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2024-04-18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精选6篇)

篇1: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绪论

2007年12月,我的邻居小龙因故意杀人被判无期徒刑,这一年他刚满18周岁。我国青少年犯罪日益严重,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党和国家非常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青少年犯罪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本文分别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环境三方面就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

1、青少年人自身原因。

青少年人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辨别是非能力差,抵抗不良影响的免疫力弱,遇事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当满足不了膨胀的物欲或受到不良刺激时;当感情冲动时,未成年人都极易走上犯罪道路。个性压抑、逆反心理、闭锁心理和群体心理等个体心理因素中的不良成分,是导致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心魔”。青少年自身特有的人格特点,如争强斗胜、哥们义气等青少年犯罪的传统因素仍然在起作用。青少年思想单纯,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差,喜欢拉帮结派,讲究哥们义气,有的以为朋友两肋插刀为荣,并不关心是非黑白。在一个伤害案件中,未成年人吴某,仅仅接到朋友的电话称其要打一个男孩,便持刀前往参战,将对方砍致重伤,结果自己被判处了刑罚。类似的情况在暴力侵害他人人身的犯罪中表现的较为明显。

2、家庭影响。

即家庭环境对个体人格的发展产生的原发性影响。既包括对健全人格形成所产生的良好影响,也包括对不良人格甚至是犯罪人格所产生的影响。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础。家庭教育并不都是按照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来进行的,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千差万别,但从性质和效果来看只有好与不好两类,不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一个原因。进行违法犯罪教育的家庭毕竟为数极少,不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是不正当教育和放弃教育。不正当教育的典型表现是父母过分溺爱娇纵子女(溺爱型家庭)和父母以打骂和变相体罚等简单粗暴方法对待子女(粗暴型家庭)。放弃教育是比溺爱和打骂更糟的一种教育,常常出现在“残缺型家庭”(父母双亡或离异;或只有父亲 1

或母亲)。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 4.2 倍,一份调查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报告指出:不健全的家教可能导致孩子犯罪,不良的社会环境、有严重缺陷的家庭教育,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夫妻离异超过百万对。在父母离婚后,1/3 的孩子在五年内感到压抑,缺少目标的抱负。父母离异子女常出现品行障碍问题。孩子的父母,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对这一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认为这些出现品行障碍的孩子道德败坏,就放任自流,使这些孩子的心理与行为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环境,产生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父母忙于工作、忙于做生意赚钱、忙于跳舞、赌博,或感情不好、离异,无暇顾及孩子或因教育方法不当,造成青少年性格孤癖、内向、不好交往、憎恨男性或女性等不正常心态导致犯罪;因一胎化带来的新问题,有的父母家庭条件越好,越溺爱子女,有的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因素而忽视孩子的品德和其他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存在不规范性和偏私性,导致青少年吸毒、赌博等而失足犯罪。父母的言行影响子女,父母善良、正直的品行会给子女形成良好的人格打下基础。反之,父母奸诈、粗狂、残暴的性格会使子女学习、效仿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关于父母亲的言行和犯罪行为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西方有的学者进行过专门研究,并得出肯定性的结论。娜德J威斯特经过调查在《谁成了青少年犯罪者》中指出:“绝大多数犯罪青少年的父母亲自身都有犯罪行为,父亲犯过罪的孩子犯罪的比例高达37%,同时,母亲犯了罪,小孩犯罪的比例则更高„„”可见,父母的言行是子女的楷模,父母的犯罪史,将对子女的言行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从而诱发其走上犯罪的歧途。

3、学校方面的原因。

当前,有些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法制教育不够,许多青少年学生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教育制度方面存在以下五个缺陷。

3.1、重视不够,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化。

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流,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但在学校教育中,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倾向,法制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目前,虽然社会各界都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应试教育的影子仍然挥之不去,升学率还是家长、社会以至学校自身对教育成果的评判标准,虽然有些学校领导自己也认为法制教育非常重要,但也感到无奈,因为法制教育没有纳入教学大纲,在课程安排上、重视程度上还不够。

3.2、标准不一,教学内容缺乏规范化。

具体表现在时间上,没有确定统一的法制课时,有的安排自习课,有的挤占政治课一点时间,有的甚至没有安排法制课。即使是有安排上法制课,在时间安排上也往往视情形而定。在教材上,目前尚缺乏成套、统一的教材,除了初中开设的《思想政治》(内含少量法律知识)外,小学和高中均无法制教育正式教材,因而使小学、高中甚至大学的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3.3、职责不清,教育管理缺乏整体化。

