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园林景观论文

2022-04-19

摘要为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水平,介绍了园林景观设计中常用的传统文化元素以及可采用的现代文明元素,阐述了如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现代文明元素,使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文明元素主辅有序、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促使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明元素完美融合的构想和思路。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儒家文化园林景观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儒家文化园林景观论文 篇1: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摘 要】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人们的审美境界也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人们日益渴望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这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既传承了古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方法,也对古代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创新。本文就结合笔者相关工作经验,主要针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展开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继承;创新策略

一、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是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而园林景观设计,则是决定城市园林景观是否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和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园林景观设计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园林景观的设计是一种艺术的综合体现,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各种各样的因素都考虑其中,只有将所有的方面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呈现出一份绝妙的佳作。

园林景观建设的主要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在人们的眼中呈现出一份完美的,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它更重要的目的,除了观赏性之外,还要具有休闲及娱乐的作用。所以,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体现出人性化。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所具有的发挥空间很大。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和高超的设计技巧来展示出园林景观的自然之美以及和谐之感。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应该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设计师将自己的设计理念融合到园林的设计中的同时,应充分吸取来自大众的灵感,才有可能设计出令民众满意和舒心的人性化园林景观。

一、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X市某游园工程施工,一标段是由市建委投资的园林绿化工程,是X市中心城区游园绿化工程之一。本标段由三个单位工程组合而成,分别为:X市****工程、平顶山市****路与****路交叉口工程、检察院东侧绿化工程,总面积3200平方米。工程采取包工包料的承包方式,目前场内外道路已通,施工用水电已通,具备开工条件。

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自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给自然生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且加速了自然环境的恶化,打破生态平衡,甚至影响生物链的发展。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正在不断挤压和占用原已狭小的空间环境,生存在此处的人们逐渐发现原本追求与享受的生活正在受到威胁:空气质量不再清新,道路绿化带逐渐被加宽的柏油路取代。城市快速的发展,人们忽视了园林景观的重要性,付出了改造自然的高昂代价。

由于我们国内现代景观设计的起步较晚,大多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只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档次,而忽略了市场的实际需要,很多情况下并不考虑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空气质量的改善,忽视了软景和硬景的配置比例和改善生态的角度来进行设计以及低成本化控制。只是一味地满足于房地产商将楼盘尽快的销售、将小区尽快的交楼的要求,当楼盘一但售完,当初吸引客户购买楼房的精美展示区园林即刻拆除,改为廉价、劣质、粗糙的景观设计搭配。

当前,美化城市园林景观、回归自然、舒适、健康、环保、美观的人居环境成为人们生活在城市的渴望和追求。城市公共空间、市政道路、居住区品质的目标也在不断的提升,都开始逐渐重视自身园林景观建设、重视设计园林景观带来的附加值、重视园林景观应该跟上时代步伐、重视以人为本的精神。

三、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

(1)传承古典园林的思维方式

中国园林为何能在世界园林建造中处于首位,那是因为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是一种表现形外之意和象外之象的境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境。所谓意境是指一种寄托着情感、观念和哲理的理想审美境界。园林设计者通过借助园林这一对象,使其赋予景象生命力,这样观赏者在游览过程中,会根据看到的景物产生联想、有所感悟,感悟到园林景象所蕴藏的某种情感和观念,甚至可以让观赏者可以直接体验到某种人生哲理或理念,进而获得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享受到园林景观审美的愉悦。我们只有找到了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的思维,才能找到打开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钥匙。

(2)传承古典园林的天人合一

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源来自自然,又超于自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强调“法天贵真”、“天趣自然”,反对过于粗糙的人工雕凿和修饰。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思想是“天人合一”,正是因为这种思想的存在,造就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历史。“天人合一”的思想被国外生态学研究者称之为“通过对最佳空间和时间的选择,从而使得人与自然、大地和谐相处,在和谐相处的同时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和文化效益,进而来取得安宁与繁荣的一种艺术”。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应秉承古典园林的思想精髓,将山、水、木之间进行合理的搭配,把自然界的元素运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之中,把人们的精神需求落实到实处,从而做到让人们在园林景观中既可以得到休息又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

