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盐俗文化的思考论文

2022-04-27

内容提要:南京博物院的考古事业发展秉承中央博物院的传统与积淀,在考古发掘、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连云港盐俗文化的思考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连云港盐俗文化的思考论文 篇1:

创新高校茶文化教育 培养茶产业发展生力军

摘要: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有修身、俭廉、和谐、养生、保健的积极作用。饮水思源,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为我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生力军,推动茶文化发展。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生;教育

茶起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有着礼让、养生、修身的社会功能以及廉、美、和、敬的精神内涵。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传播的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包含和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中国茶文化在不断发展,泡茶方式从唐代以前混煮法发展到唐代的煮茶法,再到宋代的点茶法,最后到明清时期的瀹茶法,朝着自然、简约、生活化方向发展[1]。制茶法也有龙团凤饼、团饼茶、散叶茶,直至显示茶叶色、香、味、形的绿茶、黄茶、红茶、白茶、青茶和黑茶等,形成了千奇百态、异彩纷呈的茶世界。高校学生作为茶叶消费的特殊群体,孕育着庞大的消费市场。调查数据表明:50%以上的高校学生喜欢饮茶;饮茶以绿茶为主;能够接受的茶叶价格相对较低;重视茶叶质量胜过品牌;对新型饮茶方式表现出较高认可度;但对茶叶品质鉴别以及茶文化知识相对缺乏[2]。在高校中开展茶文化教育,让大学生广泛参与茶文化活动,以茶育德,以茶养智,以茶养生,对缓解学生压力大有裨益,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了解茶文化的丰富内涵,还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我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生力军。

1 茶文化教育促进大学生育德修身

茶圣陆羽最早确立茶德标准:“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3]。现代庄晚芳把茶德概括为:“廉、美、和、敬”,并倡导“通过茶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和道德修养教育” [4]。因此,茶文化教育是当今高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良好人格的理想载体。

1.1 和

“和”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儒、道、佛三教共通的哲理,茶和天下。茶是一种和谐健康的饮料,通过饮茶能平和心境,营造和谐气氛;茶能和谐身心,怡情悦意,释矜平燥。唐人裴汶对茶性的体验最有代表性:“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并能“至其冲淡、简洁、高尚、雅清之韵致” [5],茶的和谐得到了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喜爱。相比之下,酒是一种烈性饮料,酗酒会使人失去理智,滋生事端。人们常说“酒是战争的文化,茶是和平的文化”;“酒是男人的文化,茶是女人的文化”。欧洲科学家也高度赞誉中国茶叶“把西方人从酗酒中解救出来,是东方给与西方的伟大慰藉物” [4]。在高校倡导“不抽烟,少喝酒,多喝茶,喝好茶”得到大学生们的普遍认可,也将为那些终日忙碌而倍感疲惫的莘莘学子们开辟一片清新自然、充满着诗意的栖居!

1.2 廉

茶秉性朴素高洁,不入俗流,常作为节俭和廉洁的象征。以茶为载体,茶性的俭朴可以培养淡泊超然的精神涵养。节俭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修养。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曰:“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茶味苦涩,苦后回甘,体现着吃苦耐劳精神,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勤俭节约的美德密不可分。目前,部分高校学子存在铺张浪费严重,奢靡之风盛行的现象。结合茶文化学习,对树立艰苦朴素理念,弘扬勤俭节约美德,锻炼吃苦耐劳意志,培养攻坚克难信心,摒弃享乐主义作风有着重要作用。

1.3 美

历代文人引茶入诗、以茶作文、以茶绘画,形成丰富的茶文化内容,也产生了茶美学意境。审美茶的意境不仅是艺术家诗意栖居的家园,更是人们生活中怡情悦性的方式[6]。现代社会中,饮茶品茗被视为美的休闲方式,茶香袅袅入教室,把茶香融入书香中,人醉茶香里,体现了校园另一种美的意境。学子们在清静的处所斟上一盏茶,看茶汤的透彻,观茶叶的沉浮,品茶味的甘涩。这既是对生活的享受,也是对自身修养的陶冶。品茶悟道,促进同学间沟通与交流,提升了美的意境。

1.4 敬

“敬”为敬爱、尊重之意。孔子曰:“人无礼,无以立”。孟子曰:“礼者,敬人也。敬人者,人恒敬之”。中国乃礼仪之邦,朴实善良的人们古道热肠,热情好客,客来敬茶是待人接物的起码礼节。敬茶是表达主人欢迎之情,拉近主客间距离的一种简单而实用方式。杜耒《寒夜》诗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以茶敬客、以茶睦邻、以茶赠友、以茶联谊,品茗之中,联谊达礼,终以致和[7]。通过参与茶事活动,大学生们在敬茶过程中学会尊老爱幼、尊师爱生,养成谦和友爱、文明知礼的良习,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 茶文化教育促进大学生养生保健

茶为药用,自古有之。汉代《神农本草经》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以解之”。陆羽《茶经》云:“若热渴、疑闷、脑痛、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醒醐、甘露抗衡也” [3]。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高度概括了古代茶的药用价值。现代研究表明:茶叶中含 500多种化合物,有多种医药保健功能,概括地说有“三增”作用(增美、增智、增寿);“三降”作用(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三抗”作用(抗衰老、抗辐射、抗癌症)。除此之外,茶还有防龋固齿、抗菌消炎等作用。

2.1 提神醒脑

茶叶中的茶叶碱、咖啡碱等嘌呤类衍生物,通过刺激大脑中枢神经,使人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增强。茶叶中的γ-氨基丁酸是一种神经介质,能降低神经系统噪音,提高神经信号传导,使人耳聪目明。实验表明:经常喝茶的人患白内障概率较不喝茶人下降50%。文人爱茶,以助文思。白居易《赠东邻王十三》诗曰:“携手池边月,开襟竹下风。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可见茶的提神醒脑之功。

2.2 防治坏血病

众所周知,坏血病是由于缺少维生素C所致,维生素C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绿茶中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茶叶曾经在航海史上做出过巨大贡献:数百年前,坏血病一直困扰着西方航海发展。中国明代郑和却能成功地率领船队七下西洋与各国进行陶瓷、丝绸和茶叶等贸易。郑和团队之所以能规避坏血病风险,原因之一就是出洋船队的饮食有如下规定:“下西洋去的内官合用盐、酱、茶、酒、油、烛等物件,照人数依例关支”。这看似不经意间的规定,使得漂泊在海上的中国船员获得西方船队难以祈求的维生素C,巧妙地躲过坏血病的魔爪,足见中国人的智慧。贫血是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缺维生素A、缺钙、缺铁、PEM)之一。贫血将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造成贫血的原因有许多,如维生素C缺乏、缺铁、缺锌等。 维生素C促进人体对铁吸收,防止贫血。年轻的学子们通过饮茶不仅补充水分,也补充了维生素C。

