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论文

2022-04-20

体育文化建设是弘扬体育文化、传递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体育教学和中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眼下来看,我国中职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仍面临较大的困境,教育职工缺乏对该项工作的重视,且工作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这种现象需要引起校方的高度重视,并加快改进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以打造优质独有的校园体育文化为核心宗旨,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均衡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论文 篇1:

浅析学校体育竞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正式展开。在建设中,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体育竞赛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开展的并不理想。本文通过对体育竞赛作用与意义的分析,来谈一谈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开展体育竞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体育竞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青少年学生

近年来,我国教育有关部门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越来越重视,而体育竞赛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其发展是否顺利,关系到我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失败。

一、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开展体育竞赛的作用

首先,体育竞赛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我国的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承受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要远大于国外的学生。虽然教育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倡导培养德、智、体全方面人才,但是许多学生的脑力发达程度要远大于体力,而近年来处在学生时代的青少年,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发病率与日俱增,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差,这都是缺乏体育锻炼引起的。以竞赛的形式开展体育运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还能使得学生在体育竞赛中培养团结协作的的精神。

其次,体育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体育竞赛作为一种比赛类的活动,就一定会涉及到输赢。体育竞赛的胜负欲对学生本身以及将要面对的对手来说,既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动力与压力共存的心理状况,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也是对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为了获取比赛最后的胜利,学生之间会展开充分的交流,这都是文化课的课堂教学中所不能给予的,也是其他体育活动所不具备的。

最后,体育竞赛作为一种比赛性质的活动,就会有规则来作为约束。众所周知,世界上知名的体育运动员擅长利用规则,为自己一方赢得有利的条件。在校园中开展体育竞赛,使得学生在比赛中对于规则进行充分的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思考问题的全面性以及大局观。

二、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开展体育竞赛的意义

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就在于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育运动,培养全方面的人才,丰富青少年学生的课余生活,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而体育竞赛,则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它是体育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优秀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体育竞赛中的胜负性,可以刺激起青少年学生的胜负欲和对胜利的强烈渴望,在竞赛中为了胜利不断努力,迎难而上的精神,也正是我国弘扬的传统美德。

在体育竞赛中,其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其灵活性与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规模的学校进行开展。学生每天进行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学习中带来的压力与疲惫,也可以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对身体的健康发育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如何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开展体育竞赛

1.我国校园体育竞赛开展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我国对学校在体育课的课时安排以及体育竞赛的要求上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依然存在着很多弊端。总的来说,就是各大学校在开展体育竞赛的过程中,比赛安排简单、比赛项目少、参赛人数不足、缺乏趣味性等。更有的学校,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只在将要检查的时候开展所谓的体育竞赛,检查结束后,又开始按部就班的学习。提高学生成绩必然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但是并不是学校教学任务的全部,要对学生展开德、智、体的全面性教育,才是新教育体制下的教学方向。

2.对体育竞赛制度的改革与思考

针对现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来说,必须要加大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力度,对现有体育竞赛的制度进行改革。具体如下:

首先,要转变传统教育的思想观念。在传统教育中的成绩优先论应该得到改善,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学校要在教育工作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喜好,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和默契协作的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其次,要制定和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增强对学校体育竞赛的重视,把体育竞赛开展的程度,以及竞赛的成绩纳入学校优良的考核范围,提高各大学校开展体育竞赛的积极性。

最后,加大科研投资力度,完善学校体育竞赛的体系。加强对体育文化事业的宣传,将体育竞赛活动的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以及健身性广泛的融为一体,使得体育竞赛活动的好处深入人心。并且,学校要加大对体育竞赛活动资金投入的力度,对于一应体育器材一定要做到有损坏,要及时更换,以免青少年学生在进行体育竞赛的时候,因为体育器材的问题而受到伤害,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严格规定竞赛的规则,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对学生品德素质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

四、总结:

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开展体育竞赛,即是学生们的渴望,也是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体育竞赛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缓解了学生沉重的学习压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马景宝.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五个策略[J].宁夏教育,2011(05).

[2] 陈功.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4(10).

