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新课导入数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帮助中职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新课导入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新课导入是成功教学的开始,灵巧的导入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迪学生智慧的灵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新课导入的方法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教学技巧。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职新课导入数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职新课导入数学论文 篇1:

新课导入法在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使用分析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用好新课导入法成为提升教学成绩的关键。基于此,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开展新知识导入教学,以帮助学生快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并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点。本文对新课导入法中的游戏导入法、实践导入法和生活导入法在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举例做出了相应的说明。

关键词:新课导入法 中职数学 教学实践

数学课程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被看作中职教育中提高教学成绩的一个难点。因此,适合提升中职学生思维力和判断力的新课导入法成为中职数学教学中一项好的选择,值得在实际教学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一、游戏导入法

数学因其所具备的科学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在中职教育课程中占有特殊地位。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做好对所教知识点的把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综合所讲内容,通过游戏导入的方式将知识点渗透到教学中,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提升中职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手脑之间的协调能力。

游戏导入法不但能让严肃刻板的课堂学习氛围变得活跃起来,还能很好地将课堂知识点与中职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相结合,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思维也将因此而得到培养和提升。

例如某中职学校某班在学习“随机概率”这一知识点时,依照当下很多学生都喜欢玩电子游戏这一特点,使用“游戏得分闯关模式”的办法设置课堂所学知识点的练习模式。教师选用一枚硬币让参加游戏的学生抛掷,每人抛掷三次。第一关要求学生抛出两次或三次正面才能通过,第二关则要求学生必须三次都抛出正面才能通过,通过第二关的学生将获得奖励。由此,课堂的学习气氛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实践导入法

在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给学生足够多的动手操作机会,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实践来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很好地增强实践出真知的思想意识,这也符合中职教育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目的。

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使枯燥而抽象的课堂知识点变得生动化和具体化,以降低难度,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点,还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法,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以增强其自我求知欲。

例如某中职学校某班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结构”这一知识点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认识,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将圆锥、圆柱、圆台、球体等空间几何体制作出来,并在制作中感受空间几何體的结构和性质。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对“圆台”这一新学空间几何体的认识,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底面直径5厘米、高10厘米的标准制作出一个圆锥,接着要求学生以该圆锥为基础,制作出一个与其等底、顶面直径2厘米的圆台。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发现:圆台由一个大圆锥去掉一个以其顶面直径为底,面直径的小圆锥所形成,更进一步发现,圆台体积的计算可通过大圆锥体积减掉小圆锥体积得出。由此,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得到了很好的提高,还通过动手实践在脑海中深刻记住了知识点的内容和原理,为下一知识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生活导入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数学理论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以此来强化数学理论的可见性。这样做既能够因为联系到生活实际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重视程度,还能够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增强其在实际生活中对所学知识点的应用能力。生活导入法能够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已学知识点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得出相应的数学概念,从而反思出数学学习的规律会起到很大的帮助。[1]

例如某中职学校某班在学习“三视图”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要学生将教学楼、图书馆和体育馆的三视图画出来,并让学生回想自己家中家用电器的形状并将其三视图画出。由此,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三视图与自己生活所产生的联系,很好地发散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并有效地提升了其对所处环境的认知程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新课导入法在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使用情况。通过分析发现,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正确运用新课导入法可以有效调动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其生活实际中的数学应用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其数学逻辑性和判断性。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提高我国中职数学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为我国职业教育取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顾群英.新课有效导入法在中职数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0).

(作者简介:周景鑫,男,本科,锡山中等专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数学教育;过凤娟,女,本科,锡山中等专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数学教育)(责任编辑 刘月娇)

作者:周景鑫 过凤娟

中职新课导入数学论文 篇2:

浅谈中职数学新课导入的方法与技巧

【摘 要】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帮助中职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新课导入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新课导入是成功教学的开始,灵巧的导入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迪学生智慧的灵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新课导入的方法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教学技巧。

【关键词】中职数学 新课导入 导入法

中职学生从整体上看素质偏低,在数学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有些学生在初中甚至从小学开始成绩就一直落后,由于长期成绩不理想,使学生缺乏自信心,产生厌学情绪,加上数学知识具有连贯性、抽象性,故而自信心缺乏,对数学有恐惧心理,望而生畏,形成了数学学习障碍,给中职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如何帮助中职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数学课堂中提高教学效果,是中职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状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设计好每节新课的课堂导入。从课堂导入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殿堂。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本人在新课导入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开门见山导入法

开门见山法,也称为直接导入法。这是教师在讲授新课时,直接提出新课的学习重难点和教学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的一种新课导入法。它能够尽可能地使学生心中有数、一目了然,直接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例如,教师在讲授“集合的表示方法”时,就可以开门见山地告知学生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性质描述法。这种形式的导入,更多地用在绪言课或起始章节的新课教学中。

二、设疑导入法

设置疑问,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授“角的概念的推广”时,教师设置疑问:“2012年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金牌得主——陈若琳和汪皓,她们各自完成向前翻腾三周动作时,所旋转过的角度是多少度?”通过学生熟知的奥运冠军,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出课题。设疑导入要求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巧妙,要自然,能够紧密联系授课的内容。这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前后联系,还有助于知识的相互迁移,利于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