2.3 防癌抗癌

硒是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被称为生命保护神,抗癌之王。硒有保护心肌,防止心脑血管硬化,增强机体免疫以及抗癌等功能。缺硒会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肝坏死、肌肉营养不良等疾病。茶树是一种天然富硒植物,茶叶是积累硒的主要器官,硒在茶叶内转化成硒蛋白[8]。所以,茶叶是理想的补硒食品,经常饮茶,可以改善人体健康状况,达到防癌抗癌目的。另外,国内外的研究证实,茶多酚有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2.4 抗辐射

茶多酚能够吸收放射性物质,阻止在人体内扩散。茶多酚是紫外线的过滤器,能够阻挡和清除紫外线,抑制皮肤黑色素的形成,减轻色素沉着,对皮肤有保护作用[9]。临床上,茶多酚对肿瘤患者放化疗时引起的放射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当今的信息时代,大学生们被辐射所包围:手机辐射、电脑辐射、电器辐射等。坚持喝茶,既能解渴,又能补充茶多酚及微量元素,还能抵抗辐射带来的伤害,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2.5 美容减肥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茶的减肥瘦身、美容养生功效。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促进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体形;儿茶素能加速胆固醇分解,提高体内脂肪燃烧速度,从而达到减肥目的。茶多酚还能抑制络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形成,具有美白的功效。民间验方:用茶水洗脸,既可以去油消脂、抗菌消炎、还可以打通毛孔,美容效果理想。这对于追求“以瘦为美”、“以白为美”的高校女大学生来说真是雪中送炭,饮茶理应成为大学生的最爱,成为“慰藉心灵的鸡汤”。科学饮茶,引导学生健康美,正是茶文化教育在高校中起到的保健作用。

2.6 益寿延年

人的衰老是由于氧自由基对人体细胞的攻击伤害所致。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能有效消除氧自由基,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减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自古茶人多高寿:古有茶圣陆羽、诗僧皎然、“吃茶去”的赵州和尚、“君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今有著名茶学专家吴觉农、庄晚芳、陈椽、张天福等无一例外的高寿,均是吃茶养生的极好见证。茶的保健作用“重在预防,贵在坚持”;饮茶过程是“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其结果是“人登寿域,度百岁乃去”。

3 开展茶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

3.1 发展茶文化

唐代陆羽倾其毕生精力撰写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挖掘和推广茶,使茶成为世界饮料之王,全世界1/3的人口受益。因此,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盛赞中国茶叶是“中国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大贡献”,陆羽功不可没[3]。自古以来,茶要热饮,冷茶易浊。陆羽也说:饮茶要乘热连饮,茶汤热时“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但在追求“天然、健康、快捷、方便”饮食潮流的当下,大学生们喜欢在茶汤中加入冰块,甚至直接用冷水泡茶。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将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研发“开瓶即饮”的茶饮料是现代生活的必然诉求,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飞越。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研发,市场出现冰红茶、凉茶、别样茶等系列冷饮。以健康为卖点的茶饮料,越来越被大学生们接受,这种创新无疑发展了茶文化。

3.2 加强爱国教育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总体看我国茶园面积世界第一,茶叶产量世界第二,茶叶出口量世界第三,位于世界四大产茶国之首。由于缺乏名牌产品,导致中国茶叶创汇位居世界第四的尴尬处境。仅英国一个“立顿”品牌茶,就超过中国茶叶的出口总值[10]。世界上茶叶消费最多的国家是英国,英国人普遍喜爱饮茶。据统计,英国人均消费茶叶每年在3公斤以上,居世界之首,而作为茶叶发源地的中国,据农业部统计,人均茶叶年消费量仅为0.4公斤,不及世界人均0.5公斤的消费水平[10]。振兴中华茶产业的重任落在当代大学生的肩上,倡导“茶为国饮”,任重道远。

3.3 提升思想境界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多元文化发展,快餐文化应运而生。快餐文化源自西方发达国家,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遍布中国城乡的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是快餐文化的缩影,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中国年轻一代的生活。茶文化的“静”引导和修正快餐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抛开浮躁的心情,静下心来,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去迎接挑战。以品茶的心境品味生活,给浮躁的世界带来一丝凉意,用品茗的“慢节奏”抑制生活的“快节奏”。

3.4 促进茶产业发展

茶经济的快速发展,给茶产业带来蓬勃生机,而茶专业人才匮乏是制约茶产业发展的瓶颈。据调查,茶产业每年需要20 万人就业,每年茶专业毕业的学生仅 4000人,造成了茶专业人才极度短缺的现象[11]。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茶专业人才是今后高校培养的一个方向,大批茶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就业,将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李家华,卢晓慧,蒋梦瑶,等.高校大学生茶叶消费情况与消费观念的调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903-

16905.

[3]闫茂华,陆长梅.浅析陆羽茶经对中国茶文化和茶医学的影响[J].农业考古,2014(02):188-192.

[4]吴红英,朱红英.从茶文化的德育功能看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J].农业考古,2010(05):11-14.

[5]施由明.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比较略论[J].农业考古,2002(02):317-321.

[6]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等.我国茶文化及茶审美认知影响因素调查报告[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08):182-184.

[7]陈文华.论中国茶道的形成历史及其主要特征与儒释道的关系[J].农业考古,2002(02):46-65.

[8]温立香,郭雅玲.富硒茶的研究进展[J].热带作物学报,2013,34(01):201-206.

[9]黄玉梅.谈谈茶叶中茶多酚的药理保健功效[J].农业考古,2010(05):255-258.

[10]李丽娜.我国茶产业的发展现状路径选择及未来趋势[J].农业考古,2013(02):165-170.

[11]李北柿,刘国敬.论创新型茶文化专业人才素质培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11):126-128.