作者:李双锋

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论文 篇2:

中职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体育文化建设是弘扬体育文化、传递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体育教学和中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眼下来看,我国中职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仍面临较大的困境,教育职工缺乏对该项工作的重视,且工作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这种现象需要引起校方的高度重视,并加快改进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以打造优质独有的校园体育文化为核心宗旨,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均衡发展。结合相关调查和多年工作经验,本文对中职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现存问题作出分析和介绍,针对解决对策提出几点建议供作参考,以期为我国中职体育教育的深入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体育文化建设在中职学校运行和发展期间的效用极为显著,对学生身心健康和职业素养有着重大的影响,更是优化校园环境和功能的重要前提。如今来看,大部分中职学校普遍缺乏对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视,除了体育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关于体育文化的传播也并未落实,难以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之下,体育教育在我国中职教学体系当中逐渐显现出越来越高的地位,众多教师陆续投入到实践探索之中,体育文化建设也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针对这一任务,校领导和全体教育职工需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并踊跃参与到体育文化的建设当中,切实提升全体师生对体育的深刻认识,助力学生形成争取的体育价值观,发展终身兴趣。

1 中职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

1.1 促成体育意识

现如今,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主流趋势,但仍有部分中职学校并未过多重视体育教学,未严格遵循新课改的要求,使得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知严重不足,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也并未得到提升。通过积极建设体育文化,凸显体育的核心精神,能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体育对个体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使其真正爱上体育,逐渐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2 提升体育水平

教育性、实践性是中职学校体育文化所具备的主要性质,在为学生提供体育实践机会的同时,帮助学生深刻意识到体育本身所承载的拼搏进取精神,同时落实对全体学生的隐形教育和显性教育。此外,良好的体育文化能够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使其更加熟练灵活的运用体育技能,逐步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

1.3 推动素质发展

在中职学校中,无论是教师、或是学生都肩负着各自的任务,承担着不同的压力,而校园体育文化可以有效净化师生的心灵,利用丰富有趣的休闲娱乐活动来缓解教师和学生身体与思想上的疲惫,确保师生能够时刻处于积极的思想状态,为中职学校的稳定发展创造有利前提,使其从教学或学习之中收获更多的感悟和乐趣。

2 中职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现存问题

2.1 师生思想落后

通过调查与分析我国中职体育教学现况,发现大部分学校都会采用校编或教师自行编制的大綱为教学依据,且更多的教师都会根据自身的教学思路、教学经验来规划具体的教学方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校会一味的强调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讲解,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并未向学生及时传递体育的核心价值观和竞技意识,导致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极为片面,无法真正意义上理解和认识体育文化,这则严重阻碍了中职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脚步,对校园整体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2 体育设施匮乏

相对而言,中职学校的资金筹备能力远远落后于普通高校,再加上校领导对体育教育不够重视,因而并未在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投入足够的力度。目前来看,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体育场地相对完善,但仍缺乏先进的运动器材,由于原有的体育设施经过长期的使用之后出现一定的破损、老化的问题,导致体育教学的危险系数大幅度上升,无法保障学生的运动安全。众所周知,体育设施是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但以上问题致使体育教学供求矛盾的情况较为突出,容易削弱“教”与“学”的动力,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形成和传播。

2.3 体育教学薄弱

体育教学作为中职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除特长生教育之外,我国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缺憾,教师本身对体育技能、体育精神缺乏足够的掌握,自然难以向学生传递积极正确的体育文化,更重要的是这项问题会导致课程内容、授课形式单一化,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求。这样一来,学生在选择和开展体育运动时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

3 中职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弘扬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的普及和宣传应从多个角度入手,让学生时时刻刻受到体育文化的影响,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为全体师生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的全面优化奠定基础。在体育课堂上,在完成教学目标之后,可采用图片或视频等方式来宣传奥运健儿为国争光的光荣事迹、利用全运会来坚定强省之心,使学生从体育课堂收获更加丰富和与众不同的感悟;在班级建设中,积极组织全班学生创建主题板报,并在班级内部张贴相应的标语,时刻激励学生顽强拼搏、激流勇进;在校园活动中,定期开展关于体育文化的讲座,给予全体师生近距离接触体育的机会,使其真正领悟体育的核心价值观。如通过介绍国内外的体育发展形势、体育赛事、体育文化等,丰富师生的体育知识体系,并师生认识到多元的体育文化,引导学生形成遵守规则、尊重对手、敢于挑战、求真求实、积极自省、顽强拼搏的体育道德精神,提高全体师生对体育的参与程度。

