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的产生过程

2022-09-11

一、犯罪的心理阻力

(一) 忠恕的制约

犯罪的第一个心理阻力是源于同类潜意识的忠恕之心:理解和感受他人痛苦的能力[1]。同类潜意识是指人会潜意识地将对象和自己联系起来。和自己的相似越多, 忠恕越强。人人都具有一定的忠恕能力, 或多或少的忠恕限制了犯罪心理行为的产生。

(二) 自我的限制

第二个阻力来源于自我价值需要[2]:个体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有价值的、积极的。自我价值需要天然地排斥犯罪心理行为的污名效应。

第三个阻力是自我要求完整的力量———自我一致性。保持完整一致的自我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单纯的犯罪心理行为和个体原有的“良民”的心理行为明显不一致, 会造成自我统合的困难。个体会一遍又一遍的审问自己:“我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值得注意的是, 自我限制犯罪的力量会由于际遇的影响而反转为支持犯罪的力量。

二、犯罪心理的准备操作

由于同类潜意识导致的忠恕之心的限制, 犯罪心理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 犯罪心理由无到有的自然产生是不断进行心理操作的结果, 这些心理操作会不断瓦解忠恕的制约, 转向认同犯罪行为。产生犯罪心理的操作有:贬低受害人和犯罪认同。它解决的问题是“这 (犯罪行为) 是不能做的。”

(一) 贬低受害人

指的是认为犯罪中的受害人是罪有应得、咎由自取。在犯罪心理产生过程中, 贬低受害人是一个逐渐的倾向性过程, 特定个体会认为某个对象“是个垃圾”、“不应该活着”, 或者对于某些情况相似的人遭受的不幸叫好。通常贬低受害人的发展是无关受害人、情况类似受害人、特定对象, 贬低的程度也是由坏人直至害虫和垃圾。对某个对象的贬低越频繁、越严重, 贬低受害人态度越强, 犯罪心理越严重。贬低受害人通过减少相似性, 剪断和受害人的同类潜意识, 减轻忠恕。

(二) 犯罪认同

指的是特定个体认为犯罪行为是合理的、应该的、正当的, 犯罪人是值得同情的、可以理解的。通常犯罪认同的发展也伴随着对法律、程序等第三方权威调解力量的不认同, 对自我力量的推崇, 对个人主义的迷恋。犯罪认同也意味着整体评价某些犯罪人, 对其在整个活动中的“收获”表示肯定, 比如“出了一口恶气”等等。对和自己情况类似的犯罪行为越认可, 对犯罪人越同情, 犯罪心理越充分。

三、临界行为的心理操作

仅仅是犯罪认同和贬低受害人还不足以将个体推向实施犯罪行为的临界点。决定实施犯罪活动不仅仅涉及到本能的同类潜意识以及相关联的忠恕的制约, 而且还涉及到自我概念。

采取犯罪行为的一股阻力是自我:犯罪行为让自己那么糟糕!因此通过经济性的权衡就会获得对采取犯罪行为不利的声音:这样做好像不好!这样做不值得!

为了解决“不值得”的这个问题, 个体会进行两个操作:夸大自己的委屈、抬高自己的价值。

(一) 夸大自己受到的委屈

指将别人对自己所做的自己认为的伤害严重化, 看成是性质恶劣、故意为之、及其恶意的, 而自己是无辜的、没有责任的。将具体的事件推而广之, 引申至整个人生的成败, (紧紧地抓住一个归罪口也与际遇和内心感受有关) , 看成是自己失败的源头、人生的污点;将当时的情景推而广之, 联系过往历史, 看成是造成自己过去的不幸、当前的不如意、将来的灰暗的关键;将过失的行为看成是故意, 将轻微的痛苦看成是难以忍受的打击, 将暂时的现状看成是难以改善的, 将一个事件的感受泛化至整个自我形象:自己是全天下最可怜的、最冤屈的。附带的公平正义观念也会变为:世界是不公正的。 (除了依靠自己) , 难以得到公正。

(二) 抬高自尊

指将自己看成是不可侵犯的、应该被尊重的、高贵的。夸大的委屈和习得无助感的作用得到的是消极的自我, 仅仅这样, 导致的行为后果可能是自杀。高傲的自我和被贬低的自我的剧烈矛盾是行为人去采取措施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个强大动力。迅速抬高的自尊和极度夸大的委屈说明个体在主动创造一个自己无法排解的矛盾, 最终个体认识到采取犯罪行为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正当方式!