作者简介:闫茂华, 硕士,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生物教学及营养卫生研究;陆长梅,博士,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生理生化研究。

作者:闫茂华 陆长梅

连云港盐俗文化的思考论文 篇2:

江苏考古之亲历与展望

内容提要:南京博物院的考古事业发展秉承中央博物院的传统与积淀,在考古发掘、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时期南京博物院乃至江苏省的考古事业应如何发展,南京博物院考古所原所长、邹厚本先生认为,应着重探索诸如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命名与研究,先秦时期吴、徐等诸侯国的界定与研究以及中古时期江苏地域文明的发展进程研究等课题,建立考古工作站和考古资料数据库,培养更多更权威的专业人才,推进科技考古、水下考古、公众考古等各分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从而促进江苏考古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南京博物院 江苏 考古发掘 中央博物院 邹厚本

邹厚本(1936-),江苏苏州人,1955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师从苏秉琦先生。1964年到南京博物院工作,主要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1986年起任考古部主任。在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稻田遗迹、江南商周青铜器和周代土墩墓等研究领域卓有建树。2015年10月3日,本刊编委、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林留根所长对邹厚本先生就其所亲历的江苏考古事业以及江苏考古未来的发展作了专访。

林留根(以下简称林):邹老师,您好!首先向您介绍一下我们采访计划的缘起。考古学从20世纪初介绍到中国以来,一批又一批的专家学者为中国的考古事业贡献了青春年华甚至是大半生的岁月。时光荏苒,很多老专家都已年届八旬、九旬,他们作为考古学科建设和考古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大量重要的信息和宝贵的思考,这些对考古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史研究、考古事业的发展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作为学术期刊,我们计划通过采访的形式,将这些宝贵的信息记录下来、保存下来,为相关的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履行自身的使命;同时,也让年轻一代了解老一辈学人的学术生涯和心路历程。

邹厚本(以下简称邹):这个想法很好。

林:《东南文化》的主办单位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是中央博物院,1950年后先后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华东大区博物馆,所以可以说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史实际上是江苏省的考古史。从中央博物院到南京博物院,我院一方面为中国的考古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也为考古学学科和考古事业发展积累了很多宝贵的遗产,值得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传承、借鉴。我想先请您就这方面谈一谈。

邹:中央博物院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有很多优秀传统,我们南京博物院都继承、弘扬了。第一,专业人员的年龄、知识配置结构合理,各有侧重,在各自的领域内卓有建树。我到考古部时,考古部主任赵青芳先生(以下略去敬称)、主要业务负责人尹焕章分别参加过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和浚县辛村西周墓的发掘;有年岁稍长的、研究古环境古地理和考古测绘的张正祥;有精通古代工艺技术史和考古绘图的黎忠义,他绘制的殷墟陶器图录至今仍是考古绘图范本;有早期参加过文化部文物局考古训练班的罗宗真、葛治功;有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的纪仲庆、尤振尧、郑金星、袁颖、汪遵国等;还有南京博物院培养的考古人员,如陈福坤、钱锋等人……各人的专业方向都有所侧重:新石器时代有纪仲庆、汪遵国;商周时代有我;汉代有尤振尧;六朝、隋唐有罗宗真。不过这种专业侧重也不是绝对的,如扬州唐城考古发掘,罗宗真、纪仲庆、尤振尧都参加了。这样,我们在考古学各相关研究领域都有发言权。第二,重大发掘或组织、集中部门或院内的业务骨干参加,如20世纪50年代配合治淮工程、60年代发掘南京泰岗寺遗址、邳县刘林遗址、铜山丘湾遗址、六合程桥东周墓等;或由某领域的专家组队,如罗宗真主持南京富贵山东晋帝陵发掘,尤振尧主持铜山青山泉汉画像石墓发掘。第三,重要项目的发掘报告,由参加发掘者合作整理并进行专题讨论,讨论结果作为报告的结语;报告发表须由主任审阅、签字。这样既发挥了研究者的专长,又保证了发掘报告的质量。如刘林第二次发掘整理报告时,所有参加者就各自对这次发掘的认识进行了几次专门的讨论,形成的共识便是报告的结语,最后由纪仲庆执笔统稿完成;北阴阳营的发掘报告也是这样完稿的。第四,发掘结束后,在当地做展示宣传工作,如六合程桥东周墓的发掘,主要由汪遵国负责宣传联络,结束后在当地做展示宣传。第五,利用考古发掘机会为院里培养年轻人。如发掘高淳永宁土墩墓时,院里的年轻人包括霍华、吴荣清、郝明华等到工地实习,专业技能和素质得到较大提高。第六,考古专业人员集中精力于一线的发掘工作。当时的发掘经费由院考古部在季度计划内开支,没有经费压力;修复、照相、绘图等辅助工作也均有专门的技术力量完成,有些老人从1949年前就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如历史语言研究所的王文林、李连春等。第七,重视发掘现场的安全保卫。比如发掘天山汉墓时,整合、动员了60多人做现场保卫和保护。

林:南京博物院在发展历程中培养了、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考古学专家,您称得上是承前启后的一代人,上承曾昭燏、赵青芳、尹焕章以及稍后的罗宗真、尤振尧、纪仲庆等,成为20世纪60—90年代江苏考古重要时期的中坚力量,担负了江苏考古的重任,也完成了很多重要考古发掘。请您谈谈这段时期南京博物院重要的考古发掘项目。

邹:20世纪50年代初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发掘与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如曾院长主持发掘的南唐二陵、山东沂南汉画像石墓等。我院的考古力量在国家重大建设考古项目中作出过重要贡献,如淮河治理、郑州二里岗商代遗址、长沙汉墓发掘等。60年代考古发掘重心转移到长江下游的江苏地域,即使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我院的考古工作也没有完全中断。1972年陕西省文物工作会议,国家文物局王冶秋局长对当时的考古工作进行了动员布署,对考古发掘事业的推进和宣传保护文物政策起了关键作用。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步入正轨,比较重要的是草鞋山遗址的发掘,这处遗址是当地窑厂挖土时发现的;南京栖霞山六朝墓群是工程建设中发现的,发掘工作均得到了当地的有力支持。80年代发掘的墓葬多,有扬州广陵王墓、高邮天山汉墓,时代背景与马王堆汉墓发掘有关。90年代初考古学科重视三大课题的研究: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昆山赵陵山良渚墓地、新沂花厅新石器时代墓地、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时代城址、苏州草鞋山遗址古稻田等项目的确定都与文明起源、农业起源研究相关。

