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2024-05-15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共12篇)

篇1: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内容摘要】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文从审美情趣教学缺失的原因和发掘教材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营造美育环境创设人文氛围、引领学生发现美、激发学生审美想象、开设有趣的课外实践等的培养策略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情趣

培养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文教师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思想情感和高尚的艺术趣味,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实现人格的完美和谐,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审美情趣教学缺失的原因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策略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一、审美情趣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缺失的原因

1、教师不重视审美情趣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有一些教师运用“灌输式”等讲授法,对小学生运用单纯而冗长的讲授,让学生背诵词语解释,句子意思等,导致学生抛开文本,使学生没有更多时间仔细欣赏优美插图、品读好词好句、分析精美段落,无法在插图、词句、段落中发现美,感受美,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审美情趣的培养没有落实。

2、学生审美情趣的缺乏

学生普遍缺乏审美情趣。他们以明星、音乐为美。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出现偏差。很多孩子缺乏敏锐的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的个性及创造力,他们逐步失去审美情趣。

3、“应试教育”的影响

由于“应试教育”是以考试为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育活动,则是一种枯燥无味的教育。很多语文教师翻阅参考书,抄写教案。课堂上充分利用 40 分钟,把抄写的教案在课堂上做一番演讲。开始学生勉强听,可是后来学生缄默不语,或做其它事,甚至打瞌睡,整个课堂没有生气和乐趣。“应试教育”给语文教学所受的影响最大。因为语文教学以情感见长,然而一旦它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它便丧失了其优美语言情趣优势,变得僵硬死板。结果不能使学生享受美育的熏陶和神思飞扬的乐趣。

二、小学语文审美情趣的培养策略

(一)、充分发掘教材,培养审美情趣。

教材作为学生接触到的第一手的文本资料,其承载着重要功能和发挥优势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应由此才能找到突破点。语文教育,说到底也即审美教育。在小学生当中进一步强调审美教育具有长远意义。深悟课本所蕴含的美育源泉,让小学生童稚的心灵畅游愉悦在优雅的语词审美氛围中,开启他们智慧和灵感的萌芽,我在实际教学也尝试一些做法:

1、凭借插图展现美。

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画了大量形式多样、形象优美、内容丰富的插图。恰当地指导学生看图,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美好情感。如《月亮湾》是一篇文字和意境都很优美的散文。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通课文后,我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欣赏文中的插图:村子后面是连绵不断的青山,山坡上长着茂密的梨树和苹果树;村子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水和小桥,一群群鱼儿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河岸上,桃花盛开,远远望去像一片火红的朝霞,还有绿油油的大片农田。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学生心旷神怡,陶醉其中,真切感受到了月亮湾的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审美情趣,最后学生看图读文,声情并茂,丰富了对美好形象的感知,更唤起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品味词句,体味语言美。

小学语文课文用词精美、语境生动,学生可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美,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如《桂林山水》,作者描绘了一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绮山丽水的画卷。作者用三个“真”字写出了桂林山的“奇、秀、险”,突出了山的奇美。作者由静到动描绘了水绕山转,山映水中,山水相映成趣的美景,流露出作者对桂林山水无限热爱和倾心的赞美。细细赏析,还能诱导学生将热爱桂林山水的情感升华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激情。

3、细读文本,体会情感美。

小学语文课文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激昂,或悲壮,或直抒,或含蓄,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文中的情感,并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而朗读表达最能以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出的情感来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情感美。《东方之珠》是三年级的一篇课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看多媒体课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尽情地游览了迷人的沙滩、著名的海洋公园、繁华的街市。结束部分,我请学生说说体会,有的说,香港真繁华啊!有的说,我真想到香港去看看,有的说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学生读着,说着,激动与自豪也溢于言表。学生从此感悟文章意境,从中享受美的熏陶。

(二)、营造美育环境,创设人文氛围。

语文教学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力求凸显语文教学人文优势的一面。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和鉴别能力,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各学科的教学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辅助作用。作为语文教师,要设法在课堂内外,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美育环境,使得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理念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在课堂上,要尽量淡化语文知识的输出教学思路,将教授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志趣,开发他们天赋,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上。

(三)、引领学生发现美,激发学生审美想象。

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他们同样充满着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小学生受生活圈子限制,要善于引领他们去发现身边美的事物,自觉陶冶在美的情景中,激发其潜藏的审美萌芽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去延伸课堂生活,让学生在较为广阔的天地间自由的驰骋想象,开拓他们的审美创造空间。比如,让学生多阅读适合他们的美文。小学生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

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面,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开设有趣的课外实践

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实践活动的契机,注重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美感。无比广漠的宇宙、灿烂辉煌的锦绣河山,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往往能给人们以丰富无限的美的享受。源远流长的祖国文化,对我国的大好河山作了难以计数的描绘。古代文豪,现代大家,皆情不自禁地把笔墨伸向了壮丽的河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些充满激情的诗句,使欣赏者领略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美感。这些客观资源,都是我们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培养的极好材料。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组织的春游、秋游、社会考察等机会,指导学生欣赏祖国的自然美景,考察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如春游时机,可以让学生领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勃勃生机。多让学生走向社会,到生活中去寻找闪光点,激发潜在的愉悦,这也有利于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中耳闻目睹的感性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情感上升华的效果。

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学生审美情趣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和培养。

【参考文献】

1、肖衍豪.莫让美育在语文课堂上缺失

《中学教学参考》2013年第7期

2、林春梅.小议情感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广西教育》2013年第1期

3、马碧珍

语文教学中的美感培养

《广西教育》2013年第2期

篇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摘 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情感体验美、启发想象创造美、审美阅读感悟美、视听结合感受美等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情趣 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功效。从语文教学来说,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从成长成才来说,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时代人才的需要。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呢?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

一、激发情感体验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进行理解和领会课文内容。其实,在多种感觉器官中,触觉也是不容忽视的。触觉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的综合感官来学习知识,体会文章的意境,从而感受文章语言的鲜明、准确、生动、优美。朱自清的散文《春》就是一篇典型的课例。作者对春风的描写,从触觉、听觉和嗅觉三个角度来写的。在讲课时,教师抓住了“抚摸”一词,让学生自己像母亲一样充满爱意、温柔地抚摸自己,就能体会到作者运用了形象、准确的词语,通过手脑并用,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到大自然那种神奇的美。

