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价值观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以山东省Q大学为例

摘要:儒家优秀文化历来重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它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法上的契合为其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可能。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而言,重视儒家优秀文化在价值观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对树立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面对多元化的价值选择,大学生易产生价值迷茫和价值困惑,价值取向容易发生扭曲,在这种情况下丰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涵显得尤为紧迫。因此,利用儒家优秀文化创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有可能并十分必要的。所谓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指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充分挖掘、汲取儒家优秀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并以合理的方式方法将其融合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一部分,从而丰富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最终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念的过程。将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除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外,还有利于丰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儒家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在参考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山东省Q大学进行了有关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儒家文化融入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之策。文章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分析了儒家优秀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概念、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涉及儒家优秀文化融入的理据以及融入的意义,具体从丰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资源、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传承和创新儒家优秀文化三方面,深入阐释了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结合个案,着重分析儒家优秀文化融入的现状,既有该校融入工作的相关探索又有融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从大学生意识能力不足、高校工作机制不健全和缺乏融入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问题的成因。第四部分重点论述怎样优化儒家优秀文化的融入,也就是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包括树立大学生主体意识、改变融入方法、创新融入载体、完善融入制度、改善融入环境五个方面。

关键词:儒家优秀文化;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的缘起及其意义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儒家优秀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概述

(一)儒家优秀文化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1.儒家优秀文化的概念

2.儒家优秀文化的主要内容

(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1.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概念

2.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理据与意义

(一)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理据

1.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

2.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二)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大学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丰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资源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3.有利于传承与创新儒家优秀文化

三、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分析——以山东省Q大学为例

(一)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探索

1.儒家优秀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探索

2.儒家优秀文化融入社会实践的探索

3.儒家优秀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探索

(二)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存问题

1.大学生对儒家优秀文化的认知度、认同度、践行度有待提高

2.教师多采用“说教式”的融入方法

3.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载体单一且实效不足

(三)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问题成因

1.大学生传承儒家优秀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2.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工作机制不健全

3.社会缺乏儒家优秀文化融入的良好环境

四、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主体意识,坚定情感认同

1.提高大学生对儒家优秀文化的认知

2.增强大学生对儒家优秀文化的认同

3.促进大学生对儒家优秀文化的践行

(二)改进融入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1.运用榜样示范法,重视典型感化

2.坚持因材施教,提高教育针对性

3.强调学思并重,强化自律自教

(三)丰富融入载体,发挥活动实效

1.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2.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3.以阅读经典为载体,搭建传统文化交流平台

4.以新媒体为载体,创新儒家优秀文化融入途径

(四)完善融入机制,增强工作系统性

1.建立健全儒家优秀文化融入的领导机制

2.完善儒家优秀文化融入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五)改善融入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1.优化富有儒家优秀文化气息的学校环境

2.创设以儒家优秀文化为底蕴的家庭环境

3.营造具有儒家优秀文化氛围的社会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超宽带无线通信论文提纲下一篇:模因论英语词汇教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