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2024-05-28

浅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精选8篇)

篇1:浅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通过对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近期的研究方向及发展重点,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 者:胡彦辉 孙忠海 Hu yanhui Sun zhonghai 作者单位:胡彦辉,Hu yanhui(黑龙江省五常市八家子乡农机服务中心,150200)

孙忠海,Sun zhonghai(黑龙江省五常市营城子乡农机服务中心,150200)

刊 名:农业技术与装备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TECHNOLOGY & EQUIPMENT年,卷(期):“”(2)分类号:S220.1关键词:设施农业 机械化 配套机械

篇2:浅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 要:进入到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是十分迅速的,然而,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农机工业水平、农业经营规模以及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情况等因素对其都是有着重要的影响的,所以,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仍然需要我们详细的研究并制定妥善的处理对策,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本文便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和趋势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从而详细的论述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工作。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策略和趋势.

篇3:浅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1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 泰州市高效农业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目前, 该市高效农业面积达到97.67 khm2。其中:设施农业面积30.93 khm2, 拥有塑料大棚29.73 khm2、联栋温室271.93 hm2、日光温室111 hm2, 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在44%左右;设施渔业面积42.67 khm2, 机械化水平在65%左右;畜禽养殖业规模化率达90%, 机械化水平为49%;林果业机械化水平在52%左右;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在50%左右。

目前用于设施农业的机械装备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种植业。拥有高效植保机24 000台、低温干燥机1 400台、田园管理机3 298台。

(2) 水产养殖业。拥有增氧机31 000台、投饵机30 000台。投饵机械化率达88%, 水质机械调控率达84%, 养殖池塘清淤机械化率达100%。

(3) 畜禽养殖业。拥有粪便处理机械28 810台, 饲草加工机械化率达88%。

2设施农机装备应用特点

2.1生产规模较大的设施农业基地机械化水平较高

由于设施农业园区及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设施大棚数量较多、规模较大, 大棚内土地耕翻、旋耕、起垄、开沟等多项作业基本上都使用微耕机、田园管理机等机械装备来完成, 大多数园区土地耕翻机械化率已达100%。

2.2节水设备的应用基本普及

无论是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连栋大棚和智能日光温室, 还是专业合作社的设施大棚, 对节水灌溉技术应用都较为普及, 微灌、滴灌设备应用率较高, 普及率在80%左右。即使是零星的普通大棚, 也没有大水漫灌现象。节水设施的使用不仅能节约40%~50%的用水成本, 还能降低棚内湿度, 减轻病虫害。

2.3重视无公害种植、养殖

目前, 该市绝大多数地区都很重视环保和无公害种植。设施大棚内的病虫害防治多措并举:一是利用害虫趋光、趋色等习性, 采用电子灭虫灯、紫外线杀菌杀毒灯、涂药黄板等设备进行防治。二是选用低残留无公害农药防治。用药时实行超低量喷雾植保。在肥料应用上, 选用有机肥料, 提高土壤肥力。不少集种植和养殖于一体的设施农业基地, 采用“种-养-销”一体化生态种植模式, 对农作物秸杆和设施养殖的畜禽粪便进行沼气化处理后再用作肥料;还有一些现代化农业园区利用作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引进二氧化碳智能精准气肥机用于大棚生产。以上机械装备的应用, 既提高了果蔬作物产量, 又有效地减少了农药、化肥对环境和土壤的污染。

2.4设施农业采收、加工机械开始示范应用

靖江市少数设施农业基地尝试使用香沙芋收获机械进行收获, 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兴化市蔬菜加工企业应用蔬菜清洗机、风干机、包装机、保鲜贮藏机库等设备, 大大提高了蔬菜产品的品质和售价, 延伸了设施农业的产业链。

3制约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问题

3.1对设施农业重视程度不够, 扶持力度不大

近年来, 泰州市十分重视稻、麦、油菜等大宗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 出台多项奖励和补贴政策, 推动了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但是, 相关部门对设施农业机械化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对大宗农作物机械化那样高, 设施农业机械化基本处于自由发展状态, 一些高效示范园区也是迫于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压力, 在用工成本太高等问题的倒逼下才示范应用一些农业机械。目前, 用于大宗农作物耕、播、插、收的农机基本上都列入了省级农机购机补贴名录, 不少地方政府还出台配套奖励政策, 调动农户购机积极性。设施农业是劳动密集型的精细农业, 急需解决劳动力不足、用工成本高等问题, 而各级财政对设施农机装备购置补贴不多, 也很少有项目资金的支持。

3.2设施农业专用机械档次不高, 使用频率较低

设施大棚内的叶菜类蔬菜一年要播种和收获几茬, 不同作物需要不同的专用播种机、移栽机、采收机等, 因此, 单一专用机械使用频率不高。每个示范区内需要购买的机械种类较多, 需要的专业机手也较多, 投入与产出比相对较低。由于每个大棚的规模和空间相对较小, 只有小型甚至微型机械才能在棚内进行作业, 而现有的微型机械的作业质量还相对较低。

3.3农户惜本守旧思想较重, 机械投入较少

不少地区的设施大棚都是由分散的农户建设的, 有的能拼凑成片, 有的较分散, 整体而言, 设施大棚个数少、规模小。在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 农民惜本守旧思想较重, 舍不得花钱购买大棚内用的农业机械。这种缺乏统一规划的家庭式、小规模的生产模式既限制了农机装备功能的发挥, 也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

