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集中核算分析论文

2022-04-18

摘要:会计集中核算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必然发展趋势,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简要分析会计集中核算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产生诸多影响的基础,提出综合性的会计集中核算发展策略,可为相关工作者及施工企业提供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集中核算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会计集中核算分析论文 篇1:

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劣势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要 本文从寻求会计集中核算的理论依据入手,分析了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了应对措施,指出了会计集中核算是新形势下财务会计发展一种重要模式。

关键词 会计集中核算 应对措施

会计的发展是与经济环境相适应的,会计的发展史就是会计不断适应经济环境而变革的历史。二十世纪是经济环境发生巨变的时代,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现有会计系统只有面对现实,迎接挑战,变革,才能在二十一世纪不断满足各方面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原有会计核算模式已经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会计信息失真和滞后、资金大量沉淀、会计监督弱化、会计资源不能实现共享、会计秩序混乱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企业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尤其2003年中石油全面推广实行了这种核算模式。他们通过简化帐套和合并内部银行帐户、完善核算机构和简化业务流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完成了会计集中核算,通过会计集中核算,规范了会计信息,加强了会计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真正实现了资金集中管理,加强了成本费用的过程控制和管理。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企业许多会计人员不再记帐、出报表,他们从烦琐的会计业务处理中解放出来,转而由服务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转变为外部监督与财务管理。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理论依据

1.法律法规依据

现行的《会计法》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有关规定是,“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法》还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以及会计机构的基本职能等,都有法律法规依据。首先,设置中心符合《会计法》的规定。其次,中心的会计人员是由无论做帐与否,都必须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也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第三,会计核算中心的基本职能是依法办理各单位的会计事务,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这同《会计法》的规定完全一致。最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纳入集中核算的各单位仍保留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会计核算中心派驻单位财务人员对各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负责,这也符合《会计法》的规定。

2.会计主体、会计基础、会计要素和会计报告分析没有发生改变

会计核算中心事实上是将整个单位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组织会计核算。可见,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行集中管理、分户核算,符合会计主体原则。

会计基础又称记账基础,企业单位仍旧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可见,会计集中核算后不会改变会计基础。

现行会计设置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个会计要素,其中前三个会计要素构筑资产负债表,后两个会计要素构筑利润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仍按照五个会计要素组织会计核算,在理论上没有任何影响。现行会计报告体系,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和附表。会计集中核算后,中心还是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定期编报会计报告,这与会计报告理论没有任何偏差。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除了把若干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集中在中心办理之外,其他没有本质变化,理论上是可行的。

二、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分析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后,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透明性,更重要的是促使各企业内部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全面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水平,适应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与原有的分级核算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

1.加强了预算管理功能。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强成本费用的过程控制和管理,成本费用的过程控制和管理的关键是预算管理,集中核算为企业按预算指标控制和管理下属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开支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会计核算中心可以随时归集的会计信息指导下属企业采取措施,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确保预算指标在生产过程中得以落实。

2.帮助单位理财功能。由于会计核算中心专业化程度高、接触面广、信息量大、可以凭借这些优势,帮助单位理财,当好参谋。

3.政策研究功能。由于综合性强,接触面宽,遇到的问题多,所以可及时地、全面地,研究政策的合理性和问题。

4.交流信息功能。可在核算中心内部管理财经法规信息、交流财务管理经验,预测经济趋势,分析市场动态等。

三、会计集中核算的劣势分析

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也需要看到以下负面影响。

1.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得以发挥,但忽略了会计的内部管理职能的发挥

现代会计的职能,不仅仅是核算和监督,还要为经济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提供资料。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核算中心人员与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无关,会计人员受利益动机驱使,对提供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相关性方面不关心。按照会计核算中心的组建原则,会计核算中心定期向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报送会计信息,致使提供和运用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较差。而及时性、相关性是会计信息重要的质量标准,降低会计信息质量必然影响到单位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同时,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资料在核算中心,集中核算单位无详细资料,不利于财产物资的实物管理和应收账款的收回、财产清查等工作。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单位的财务活动与会计业务相分离,会导致会计核算中心片面追求会计监督作用,忽视了会计的管理作用,不利于会计信息在单位财务决策中的作用,也不利于会计对单位财务活动的监督。