二、启发想象创造美

想象是一个人的思维不受某种特定的时空限制时,所产生的一种飞跃。想象是创造的基础。能使学生对作者的作品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经验,运用再造想象,创造性想象,想象相关形象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指导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想象文章描写人物的性格、心理、说话的表情、动作和周围环境情景等一些再现性和创造性想象,来体现学生本身对作品中的人和事的一种美的鉴赏。如《桂林山水》的作者在某篇布局上匠心独具。在分别写山写水时,不是直接和盘托出,却荡开笔触,先讲大海的浩瀚,西湖的秀丽,泰山的雄伟,香山的红叶,最后写出桂林山水的奇特风光,烘云托月独具一格。在学习时,教师随着优美的旋律朗读课文,学生闭眼遐想,随着教师的语调时而雄壮激昂,时而流水潺潺。学生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丽仙境。学生用语言描绘着遐想的情景,从而对教材本身的内质美和形式美由感知――想象――体验发展成为学生的直觉,对所学内容心领神会,受到美的感染。

三、审美阅读感悟美

学生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不仅是在引导学生品评阅读文体材料,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文体之中课堂之中拓展开去,在生活实践中去感受品味美之存在,生活中的人、事、物、景处处有美的存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和心灵去感受生活的美,更利于学生对美的感受经验的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学生阅读指导与训练,才能让学生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体验到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到阅读的无穷乐趣,最终将文字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达到提高学生审美情趣,逐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例如《小桥流水人家》,山青、水秀的村子四周被起伏的山峦包围着,婉蜒如带的小河,终年不息地唱着小曲,水清得可以看见小虾游泳。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真是“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和唱,这是多少人的?衾锼?乡、梦中江南啊!”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在作者眼里,家乡的日出是美的,家乡的清风是美的,家乡的小溪、小桥、杨柳,是美的,家乡的一切都是美的。

四、视听结合感受美

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调动学生的智能空间,凭借丰富的想象进入美妙的意境;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展开想象,启发思维,再由情感驱动,引发情感共鸣。教学《秋天的雨》时,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展示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使学生通过多媒体运用和课文文字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篇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一、品味语言

1. 认真诵读, 体味语言中的音乐之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很多课文都是词语优美, 节奏分明的, 通过诵读, 就可以让读者把抽象的文字变得可感起来, 这也是让小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语文教师要辅导学生认真地诵读, 去仔细体会课文中语言的音乐之美, 这对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很大的感知作用。

诵读时, 可以由教师示范, 也可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让学生来读, 关键是要认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掌握正确的诵读节奏。例如《大海睡了》一文, 我们就要指导学生体会诗歌中大海夜晚的平静和无忧无虑, 读的时候应该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来读, 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歌语言的音乐之美。

2. 认真推敲, 欣赏语言中的结构之美

一篇优美的文章, 不仅用词要优美, 结构也同样有美感。诗歌的凝练, 散文的随意, 记叙文的对话等, 无不向读者传递着结构之美。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推敲这些文字, 让学生去感悟课文中的结构美, 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首先, 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研磨课文中凝练传神的词语, 从这些词语中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丰富的情感或者内容。例如《美丽的南沙群岛》中这样写道:“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 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 翡翠和蓝玉合璧, 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 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 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 连浪涛都是美的, 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 一团团, 一簇簇, 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这段话写得非常优美, 教师就要抓住“迷人”一词来进行指导, 让学生去欣赏作者描绘出的南沙群岛美丽迷人的风光。

其次, 教师要指导学生去欣赏课文中那些优美的语句。在小学语文课本中, 有许多优美的散文, 这些都是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良好素材。散文中那些优美的语句, 有的句式工整对称、有的句式错落有致、有的善用修辞等, 教师在教学中, 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并认真分析这些句子的结构之美, 让学生在欣赏中体会语言的美。如上面提到的《美丽的南沙群岛》中那些优美的语句, 无论是句式, 还是修辞, 都可以说是美不胜收, 教师要重点让学生多诵读, 并认真分析。

第三, 教师要指导学生体会文中的人物语言。在记叙文中, 刻画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语言, 尤其是对话。在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语言来判断人物的个性, 并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品质美。例如《负荆请罪》一文中, 当韩勃对蔺相如连续几天不上朝躲避廉颇表示不满时, 蔺相如是这样回答的:“韩勃, 你要知道, 秦王不敢侵犯我国, 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 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 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从这段话中, 就可以看出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精神品质。在教学中, 教师就应该着重抓住这些语言, 让学生通过体会人物语言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二、品味意境

所谓意境, 指的是从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情调和境界, 在语文中指的就是从课文中表现出来的作者的倾向情感与作者所创作的文章融为一体的那种艺术之美。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去品味文中的意境之美。

很多教师在这一点上往往都是把自己理解的意境或者教学参考中提示的意境告诉学生, 然后让学生去背诵, 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 这样学生根本无法真正体会课文中所传递的意境之美。要想让学生真正领会课文的意境, 就应该引导学生去自习品味课文中的每一句话, 然后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去体会作者蕴涵于其中的思想感情, 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意境美。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这首诗四句中没有一个雪字, 可是每一句都可以看到雪的痕迹, 既是写景, 也是抒情, 情景交融, 意境深邃而悠远。教师在教学中, 就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去想象那冰天雪地的季节, 一个老人独坐江边垂钓时的孤独与寂寞, 坚强与理想。当然, 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关键还是要学生去展开想象, 体味诗歌的意境之美。

三、品味形象

在语文课文中, 有许多丰富可感的形象,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品味, 理解人物的感情, 感受人物的品质,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 讲的就是一个小男孩和爸爸一起钓鱼的事情, 因为还没有到允许钓鲈鱼的时间, 所以爸爸要求小男孩放掉钓到的大鲈鱼。故事很简单,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着重让学生品味爸爸的语言和做法, 从而让学生明白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 从而进一步地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丑恶, 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与审美能力。

总之, 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的审美因素,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 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篇4: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情趣;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蕴含着动人心魄的人物形象美。可以说有文学就有美学,文因美存。小学语文教材具备丰富的审美素养,其间有催人奋发的社会美,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启迪才智的科学美,以及匠心独运的艺术美。阅读课虽然没有音乐、美术那么直感,但它却能赋予审美教育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不可分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

一、创设情境,感受形象美

情“包蕴”在课文内容中,“境”是课文内容所构成的整体画面。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小朋友通过感官,置身丰富、逼真的气氛中,可以驱动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多媒体的运用,创设一种审美意境,使小朋友入境悟情,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教育。

