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心理过程研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之一,在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语言测试理论发展的历史,分析了新旧汉语水平考试的区别。指出新汉语水平考试吸收了当代先进的交际测试模式,以考查学习者汉语交际能力为主,有助于将汉语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有利于推动汉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汉语教学发挥积极的反馈作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修辞心理过程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修辞心理过程研究论文 篇1:

试论隐喻的理解程序

提 要 修辞是一种心理过程,而且是一种高级的、有意识的过程,而不是像语言机制中的语法、语义和语音机制那样的下意识的过程。修辞现象的理解是一种相当复杂的逻辑推理程序。没有这种逻辑推理,几乎所有的修辞现象都无法得到正确理解。修辞学的主要工作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揭示人类语言中的修辞过程(心理运算过程);二,启动人的语言机制中的“修辞模块”。

关键词 隐喻 理解程序 心理过程 修辞机制 修辞学的任务

一、 引言

语言研究的终极目标之一是揭示人类语言的理解过程和生成过程。在由普通词汇构成的表现语义基本命题的“中性”语句的理解和生成方面,语言学家们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在具有浓重修辞色彩的自然语句理解和生成方面,却乏善可陈,令人扼腕。其原因在于以往修辞研究的主要注意点在于对某些修辞现象的“欣赏”和解读方面,或者在辞格的分类以及结构分析方面,没有将修辞当作一种心理过程来研究。而修辞的生成过程和理解过程恰恰是修辞学研究最有意义的领域。“修辞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只有在积极的、高层次的认知活动中,才能有修辞行为,它是采用较为复杂的认知方式所进行的思维活动的结果”(金立鑫,2009:54)。

修辞研究不同于语义研究、语法研究和语音学研究,语义学、语法学和语音学所揭示的所有语义规则、语法规则和语音规则都是语言机制控制下的下意识的行为,它们受最底层的规则控制,一旦这一规则形成,就成为下意识。而修辞永远都是有意识的行为。因此,用一般常见的命题逻辑语义分析、语法分析或语音分析很难得到修辞现象背后的真正含义,目前的水平还远未达到足以分析修辞现象的高度。这个工作需要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本文试图就修辞中常见的隐喻理解(主要是修辞的语义理解)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二、 问题的提出:“扭断语法的脖子!”

“扭断语法的脖子”是若干年前中国文学家提出的一个耸人听闻的口号。这个口号让语法学家们无地自容。而就是这么一句口号本身,也曾经让语法学家们一筹莫展,用他们的“科学语言”无法描述这样的结构。当与计算机专家联手来处理人类自然语言时,语法学家和语义学家更是气馁:目前在面对“扭断语法的脖子”这样的语句时,各国的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大同小异:“对不起,我无法处理,或者它根本就是个病句”。其智力水平在学龄前孩童之下,计算机虽然能够理解“语法”的含义(这一点它可以超过孩童的智力),但却弄不明白“语法的脖子”,即使它将“扭断”和“语法的脖子”搭配成一个动宾结构,但它依旧不明白“扭断语法的脖子”的含义是什么。在语法学家和语义学家一筹莫展时,修辞学家们可以大有可为了。

通常修辞学家会告诉我们这是一种隐喻的说法,然而几乎都无法给出一个理解这种隐喻现象的推导规则。一般人是如何理解这种隐喻现象的,他如何从字面意义去推导出字面以外的意义从而获得句子真正的语义信息?理解这样的句子的过程(逻辑推导过程)究竟是什么样的?科学研究需要理清楚其中的细节,从这些细节中总结出规则,包括如何确定“N的脖子”是一个隐喻结构(“贪官王宝森的脖子”不是一个隐喻结构)、是否任何“扭断N的脖子”都能成立、其中N变量都必须符合哪些条件才能构成一个合格的隐喻结构。在这些方面,修辞学家们理应当仁不让,给出语法学家和语义学家无法给出的修辞解释——人类在生成和理解修辞手法时的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可以用非常细致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三、 词汇隐喻不需要作语义分析

