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信息化探讨论文

2022-04-21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需求分析,得出以“基础设施层、业务管理层、数据整合层、信息服务层”为模型的教育信息化的整体结构,阐述了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模式与保障措施,为构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良好运行生态提供支持。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校教育信息化探讨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校教育信息化探讨论文 篇1:

加快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途径探讨

[摘要]在当今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状下,高校的教育能否通过自身的改革与创新,顺应信息化的潮流,这是我们目前应该跟进的观念与思想目标。因此在学校硬件条件与软件实力等方面仍旧存在较多问题的现在,如何跟得上信息化的潮流是我们当前应该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改革

1、高校教育信息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通讯技术与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多种多样的信息交流手段渐渐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所以现代化教育应该利用好这种高科技手段,通过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教育资源共享网络等手段来讲高校教育的质量提高一个台阶,这正是信息化社会对于高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历史发展所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信息化教育素质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面错综复杂的信息大潮时对于信息的筛选与处理能力,这表征了一个学生在现代社会获取知识与技术的能力。

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仍旧处于一种资金与物资都较为匮乏的阶段,同时因为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导致我国教育发展十分不均衡,除了少数高校拥有大部分的优秀教育资源外,其他学校的教育水平均较低,很多学校在信息化教育也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这就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教育水平不可同于而语,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硬件教育设施的配置上,我国处于很落后的水平,只有国内几所世界一流的院校拥有搭建在校园网平台上的互联网教育设施,其他学校还停留在机房式的教育模式;同时软件设备也落后于其他国家,同时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也都较低,不足以达到较高水平的授课水平,所以由此可见我国在信息化教育方面处于严重脱节的状况,这就让我们当代人肩负了十分沉重的负担与责任,从自身做起,加强信息化教育的落实与发展工作。

2、加强信息化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信息化教育对于当代学生的影响十分巨大,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其可以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授课相结合,做到相辅相成的辅助效果,一方面提升教师在课堂授课的效率与内容的充实度,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有着更为方便的渠道来复习与整理教师上课所讲授的内容,这样可以将我们高校的教育水平提高不止一个档次。因此对于信息化教育的衡量标准我们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信息素质来表示。

信息素质作为衡量教育手段科技含量的主要参考指标,同时其也是对于学生从众多繁杂的信息海洋中提取自己所需信息能力的表征。信息素质包括几个方面,其中有意识、能力与道德几个方面,在当今社会上由于信息的复杂性与包容性,导致很多信息内部含有不良的杂质,因此学生能够通过道德素质来有效的过滤掉那些对身心无益的部分,这十分需要学生具备信息素质的能力;同时面对冗杂的成堆的相关信息,学生如何能够迅速快捷简便的选取出对自己研究方向有裨益的信息群,这是一个能力素质的体现。因此在这个繁杂的社会信息大潮中,我们高校教师要通过加强信息化教育来充分的巩固学生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困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通过最便捷的途径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3、加强信息化教育的几点建议与决策

3.1过硬的教师队伍是顺畅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在培养学生信息化素质之前,我们应该保证自己的教师团队有着过硬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有较高的信息化处理知识、科研水平以及先进的信息观念,这样才能担负起传道授业的重要责任,但是由于当前教师团队的年轻化,导致很多中青年教师并没有经历该方面知识的培训与学习,在实际的教育中略显捉襟见肘,因此学校方面应该主动的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通过校内的计算机培训、互联网知识讲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信息化大潮对我们教育工作的影响等方面的学习,在学校内部培养一批有着国际信息视野的优秀年轻教育人才,同时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积极运用所学到的多媒体技术,让整个课堂更加充实与高效,通过多种教授方式的结合,让课堂能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样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信息化视野与接受能力。

