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创新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随着全媒体时代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进入关键期,由“人”引发的观念和行动能力问题成为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全媒体人才培养成为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当下新闻与传播学界着力探索的方向。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新闻学创新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闻学创新管理论文 篇1:

非凡事业 红色传承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延河到中南海,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非凡事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2021年5月15日,“非凡事业、红色传承”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历史、理论与实践学术论坛在复旦大学、延安大学、清华大学同步举行。论坛采用视频直播、三地主旨发言共享一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这在国内类似学术论坛中尚属首次。来自全国学界、业界的近300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围绕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的历史、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发展重要历史地点的精神印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把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好。在我党具有重大历史节点意义的地点——上海、延安和北京,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城市的血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此次论坛在建党一百周年重大的历史节点上召开,历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现之大引擎,这三个百年构成了会议的大背景和重要意义。中国特色新闻学在与会学者的引领下要开创一个光明前景,在全国起到引领潮头的作用,而在上海、延安、北京这三个中国共产党发展的重要历史地点进行线上线下学术融合交流模式的探索,讲述红色基因的精神印记,一定能够在新闻学科的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

二、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实践

中国共产党在一个世纪的伟大征程中,始终把新闻宣传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绘制了一幅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宣传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童兵作了题为《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厚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从内容上把握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新闻观的呈现,必须符合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考量,关于毛泽东及以后各主要领导人新闻观的呈现,必须符合当时需要并表现出中国智慧。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价值观考量中国新闻传播的理念和机制,考量中国新闻学人和新闻学研究当代理念和学术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观应反映当代中国实际,拥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话语的特征,随着红色文化基因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互传互动的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化、大众化和中国化建设要有新的步伐和新的进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唐绪军在主旨演讲《从革命到建設:党管媒体的历史使命演变》中提炼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十八大政治报道中的十大高频词:中国、社会、人民、社会主义、发展、革命、阶级、经济、建设、国家。这些关键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来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并由此提出四个观点:革命和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间的两大任务;革命与宣传紧密相连,是阶级斗争的一对产物;建设与舆论相伴通行,是社会治理的孪生兄弟;引导和监督缺一不可,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两大功能,这是新时代党媒新的职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尹韵公作了题为《内参的信息失灵与补救》的主旨演讲,阐述了内参作为特殊的新闻实践的重要意义。内参是我党的一个独特的传播机制,世界上独一无二。内参渠道主要源自报社记者的内参、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和各地省委省政府和县市委、地市委的报道,内参在中国的政治生活当中具有强大无比的威力。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基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新闻实践改革等,作了题为《实践中的自律:中国共产党新闻伦理观》的主旨演讲,她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伦理观分为争取革命过程的斗争和革命胜利后两个时期。早期共产党领导人经过资产阶级思想时期、开始接受俄共新闻思想时期,逐步确立了无产阶级新闻伦理观。其认知背景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阶级论,新闻伦理从实践开始,其重要核心部分是新闻的职业道德规范,所以它首先要在职业活动中去确定工作准则,同时体现原则。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级学科负责人樊亚平作了题为《圣地与热土: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对陕甘宁边区形象的呈现》的主旨演讲,将1938年1月至1945年《新华日报》关于陕甘宁边区典型事例、典型活动的报道作为考察对象,对其中共产党和陕甘宁边区的形象进行分析,分别考察了政治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及其对延安乃至陕甘宁边区“圣地和热土”形象的形塑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副主任汪晓东曾于2020年2月2日赶赴武汉,进行了为期84天的抗疫一线报道,他在主旨演讲《挺起新闻舆论工作的精神脊梁——从抗疫报道谈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说,在武汉的时光是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生动一课。

最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柳斌杰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实践的鲜明特色》的特别报告。他表示,中国共产党是以新闻宣传起家的政党。跟其他的政党有所不同,一直以来,我党把新闻宣传工作放在党的重要日程上,当作执政为民和安邦定国的大事来做,有着珍贵的历史、丰富的实践、系统的理论和完善的制度,这是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重要资料和基础要素。