所有的词汇隐喻(严格说应该是“隐喻词”——隐喻被词汇化的结构)是已经结构化了的固定单位,一般人在理解这些结构时并没有多少复杂的推导过程,他们是直接在使用过程中(或在词典上)感觉或学习到这些单位的意义的。因此,对这一类词汇隐喻单位只需要通过直接定义就能解决问题。所有隐喻词的意义都应该通过词典或词库定义得到刻画。如下列由人体局部器官构成的隐喻词(所有这些词的习得和应用都属于语言机制控制下的下意识行为,不属于修辞学研究的对象,当然,创造这些词的过程和规则却值得修辞学研究,修辞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创造更具生命力的语言单位):

山顶、山头、山嘴、山腰、山脚/桌子面儿、墙面、地面、铺面、门面、水面、海面、封面、里面、对面、迎面、反面、字面、街面、市面、路面、谜面、账面、票面/桌子腿儿、跑腿、歇腿、绑腿、裤腿、泥腿子、狗腿子/山口、瓶口、门口、洞口、窗口、港口、入海口/豆腐嘴(棉花嘴)、茶壶嘴、尖沙嘴、周家嘴、大嘴、乌鸦嘴/针眼儿、锁眼儿、字眼、棋眼、腰眼、榜眼、鼻眼、嗓子眼、节骨眼/木耳、岩耳、石耳、牛耳、鼎耳、车耳、耳房、耳箭、耳杯

所有词汇层面的隐喻都可以通过词典定义的方法得到解释。这对人和计算机来说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句法中的修辞手法,例如句法隐喻。这不是可以通过定义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推导过程才能解释的。

四、 句法隐喻的逻辑程序

首先我们需要说明的是,本小节所讨论的“程序”是将人脑对问题的分析过程进行形式化的表述。人脑对问题的实际分析和处理过程我们目前无法得知。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人脑对问题的分析并非如本小节所描述的一种串行过程,而是并行和串行同时运行的。我们仅仅是为了说明问题而作了串行式的形式化表述。并且将这种串行处理过程用计算机程序方式表达出来(实际上计算机程序都是人类编写的,计算机的处理程序实际上是模拟人脑对问题的处理过程)。进一步的细节可参看周昌乐(2009:122-156)。

让我们从一个典型的例子开始。这是一个比较经典的英文用例(转引自束定芳,2000:5):

(1)She is a block of ice.(直译:她是一块冰。)

我们可以认为,说话人形式上表达的是S is P(她是一块冰),但实际上要表达的却是S is R(她待人很冷漠)。现在的问题是,听话人为什么不会真的理解为为S is P,而一定理解为S is R,他是如何将P和R联系起来的?(Searle,1978,转引自束定芳,2000:198) 我们可以从会话合作原则开始作如下推导:

①听话人假设说话人遵循了会话合作原则(如果说话人没有能力遵循会话合作原则——如精神病人等——则面对类似的句子听话人通常采取放弃的策略);

②根据低层次的语法、语义逻辑规则,该结构无解(“她”和“冰”之间没有种属或上下位关系,计算机可以通过搜索“她”的属性得到“无解”的结果);

③听话人坚信①,基于②,听话人必须寻求低层次以外的语法或逻辑规则的解释;

④进入低层次以外的语法语义逻辑解释程序:

Ⅰ 搜索S和P的上位概念的语义特征①,分别得:

她[人类[有生命;有感情[热情,好客,有爱心……冷淡,冷漠,残酷……]]];

冰[水的冷凝固化物[冷,透明,降温,可液化为水,可塑,可雕……]]

Ⅱ 搜索S和P之间共同的属性(或上位属性(温度),得:S(冷淡,冷漠)vs P(冷)

Ⅲ 将P中的语义特征(冷)赋予S得到R(冷淡,冷漠)