3.2 加强物质建设,组建项目比赛

对于学校文化建设而言,物质建设是支撑各项运动项目、竞技比赛、文娱活动等文化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学校应在场地建设、器材引进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全校师生创建一个安全、完善的体育活动环境。在此基础上,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不同形式的项目比赛。通过组织、观看、参与体育项目比赛,能够有效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从激昂奋进的比赛氛围中感悟体育的魅力,同时培养学生对“体育美”的鉴赏能力。如运动会、擂台赛、友谊赛等,可设置跳高、跳远、田径等多项运动,并准备好相应的体育设施,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同时,使其从中感受体育之美。

3.3 拓宽活动项目,开展课余活动

体育文化建设强调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除了在日常教学方面做出及时的整改和完善,也需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为体育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以全校学生的兴趣点为主要抓手,创建体育社团,并设置多种不同形式的社团类别,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健美操、排球等等,给予学生一个充分展现自我能力、发挥个性的平台。这种活动方式更符合中职学生的心理需求,且能够使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得到足够的锻炼,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在此基础上,可将体育课余活动与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相结合,针对男生可设置武术、轮滑、旱冰、跆拳道、网球等的体育项目;针对女生可设置游泳、瑜伽、自卫术等的体育项目,让学生在提高运动能力的同时,掌握自我防卫和自我管理的方法及技巧,同时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一些体育基础较好或运动意识较强的学生,可以吸纳其成为体育俱乐部的成员,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将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竞技比赛、运动训练融为一体,打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氛围。

4 结语

针对当前体育文化建设的多项问题,中职学校应从多方面入手做出改善和调整,采用科学有效的路径及方法来弘扬体育精神,打造积极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

(作者单位:朝阳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作者:吕会凤

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论文 篇3:

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强调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体育素养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明确了学生在运动、健康及体育道德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根据小学体育教育儿童化、兴趣化、游戏化的特点,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一个科学、便利的物质环境,还需要经过精心打造的校园体育文化的支撑。培育体育精神文化,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提升体育活动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建设物质文化,确保体育工作的长效性

建设科学、便利的体育环境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是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有力支撑,更是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生存的载体。时下,学校体育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科学、便利的环境,具体表现在场地数量少、无周边产物、无固定的文化宣传环境等。以篮球运动为例,许多学校的篮球场地基本为 1~2 个,且多数场地为传统场地,仅可供爱好者练习使用,无专业性强的比赛场地,更谈不上相关的篮球文化设施了。为此,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受到限制,不利于提升学校體育文化建设水平。笔者认为,学校应在拓展篮球场地、丰富周边产物等方面下工夫,努力创建科学、便利的环境,建设切合实际的物质文化,营造浓厚氛围,确保体育教育的长效性。

1. 拓展篮球场地。合理利用校内资源,根据协调性原则,统筹协调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娱乐的教育功能,整合优化现有体育活动资源,引进现代化技术,规范场地设施,尽量满足体育训练与竞赛的要求。例如, 学校可将篮球场地分为传统场地和现代化场地两种。传统场地可供篮球爱好者练习技巧使用;现代化场地可引入自动化计分系统, 在比赛过程中, 该系统可实现队员的动作捕捉、实时比分统计,以记录比赛的过程,提高比赛的公平性,从而保证学校竞技运动的正常开展。科学拓展篮球场地,可为篮球爱好者与篮球专业者分别提供对应的平台,实现功能最大化。鉴于学校场地的有限性,可以科学整合学校与周边社区的体育资源,实现学校和社区资源共享,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率。这样,学生的健身运动便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社区中。

