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发展设施农业论文

2022-04-21

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有作为的农机化工作者,必须正确分析和科学判断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牢把握农机化发展的主动权,不断开展农机化工作的新局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机械化发展设施农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机械化发展设施农业论文 篇1: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摘要:农业机械的快速普及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繁荣发展,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走进了千家万户,很多农户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农业机械,方便了农业生产,抢抓了农时。国家出台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更是激发了农民朋友们购买农机的热情,再一次促进了农业机械化事业的顺利开展,推进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脚步。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农业生产

农业机械化发展使广大农民告别了传统的人力、畜力来进行农业生产模式,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是利用现代的农业机械设备,保质保量、同时高效的完成农业生产任务,发展农业机械化对于建设现代农业具有现实意义,甚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也将影响到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给我国农业带来了新的生机,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势态良好,各种农业机械走进了农民家中,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国家出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后,更是激发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推进了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

1 农业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

农业机械化通过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来取代人力、畜力,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了农业生产经营条件和生产模式,同时农业机械与农业技术的融合更是有效的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与进步。

现在已经基本实现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最大程度的使用农业机械来代替手工工具,如在种植业中使用的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都极大地方便了农业生产,省时省力,同时翻耕土地、灌溉、运输等等各个环节也几乎都运用了机械动力和电力,基本不需要人力或者畜力来完成。因此可以说农业机械化实现了节省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增强了对抗灾害风险的能力。

2 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根据国情,我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生产均实行人力、畜力、机力、电力相结合以及改良农具、半机械化机具和现代农业机器相结合,生产效率不高。农业机械化的目的就是用机械代替人力、畜力,做到有效完成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使人们利用省下来的时间投入到二三产业当中,为农民外出打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了农工双赢的好局面,促进了社会繁荣发展。

农业机械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告别了人力、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生活的时代,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农村经济的增长势必对国民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3 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给我国农业带来了新的生机,近几年来,各种农业机械走进了农民朋友家中,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将人们从原始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并实现了人工所不能企及的现代农业技术。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发展,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脚步。可以说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农业机械化不仅仅是机械的利用,更重要的是使农业机械与农业技术得到了更好的融合,可以说农业机械是农业技术的载体,只有农机与农艺的完美结合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如设施农业、深耕深松、高效收获、秸秆还田等技术就只有依靠农业机械才能保质保量并且快速的完成,未来的农业技术发展也将依托于农业机械来实现,因此对于农业机械化工作人员来说,任重道远。因此说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普及农机具的使用,国家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激发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促进了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

4 结语

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还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发展农业机械化也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面对新时期的农业机械化工作,对于农机化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参考文献

[1] 樊日文.农业机械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4,(03).

[2] 王硕,朱德泉,王继先,李金才.沿淮地区小麦生产机械化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

[3] 卢秉福,胡志超,张祖立.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历史·现状·前景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2).

[4] 杨镝鸣,杨星钊,李冠峰,李照美,钱秋玲.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03).

[5] 李成忠,陈玉娟,初杰.浅谈推进农业机械化的现实意义[J]. 广西农业机械化,1999,(05).

作者简介:张洪学,九台街道办事处,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

作者:张洪学

机械化发展设施农业论文 篇2:

九台市农机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有作为的农机化工作者,必须正确分析和科学判断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牢把握农机化发展的主动权,不断开展农机化工作的新局面。

1.在现实与未来的制高点上,准确把握农机化发展战略

近年来,九台市农机化形势越来越好,形成了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发展机制。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日益拓宽,农机化已成为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技术支撑,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1.1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长。经济作物、林牧渔业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均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1.2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动力结构趋向大型化,配套结构趋向合理化,功能结构趋向多样化。

1.3机械化作业面积稳定增加。农业机械总量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使机械化作业面积稳定增加,机械化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农机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1.4农机化服务领域逐步拓宽。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战略要求,在狠抓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机械化的同时,积极向经济作物的生产,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等领域拓宽推广设施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新技术和新机具,“大农机”的格局初步显现。农机服务已经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农村经济的诸多领域。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台农机化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二是农机装备不合理,大型动力机械和机具配套比例仍然偏少;三是經济作物机械发展跟不上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