三、非凡历程:新闻史视野中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荣历史,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渗透着党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印象,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向往。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在《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思想的演变》中谈到中国共产党政治领袖新闻思想来源中的“变化”与“不变”。他认为,百年可歌可泣的中国共产党新闻史,历经战争与和平,我党领袖对于新闻宣传的认识坚持“不变”的是耳目喉舌论、党性原则、政治家办报、真实性、群众性、新闻批判和舆论监督。而思想则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变化”与发展: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在《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的历史变迁及未来走向》中梳理了我国的新闻发布制度从无到有,持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她谈道,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社会形态、媒介形态以及国家舆论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的新闻发布须充分考虑当前国际形势,在多元元素的基础上突出价值要素,新闻发布应有结果导向意识,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要有话语框架。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信凌回顾了中央苏区新闻事业的历史贡献,他表示,中央苏区的新闻工作是第一次在人民政权下创办的崭新事业,提高了群众的政治意识与文化水准,掀起了苏区共克时艰的运动浪潮,积累了系统管理传媒的经验,形成了新闻应该为中心工作服务、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和延续至今的新闻批评理念。

四、继往开来:红色新闻文化与“四史”学习教育

学四史,看新闻,重点不在专业乃至主义,而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大本大源。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彬在《学四史,谈新闻》中表示,中国新闻学既不是对人民新闻学的简单回归,也不是对现代新闻学的简单否定,而是一种辩证取舍、守正创新的综合性方案。要遵循从理论—经验—理论的小循环和从实践—理论—实践的大循环。

如何从“四史”教育中继往开来,研究红色新闻文化,众多学者分别从各时期、各地党的宣传理论实践中进行了研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在《延安党报实践中的若干理论思考》中提出如何理解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问题。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秀云从生产劳动的角度阐述《解放日报》报人群体的心理认同。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许加彪同样讲到《解放日报》,他说,抗战时期《解放日报》揭露日军的残暴行径,替人民群众发声,在党与人民群众之间建立了牢固的桥梁,是“作为武器的报纸”。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德仓从《西藏日报》的创办史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成就;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主任郭輝对井冈山时期红军宣传工作的组织机制与核心理念进行了研究。

五、思想指南:新时代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新闻学的观念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信息、生产流通消费及其规律的观点和思想总汇。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支庭荣在《浅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和话语体系创新》中提出,新闻“有为而治”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鲜明的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新闻是持正面的、积极的、肯定的、行动主义的看法,新闻要干预社会、影响舆论,新闻话语体系创新要在能够使用西方的概念和话语体系过程中“且行且改进”“且战且进”。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汤景泰以《核心话语与话语框架:论美国涉华舆论的话语建构》为题,将2020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14个经济发达体对中国看法为调查对象,分析美国“他我”对立的核心话语建构,通过舆论学的视阈观照国际竞争话语博弈。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李麟学在《基于媒体融合的马新观教育创新》中表示,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新闻传播学科“战略性”学科属性凸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为重要的顶层关注。培育融合式学科主流教育,更需深耕细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灵魂浸润作用。