2. 丰富周边产物。精心打造体育物质文化,树立“大体育”教育观。例如,打造“篮球角”,为学生呈现篮球相关产物,包括队徽、队服、篮球钥匙扣、冠军签名篮球等,也可通过绘画作品,校刊校报,既往队服与队徽,奖章奖杯,摄影作品等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浓厚兴趣,有效提高队员之间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增强荣誉感。此外,还可将中外篮球职业联赛文化引入“篮球角”,营造浓厚的篮球氛围。整合利用体育资源,丰富周边文化产物,可以促进“积极向上、拼搏进取” 的学校体育文化的形成。

二、丰富活动文化,提高体育工作的有效性

丰富校园体育活动文化,保证学校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让每一位学生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形成人人参与、个个锻炼的健身氛围。学校只有在体育教学、健身锻炼、运动竞赛、课外训练等环节加强体育活动文化建设,才能真正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性。

1. 定期组织篮球赛。学校每年举办以班级为单位的篮球赛, 学生报名后,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个月的赛前训练,提高篮球技能。赛后对冠军、亚军、季军球队及优秀运动员进行表彰,展示获胜队伍集体照片及优秀队员照片。这样,既弘扬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文化,又形成了“努力进取、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2.  举办“篮球节”。举办“篮球节”是提高篮球运动丰富度的主要途径,对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于每年“五一”前后举办“篮球节”,开展以篮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学生通过变装,扮演自己喜欢的篮球明星,感受篮球盛会浓厚的氛围。

3. 组织辩论赛。学生通过辩论赛的方式,了解篮球知识,提高篮球技能,从而更加热爱篮球运动。例如,以“篮球比赛中的技巧”为题,在篮球赛前组织辩论赛,对各项技巧的应用方法进行探讨,并展开辩论。学生在了解篮球运动技巧后观看篮球赛,更能融入篮球文化中。多层面打造体育活动文化,是提高体育活动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三、打造精神文化,增强体育活动的实效性

体育精神文化是学校师生在体育活动中自觉形成并高度认同的一种文化氛围,这种文化凝练的过程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观念、价值取向及道德品质的形成。体育的竞争性、观赏性和娱乐性等特点是培养学生体育良好品质的重要因素。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体育社团、发挥体育明星正能量、开发体育新平台、总结学校体育成绩等措施,打造体育精神文化,让校园体育运动更具吸引力,从而促进体育运动健康发展。

1. 组织体育社团,成立“篮球会”。篮球会为传播篮球体育文化提供社团组织及人力资源支持。学校篮球会由学生、教师构成,其成员负责普及篮球知识、组织篮球比赛、分享篮球文化……例如,以“ 篮球发展史及未来趋势”为题,让学生广泛搜集资料,增进学生对篮球运动的了解,促进学校篮球文化的形成。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能够避免体育文化“流于表面”,从而增强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同感。

2. 发挥体育明星正能量。青少年大多是“追星”一族,学校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相关的体育文化教育,充分挖掘明星背后的正能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追星的目的。例如,学校可以开辟“明星之路”专栏,介绍姚明的事迹,组织收看姚明参与的体育赛事,让学生对“姚明是怎么获得成功的”“姚明怎样爱护自身的公众形象”等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体会每个冠军都来之不易,激励学生刻苦努力、发奋图强。

3. 开发体育新平台,增添体育新活力。学校可以邀请拥有体育资源的企业、少体校等单位参与学校的体育工作,携手开办篮球少儿俱乐部、乒乓球少儿俱乐部、棋艺少儿俱乐部、跆拳道少儿俱乐部、游泳少儿俱乐部等平台……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不同需求,增强体育运动新活力,促进学校体育运动的全面发展。

4. 总结体育成绩,开设“体育之路”。组织学生收集学校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的图片、荣誉,展示校园体育文化,开设“体育之路”,弘扬体育精神,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落实健康生活理念,让体育素养落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终身幸福着想。通过建设体育物质文化,丰富体育活动文化,打造体育精神文化,提高学校体育活动的实效性,走出一条全员参与、独具特色的阳光体育之路。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作者:吴健

上一篇:广告营销效果研究论文下一篇:创新发展文化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