1.凭借插图、录像展现美。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画了大量形式多样、形象优美、内容丰富的插图。恰当地指导小朋友看图,既培养了小朋友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小朋友的美好情感。如《我的家乡》是一篇文字和意境都很优美的散文。教学时,我先让小朋友读通课文,然后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欣赏文中的插图:村子后面是连绵不断的青山,山坡上长着茂密的梨树和苹果树;村子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水和小桥,一群群鱼儿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河岸上,桃花盛开,远远望去像一片火红的朝霞,还有绿油油的大片农田。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小朋友心旷神怡,陶醉其中,真切感受到了家乡的美。最后小朋友看图读文,声情并茂,丰富了对美好形象的感知,唤起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采用音乐渲染营造美。在教学《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时,我边吟诵课文,边播放抒情的曲子,让小朋友在音乐声中,诱发情感,体会小男孩的美好心灵,受到美好形象的感染,从而萌生一种学习人物美好内心的激情与行为。

3.凭借语言描述渲染美。教师在领会课文情感的基础上用紧扣课文主题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课,并适当配合一些体态语言,同样能引起小朋友有效感知,与教材内容产生共鸣,培养小朋友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品味词句,体味语言美

小学语文课文用词精美、语境生动,学生可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可听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美,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如《桂林山水》,作者描绘了一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绮山丽水的画卷。他用三个“真”字写出了桂林山的“奇、秀、险”,突出了山的奇美。作者由静到动描绘了水绕山转,山映水中,山水相映成趣的美景,流露出作者对桂林山水无限热爱和倾心的赞美。细细赏析,还能诱导学生将热爱桂林山水的情感升华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激情。

三、细读文本,体会情感美

小学语文课文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激昂,或悲壮,或直抒,或含蓄,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文中的情感,并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而朗读表达最能以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出的情感来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情感美。《东方之珠》是三年级的一篇课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看多媒体课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尽情地游览了迷人的沙滩、著名的海洋公园、繁华的街市。结束部分,我请学生说说体会,有的说,香港真繁华啊!有的说,我真想到香港去看看,有的说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学生读着,说着,激动与自豪溢于言表。

篇5: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摘 要】中国古代的诗词大多具有感情强烈、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意境清新等特点。当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到学生要“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古诗词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并通过这些美好的事物和形象去感染、塑造学生造就他们完善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灵。

【关键词】古诗词;培养;审美情趣;意境;韵律

引言:在古诗生动感人的语言里无不蕴藏着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意境,那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山河壮丽美;那种含蓄深沉、含而不露的含蓄美;那种委婉低吟、悲愤疾世的婉约美;那种整齐压韵、朗朗上口的韵律美,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

1.创设情境,领略古诗意境美。

《山行》是一首优美壮丽的风景诗,短短的几行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美的秋色图,诗人用神来之笔描绘了寒山、石径、白云、枫林在秋天的姿态,那种意境读来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之感。在教学着首诗时,我以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先让学生欣赏这幅画:重重叠叠的高山,蜿蜒的小溪,深山里的人家,还有近处红红火火的枫林等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秋色图,由此引导学生进入了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同时让学生边看图边聆听《山行》的配乐朗诵,使学生的脑海里浮现出作者所描绘的景色:深秋时节的寒山,一条小路通向远方,高山上隐约有几户人家好象在白云深处一样,和诗人一起欣赏到的还有那满山遍野的红枫感受大自然所创造的壮丽美景,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词句,体会古诗语言美。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热情奔放,气势磅礴,把思想感情表达地淋漓尽致,杜甫称他为“笔落惊?L雨”。《望庐山瀑布》一诗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雄伟壮丽的无比热爱之情。在教学着首诗时,我着重让学生理解“生”、“挂”、“飞”、“直下”等词,一个“生”字写出了香庐峰之,团团雾气,在阳光的照耀下升腾浮动的情景;一个“挂”字化动为静,形象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望”的状态中,像一条巨大的白练高高的挂在山川之间,谁能有这样神奇的力量呢?只有大自然。这里包含着作者对大自然神气、伟大的赞美。而一个“飞”字给人以瀑布奔流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好一个“疑是银河落九天”,也只有诗人李白才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学生通过对这些词的理解,进一步领略了诗的意境美,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并从作者所创作的诗中体会语言美,也体会诗人对祖国山河的一份热爱之情。

3.探求意蕴,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然而,诗人表达哲理与哲学家阐述哲理的方式是有区别的。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深刻的哲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面上写庐山,然而,只要我们深入思索,就能悟到这样一个哲理: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了解,不局限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根据哲理诗的特点,要使学生理解古诗的哲理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教学诗时,既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又要理解诗中情理交融的哲理美。

4.诵读诗句,感受韵律美。

古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含蓄壮美的意境,凝练而形象的语言,无一不是作者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慨。理解诗意后,再细细地咀嚼、回味,脑海里浮现出诗所描绘的情景,句尾的压韵整齐明快,读来琅琅上口,加上古诗的韵味抑扬顿挫。学生有感情地吟咏,绘声绘色地表达出优美的诗情画意,充分体会到诗歌鲜明和谐的韵律美。

5.玩转诗性,感悟诗学之美。

诗性,包含两个方面,一位诗人自身的性格之美,二为诗歌所展现的思想之美,两者的完美结合共同体现出诗歌的学问之美。诗歌领域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古诗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以其精妙短小的形式却展现出无限延长的思想价值,其中不乏表达作者的写作背景与思想感情,而现今小学语文课本所录入的几十首意识较为简单的诗词,内容积极向上、思想丰富多彩,多表达一些游子思乡、寄情山水或者忧国忧民的大人思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下十分流行的穿越手法,将小学生带入诗人生活的年代与风貌,再现诗人创作时的情境与深情,让学生和诗人在异域的时空中实现对话式的交流,从而接受思想上的洗涤与心灵上的崇敬,进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诗歌赏析底蕴,在玩转诗性的基础上掌握诗歌的诗学之美,领悟诗歌原本的思想感情与本质内容。