3.2具备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团队是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学校这个自由而开放的场合,适当的管理也是十分必要与关键的,尤其学校管理层均为中老年人作为领导的现状,其对于管理十分在行,但是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却很差,当然现在相关教育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目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改善这种:首先是学校直管部门通过配置符合学校当前现状的培训来对高层的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指导,让其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积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有效管理;其次加强校园管理部门与信息化素质教育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实时的报告学校信息化的进程与发展情况;最后通过定期召开部门信息化工作例会,来通报近期信息化管理过程发现的问题与疏漏,进而通过相关部门的综合调度来实现中长期的既定目标与信息化管理的实践。

3.3良好的信息化素质是当今衡量人才的关键指标

在当今社会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衡量中,信息化素质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考虑依据,因此作为现代学生培养的重要温床,高校应该从学生入学之初就抓紧信息化方面的教育,同时就一些就业出口较窄的专业重点培养其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同时跟进计算机与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教育,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质。对于学校的建设也应该以人为本,加强图书馆相关方面图书的购进,同时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在学生课余时间添加相关技术方面的讲座与培训,进一步的拓宽学生的眼界与信息化接受与处理能力,让其更能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朱顺兵.高校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01:9-12.

[2]刘辉,周艳玲,许弥韬.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3:146-148.

[3]杨皎.信息素质教育: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3:88+93.

[4]贺淑娟.加快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104-106.

作者:刘汉华

高校教育信息化探讨论文 篇2:

高校教育信息化结构与建设模式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需求分析,得出以“基础设施层、业务管理层、数据整合层、信息服务层”为模型的教育信息化的整体结构,阐述了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模式与保障措施,为构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良好运行生态提供支持。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结构

中国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北京服装学院作为一所市属市管高等学校,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学校发展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和挑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学校建设艺工融合、特色鲜明、知名大学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建设,学校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管理软件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为此,从2007年开始,学校开始了以“数字化校园项目”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这标志着我校进入了教学、科研、管理的数字化时代;教育信息化以“基础设施层、业务管理层、数据整合层、信息服务层”四个层次,形成数字校园的整体框架。本文将对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理念、结构、管理模式进行讨论,为其他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从空间、时间、教育对象、教学方法和管理理念等层次拓展传统校园,为学习者构建具有网络空间、信息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教室;学习者按照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时间,体现学习型社会的特质;教育信息化可以服务全社会,通过网络课程开放高校优质教学资源,体现教育全民化;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方式是以学习者自主式、交互式、个性化学习为主,教学内容扩展到整个Internet空间,学习方式和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以人为本。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通讯技术和管理科学对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业务活动进行计算机化管理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实现与高校业务关联的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综合信息门户、业务管理平台、资源管理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权限控制系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表现形式;最终目的是把学校建成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数字大学。

我校根据建设综合性、有特色、中国一流、国际著名服装大学的发展目标要求,提出了建设教育信息化的战略,这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为核心建设内容的、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新阶段。

二、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结构

高校教育信息化工程是指利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建立现代信息网络,使学院教学、科研和后勤管理活动各个环节通过信息的共享和服务,实现工作流、信息流的整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升学院管理的效率和服务的水平。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国内学者将数字校园概括为数字化教学(E-learning)、数字化科研(E-research)、数字化管理(E-management)、数字化服务(E-service)和数字化生活(E-living),即5E架构。但从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角度,教育信息化的结构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层、业务管理层、数据整合层、信息服务层,这四个层次涵盖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方方面面,按此架构建设保证了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整体性。基于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办学特点,我校数字校园建设按基础设施层、业务管理层、数据整合层、信息服务层四个层次形成了学校数字校园的整体框架。建设教学、科研、管理、学习和生活的数字化平台。通过数据整合与综合信息门户,服装知识库、服装与艺术设计作品虚拟展示系统,面向服装领域的搜索引擎等内容建设,形成特色。

按照上面的分析,我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结构如图所示。

基础设施层是由校园网络、数据中心服务器系统、操作系统和系统平台软件等构成;业务管理层是指运行在基础设施层之上的数字化资源和以教学、管理为核心的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校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网上教学、资源库管理等等;数据整合层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数据的交换与共享,保证各种业务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信息服务层通过综合信息门户实现业务数据的综合服务,是面向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主题数据所形成的数据库的综合查询、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