林:这些重大考古发掘项目中,哪些是您亲历的?因为您的学术生涯和心路历程基本上是和这些重大考古发现联系在一起的。

邹:我考古生涯中实际参加的较重要的考古发掘、调查项目主要有邳县刘林遗址、苏州草鞋山水稻田遗址、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墓地、铜山丘湾社祀遗址、沭阳万北遗址、丹徒断山墩遗址、句容浮山果园和高淳永宁土墩墓群、六合程桥东周墓、涟水三里墩战国墓、高邮天山汉墓、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宜兴古窑址调查与发掘等。我于1964年4月26日到南京博物院,不久赵青芳安排我先看材料,我当时新石器时代的材料看得比较多。5月份我就与赵青芳、汪遵国去邳县刘林发掘。我们一共10个人,住上下铺,老中青三代主要业务人员全部参加,有赵青芳、尹焕章,还有纪仲庆、汪遵国、钱锋、陈福坤和我,由尹焕章总体安排。当时大家的主要精力都用于发掘,其他主要的活动就是学“毛选”。在工地上,尹焕章考古发掘经验丰富;实际操作方面纪仲庆做了比较重要的策划,并且负责整理报告。发掘结束时,结余的六千多块钱由我带回来。当时我们每个季度有考古经费五、六千,相当于现在的60万,用不完。同年8月我与汪遵国、尤振尧一起参加了六合程桥中学东周墓的发掘,在滁河边上,我们住在教室里。我和尤振尧在工地上发掘,汪遵国负责全面工作包括对外联系和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发掘出土了臧孙编钟等有铭文的青铜器。接下来是涟水三里墩战国墓的发掘,赵青芳、纪仲庆和我参加。涟水汽车站到住地有两里路左右,我们挑着行李,住在一个茅草棚里,早晨吃的是山芋干稀饭。之前我和纪仲庆调查过,那儿是黄泛区,在离地表四米以下发现过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发掘战国墓时有三四千人围观,我们只能连夜取回遗物进行整理,后来发现的透雕铜镜就是整理出来的。当时江苏省委书记许家屯在涟水蹲点,要求我们给当地做宣传,我们照办了。那段时期发掘任务很紧,我们接着又到徐州发掘丘湾遗址,尹焕章带队,赵青芳、我、钱锋参加,发现了社祀的现象——被捆绑的殉人和狗架向着三块石头。但当时我们只是感觉到遗迹现象重要,没有提高到社会现象来分析。报告送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后,夏鼐所长认为这个报告很重要,给予了充分肯定。

林:学术界都知道,您是“土墩墓”的发现者和命名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命名的经过。

邹:实际上土墩墓在20世纪50年代已被发现,但当时并不认识,不知道怎么定名,称其为“印纹陶遗存”。70年代镇江博物馆在句容浮山果园发掘的土墩墓,形制特殊、内涵丰富,引起了重视。姚迁、赵青芳和我到现场考察后,决定我院再进行发掘。我院前后两次发掘浮山果园,第二、三次发掘浮山果园我们认真按照考古发掘的方法,用分方开方的办法来发掘,发掘的结果是我们感到很重要。后来又发掘了高淳顾陇、永宁土墩墓,对其葬制、文化内涵特征和时代获得了新的认识。在江西庐山江南印纹陶学术会议上,我就湖熟文化和土墩墓问题作了发言,第一次正式在会议上用“土墩墓”命名这种墓葬,得到了与会学者的认可。

林:土墩遗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课题,后来在浙江、福建等地发现了早期土墩墓,在浙江、安徽甚至湖南等地又发现了汉代土墩墓,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我们前几年举办过一个专题研讨会,在《东南文化》上发了两期专题成果。

邹: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到了90年代初,我们比较重视对外文化交流,1992—1999年,我们与江苏省农科院和日本宫崎大学合作发掘草鞋山水稻田,参加的有我、李民昌、谷建祥,苏州的丁金龙和吴县的姚勤德。1992年是试掘,主要是学经验,决定怎么做、怎么判断;1993、1994年陆续发现了早期稻田遗迹现象,时代分为三期。后来到日本举办过学术研讨会,日本各大报纸都刊登这次重要发现的消息,因为这是国际上第一次发现早期的稻田遗迹现象。

林:刚才介绍的主要是您参加的发掘调查,在您担任所长后领导或布置、安排了哪些重要发掘项目?

邹:我刚才已经说过了,现在再补充几句。汪遵国主持的花厅遗址发掘,全部门有一半人员参加;1991年发掘昆山赵陵山遗址,我们与上海博物馆的黄宣佩、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的王明达一起到现场就发掘布方、方法讨论过。1996年开始我主要在三峡地区做考古发掘(1992年开始规划),一直到2004年,我们在三峡发掘的遗址、墓葬反映了这个区域的文化发展过程,文化的地域特色很清楚。

林:您参加、领导了这么多重大的考古发掘,你认为最重要的或者感触最深的考古项目有哪些?

邹:大致有三个。第一,丘湾遗址的发掘。夏鼐所长高屋建瓴,他对遗迹现象的总体把握给我感触很深,以前我们没有这个认识。第二,土山汉墓的发掘。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充分重视,使我们认识到发掘墓葬应有整体考量,不能有挖宝思想。第三,草鞋山稻田的发掘。这是个新的遗迹,我的感触是要掌握遗迹现象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要重视多学科的研究。

林:江苏考古确实有很多重要发现和收获。总体说来,江苏考古在全国处于第二方阵的前段,因此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请您结合十三五规划谈谈目前江苏考古还存在哪些问题,最近几年江苏考古最要紧的是要做哪些工作。

邹:第一项工作是梳理江苏古文化的命名问题。第一个,青莲岗文化有没有?成立不成立?现在看法不一样。我觉得青莲岗文化的定名要有个答案,要在这一片区找同类型遗址做发掘,现在不能轻易否定或肯定,只好按约定俗成的办法先这样说,但要本着对学科发展负责的态度和原则,要界定清楚。早期考古学文化的研究要特别重视区系类型研究。苏秉琦先生的区系类型理论是考古学科基础研究理论的核心之一。我认为用水系的流向线索来研究古文化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因为与先民的聚落都与水源密切相关。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为什么大汶口文化会到豫西去,这就是与水系有关的问题。先民们随着水流往下走,有一支留存在那里,所以就在这个区域出现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在江苏的情况是:在徐州以北,包括大墩子、刘林遗址是大汶口文化早期;在徐州往南,睢宁、泗洪一带就是大汶口晚期遗址;然后下淮河、到颍水往西走到豫西。所以古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有一群人在支撑着。

林:江苏淮河流域、特别是黄淮间的考古学文化,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去调查研究。目前山东研究得很清楚,但江苏一直不清楚,总是采用山东的文化命名,实际上很多场合张忠培先生就称之为“刘林文化”,严文明先生也称为“大墩子文化”。江苏不光是大汶口文化,包括龙山文化、北辛文化、青莲岗文化、顺山集文化的整个考古文化谱系都需要梳理。

邹:江苏史前时期有个特殊现象:南片的脉络基本清楚,古代长江以北的文化交流影响的作用和因素很多,如何界定是很重要的任务,我们始终理不清。江淮间也很难理清,龙虬庄文化、青墩文化都不被学术界公认。我认为其实都可以归入大崧泽文化,成为其一个类型。崧泽文化是这个时期的繁荣时期,是一个重要时期,为什么良渚成为古国时代?崧泽是它的基础。