3.4设施农机装备研制相对滞后, 还有空白

目前, 设施大棚推广应用的机械, 中低端产品较多, 大多数机具功能单一, 适应性较差, 缺乏一机多能、适应性较广的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由于单一设施农业机具销售批量较小, 不少品种没能进入政府补贴目录, 生产企业经济效益不高, 研发资金短缺, 缺乏科技创新的能力。一些进口机械价格又太高, 难以大面积推广。

4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对策与建议

设施农业是高效农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的形势下, 大力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实现设施农业高效化的有效措施。

4.1政策引导,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一要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各级农机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加大行政推动力度, 出台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的激励政策, 鼓励农民购置设施农业机械。二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方面, 及时整合农机化资金和项目资源, 科学合理调整投入方向和投入结构, 在稳步推进大宗农业机械发展的同时, 把设施农业机械化作为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扶持的重点, 优先安排、优先扶持;另一方面, 农机购置补贴应向本地急需的尚未列入中央、省级补贴范围的设施农业机械倾斜, 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同时, 要注重高效节能、智能环保机械的发展, 在增加设施农业机械数量的同时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推动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与设施农业机械化协同发展。

4.2流转土地, 加快设施农业规模化建设

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设施大棚不适应机械化操作。建议通过土地流转适当扩大设施农业规模, 开展集约化经营, 由专业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 统一科学安排农作物茬口布局、品种布局, 统一田园管理, 创造有利于机械化发展的生产环境。

4.3机艺结合, 促进设施农业高产高效

设施农业机械化是技术含量高、管理精细的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种植 (养殖) 技术和农业机械应用技术等多个方面。设施农业的产业门类和生产工序繁多, 生产条件各异, 作业环境复杂, 需要多方技术的整合。因此, 建议加强农机农艺融合, 实现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生产工序与农机装备的高度配套。相关部门要开展农机和农艺技术培训, 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现场技术指导和试验示范等多种方式, 提高设施农业生产者的农机农艺水平, 促进设施农业高产、高效。

4.4加快研发, 突破设施农业机具发展瓶颈

篇4:浅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关键词:设施农业机械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2-0061-02

设施农业旨在通过人为干涉(如控制环境温度、减少病虫害、增加光照时间等),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优化,使其作州得到充分发挥,这就需要相关的机械设备作为辅助。设施农业机械在设施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我国发展设施农业机械的重要意义

1.1有助于提高设施农产品质量

我国设施温室面积曰前已经达到350万hm2,在设施农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土壤连作障碍等现象。设施农业的生长环境具有封闭性的特征,但高温、高湿环境不仪适宜动植物的生长,同时也适宜微生物的快速繁殖。在温室环境下,农作物自我调节的能力较弱,在缺乏相应技术及装备时,易遭遇病虫害危险、这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农药、水、肥等资源.还会降低设施农业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不利于提高设施农\lk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到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不断研究、改进我国的设施农业机械,为动植物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保障我国设施农业的牛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我国设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1.2有助于减轻设施农业生产劳动强度

设施农业在我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农民获取收入的重要途径。我国设施农业目前仍然以人工劳作为主,机械化水平不高,始终有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偏低等问题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生产意愿和劳作积极性。尤其是近些年,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劳动力价格急剧上升、季节性明显、结构性短缺等问题,导致设施农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当前,发达国家设施园艺的人均种植面积超过r1.00hm2,相比之下,我国0.07hm2的水平显得尤为落后。我国政府将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列入了“十二五”发展计划,并将其划人重点扶持部分。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速设施农业机械化改造,借助先进的技术条件对设施农业进行装备,改变传统人工劳作方式,实现设施农业发展的机械化、现代化和高效化,以此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

2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设施农业的重视,我国的设施农业机械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截至目前,我国的设施农业机械已经基本完善和成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实现了初步的现代化然而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设施农业机械还有一定差距,暴露出一些问题。

2.1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设施农业机械发展起步较晚,进度与水平相对滞后。因此,全面提升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现代化水平,已经成为摆在我国农业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

2.2生产效率和精密度较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设施农业机械在生产效率和精密度方面都比较低。虽然就我国当前的农业发展情况来说,现有设施农业机械已经基小满足需求,但是其生产效率和精密度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将不利于我国设施农业机械未来的发展。

2.3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相对滞后

技术的进步是促进一个领域发展的直接动力,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也需要相应的技术改革来推动。当前我国的设施农业机械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方面显示出明显的短板,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2.4信息化程度不够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中。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信息化的生产模式,有助于实现系统化的管理,提升生产效率。但我国在设施农业机械发展中,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程度不够,难以将信息化的优势在设施农业机械中充分体现,这也是我国设施农业机械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农业对机械的基本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硬件设施的大量需求和建设逐步转向为对信息技术的迫切要求。在设施农业中,设施农业机械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技术含量会对整个设施农业的发展状况产生直接影响。在新形势面前,设施农业机械应该引入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研发出更为专业的装备,以促使我国设施农业获得更大发展。

3.1机械精密程度提升

设施农业机械的精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因此,未来我国设施农业机械应朝着精密度不断提高的方向发展,使设施农业机械的性能更加实用、高效。精密程度的提高,还能给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的综合实力。

3.2机械体积减小

在农业机械改进过程中,越是小型的机械越能得到认可和普及。未来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也会朝着小型化的方向进行。设施农业机械小型化,可以使设施农业机械的使用更加便捷、操作更加简单,促进设施农业机械的推广。

3.3研发经费投入增加

农业生产离不开机械设备的辅助,越是高性能、低成本的机械设备越具有市场潜力,因此,未来国家和企业投入到设施农业机械研发的经费也会进一步增加。一方面,这是农业发展实际需求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设施农业机械的研发和进步能够获取丰厚的回报。

3.4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广泛应用

在未来设施农业机械发展中,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因为新型的材料和技术能够大大提升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其工作性能,促进我国农业在科技的辅助下实现快速进步和发展,提升我国农业领域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nlc202309040109

4结语

我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类型机械设备的支持,设施农业机械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目前我国的设施农业机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仍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针对这种现状,相关人员应当树立危机意识,正确对待,设定目标,制定发展计划,积极行动,以提升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总体水平。实践已经表明,我国农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设施高性能农业机械的支撑,而只有正确分析当前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情况,积极制定提升措施,才能最终实现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高度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李中华,王国占,齐飞.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农机化,2012(1):7-10.

