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审美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为正确引导中学生的审美情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利用教材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也具备实施美育的条件,更应有的放矢施行审美教育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发现美、创造美。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学语文审美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中学语文审美教育论文 篇1:

浅析中学语文审美教育

【摘 要】我国审美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中学语文教育又是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本文就从探讨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着手,结合当下语文美育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强化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 审美教育 审美能力

一、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一)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模式,是一种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创新意识、能力锻炼、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的教育。当代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教育改革也是全方位、多角度的,《语文课程标准》就鲜明地提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号召,强调“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显而易见,新时期的语文教育不会只局限于传授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它是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活动进行审美教育,把学生的个性、人格、道德、情操的全面发展与审美教育进行融合,教育学生怎样感知、领悟、评价美,进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以培养出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是学生综合发展的要求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审美能力的养成和发展对于人改造客观世界以及人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使人遵循美的规律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而只有懂得美并能够积极创造美的人,才能成为恩格斯所说的“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而语文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正具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功能,它能给学生“一颗丰富而充实的心灵”,能让学生产生“对客体合规律性与主体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主体感受”,不仅可以完善语文教学,而且还能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进而促进学生情商发展,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理想健康的人格。

(三)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是由课程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语文教材中一篇篇优秀的文本是由文字构成的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是自然美、人文美的综合体现,这就决定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涉及审美,换句话说,语文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教育优势,从课文阅读、字词分析、语言表达、结构构建都是无形中的审美,学生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提高了审美鉴赏力;另外,语文教学目标中的字词识别、语言运用、作文写作就是学生创造美的活动,更是审美教育的质的飞跃。因此,无论是语文文本的审美属性或是语文教学的内在需求都决定了须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

二、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审美教育弱化

由于学校过分强调升学率,很多中学紧跟中考、高考这一“指挥棒”,考什么才教什么,对语文这一学科缺乏应有的重视,一味地实行“应试教育”,因此,学校教务处在编排课程表、制定教学计划时语文课时量也会有所减少,更提不上对审美教育的加强和重视了;另外,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竞争机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整个社会的功利性。这种急功近利式的教育方式所依存的社会环境和校园氛围并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快速的转变,而要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在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及方法上进行调整。

(二)教师审美意识淡薄

谈到审美教育,许多教师要么认为它捉摸不定、高不可攀,要么觉得它无所适从、毫无定法,所以不少教师还是倾向于运用落后的教学手段,“满堂灌”“题海战术”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学内容只是注重生字生词、段落篇章、文章背诵,甚至一些毕业班的语文教师完全按照升学考试大纲的构成将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肢解,传授所谓的“应试技巧”,语文教学的吸引力下降,机械呆板的教学方式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学生获得审美熏陶的主要途径和来源被人为地破坏,也就隔断了他们通向审美殿堂的通路。此外,从研究审美教育的现状来看,关于美育重要性的研究居多,而对指导学校和教师的美育策略研究就相对很少,虽然在语文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在大学期间都学过美学这门课程,但他们对美学教育这一领域却了解较少,缺乏理论积累和具体实践运用,上述因素都制约了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学生审美能力低下

中学生年龄大致从十二岁到十八岁,正处于人生中的叛逆期,思想未免不成熟,看待问题也不全面,尤其是独生子女居多,以自我为中心,缺少集体荣誉感,加上对青少年进行的美育引导不够,他们的审美能力正在衰退,对真、善、美的追求也出现了偏差。部分中学生摒弃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古典的书画音乐、严肃的诗歌小说、传统的曲艺、健康的影视等一概麻木不仁,却以追求所谓的新潮、前卫、另类为美,过分标新立异、行为怪异。恰逢当今社会正处于各种观念急剧变化的历史转型期,人们的意识作为物质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会随着物质生产的改变而改变的,随着整个社会实际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些复杂而深刻的变革无疑会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产生很大的影响,责任意识、生命意识、团体意识相当淡薄,而这些正是审美教育的重点,也是中学语文审美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强化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方法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针对当下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结合当前形势,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 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1. 朗读法

朗读法指的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我国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这样,我们才可以深刻领会课文文本的意义、气韵、节奏、美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增加学习兴趣,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觉。比如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春》就很适合运用朗读法,教师可选择播放示范磁带,也可让普通话好的同学先范读,接着教师对朗读方法进行指导,“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表达盼春到来的欣喜的感情,可用欣喜愉悦的语调,“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表达作者对春喜爱、欣赏的感情,可用明快的语调朗读,“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表达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应用高昂的语调朗读,语调随着内容的不同而不断变化,以此来调动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美、品读美,从而激起不同的审美体验,达到提升审美感知力的教学目的。