林:比如张家港东山村那么大的崧泽大墓紧靠在长江口,充分说明当时崧泽文化已经跨越长江两岸。

邹:崧泽是酋邦时期,良渚是神权时期、古国时代,这是古文明发展的历程。酋邦时期发展很快,太湖是其根据地,从这儿往长江以北发展,此后的良渚文化的扩张线路也有往北走的。因此,崧泽是良渚早期的铺垫。目前还有两个比较纠结的问题:第一是江苏北部东夷与商的关系。现在发现的商代遗存是它的点还是面?商代的经略不一定是全面铺开,而是建立好多据点,万北可能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据点,所以万北的商代墓葬呈现典型的商代特征,出土了那么多遗物。丘湾不一定是商代的;有学者认为是东夷的,但它出土的陶器与商代的一样。

林:估计也是商代的,商代的人到当地后融入当地的习俗也是有可能的。

邹:第二个,湖熟文化基本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但我们自己把自己搞乱了,如湖熟文化与吴文化。目前我们对它的文化内涵、分期梳理不清晰,尤其是墓葬因素,原先说它的上层基本与土墩墓相接,但其下层没有发现墓葬,说明我们工作没做到位。只有遗址,没有墓葬,这是个大问题。一个考古学文化要得到认可,一定要解读清晰。但迄今在其文化分布范围内没有发现商代墓葬,这很奇怪。

林:苏北地区还发现了几处商代墓葬,但苏南地区至今还没有。江苏的土墩墓早不过商代,江苏的遗址及其附近也钻探不到这个时期的墓葬。不过浙江地区比较早。

邹:第三个是吴文化。虽然现在打吴文化的品牌,但是吴、吴文化与镇江的关系令人困惑,到现在没有一个突破口。我感觉镇江可能是徐的据点,是南淮夷的据点。春秋后期各国争霸,徐虽然被灭了,但它的后裔仍然在传承徐国的文化。我认为宜侯原来的封地是在古邳,镇江北山顶出土的铜器明显是徐国的器物;镇江是徐的属地。吴国是军事性质的国家,忽视后方的经略,是昙花一现的霸国。木渎古城范围很大,但文化堆积并不丰富。所以这是江苏考古的难题,关键在于怎么找到突破口。

林:我也倾向于您关于镇江是徐的据点的意见。宁镇地区这么大,应该能发现一些重要的商代墓葬。

邹:商代的经略与资源有关,一个是东边的山东东部、江苏北部,获取海洋资源;另一个是南边的湖北、江西获取铜矿资源。浙江的商代遗存与原始瓷有关;宁镇地区应该也和资源有关。宁镇地区岳石文化时期已经有北方文化的渗入,镇江马迹山、句容郭庄都发现了岳石文化遗迹;南京附近发现的典型商代遗物,可能与此有关。

林:关于徐夷、淮夷、南淮夷的考古,我们目前有一些重要线索。苏南地区,常州的孟河一带是南北交通要冲,从目前的调查看,存在着春秋时期的贵族大墓。苏北的邳州梁王城周边地区与徐国有密切关系,应该做系统的考古工作。

邹:是的,近几年的考古发掘证明了邳州梁王城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相当重要的城址,进一步的考古工作肯定能有更重要的发现。第二项工作是中古时期城市发展的考古解读。为什么江南地区在汉代还很落后,但到了六朝以后、南宋以后突然那么发达?我们比较注重早期阶段的发掘和研究,其实晚期的文化、历史等方面也要关注。如古城址的发掘,苏州平江府城有那么好的规划图;比如大石头巷,以前工作做的不多,还需要做,可以在现在的城址下面寻找古代的踪迹;苏州、常州、扬州、泰州几个重要的城市都要发掘。

林:考古所秉承中央博物院以来诸多优良传统,今后应如何发展,如何与国际接轨,将学术研究做得有声有色,是目前的主要任务。在江苏,南京博物院综合实力最强,发展目标也一直是做大做强;同时,各区市的考古力量也比较强,只不过发掘工作开展的力度不大,这可能涉及到管理层面的问题。您认为我们考古所应该如何发挥领头作用。

邹:有些事情急不起来,但要有个良好的开始。

林:考古事业要可持续发展,某些重要课题,一次中断就需要好多年才能恢复。江苏考古目前可能需要有大局、全局观念,比如六朝墓、明代墓的发掘,明代聚落、都城及御窑、功臣墓的发掘。我们是否可以借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办法,中央与地方合作、中央带动地方的模式开展重大发掘工作?比如西安唐城遗址、西安汉长安城遗址、洛阳汉魏洛阳城遗址的发掘就是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主导;扬州唐城遗址的发掘就是因为有国家队,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相关六朝宫城、明朝都城以及明故宫的考古都应该借鉴这种合作模式。

邹:是的。江苏近几年要开展的第三项工作就是,江苏考古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从现在看有一些问题。首先是培养机制。考古所有责任培养人才,考古所的人才至少在国内某一方面要有发言权。现在考古队伍中年轻的同志越来越多,而考古人才的培养是个积累过程,要把他们放到第一线去锤炼,稍有资历和发展潜力的要放在专业岗位上,不要急于提拔到行政领导岗位上,否则他们基本上就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考古专业工作了。考古事业发展需要专家,需要高眼界;考古事业要与国际接轨,首先要与国内先进的理念与方法接轨,无论是人才培养机制、管理模式还是配置方法。第二是管理机制。不能放养式地管理,要有意识地管理。现代社会功利色彩较重,我们要强调、推崇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要选定重要遗址或墓区,建立固定性的考古工作站、工作队。如泗州城,带课题去做五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成为专业人才,在所涉及的领域有权威性发言权。所以要选重要的、在全国有影响的点,与大遗址结合起来,为人才提供研究基础,通过不断积累,成为权威。

林:培养人才不能是有考古项目了再培养,我们可以吸纳、借鉴国家考古所的方式:全国各地有重要发掘的地方都设置一个点,比如这几年傅宪国在海南,一个人能在那里带领一批年轻人进行考古。江苏如果某个人对汉代考古有兴趣,就可以派去连云港做盐仓城,或者盱眙东阳城,那他就是队长,相当于工作站的队长,他带项目、带经费去开展工作,同时也是在为当地培养人才。我们可以借助这个模式发展考古事业,对他提要求,要求他出什么成果享受什么待遇。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的管理机制。