三、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坚持“系统规划、分步实施、照顾现状、考虑未来”的原则。通过对原有业务系统分析、评估,在充分考虑学校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按照业务高度整合、信息高度集成的思路,通过建立统一的应用系统框架,为业务系统提供明确的接口规范与服务规则,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系统的建设目标为:基于统一技术架构、统一标准与环境、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平台和统一管理的思路,建设满足实际需求的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网络课程管理系统和特色资源库管理系统;实现全校范围内数据的统一集中管理和共享,实现部门间、各业务系统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为学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术创新、部门协同和管理决策提供系统支撑平台。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构建基于网络,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学习、生活和娱乐于一体的数字化生存校园文化。

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我校根据“艺工融合、特色办学”的思路,2007年提出了建设教育信息化的战略,这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为核心建设内容的、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新阶段。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核心业务管理和平台建设为重点,结合校情,创建特色。

1.以组织和管理保证信息化建设质量

为确保校园网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学校成立了以校领导为核心的信息化领导小组、由计算机信息中心和各业务主管部门人员组成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与实施。与此同时,制定了信息化管理制度和服务流程,规范了校园网络管理,保证了校园网的良好运行。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高校需要仔细分析自身现状,不仅包括信息化现状,而且包括组织体系的现状,确定可实现的面向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人员的职责与能力要求等,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技术系统方案,然后分步实施。

教育信息化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是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内在需求;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标志着学校进入了教学、科研、管理的数字化时代;教育信息化以“基础设施层、业务管理层、数据整合层、信息服务层”四个层次,形成数字校园的整体框架;项目建设的组织与管理是教育信息化工程质量保证的关键;以“简单管理、提升服务”的管理理念,构建教育信息化运行生态,实现服务与管理的良性循环是数字校园工程得到学校各部门支持的重要举措。

2.基础设施先行,构建系统运行环境

首先需要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这样既能发挥现有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效能,又为更高层次的系统应用打下了基础。

我校校园网自1999年开始建设,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来的设计已经远远落后于学校发展对信息技术提出的需求。2009年,学校实施校园网络升级改造项目,该项目本着“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照顾现状、着眼未来”的原则,充分体现技术先进性、安全可靠性、可扩展性和经济实用性。

校园网网络纵向由出口层、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组成;横向由网络管理与监控、网络安全与审计、网络防病毒系统构成。

校园网网络出口链路主要由IPv4、ISP连接(电信、网通网络、CERNET),IPv6、ISP连接(CERNET2),多校区互联和VPN远程用户访问等组成。校园网络出口链路为冗余的全双归上行链路,网络核心交换机与汇聚交换机万兆互联。新增安全设备,部署出口路由器,由路由器实现网络地址转换,实现对出口进行策略分流以及针对于内网的边界防护;对校园重点区域采用安全有线无线一体化设计;实现全网用户统一认证与计费功能,并与现有系统无缝切换;对汇聚层到核心层进行相关光纤改造,满足现有及其未来IP通讯的需要。

通过校园网络升级改造,我校的校园网络已经成为一个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覆盖全校的万兆主干有线与无线网络;形成结构合理,与CERNET2平滑对接、内外互通的基于IPv6的第三代服务型校园网;为学校办公自动化、网络教学、数字化校园应用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网络基础支撑平台。目前校园网注册用户达10000多人,出口带宽600兆,各类专网10个(校园网、监控专网、存储专网、多媒体专网、一卡通专网、校医室专网、教务处信息专网、后勤电表查询专网、组织部专网、研究生考试监控专网),满足了师生上网的需求,在学校教学、科研、办公、学工、一卡通、财务等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的运行效果深得师生的好评。

3.强化核心业务系统应用,构建资源共享平台

高校信息系统项目建设也符合管理学的“二八”定理,即20%的应用由80%的教职工使用,因此,建设好20%的核心应用系统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核心业务管理系统以教务管理系统、办公系统为突破口,强化这两个核心应用系统的推广力度,并以此为契机,完善学校数字校园的实施效果。通过重点攻关、全面培训,强化应用、产生实效。