在犯罪心理产生的过程中, 犯罪心理的准备操作:贬低受害人和犯罪认同, 犯罪行为的临界操作:夸大委屈和抬高自己, 四者是相互联系的。犯罪心理产生过程中, 情绪作用始终是贯穿其中的。

四、犯罪心理的产生涉及的是个体的公平正义观念、自我概念、犯罪行为的经济性评估

一般而言, 个体具有基本的公平公正概念———世界公正信念[3], 具有认为怎样才是公正的稳定认识, 比如:“人与人是平等的”、“不能给他人痛苦”、“存在因果报应”、“坏人会受到惩罚”……。个体也具有一个积极、统一、正面的自我概念, 在犯罪心理行为产生过程中, 个体会不断进行经济性的评估, 即权衡受益和付出的比重。个体的心理际遇使得自我受到打压, 而自我是需要积极存在的, 个体也具有基本公平正义观念的, 这种心理势能在相关的心理操作的作用下, 使得采取犯罪行为的经济性评估由之前的:“不值得”、“不应该”变为之后的“值得的”、“应该的”。采取犯罪行为的主要心理收益有统一的自我、内心的正义、内心冲突的解决。

五、犯罪心理行为产生过程中的动力关系为

(一) 想到和采取犯罪行为会受到忠恕的制约;

(二) 考虑到实际的风险和惩罚, 经济性评估的结果认为采取犯罪行为不可取;

(三) 现实际遇降低了自我价值和自我力量;

(四) 贬低受害人增加了自我价值感和自我力量;

(五) 贬低受害人使他一文不值降低了忠恕的制约, 认同犯罪增加了采取犯罪行为的正当性;

(六) 想到和采取犯罪行为和正面的自我概念冲突;

(七) 夸大委屈增加了实际际遇的严重性

(八) 心理际遇的严重性降低了自我价值, 严重的心理际遇和自我价值矛盾;

(九) 抬高自我增加了自我价值感和力量感;

(十) 抬高的自我和严重的心理际遇冲突;

(十一) 严重的心理际遇和固有正义观念冲突;

(十二) 心理际遇造成的冲突难题需要解决, 自我的冲突也需要解决;

(十三) 公平正义观的存在、自我价值的保持、自我一致性的保持、心理冲突的解决、心理制约的减少, 使得经济性评估的结果为“值得采取犯罪行为”。

总结以上见图1。

六、犯罪心理充备的表现有两方面:认知的过度说服、能量的绰绰有余

认知的过度说服:指犯罪的理由充足, 个体认为采取犯罪行为具有非常正当的理由和迫切性。认知的准备相当于是为即将实施的犯罪行为正名。这是排除了内在的干扰, 肯定外部行为的表现。

能量的绰绰有余:指行动欲望和情绪非常饱满。能充分支持个体完成犯罪行为。能量不足就不能应付犯罪实施中的意外情况, 可能会犯罪中止。

略微过度的认知和能量条件, 才是完成犯罪行为, 应付突发情况的保证。如果有犯罪机遇[4]———完成犯罪行为的便利条件, 犯罪行为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

以上是个体犯罪心理的产生过程, 在群体环境下, 由于群体动力因素[5]:责任分散、群体极化的存在, 群体的犯罪要较个体更为容易实施。

摘要:犯罪心理行为的产生会受到忠恕和自我力量的制约, 由于个人现实际遇带来的不平衡, 个体会通过贬低受害人和犯罪认同进行犯罪心理准备, 当现实际遇扩大后, 个体通过夸大委屈和抬高自尊将心理状态推向犯罪行为的临界点。犯罪心理的饱和状态是认知的过度说服和能量的绰绰有余。个体犯罪心理行为的产生是不断地进行经济性评估的过程, 个体的基本公正观念、自我价值、自我一致性在犯罪心理行为的产生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犯罪,心理,忠恕,自我

参考文献

[1] 景怀斌.“忠恕”与“通情”——两种人际认知方式的过程与特征[J].孔子研究, 2005, 05:38-46.

[2] [美]阿伦森等.社会心理学 (第五版·中文第二版) [M].侯玉波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01:150-170.

[3] 杜建政, 祝振兵.公正世界信念:概念、测量、及研究热点[J].心理科学进展, 2007, 02:373-378.

[4] 张保平, 李世虎.犯罪心理学 (第五版) [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1, 03:64.

[5] [法]古斯塔夫.乌合之众[M].北京:新世界出版, 2013, 09:1-20.

上一篇: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浅谈贷款发放的“精兵简政”下一篇:2型糖尿病护理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