今后一段时间农业机械化总的发展趋势已经比较明朗化:一是传统的农业机械需求有所减少,经济作物等领域机械需求不断增加;二是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将加快发展;三是保护农业环境、高效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需技术与装备将有迅速发展;四是设施农业技术与设备迅速发展,农业设施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2.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大力实施农机化发展战略

根据九台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要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维来谋划全市农机化发展战略,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大力调整大中型农业机械与小型农业机械的比例,重点发展大中型机械。

2.1 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重点解决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薄弱环节。

2.2 适应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

2.3 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发展秸秆综合利用和保护型耕作技术。

2.4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实现农产品增值,增加农民收入。

新世纪新阶段,农机工作者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汲清沿 汲清彬

机械化发展设施农业论文 篇3:

辽宁农机科技发展方向初探

摘要:随着辽宁农机动力数量和质量的大幅提升,农机科技面临新的问题。简要介绍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成就,分析当前辽宁农机科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探讨辽宁农机科技发展方向,为提高辽宁农机的科技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科技;服务;成就

近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及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等补贴政策的实施,辽宁省农机动力及装备的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加速了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为辽宁农机科技水平提升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1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成就

1.1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1%,比“十一五”期末提高12.5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5.0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10位;年均递增速度为4.2%,农业机械化发进入高速增长期。政策是农机化综合水平提高的主因。

1.2 农机科技贡献率不断增加,成为农业科技应用的重要载体

农机装备结构不断改善与优化,促进农业科技大面积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机械育插、精量播种、联合收获等节本增效机械化技术推广作业面积不断扩大。据测算,农机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科技贡献率达20%以上。

1.3 农业装备数量不断增长,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11—2014年,全省农机化投入124.1亿元,其中中央农机购置补贴34.1亿元;新增机具88.3万台套,受益农户25.7万户。全省拖拉机保有量达到55.6万台,配套机具78.9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2 708 万kW,比“十一五”期末增长20.5%。

1.4 农机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成为构建新农村的重要力量

到2014年底,全省从事农机作业的农机户达到61.7万户,各类农机人员99.5万人,是“十一五”期末的1.6倍;农机合作社2 152个,服务面积180多万hm2,服务农户105万户。除从事农田作业外,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还在畜牧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治山治水、植树种草、农田基本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5 农机经营效益不断增长,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到2014年底,全省农机经营收入达124亿元,其中农机作业纯收入104亿元。农机户年均经营收入达20 113元,是全省农民人均收入2倍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11 196元,是“十一五”期末的1.6倍,农业机械化功不可没。

2 辽宁农机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科研力量出现萎缩,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全省拥有省级科研机构1个、市级科研机构3个。这3个市级科研机构有2个转向农机推广或质量监管职能,科研主业发生偏离。省内农机科研力量大大缩减,县乡(镇)级更加弱化。全省农机科研力量集中于省级科研院所和高校。

2.2 产学研联结不紧,缺乏联结互动机制

科研成果没有形成科技生产力,农机市场主产品多为外阜或国外产品,缺乏大中型农机动力生产企业,主要产品集中于农机配套领域,产值过亿的企业寥寥无几。产学研结合松散,没有形成研发合力。

2.3 农机农艺融合深度不够,无法相辅相成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机与农艺结合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科研课题研究和技术推广环节,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更加紧密。只有两者相辅相成,相互适应,才能真正显示出农机科技的高效增产作用。

2.4 农机化协调发展不够,区域农机化发展存在矛盾

对农机化快速发展、农民需求的迫切程度认识不够;对农机化发展速度关注较多,对结构、质量、效益和安全的协调统一关注不够;对粮食作物机械化关注较多,对促进经济作物、林果业、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全面发展研究不够;对平原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关注较多,对促进东部丘陵山区、西部贫困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关注不够。

在水稻基本全程机械化后,玉米全程机械化缺尾(收获),经济作物机械化缺身(主要环节)。全省玉米机械收获为42%,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平原和丘陵山区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少;小型机具多,大中机具少;产前机具多,产后机械少;落后机具多,先进机具少;粮食作物机具多,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畜牧业等机具少。