六、砥砺前行:媒体深度融合与媒介技术批判

2020年9月26日,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就此发表题为《全媒体传播体系:思想脉络、理论内涵、时代价值》的发言,从技术和社会双重维度探讨全媒体传播体系。他表示,全媒体传播体系,是全媒体时代传播管理的有序调整和传播能力的有效提升,要研究技术对传播的影响,更要研究、解释其与现代传播体系核心的关系。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李文冰阐述了《媒体融合视域下互联网平台的复合属性与治理议题》,她认为,互联网平台具有多重复合属性,对互联网平台的治理,关键在于通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共治,需与其复合属性相勾连讨论核心议题,从而实现综合治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则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新型主流媒体建构的困局与破局》的发言中提出如何破局,一是考虑民间资本市场机制,在不影响意识形态关键问题的情况下,适当引入民间资本;二是要在先进的技术和内容生产之间进行深耕,打造高质量的泛内容生产圈;三要建设真正属于自己的海外阵地,加快融入当地化步伐;四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新闻服务、政务和商务有效结合,全面拓展媒体功能。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将新闻传播领域杀入的“黑马”——软件工程师作为研究对象,在《新闻传播领域算法工程师伦理责任考察》中通过数据分析、调研访谈等方法分析工程师认知算法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并给出应对思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则在《智媒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做出判断:中国目前已经完全进入智媒时代,其收益已见端倪,局部凸显优势,但在智能鸿沟、信息茧房、隐私安全和人文价值等方面也存在刻不容缓的挑战。

七、革故鼎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新闻学的想象力

中国新闻学当代价值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姜红在《实践视野中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的“升维”》中表示,2013年以来,“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成为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行动指南,而且逐渐生成了一种全新的新闻宣传观念,实现了党在新闻宣传实践中的多重“升维”,蕴含着当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实践意识”和“大宣传”理念。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严怡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诉求,形成多层次命运共同体,阶段性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表示,探讨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的历史、流变以及未来的走向,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重构,提出有针对性的中国特色解决方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丁柏铨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舆论思想的发展轨迹》,他说,百年中国共产党舆论思想有着自己特有的国情,顺应时代特点。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舆论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共产党原有舆论思想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发展,使党的舆论思想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由此进入了新的境界。

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史,百年经验思考,百年真知灼见。厚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探讨中国新闻传播的教育和未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水平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历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落脚点。弘扬非凡事业,赓续红色传承是中国共产党担负历史使命的动力源泉,是中国共产党坚定“四个自信”的内在要求,也是新闻学人的使命担当,更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编校:赵亮

作者:黄鑫

新闻学创新管理论文 篇2:

全媒体时代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摘 要】 随着全媒体时代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进入关键期,由“人”引发的观念和行动能力问题成为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全媒体人才培养成为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当下新闻与传播学界着力探索的方向。文章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人才培养实践为例,提出“技能、智识、德性” 三位一体的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并探索出一条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的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体系构建路径。

【关  键  词】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作者单位】周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郝君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强调紧迫性和重要性到发布具体的推进意见,媒体融合发展可以说到了全面决胜的关键阶段。而这其中,“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被提到重要位置,可谓切中肯綮,是在对互联网环境下传媒事业发展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基础上做出的精准判断。

一、历史的回望:人才培养对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1994年4月20日,中国接入第一根国际互联网专线,由此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20多年间,互联网对我国传媒业的格局进行了全方位的构造改革,形成了崭新的发展逻辑。在此过程中,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在内的传统大众传播媒体不断进行应对、调整、转型,得到了一定的成效,亦不乏亮点。但总体来看,面对互联网新媒体异军突起的强势冲击,传统主流媒体的总体表现仍然不尽如人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面对这一定位要求,主流媒体要补的课还很多,这恐怕也是中央层面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因。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主流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发展之路曲折,原因众多,但“人”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由其引发的观念和行动能力问题成为制约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观念层面,主流媒体对新媒体的理解长时间停留在“加”的层面上,即把新媒体作为原有存量上的增量,而不是以互联网作为底层技术逻辑结构内容进行生产和产业发展,这一思维定式直至近年才开始改变——主流媒体真正拥有“互联网思维”。与观念相应,在行动层面,主流媒体长期以来缺少通晓互联网传播规律和技能的新媒体人才,尽管产出了一些优秀甚至“爆款”的产品,但就总体而言,系统性的新媒体信息生产、分发和运营能力尚欠成熟。概以言之,人才问题已成为牵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其在实践领域问题的凸显,则映射出新闻传播教育的责任与意义。事实上,实践领域的这一问题亦是新闻传播教育近年来关注的核心命题。围绕全媒体时代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才能更好地回应实践界的关切和需求,新闻传播教育界一直在不断探索。