2.由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后,存在集中核算单位建立小金库的风险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经费不足问题仍然存在,而集中核算单位为了进行运转,就有可能通过非法手段,更隐蔽的手段加以解决。如通过编制预算的形式向基层单位转移资金、转移收费,建立账外账,小金库等。

3.会计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素质与待遇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委派会计人员隶属于会计核算中心,一方面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委派企业对会计人员的新要求有一定差距,同时委派会计人员工资奖金待遇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可能与委派企业员工工资奖金待遇有一定差距,对新工作的展开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四、会计集中核算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1.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加强宣传

由单位主要领导亲自对会计委派负责,对委派会计人员统一管理,实现财务人员资格认定、职责权限、人事待遇、培训考核、任期轮换的一体化管理。统一制定财务人员委派制度,使会计人员尤其是财务负责人行使会计法规和财务管理职能的独立性、权威性以及维护企业利益的自觉性得到保证。

同时向委派单位宣传集中核算的目的和意义,着力强调集中核算主要是为了减少会计信息流的中间环节,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着力消除委派企业对集中核算就是收权的顾虑,明确集中核算后,委派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费用结算审批程序不变的原则,会计核算中心为每家委派单位建立一个帐户(其他应付款--**单位),方便委派单位资金的提取。

2.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会计集中核算使财务监督的职能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一是实现了内部会计监督转变为刚性较强的外部监督,二是实现了会计核算中心对财务资金支出的全程监督。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中心可以通过对委派单位全部经济活动中每笔具体会计业务收支事项合规性的核报,实现对委派单位开支标准、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等多种财务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从而实现对委派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监控。

会计集中核算的根本宗旨是为各委派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寓监督于服务之中,一方面委派会计应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在服务工作中能听取服务单位对集中核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管理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集中核算的作用与职能。

3.推行作业成本法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会计人员有时间切实参与委派企业的经营管理,努力降低企业的成本。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新起的成本控制办法无疑在企业成本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该方法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同时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增加“顾客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因此,实现会计集中核算之后,委派企业的财务人员一项重要的工作并是参与企业流程再造,将管理的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以“作业”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从而有效地减低企业的成本。

年度对委派会计的考核应结合委派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对成效明显的给予一定奖励。

会计集中核算,起源于地方政府的一项具体改革。对于企业,它同样顺应了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大势,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了会计监督全过程的要求,提高了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财务人员真正参与经营管理的职能,必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彭辰.实施内部控制 强化风险管理.财会月刊.2006.1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长庆石油勘探局.会计集中核算实施细则.2003.12

3.西安交通大学王平心教授.长庆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总公司固井公司ABC研究与设计.2006.4

作者:王艳 赵志越

会计集中核算分析论文 篇2:

会计集中核算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 : 会计集中核算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必然发展趋势,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简要分析会计集中核算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产生诸多影响的基础,提出综合性的会计集中核算发展策略,可为相关工作者及施工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 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施工企业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关制度规范的逐步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了适应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需要建立与其相符的财务管理体制及会计核算流程,因此,会计集中核算应运而生,成为了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会计集中核算从本质上讲,就是企业所成立的核算中心承担下属单位的“代理记账”业务,而下属单位则将主要精力放在财务管理方面,合理的筹集和运用资金,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从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运作模式来看,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三分离一公开”,即会计业务决策者与执行者分离,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相分离,会计凭证存放管理与形成单位相分离,会计业务处理的公开。会计集中核算这种机制上的创新无疑会给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众多利益和便利,但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发现会计集中核算给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综合性的解决策略,以促进集中核算模式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

一、会计集中核算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对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集中核算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施工企业有效的资金管理

(1)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会计集中核算可以有效防止资金中途被克扣、截留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在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制度后,加快了资金回笼,减少了融资成本。特别是在资金投资方面,会计集中核算使整个集团内部项目资金运作完全置于集团的监控之下,从总体上把握投资方向。集中资金对重点项目投资,避免投资分散重复建设,提高资金使用率,确保合理有效使用。

(2)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透明度。会计集中核算实现了使用权、所有权、拨付权的三权分离,改变了资金的监控手段,避免了财权分散、下属单位各自为政、成本费用难以控制的不利局面,增加了各单位资金的透明度,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现象。

(3)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的科学性。会计集中核算可严格执行预算程序,保证了支出的有序性、计划性,做到预算有依据、执行有监督、安全有保障,从根本上提高了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有利于控制施工企业成本费用