6.关注诗眼,探析诗意之美。

诗眼就好似天空中最亮的一颗明星,独显出最亮的自己却不忘怀天空的整体美好,诗眼在一篇诗歌中的地位即是这样,倍受广泛读者的夸赞却仍无法脱离整首诗歌的本体,对于题目的意趣、诗歌整体的表现力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足以使得整首古诗熠熠生辉。记忆最深的一首杜甫的《春夜喜雨》其中一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绘的春雨好似一个调皮的孩子,一个“潜”字作为整首诗的诗眼表现了春雨的活泼和调皮,给人一种清灵生动之美,可谓是极尽诗意的表达。所以我们在进行诗歌的赏析时,如果能够从实验着手入笔,一方面会体会到诗人的真情实意,一方面也是对整体诗歌诗意的一个把握和理解。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上实行古诗词的有效教学是极为必要的,这对于学生个人诗歌底蕴的培养与文化思想的领悟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拘泥表面的诗歌发现,更应该注重学生诗歌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教学中理解诗歌、赞颂诗歌和品位诗歌,感受诗歌各个层次的美丽与自豪,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杨爱梅,《小学古诗词“五步”教学法》.,《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01)

篇6: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反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求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并使学生具有发现美的意识,促成学生自觉的爱美意识,激发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引导学生“慧眼发现美”

在教学《我站在祖国地图前》一文时,我出示句子“金黄的是沙漠,深褐的是高山,碧蓝的是湖泊,翠绿的是平原,淡绿的是沼泽,浅蓝的是海湾……”同时,我把这句中表示颜色的词用相应的颜色表示出来。

让学生不但体会到了文字的韵律美,还看到了不同颜色的文字,视觉上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不知不觉地学习中,逐渐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这首诗的第二小节是要求重点要理解的。而这一小节中的有些句子写得非常美,如“珠穆朗玛峰,举手能摩天。南沙诸海岛,撒开珍珠串。”这一句通过夸张、比喻修辞手法,把山的高,岛的美展现出来。

教学中,我先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然后品读,边读边想象,体会它们的美。在“找、读、看”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语文学习也是一种很“美”的享受:美的语言,美的韵律,美的画面,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在无声无息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用心欣赏美”

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为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在课前就指导学生收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可以是视频、图片、也可以是古诗、文字等),让学生在理解句子时,相互交流、展示。

当学生发现文章的“语言美”之后,在欣赏美的文字的同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些祖国的美景的视频、图片等,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画面中感受美、欣赏美,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文章中的“意境美”,切身体会课文所描绘的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在理解了诗句后,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当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我就顺势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再次感受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之美,细细品味作品美的意境,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

在教学中我以“读”为着眼点,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审美的情趣。

三、引导学生“用情创造美”

语文教学中写作则是对美的表现和创造的训练。在写作中融入审美教育,让写作表现出来的美感更强烈,更持久,并逐步塑造出充满个性的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

当把第二小节学完后,我就引导学生进行美读,在读中深刻体会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边读边想象画面,然后因势利导,让他们进行练笔:仿照作者的写法,试着写一段优美的文字,并运用自己学过的优美的词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

这样将阅读与习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欣赏美文的同时,自己试着创造美的语言,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美的情趣。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每一篇文学作品无论在语言上、意境上、形象上、甚至在结构上都充分地体现着美。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自觉地挖掘教材中美的语言,美的形象,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在阅读教学中,从点滴入手让学生去感知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韵味及审美理想。

篇7: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

中学语文课本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资源和美的表现。它“集各种美的形态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兼容着内容美与形式美。一方面,因其所反映的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人文历史,社会生活与自然景观的无限丰富性而显得气象万千,另一方面,它又包含着文学作品多姿多彩的形态美、形象美、情景美、章法美等——轻柔和谐的优美、奋发激越的壮美,催人泪下的悲剧美,诙谐睿智的戏剧美,华丽与古朴,典雅与流畅,严谨与浪漫,以至于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风格和意境,

篇8: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本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东西, 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确实需要教师好好动一番脑筋。笔者认为用实实在在的材料, 用行之有效的方法, 是化抽象为具体、训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关键。

课堂教学中文本是训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载体, 如何利用文本这一有限的载体, 培养学生无限的审美情趣, 使审美情趣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意识, 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发掘审美素材、有意识地加以点拨引导。浓缩概括的字词、工整优美的句式、个性鲜明的对话, 等等, 自然都是值得开发利用的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绝好素材;而文本中有许多看似普通平凡的字词、语句、段落, 因为其不起眼, 往往会被教师、学生忽略, 而错失了良好的进行审美情趣培养的好机会。教学活动时老师针对这些内容尤其需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更能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

一.推敲普通词语的意蕴, 感知画面之美

文本中有一些看似普通平常的字词, 却在特定的语境中折射出非同寻常的光彩, 比如一角园林、一缕青烟、一叶孤舟、一片落叶、一阵清风、一丝忧愁、一捋白发, 甚至一堆废墟、一捧枯草, 简单的一组数量词在特定的语境中, 不仅巧妙地绘出了景物的情态, 还能恰当含蓄地传达人物的心境, 起到一字传神的审美效果。像这样的语言现象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好好推敲, 揣摩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之美。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这么一句“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一句描写了荷塘上月色的朦胧美。把“月光”比作“流水”并不稀奇, 稀奇的是“泻、浮、洗、笼”这四个字相互依托映衬, 营造出了一个特别的境界。

“泻、浮 、洗”都 和喻体“水”有关, 描写出了此时“月色”的状态:“泻”写出了月色朗朗、普照万物;“浮”写出了水汽袅袅和月色交融;“洗”写出了叶子和花完全浸润在月色和水汽中的情态;一个“笼”字又使读者的思绪不知不觉地回到“月色”上, 既写出了叶子和花在月色和水汽中的情态, 更突出了月夜荷塘的静美, 一切似乎都沉浸在梦幻般的遐想中。

引导学生推敲这几个词语的表意作用, 想象四个普通的字在特定的文本、特定的情景中, 是如何把静态的月光转化成了动态的月光, 描绘出了月光的动态之美。作者把月光的皎洁、朦胧、轻盈、静谧融合在四个普通词语的理解中, 荷塘上特有的月色也就显得有声有色, 情意盎然了。对这四个字的推敲, 自然会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新、静谧的画面, 获得阅读的愉悦, 经历一段不同寻常的审美历练。

二.品味家常化的言语, 欣赏人性之美

人物语言是人物性格的直接体现, 日常交谈的话语看似平常, 往往是他 (她) 一贯性格使然;他 (她) 讲的每句话都有意无意地凸显人物内在的潜意识, 越是家常话的话语越能反映人物的特征。仔细咂摸家常话的语言, 直接有助于理解人物特点, 欣赏到人物的人性之美。