学校的法制教育由于没有硬任务、硬指标,因而也就没有明确的职责和目标,形成法制课上与不上一个样、上好上坏一个样的状况。同时,在教育管理中由于缺乏合力,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不能有机结合,学生放学或放假回家后,主要是靠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许多家长对在校生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很少对自己子女进行有效教育,即使进行教育也很有限,特别是对已离开学校而未找到工作的青少年,由于学校管不了,家庭管不好,只有通过社会环境来约束,因此,造成法制教育脱节、死角现象突出。

3.4、质量不高,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化。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上是由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师兼任,个别学校是由班主任或校长兼任,一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另一方面又缺乏实践经验,大部分仅依靠自学课本掌握一些理论知识,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甚至解答不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有的学校虽然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兼职法律教师,但因受课程安排和兼职教师时间、精力有限的制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青少年学生不知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识,头脑中没有辨别是非的标准,不懂法、不知法,也就谈不上遵纪守法,这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又一重要原因。

4、社会影响。

4.1、不良文化的影响。

不良文化中宣扬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金钱万能”等不良观念对未成人也造成侵蚀。主要是一些“黄色”书刊和新闻媒体播放的暴力等影视制品的影响,其传播速度快、毒害大、遗毒深,而青少年辩别是非能力弱,好奇心强、模访能力强,一些青少年效仿而犯罪。文化糟粕不仅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还能毒害人的心灵,使人堕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4.2、不良社会诱因影响。

网吧、电子游戏、录像厅等不良文化娱乐场所的影响,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辨别力,具有偿试性、模仿性强的特点,源于这方面的致罪性对身心尚处于发育阶段的未成年人更为明显。有些小说、影视剧等细致入微,不厌其烦介绍强奸、杀人等犯罪情节及作案手段,由于一些留守未成年人在校外的时间完全由自己支配,上网吧、玩游戏、看录像等是他们在校外的主要活动内容。一些未成年人加以模仿而实施犯罪,另外有些未成年人在网络、游戏厅寻找刺激,因网上聊天发生冲突导致打架斗殴。

4.3、社会管理控制的不力。

如对闲散未成年人管理不力,对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孩子关爱不够。调查发现,我县对未成年人服务体系尚不完备,致使大量未成年人无书可读,无业可就,闲荡于社会,极易走向犯罪道路,全县约有50%的初、高中学生不能升入高一

级学校学习,有的外出打工,有的闲散在家,成为潜在的危险因素。2004年公安机关收审违法犯罪未成年人中闲散未成年人占70.1%。

总结

“找准病源,方能准确用药,进而达到根除疾病的效果”。通过对青少年犯罪特点分析,进而剖析诱发青少年犯罪存在的主要因素,这为我们在今后预防青少年犯罪这一问题上提供了参考。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来预防青少年犯罪,不断完善社会风气,消除各种隐患,减少负面影响,加强对失足青少年的帮扶工作,将着眼点放在对孩子的感化挽救上,使他们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青少年犯罪特征、原因和对策分析》南山检察院 2007.102、《青少年犯罪低龄化问题的原因分析》兰业福 曾照旭

3、《青少年犯罪预防定罪刑及案例解析》杨忠

篇2: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摘要:青少年被喻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逐渐增多,青少年违法犯罪日渐突出,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人们的忧虑,更成为困扰各级政法部门的热点问题。由此可见,通过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分析,准确地认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导致青少年犯罪的“症结”所在,对挽救失足青少年,预防青少年犯罪,减少青少年犯罪尤为重要。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不利因素症结原因分析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并且呈现出犯罪越来越低龄化趋势,暴力性犯罪倾向突出, 据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区人民法院调查统计,青少年作案占发案率的70%以上。而其犯罪常常表现为主观恶性不深,临时犯意居多,尤其是出于家庭因素激化的犯罪率呈上升势头,犯罪大多具有模仿性,盲从性等特征。很显然,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1、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征

1.1犯罪向低龄化发展

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已提前至十六、七周岁,而且低龄比例呈逐年上升态势。另外青少年犯罪初始犯罪年龄已由过去的十六、七岁提前到十四、五岁,2007年12月审结的李某等四被告人抢劫案中就有3人为青少年,年龄最小的才满15周岁。

1.2侵财和暴力性犯罪倾向突出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许多青少年由于尚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滋生了好逸恶劳的思想,从小就迷上了吸烟、酗酒、上网吧、打游戏机、上娱乐厅蹦迪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贪图物质利益和享受到精神刺激的生活方式,而以抢劫、盗窃、抢夺、敲诈等方式敛取钱财。

1.3犯罪类型多样化

在以往的青少年犯罪所涉罪名中,主要是抢劫、盗窃和故意伤害的犯罪。而在近二年以来,尽管这几类犯罪仍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类型,但是也新增了其他不同类型的各种犯罪案件,强奸、猥亵、失火和交通肇事等各类新型案件也层出不穷。