二、技能、智识、德性:全媒体人才培养的路线与行动

《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逐步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一要求既是对新闻舆论工作“治国理政、定国安邦”性质定位的再明确,又为实现这一性质定位擘画了行动路线图。落实到人才培养上,这一问题已不局限于微观层面的全媒体技能,还对中观层面的“智识”和宏观层面的“德性”提出了高要求,形成“技能、智识、德性”三位一体的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

1.技能:全流程、全样素的全媒体专业训练

近年来,面对媒体融合的趋势和实践界的需求,新闻传播教育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探索和调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人才的培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 “跨媒体”的阶段。即在传统的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广告学等二级专业培养体系中,引导学生以本专业为主体,同时选择一些其他专业的课程,以便具备一些跨媒体的技能,但本质上这只是在大的新闻传播学科内部做“专兼结合”的工作。(2)“融媒体”阶段。即在本学科内部全面打通专业壁垒,在教育部专业目录不变的情况下,本科生在培养阶段不再分二级专业,统一按新闻传播学大类培养,各二级专业提供课程包供学生选择,学生按照兴趣、专长进行课程模块的自主组合,毕业时根据其所选课程的凝聚度确定所属的专业方向。相比此前的“跨”,这种培养模式“融”的色彩更浓,打通了本学科内部的专业界限。(3)“全媒体”阶段。即在本学科内部,以互联网为底层逻辑对专业课程进行总体设计,实施全流程、全要素的全媒体专业技能训练。这一阶段主要包括流程、要素、技术三个维度(如图1)。其逻辑关系为:按照新闻传播专业特别是专业媒体的工作模块,在基础能力训练上实现全链路贯通;以全媒体运营的要素为依归,针对各种应用场景和需求激活基础能力的实用功能;以技术为底层支持,为流程和要素维度的各项任务要求提供实现的路径、方法。具体操作上,三个维度互相呼应,基于融媒体时代的知识逻辑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建设大新闻实务平台课程。

2.智识:跨学科、跨文化、跨界的全媒体素养养成

面对互联网技术的深刻变革,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新闻传播教育也面临全新的社会应用场景,由主要面向专业新闻工作、机构,变为与多种社会需求的多元多层多维多节点连接与融合,全媒体素养已不再局限于专业新闻工作内部。如果说技能层面更多的是对内重构,智识层面则需要更多的对外拓展:面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舆论事业,面向新技术革命,面向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跨学科、跨文化、跨界融合,升级厚基础、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为主流媒体、党政部门、新兴媒体平台、大型企业、社会组织和国际组织输送新时代卓越传播人才。以这“三跨”为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近年来不断推动新文科建设,开辟了各类人才培养“特区”,以造就有理想、有德性、有美感、有领导力、有行动力、有卓越新闻传播能力的领英型人才。具体表现为:面向新技术革命,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现社科内部多学科之间、文工之间交叉融合,开设编程语言、程序设计、数据新闻、算法与内容生产、社会化计算与用户分析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课程群。在本科层面,新闻学院建设新闻学—法学、新闻学—国际政治、广告学—艺术学(创意传播)、国际新闻全英文本科项目等跨学科双学位实验班,创办旨在培养数字化、国际化领英人才的未来传播学堂;实施明德明新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丰富“第二课堂”实践和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获得感。在研究生层面,新闻学院与商学院共建战略传播專硕项目,增设大数据与新闻传播专硕项目、智能传播非全日制专硕项目;贯通本硕博培养机制,实施学术拔尖人才培养项目,持续发挥“工作母机”作用,为新闻传播教育界输送师资和理论家。