4.结合校情,创建特色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创建自身品牌的重要手段,各高校结合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构建体现自身特色的应用系统是建设成败的关键。按照我校以文(艺)学和工学为主的办学定位,艺工融合、实践创新的办学模式,信息整合、信息展示、服装与艺术作品虚拟展示、艺术类作品资源数字化方面将作为教育信息化重点建设内容。

五、高校教育信息化实施的保障措施

1.组织管理保障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高校领导的“一把手工程”,按照北京市教委教育信息化要求,通过构建首都教育信息化的CIO管理体系,提升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力。

强化学校信息化办公室的地位与作用,在需要各部门协调和组织协作的任务推进和落实中,切实发挥宏观指导和统筹作用,形成明确的教育信息化指挥中心;推进各部门的分工合作,提高效益,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信息化为教学、科研、管理和师生服务的质量。

2.制度保障

将教育信息化的一些关键指标纳入教育评估,并用制度保障这些指标的有效落实。从目前我校的实际情况看,应用问题是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问题,因此信息化应用的深入程度、应用效果、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等应作为评价指标,并在信息化素养、教育模式创新、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增加指标项,引导教育信息化的有序发展。

3.经费保障

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列入学校教育经费预算,实行全周期预算,形成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重点解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核心业务管理系统、数据存储备份容灾系统、安全系统建设、标准和技术研究等方面的经费;逐步实现硬件、软件、运维服务、人力资源提升等方面合理的投入比例,提高投入产出效益。

4.人员保障

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教育信息化专业队伍。配备懂技术、晓教育、懂管理和具有一定人际沟通能力的人才,承担学校CIO工作;为信息化管理、建设和支持服务人员建立专门的编制,解决待遇 、职称晋升问题。按一定的服务内容和范围核定教育信息化机构的队伍规模,落实人员和经费。

5.技术保障

积极开展IT新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虚拟化、虚拟现实、3G、无线网络等的研究与应用,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沿,通过对最新科技成果的合理应用,快速提升首都教育信息化水平,缩短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巨俭.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管理模式[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9).

[2]张巨俭,范京岩,高引民.信息管理系统项目成功技术方案[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8.6.

[3]范国渠.高校数字化校园整体构建策略与实施[D].山东师范大学,2009.12.

(编辑:金冉)

作者:徐婷 张巨俭

高校教育信息化探讨论文 篇3: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模式的探讨

摘 要:本文回顾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变革。通过对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教学模式——“微课”、“慕课”优缺点的分析,对未来高校教育模式发展方向提出探讨。降低慕课开发制作门槛,建立资源供给平台,推广小型在线教程等极有可能是后慕课时代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微课;慕课;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多元化、碎片化、快节奏化的互联网新常态使得学习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网络学习、视频公开课、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正在默默却又势不可挡的改变我们的知识获取方式。作为站在创新前沿的高校,如何融合这些多元学习模式,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及教育主管部门深思。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

1978年电化教育手段的应用拉开了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序幕。随着2001年“网络公开课”的兴起,2003年远程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教育部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精品课程”建设。2010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教育信息化发展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中。提出了“三通两平台”的建设目标。信息化环境建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高等院校的网络覆盖率达到了100%,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2012年微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慕课(MOOC)、翻转课堂的出现更是掀起了“互联网+”时代下的新热潮[1]。中国教育信息化从循序渐进到快速发展,教师教学手段也经历了从纸质教参、教学资料计算机辅助检索、PPT课件、网络视频、网络教学互动的飞速变革。

二、“互联网+”新时代下微课、慕课平台的优势

1.教学模式的高效性

传统的大学教学模式一般来说,每节课的时间40-50分钟,每次连续2-3节课。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便于学生和教师的日常教学管理,但从认知规律来说,并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及慕课每个视频的时间仅为5-15分钟,每次围绕一个或少数几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充分符合注意力认知规律。而且现有的中文微课视频多为优秀教师团队精心制作,内容大多生动形象,精雕细琢,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2.学习方式的自适应性