1.4团伙性犯罪日趋严重

尤其在抢劫案件中青少年共同犯罪案件居多,如2008年3月份审结一起抢劫案中,王某等5被告人均为青少年且有3人系在校学生的团伙性犯罪,目的都是为了敛财用于玩游戏、找歌厅的消费。

1.5犯罪主观恶性不深、临时犯意的居多

青少年处于心理未成熟阶段,因心态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诱惑,犯罪时往往事前没有经过缜密地预谋和计划,常常是心血来潮、一时冲动下而为之。从审结的案件来看,大多是青少年为了满足一时的吃喝玩乐或为了一时的刺激而临时起犯意,在同伙的哄闹煸动中或教唆下而实施犯罪行为的,这在青少年抢劫案件中表现尤为明显。如2008年4月份结审一起郑某盗窃案案件中,3被告人有2人系未成年人且均在郑某的煸动下临时起犯意而实施帮助盗窃的共犯行为。

1.6犯罪大多表现为模仿性、盲从性

青少年心理不成熟,自身素质不完善,致使他们遇到事情不够冷静,许多人表现出一时冲动、不顾后果。有的只是为了追求享受、快乐、刺激和哥们义气而去偷、去抢,并没有明确的犯罪动机和目的。更有甚者,因无知而轻信他人,自己跟在别人后面干了犯罪之事却还不知后果。

2、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2.1青少年自身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影响易走上犯罪道路

青少年的认识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不强,思维容易产生敏感好奇、富于想象、喜欢模仿,不能客观理智的对待各种事物和现象,对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难以正确认识,对自己的行为不能作出正确的估价和评断。从生理因素分析,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占优势,情绪、情感的社会化还很不完善,行为易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难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心理冲动。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其涉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2部分家庭管束与少数学校教育存在弊端

家庭对青少年教育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青少年父母离异或父母监护人有违法犯罪行为,损害了青少年信心和自尊心,导致青少年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从而做出不良行为或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据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区法院调查统计,这种情况占青年年犯罪的46%。(2)、青少年父母将其托付给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自己外出务工,造成对青少年的教育和监护不力。据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区法院调查统计,这种犯罪占青年犯罪27%。(3)、一些父母因为文化程度、生活观念、法制意识等自身条件的限制,不知道如何引导教育子女,甚至对子女有一些误导。他们有时对子女的严重不良现象(比如小偷小摸、打架斗殴)不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加以及时制止和纠正,反而在别人面前护短迁就,一味溺爱。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对子女的一味迁就、溺爱已经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据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区法院调查统计,这种犯罪占青年年犯罪的11%。

同时,学校的教育失当,管理不利,也是青少年犯罪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学校是青少年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个阶段。学校的教育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当前,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的教育,造成部分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畸形发展,思想薄弱,道德品质滑坡。有的学校人为的把学生分成优、劣区别对待,对学习成绩差或纪律性差的“双差生”放松管理,疏于教育,甚至歧视,动辄训斥、体罚,使其挫伤自尊心,引起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还有的动辄劝差生退学或将其开除,使其过早流入社会、放任自流,成为了违法犯罪的重大隐患。

2.3社会不良风气和腐朽文化的侵蚀

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和观念,势必会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在:

2.3.1.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变更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评价体系正遭受具大的冲击,而新的社会评价体系和价值标准尚未形成。社会中,各种价值观念和道德评价标准鱼龙混杂,其中不乏消极、坠落和污秽的观念。这些观念不断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导致一些青少年思想、行为的错位和偏差;

2.3.2.各种不良传媒的影响.现代传媒各尽所能地给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以最大的刺激,可以说今天的人们的视听完全被各种传媒包裹着。为了追逐最大的利益,有些人不惜以身试法,大肆出版销售不良书刊,拍摄、播放渲染暴力、色情、污秽、赌博等内容的电影、电视、录像等,非法向青少年经营游戏、色情网吧、营业性哥舞厅。这些精神垃圾不断地损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引诱了一些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3.3.青少年文化娱乐设施不健全.业余生活单调、乏味,使一些少儿不宜的书刊、音像作品以及娱乐场所对青少年有更大的吸引力,使青少年接触不良现象的机会增多。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社会复杂系统工程,必须实行综合治理,各种措施多管齐下。既要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作用,以司法手段矫治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又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的作用,协调一致,各尽其职,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参考文献

篇3: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1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与特点