3 辽宁农机科技发展的思路

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和“因地制宜,重点突破;量质并举,轻简高效;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的发展原则,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为主线,以调整优化装备结构布局、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重点,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增强农机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适应市场能力,全面提高全省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1 研发大型化、多功能复式联合作业装备,提高规模化作业效能

瞄准国内外农机科技发展前沿制高点,开展基础性创新性研究,实现农机装备制造业升级。根据国家及辽宁科技发展的总体指导方针,结合辽宁全面振兴对农机科技需求和现有基础条件,突出自主创新,实现重点突破。瞄准世界先进农机科研发展制高点,结合规模化作业的市场需求,加强应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重点研发大型化、高性能、多功能复式作业装备,包括深松与灭茬联合整地,免耕精密播种与施肥、超低量快速施药等联合作业装备,突破土壤仿生减阻、联合复式作业、免耕防堵、定位施肥、种肥监测、精量播种、高速插栽、高效施药等关键技术,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的老旧农业机械,推进节能减排,减少资源能源浪费。从规模要效益要效率,优化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引导条件成熟地区按照适度规模化经营要求,实施区域性整体推进。培育和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促进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提高农机服务水平。

3.2 研发操作自动化、控制智能化技术装备,提升精细化作业水平

把电子与光学、传感与控制、信息与通讯等技术融合起来,实现自动导航系统、机器视觉与数字信息感知系统、智能决策系统等技术集成,实现先进农机装备制造业的升级。瞄准世界先进农机科研发展制高点,加强应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我国农机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创新模式由单纯技术引进向引进技术的再创新转变;技术创新由单项技术突破向注重多项技术融合创新转变;由重科研重成果向成果转化应用转变,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推紧密结合的集成创新体系。

3.3 突破农机化薄弱环节和空白环节,向全程及全领域机械化作业方向发展

在主要粮食作业智能化、自动化、多功能技术提升的同时,拓展经济作业、林果蔬菜、健康养殖等全面机械化作业装备,由单机向全程装备配套。组织实施“千万亩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工程”,重点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巩固千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成果。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加大花生、牧草、薯类、中草药等特色农业机械的研制开发、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力度,加快推进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装备试验示范,体现主导产业效益优势,使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畜牧水产养殖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制定科学合理的农艺标准和机械作业规范,实现农机与农艺协调发展。辽宁东部丘陵山区、西部贫困地区要因地制宜,促进中低产田改造和特色作物机械化发展。抓好欠发达地区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建设一批适应高效农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装备基地。

3.4 推广节本增效农机装备,发展节能环保型农业装备

围绕全省优势主导产业,研发推广专用动力机械技术,如适于果园及设施农业作业环境的适宜动力成套机械,提倡一机多能,提高自动化水平,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成本上升压力。组织实施“保护性耕作和农机深松整地推进工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发将生物技术、环境技术、作物栽培技术、云数据与网络管理等与机械技术融为一体的温室设施配套装备,加大温室结构优化、自适应环境智能决策与调控、相变储能与能源解决应用、水肥耦合养分节约供给、全程生产自动庄白系统配套等技术的研发力度,实现植物生长、营养供给、品质优化自动控制,达到高产高效高能优质的目标。开发精准定位施肥施药技术装备,减少化肥使用量和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研发推广农作物秸秆、养殖场废弃物等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形成收集、装载、运输、储藏的装备体系,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实现环境友好。突出农机农艺结合,培育一批适应机械化作业、设施化栽培的农作物新品种。

3.5 突出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提高农机科技贡献水平

充分发挥大型农机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的优势,逐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推有机结合的农机科技创新体系。认真贯彻落实辽科发[2015]1号文件《关于印发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促进辽宁农机工业全面振兴,提升科技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

完善创新体制框架,突出政策保障措施,为农机科技人员开展创新工作提供便利的环境条件。加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集成创新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农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作者:邹迪

上一篇:微课程中的大学化学论文下一篇:东丰县推广农业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