三、复习导入法

温故而知新,因而也有人称这种导入法为“温故引新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伊始,从学习过的旧知入手,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具有严格思维的程序,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这样既可以使旧知得以巩固,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从已知向未知过渡,主动领会新知识。例如:在学习“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时,先复习∣x∣=3,得出x=±3,表示与原点距离等于3的点,刚好是3和-3。通过复习旧知识,再提出∣x∣≤3,x的解集是什么?这时揭示本课课题,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淡化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有效降低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

四、时事导入法

中职的学生是一群十六七岁的孩子,他们容易被时事吸引,而时事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真实的实例,便于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数学,易于理解,易于运用,效果显著。例如:在学习“集合之间的关系”时,给出集合A={x∣x是中国的领土},B={ x∣x是钓鱼岛},让学生思考两集合的关系,从而引出课题。

五、类比导入法

利用新旧知识类比的方法,引入课题,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新知识,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的逻辑关系上产生深刻的印象。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有类似的地方,在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时,先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解,再将等号擦去换成不等号让学生计算。学生通过这两次类比解答,很快就从方程的解法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康德曾经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六、故事导入法

讲授新课时,通过引入一些数学家、数学史的故事,或者讲述一些生动的数学典故,把学生带入到愉快而又充满探究的故事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如:通过德国科学家高斯八岁发现数学定理的故事,讲述他如何计算出1到100的和的问题,引出课题“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从国际象棋发明家的故事,引出“指数”的学习。这种导入法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增强学习的毅力和创新的学习。

七、趣味导入法

通过一些简单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数学小实验、小游戏、谜语等等,导入新课,努力使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趣味导入可以避免平铺直叙之弊,可以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趣,有利于学生从无意注意迅速过渡到有意注意。

例如:在讲授“函数”之前的一节课,让学生猜个谜语:邮递员点信件(打一数学名词),并告知下节课将公布谜底。然后课前,一定会有学生问起并猜出谜底,这时教师可以故意问:“函”是什么意思?学生定会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趁着学生们急切想知道答案时,教师解释说:“函,就是‘信件’的意思。邮递员清点邮件的数量,所以谜底就是‘函数’。”趁着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出本课的课题。

八、演示导入法

教师借助自制教具的直观演示导入新课。例如,在进行“椭圆”一课的教学时,课前准备一根线绳,上课后让学生用该线绳设法试画一个圆。然后教师再拿出一根事先钉好两铁钉的木条(两铁钉间距小于该线绳的长度),将线绳的两端各系一根铁钉,用粉笔将线绳绷紧绕两定点做圆周曲线运动。这时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条封闭曲线(椭圆)。通过比较两图形的异同,并且对后一种作图过程加以分析,引出新课课题——“椭圆的定义”。这种直观演示的导入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九、情境创设导入法

新课改实施后,这是使用最多的课堂导入法。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导入新课。

总之,在中职数学的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课型,设计符合每节课的导入方法和技巧。各种导入法并不是互相孤立和排斥的,往往多种导入法的融合使用,会令课堂教学很自然,更和谐有效。

作者:李梅

中职新课导入数学论文 篇3:

中职数学新课导入艺术初探

【摘要】高超的新课导入艺术, 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对目前中职的数学课堂教学尤显重要。新课导入时要根据教材具体内容, 遵循新课导入基本原则, 精心设计灵活多样的导入新课方式,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中。

我国著名数学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教授在《建设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一文中明确指出“注重数学新课的‘导入’ 环节是中国的数学教育的六个特征之一,注重‘导入’ 环节, 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关键之一, 经过多年的积累, 我国的‘数学导入’ 已经发展为一门艺术”。新课导入艺术的重要特征是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出紧紧抓住学生心弦的教学情境。它对整堂课的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教育教学改革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 教育教学解决的重点是每个老师能上好每一堂课, 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因此, 面对中职学生本身数学基础较差, 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 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新课导入显得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对新课导入艺术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新课导入的原则

新课导入时要根据教材具体内容, 创设既能启发学生思维, 又富于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情境,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内容, 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的说, 新课导入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 针对性原则

新课导入应当针对教学实际而进行, 使之建立在充分考虑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 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备课时, 教师应尽量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明确所授新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精心设计导入的内容和形式, 包括设想好导入时临时会出现的各种的状况, 顺利进入本堂课的教学。

(二) 启发性原则

教师导入新课时, 要联系教材和学生的实际, 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展示矛盾, 尽量以生动、具体的事例和实验为依托, 引入新知识、新概念, 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顺利地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期。

(三) 新颖性原则

新课导入是出现在上课之初, 学生缺乏学习心理准备或心理准备不足、注意力不够集中之时, 这就要求教师利用教学信息的新颖性来吸引学生, 使之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一般说来, 导入所用的材料与教材的类比点越少、越精, 就越能吸引人。但就切忌单为新颖猎奇而走向荒诞不经的极端。