据最高法院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 从2000年到2004年, 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4.18%, 2005年7月, 又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3.96%。从犯罪分类情况看, 排在前5位的是抢劫、盗窃、故意伤害、强奸、寻衅滋事, 而这种排列是相当稳定的 (2005年09月17日《法制日报》) 。由此可以看出:第一, 从犯罪性质看, 抢劫、盗窃犯罪最为突出, 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案件居多。第二, 从犯罪形式看, 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增多。由于青少年思想还不大成熟, 缺乏作案经验, 犯罪心理压力大, 个人作案势单力薄, 他们经常纠集数人去共同实施犯罪, 所以青少年犯罪基本上都是两人以上的共同犯罪, 单独作案的不到20%, 其中三人以上共同犯罪的占45%左右, 有的甚至有较为固定的团伙。2008年9月5日, 乐清市人民法院对特大黑社会性质组织“狼狗队”成员一审公开宣判, 该团伙“老大”未满18周岁的周某, 被法院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非法拘禁罪4项罪名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据悉, 该团伙未成年人达20人。第三, 从犯罪手段看, 作案手段残忍, 犯罪后果严重。由于青少年的犯罪动机比较简单, 目的单一, 随意性强, 较少有预谋, 事前没有经过周密考虑和精心策划, 常常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和刺激, 或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然犯罪。第四, 犯罪年龄逐渐趋向低龄化。据统计, 我国青少年犯罪年龄正不断下降, 现在青少年犯罪的平均年龄只有15.7岁。如2008年3月21日至25日, 位于云南勐海县打洛219界碑基站GPS馈线反复被盗, 致使这个基站覆盖的上万部手机“哑火”, 造成经济损失近10万元。后警方抓获了8名犯罪嫌疑人, 发现8人都是在校学生, 其中, 年龄最大的15岁, 最小的仅9岁。

2 对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分析

2.1 客观原因, 即社会、家庭、学校对青少年犯罪成因的影响

一方面,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 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另一方面, 当前文化市场上充斥大量的凶杀暴力、淫秽色情和其他有损人民群众健康内容的产品。另外就业压力大、社会改革中出现的贫富分化、一切向钱看等不正常观念的影响对涉世不深却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 就有可能致使心理生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被其吸引, 导致青少年心理畸形, 使理想信念严重扭曲, 价值趋向出现误区, 当其欲望因种种原因无法满足时, 遂将低级的生理需求和物质需求作为追求目标, 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 父母是第一任教师, 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心里形成人格障碍, 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父母教育方法失当、重养轻教、放任自由、顺其自然等不健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的影响较大。青少年在这种不良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 久而久之, 使他们形成孤独、自卑、怨恨、狂妄的性格, 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学校教育中, 由于不少学校热衷于应试教育, 忽视德育教育、法制教育, 没有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造成青少年自我价值的受压, 厌学、辍学现象出现, 一些校外恶势力趁机渗入校园, 发展、拉拢或胁迫敲诈学生, 加剧校园的暴力活动和治安环境的复杂化, 诱发青少年学生的偏差行为, 把青少年学生进一步推向违法犯罪的泥坑。

2.2 主观原因, 即青少年本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本身的素质。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 在生理、心理上尚不完全成熟, 社会经验少, 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 尤其在心理和情绪上变化复杂, 极不稳定。正是由于大多数青少年犯文化素质不高, 思想贫乏, 道德观念薄弱, 法制观念淡薄, 不学法, 不懂法, 自控能力差和极其脆弱的心理, 使得他们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经不起诱惑, 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 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意气用事, 不计后果, 他们往往不顾道德和法律的束缚, 铤而走险, 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 对青少年犯罪处理的建议

3.1 国际青少年法律与权益保护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国际青少年法律与权益保护制度中国际条约构筑了保护青少年的国际准则, 体现了保护青少年的国际标准, 为各国国内立法树立了范本。这些国际公约 (包括《儿童权利公约》、《北京宣言》、《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等) 以保护青少年的权利为核心, 提出许多在实践中操作性非常强的途径、措施。这些措施如《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提出的:全社会努力预防少年违法犯罪, 确保青少年的均衡发展, 从其幼童期尊重和促进其性格的发展;青少年从其幼年开始的福利应是任何预防方案所关注的重心;认识到制定完善的预防少年违法犯罪政策以及系统研究和详细拟订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等。又如国际青少年法律与权益保护国际标准中的最大利益原则、无歧视原则、特殊保护原则、尊重儿童原则等。这些措施对促进世界各国青少年事业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对我国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3.2 对青少年犯罪应讲究“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了处罚未成年犯罪人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 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 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鉴于此, 对未成年人犯罪以宽缓刑事政策为基调, 一方面是由未成年人犯罪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是刑法人道主义的必然要求。尊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 避免像对待成年犯罪人那样动辄动用刑罚手段, 防止因刑事处罚本身促使未成年犯罪人变成更严重的犯罪者。另一方面, 由于未成年人尚处于初级社会化过程之中, 较之成年人还处于社会弱势地位, 属于社会应当关心和保护的对象。此外, 成人社会对未成年人满怀爱心与期待, 既是人类道德情感的一般体现, 更与我国几千年来一直传承的“矜老恤幼”的民族情感相吻合。对少数严重青少年犯罪者应注意以严济宽, 即当青少年犯罪已经出现明显的严重化态势时, 就不能排除对少数社会危害性很大、人身危险性强的青少年犯罪予以严厉制裁的必要。