[2]王丽娟,刘少梅,任志雨.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新生职业规划的调查与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4(9):78-81.

[3]朱德文,陈永生,程i六.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装备技术,2007(1):5-7.

[4]胡普辉,刘延风,浅析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J].水土保持研究,2006(4):64-67.StatusandTrendAnalysisofFacilityAgriculturalMachineryDevelopmentinChina

WANGHengyi,ZOUXuejian,WANGTao

Abstract:Facilityagriculturalmachineryhasgreatassistingfunc,tiontothedevelopmentoffacilityagricultureinChina.Thearticleexpoundstheimportantsignificanceofdevelopingfacilityagricultureanditsmachineryequipment,summarizestheexistingproblemsinthedevelopmentoffacilityagriculturalmachineryinChina,andanalyzesitsdevelopmenttrendinfuture,inordertoprovidecertainenlightenmentsforthedevelopmentoffacilityagriculturalmachineryinChina.

Keywords:facilityagriculturalmachinery;status;developmenttrend

篇5: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一个国家农业是否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这个国家农业机械化的程度如何。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取得了很大提高,但现在国际经济趋于全球化,我国也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农机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认清我国农机发展薄弱环节,积极寻求农机发展新的方向,才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中主力军的作用。以下对我国农机化局长趋势谈些看法。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已经基本形成。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和允许农民自主购买经营农业机械政策的出台,使农业机械先于其他生产要素进入市场,引发了农业机械化发展运行机制的深刻变革。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机制由计划调节转变为政策引导下的市场调节,增长动力机制实现了由“外力推动型”转化为“效益驱动型”。

(二)农业机械拥有量快速增长,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1998年中国农机总动力达到4.5亿千瓦,比 1978年增长2.8倍;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208万台,增长

5.3倍;拖拉机配套农具达到 1578万部,增长5倍;联合收割机达到18.2万台,增长8.6倍。1998年全国机械耕地、播种、收获面积分别达到6005.3万公顷、3835.8公顷、2342.5公顷,比1978年增加1938.3万公顷、2502.8万公顷、2030公顷,而且近十年来,在机械化收获总面积中,联合收获的比例呈逐年增大的趋势;三大作业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63%、25%和 15%,较1978年分别提高22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

(三)农业机械化适用新技术推广面积迅速扩大,加快了农业技术进步和高效优质高产的步伐。近十几年来,机械铺膜、深耕深松、节水灌溉、化肥深施、精量半精量播种、秸秆粉碎还田以及高效安全施药植保等机械化适用新技术的推广面积迅速扩大,小麦跨区收获声势浩大。

1999年新启动了一批农业降本增效工程,水稻生产机械化、机械化旱作农业示范县项目,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和农业降本增效工程示范县总数已经达到177个。除了继续加大粮食产地烘干推广力度外,还在32个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实施了“机械化旱作蓄水保墒技术”、“水稻轻型栽培及收获机械化技术”等“丰收计划”农业机械化推广项目。为了实现秸秆还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999年国家设立了专项资金,以北京等10个大城市郊区和京津塘等4条高速公路沿线为重点,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投入资金1.86亿元,基层农机服务组织投入资金10亿多元,项目区新增秸秆还田机具3.3万台(套),新增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54.9万公顷。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势头强劲,199 9年全国参加“三夏”小麦跨区收获的联合收割机达到8.9万台,其中跨省(区)作业的达到4.4万台,全国小麦收获的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63%。

(四)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壮大,有力地支撑了农业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目前中国有县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机构近2000个,职工1.6万人,其中技术人员占到近60%;乡、村、组及各种专业化的农机管理服务和生产服务组织45万多个,从业人员达到190万人;农机户超过2000万个,其中农机服务专业户近400万个,从业人员近500万

人。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的引导下,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在力求实现自身产业化的基础上,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以技术创新带动了制度创新。

(五)虽然我国农机化水平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具体体现在农机产品的技术含量、农机化经营、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等一系列内容都存在着不足之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将在下一部分内容中分析。

二、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原因

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均是较低的,分析造成我国农机化水平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br>

(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

农业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比重平均每年仅下降1个百分点,至1999年仍高达50%,且近两年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还不降反升,总量达3.5亿以上。由此,这种过多过剩的农业劳动力使农业机械化无法推进。世界各发达国家的经验均证明:只有农业劳动力因转向非农产业而不足才能推进农业机械化。目前,我国已经有1亿多农业人口顽强的转向城市谋生(尽管个人成本很高),但由于目前的城乡分割及多种因素阻碍农民进城,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很慢。

(二)农用地产权转移缓慢。

我国农用土地产权在世界上是比较特殊的。一方面所有权是农村集体所有,而集体的含义并不明确(是村、村民小组或乡?如何体现新出生的人口与新成立的家庭及出嫁的人所拥有的地权?),另一方面是使用权归家庭所有,且长期不变。这样产权不明晰使其交易比较困难,加之缺少中介服务,不仅村内交易少,而且村间、地区间交易更少。由此,农用地过于分散,平均每户经营耕地1990年为10亩,1999年反而下降为8.8亩;劳均耕地1999年为