微课、慕课这些网络课程另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时间分布自主的选择学习进度和学习科目。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且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因此课堂学习后的及时复习非常重要。微视频及慕课平台上讲课视频的重复播放及相关作业的跟进,能够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复习。

3.时间利用的碎片化

信息时代,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逐渐变得快节奏化,碎片时间大量增多。与此同时,高校具有优良的校园网环境,大学生具有灵活的学习时间安排和学习终端。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便于学生利用小段的闲暇时间开展碎片化学习。拓展了学习方式的时空界限。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者来说,利用MOOCs进行碎片化学习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4.学习内容的开放性

相较于自己看书,自己实践,教师教学是最容易帮助学生快速、高效掌握知识的一种学习模式。以往由于选课及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想学习某项知识却苦于无人引路,白白走了不少弯路。慕课的出现,使得海量教学视频能够与学生见面,充分的满足了学生对求知欲的追求,方便学生在宽阔的领域进行学习。大大有助于开拓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

5.学习跨度的终身性

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生的个人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已成为提高生活质量和个人价值的重要手段,也必将伴随终身。微课慕课让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和需要,随时学习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从而让终身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有了落脚点。

6.教师教学的借鉴性

微课、慕课的学习对象不仅是学生也可以是同行的教师。通过慕课中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可以直观的感受优秀教师在课程标准理解,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方面的经验,这对其他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具有良好的启迪借鉴作用。

三、“互联网+”新时代下微课、慕课平台存在的问题

1.制作问题

有别于“精品课程”的传统课堂录像,高水平的微课、慕课更像一种微电影制作,需要包括摄影师、教学设计师、IT专家、讲台专家等多种专业人士的密切配合与共同工作[2]。目前对于单个的教师而言,仅凭一己之力想要做好一个精美的微课、慕课,专业上挑战性较大,经费上也面临困难。而且初始视频制作及后期的习题交流与反馈对教师的时间与精力亦提出了要求,如果没有特定的政策进行保障,长期大强度的工作量有可能会对他们正常的教学与科研职责发生干扰。

2.可持续发展问题

慕课发展初期,由于创新的激情及对自身形象的推广,高校无偿提供了大量的课程资源给慕课平台。但随着慕课发展的逐渐成熟,其对高校系统的颠覆性冲击力开始显现出来,出于对教授空心化、教师岗位裁员及政府对大学拨款减少的担心,一些高校开始对慕课的过分扩张进行抵制。在认证方面高校也一直有所保留。而另一类微课、慕课供应商为商业机构。这些机构大多是由早期的网络课程网站发展而来。在保证在线教育学习者学籍、证书、学分、乃至未来的学位上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慕课发展骤然遇冷。与此同时,平台的构建及维护亦需要大量资金,而相关盈利模式一直比较模糊,亦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3.后继教师人才培养问题

通过慕课,一批教学能力优秀,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会吸引成千上万的学术粉丝,从而成为明星教师。但对明星教师的过分追捧,会产生许多弊端。比如一些青年老师沦为慕课明星教授的助手,失去了脱颖而出的机会。而且由于明星光环的放大效应,相同课程的教师再推出新视频的受关注度将会大大降低,不能给青年教师更多的锻炼机会,不利于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

4.内容质量监管问题

微课、慕课从内容上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大类。自然学科由于其方法论的相对客观性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不大。但对于人文社科领域而言,其内容、思维方法、知识背景、教学理念不可避免的受到课程输出国的影響。易于出现“文化殖民”现象,成为西方国家民主制度输出的方式[3]。