3.3 对青少年犯罪应贯彻特殊的处理程序

我国青少年案件审理的特殊规定见于以《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主干的各种法律、法规中, 综合地形成了青少年案件的程序规范体系。在案件的处理中, 应严格按照“教育、感化、挽救”原则, 对于违法犯罪的青少年, 应当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切忌一惩了之, 有惩无教的做法。执行审前分押分管、不公开审理、指定辩护、法定代理人在场等强制性规定, 以保证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

3.4 注意非刑罚方法对青少年犯罪预防和矫治的功能发挥

由于青少年主动吸收既存事物积极性的能力小于被动吸收积极因素的能力, 特别是在监狱的环境中, 容易交叉感染, 并且很可能错过其求学、就业的黄金年龄, 很长时间也难以消除其自卑感, 违背了对青少年改造的初衷。对于犯罪情节轻微的青少年判处徒刑并不必然具有改造青少年的效果, 所以目前通行的做法应该是只要不属于《刑法》第17条规定的六类犯罪, 就应当考虑适用缓刑, 对于过失犯罪的则一律应当适用缓刑。

3.5 积极开展有效的青少年犯罪预防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其三者之间有机统一, 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设专章规定了有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法律依据。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教育, 有利于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深入开展对未成年人的公民道德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有效的预防工作, 必须强化家庭教育, 营造良好家庭气氛;必须加强社会保障, 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就业机会, 避免待业青少年无序流动;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 加强法制教育, 完善“法律进课堂”;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教育和提升, 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切实的帮助, 真正有效地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摘要:吸毒贩毒、环境污染、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理性分析, 找出青少年犯罪的真正诱因, 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预防以减少犯罪的发生, 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构建和谐社会均能起到较大作用。

篇4:青少年激情犯罪的犯罪构成分析

[关键词]犯罪客体;生命;健康权;权利

一、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客体

犯罪客体是犯罪的必备要件之一,一个行为最终可以构成犯罪,首先在于其侵犯了某个社会关系,当其侵犯的社会关系受到了法律的保护则当然构成犯罪,但当其侵犯的社会关系没有受到法律的保护,那么这个行为就不是犯罪行为,行为人的行为也就当然不构成犯罪。

(一)生命权

生命权作为每个公民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人身权。一个公民没有了生命,其他的一切权利都将失去没意义。人的生命权是从其出生开始,结束于生命结束。因此,青少年激情犯罪侵犯的这能是有生命的自然人。人的生命起始标志,刑法理论上的认识不一致,主要有“阵痛说”、“一部露出说”、“生命全露说”、“断带说”、“发声说”、“独立呼吸说”等。按照我国通说,人的生命,起始于胎儿脱离母体后,开始独立呼吸,即采用独立呼吸说。

(二)健康权

健康权在法律上指的是生理健康,即维持人体生命的心理机能的正常运作和功能的完善发挥,健康权也仅保护公民的生理健康,以公民的生理健康利益为内容,是公民生理机能的正常运作和功能的完善发挥的利益唯内容的集体人格权。自然人以其身体组织的完整和生理机能的正常运作及完善发挥,从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二、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与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具有密切的联系,他是犯罪主体实施的侵犯犯罪客体的犯罪活动客观的外在的表现,是犯罪主观方面的外化,是犯罪主体实施的侵犯客体的联系中介,是犯罪构成的动摇方面之一。犯罪客观方面,是指法律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的事实特征。青少年犯罪的客观方面是青少年激情犯罪所必须需要具备的要件之一。青少年激情犯罪的罪过形态大多表现为过失,其客观方面的要件具体的表现为危害行为、危害结果。

(一) 危害行为

我国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指由行为人的心理态度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其特征如下:(1)危害行为是行为人的身体动静。(2)危害行为是由行为人的心理态度支配的身体动静。(3)危害行为是对社会有着一定的危害性的动静。