3.65亩。在这样的空间上是无法推进机械化的。

(三)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速慢,相对于农机价格更低。

1999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生活消费支出近1600元,全家所有结余款才2500多元。如果考虑到收入差距与国家支持很小及农机养护使用支出,则大多数农民是没有置办农机能力的。

(四)农业电气化滞后。

至1999年,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40%,而机电灌溉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2/3,占人口70%的农村其用电量仅2173亿度,占全国发电量的17%-18%。农村电价不仅单价水平偏高(相对于城市),而且相对于农民收入水平更偏高。

(五)农民文化水平依然过低。

有关部门计划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所谓基本普及据说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每个省80%的县、县里80%的乡、乡里80%的村实现义务教育,如此,全国仅一半的村实现义务教育,即使是90%,也不过是70%的村实现。如果考虑到人口数,则差距更大。据统计,1999年全国小学毕业升学率为94%(以前更低),假定城市100%升学,则农村为90%(即农村没上初中者至少160万人),1995-1996年小学毕业生每年均有1900多万,而1998-1999年每年初中毕业不到1600万,即有300万没完成初中义务教育,估计几乎为农村小孩,即农村完成初中学业的仅为70%左右。由此全国农村每年有近40%的学生没有完成本来就不算长的九年义务教育。如果考虑到统计、教育水平,则问题更严重。这样的条件下怎可奢谈农业机械化。

如要克服以上阻力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包括劳动力的市场化,土地的商品化,及社会各方面为农业服务的改革等等(全国社会保障、农业基础设施、免费义务教育、农机跨区经

营、农机国企改革)。

三、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

在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下,我们必须对我国目前的农机化发展方向做必要的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鉴于目前一些常规的农业机械,如拖拉机、施肥机等农机市场趋于饱和,我们必须向市场提供价格合理、可靠性高的各类新型农机,尤其能保证粮食等主要经济作物增产的关键和紧缺机具。

(二)新研制的农用设备要满足农业高产、优质和高效的要求,要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同时相应考虑农机的环保效果,多发展有利于保护土壤结构、防止水分流失的联合作业耕作机和防止残膜污染环境的清膜机械等。

(三)针对我国农业资源日益减少的现状,要积极建立资源节约型农业的目标,研制一批性能更为可靠的化肥深施、精量播种、精量施药、秸秆还田和节水灌溉机械,发展节粮型畜禽养殖设备以及节能型机械等。

(四)要重点解决机械化生产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研制急需的选种、育秧、栽植和收获等方面成套设备,加快农副产品深加工成套机械的研制。

(五)农机化发展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紧密衔接,作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技术支撑。农业机械要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农产品的种植、加工、运输、包装、保鲜、储存等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推动农业生产实现产业化、工厂化和现代化。

四、在即将加入wto的前提下,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的思考加入wto之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将受到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角度,应重新考虑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项目,应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重新进行调整。如:现在国际市场的玉米价格仅为我国的1/2左右,除口粮外,种植商品性玉米已无比较优势;另外,东南沿海省区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该地区种植花费工时多的棉花也无比较优势。而我国只有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可以使用玉米、棉花等田间作业机械,这一地区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进口玉米势必对当地玉米生产造成冲击,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水平低,剩余劳动力多,尚无使用田间作业机械的需求,因此,再去组织力量研制技术难度大的玉米、棉花的移栽和收获机械已无必要。

(二)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确定今后农机化发展方向:一是继续发展小麦、水稻生产机械化,为粮食稳定增长服务,要着重在提高粮食品质上下功夫,为此要在粮食生产产中环节机械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烘干、精深度加工、清癣包装等机械设备,延长产业链。二是大力研制开发蔬菜生产、畜禽水产养殖和特种经济作物生产加工的机械,为外向型农业服务。三是积极推广有利于减轻污染、节约资源、保持环境的机械设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次序,要从过去重产中,轻产后,只提供初级产品,转变为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机械设备,通过精加工和深度加工进入国内外市场,再根据市场需求和规模发展产中环节的机械化,建立集约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br>

篇6:世界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农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当代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1 设施农业生产特点

1.1 规模化、区域化逐步形成 截至2008 年底,如东县高效农田面积达3.16 万hm2,标准化设施栽培示范园5000hm2,出口蔬菜基地440hm2,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厂房5000m2。13.33hm2 以上标准钢架大棚7 个,计148.4hm2;设施种植品种有草莓、西瓜、豇豆、西红柿等反季节水果、蔬菜。畜禽养殖业方面,县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部门与南通正大联手合作,建成以统一规划设计、统一供应猪种、统一饲养管理、统一防疫灭病、统一回收肉猪的“五统一”管理模式的小龙作业猪场25 家,有力地推动了如东县生猪品种的改良和生猪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进程。另外,来自上海、南通的生猪投资人落户如东,建成了2 个万头肉猪场。据统计,2007 年全县规模养殖上市肉猪占上市量的32.5%。家禽生产在基本实现规模化的前提下,近年来,如东县的工作重点集中在改进和完善养殖设施上,通过鸡舍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养鸡生产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总之,如东县设施农业逐步形成了区域化种(养)植、集约化管理、规模化运销的模式。

