新是最有经济价值,最值得经济投资的,故以创新做为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

(二)以语言经济学中宏观语言经济价值,构建以多元化知识结构为目标的英语创新型培养模式

基于语言经济学中宏观语言经济价值,从宏观即社会层面研究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结构,现阶段经济社会呈现出知识多元化、各种知识相互交叉等这一客观现象,要求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复合型、多元化知识结构。

(三)以语言经济学中微观语言经济价值及成本效益分析,从微观(英语教育)层面研究我国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英语专业的课程建设及体系的改革

依据多元化市场对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需求要求及各校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应多元化经济市场的英语专业的创新人才的教学体系及培养模式,慢慢形成自己学校的培养模式,扩大本校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份额及其名气,再根据其反馈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其创新人才的需求要求,确定专业英语创新人才培养师资结构,实现对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及师资培训的最优化。

(四)构建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的相关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研究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方向与培养模式的重要步骤。评价体系有利于及时调整培养模式,使之不断优化,更加适应多元化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要。在我国,到目前以至,还查不到有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的文献资料。所以构建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具有现实理论和实践意义。

五、结束语

如何对现阶段的全球化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英语专业所需要的复合型知識结构、对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规划的精确解读,设计制定出具有经济价值、充分展现多元化市场导向性的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及评价体系,是语言经济学视角下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的关键课题,这一课题影响到英语专业教育创新这一特色能否鲜明,关系到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否从传统英语培养模式成功转型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黄源深.21世纪的复合型英语人才[J].外语界,2001(1):9-13. [2]马慈君.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3]莫再树.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育研究[J].外语界,2008(2):65-72.

[4]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4):12-17.

[5]徐启龙.语言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7,36(10):93-96.

[6]Chiswick R et al. The economics of language: application to education[A].Training Manual, Human Development Network[C].World Bank, July 1996,Revised January 1998.

[7]Coulmas F.Language and Economy[M].Oxford: Basil Blackwel

l,1992.

[8]Grin.F. Economic approaches to language and language planni

ng:An introdu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1996(121):1-16.

[9]Grin.F. Language planning and economics[J].Current Issues in Language Planning,2003(1):1-66.

[10]Grin.F.& Vaillancourt.F.The Cost-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Minority Language Policies:Case Studies on Wales, Ireland and the Basque Country[M].Flensburg:European Centre for Minority Issues,1999.

[11]Pool,J. The official language problem[J].American Political Sc

ience Review,1991(4):95-114.

[12]Thornburn. T.Cost-benefit analysis in language planning[A]. Rubin.J.& Jernudd.B.(eds.)Can Language Be Planned?[C].Honol

ulu: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1971:223-305.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英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152400410581)

作者简介:马利娜(1982-),女,汉族,河南新郑人,硕士,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育学。

作者:马利娜

上一篇:国营企业内部市场管理论文下一篇:古诗审美教育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