2. 情境法

古代思想家、教育学家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其实这就是现在所说的情境教学法的精髓。情境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诸如用语言描绘情景、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都是情境法的具体运用。比如余光中的诗歌《乡愁》表达的是因台湾和大陆长期阻隔,诗人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而对于人生阅历极浅的中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这种游子心情,因此在讲授这首诗歌时可先让同学们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引领学生逐步进入意境,接着介绍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资料和诗人的生平简历,让学生体会游子那柔情真挚的思乡之愁,最后插入当前两岸形式分析,点明我们党和政府正采取积极措施,促使两岸和平统一,两岸前景一片光明。这样就能使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学习重点,感知诗歌中那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意境之美。

(二) 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1. 研析法

研析法就是要对课文细细品读、咬文嚼字、仔细推敲。在中学语文课文中,有的篇章用字凝练传神,有的句式优美多样,有的对话个性传神。在教学过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提高审美鉴赏力。如在诗歌教学中倾向于锤字炼句,在散文教学中较倾向于句式的锻炼,在小说教学中较倾向于人物塑造,“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这样方可使学生充分回味语言的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人却跳出了俗套,一直被人传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比喻中蕴含美丽的想象和对未来的憧憬,字里行间流露出美好的春意。“纷纷瑞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动不翻”,也在萧瑟阴冷中透出了一份暖意。诗人把漫天的风雪变成了让人欣赏的对象,整首诗充满了壮逸的情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 比较法

比较是人们在认识、鉴别事物中获得新知的一种基本方法,我们正是通过有目的的比较来加深对世界的认识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作品,大都是传诵已久的名篇佳作,每一部作品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都是作者的匠心独构,要在文章中发现作者营构的奥秘,发现通往作家内心的幽密殿堂,比较阅读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通过正反异同等不同角度的比较分析,可以开拓思路,举一反三,有效地提高学生求同存异、积极思辨的能力,使学生增强对文本的体验和感悟,加深对文本底蕴的理解,语文学科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韩愈的阳刚雄健、李白的潇洒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李清照的婉约含蓄、苏轼的豪放不羁;如“大漠孤烟直”雄浑阔大、浩渺无穷的意境与“枯藤老树昏鸦”凄凉孤寂、悲愁不已的意境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在中学语文审美教育中,比较法也是许多教师青睐的方法。

(三) 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1. 想象法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进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由此可见想象力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文学欣赏来说更是如此。语文教材是由一步步优秀的文学作品构成的,文学作品是由语言文字创造出来的,而语言描述只是一种间接的形象感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带动学生填补语言之外的“空白”和“言外之意”,这样才能是学生获得审美愉悦,把学生引入崇高的美的意境。如在讲授《祝福》一文时,对于祥林嫂的形象分析教师可带领学生从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来分析。在讲到祥林嫂念叨阿毛时,让学生想象:假如阿毛没有夭折,祥林嫂的命运会怎么样?在讲到祥林嫂捐门槛时,让学生想象:假如没有“柳妈说鬼”这个情节,祥林嫂的命运会如何?在讲到最后一次祝福时,让学生想象:假如四婶在祭祀时没有打击祥林嫂,祥林嫂的命运又会怎样?通过这些假设,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参与意识,也活跃了课堂氛围,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假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2. 写作法

写作是审美教育中有目的的创造活动,它是信息的输出阶段,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体现,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让学生把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的美用文字语言表现出来,这就是创造美的过程,是语文审美教育质的飞跃。为了便于具体操作,我们可让全班学生写日记、写周记,及时发现、捕捉、感受生活中的美,为语文写作积累素材,养成记录美的好习惯;也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比如春游、考察、联欢等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为了便于操作,教师也可选取一本著作,组织学生阅读、写读后感,然后全班进行写作评比,提供无数创造美的机会,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自觉地有意识地把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观、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晏慧琼.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25(4).

[2]李杏保,陈钟梁.纵论语文教育观[M].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万福,成李戎.语文教育美学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4]刘国敏. 中学语文阅读审美教育[C].广西师范大学,2006.