1.2 设施水平提升了档次 如东县在各项惠农政策激励下,在各涉农部门的积极引导下,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强劲。掘港镇天星村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大棚种植园区,新建大棚8hm2,新增基础设施投资200万元;河口镇荷园村建成千亩无公害设施栽培基地,投资640 多万元;兵房镇开发利用闲置厂房,投入设备资金700 多万元,建成工厂化食用菌杏鲍菇生产基地,目前已以日产2t 的产量在上海上市,受到消费者青睐。新希望集团公司入户如东县曹埠镇,总投资600 多万元,计划建成存栏母猪600 头、年上市肉猪1 万头、年上市肉鸭30 万羽的畜禽养殖场,规划占地面积5.33hm2;丰利镇开发利用沿海垦区盐碱地,建设2 万羽规模的蛋鸡场。由于加大了投入,使设施硬件水平提高了一个档次。

1.3 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在设施硬件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加强了种养殖技术的研究与指导。首先加快了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进程,推广各种新材料、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其次引进了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实现了部分品种的更新换代;同时还推广了多元高效的种植模式及“菜-畜”种养结合模式等,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耕作模式。

1.4 经济效益上了新台阶 由于设施软、硬件水平的提高,设施农业经济效益上了新台阶。大棚平均每667m2 年产值1.0 万元左右,每667m2 纯效益 0.5 万元左右,其中设施蔬菜收入占80%。

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有利条件

2.1 政策优势

2.2 自然优势

2.3 区位优势

2.4 市场优势 如东县的设施农业生产有着良好的基础,农户有丰富的种植经验,设施保温性能好,水质、大气、土壤都符合无公害生产的要求,农户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来生产,所以农产品品质好、产量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如东县设施农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早春、越冬、秋延后,主要产品是茄果类、瓜类、绿叶菜类、甘蓝类等蔬菜品种;此时正值蔬菜生产淡季,还远远不能满足周边市场的供应,同时,此季节外销量大,市场潜力大。在产品流通方面,主要是依托果蔬菜批发市场及如东县蔬菜生产基地的田头市场,从事瓜菜产业的农民经纪人、运输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以“市场+经纪人(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基地)”为主要运行形式。

2.5 技术优势 高效农业规模化生产为农林部门及其科技人员提供了新的工作平台,县农林局有多名从事一线技术推广的技术人员,有多年示范、推广设施栽培的经验,总结了设施栽培高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一年多茬高效轮作技术、菜-畜种养结合技术、菜-菌联棚栽培技术等,均可大面积推广应用。还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作为技术依托,有强大的技术后盾。

2.6 品牌优势

2.7 典型带动优势 在近几年的设施农业生产中,涌现出大批高产高效种植典型,可起到很强的示范带动作

用。

2.8 劳动力优势

设施农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1 设施更新缓慢 如东县有相当数量的大棚是多年前建造的,档次低,保温透光差,设施不配套,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3.2 贮藏、保鲜、加工能力不强 超市化销售将会推动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品牌化进程,而如东县农产品加工、保鲜、包装能力不强,特别缺少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以及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品牌。

3.3 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 如东县各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纪人、运销户与农民的利益关系不密切,缺乏行业自律与协调,存在恶性竞争现象,不利于行业整体竞争力的增强。

3.4 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如东县设施农业产业主要依靠自身优势吸引社会投资,而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不足,没有牢固的基础和科技、政策支持。新技术、新材料普及缓慢,影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4 设施农业高效规模发展的措施

4.1 制订扶持政策(1)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三资”进军农业,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带动生产的良性发展。(2)政府要着力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为“三资”提供各种优势服务,从税收、用水、用电、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优惠。

4.2 多渠道增加对设施农业的投入 设施农业是新兴产业,基础薄弱,需要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通过资金的扶持,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重点用于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以及设施发展的补助,以加快生产力的快速转化。

4.3 发展产业化经营,搞活流通 发展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是保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一边抓生产,一边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要积极扶持一批具有特色的季节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壮大一批从事农产品运销的专业大户、经纪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使之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搞活流通,抢占市场份额,保证农产品生产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4.4 健全信息网络,改善市场功能(1)制定如东县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合理布点,分类建设,开辟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信息服务途径,及时掌握农情、市场行情,采编农业信息,为农产品生产提供市场指导。(2)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市场与区域市场,加强与大城市联系,建立销售网点,扩大市场覆盖面。

4.5 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 紧紧围绕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目标,大力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同时对无公害生产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建立生产过程档案,做好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购买、使用登记,加强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和抽检,使农产品生产逐步走上严格的标准化生产道路。在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要求后,积极做好产品的宣传工作,注册商标,创品牌,创名牌,扩大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与占有率,以品牌促进农产品的发展与销售。

4.6 加强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能力(1)建设一流的农技服务队伍,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尤其是镇村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快知识更新,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技推广服务工作。(2)深入实施“科技入户行动计划”,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其科技素质。通过“三下乡”活动,发放技术宣传资料、举办科技培训班、建设科技示范户等多种形式,组织农技人员深入镇、村、农户,将急需的实用新技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

世界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国外,20 世纪下半叶设施农业真正作为一种产业得到大规模和迅猛的发展,随着各国在设施农业上的投入和补贴增多,设施农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全世界温室面积达60 万hm2。