3.德性: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灵魂的心性培养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作为中国共产党亲自创办的第一所正规高等新闻教育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课程思政建设秉持六十多年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和深厚积淀。其核心理念是:以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当代化、中国化为面向,以培养响应国家社会重大需求的经世致用人才为目标,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生态型教育体系。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课程体系、理论支撑、师资队伍、文化养成、学科生态五位一体的整体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1)课程体系: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核心课程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课程的全覆盖。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灵魂,打造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及素质拓展课程三个层次的全方位课程思政体系。以创新模式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当代中国新闻事业》核心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摄全部教改、课改工作,融通专业技能与主流价值观培养。注重国家情怀与公共精神培养,开设由传媒业界精英主讲的《经典新闻作品案例解析》课程和国情类课程《传播与社会》。

(2)理论支撑:以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当代化、中国化研究支撑课程思政教育。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坚持以研究带动课程思政教育,组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开展以“新中国70年新闻传播史”(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宣传史”、“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的多个研究项目,建设以资源库、案例库为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文献大数据平台”。

(3)师资队伍:加大扶持培养力度,提高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创造性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基于学院开展的“人大新闻传播学科核心课程创新行动计划”和“前沿特色课程创新行动计划”的支持,引导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全面融入主流价值观引领、凝聚社会共识、专业理想与公共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使课程思政浸润其中,产生于无声处的效果。

(4)文化养成:加强对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历史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职业荣誉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承自1937年陕北公学以来红色新闻教育的传统,改革开放重要历史关头的两篇重要新闻文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均出自学院毕业生之手。在新时代的课程思政教育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继续创新模式,推动红色新闻文化的精神传承和家国情怀培养,组织师生赴全国多处红色新闻事业旧址开展史料发掘、社会调查和现场教学,持续开展“新闻学子走基层”调研活动。

(5)学科生态:打造合作、协同、共享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科研新模式。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通过举办“马新观骨干师资高级研修班”和“全国新闻传播骨干师资研修班”,为兄弟院校培养逾千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科研人才,通过不断的实质性行动,促进合作、协同、共享的良好学科生态。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传承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的宝贵历史遗产,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全方位升级改造,中國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邀请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于2020年7月23日上午共同组织“重返历史现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寻根之旅”视频直播活动。十家学院结合当地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文化资源特色,按照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发展历程,分别在上海、瑞金、遵义、延安、武汉、重庆、西安、延安、西柏坡、北京十地进行网上视频直播接力,实现云端同步传递,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对广大师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历史教育与洗礼。这一行动的意义,不仅在于探索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形式,还通过院校合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科研资源整合的新机制,这一开放的机制正吸纳更多的兄弟院校共同参与、共享成果。

三、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的体系构建:以学术研究支撑和带动人才培养

一流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的学术研究,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亦不外于此。当前,新闻传播学科面临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和历史机遇,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体系的构建,将为人才培养发挥关键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体系是历史的必然。现代新闻业诞生于大工业化时代,具有鲜明的职业新闻业特征:机构垄断、严密组织、高度专业化。当前,在以互联网为底层技术逻辑的新媒体环境下,职业新闻工作的语境已发生重大变化,其以新媒体机构和平台、自媒体、公民新闻的崛起为标志,传播格局已由精英机构和人士垄断转变为日趋多元化。与此同时,受西学东渐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新闻业经过愈百年发展,亦逐渐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的发展尤其显示了新闻传播在中国语境下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功能。

当前,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体系的构建逻辑建立在三个面向的基础上:面向新时代,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向新技术,基于本学科受到新技术影响和推动的现实,着力推动和全面铺陈“新文科”转向,在学科内部实现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对社会和其他学科的理论输出和智识贡献,进而重塑学科主体性;面向全球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立可跨文化交流的话语体系,实现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