(四) 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内驱力。正如巴班斯基所言: “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 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 趣味性应该是上课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的积极化。” 这就要求教师在选取材料、选择方法时别出心裁, 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 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五) 简洁性原则

新课导入不是教学的主体过程, 不允许占用过多的时间, 不可喧宾夺主。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注意力分布是有规律的, 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在课堂的前十分钟最集中,然后就会渐渐分散。冗长的导入会影响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贯彻与落实。因此, 教师要用最少的语言、最短的时间导入课题, 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目标, 把握教学主题。

二、新课导入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同, 精心设计,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导入新课,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一般地说, 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下面几种。

(一) 温故知新导入法

温故知新导入法是指教师利用教材知识内部结构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优势, 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 把旧知识中与新知识有关的内容抽取出来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沟通新旧知识之间内在联系而导入新课。例如: 在导入“反函数” 新课时, 使学生回忆函数及映射的定义, 提出“一一对应” 等问题引导学生反过来思考, 从而引进反函数的概念。这样导入, 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 清楚反函数与原函数的关系, 并且掌握了反函数的定义。

(二) 创设情境导入法

创设情境导入法也就是当前提倡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设置”, 它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 引入相关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用途, 明确学习目的。例如: 在讲授“面面垂直判定定理” 时, 先构设建筑工地上泥水匠砌墙的情景, 然后观察工人师傅为了保证墙面与地面的垂直,用一根吊着铅锤的绳来看看细绳与墙面是否吻合的事实。再提出“工人师傅这样做能保证墙面与地面垂直吗” 的问题使学生思考, 自然地引出课题。

(三) 演示实践导入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 “应让学生通过实践去证明一个解释或推翻另一个解释。” 演示实践导入法就是指教师通过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 引导学生一起动手实践, 主动探索,从而巧妙引入新课的方法。例如在讲“椭圆定义” 时, 预先布置学生带好图钉、绳子、纸。在黑板上列出作图的步骤和方法, 让他们自己去操作、去探索, 自然地生成椭圆的概念。

(四) 设疑式导入法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思维是从疑惑和惊奇开始的。”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 才会有所发展, 有所创造。悬念导入法是指教师根据内容的需要故意制造悬念,引发学生求知心理,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 在教学“古典概率” 时, 可以告诉学生发生在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的一件真人真事: 一天, 库伯教授来到一个有50 个学生的班级, 先让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生日写在小纸片上,然后肯定地说学生当中至少有2 个人是同月同日出生的。开始大家都不相信, 打开字条一看, 发现居然有三个同学是在同一天出生的。接着库伯教授还宣称他猜中的机会是百分之九十七。你相信吗? 他是怎样计算的呢? 然后由此导入新课。

(五) 类比导入法

类比导入法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对象的共同属性来引入新课的方法。如果已知的数学对象比较熟悉, 新的数学对象可以和已知的数学对象进行类比, 等到相似的结论,那么这样引入就比较自然。例如: 在教授数学归纳法一节时, 在新课开始时, 先玩一下大家熟悉的“多米诺” 骨牌游戏, 再总结出“多米诺” 骨牌的两条主要特征: 1.打倒第一块。2.前一块牌倒下时, 保证后一块牌一定倒下。讲完这两条规则后问学生: “经过这两个步骤后, 结果怎样?” 学生很快回答: “所有的骨牌都倒下了。” 由此游戏可类比引出数学归纳法的定义。

(六) 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是在新课的开始, 不是急于揭示课题, 而是先讲一个与本课题有关的数学典故来导入课题, 使学生在好奇中思索、探究问题的答案。例如, 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时, 可先讲了古代印度舍罕王重赏国际象棋发明人达依尔的故事。印度国王对达依尔发明的国际象棋很喜欢,他便问达依尔需要得到什么赏赐。达依尔说道: “棋盘有64 格, 第一格要放1 粒, 第二格放2 粒, 第三格放4 粒,第四格放8 粒……依次增加下去, 希望能得到64 格里麦粒的总和。” 国王听了哈哈大笑, 说: “你这要求也太低了吧。” 然而等到麦子成熟时, 国王才发现, 全印度的麦子是无法把64 个格子填满的, 达依尔的要求是远远不能兑现的。达依尔要的麦粒数目到底是多少?

总之, 数学的新课导入法很多, 导入关键就是遵循以上的五条基本原则, 讲究导入的艺术性, 创造出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 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使他们处于精神振奋状态, 注意力集中, 顺利接受新知识。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 建设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J]. 数学教学, 2010(1) .

[2] 吴祖凯. 新课导入激趣十法[J]. 数学通讯, 2009(9) .

[3] 黄爱华. 课堂教学艺术[M].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9.

[4] 吴英伦. 斯坦福学得到[M]. 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6.

[5] 程帆. 小学生最爱读的120 个数学故事[M]. 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9.

【作者简介】李树浩(1963-), 男, 广西浦北人, 广西合浦师范学校数学讲师, 研究方向: 中职数学的教与学。

作者:李树浩

上一篇:环保意识地理教学论文下一篇:数学教学应用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