四、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创新策略

(1)超前的可持续设计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国家的国情和现存的主要危机不同,东西方国家的住宅模式不同,其住区的生态化方式也就不同,加上气候的差别也使得各地区的可持续设计策略有所不同。因此,居住区所采取的可持续措施也不尽相同。可根据当前城市化发展出现的问题考虑运用现代先进生态技术、节能减排、生态平衡等诸多方法,当然我们也绝不能盲目照搬,跟着所谓的先进生态技术,单方面的追求生态效益,而忽略了真正的生态实用价值。

例如:为了追求景观的环境效益速成,很多居住区大量运用草坪。据研究,草坪的生态效益是同样面积乔灌草群落的1/4,其养护成本是一般乔灌木的3-5倍。此外绿化树种的搭配以及与建筑场地的关系等都直接影响环境的生态效果。

(2)体现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特色

新城市园林居住空间的景观建设不应是空间形态的简单模仿,而应从中国的历史源泉和文化传统中找到创新点,也就是要先考虑住宅区规划的历史连续性原则,强调继承文脉、挖掘地方性的传统建筑艺术形象,注重现状。

比如利用尚有地域风格或建筑造型元素进行简化和提炼,或是材质转换、图形符号的提取等手法,并结合气候特点和地方性材料来表达地区色彩,达到与当地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创造出新鲜的艺术品,以适应新时代的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要求。

(3)园林植物

植物造景在现代园林景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植物造景就是利用乔木、灌木等植物,利用其形体、线条以及色彩等,创造出美丽的景观,供给人们观赏,与其他园林景观要素不同的是,植物造景具有生命特征,这也是植物造景的魅力所在,因此植物造景应考虑到许多的因素,如植物预期体量、季节变化、生态速度、植物栽植地、气候以及干扰等。在植物成活率达标的基础上,根据植物造景原理,使植物能够搭配得足够美观,形成天际线和林缘线、疏林和密林优美的园林景观。

对园林植物进行恰当的配置设计,能够使生硬的建筑变得柔和,使建筑物更加的艺术化,同时使建筑物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自然,园林植物具有丰富的外形和弯曲的枝干,与建筑物的直线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大弱化了建筑物直线的生硬。

园林景观中丰富多样的植物色彩,还可以调和建筑物的色彩,将浅色的建筑物和深色的植物进行相互调和和衬托,能够达到很好的视觉效果。由于园林植物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变化,使建筑物不再单调。

另外,园林植物还具有划分建筑物空间的作用,能够加强建筑物的有机联系,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如高大植物可以遮蔽一些废弃物,爬山虎可以降低建筑物的温度等。

为了保证植物景观不受到破坏,能够一直供给人们观赏,就要对人们进行宣传教育。随着我国生态园林建设的发展,未来植物造景不仅包括生态上和文化上的含义,还会包含更多更深更广的含义,促进我国现代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4)要具备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精湛的艺术技能

丰富的空间想象,人所未见的创意是景观设计作品能否打动人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可通过平时积累的知识和阅历将零散的生活印象和设计片段通过组合在一起,进行移植改造,并想象成一个完整的形象,融入待定的创作情境。

运用实境和虚境的相互转化和融合的原理对和谐美意境的创造和追求,使景观设计主体在设计创作活动中得以升华的审美精神与作品中建构而成的具有浓郁美感氛围达到意与境谐,让设计作品所表现出的空灵、飞动、含蓄等能得到美的感染,韵味无穷。

参考文献:

[1]郭永久.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6673-6675.

[2]曾巧如,廖漫云.浅谈园林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J].价值工程,2012,20:82-83.

[3]矫克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与儒家文化思想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S1:388-391.

[4]程双红.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立意[J].广东园林,2013,02:26-30.

[5]冯晖武,涂娟娟,杨崑.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J].华中建筑,2009,06:219-221.

[6]范小舰.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原生态环境[J].中外建筑,2011,05:64-65.

作者:江洁

儒家文化园林景观论文 篇2:

现代文明元素与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融入运用探究

摘 要 为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水平,介绍了园林景观设计中常用的传统文化元素以及可采用的现代文明元素,阐述了如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现代文明元素,使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文明元素主辅有序、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促使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明元素完美融合的构想和思路。

关键词 园林景观;传统文化元素;现代文明元素;景观设计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文明蓬勃发展的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因而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需求,追求美丽多彩的居住环境和家园景观。如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吸收传统园林的精髓并抛弃传统园林的历史局限,在营造现代园林式生活环境的同时,体现中国人民的民族归属感,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促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元素相得益彰,本文介绍了应用现代文明元素,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将古典园林设计风格和传统元素与现代社会审美文明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设计出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征和现代文明元素无缝融合的新中式景观园林艺术形式。