《荷花淀》中当水生告诉水生嫂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军时,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普通的一句话似乎没什么深意, 但仔细咂摸, 这样一句话包含着许多情意, 含蓄而深沉, 只有水生嫂这样身份的人才能说出。面对自己的男人总是不和她商量什么就自己决定, 她不会像一般泼妇那样怒目生气, 也不会像娇小姐那样拐弯抹角地暗示, 水生嫂只是一位没有多少文化的质朴的农村妇女, 温和顺从、贤惠善良, 一切依顺丈夫;同时又是一位受到抗日革命思想熏陶的民兵家属, 她深明大义理解支持丈夫, 表面似乎有不满的口气, 实质是内敛含蓄地表达了对丈夫总是率先做表率感到非常自豪, 而这自豪也是从话语中嗔怪的语气表达出来的。一句话就把水生嫂质朴、善良、理解支持抗日的心理刻画出来 了。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揣摩, 正是像水生嫂那样千千万万个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默默地用自己所能, 支持着抗日大业, 水生嫂身上不正折射着中国劳动妇女人性美的光辉吗?一句最普通不过的家常话, 却把水生嫂们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 她们勤劳的品性, 温顺善良的德行, 深明大义的豪气, 纤毫毕露地表现出来了。

自然理解家常话的语言必须理解人物家常化的生活背景, 学生生活阅历不深, 对一个家庭中男女关系地位的了解, 特别是旧时代农村家庭中女人的地位知之甚少, 在探知这句话的意蕴时可以适当地让学生了解一点当时中国北方农村家庭中劳动妇女和丈夫的关系, 自然很容易理解女人在选择问题上一切以丈夫为轴心的原因了。

三.探究普通场景的深意, 领悟形象之美

由于学生文化积淀的不足、生活经历的简单, 自然会和文本内容产生隔阂, 往往无法领悟文本中的精妙。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破除隔阂,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也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的。

面对一个普通的场景描写, 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也许会从中读到文字以外的意蕴, 文字越是朴素, 读到的情感越是浓烈, 从中获得的审美愉悦就越是醇厚。但一个普普通通的场景描写, 对学生而言也许就这么一晃而过, 根本没留下什么美的印记, 纵你各种评论文章如何的评价, 也无法激起学生一丝一毫的审美激情。面对这种情形, 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 让学生进入审美的境界呢?

朱自清的《背影》“父亲是一个胖子, 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 他不肯, 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段父亲爬月台过铁道的描写, 成年人都认为写得传神, 惟妙惟肖催人泪下, 但学生能从中获得审美愉悦, 感知父爱如山吗?不是有学生认为父亲的动作不仅不雅, 而且近乎丑陋吗?如果教师一味按着成年人的思维硬拽着学生往美的方向思索, 学生是不会从内心感受到美的。对学生来说父亲的动作确实有点夸张、有点搞笑, 教师如何让学生从这近乎夸张、搞笑的攀爬动作中领悟父亲内心深沉的爱意?这是引导学生获得审美趣味的关键。

作为一个胖子走路、弯腰、蹦跳、攀爬都是比较艰难的动作, 更不要说一个已经上了年纪腿脚不利落的人。动作会协调优美、迅速吗?不会!那他为什么还要到大庭广众之中去显摆?显然是为了给作长途旅行的儿子买解渴的橘子。他为什么不叫年轻的儿子去买呢?因为在父亲眼中总觉得已长大成人的儿子还是个孩子, 自己亲自去做才会觉得安心欣慰。如果这样一引导, 学生自然会明白父亲动作尽管不雅、艰难, 但行为本身是高尚的、心底是柔软的, 两相一比照还会认为父亲的动作不美观吗?细细探究一番, 父亲那不雅艰难的动作便定格在学生心中, 父亲那深厚热切的情意自然在学生心中汩汩流淌, “父爱如山”就不会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标签, 而是实实在在的情感呈现。

无须文字的装饰, 父爱本就体现在普通平常的小事中;也没有激情的诉说, 作者对父爱的感知、对父爱的理解珍视, 也都体现在平平常常的言语诉说中, 朴实无华, 却催人泪下, 这就是审美感知的功效。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领悟到朴实无华文字背后的情意, 让学生确有自己深刻的体验, 否则就无从获得审美的愉悦。

篇9: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关键词:审美教育 审美情趣 人文精神

语文学科是最具开放性的一门学科,教育性、审美性、工具性是它的本质特征。这三个特征又是辩证地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如果只强调一点而不顾及其他,那就不能称为语文学科,离开了工具性,审美作用和教育功能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语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应以书写为契机,以导读为根本,以记忆为重点,以审美为核心,以写作为动力。这既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又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谐地统一起来了。这里,笔者就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1、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的综合

字词句章、谋篇布局是语文教学应抢建的平台。可自古以来就强调:不得“以词害义”。不管多么激動人心的内容变成一遍遍领读、齐读、轮流读,变成不分重缓急、没有情感色彩、千遍一律的串讲的时候,也会索然无味的。语文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语言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语文是知识、技能的教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这其实不是什么新的境界,在两千多年前庄子已经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自然亲和,言语对话的形式传递的是心灵交流内容。这是语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最本质的区别。这对老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也可以说这是“教书匠”与教育家的根本区别之所在。要学生有感受,教师首先要有感受;要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学生动情,教师首先要动情。当教师把语文的教学变成了欣赏的过程,变成了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变成了展现自由精神舞台的时候,这才是语文教学。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获得了愉悦,获得了对人生价值的感悟,获得了精神的自由,获得了人文精神,教师也获得了满足和幸福。

2、鉴赏审美过程是精神享受愉悦的过程,是对生命质量的体现和升华

有生命的思想并不等于有生命的质量。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生命的质量首先在于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在于生活感受的愉悦。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很单调,内心很苦闷,生活质量就无从谈起。语文学习为学习者精神的丰富和愉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使学习过程成为欣赏的过程:文学在于欣赏人性的展开,欣赏语言表达的精美。对于精神丰富性的追求是人的基本追求,五音不全的人也会哼,色彩不辨的人也爱涂,大字不识的人也有诗。所以,语文课程首先是欣赏课程,在欣赏中应有所感受,在欣赏中获得陶冶,在欣赏中美化情怀。可是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却不那么令人乐观,文采飞扬的语文课变成了生词抄写课;真情实感流淌的作文课,变成了八股格式的模仿课;工具价值压倒了目的价值,学生可能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是却推掉了兴趣、激情和灵性,享受的过程变成了被动接受的过程。得到的东西我们看到了,失去的东西我们并未发觉。得到的东西也许只是大海里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失去的却是海水下面冰山的主体。我们教师面对一群天真活泼、富有个性,充满激情幻想的青少年,要想培养学生具有个性化的人文精神,就应该引导他们去真正的投人生活中去,让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受到鼓舞,受到感染,这是品尝美这块甜蜜蛋糕所不可缺少的。用他们好奇的双眼,天真的心灵,炽热的激情与美的事物相互碰撞,必然会产生出绚丽夺目的色彩。美中蕴涵着富有个性的人文色彩,这是一种真美,也是我们语文应该所不可缺少的。