荷兰拥有大量连栋温室l~2 万hm2,是世界拥有最多、最先进的玻璃温室的国家。已研制出先进的设施

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可根据作物对环境的不同需求,由计算机对设施内的环境因子,如温、光、水、气、肥等,进行全面有效的自动监测与调控,使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不再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荷兰是欧州人口密度最大土地资源最稀缺因地势低洼历史上常遭水涝的国家人均耕地仅肠, 不到世, , ,界平均水平的而且地处高纬度日照短气温低种植条件差荷兰政府以高度密集的现代技术大力发展, ,、,。,以设施农业为中心的现代农业工程大规模建设玻璃温室和配套工程设施全国已建成侧刃的园艺温室, , , , 占全国农业可耕地面积的而年营业额却达亿荷兰盾湘当于亿美元平均每公顷温室年创产值万美元, ,。, , 约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年出口额达亿美元占全国出口额的另外荷兰每年60%的最终农产品铺往国外

目前已成为世界农产品第三大出口国。,日本是世界上温室面积最大,而又集中发展塑料温室的国家,塑料温室面积占温室总面积的96%,其先进的温室配套设施和综合环境调控技术处于世界先进行列,近年来在组培环境调控和封闭式育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日本的温室设施可以通过计算机将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肥料等控制在最适合植物生 长发育的水平上,所开发的设施栽培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比较全面地对设施内栽培植物所需环境进行多因素监测与控制;产品采后清选、分级、包装、预冷等作业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美国的温室多数为大型连栋温室,90%的温室用于生产鲜花和观赏植物。在设施栽培综合环境控制技术方面,所开发的高压雾化降温、加湿系统以及夏季降温用的湿帘降温系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以色列依靠先进的设施园艺技术,在沙漠地带的不利自然条件下,设施园艺生产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拥有现代化温室3 000hm2,其生产的温室花卉和蔬菜大量出口欧洲各国[8]。

又如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工程以色列国土面积狭小土地贫瘩干旱全国以上为干早地区的国土降雨量少, , ,于巧肠地表淡水严重匾乏为了解决水资源紧缺的状况以色列大力建设以滴灌喷灌为主的农业水利工,。,、程实施节水灌溉强化水资源管理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以色列棉花单产已居世界领先水平, , ,。, ,平均籽棉单产等达刃的时其原因除育种和植保技术的贡献外棉田全过程生产机械化与全面采用大田。,肥水同施自动控制滴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年以色列棉田滴灌面积几乎达单产达到吵时同时对大、,。, , 田水土工程措施和田间土层水肥传输扩散规律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改善地表小气候和控制对深层, ,水土环境的污染等研究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设施农业的产量是露地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水的利用率。, ,达到有人形容以色列是本来缺水可是到处都是水这充分说明在以色列设施农业极其发达水的利。“ , ” , , 用率极高。

无土栽培技术是随着温室生产发展而研究采用的一种最新栽培方式,有利于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目前,世界上已有100 多个国家将无土栽培技术用于温室生产。

美国目前无土栽培的蔬菜温室面积逾2 000hm2,主要采用袋培方式。

荷兰全国无土栽培面积约3 500hm2,主要栽培方式为岩棉栽培。

英国近年研究出一种新型水墙系统,可以自动调节营养液浓度。

总之,发达国家的设施农业已具备了技术成套、设施设备完善、生产比较规范、产量稳定、质量保证性强等特点,并在向高层次、高科技和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已形成了全新的技术体系。

中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设施农业基础差、起步晚,但发展历史悠久,至今已形成多种类型,其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管理由粗放到集约。

我国设施农业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不仅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而且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蔬菜、花卉、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我国设施农业目前发展和应用较多的主要是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及连栋温室,也有少量的先进工程技术的智能温室,其中日光温室发展迅速,其面积已超过温室总面积的60%[9]。目前,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按绝对面积计算为世界第一。

我国在温室产品生产、实际应用和配套技术研究方面都取得一定成果。

山西农业大学王双喜等研制的新型无机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造日光温室,新型无机复合材料大跨度无支柱日光温室造价低、承载能力强、寿命长、生产性能好、使用经济,能满足广大农民的生产需要。上海自行设计制造了我国首座面积达3 300m2 的智能化连栋塑料温室,其环境调控系统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配套装置了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和与国际接轨的产品;创造性地建造了辽沈I 型日光温室以及适于东南地区的系列连栋节能温室等,其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我国适宜地区推广应用[12]。

存在一系列问题:部分地区设施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调控功能不齐全;部分地区的设施结构缺乏统一的完型设计;栽培管理技术、水平低;温室生态环境恶化;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设施农业机械发展缓慢等。

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

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呈现以下显著的趋势:一是温室覆盖材料的多样化。北欧国家多用玻璃,法国等南欧国家多用塑料,美国多用聚乙烯膜双层覆盖,日本多应用聚氯乙烯膜[14]。温室覆盖材料呈多样化特点,且材料的保温、透光、遮阳、光谱选择性能渐趋完善。二是温室产品多样化、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随着各国设施农业的发展,一些能产生高附加值的植物,如香料、特种植物、工业用原料植物、药用植 物、食用菌及其他特种观赏植物等都已成为温室栽培的主要品种,温室类型和栽培品种趋于多样化[15]。三是设施大型 化和自动化。随着温室技术的发展,温室向大型化方向发展,面积呈扩大趋势。为推动设施农业发展,以色列、日本、荷兰、英国等国家都在进行深入的开发研究,不断推出新型连栋式大温室。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测量、环境条件自动控制等在各国设施农业领域中广泛应用,促进了温室等设施向自动化发展。四是农业生产工厂化。美国、法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对工厂化农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一直在研究工厂化农业成套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工厂化农业必将加速实现,植物工厂化将是农业生产的生力军。五是无土栽培技术迅速发展。目前,世界上已有100 多个国家将无土栽培技术用于温室生产,在西方发达国家,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已经成功开发计算机控制的营养液配制和供给的闭路循环系统。在发达国家的设施农业中,无土栽培与温室面积的比例:荷兰超过70%,加拿大超过50%,比利时50%[15],美、日、英、法等国无土栽培面积达250~400hm2。随着无土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广泛应用,必将成为主要的栽培方式。