1 园林景观中常用的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典园林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哲学思想(儒、释、道思想)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及风俗习惯。它不是抽象的艺术形式,而是多种多样的人类思想、文化文明、景观设计理念的综合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种类繁多,有百姓喜闻乐见的皮影、越剧、京剧、脸谱,也有瓷器、书法、国画、剪纸、古典音乐、刺绣、中国结、唐装、壁画、道教思想、儒家文化、寺庙寺院、瓷器等等。所有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都有较多应用。传统文化题材广泛,几乎涉及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而且每一种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都有各自不同的深刻寓意。有的表达幸福团圆,有的表达吉祥如意,有的表达财源滚滚等。这些蕴含着中华民族形象和符号特征的传统文化,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1]。

2 园林景观设计中可采用的现代文明元素

中国现代文明元素种类繁多,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借鉴利用的主要有液压喷播技术、微灌溉技术、太阳能技术、声电光技术、生态护坡技术、新型材料应用(如塑料盲沟、透水管、透水砖、玻璃以及玻璃轻石)等等。这些现代元素在城市的部分开放式公园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运用,但如何让这些元素更好地与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更多地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达到最佳的综合表现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2]。

3 在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现代文明元素的思路

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中多以传统元素为主导,体现了中华民族古朴典雅的景观特色和文化传承。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文化素养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文明元素的运用将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如何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巧妙合理地融入现代文明元素,结合实际经验并查阅有关资料,提出以下思路。

3.1 新材料的应用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园林景观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新材料,以提升园林景观的效果,促使园林景观朝着现代化、科学化、实用化的方向迈进。在保留传统文化元素精髓的基础上,应恰当使用新材料来提升园林景观的效果。如在排水系统工程得到了有效应用的新型材料塑料盲沟,具有良好的弹性,当压力减小后其自身会慢慢恢复原状,且其施工简便快捷,将其引用到园林景观中,能很好地提升园林绿化带的集水性、排水性。此外还有透水软管,具有较强的抗压力,能显著的提升排水速度。

在园林景观中可广泛应用的新型材料还有保水剂。它能防止水分过度流失,提升植物的成活率,还能减少植被的灌溉次数,减少水资源消耗,降低成本支出,提升园林的绿化效果。玻璃作为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后起之秀,汇聚了材料、科学、技术、艺术等多方面优势,可在水景、植物景观、雕塑等园林景观中起到画龙睛的作用,并且除了具有装饰功能外,玻璃还具有承担受力结构的作用。玻璃轻石作为一种集储水、过滤、吸附和降解于一体的新型环保材料,质地轻、强度高、物理稳定性好,不含任何有害有毒的化学成分,与环境水体及土壤的相容性好,运用在城市公园的植草雨沟建设中,不仅具有良好的疏松透气和吸水、储水、保水功能,在滤水净水、防虫抑菌和蓄排水方面也有独到的功能[3]。

3.2 植入环保理念,体现景观生态化

在以往的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元素作为主角,在景观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已经越来越明显,为了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被提到了重要的考量地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尽可能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人为干扰和破坏,在保护园林景观整体性与和谐性的基础上,融入社会学、生态学等元素,促使景观形象和生态环境相呼应,人与自然共和諧。应注意优化园林的布局结构,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协调好城市绿地、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城市功能分区间的关系,着眼于整体的城市生态环境之中,将自然引入城市园林,以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充分发挥城市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4]。

3.3 虚拟现实技术的合理运用

与传统文化景观元素相比,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避免了传统园林设计过程中主要依赖设计人员手工绘图与实际丈量的局限性,能为园林景观设计带来更多的便利。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模型创建能力,有效解决了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不可逆性,将风景园林设计的景观空间从部分信息展现提升到整体信息展现,便于设计者预先对设计构想进行多角度观察分析和比较,可在设计阶段吸取多方意见,实现公众参与,促使最终景观呈现出更加完美的设计效果,提升设计的品质。

3.4 结构图案的运用

通过结构、框架,用现代手法展示传统元素。比如现代中式漏窗营造半透明的景观效果,再结合青砖石墙等现代艺术手段,通过屏障或者曲径等方式来体现景观的层次性,营造出“曲径通幽处”的氛围,达到放松、私密、休憩的效果。运用水池,营造出叠水景墙相辉映的视觉效果。此外,还可结合传统吉祥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长寿龟、貔貅、仙鹤,吉祥文字福、禄、寿、喜以及植物梅、兰、竹、菊、牡丹、荷花、松柏、石榴等勾勒出古今无缝融合的集聚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文明的新园林景观效果。