作者:李艳柳

中学语文审美教育论文 篇2:

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初探

摘 要:为正确引导中学生的审美情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利用教材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也具备实施美育的条件,更应有的放矢施行审美教育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发现美、创造美。

關键词:中学语文 审美教育 意境

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不可忽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息息相关。中学教材蕴含着大量美的元素,我们应在教学中正确施行审美教育策略,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不仅能发现美,而且能创造美。

一、当下语文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内容与任务。然而,当前语文教学现状中的审美教育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抓不住美育的重点

有些教师不能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要么对文质兼美课文中的“美”视而不见,要么将渗透在文章中的“美”过分地抽离出来,使之成了美学课,自我陶醉,而学生不知其所以然。如散文《春》的教学,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课文结构的分析,从盼春、绘春、颂春几个段落分析所写内容及所运用的修辞方法,而忽视了文章所描绘的春景图,让学生去感受春的气息、春的美。有的教师看到了文中所描绘的春天美景,就一味地引导学生怎样去描写春天的美景,符合哪些美学原理,使学生不知所云。上述两种教法都没有真正把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

(二)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课堂上要充分表现出语文教学中的“美”,如音乐美、韵律美、自然美、形态美。比如《苏州园林》虽是一篇说明文,但写出了苏州园林追求的自然之趣、图画之美,如能用录像、投影等展示在学生面前,无疑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苏州园林特点的掌握。

(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学

应试压力迫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发生偏差,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学生的审美教育成了一句空话。

二、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条件

语文教学中,到底怎样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黑格尔曾说:“审美的感官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这就说明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不能离开具体的篇章教学,要渗透在学生文化修养的不断提高之中。语文教材中储存着大量的审美教育因素,这些因素往往就是审美的对象,是各种形态的美。通过教学,这些美的境界、美的形象、美的情感能让学生感知,达到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目的。那么,语文中究竟有哪些美的因子可供挖掘呢?从审美鉴赏的角度出发,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人物形象美

文学即人学,课文中大量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戏剧、散文,都塑造了许多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生动展现了各种人物的形象美、情感美、人格美、精神美等。如“康大叔”那样的丑恶形象,也正是为了衬托美的形象。

(二)意境美

这种美大量存在于散文和诗歌之中。宁静优雅的荷塘月色、枫叶荻花的浔阳江头、青翠欲滴的竹林竹海、挺拔秀颀的塞外白杨、风光如画的桂林山水、秀美神奇的长江三峡……无不体现了一种情景交融之美,足以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得到愉悦的享受。

(三)结构美

文章的结构美是一种形式美,学生能够认识美的结构,并且在写作实践中运用、创造,就能通过鉴赏美的形式,深入把握美的内容,同时也掌握了表现美的手段。所以,发掘文章结构之美也不容忽视。如《药》的双线结构、内外映衬之美,《乡愁》的整齐划一之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时空交错之美等。

(四)语言美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也是构成文章的基本材料。文学语言的美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形象化和个性化上,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语文教材选定的课文,语言绚丽多彩,各具特色,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认真体会,因为只有热爱本民族语言的人,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此外,语文教材中的美还有诸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美,“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画面美,“两眼之间间或一轮”的传神美等。一句话,不是教材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三、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真(语文知识)和善(思想教育)统一起来。但究竟怎样才能统一呢?针对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和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在教学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整体感知,保持课文完整

现在,有种不好的语文教学现象,即把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再条分缕析,似乎将文章“解剖”完了,教学也就结束了。其实,正如孤立的一个音符不能产生美感一样,单独的一个字、词,甚至一句话,也不能引起美的愉悦。教师必须先让学生整体上感知,引发初步美感;在这种美感的激励下,再随着教师发幽探微,追根寻源,从本质上把握审美对象。然后回过头来,对整篇课文作理性思考,以获得真知灼见和更大的审美快感,使语文教学过程遵循“初读—细读—品读”或“整体—部分—整体”规律。 这样,不会让他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是以它存在的完整性作为审美主体的感知对象,为主体所认识和把握的。

因此,在统一、和谐中所体现出的形象完整性是美的形象性的基本要求。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它给我们提供了一幅完整的秋景图,一幅完整的形象画面。它的美不是“古道”“西风”“瘦马”“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等单个形象孤立地显现出来,如果孤立地去欣赏这些单个的画面,就不会产生强烈的美感,有些画面甚至是比较丑的。但是,把这些单个的画面艺术地组合起来,形成一幅完整的形象画面,就显得很美了。这也充分说明,美的形象的完整性,有其内在的结构规律,破坏了形象内在结构的规律,就失去了形象的完整性,美的形象都是由若干形象要素组成的。形象要素的意义只有在整体中才能显出,只有具备审美意义的整体形象的存在,形象各要素才具有审美意义。