3、审美情趣的深入,给当前语文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鲜艳的花朵遭到随意蹂躏,可爱的小猫、小狗遭到恣意的虐杀,无力反抗的孩子遭到心理上的摧残或肉体上的欺辱,呻吟的病人受到医者的怠慢,低收入者受到无端的鄙视,残疾人受到莫名的嘲弄……人的生命意识、生命价值观在哪里呢?上述行为的发出者都不一定不识字,哲学考试也不一定不及格,道德评分也许还很高。换句话说,他们都是接受过语文教育的,可语文中的文学、哲学、道德表达的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却没有成为教学的重点。我们努力去抓住的是表达这些内容的形式,却忽视了其中真正的价值意义。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最基本的就在于尊重墨命的存在,不要无端地剥夺生命,即使是非常低级的生命。当一个人对低级生命和动物毫无怜爱之情时,你能指望他尊重高级生命吗?反之,当一个人充满了对小草、小猫的生命关怀时,他对于高级的生命、对于人的生命还能不尊重吗?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强调以人为本,用人文主义的精神和眼光关注生活的一切。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培养无疑更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完美体现。生命存在的价值是生命本身的散发出的耀眼光芒,而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则是告诉学生用自己的心去观察体验这美丽的光彩。这种观察与体验就是对当前语文教学的一种反思与发展。

篇10: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是语文教学永恒的追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认识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教学有着其它学科不能相比的强大的情感教育功能,其审美价值不仅仅在语言上,更在精神上,语文课要成为学生精神的天堂。马克思说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美代代相传。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何结合语文教学,加强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不断发展和探索的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探索。

一、选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语文教材都是精品与经典,都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佳作。作者以娴熟的写作技巧,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精妙的篇章结构,塑造出一个个感人的艺术形象或抒发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教师要找准审美教育的切入点,引领学生披文入情,接受美的熏陶,感受美的真谛。

1.品味细节,感悟美好形象

许多文学大师特别注重细节的精雕细刻,通过细节的深入描写刻画,真切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的审美感受。教师要抓住课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细节之处,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感悟文本的生动形象,接受审美熏陶。如《湖心亭看雪》一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细节,充分领略湖心亭的清灵绝美。如品读有关湖心亭的对联,充分感受湖心亭之美。像陈子豪的“一片山光浮水国,十分明月到湖心”,郑燮的“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烟霞笼别墅,莺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陈觉的“双峰云起,古寺钟声、试把酒临流,恰对着曲院风荷,六桥烟柳;三面山环,一亭水绕,倘倚栏凭吊,犹想见旧时帝子,何处人家?”这些精妙的咏叹湖心亭的对联,把学生带入了湖心亭的美丽景色之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湖心亭的魅力,自然对湖心亭的景致觉得别有韵味。

2.品味语言,体验美好情趣

语言是作者情感、思想的载体,通过语言构筑起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细细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接受文化的浸润,体验审美情趣。如《湖心亭看雪》中的数词“一”,通过体味,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绝美图画。天地间“上下一白”,浑然难辨,足见其大;“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作者极写人和景物之小,巧妙地将一个微观而丰富的世界置于宏观而简洁的背景之中,构成一幅有远近、有大小、有高低、有浓淡、有疏密、有点面的层层分明、立体感极强的富有灵动色彩的天地美景图,学生在咬文嚼字中提升了审美情趣。

3.想象场景,感悟审美意境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通过对作者所描述的场景的合理想象,真切地感悟文章所展现的意境。如教学峻青的《海边仲夏夜》,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三幅优美的自然图画,教师让学生仔细品味优美的语言,在头脑中描画出美好的意境:海滨夜景图、海滩休憩图、海滩月色图。夏夜的海滩多么温柔和顺,多么美丽可爱,多么绚丽迷人!晚霞“像一片霍霍燃烧的火焰”,启明星“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中的灯”,月亮“像银盘似的”。先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想象,美妙的图景依次在头脑中展现,学生一定会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妙情景之中,享受审美的愉悦。

二、深入研读文本,与作者的心灵接触,感悟真情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从而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且影响和感染客观世界。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真切感受和接纳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与人物形象同喜同悲,接受美育熏陶。如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现了多姿的秋,多味的秋。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本文于悲伤苍凉之中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体验到作者的真切的爱国之情。学生1:“故都的秋,我觉得是冷清的、寂静的、悲凉的。‘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蓝色白色的牵牛花’,都给人以清冷的感觉。”学生2:“写槐树的落蕊表现了凋零之感。还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作者借‘蝉’表达了自己艰难的处境,更何况是‘秋蝉’呢?”学生3:“第十一段中写‘枣树叶落,枣子红完’,更增加了萧瑟之感。另外,作者还选择了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东坡的《赤壁赋》等描写草木零落景象的诗词,抒发作者心中的悲哀。”学生4:“作者笔下的秋试悲凉的,也是美丽的,是一种凄冷的美。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中无情地消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地藏在简单的文字之中,让我们从悲凉之中读出了美丽,读出了高贵的心灵。”教师引导:“作者写这篇文章,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1934年,正是国民党白色恐怖弥漫的时期,作者笔下的秋正是悲凉的秋。作者不仅仅是在悲秋,他能把故都的秋写得如此之美说明他是深深地爱着故都的秋天而且爱得如此深切、真情,情愿以寿折秋说明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故都的秋,把自己的一切都融入了故都的秋,作者在用自己的心血书写着对故都的秋的情与爱,对祖国的情与爱。”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融为一体,真切地接受了作者的思想熏陶。

篇11:信息技术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探究合作、应用创新、展示评价来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签赏美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