Ⅳ (S is P)=(S is R)

Ⅴ S is R(她冷漠→这个人待人很冷漠)

解毕。

问题没那么简单!并不是每一个修辞句都可以作如上推导的,修辞手段有各种变化(甚至变化无穷),对各种各样的变化方法,假如是计算机又该作如何推导?请看下面的句子:

(2)你的微笑编织了每一个奇妙。

计算机的句法处理结果,得到主干结构:“微笑编织了奇妙”。根据词库所提供的所有句法语义属性,该结构无解(“编织”的主语首选为人类名词,宾语在语法上应为结果宾语,且语义上具有[物质]或[非抽象]的属性。此句中的“微笑”与“奇妙”与以上属性不符)。由此,我们不得不进入高层次的修辞处理程序寻求解释:

①有理由相信说话人遵循了会话合作原则,由于低层次句法语义关系无解,进入修辞解释程序;

②根据系统设定的主干成分分析法的运算结果②,该结构核心为“编织”,再查“编织”的句法选择限制规则,得:[+V,[NP1,+HUMAN ___NP2,-ABSTRACT,+RESULT]];

③NP1“微笑”为[-HUMAN],与规则不符,转入下一步④;

④查“微笑”上位属性,获得[HUMAN]属性;

⑤根据①和④将[HUMAN]赋予“微笑”(规则根据:上位属性具有的特征可赋予下位属性);

⑥查V后NP2“奇妙”的句法特征为ABSTRACT,与规则不符,转入下一步⑦;

⑦查“奇妙”的上位属性,无任何有价值的可匹配结果,转入⑧;

⑧根据①、⑥、⑦,进入强制执行程序(任何满足①和⑦的条件③,则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将[-ABSTRACT]赋予“奇妙”(此强制执行程序只在修辞模块中设定:强制改变该项目的赋值,或将某属性强制赋予该项目);

⑨查V后“奇妙”另一句法特征为RESULT,“奇妙”属性中无任何与RESULT相关属性;

⑩由于①和⑨形成严格冲突,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将RESULT赋予“奇妙”;

{11}将②赋值改为:[编织 [微笑 [+HUMAN]],[奇妙[-ABSTRACT,RESULT]]];

{12}得:你的微笑(拟人)编织了每一个奇妙(拟物+结果)

有了上面两个用例的程序分析,“扭断语法的脖子”或许就能较为轻松地分析了,请看:

①有理由相信说话人遵循了会话合作原则;

②查“语法”和“脖子”的特征,无任何交集,无解;

③回溯,查“V断”,得:VR动词;

④查VR动词句法结构特征,得:VR+PATIENT(受事);

⑤赋予“X的脖子”为VR的PATIENT;

⑥根据句法分析结果,得:扭断=VR,X的脖子=PATIENT;

⑦查知识库④:扭断(VR) X的脖子 (PATIENT)=杀死X;

⑧“扭断X的脖子”=杀死X,or干掉X。将“语法”代入X,得:杀死语法,or干掉语法;

⑨查词库:a“语法”:“无生命”属性

b“杀死”、“干掉”:“有生命→无生命”

⑩由于⑨a和b形成冲突,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将“有生命”赋予“语法”,得:

{11}解:干掉语法。

五、 修辞学在语言研究中的地位

语言学的终极目标是揭示人类的语言机制——即人类的语言是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其中最主要的工作包括两个领域:语言的生成过程和理解过程。不言而喻,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等相关学科都能在“语言的生成过程和理解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那么修辞学的位置在哪儿?修辞学研究的修辞现象处在生成过程和理解过程的哪些环节?我们或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修辞学几乎可以超越上面所列举的所有分支学科。我们可以用下面粗疏的模拟自然语言生成过程的流程图来表达:

一个说话人有了说话意图以及表达内容之后,首先开始检索能够表达所要表达意义的词汇,从这一刻开始,整个过程就开始受到修辞机制的监控,从词汇检索到句法处理、篇章处理、语音合成输出,所有过程都在修辞机制的监控之下,其中每一步监控都在进行反复的“调试”,这种调试表现在上面流程图的“+”和“-”的选择上。例如,假如词汇检索的结果(检索到某个词)符合所要表达的意义,同时也符合修辞目的,则获得“+”值(获得通过),程序便进入下一步,否则只能获得“-”(负值),凡是负值则自动进入回溯程序(上图中向左向上),重新进行检索,直到同时符合表达的语义内容又符合修辞目的,该过程才能进入下一步程序。

当然,在许多人那里,修辞模块的设置很可能为缺省状态,即修辞模块基本不工作。这种人的言语通常毫无色彩,很难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因此,修辞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还在于教导人们去启动修辞模块,同时通过各种教育和训练增强人的修辞模块的工作能力,使修辞模块(语言的修辞机制)具备最佳的工作机制,随时为说话人提供最佳的修辞选择(或修辞监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际出于最优状态。这也是修辞学工作者应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六、 结语

文学家的话大可不必都信以为真,文学家通常喜欢夸张,故作惊人之语,目的是为了吸引眼球。如果我们当真相信了“扭断了语法的脖子”,后果就会很严重。文学家大都不会为自己说的话负责。

修辞学的研究到底是向文学欣赏一头靠拢,还是向人类自然语言理解和处理一头靠拢,或许是个假问题。但修辞学到底研究什么和怎么研究,倒是个真问题。具体说,修辞学研究者必须关注和回答的问题有:(a)人是如何创造某一修辞手法的?在什么条件下,又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某一合适的修辞手法以获得最好的言语效果?(b)人创造某一修辞手法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听者或读者在理解这一修辞手法时,其心理过程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修辞学家有义务回答,有义务向计算机等相关学科输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些学科正期待着修辞学家们的输出!

注释

①以下所有“语义特征”都是词库(或称“语言知识库”)中已有的,词库中所有的属性都是事先由语言学家建立起来的(这是语言学中具有实际意义的基础建设),具体工作可参见知网(HowNet)。知网是目前我国最好的汉语语义知识库。

②该运算程序可参见金立鑫(2008:42),或金立鑫(2007:278)

③步骤①和⑦形成严格冲突。当系统内部形成严格冲突,则进入强制执行程序以解决该冲突。以下步骤⑩相同。

④如前所述,知识库作为语言研究的基础工作,是事先建设的。

参考文献

金立鑫 2008 《语言研究方法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金立鑫 2009 中国修辞学的重新定位和研究方法的更新[ 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2期.

束定芳 2000 《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周昌乐 2009 《意义的转绎:汉语隐喻的计算释义》[M].北京:东方出版社.

作者:金立鑫

修辞心理过程研究论文 篇2:

语言测试理论与汉语水平考试

摘 要: 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之一,在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语言测试理论发展的历史,分析了新旧汉语水平考试的区别。指出新汉语水平考试吸收了当代先进的交际测试模式,以考查学习者汉语交际能力为主,有助于将汉语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有利于推动汉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汉语教学发挥积极的反馈作用。

关键词: 语言测试 汉语水平考试 交际测试

引言

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之一,与外语教学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它既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为语言教学和学习提供反馈,帮助教师和学生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用于检验教学大纲的实施情况。

1.语言测试历史

随着心理语言学和应用语言等学科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外语测试作为一门新的学科从外语教学中独立出来,有了自己的指导理论,开始从实用阶段发展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美国语言学家肖哈米(Shohamy)将语言测试理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科学测试阶段(pre-scientific testing period)、心理测量-结构主义测试阶段(psychometric-structuralist period)和社会语言测试阶段(sciolinguistic period)。