会计集中核算在严格执行“以收定支”的基础上,规范了成本费用的支出项目,杜绝了超预算、超标准及挪用、浪费等现象的发生,有效保证了资产资金的安全。

3.有利于规范施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集中核算统一了会计核算方法,减少了会计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及统一性,不但能对外提供完整可靠的财务信息,而且能及时地为公司领导提供各项经营指标。

(二)会计集中核算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负面影响

虽说会计集中核算会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产生诸多积极的影响,但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方法、制度、人员等要素不合理的应用,而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负面效果,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1)割裂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之间的相互联系。多数施工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会计核算集中到总公司财务部进行,但财务管理工作却仍旧分散在原下属单位进行,这使得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严重脱节,不利于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施工企业报账会计的角色定位不准确。大多数施工企业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报账会计往往仪充当“出纳”的角色,并未把自身置于企业财务管理的高度,因此,无法充分利用自身能够方便获取财务信息的优势,对施工企业的资金运动和经济活动进行全程控制,无法将相关人员和部门的经济责任系统地反映出来。

(3)弱化了施工企业对会计核算的有效监督。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虽然从形式上起到了监督作用,但更多关注记账等具体事务,未能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能,不利于调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积极性。由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人员有限,且工程项目数量及种类繁多,使施工企业很难有能力和条件对各项目实施严格的会计监督,且由于施工企业往往过分强调企业会计人员的事后监督职能,弱化了其监督职能,缺乏完整的源头监督体系和切实可行的控制制度。

二、会计集中核算对策

可以看出,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为了有效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笔者总结出以下综合性的策略,以提高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一)会计集中核算实施内外环境的优化

1.外部环境的优化

会计集中核算实施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保证就是相关政策体系及会计法律法规体系,要加大财政形势、财经政策及各项法规的宣传工作,严格按《会计法》、《预算法》、《会计基础规范》等法律法规执行和推进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工作。

2.内部环境的优化

会计集中核算实施内部环境的优化主要表现企业内部各项有关会计集中核算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会计核算管理体系。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准绳,根据企业自身的不同特点,借助网络信息化系统,建立企业会计核算中心账务系统,并制订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完善管理程序。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应建立在会计主体明确、责任定位清晰的基础之上,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实战能力。按照财务事前预测、会计过程监控、数据决策分析三阶段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外派到工程项目或分公司的会计人员(报账员)主要履行会计监控职能。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应定期到二级单位(工程项目或分公司)调研了解情况,并充分发挥审计监察人员的职能作用,使其对财务支出的真实性承担审核工作。立足于电算化、网络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远程报账、查账等功能系统,充分发挥报账员的工作能力,转变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实现财务数据资源在企业总部、分公司、工程项目之间的自动化和共享化。

(2)健全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施行会计集中核算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会计核算中心运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财务工作高效运转。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防范财务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审计部门要定期对会计核算中心等进行审计监督和独立评价等。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内容有: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的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全面预算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授权批准制度、内部稽核制度、经济活动分析制度、财务信息报告体系、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电子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等。

(二)会计集中核算具体实施

(1)充分发挥核算中心服务监督职能。会计核算中心要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并着重预算执行的信息反馈工作,在决定资金支付之前应确定是否应该支付、如何支付,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占用何种指标、列支何类科目等。核算中心应真正实现会计的事前预测指导、事中监督控制之主要职能,为决策领导层提供及时、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对于审批手续不齐全的、超出预算范围的、违反规定的财务收支,应当予以退回,或要求补充、纠正;对于缺乏真实性、以虚假发票套取资金的,坚决予以制止。

(2)建立责任中心,实行责任会计。为了防止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分离局面的产生,有必要建立责任会计运行模式。责任会计目前主要采取结算、责任审计等方式进行,为了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应进一步研究财务报账会计向责任会计转化、融合的问题,使之对资金运动和经济活动起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作用,成为联系会计核算中心与具体经济活动单位的枢纽。在施工企业实行责任会计应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为出发点,依据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设置一套既便于日常操作又便于财务管理需要的运行体系,从而不断加强会计集中核算制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把握好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双重职能作用。

(3)深入会计理论创新,探索会计职能转变。为了适应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趋势,会计核算中心应彻底扭转将其单纯作为核算机构的观念,职能要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在会计集中核算这种新型的会计管理体制下,应充分理顺会计监督与理财服务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清两者的责任。此外,应切实加大对核算单位资产经营责任的审计力度,压缩不必要的支出,杜绝损失和浪费,堵塞支出管理漏洞。