篇1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事实上,强调审美化教学的思想源远流长,古今中外有许多大方之家对此作过深刻的阐释。夸美纽斯曾在《大教学论》中说教育是“阐明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我国古代至圣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还有现代的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等的教学的美学方法、创造方法,都说明教学是艺术,它具有美的因素,体现着美的规律。教学必须审美化,才能达到艺术化的境界。只是过去学校美育主要局限于艺术教育之中,其主要目的是强调培养训练学生相应的艺术技能、技巧,或者把美育当成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附属物,忽视其独立性,更没有认识到学科教学活动也存在美,没有认识到教学渗透着美育,对学生审美素质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学科教学就成为在教师指导之下的纯认知活动,忽视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教学美育因素,这就自然地导致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生活的贫乏,情绪体验的消极。即斯卡特金在《现代教学论问题》所说那样了“我们建立很合理、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粮食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客观事实表明,教学越是重视其审美价值的追求,学生参与的审美活动就越多,审美经验就越丰富,一般心理能力和审美能力就更容易提高,教学效果就越好。教学中审美因素是多元的,既有教学内容的美,又有通过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表现出来的教学形式的艺术美。

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1 优化教学过程 创设审美情境

1.1 创情境 赏美景

情境教学是通过图画、摄影、音乐、动作和文学语言的描绘再现语文教材提供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对作品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感情,阐述的哲理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化难为易,培养美的情趣,陶冶美的情操。在《瀑布》一文的教学中,我以电教媒体为突破口,运用情景教学法,使蕴涵在语言文字中的美得以传递,使美具体化,形象化,吸引学生注意,产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伊始,我采用谈话的方式引入新课,接着让学生随着录像去领略瀑布的雄伟壮丽,感受瀑布的整体美。望着眼前的美景,孩子们陶醉了,从他们眼中,我看到他们对瀑布的向往,对大自然的向往 。

一段精彩的录像,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依托这一情境,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体验美,在语言文字中挖掘美,评价美。

1.1.1 感受瀑布声响之美

诗歌第一节先声夺人,用“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开松林”两个比喻句写了瀑布之声。录像资料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瀑布的声音。“浪涌岸滩”是写瀑布的声音如同浪涛翻涌的声音一样,表现了奔放洒脱之美;而“风吹松林”是写瀑布从上直泻而下,冲击岩石,跌进潭中,发出像松涛一样的吼叫,蕴涵着宏大磅礴之美,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瀑布流泻过程中的声响之美。

1.1.2 感受瀑布的色彩之美

诗歌第二小节,随着峰回路转,瀑布突现,令作者产生“这般景象没法比喻”的感叹。雪白耀眼的瀑布在高高的青山映衬下,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是那么的鲜明壮丽,气势逼人。学生看着眼前的录像资料,不由得惊叹起来,真是壮观啊!情景的设置令学生自然地进入美的画面中去,感受瀑布的色彩之美,体会作者“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的着色之贴切。

1.1.3 感受瀑布的形态之美

诗的最后一节描绘了瀑布的形态,通过录像资料,学生能形象的感受到无风时,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有风时瀑布“如烟,如雾,如尘“的不同形态之美。作者站在瀑布脚下仰望,瀑布飞泻而下,串串乳白色的水珠闪着光亮,整个儿看,就像一道珍珠做的屏风;而当有风吹过时,“珍珠的屏”被飞散开了,水花四溅,水汽徐徐上升,飘,呈现袅袅的轻盈之状,便“如烟”一般;阵风吹来,云雾随风扩散,弥漫,瀑布呈现若隐若现的朦胧之态,便“如雾”一样;须臾细下的水珠在风中四散下落,呈现飘洒自如之姿,又“如尘”一般。

瀑布的声响,色彩,形态无一不美。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师无须多讲,学生就能理解和体会比喻的恰当与瀑布的雄伟壮丽了。

1.2 创情境 激美感

教学必须进入情感领域,才能进入美的领域,实现教学美育,产生教学美育心理效应。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体验并引发上升到美感体验,这样才能对学生活动起内在的深层次的推动作用,达到“以学为乐”的境界。

但在通常情况下,教学内容与学生既有时间距离,也有空间距离,加上教师枯燥无味的分析和灌输,更强化了这种距离感,致使学生感到陌生遥远,很难激起学习的情绪,学生的学习变成了在教师严格控制下被动地完成教师一个接一个指令的过程,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根据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精心创设审美情境,对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审美情境对学生不是强行给予的,而是以学生的审美心理自由出发而设定的。以语言文字这个思想、信息、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的载体为依托,以生动的直观和语言描述创设各种情境,再现教材的相关内容和景况,使教学贴近了学生,使其因感受真切而产生亲切感。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内在的心理倾向趋于教育教学过程,于是情不自禁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因而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如,有位教师教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一开始他就给学生描绘了一幅“烟渚日暮泊舟图”,创设了一个特定的审美情境,从而把学生引入孤舟夜泊那朦胧凄清的氛围之中:在暮色苍茫之中,一叶小舟停泊在薄雾笼罩的小河旁边,诗人立于船头,举目远眺,旷野无垠,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低;低头看水,江水清澈,一轮明月就沉浸在眼前的江水之中。随即教师凭借教材内容抓住一个“愁”字,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启开学生的审美心扉,进一步去体味诗人的情感。诗人在写这首诗之前,对功名曾怀有很大的希望,奔入长安,本想博得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但事与愿违,被“明主”所弃,忧郁长期压在心中,能不愁吗?那么又怎来的“新愁”呢?试想,夜幕降临,在外奔波了一天的人们,该是回家的时候了,诗人独自一人,面对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此刻,那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一起涌上心头。教师或语言描述,或投影显示,或音乐渲染,或朗读品味,借助诗的语言本身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创设了一种特定的语文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了情与景相生,思与境和谐的艺术境界。学生置身于这种特定的情境中,生命中的灵气在涌动,真切地感受到语文本身的美,感到语文学习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一种情感的陶冶,一种生命意识的唤醒,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