(二)危害结果

在我国学者看,危害结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危害结果,指危害行为侵犯刑法一般客体所引起的损害,它存在一切犯罪之中。狭义的危害结果,指的是危害行为侵害作为犯罪构成的直接客体所造成的或可能造成的损害,它只存在部分犯罪之中,在我国大部分学者所采用第二种观点,即狭义的危害结果。所谓危害结果,指危害行为对犯罪的直接客体造成的法定的实际损害或现实危害。

三、青少年激情犯罪的犯罪主体

青少年激情犯罪的犯罪主体从理论上说是一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现实生活也是这样。我们在对青少年激情犯罪的犯罪主体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防止这些问题青年激情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性格有缺陷的人

一些人由于从小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使得这些人的性格内向、孤僻。由于他们不善于表达和沟通,融入社会的能力不强,面对冲突和别人的侵害时,难于从容的对待,容易陷入自我意识状态,敌对性强的特点。

(二)心理不健康的人

现在由于不少学校主要采取的教育方式还是应试教育,所以部分学生面对着很强的学业压力,导致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最终使得自己的心理状态变的不健康。因为他们在现实中中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关怀和情感疏通,在心理和精神上形成了疾患,心理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业的压力下变的更加容易崩溃。

(三)道德修养差的人

道德修养差的人由于从小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缺少适当正确的家庭教育,导致他们混迹于市并且逞强好胜。由于脾气暴躁、行为不端,在面对冲突的时候,往往表现得蛮横无理具有极强的攻击性。

(四)青少年激情犯罪的主观方面

在学理上,对激情犯罪有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学者认为激情犯罪是故意犯罪,第二种认为激情犯罪的罪过一般是过失,也可能是故意。青少年激情犯罪,是指由于青少年瞬间情绪爆发而实施的毫无理智、不计后果、失去

自我控制的突发性的违法犯罪行为。从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激情犯罪是冲动因素和道德因素相结合的一种产物。所谓冲动因素是指青少年在某种特定情境的刺激下产生了不良的消极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刺激了青少年激情犯罪行为人进行犯罪的冲动,而这种冲动的激情使得加害人也失去了理智,进而实施了加害行为。我们知道,青少年在处在激情状态的时候,他们的意识范围将会较之正常的时候有所缩小,往往只是指向激情体验的对象,对其他的事情考虑的较少;意识形态表现为清晰度降低,往往是意识不到自己当时做了些什么,理性分析事情的能力受到了抑制,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的性质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因此,青少年激情犯罪的主观方面大部分是由于当时的情绪的支配所造成的一般过失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刘邦惠.犯罪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7—1,(一).

[2]杨士隆著:《犯罪心理学》[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

[3]宋浩波.犯罪学原理[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4]罗大华,何为民.犯罪心理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篇5: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1、青少年为什么会犯罪?诱因?

2、青少年的犯罪心理?

3、如何使青少年摆脱心理阴影?

4、对于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5、青少年犯罪的日后趋势?

青少年犯罪主要是依据人的生理年龄所作的犯罪类别划分。在我国有关的法律文件中,对“青少年”的概念未予明确的界定。就其词义而言,“青少年”即指青年与少年的合称有学者提出,应当定在10岁比较合适。其理由在于,从实证的角度,青少年犯罪人口中一般从10—12岁开始有劣迹,13、14岁开始走向社会进行违法犯罪,14—17岁进入犯罪的第一个高峰期。故而指出,青少年犯罪是指10至25岁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这一概念包括了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罪和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犯罪。前者和刑法上规定的“未成年犯罪”的范围应该是一致的,只不过“未成年犯罪”是一个准确的法律概念,而“少年犯罪”则是一个宽泛的社会学、犯罪学概念;后者的“青年犯罪”也指年轻的成年犯。

(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1、共同犯罪、结伙作案多,带有“黑帮”性质的团伙犯罪亦有增加趋势。

2、严重犯罪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是不计后果

2、严重犯罪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是不计后果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生理发育很快,但心理发展却比较慢,在思想上表现为不成熟性,容易走向歧途;并且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产生感情冲动,走向极端。这些人或行凶杀人、严重伤害,或暴力抢劫,或实施强奸,犯罪手段恶劣,带有一定程度的疯狂性。比如,据报道,去年上海市一名17岁的少女因母亲对其管教太严,竟用刀将其母亲砍杀致死。在日本,2001年初,神奈川县一所中学的两名学生因不满老师的耐心规劝,居然动手“修理”了8名老师长达1小时,造成2名老师下鄂骨折,一名怀孕女教师险些流产。时隔不久,日本西北部一中学生因不满老师的训斥,放学后用一把小刀连刺老师十刀,致老师惨死刀下。(13)

3、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青少年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犯罪动机单纯,很少预谋,突发性犯罪比较多。