邹:对。第四项工作是要建立数据库和资料库。因为有时候我们发掘后一不小心就会丢掉很重要的信息。这是常年性的工作,是长期的成果,若干代人都能享受这个成果。第五项工作是要重视科技考古和多学科的运用。现在的考古发掘和我们以前完全不一样,现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促进了考古事业的发展和考古成果的体现。如果把草鞋山遗址的人骨、其他良渚文化遗址的人骨不断地积累,建成数据库,向全社会、学界公开,不仅我们可以使用,外界也可以使用。

林:当时我们设想将龙虬庄、金坛三星村、常州圩墩的上千只头骨积累起来,形成一个资料库,这个资料库将成为长江下游最重要的资料库,所有大学都要来查找材料,可以实现共享。我们的体质人类学实验室可以建库,从史前一直到元明清,中国的人口迁徙比较频繁,也很重要,譬如顺着大运河这条线,象淮安出土的宋元明清时期的墓葬的人骨资料都可以建库,能解决大的学术问题。我们的动物、植物考古没有专业人员,但可以利用其他学术机构共同开展合作研究。

邹:第六项工作是要不断更新、添置先进仪器和设备,它们的确比传统设备先进、精良,我们不能总是采用传统方法。比如电脑画图辅以手工画图,效果更好。重要的考古发掘要整合力量,形成群体智慧,这个要形成机制。另外,年轻人对老一辈的考古研究成果中的不成熟、不确定之处,不要轻易推却,而是要挑起重担。比如青莲岗文化,要继续研究,命名属于赵青芳,但成果属于年轻人,要继承发展。不要轻易否定老一辈的观点,学科建设应该是继承发展,如现在不称仰韶文化,称仰韶时代;青莲岗文化也可以称青莲岗时代。学术研究是艰苦历程,不是一代人能解决的问题,可能需要若干代人的努力。

林:接着您说的人才培养来谈。您是受年轻人爱戴的前辈,大家对您都很敬仰。中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历来有培养年轻人的传统,江苏省也具备很好的条件,比如20世纪70年代南京博物院就曾举办过两届培训班。

邹:当时国家文物局在陕西办班,要求地方也办。1976年我们在东阳城办了一期工农兵考古学员训练班,培训对象是淮阴、涟水县市文化站的干部。那年地震,我们是在抗震棚里办班。实习地点在当时梁白泉负责发掘的东阳城,在东阳城东南角发掘了一批墓葬,并对东阳城遗址做了调查。这是第一期培训班,主要讲授一些政策。第二期是培养学员,主要是来自省内各地的年轻人,赵青芳、罗宗真、汪遵国、尤振尧、我、曹者祉都给他们上过课、编过讲义。我主要是带学员们实习,实习地点是在江宁点将台,就是后来的点将台文化遗址地点,近半年时间。这批学员后来都成了地方主要业务骨干。

林:那么,目前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年轻人,让我们优良的传统薪火相传,发展下去?也请您对年轻人谈一些希望,寄语他们怎么做学问,怎么做人。

邹:年轻一代首先要对事业有信心;第二要互相沟通,共同提高;第三要经常看看外面的世界,要有大视野。现在是信息时代,发展很快。比如同样是发掘墓地,传统的方法与现在的方法不一样,王一级的墓要注意陵园,下层次的要注意茔域,持续的要注意区分界限,前后高低都能反映出葬礼。因此要常看、常交流,要增加见识,多见世面,多写文章参加学术会议,这也是一个促进和提高。

林:现代考古基本上是海陆空全方位,并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比如石茆遗址、良渚遗址的发掘即调用社会各方资源,采用多种科技手段。学术界最近几年比较关注的考古学的分支学科,如科技考古、公众考古、水下考古以及考古发掘与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目前江苏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水下考古是国家战略,目前已在全国全面开展。江苏也已经先从太湖地区开始,主要开展太湖的古代航线与相关遗址的调查。其他如考古与遗产保护、利用相辅相承,考古学科建设、考古事业发展出现的新趋势和相关调整,都是我们目前必须关注的。

邹:太湖的水下考古,有几个地点很重要:江苏有的古湖泊周边有古城沉落,苏州越溪、东山、胥口是吴越交战时期的重要通道;无锡马迹山附近也很重要。太湖附近的河道里曾经出土过好多青铜兵器,就与吴越战争有关。太湖水位浅,很可能会发现当时的战船,也许还能发现当年槜李之战古战场的遗迹现象。

林:我院拟在十三五期间建立的江苏公众考古中心,是将考古发掘、遗产保护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考古发掘通过公众考古的平台来宣传,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是精彩江苏的一部分,也能避免像南京明故宫那样负面的事件发生。这是很值得期待的。最后请您谈谈对考古所的希望。

邹:目前考古学科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历史信息的提取、考古资源的保护、多学科的合作研究,提升了考古作为第一学科的升值空间。作为南京博物院内一个组成部分的考古研究所,如何适应事业、专业、学科的发展,我认为首要问题是解决理念问题;其次是解决管理体制、管理模式问题,毕竟考古所与博物院其他部门的专业性质、工作对象、工作方式方法不完全相同。因此我建议,可以就这个问题进行一次调查研究和专题研讨,这在全国也是首创,对推进南京博物院体制内的考古学科发展很有价值。

(责任编辑:毛 颖;校对:黄 洋)

作者:邹厚本 林留根

连云港盐俗文化的思考论文 篇3:

音乐“非遗”的学校传承与传播

[摘要]以海州五大宫调的学校传承为个例,总结实践体会,探讨地方高校在传承地方特色非遗项目应有的责任与自觉,并从传播与传承、传承与研究、接受与融入三方面,总结实践中的思考认识与经验体会。

[关键词]音乐“非遗”;海州五大宫调;学校传承传播

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对高校来说责无旁贷,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音乐类“非遗”文化丰富多彩,音乐类宝贵遗产与其他类型的“非遗”文化有着许多共性,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其保护传承也任重道远,必须依靠全社会的重视与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学校也是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渠道。传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项目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拥有音乐专业的地方高校,应当主动担起责任,在本土“非遗”项目的传承、传播、研究、发展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与积极作用。只要有切实的行动,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本文仅以海州五大宫调的学校传承为个例,总结一点实践的体会。

一、责任与自觉

海州五大宫调是江淮明清俗曲遗存的优秀代表,长期深藏于江苏连云港市(古称海州)民间,名不见经传,20世纪80年代才被抢救性挖掘出来,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传承保护中,逐渐焕发了它的生命活力。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學校在海州五大宫调入选名录当年,就成立了海州五大宫调研究所,并被连云港市确定为此保护项目的五个市级传承基地之一。从此负起了地方高校“非遗”保护传承的使命与责任。