国内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如下:一是设施农业国产化。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地域条件差别大,经济、技术、市场条件不一,致使我国不同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各异。在引进、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同时,要因地制宜,结合我国实际,自行研制适合我国设施农业的作业机具,实现设施农业的国产化[16]。二是设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只有形成相当规模才可能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从而占领市场,使资源优势得到有效的开发与持续利用,同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17],因此必须推进设施农业的产业化,加快设施农业企业的发展。三是温室大型化。大型温室设施具有投资省、土地利用率高、室内环境相对稳定、便于控制、能够实现机械化作业和产业化生产等优点

[18]。与世界先进水平相近的大型塑料连栋温室、玻璃温室等,已经在我国许多省份出现,在全国逐步推广采光量好、保温性能强、环境调控技术高的大型连栋温室,将会是我国发展设施农业的关键之路。四是温 室生产多样化。我国温室农产品是以生产蔬菜为主,这种生产模式应逐步向水果和花卉等生产发展,特别是提高市场价值较高的产品生产投入。五是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现代日光温室生产应实现环境控制自动化、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和产品无害化,实现整体生产现代化,这样能使劳动生产率提高1 倍以上[16]。我国应逐步摆脱传统劳作方式,运用先进生产设备和管理技术,使生产趋于

机械化、自动化,既节省人力物力,又能提高农产品质量。

从世界范围农业工程发展的历史来看随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社会问题的涌现各国对于农业生产更加重,、、,视相应的对于农业工程的发展也采取了积极措施和相关政策主要包括经济投人科研投人和教育投人, ,、三个方面。

大型现代化温室是设施园艺中装备完整性最好、环境调控能力最强、技术集成度最高的栽培设施,是设施园艺科学研究的前沿和技术应用的高地,也是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1]之一,其技术内容代表了设施园艺的尖端成果和发展方向,也是各类先进装备技术在其他栽培设施中推广运用的重要前提和有效示范,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设施园艺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种植效益,当前世界温室装备技术发展趋势与热点

1.1 温室新装备的配置速度加快

1.2 技术集成再创新成为亮点

1.3 装备技术升级保持较快进展

1.4 温室栽培相关技术继续成为创新主角

1.5 能源与资源受到持续关注世界温室装备技术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4.1 进一步提升设施园艺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

4.2 加快提升装备技术的应用速度与规模

4.3 坚持科研与创新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4.4 提高共性技术的研究和扩散水平

4.5 转变装备技术发展的带动模式

篇7:机械发展设施农业论文

1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在这几年设施农业发展中,江北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大了设施大棚项目建设的补贴,近5年补贴的设施大棚项目资金超过1000万元。各类现场会、培训会全面多样,有效地提升了农民建设设施大棚的热情。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设施结构简易

科技水平提高空间大主要表现为设施结构简易,大棚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不到15%,大棚中80%以上是简易大棚,环境控制能力差,生产管理很大程度上还依靠经验,与标准化生产管理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2.2设施规模偏小

经营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土地约束性不断增强,发展起来的设施农业大多分散零星,全区66.7hm2以上规模经营只有2家,13.3~66.7hm2规模经营不足20家,相比于其他县(市、区),人才和资本的集聚度不够,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产业化发展和经营效益提高受到制约。

2.3配套机具缺少

机械化发展缺乏方向设施农业机械的配套水平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低,除部分小型耕种机械近两年大面积推广外,其他配套机具推广应用起步晚,有些机具研制还是空白。机械化水平低是制约设施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瓶颈”。

2.4专业人才缺乏

运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是多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综合应用,其运作管理对生产者提出了较高要求,从环境运作的合理控制、先进新型农机具的操作等方面来看,江北区设施农业的运行管理水平与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运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3“十二五”期间江北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

3.1树立目标

江北区地处城郊,设施农业发展有其独特的地缘优势,设施农业生产需向设施结构标准化、温室建设大型化、作业管理机械化、环境监测自动化等方向跨越式发展。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栽培制度、资源情况等因素,设计出适合本地条件,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环境优势的一种至数种标准型温室,温室大棚建设逐渐向大型化发展,建筑构件由工厂进行专业化配套生产,大型日光温室内部温度稳定,日温差小,便于机械化作业,相对造价低;耕整地、育苗、嫁接、移栽、节水灌溉和施肥、植保及卷帘等环节,都需用机械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发挥科技支撑农业发展的最大潜能;推广并应用温室环境监测系统,自动监测不同时间或不同条件下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用人工或机械定时、定量地进行调节,保证设施环境中达到最适合作物生长发育的条件。调研后发现,全区潜在需建设的设施大棚、玻璃温室基地有25个左右,其中:葡萄等水果基地占12个,蝴蝶兰、兰花等花卉基地5个,铁皮枫斗、红豆杉等苗木基地4个,甲鱼、娃娃鱼等水产养殖基地4个。

3.2加大扶持

(1)增加设施农业配套补助

完善设施农业补贴配套,在国家、市补贴基础上,对设施大棚、玻璃温室建设成本配套补助比例达50%,其中区级配套20%以内。耕整地、育苗、嫁接、移栽、节水灌溉和施肥、植保及卷帘等设施配套农业机械,区级补贴资金按照国家、市补贴总额上浮10%~15%。