(二)创造情境,步入美的殿堂

意境是作者所描述的场面,形象、情调、氛围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有机融合,是一种美的境界。学生未入其“境”就不可能有对“道”的真正渗透和对“文”的深刻理解。所以教师要善于借助各种教学媒体,利用声、光、电及生动得当的教学语言,使学生置身于作品的境界之中,对课文中美的地方不胜神往,丑的地方厌恶痛恨,乐的地方忍俊不禁,悲的地方蹙眉落泪,真正做到“入乎其中”。

(三)激发情感,陶冶高尚情操

语文同其他课程相比,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便于动之以情。所谓“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阅读,发掘课文情感因素,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如《白杨礼赞》的最后一句话:“那些看不起民众, 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从字面上看,其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不用老师教学生也看得懂。但是,它却在对比中鲜明地显示了作者的立场,强化了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深化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使人情不自禁为作者的爱憎分明叫好,也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

(四)提高素质,培养审美能力

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笔者冒昧地想加一句:“自能审美,不待教师说。”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创设民主气氛,使学生们机会均等,踊跃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美的“淘金者”。经过有意识的多次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达到不仅能发现美,而且能创造美的目的。这样将美育植入学生灵魂,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就指日可待了。

(作者单位:湖南省双峰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胡波波

作者:曹乐乐

中学语文审美教育论文 篇3:

谈职业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实施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經济的不断发展,审美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语文作为职业中学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不断渗透的当下,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审美教育融入其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实用性,提升课堂授课的效率。本文就从当下出发,针对审美教育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就如何提升审美教育在其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职业中学 审美教育 实施

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而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发展奠定基础。”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兼美、诗情画意的审美元素能够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因此,教师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美学角度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知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学修养。

一.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加强审美教育的意义

1.提高审美评价能力。作家是通过他的作品来反映社会现实的。因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丰富人文美学阅读教学的内容,拓展人文美学阅读教学的思维,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美学观念,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美学鉴赏评价能力的目的。

2.培养审美情感。在现代美学中,美感被认为是生命体验的一种感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中让学生调动自己原有的整个文化底蕴来感受文本的形象之美、人情之趣、意境之妙,激发学生对作品中的形象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审美判断,通过想象进行艺术形象的再创造,真正提高鉴赏能力。

3.文本意义的建构。没有形象和情感,也就没有审美教育。教师要建立学生与文本的沟通渠道,以自己的教学智慧掣动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深入文本,充分感受作者的情感,体验文本的意境,形成审美意象,进而感受到自然美、人性美和意境美。

二.职业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分析

1.主题美

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文学作品,往往充满情感,引人入胜,入境动情,也能使人心胸开阔,志向远大。如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热爱生活》,冰心的《谈生命》等文章就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及意义,使抽象的生命通过哲理形象地诠释出来,读之如品芝兰,越品越浓。又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其中辽阔壮丽的北国雪景,抒发了伟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必胜的信心。教学这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抒发胸中伟大抱负的文章,能够陶冶学生心灵,增强生活信心,唤醒爱国激情。

2.語言美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其中的“文”就是文采,是从审美的角度来评价作品中的语言。语言是语文审美教育的基础。我们知道优美的文章能够千古传诵,是因为文中优美的词语包含有深刻的内涵,读之似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是妙不可言。如席慕蓉的《乡愁》,把抽象的乡愁用“月夜中的笛声”“挥手别离”“没有年轮的树”等语言描绘出来,使人读之如歌唱,如品茗。

又如《小石潭记》,作者在写潭水清澈“如空游元所依”的情形时,写得形象逼真,似眼前真有一潭小溪游鱼。再如《醉翁亭记》中,“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作者对四季之景的描绘,清新流畅,读之爽心悦目,韵味无穷。还有《绝唱》中对白妞的描写,“秀而不媚,清而不寒”,楚楚动人,让人拍案叫绝,美不胜举,真是言已尽而意无穷。总之,学习这些优美的文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想象和审美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读并能出口成诵为好。