作为地方高校,应该肩负起传承与发展地方文化的责任。然而,这种肩负实际上是一种跨系统的“兼负”。接受的是文化部门的委托,而不是教育系统的指令。研究所与传承基地的工作要打开局面,肯定有种种困难要克服,有许多条件要创造。这不但要有文化部门的支持,也要有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还要依靠一批志愿者的潜心投入。面临崭新的课题,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关键是要树立一种文化自觉与自信。海州五大宫调之所以能在江淮俗曲群中脱颖而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凭借的是它作为明清俗曲珍遗所蕴涵的特殊价值,以及当地文化部门对抢救发掘这一濒危遗产的突出成绩。如何进一步揭示其价值,发展其优长,这就需要科学的研究。在一个地处边缘的城市,民族音乐的研究力量无疑相当薄弱,作为一所唯一设置音乐专业的地方高校,当然是责无旁贷、“非我莫属”。这不仅是传承民间音乐“国宝”、维护我国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的客观需要,也是将本土传统音乐转化成音乐教育资源、促进音乐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我不肩负谁肩负?”这种自觉,就是我们的动力。

二、传承与传播

海州五大宫调的传承,有三个互相配合的渠道。一是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的“民间小曲堂”,这是连同其文化空间原汁原味保护传承的渠道;二是市淮海戏剧团,由地方戏专业演员兼顾的传承,表演水平较高,是向外传播的依靠;其三,就是以连云港师专为领头雁的学校传承。三条渠道,在传承、传播方面各有一定的优势,在良性互动中互补。

“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包括个人或群体(团体),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HYPERLINK"http://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84656"最重要的活态载体。学校传承属于群体传承。教与学,本来之义就是文化的传承。即使我们不一定能培养出新一代代表性的个体传承人,群体传承也能在“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HYPERLINK"http://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84656"传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HYPERLINK"http://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84656"能够沿袭”中起到夯实基础、扩大影响的作用。对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提出的代表性传承人的条件,我们也将其作为努力目标:(1)熟练掌握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3)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海州五大宫调的学校传承,主要采用开设选修课和开展校园社团活动的形式,连云港师专一直坚持在音乐专业开设选修课,同时又肩负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的责任。为推动全市中小学以海州五大宫调为特色的“非遗”进课堂,利用两个暑假,组织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全员专题培训。每个教师都学会了至少两首“宫曲”大调的代表作,还编制了《海韵新声》的地方教材与师生展示的录像光盘,送到每所中小学校。学校传承,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有组织的人际传播。其传承的内容还是比较浅近的,也难免有歌曲化的倾向,但它的传播面却是很广的,是面向着“未来市民的全体”的普及性宣传教育。我们确定的“三层次”目标也比较切实具体:第一层,让所有学生从小知道家乡有此民间音乐“国宝”;第二层,在学校的音乐活动中不同程度地接触(听赏、学唱)过这一遗产,或多或少地留下儿时的“乡音记忆”;第三层是一部分学生或许能将其发展为兴趣爱好,而未来的传承人必定成长于其中。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训,为学校传承打下了广泛的基础。

随着学校的发展,音乐专业的选修遇到了新问题:本来要求本地学生将此项作为必选,但外地学生越来越多,连新疆、甘肃的都有,掌握方言就是一大难题。专科学制短,选修课只能放在二年级,又有课时限制,一批批如荷塘蜻蜓,点点水就飞走了。但换个角度思考,这一选修课程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只要能吸引他们对音乐“非遗”的关注,撒到各地不都是义务宣传 “非遗”保护的种子吗?出乎意料的是,每学期选修此课的学生越来越多,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学校传承,师资是瓶颈,也是保障。经过近十年的积累,已形成以师专研究所的研究者为核心团队,既有有代表曲目的主唱者,又有人员稳定的小乐队,虽只是“三五成群”,但合成团却可以起到酵母的作用。扩大到中小学骨干教师,形成一支相当规模的传唱队伍。这是一种群体的传承,他们各有所好与所长,组成一支可以比较全面地利用学校阵地传唱宫曲大调代表作的基干力量。

地方高校毕竟位处于文化高地上,对音乐“非遗”的传承、传播是具有一定优势的。曲友自娱的民间小曲堂的“碰曲”活动,相对比较封闭。不仅是其“小众”文化活动空间狭小,还缺少专业成长的发展活力。随着老一代传人的逐渐老去,又重现出萎缩与退化的趋势。学校采用的教学形式效率较高,环境也比较开放,参与的师生既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又较开放地接受着当代多元的文化影响。尤其是传播方式,青年学生更热衷于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海韵新声”艺术团的一次演出,当场就有远方的信息从网上反馈过来,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何不利用媒体新技术来扩大影响呢?报幕员一声“请打开你们的微信”,成百部手机举起来,信息就利用自媒体传播到四面八方。那种场面非常令人鼓舞。于是我们把活态显现海曲之美的节目录像放到网上传播,又以“百日百篇”的形式在网上发表了汇集研究成果的《海曲百日谈》,效果都很好。

三、传承与研究

传承与研究“两项任务一肩挑”,重在两者如何相辅相成。我们的体会是以研究来寻求传承的可靠性,以传承来丰富研究的实践性。地方高校对“非遗”的研究,应当利用地方优质资源,结合音乐专业教育,“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我们以国内民族音乐学的成果为指导,前期研究侧重于梳理已有的发掘资料,进行价值衡量与要點研究。近几年则结合学术交流与宣传展示,侧重探讨项目本体美质的发掘与魅力的呈现。

研究所获认识,或可以这样概括:海传俗曲是在两淮盐文化沃土上繁育的、适应城镇市民娱乐与审美需求而兴衰的民间曲唱艺术,它不是“盐商文化”,也不是“文人音乐”;海传俗曲是明清以来流布于江淮大地上的江淮俗曲“家族”的组成部分与优秀代表。其最有价值的美质是“寓于个性之中”的江淮俗曲共同拥有的艺术特征;海传俗曲艺术上的发展反映着市民群众审美取向的多元变化,主要有艺术歌曲化与曲艺化两种倾向,其中称为宫曲与大调的【软平】【叠落】【鹂调】【南调】【波扬】【马头调】【满江红】七种曲牌是遗存的珍稀,也是艺术歌曲化成果的标志,是特具音乐审美价值的代表;海传俗曲的艺术歌曲化即有些专家所称的“雅化”,“雅化”是清代中期的文化特征,而海曲主要是受昆曲的影响,创腔中吸收了赠板的手法,表现上则是对昆曲清唱行腔与润腔的模仿。