(2)扩大设施农业保险范围

建立设施农业补贴与农业保险捆绑机制。补贴总额在50万元以上的设施项目,2年内必须参加农业保险,从第3年开始,区级财政每年配套补助50%的设施保险金额。

(3)开展设施农业示范评比活动

从设施农业的.经营效益、运营管理、维修保养等方面制定合理的评比标准,聘请专家组对申请的设施农业示范基地进行评定,计划每年评比示范基地1个、示范点3个,适当补助;对连续2年评比达到示范点及以上的设施主体,区级财政再额外给予30%的农业保险投保额。

(4)建立设施农业“带头人”奖励机制

每年按照区级设施农业建设要求,以街道(镇)农机管理人员、村干部为主体,评比出2~3个设施农业建设“带头人”,每人给予适当的奖励。

3.3规范管理设施

农业管理归口不一,宁波市绝大部分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农业设施的建设和技术管理依附于各个部门,没有明确归属,造成设施农业发展规划思路不清晰,技术管理不统一,扶持政策落实不一致,工作合力难以形成。应探索成立设施装备建设办公室,由农机牵头,农业、林业、水产、畜牧等部门相配合,对设施农业进行统一管理。打造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和示范点,按照“设计合理、技术先进、效益上佳”的原则,建立若干不同地区、类型、规模和技术内容的示范型温室大棚,通过基地的示范、辐射,带动设施推广应用。

3.4信息引导目前

篇8:浅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1 现状

(1) 设施农业进一步发展。2011年, 武威市政府主推“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题生产模式, 截至2012年底, 全市已建成温室大棚近10万座, 设施农业总面积近2万hm2 (29.8万亩) , 设施农业生产区域由城郊、平川井水灌区扩展到远郊、河水灌区和山旱区, 实施设施农业的乡镇达到92个, 并发展暖棚养殖面积1.187万hm2 (17.8万亩) , 初步形成了节水、高效、增收的设施农业新格局。

(2) 卷帘机和植保机械得到推广应用。2011年, 武威市农机企业开始生产卷帘机, 主要有支臂式和固定式两种型号, 其中支臂式电动卷帘机发展较快, 采用机械卷帘, 可降低劳动强度, 提高生产效率;并在全市的温室大棚推广应用超微量喷雾机和烟雾机, 植保效果较好。2012年, 武威市农机部门制定卷帘机及棉布帘技术操作标准1个, 指导生产厂家新建卷帘机及棉布帘生产线3条。截至2012年底, 全市在温室大棚配套共安装卷帘机3万多台。

(3) 621型牵引式营养钵复混灌装机研制成功。2012年, 武威市农机企业研制成功621型牵引式营养钵复混灌装机, 该机具可一次性完成土壤 (肥料) 粉碎、搅拌、装钵、压实、打孔、输送等项作业工序, 与人工装钵相比, 日节省劳力20个, 目前已推广应用10台, 市场前景广阔。

2 存在的问题

(1) 设施农业装备水平低。目前, 武威市大多数的温室大棚还是老式的钢管装配式结构, 这种温室起架低, 跨度小, 采光和保温性能都不太好, 而且室内空气湿度大, 不利于病虫害防治, 也不利于在棚室开展机械化作业, 影响到设施栽培作物的品质。

(2) 机械化程度低。目前, 武威市设施农业经营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 专门用于设施农业的机具还不多, 棚内作业环境较差, 中耕除草、病虫防治等工作效率较低, 微耕机及植保机械没有得到普及更新, 是设施农业生产中的薄弱环节。

(3) 资金扶持投入力度不够。不少农户和企业想扩大经营规模, 但受土地、资金等方面的限制, 一方面农户怕担风险不愿投入, 另一方面政府财政困难, 资金扶持投入力度不够, 致使设施投入起点低、规模小, 严重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

(4)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综合型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服务水平不高, 农民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整体素质、服务质量与设施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设施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少, 辐射带动能力较差。

3 发展建议

(1) 大力推广设施农机化技术。当前, 武威市正处于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化的良好时期, 在新形势下, 农机推广部门不仅应该更好地发挥原有的优势, 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向设施农业相关技术领域扩展、延伸, 大显身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需要什么技术, 就应该推广什么技术。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 抓住市场需求的机遇, 才能使设施农机化技术大力普及应用。

(2) 创新研发设施农机装备。瞄准市场需求创新研发设施农机装备, 如研发的穴盘育苗播种设备, 能完成穴盘定时定位输送、底土填充、压穴、精密播种、覆土和刮平等工序, 解决蔬菜、花卉等作物生产环节播种不均匀的问题;研发的新型取暖炉, 要求适应温室大棚取暖的需要, 达到既取暖又保湿的良好效果, 有效抑制废气排放, 节能减排。

(3) 继续加大设施机具更新补贴力度。大力推广安全性能较好的前置中卷和侧卷下推式卷帘机, 淘汰安全隐患较大的后置式卷帘机, 提高新型、安全机具的补贴标准。严格执行操作程序, 公开、公正、公平地落实补贴对象, 办理补贴协议。及时与农机补贴产品目录上的卷帘机生产厂家进行沟通协商, 组织农户观摩, 精选出适宜机型。

(4) 加强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园区建设。按照“面上工作园区化”和“园区建设常态化”的总体思路, 寻求更多资金支持, 巩固和加强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园区建设成效, 努力提升建设档次, 真正发挥示范园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辐射带动作用。在特色优势产区, 按照产业化要求, 集中扶持建设一批龙头示范企业, 辐射带动周遍企业上水平, 快速发展。

4 发展前景

上一篇:2018年春季高考作文构思方法指导下一篇:草房子初中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