3.5 色彩的运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见的色彩有石青、朱砂、曙红、珞黄、中国红、黄色、青花蓝、玉脂白、石材灰、绿色等等,根据每个园林景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周围建筑等因素,选择与环境相映衬的色彩,可打造出或热闹喜庆、或祥和恬静、或清凉内敛等不同风格的景观氛围。在这些传统色彩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梦幻渐变色以及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景观图案造型,可促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达到旧景换新颜的效果[5]。

3.6 现代灯光的运用

灯光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其颜色可变、亮度可调,具有很强的变换性,可以根据园林景观设计的主体要求,配合传统元素,给传统元素为主导下的园林景观添加现代气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前,“灯光工程”已成为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夜色的朦胧与灯光的变幻,可展现出与白昼迥然不同的情景意趣,比如利用音乐喷泉获得光、声、色的综合艺术效果,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艺术空间,达到视觉和听觉的完美结合;对于园林景观中的雕塑和小品,照明设计可从其神态、造型、材质、色彩以及周围环境出发,运用不同的灯光色彩组合以及造型组合,勾勒出雕塑及园林小品的艺术特质,塑造出如梦如幻的艺术感染效果。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思想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时代的园林景观设计将更具时代化、信息化、人文化和综合化。现代文明元素的融入,对传统园林景观将是一个飞跃的提升。根据不同的景观要求,或者以传统元素为主导,嵌入适当的现代元素,构成如神来之笔的完美结合;或者以现代文明元素为主导,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达到古今互补、相辅相成的景观效果。当然,“融入”不是简单叠加,不是生硬插入,而是在汲取二者精髓的前提下,将其中能相互映衬的部分进行有机嵌入和互补,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过滤摒弃其中不合理因子,在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中国现代文明元素,扬弃结合,新旧互补,从而设计出更加自然和谐的现代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 杨君君.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用中国传统元素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9):4760.

[2] 刘志英.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5(5):365.

[3] 谷亚京.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6(11):429.

[4] 郭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應用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0):1025.

[5] 刘立兴.我国传统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2):56-57.

(责任编辑:刘昀)

收稿日期:2020-02-25

作者简介:陈籽涵(1994—),女,福建福州人,本科在读,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和管理。E-mail: 5628717@qq.com。

作者:陈籽涵

儒家文化园林景观论文 篇3: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丰富、厚重的传统文化。传承至今,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渗透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以及行为方式。本文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为例,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传统文化体现出明显的民族性特点,同时又糅合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历经漫长岁月陶炼的中国文化,承载着无数先人的智慧与思想。现代与传统的相互结合,让园林建筑更具文化魅力。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概述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古代文明延续至今的国家,漫长的历史沉淀为中国传统文化镀上了宽厚、包容的民族色彩。从内容上来讲,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全体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就时间而言,传统文化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界。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以儒家文化为主线,柔和了道家、法家、佛教、禅宗等多种文化思想,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传统文化是中国元素的象征,不能以狭隘的民族主义眼光去看待,也不是其他民族文化的修饰与补充,更不能将传统文化元素看做一种创意性符号,并让其成为时尚流行的代名词。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人类漫长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书法、绘画、雕刻、文学、建筑、梨园戏曲、亭台楼榭等多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元素。传统文化延展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又成为建筑的核心元素,是建筑性格的一种表达方式。园林建筑的公共空间既需要艺术性,又需要体现出地域文化特点,这需要设计人员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念,在设计方案中充分体现现代园林景观的精神内涵。

2.现代园林景观概述

园林景观设计以中国传统园林概念为基础,融合美学、建筑学、文学等多种学科,以实现对自然环境的规划与改造。在此过程中,加入了工程技术、施工技术、园林艺术元素等内容,让园林建筑装饰与周围地形地貌相得益彰,更具美感与舒适感,给人带去精神的享受。从功能上来讲,园林景观除了可供使用之外,还具有欣赏功能,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随着建筑艺术的不断发展,园林景观设计愈发体现出行业特色,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彰显了地方文化魅力,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是文明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