前科学测试阶段(prescientific period)指20世纪50年代(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这一时期,语言测试没有某种具体的心理学或语言学的理论直接指导,语言测试形式和评判标准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教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教学需要随意决定测试形式和评判标准,缺乏可靠性和客观性。这一时期语文学和修辞学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理论上占统治地位,语法翻译法是主要教学方法。因此,测试侧重对写作能力和翻译能力的考查。测试的内容主要有语法规则、词形变化和词语的用法,测试的方法有听写、作文、翻译和语法填空等。

心理测量-结构主义测试阶段(psychometric structuralist period)大约从50年代末至70年代。这一时期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是语言测试的理论基础,科学测试时期也从此开始。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可以按其功能被分割成一系列不同层次的词、词素、音位等更小的语言单位,这些语言单位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语言体系。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刺激、反应、反复强化的行为形成过程。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语言测试侧重于考查学习者对被切分后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单位和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掌握。心理测量-结构主义测试者用学习者对语言单位的掌握程度和各项语言技能的熟练程度的加合反映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测试的方法主要是答案选择(multiple choice)的分离式测试方法。

分离式测试(discrete-point test)是将语言分解成很小的语言单位,将语言技能分成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然后对每项技能中的各个语言单位进行测试,最后将测试结果综合起来作为总体的语言能力的测试结果。分离式测试提高了测试形式的精确性和测试标准的客观性,大大避免了测试的随意性。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使用是通过一定语境制约下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综合运用实现的,是一个动态的沟通交流行为。分离式测试过度重视语言形式,扼制了学习者灵活使用词汇句型自主表达的能力,把原本鲜活的语言变成了刻板教条的死规定,违反了语言使用的社会性、灵活性和表意性。分离式测试测试的是学习者对选择项的识别能力,无法准确地测出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水平,导致“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

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测试时期(psycho-sociolinguistic period)从70年代开始至今。这一时期的理论基础是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交际教学法。心理语言学认为人的大脑先天具有掌握语言的机制。人的语言能力是由语法生成系统构成,语言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这套语言生成系统是否完善。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使用受到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环境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受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社会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外语测试界J.W.Oller Jr.提出了“语用预期语法”(pragmatic expectancy grammar)和“整体能力假设”(unitary competence hypothesis)。他认为语言的创造性和冗余性能够使语言使用者预见到语言线索之外的内容,语境对于确定句子的含义起到重要作用,语用预期能力是在语境中进行语言加工的能力,语言能力具有不可分割性。

为了测试“语境中进行语言加工的综合能力”,这一时期出现了综合性测试(integrative test)。综合性测试是考查学习者同时运用多个语言单位或多项语言技能的能力和学习者在语境中进行语言加工的能力,如:听写和完形填空。综合性测试克服了分离性测试的机械性,以考查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主。但综合性测试听写和完形填空要求学习者必须按照原作者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完成测试任务,并非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行为,本质上是以语言知识为基础,衡量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水平,而不是学习者实际应用语言的具体表现。

随着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语言学习的目的是利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外语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衡量语言交际能力是语言测试的首要任务。为此,1969年美国人类学家Hymes首次提出了“交际语言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1980年Canale和Swain提出了颇具影响的“交际能力模式”。他们认为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即对语法的理解和使用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即根据社会环境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语言协调能力,即协调语言表达中逻辑关系的能力和使语句通顺的能力;表意能力,即使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克服交际障碍的能力等四种能力。他们对于语言能力实质的探索,为测试内容及评价标准提供了指导思想,提示了交际测试的实质是行为测试;交际测试不应该排除综合测试和分离测试的方法。