这些认识指导着我们的对海州五大宫调的学习继承与展示实践。很像学习驾舟,由无所适从而只能随波漂流,转变为逐渐驾驭自然而有章有方。有位当地行家评述前后两次学校传承汇报展示演出说:“时隔八年,自当刮目相看!”这种进步,印证了研究引领实践的积极作用。而不少具体课题也正是实践提出的要解决的问题。

四、接受与融入

学校传承要研究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这种民间的传统艺术能不能为年轻的一代所接受。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很片面地认为:传统的就是守旧的、落后的、低俗的。但这是想当然的。问他们有没有接触过,几乎都是说没有。再看初步接触者的反映:曲调倒是蛮好听的,但听不懂唱什么,又慢得像蜗牛,受不了。听不懂的原因,分析起来一是方言障碍,二是一字多腔速度慢,前言后语接不上;三是生活距离远,情绪太消沉。到小曲堂采风,也觉得听觉上没有想象的那么美。

这让我们联想到当年【马头调】的遭遇:

海州五大宫调有一首赣榆发掘的【马头调】,堪称“明清俗曲的活化石”。它的流传与湮没,给我们不少启发。据清末民初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此调“腔调仅七个,倒换用之而已。……近来无唱者,以不受欢迎故耳”。果如此“不受欢迎”,为什么《白雪遗音》中会有四百多首曲词的记录?为什么还将其作为唯一保存的工尺谱置于卷首?为什么清人杨懋建在《梦话琐簿》中描述“京城极重【马头调】,游侠子弟必习之。……几与南北曲同其传授”呢?再读这段文字,还有这样的记述:“然唱者最费力。凡师之教徒,多以此为课程,练习音与气也。”原来问题在于此调难学,所谓“曲高和寡”也。但是当时就被作为声乐的教材,把它捧到与南北曲“同期传授”的地位。

这个事例,引起我们的思考。如果徒有其形,而不能得其神韵,就谈不上传承。如果不能把握其美质并以其美动人,也打不开传播的局面。海州民间有“小曲要媚,大曲要味”的乐谚。对“味”的追求,可谓一语道破曲唱艺术的精髓。海州曲友自称“玩友”。这个“玩”,就是 “玩味”之“玩”。要玩出味来首先要解得其中味,也就是必须深入音乐本体,揭示其动人的美质所在,由内而外,再借助习得传统积累的“音与气”的技巧,把体验到的“味”充分表达出来,以自己的感动来激起受众的共鸣。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受众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审美活动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环节。作品只有经过读者的参与、认识,才变得有意义。作品的意义是读者感悟、阐释后形成的情感形象。“这种情感形象之美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关键是读者发现了什么。”

这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们:青年学生比较有效的参与是展示演出。正如中国艺术院张庆善副院长所言,“对于音乐舞蹈类的‘非遗’,演出也是一种保护和传承的方式。”演出是保护项目的活态展示,一场认真的演出,不仅有鼓舞性的宣传效应,也能给参与者带来创造的机会与荣誉感。在学校的传承与传播中,举办这样的活动,真的是比做其他很多工作都有效。

且听遗产日演出后学生的回馈:

——之初接到任务我们大多都有抵触心理,但是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和排练,我们喜欢上海州五大宫调了,特别是在舞台上获得掌声的那一刻,我们真是感受到了一种荣誉和骄傲。

——走上舞台的那一瞬间,我们理解了,真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马上要毕业了,但是我们一定会把海州五大宫调的演唱传承下去,带到各地去,带到中小学去!

——我已经担任了《宫曲串唱》的演出任务,但是我被《东海房四娘》美妙的旋律所吸引,主动申请参加演出。每次排练,都被女主人公的音乐形象给感染了,感动了!

……

组织学生参与“非遗”的传播演出, 确实比单向的课堂传授收获更大,更能体验到遗产的价值与创造的欢乐。

今年中国遗产日的活动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我们的研究视野也正好转移到了如何让年青一代接受方面。融入,应该是互相渗透,有机地融为一体。这里必定又会遇到“变与不变”的问题。传统音乐的流变性,应该是重要的本质特征。一味不变,何来进步与发展?有专家言,曲牌的“一曲多用”,实质就是“一曲多变”,但变与不变,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传承中强调原真性,强调“原汁原味”是非常必要的,对优秀传统我们应当心存敬畏,尊重规律。海州五大宫调所谓传统音乐的保护项目,音乐本体比非音乐内容更有价值。诸如其曲牌的旋律筐格、清唱与坐唱的基本形式、板眼行腔的讲究、自唱自奏(包括以盅碟击节)与唱奏的配合,这些都要努力存其精华。而题材内容上不适应现代生活的则要有所选择与整理,有所扬弃。我们学校传承,无论进课堂还是进校园,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坚持“积极的人生导向”,总不能以哀怨之声与“倒不如醉卧花前”的无奈来误导后学吧!同时,也要尊重年青一代与时俱进的审美接受需要。我们在成果展演中,就尝试“适量提速、适当润色、适度包装”,在 “适者生存”的“适”字上有一点变革。例如宫曲【叠落】,题为《银台报喜》,如果一味强调赠板的特慢,如何唱得出对报喜的盼望呢?这就要适当提速 。乐谚说“筐格在心,色泽在唱”,要把死谱唱活,就要加入行腔、润腔的艺术处理。所谓“包装”,则是从家居自娱到舞台展演的变化,即“小众自娱”向“娱乐大众”的转化,我们就尝试做一些舞台化的“包装”,“在为客人奉献苹果时加一个合意的托盘”。当然,哪怕是一小点变化,都要有研究支持,慎重推敲,尽可能做到 “合情合理”,合乎音乐表现的情境,合乎项目内在的规矩。

“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是个新课题,大课题。不仅要探索传统与现代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还要探索不同类型的遗产如何依据自身的价值渗透到生活的相关方面。现在我们除了选修课与“海韵新声”展演,还增加了“海味沙龙”“走进社区日”“海曲网聊”等活动,向更宽阔的生活空间渗透。下一步我们要走出音乐课堂与舞台,更生动活泼地将保护项目的传承与传播,融进更宽阔的校园生活中去,并更主动地参与传播文化遗产进社区活动。这仍然需要提高我们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海州五大宫调只是“非遗”花海中的一朵。但是一朵朵汇集起来,一定能壮实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根深叶茂,灿烂的前景是值得我们期待与奉献的。

[參 考 文 献]

[1]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A].2002.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A].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A].2011.

(责任编辑:崔晓光)

作者:冯继

上一篇:加工贸易政策法规优化论文下一篇:水文基层单位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