4、犯罪的成年化、智能化和低龄化。

在青少年犯罪中,不少犯罪手段成人化,且有不少是智能犯罪。从青少年犯罪的教育改造情况来看,反复性强,再犯的犯罪率上升。

青少年模仿性强,犯罪学得很快。正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既有可塑性强、易于改造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反复性。在看守所、监狱的“交叉感染”,使其学会了更多的犯罪“技术”,由以前的“一面手”变成“多面手”,并且胆子更大,反侦查性更强。这恐怕是重大、恶性案件在青少年中不断发生,并且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自身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这里谈的“自身原因”是内因,后面要谈的家庭、学校、社会原因,是外因。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其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其自身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事生非的不良嗜好和品行,自身性格的缺陷,幼稚的心理,以及自身生活需要、人格尊严得不到满足,加上法制观念的缺乏等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

(二)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正如古人所言:“养不教,父之过。”这主要有几种情况:一是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会管,出了问题,往往棍棒相加,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二是子女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性,父母管不了,因为没有从早期教育入手、管得晚了;三是父母对子女丧失信心,不愿管,顺其自然,放任自流;四是父母离异后,孩子无人管,为了自己而不顾及或无暇顾及孩子,使之浪迹社会;五是父母自身行为不端直接影响孩子,使之效仿父母,小偷小摸,打架斗殴。人们总结的一句话:“问题家庭出问题少年”,确实不无道理!前文谈到的我所曾承办的三名未成年人强奸案,三个被告人的家庭都是离异家庭,其共性是对孩子缺乏关爱。法庭教育时,这三个父母都痛哭流涕,说对不住孩子,表示以后要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

(三)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现在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四)社会原因

社会不良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现在人们所说的“黄色”、“灰色”和“黑色”“三色污染”,对青少年的危害尤其为甚!

1、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

2、以腐败现象为代表的“灰色污染”。

3、带有黑社会性质暴力犯罪的“黑色污染”。

(五)司法原因加强对青少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尽量减少对其羁押,显得更为重要。

这里主要谈的是刑事法律制度的缺陷及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犯罪人的改造措施所致犯罪的因素监狱对青少年犯罪的“交叉感染”作用更是突出,因为他们的抵抗力更弱,模仿力则更强。

一)自身预防

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应该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尽管他们还处于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的阶段,但对于真善美与假恶丑还是有一定的分辨能力的。我们应当培养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当然,这需要和后面要谈的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相结合,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二)家庭预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应从家庭抓起。1980年联合国第三届预防犯罪及罪犯处理大会的有关材料指出:“家庭在所有国家中都是影响青年人生活的最重要的力量”,“家庭是最有效的社会控制媒介。”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子不善,则是父母的罪恶。一个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教育得当,能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产生。

搞好家庭预防,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父母自身素质,优化家庭环境。

为人父母者,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爱好,给孩子做好表率。同时,这也是社会有关部门需要做的一项工作,要提高婚姻质量,加强对父母(家长)的培养,不仅要提高这些家长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且要教会他们培养、教育孩子的方法。

2、注意家教方法,因人而教。

父母教育方法不当,过分溺爱和纵容,不仅教不好,反而把孩子推向邪路。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教训也是深刻的。武汉一酷爱玩网络游戏的16岁少年徐某,拿起菜刀向熟睡的母亲砍去,其目的是索要8000元钱。母亲的脸、腰上被砍了6刀(后经抢救脱离危险)。当他逃离现场时,母亲还追着喊:“伢,你把毛线衣穿上,莫冻着了!”(26)可怜天下父母心!这都是娇惯、纵容种下的苦果。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吃穿,更要注意教他们如何做人,经常观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关心什么事,结交什么人,要平等地与他们沟通,多一分体贴,少一些训斥;多一分爱护,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专横。对于失足、犯错误的孩子,更应给以家庭的温暖,绝不可弃而不管,放任自流。

3、教子不力,应承担相应责任。

我国《婚姻法》第23条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都规定父母应当履行对未成年子女所承担的教育义务和预防未成年犯罪的职责,但并未规定父母教育不力所应承担的严厉的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我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第49条只是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严加管教。”“责令其严加管教”,但不管教怎么办?尤其是对父母已经离异(且已另外组合新的家庭)的孩子。法律应增加规定教子不力的“拘留”、“罚款”等行政责任,严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在英国就有“孩子逃学、父母坐牢”的做法。一位母亲因为女儿经常逃学,而被判监禁60天,她上诉后,尽管刑期减半,但仍要执行30天的监禁。(27)在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上,有委员就曾提出建议:针对青少年犯罪,建议在法律责任中加入对父母的处罚条文,以督促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子女。(28)看来,完善这方面的立法,很有必要。