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Lyle F. Bachman 发展了Canale和Swain的观点,提出了著名的“交际语言测试模式”(an interactional approach to language testing)。Bachman的语言交际模式包括交际语言能力(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简称CLA)和测试方式层面模式(A Framework of Test Method Facets 简称TMF)。他认为语言使用是一个动态过程,语言能力包括语法规则知识和如何使用语言达到特定交际目的的知识,语言的使用涉及对事实上语境中相关信息的判断、取舍和语言使用者对语义的协商等。各种知识和心理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他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式”由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心理生理机制、语言使用环境等构成。考生的测试行为不仅受其语言能力的影响,而且受到测试方法的影响。Bachman的测试方式层面模式包括:测试环境、测试说明、考试材料的输入方式、答题方式、考试材料的输入及答题之间的关系。Bachman指出学习者对测试环境是否熟习、测试说明是否明确、考试的时间长短是否合适等因素都会影响学习者测试的结果。

交际测试法除了重视语言使用的正确性,更注重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强调测试的真实性,包括考试材料的真实性和任务设置的真实性,要求力图在考试中再现学习者接近于真实的交际行为。因此,交际测试所衡量的语言技能范围广,测量结果更能反映学习者的实际语言交际能力,测试效度也随之增加。在测试方法上,交际测试法倾向于使用主观题,考查学习者主动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但由于主观题目的答案有多样性,评分标准受命题人的评判标准和阅卷人的个人因素影响较大,评分不稳定,因此,大规模的外语测试不宜全部采用主观性测试题。将分离测试和综合测试与交际测试相结合可以达到考查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同时又能保证评分的客观性、增加考试的信度。

2.新旧汉语水平考试

汉语水平考试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于1990年正式开考。2009年,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正式推出新汉语水平考试。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相对于旧汉语水平考试,新汉语水平考试(HSK)无论在测试理论上,还是在题型、考试材料和考试时间上都吸收了当代最先进的测试研究成果,以测试汉语学习者汉语交际能力为目的,能有效地指导对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加强学习者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以旧汉语水平考试(初中等)的试题与新汉语水平考试四级的试题的对比为例说明两者的不同。

2.1理论基础

旧汉语水平考试属于心理测量-结构主义测试,以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为理论基础,侧重语法、结构、词汇,强调语言的规范性。新汉语水平考试属于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测试,以心理语言学和交际教学法为理论基础,吸收了交际测试模式,重点关注对考生完成实际交际任务的汉语交际能力的测试。

2.2题型与语言材料

旧汉语水平考试(初中等)的题目共170道,其中听力理解50题,占29.4%;语法结构30题,占18%;阅读理解50题,占29.4%和综合填空40题,占24%。

新汉语水平考试四级的题目共100道,其中听力45题,占45%;阅读40题,占40%和书写15题,占25%。

从题型上看,新汉语水平考试四级去除了旧汉语水平考试(初中等)的语法结构和综合填空两部分,增加了书写部分。同时加大了听力和阅读部分的比例,听力和阅读部分所占比例分别由原来的29.4%增至45%和40%,增加的书写部分占15%。另外,新汉语水平考试还增加了三项口试。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体系,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旧汉语水平考试,尤其是中低级别的考试,缺少对汉字的考查,如:8级水平考试仅仅包括对16个孤立汉字的书写,而没有包括书写句子、语段和应用文的考查。新汉语水平考试从三级开始就包含了写汉字、写句子、写短文等形式书写能力的考查。

书写题和口语考试题都需要学习者在考试中发挥语言自主运用能力。这说明新汉语水平考试加强了对说、写等表达能力的考查,增加了主观题的比例。侧重于学习者实际交际能力中各项技能的考查,摈弃了以前把语法规则从语言中抽离出来的做法。语言交际是各项技能在语境的制约下的综合运用,那种将语法规则抽离出来的做法不符合语言规律。如旧汉语水平考试中的语法结构部分有如下试题:

例题1:我昨天买了一 钢笔。

A.件 B.块 C.支 D.条

例题2:我刚把这些书整理好,你怎么又( )弄乱了?