步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世界范围内有了更高的知名度、话语权以及影响力。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引起了全球人民的广泛关注。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只有与时俱进,在现代园林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现状,从容应对业内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在越来越重视绿色环保的时代,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必然要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用传统文化元素点缀园林,创造出宁静、优美、别致的园林风格,让传统与现代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理念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现代园林建筑的传统魅力,赋予园林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不仅符合人们的审美特点,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发扬。为了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园林浑然天成的融为一体,设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而且要熟悉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提炼出有价值的文化元素,使之成为园林建筑的一道风景线。

4.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4.1汉字元素

汉字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传统文化元素,从古至今,汉字始终贯穿于园林建筑设计中,并深受人们的青睐。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体,再发展到今天的楷体,汉字是记录和传承中国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灵活的运用汉字,合理的设计字体,能够引发人们的文化共鸣,提升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比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江南园林,便糅合了大量汉字元素,不仅是中国游客,即使是外国游客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从而加深了内心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4.2色彩元素

红色、黄色、青色、青花蓝、石材灰、玉脂白、绿色等,都是机具“中国风”的颜色。结合园林景观的施工材料、中式风格特点,木色与黑色也是非常常见的颜色。丰富的色彩元素可以营造出不同的园林景观风格,比如以红色调为主的喜庆、以青花蓝为主的恬静、以石材灰为主的内敛、以玉脂白为主的祥和等。中国园林景观设计,应用最多的颜色是中国红与黄色,比如楼、殿、亭、阁、台、榭等,以突出高贵、恢弘、庄重的氛围;其次是玉脂白和石材灰,这两种颜色主要用在墙面、铺装、座椅等小品的设计中;青花蓝色多用在碎拼、雕塑、各种装饰的点缀;木色给人淳朴恬静的感觉,是一种自然色,可作为廊架、平台、栈道的主色;黑色、白色用于地面铺装、基础设施和构架的设计中,营造一种沉稳、典雅的空间环境。比如万科第五园,花池设计成黑色、墙面为白色;铺装以灰色、木色为主,营造出一幅淡泊宁静的园林景观。

4.3符号元素

除了人们熟悉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外,还有龙、凤、鹤、貔貅、长寿龟等传统吉祥物元素;五行元素为金木水火土;此外,还有易经中的风水元素,以及剪纸、龙凤祥文(如意纹、巴纹、饕餮纹、雷纹、回纹)、中国结、刺绣等图案符号;福、囍、禄、寿等吉祥文字符号;梅花、荷花、竹子、牡丹、兰花、菊花、石榴、松柏等植物元素。将以上具有中国色彩的传统符号,经过简化、抽象的创新后,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能够充分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丰富性。比如西安大雁塔景区,使用的是皮影艺术、京剧脸谱元素,同时还加入了各种传统纹样灯具、景观墙,共同彰显出十三朝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蕴。

4.4绘画元素

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绘画元素,与国画的创作一样,要重视构图和整体布局。国画讲究留白,要突出园林景观的“中国风”特点,需要设计师从各个角度构思园林布局,突出重点,用传统绘画的艺术性体现现代园林特色,为园林设计注入新鲜的生命力。比如万科第五园,便在设计中融入了传统绘画元素,无论是景观的数量还是布局,都极为讲究,充分了解晋派国画的风格,同时又融入了徽派特色。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加入了中国水墨画元素,以假山作为主元素展开设计,让平面的意象变得立体和鲜活。

4.5植物元素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让整座园林生机勃勃,增加了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古典园林中的植物主要以盆栽为主,不需要整形。现代园林景观中,增加了更多整形的大型灌木,植物的层次较少,但品种增加,并且突出了绿色植物改善环境的功能性。现代园林中的植物,除了要营造意境之外,还要遵循地域性、生态学、生物学的设计原则,比如,可以用水生植物丰富水体的空间层次感,弱化建筑的生硬感;或者利用水石榕、连翘营造简朴、素雅的景观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渗透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能够提高园林建筑的艺术水平与文化内涵。设计师应不断创新设计理念,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园林建筑中嵌入“中国风”,彰显中国园林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冯志达.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风景名胜,2021(2):92.

[2]李文,赵桁嵩,许大为,刘经纬,张俊玲,吴妍,张敏.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1(09):126-127.

[3]李芃帛,董海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作家天地,2021(09):25-26.

作者:王志坚

上一篇:权变理论高校管理论文下一篇:物理教学创新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