(三)学校预防

学校作为家庭的延伸,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处在《综合性预防犯罪措施汇编》第10条中写到:“学校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儿童的发育成型有许多年是在为了满足他们的教育和社会化需要而设立的各种机构中度过的。……学校能提供种种机会来倡导社会平等、文化多元性和个人的亲密关系,并帮助青少年获得道德标准、社会技能和公民的责任感。更具体地说,学校能指导学生了解他们应尽的公民义务、犯罪的性质、遵守纪律的重要性、犯罪的种种后果、刑事司法制度的工作情况以及预防犯罪的方式。”一个人如果在青少年时期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情操高尚,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人;否则,如果学校教育不力或不利,他就有可能走上歧途,甚至违法犯罪。笔者以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应该主要做到:

1、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抓好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

第1款)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做法,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校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第一位的。学校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培养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做一个高尚的人;然后才是“授业解惑”,传授各种知识,增强将来为社会服务的本领。那种只“授业”不“传道”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我们尤其应注意抓好“后进生”、“双差生”的教育。对此,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第2款明确规定:“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一般来讲,这些只是一些方面、一时的“差”,并不代表全面、永远的差,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和教育,他们很有可能成为“先进生”,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益的人 或者国家的栋梁之材。

2、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注重教师政治素质和师德的培养。

“为人师表”!教师对学生的模范表率和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有些影响是终生受益的。这方面不乏其例。要想使学生懂法,教师必须先学法,要想使学生做好人,教师必须先做好人,这就是:“教育人者,必先受教育”。这须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国现已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应大胆改进教师制度,使教师能进能出,对那些品质低劣、不能为人“师”的人,要及时将其淘汰出局;对于那些歧视学生,动辄体罚学生的教师,要予以严厉处罚,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3、要抓好学生的法制教育。

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法制课要作为必修课,配备专门的法制课教师,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同时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丰富多采的法制教育活动。笔者作为三门峡市依法治市讲师团的讲师曾被邀请到学校给青少年讲法制课,结合自己所办案例和青少年生活实际进行讲解,反映效果良好。通过这些法制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懂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什么行为是社会提倡和法律允许的,什么行为是法律禁止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做到知法、懂法和遵纪守法。

(四)社会预防

社会预防,主要是指净化社会环境,给青少年创造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保护,以控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打击力度,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篇6:青少年犯罪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青少年的犯罪率逐年上升,而在有些地方,青少年的犯罪率得到了有效控制甚至逐年下降,是什么因素影响到了青少年的犯罪率呢?经过讨论,我们小组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分析。

首先,从内部因素分析:

(1)青少年的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及精神追求。一个有着良好世界观、人生观的青少年注定会严格要求自己,同样追求奉献、重视家庭、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青少年也必定很难走上犯罪道路。相反,具有消极的世界观且追求享乐、拜金的青少年往往会过多的看重个人利益而误入歧途。

(2)青少年自身的成长环境,家庭气氛。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经济条件、正确的家教方式下成长的青少年大多不会走上犯罪道路,而在父母离异、不和且家庭贫困影响下的青少年更容易产生孤独、自卑、怨恨、狂妄的情绪,极易被坏人所利用,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3)青少年的个人受教育状况。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个世界有更加深入积极的了解,其学到的只是也更容易使得他们获得他们所需的东西,而个人受教育状况较差的青少年知识匮乏、封闭,往往流浪社会,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其次,从外部因素分析:

(1)国家的总体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平稳的政治环境和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可以为青少年提供稳定的成长环境和未来发展平台,在这种环境下,青少年的犯罪率必定比着政局不稳,经济不景气的环境的低。另外,贫富差距较大的地区青少年犯罪率也会比贫富差距小的地方高。

(2)社会文化环境。追求奉献、节俭和集体主义的社会文化环境更能引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减少青少年犯罪率,而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社会风气则会提升青少年的犯罪率。

(3)社会保障、教育发展状况和法制道德建设。据调查,很多走

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都是待业的,整日无所事事,生活无来源,势必去偷、抢等,而一个有着宽松的就业机会的社会环境则能避免待业青少年无序流动,减少青少年犯罪率。另外,受到良好素质教育的青少年往往能得到更多的社会常识和生存及竞争本领,而应试教育下成长的青少年实际技能缺乏,走上社会后遭遇挫折后容易产生悲观、畸形的心理,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另外,法制道德建设也影响着青少年犯罪率的大小,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的青少年心理抵御能力差,更易走上人生的歧途。

组员:

文艳

李俊亭

上一篇: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等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申报材料及程序下一篇:美食奇谈高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