A.给 B.被 C.把 D.让

例题3:将指定词语放在恰当的位置上。

中国A中医研究院是中国最早B开始抗艾滋病C研究D机构。(的)

在上面例句中,即使学习者错误地使用了“两个钢笔”,即使学习者未能掌握“给”的用法,即使学习者放错了“的”的位置,都不会影响对句子的理解,也不会影响交际任务的完成。

2.3语言材料

相对于旧汉语水平考试,新汉语水平考试在语言的使用上也非常注重语言的真实性,使考试的语言材料、情境任务更接近现实生活。以阅读为例,新汉语水平考试包括两个小部分,仅第一小部分10个选词填空题主要考查学习者单个词语的使用能力,其他均以考查语篇理解能力为主。第二小部分为排列顺序。在语言形式上,新汉语水平考试更倾向于运用互动性较强的对话形式。

如:A就是 B看不起 C说明书 D以及 E温度

A:这个遥控器怎么用?

B:看一下盒子里边有没有( )。

A:婚礼热闹不?新娘长得怎么样?

B:还行,新娘长得很漂亮,( )矮了点儿。

2.4考试方式

2.4.1考试说明

Bachman认为测试方式是直接影响测量学习者实际交际能力的因素。相对于旧汉语水平考试,新汉语水平考试的指示语言更加简洁、明确。例如:旧汉语水平考试中有如下考试说明:

说明:81-100题,每个句子都有一个画线的词语,ABCD四答案是对这一画线词语不同解释,请选择最接近该词语的一种解释(在答卷上的字母上画一横道)。

例如:81.阿里这次考得不错。

A.正确 B.不对 C.很好 D.没错误

正确答案是C,所以你应在答卷上找到号码81,在字母C上画一横道,横道一定要画得粗一些,重一些。

81.[A][B][C][D]

其实,以上题目只要在说明中指出是“找近义词”,并给出例题即可。

新HSK题目主要以例题为主,题目说明简洁、明确,没有多余的语言。例如:

第46-50题:选词填空。

A.大使馆 B.替 C.遵守 D.坚持 E.负责 F.始终

例如:她每天都(D)走路上下班,所以身体一直不错。

2.4.2考试时长

时间长度是信度的保证。时间过长过短都不能考查出学习者真实的语言交际能力。旧汉语水平考试初中等的考试时间长度为145分钟,而新汉语水平考试四级的考试时间长度仅为90分钟,缩短了近1个小时。其他级别均在考试时长上有所改变。

结语

测试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测试能全面有效地衡量受试者的语言应用能力,有助于提高语言教学和学习水平,实现培养目标。新汉语水平考试吸收了交际测试模式的优点,以考查学习者汉语交际能力为主,有助于引导汉语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有利于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学发挥更积极的反馈作用。

参考文献:

[1]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HSK改进工作”项目组汉语水平考试(HSK)改进方案[J].世界汉语教学,2007(2).

[2]韩宝成.LyleF.Bachman的语言测试理论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

[3]胡明杨.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J].评议文字研究,2007(3).

[4]罗莲.第二语言测试研究的新趋势[J].中国考试,2008(2).

[5]罗竞.美国外语测试的演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4).

[6]李清华.外语测试:历史、现状与展望[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3).

[7]赵冬梅,彭志平.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应试指南(初中等)[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1).

本研究系2012年海南医学院教育科研课题(编号:HYP201202)和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编号:QJY125035)。

作者:姜冬梅

修辞心理过程研究论文 篇3:

修辞心理过程个案考察之二

提 要 以鲁国尧《创造新词的心路历程》为例,着眼于微观视角,可以深入探讨修辞的过程性;着眼于常观,表达者以内省的方式用语言文字记下的亲切自然的“作品”适宜于作为研究修辞心理的材料;着眼于宏观视域,作为个案可以探讨修辞心理诸要素之间的关联乃至修辞表达与接受之间的交互作用。

关键词 修辞心理过程 微观 常观 宏观

作者:张春泉

上一篇:市场医院企业理念论文下一篇:科技伦理思想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