5.完成率低下问题

慕课使得课程形式和内容变得更加方便,学生似乎也就变得更加自主和自由,以至于自由到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学习,也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更不知道学习一门职业需要进行哪些系统的学科训练。对着浩瀚的慕课课程眼花缭乱、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不知道如何把力用在刀刃上。而且对于一些自主性不强的人来说,缺乏来自教师与学校的适当外界约束与鼓励,也会使得他们畏难而退、半途而废。这些最终都会造成课程接受效果不理想,完成率低问题。

6.课程过于碎片化问题

微课、慕课短小精悍,使得学习起来更加容易上手。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根据人类的记忆规律,长期分散的知识碎片学习模式不仅不容易记忆,而且不容易培养复杂思考能力。真正知识构建的方法应该是从整体到局部。首先在大脑里建立一个大体的知识体系框架,然后再根据联系性原则,选择性的进行具体知识点的延伸学习。单纯的碎片化学习,或者先碎片后整体的学习,会导致学得快,忘得也快。出现过程热闹却最终收获不大的现象。而且现有的微课、慕课平台,课程分布零散,部分专业课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体系,学生无法构建应有的知识大框架。

7.课后交流与评价问题

理念上来说,慕课与传统课程相比而言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学生可以与同学、助教及主讲老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方便的互动,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分析。但由于慕课并不是主流的教学模式,因此网络上的教学答疑互动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便捷,快速。而且在网络搜索极其方便的大背景下,学生在线学业成绩的评价也受到挑战。

8.教育工具化、同质化问题

通过慕课平台实现学分认证、学位获取,一方面满足了学习者对大学学习的渴望,但是也在无形中使得人们把大学当做制造标准化产品的流水线,造成大学自身的定位被改变。大学作为社会和文化机构的功能遭到削弱,不再是思想产生的地方,而是沦为知识经济的生产工厂。而且标准化微课、慕课课程的传播也会大大加剧教育同质化问题,对教育的多元化是一种破坏。

四、“互联网+”新时代下高校教育模式的应对措施

1.降低微课开发制作门槛,将教师的关注点由技术和形式转向教学设计与创意

不管愿不愿意,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课、慕课必将极大的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因此与其被动接受来自微课、慕课的冲击,不如选择积极面对。对于一线教师,尤其是各个学科教师来说,技术门槛是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的拦路虎。因此如何降低微课拍摄与制作技术在硬件和软件的门槛,使教师将精力更多的用在教学设计与创意上,而不是技术手段上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一些商业机构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大量相关设备及软件应运而生。微课、慕课本质上仅仅只是一种应用现代科技实施教学的手段,教学手段仅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学理念的优化和创新才是核心。忘记这一理念而盲目的追求技术形式的华丽化是一种买椟还珠,本末倒置的做法。开发出更多方便快捷的制作软件及设备,使得教师不受技术门槛的限制,方便快捷的将最新的学科发展进展、最新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创意方便、快捷、生动、形象地制作并呈现在学生面前,是一个值得发展的方向。

2.建立慕课要素资源供给平台

生动性和趣味性是微课、慕课取得学生认同的一个重要法宝。因此在微课、慕课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到好处的插入一些课程知识点相关的图片、动画、游戏、作业模块将对整个课程的制作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这些都需要非常专业的计算机开发知识。非教师个人能力所能及。因此,建立慕课要素资源供给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里面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商机,也有利于教育多元化、可持续性发展。这样慕课、微课的制作就不会仅仅被少数资金和资源雄厚的教学团队所垄断,而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变成每个教师都可以积极参与的一种教学手段。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对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也有积极的作用,这种百家争鸣的教学环境最终会提高学校整体的竞争能力,实现教学的良性发展。

3.提供学习评价系统平台的构建,帮助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微课、慕课带来的另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转变就是网络大数据存储分析能力使得个体化教学突破了技术上的障碍。高校系统可以充分吸取慕课在课程交互方面的经验,为教师提供学生学习评价系统平台,诸如网络随堂测验、个人档案袋、同伴互评、成果认证等等,这样不仅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进行追踪。也便于高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

4.推广SPOC(小规模在线课程)