2 激发主体意识 陶冶审美情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感知的主要对象是语文教材中那些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就其思想内容讲,既有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向往、对英雄的赞颂、对祖国的爱恋,也有对谬误的批判、对现实的针砭、对邪恶的诅咒、对敌人的愤恨,师生共同浸润其中,心灵必然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感染,并相应地作出或爱或憎、或喜或忧、或褒或贬的情感反映。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总是沉浸在一片深情的海洋中。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心理的催化剂和主动学习的原动力。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②这就是说语文教学首先要通过“言”、“声”的分析来激情感人,教师要披情入文,进入角色,把学生领进作者创设的角色中,以激动人心的情感魅力,把学生的激情“煽动”起来,使他们投入忘我的学习之境,在激发主体意识中陶冶美的情感,使学习始终保持自主能动的积极状态。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救护黄包车夫”一段,叙述了一个凄风苦雨的寒冬腊月,鲁迅先生慷慨救助一位饱经人世沧桑、遭遇悲惨的车夫的感人事迹。微弱的灯光、漆黑的夜幕,“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鲁迅先生严肃的表情,深深的叹息包含着复杂而深沉的情感,有对旧社会的憎恨,有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然而鲁迅先生什么也没说,一切尽在不言中。我在教学时,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文章中深沉浓厚的情感,并配以华彦均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乐曲凄婉流畅,跌宕回肠,表达了饱尝辛酸的感受和压抑悲怆的情绪,与文中人物的经历和情感极为相似。在学生动情的朗读下,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入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③在这种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学生的思想情感在升华,内心涌动的是欲罢不能的情感激流,脑海里闪现的是智慧的火花。这样的教学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新鲜的生动活泼的知识,而且将拥有一个健康的、丰富的精神世界。

3 发挥主体意识 实践审美创作

综观我们的语文教材,所有的内容来自生活,然而不少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偏离于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说的、写的不是他们心里想的,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逐渐消退,主体意识就会逐渐泯灭,创造美的能力自然也会逐渐消退。事实上,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美的自主创造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启迪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在引导学生作文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调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度,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这种发现的惊喜必定会激起学生强烈的主体感受,再去进行一个又一个新的发现。在引导学生表现美创造美时,要珍惜学生偶尔露出来的智慧火花,及时予以表扬激励,给学生以创造美的喜悦。如在写《假如我会克隆,我要……》这篇作文时,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物质生活中所欠缺的东西来写,有克隆地球,给人类一个美好的新家的;有克隆森林,让沙漠变成绿洲的;有克隆人体器官,解除病人的痛苦的。但有一个学生却写要克隆善心,他认为一个美好的社会最关键的是人们拥有美好的心灵,不然,再好的地球同样会再一次受到破坏。所以,要从具备各种美德的人的身上提取基因,克隆出一颗“完美”的善心,对这种有创意的作文,我大加赞赏,并作为范例来开启其他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摆脱人云亦云,勇于实践审美创作,突破定势的束缚,变被动守旧为主动创新,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意识,把张扬个性的创造意识落到实处,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如教学《小珊迪》一文时,探讨小珊迪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一般停留在他是贫穷善良、诚实可信的孩子这一层面。但是许多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珊迪是个很能干的孩子。理由是他居然能够把火柴推销给一位素不相识的、根本不需要火柴,也没有零钱的高贵先生,如果珊迪生长在我们的时代,他可能会成为一名富甲一方的董事长。这不也是学生实践审美创作,提高审美能力的一个表现吗?

由此看来,语文教学有着非常广阔的创造空间,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自由创造美的天地,使学生充分感受创造美的欢乐,让学生在发挥主体意识中进一步实践语文美的创作。

4 启发想象能力 拓展审美情趣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④语文教学就是要善于唤起学生心中的“那种感觉”,并利用“那种感觉”所引起的“那种愉悦”去优化教学情境,逐步实现知能培养和人格教育的目的。怎么唤起“那种感觉”?没有想象和联想,便不能唤起特定的情感态度,不能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也不能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拓展。

《新课标》也告诉我们教学中学生是关键。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在美的情景中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两个朋友》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在危险时,只顾自己,不顾朋友的人是不能和他做朋友的。”有的说:“我们以后也要帮助朋友,他如果有困难我们要帮他解决。”有一个学生却说:“我有不同意见,从这篇课文中我明白了‘适者生存’的道理。因为在遇到大熊时,瘦子会爬到树上,脱离危险,如果救了胖子,或许两个人都会丧命。胖子没人帮,急中生智,想到装死的办法也脱离危险。所以俩人都属于‘适者生存’。”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听了有的哈哈大笑,说他错了,有的若有所思,说有点道理。此时,我没有否定他的看法,也没有以一句“也有道理”而草率应付。首先,我为他的发言与众不同而喝彩。然后我请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自己作出判断。小组讨论后,学生有的说:“如果胖子没想到装死的方法,被熊吃了,那能否说瘦子是‘适者生存’?胖子就是不适者被淘汰了,这肯定不能。”有的说:“可以说是‘适者生存’,但朋友间应该互相帮忙,不能只顾自己逃命,朋友是很重要的。像瘦子这种人,我肯定不和他交朋友”等等。我还听过一个低年级的课例:教师在上完《雨点》这首诗歌后,安排了一个迁移练习,启发想象,拓展延伸,进行写话练习。师:这首诗歌是写雨点落在水里怎么样,那么,雨点还会落在哪儿呢?它又会是怎么样呢?(学生自由想象,片刻后发言)生:雨点落在我的脸上,亲吻我的脸颊。生: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睡觉。师:有谁见过雨点落在荷叶上的情景?能说出来吗?生:我见过,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师:那“睡觉”这个词用得准确吗?用哪个词更好?生: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打滚。师:用“打滚”这个词真好,准确,生动。生: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滑滑梯。师:真爱动脑筋,很有创新意识。告诉大家,你为什么用“滑滑梯”这个词呢?生:雨点落在雨伞上,像小朋友滑滑梯一样。师:回答得真好。生:雨点落到瓦房上,在房瓦上翻跟头。师:你为什么说雨点在翻跟头呢?生:因为房瓦是一块挨着一块,上高下低,雨点从上面滚到下面,就像我们翻跟头一样。师:说得有道理,你还真有主见。刚才这几位同学各有各的见解,说得真精彩。谁还愿意说?生:雨点落在马路上,在马路上跳芭蕾。生:雨点落在松枝上,在松枝上荡秋千。生:雨点落在麦苗里,点绿了麦苗……这种再创造想象是审美意识的最高级表现形式,从学生那闪闪发光的眼神里,从学生那天真的表情中,看到他们已经学会了鉴赏美,得到审美的愉悦,拓展了审美情趣。

以上这些教例,虽然超越了教参、教案和教材,但这正是学生通过学习,积极动脑,进而思维活跃,求知欲增强的结果,也是学生独特的审美感受充分表现的结果,何等可贵呀!这也是以往课堂教学中所缺乏的。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使得整个语文课堂更显得生机盎然。

让语文审美的清泉流进我们的语文课堂,润泽孩子的心田,萌发美的种子。让语文教学绽放生命的异彩吧!

上一篇:叙事作文令我感动的一件事400字下一篇:谈一年级新生责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