3.意境美

所谓的意境,就是艺术境界。优美的文章能创设出奇异的艺术境界。如诗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中,“直”和“圆”两个字把大漠凄美的风光展示在读者的眼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把物我两忘、人境合一的悠然之景映入眼帘。“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里鸡声、茅店、月夜、人迹、板桥、清霜六个名词,本是很具体有形的一般景物,但诗人借助对这些物象的描写,却在我们眼前浮现出一幅旅人在荒凉的乡村道路上清晨踏霜的生动情景。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使我们体会到旅人“道路辛苦,羁旅思愁”的心境。

好的写景文章,总是讲究创设意境,流露深情的。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呢?”“晒”“睡”“醒”几个词就烘托出一种舒适的温暖的优美意境,表达出作者赞美的真情。而且教材中的说明文,绝大多数也都是“有境界”之作,我们也应善于把握。如《中国的石拱桥》开篇就说:“石拱桥的桥洞形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中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这样的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美妙的艺术境界,使读者感受到了拱桥形式的优美。

4.绘画美

古诗中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我们在学习诗词时,通过意思想象画面,了解诗的意境,从而加深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既能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聯想绘画能力。如根据辛弃疾《村居》,画一幅田园生活图;根据王维《使至塞上》,勾画出大漠风光图。经过这样的练习,要求设计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音乐背景或画面时,就不会茫然不知所措了。

5.结构美

精巧的结构能给人峰回路转、景象横生的美感。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语言美,而且结构也很美,这样读之既有节奏,又有气势。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构思就特别精巧,且悬念迭出,结尾还出人预料,言已尽而意无穷,足见其匠心。又如《紫藤萝瀑布》《安塞腰鼓》等语句整散结合,几句或几个字就可以是一段,读之爽快,干练;结构错落有致,层次清晰,读之铿锵有力。这些变化多端,趣味横生的文章结构,是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的结果。学习这些文章,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又能培养学生仿写诗文的能力。

三.实践策略

1.营造审美氛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有深入体验到作者所表达的精神世界,才能产生心灵与文本的碰撞,才能产生美的感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资源,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不断提高阅读效率;再尝试创建相应的审美氛围,引导学生深入作品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促进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感受作者的情感,理解作品内在的审美意蕴。例如教学《沁园春﹒雪》时,教师可抓住“舞”、“银蛇”、“驰”、“蜡象”等词语,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充分感受到北方冬天壮丽之美,进而感受作者的英雄气概和博大胸怀。再如《秋天》这首诗的教学,教师可先通过范读感染,分析诗歌的节奏韵律、内容的和谐美等特点,引导学生进入意境的理解,然后让学生闭上自己的眼睛沉浸其间,认真领会诗人的感情,最后再给学生欣赏一组丰富多彩的照片,了解自己与诗人对秋天不一样的内心感受。这样,学生就能如临其境,体会到农民丰收的喜悦,获得无限的审美享受。

2.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想象能力是审美体验实现的基本条件。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应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来理解文本创造性的过程,从而在审美活动中自由翱翔,体验意境之美,促进情感与认知的相互统一。例如在《春》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在学生反复阅读熟悉文本后,教师可引导他们闭上眼睛想象文中画面并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时,在学生心中,书中一段段的文字已不自觉地变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图画:春天是花红柳绿,是杏雨梨云,是春早人勤……又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学生读到“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描述一下自己想象中下雪时可能会出现的美景,再对照作者在文中的描述,体会自己的想象与文本的差别,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这些想象和联想,学生心中美的情感得以流露和表达,从而达到了美育的目的。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作者情感。审美情感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反映形式,是学生个体心理对客观的人和事物的心理态度的体验。这种审美情感体验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形成的,而是学生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情感体验。它始终与审美感知、理解、想象和创造相结合。不同的文本中,总是倾注着作者内心的情感。我们只有理解这些美的情感,才能进入更美的世界。教师教学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使学生在发现美、分析美、品味美、欣赏美的同时,去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而理解课文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文本所创造的意境中,获得爱、悲、怒、惧、欢、郁等多种复杂的情感,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美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颂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黑暗和落后……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的培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也是贯彻教者轻松、学者愉快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罗世祥.职业中学审美阅读教学建构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3(23).

[2]崔勋.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国科技博览,2015(31):195.

[3]罗世祥.语文审美阅读教学建构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3(23).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王永红

上一篇:我国货币政策探究论文下一篇:旅游消费研究进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