慕课从2012年的迅速繁荣到2013年的快速遇冷,从中暴露的大量问题表明,作为高校,无视慕课的发展及过分追捧慕课的形式都不是最好的应对态度,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在线课程,又称为“私播课”或许才是是解决慕课问题的有效途径。私播课是由课程教师制作的,用于小范围内的学生。相较于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慕课,私播课具有以下三个优势:①由于教学人数有限,教师可更好的了解学生表现,提供更具针对性、专业力度更大的教学支持,也能更深入地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生充分交流、答疑和讨论。②由于课程不是大规模公开,而是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群体使用自己制作的课程软件及视频,因而既发挥了慕课促进教学的诸多优点,又不会对同课程的教师发生挤出效应,利于教学多元化、可持续性发展。③为学校储备了大量的师资力量及课程资源,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出来推动大学的品牌效应建设,及方便校内的教学质量交流与监督。

5.改变现有的大学管理及思维模式,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不能简单把微课、慕课当做网络课堂或者录像看待。慕课是一场教学革命,从教育理念到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都是颠覆传统的。虽然慕课在本质上并没有改变高等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在理论上也没有太多的创新,但这种大数据的传播模式却会实实在在的对高校的教学及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改变高等教育的格局[4]。目前慕课的内容来自大学或非教育商业平台。大学必须不断的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生存能力,在内容提供上不能像以前一样停留在照本宣科上,要成为内容上优质并且源源不断发展的提供者,否则会被商业慕课平台所取代,失去其立身之本。每所大学都至少应开设一门体现大学特色的课程,让全世界都知道要学习某门课程就必须到这所大学来。而且对教师任务的分配上,也要调整时间的供给,使他们有精力,有时间在慕课建设上投入。

6.注意文化传承,建立中国自己的慕课平台

没有完全中立的知识和教学方法。慕课也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的新殖民主义。因为慕课的内容在很大程度受课程原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的影响,特别是在人文社科领域表现的更为明显。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是必须认真考虑的“严峻”课题,否则很容易造成本国文化传承的弱势与断层。因此不光要积极参与国际知名慕课平台的构建,提供宣传我国文化符号的优质慕课课程,也要积极搭建中国自己的中文慕课平台。把握好自己的知识产权,凝聚自身的核心品牌竞争力。

7.举办比赛、建立基金會,给新生教师提供成长机会

通过举办比赛推广微课、慕课理念。通过优秀慕课的示范来发挥带动和规范效益。现阶段的微课、慕课建设,由于软硬件的门槛及素材库缺乏的限制,制作一个优秀的课程尚需投入大量的资金与人力,非教师个人所能承担。可以考虑通过建立基金会的方式,降低资金方面的障碍,扩大教师的参加面,通过鼓励多元化来促进新生力量的发展。

8.课程分科框架的重新构建

对现有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根据不同的专业及技能培训需要开发不同类型的慕课课程,并在开始的时候就要注意顶层设计。对一些基本技能的培训,或是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可考虑开发提供付费的认证资格的慕课课程,这样既树立了大学的品牌效应,又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对一些带有大学知识产权的课程或专业,则采取私募课的方式,既保护了高校在教育领域的话语权,又能够借助慕课的优势改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供多种专业教育打包套餐供学生选择,让他们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余碎片时间选修其它专业课程,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知识上的支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学手段日益丰富,并对原有教学模式发出了颠覆性的冲击。对于这股新生力量,只有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勇于接纳和实践,才能更好的推动现代教育的向前发展。但是也不能忘了微课、慕课本质上仅仅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的优化和创新才是核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知识的乐趣与魅力”才是教育活动的真正精髓。

参考文献:

[1]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16(2):116-121.

[2]郭英剑.慕课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J].高校教育管理,2014(5):29-33.

[3]李亚员.国内慕课(MOOC)研究现状述评:热点与趋势[J].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2015(7):55-60.

[4]李婓,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2-26.

(编辑:王晓明)

作者:张月娟 周芳亮

上一篇:非医学专业思想教育论文下一篇:贫困地区下儿童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