基于上述逻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以“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布局“新文科”背景下的学科转型升级战略,构建三大资源库、五大史、九大学科发展方向的整体发展架构,全面推进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学科、学术、话语三大体系的“明新工程”。即以“中国新闻传播史基础史料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文献大数据平台”“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与红色新闻文化数字记忆工程”三大数据库为本学科构建支撑性的公共资源平台;以“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传播史新编”“中国古代舆论思想史”“新媒体技术史”“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史”五大史的编撰描绘本学科基础性的知识图谱;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特色新闻学”“传播学基础理论创新与中国传播学知识体系构建”“新闻传播史与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史”“公共传播与国家治理”“融媒体与数据新闻”“视觉文化与创意传播”“互联网内容生态规治:伦理与立法”“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未来传播”“全球新闻传播与跨文化交流”九大方向布局学科发展重点。

经过多年的探索,新闻传播教育界在全媒体人才的培养上已形成了一定的基本理念和模式,也展现了多元探索的丰富多样性。未来,在这些基本模式和多元路径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并将共识和模式具体化为更清楚的指标,集合学界业界专家团队,通过全球性调研及与国际一流学科对标,启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质量评价指标研究和开发,着力构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理念是:坚持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造就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舆论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等理念和原则,涵盖职业信念与理想、伦理与精神、理论与知识、实务技能、外语水平、交流能力、领导力等多级指标。这一体系的建立将为全媒体人才培养提供基本标准和行动指南,助其更稳定、更持续、更高质的健康发展。

作者:周勇?郝君怡

新闻学创新管理论文 篇3:

充分发挥县级融媒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2018年8月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县级融媒体在社会治理当中的角色和担当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县级融媒体中心具有本土特征,与县域内群众最为贴近,在推进本地基层治理上有着天然优势。近年来,通过不断提升自身引导功能和服务功能,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深度融合,推动基层治理手段创新发展,在当前社会治理环境下显示出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互联网时代地方政府推进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

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凝聚共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县级融媒体中心竞争力的优势在于本土,而核心在于内容,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之中,肩负正确引导、凝聚共识的责任和担当。近年来,县级融媒体中心重视内容建设这一根本,强化政治引领,以文化凝聚共识,内容输出的质量和形式不断提升。用本土语言讲好基层故事,极大满足群众对于獲取优质内容和信息的需求,增强当地群众满足感、幸福感。有的地区,依托自身广电专业团队资源,利用新媒体手段打造“爆款”,当地取景拍摄短视频作品,构建地区特色形象,宣扬本地文化,作品浏览量突破百万人次,取得了一定传播实效。

正确引领舆论导向,畅通民意。从实践来看,绝大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能够反映民众日常所需,传递民间呼声。当前社会治理环境和形势错综复杂,要求将县级融媒体中心融通各级政务资源,担当起群众与政府的沟通桥梁的角色。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当充分运用网络化、信息化手段,强化正面引导,加强正面宣传,搭建起干群“面对面”对话的通道和窗口,着力解决信息不透明、沟通不顺畅的问题,通畅社情民意的表达,引导良性互动,推进沟通协商。同时,重视舆情监控功能的建设,把控舆情事件发展方向,加强舆情可控性。比如:有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实现了“融媒问政”,设置“市委书记群众直通车”栏目,并将其打造为党委政府与群众沟通的“第二信访局”,疏通民情民意,化解了基层社会矛盾,客观上缓解了基层的信访压力。

助推社会有序发展,强化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在社会治理的大环境之下,服务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县级融媒体中心既是手段,也是平台,在推动服务精细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助推经济社会有序发展。各地融媒体中心提供便民服务已经成为“标配”,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本地实际推出特色板块,大到医疗社保、民生养老、就业求职,小到交通出行、水电气缴费等,将精细化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让服务触手可及。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能够响应党中央号召,在重大事件中担当使命任务,疫情期间,提供权威防疫知识,公布确诊病例信息;开设物资预购通道,助力企业复工招工;报道本地抗疫进展、抗疫信息;开设远程教育功能,上线自主学习课程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加强民众和政府之间沟通互动的重要纽带,能满足当地人民在政务、民生、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充分利用新媒体助力基层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未来可期。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作者:昔楚新

上一篇:后现代网络文学论文下一篇:金融资产会计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