(4)全面推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会计人员大量的工作都集中在凭证的整理和摘要的输入上,建立远程查账和报账系统后则只需审核和修改,可以减轻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能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单位的财务和预算管理工作。对单位而言,报销和凭证的输入工作可以在几天的时间里分散进行,到核算中心报账时可以减少报账等候时间。整个管理流程完全自动化,单位、前台、后台之间数据资源完全共享,避免重复劳动,从而实现系统优化。

(5)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做好报账员的业务管理工作。会计集中核算下的财会人员,一方面应尽职尽责,及时向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满足其财务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应有为单位当好家理好财的思想,要尽心尽力管理好单位资金,实现会计监督的职能。对于审批手续不齐全的、超出预算范围的、违反规定等的财务收支,应当予以退回,或要求补充、纠正;对于缺乏真实性、以虚假发票套取资金的,应坚决予以制止。其次,核算中心人员要加强对工程造价知识的学习(比如参加造价员、建造师的培训等),并适时深入施工一线,了解施工流程,尽可能参与核算单位的管理,熟悉核算单位的收支项目,防止部分收入体外循环等。此外,还要加强对各核算单位实物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对往来款项也要及时清理,避免资产流失。而财务报账员则应具备会计上岗证,据实登记经济业务台账,对报账单位会计事项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向会计核算中心报账并说明相关经济业务票据的真实情况等。

三、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施工企业必须不断提高会计集中核算方式下的财务管理水平,以促进其良性发展,文章只是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了相关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发展对策,而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综合性从制度、方法、技术等方面加以实践。

参考文献:

[1]崔晓燕.浅谈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下的财务管理.现代商业.2009(6).

[2]佘征良.谈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重要性.大科技.2011(9).

作者:寇小英

会计集中核算分析论文 篇3:

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分析与完善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营也应进行必要的创新,而会计集中核算就是这种创新之一。然而,目前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基于对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意义的探讨,综合分析了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原因及一系列完善措施。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会计集中核算 意义 问题 完善对策

一、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

1、有利于控制会计信息的失真

在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会计核算实现了数据集中、信息集中与管理集中,各级机构处室的财务核算数据和经济信息都是直接从经济业务发生的源头收集,省去了报表汇总和报送等诸多中间环节。这样一来使得在中间环节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也督促了各级机构处室在权限允许的范围内利用自己设计的控制标准对经济业务进行实时的控制。

2、有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事业单位的资金会集中到一个中心的账户中去,这样就便于统一调配和调控事业单位各机构处室的资金分配。优势就在于当某机构处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时候,事业单位就可以很方便的把单位内部闲置的资金转移到需要资金的机构处室,这样做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化解了缺少资金机构处室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混乱的局面。

3、有利于增强会计人员独立性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会计人员的组织、人事、工资关系,全部统一转到会计集中核算机构中去,这样就改变了原来会计人员由各机构处室自主管理的体制,使会计人员与各机构处室之间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大大降低了各机构处室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约束、控制、甚至打击报复的可能性,有利于消除会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后顾之忧。

4、有利于推动预算制度的改革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接受各下属机构处室支付申请的依据是各机构处室的预算指标,对于没有预算指标或超预算指标的支付申请,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完全有权予以拒绝。所以该制度确保了所有开支均在事业单位审核的基础上,再经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入账,从而起到了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的约束作用,保证了各项开支严格符合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预算的要求。

二、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有利于事业单位服务水平的提高。由于这一核算制度在我国尚处于初始极端,难免存在某些需要完善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会计的企业内部监督制约。会计集中核算这一制度的初衷在于强化会计的内部监督制约,然而,核算工作人员只能参照会计账面来履行监督职能,无法参与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对事业单位各部门的监督力度较弱,甚至只是一种表面化的监督,不能真正实现会计核算的初始目的。

第二,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中,事业单位的经营资金直接由其上级机构拨付,资金的去向和运营都必须及时地向上级单位报告。而在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资金由核算中心统一试用,相关的上级部门无法及时得到资金运用的相关信息,使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资金掌控有了一定难度。

第三,会计集中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集中核算将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进行了集中,但资金、实物、合同等仍由原单位保管,出现了账实治理分离的现象。会计人员常年在核算中心办公,无法及时参与单位的经营活动,不利于各项财产的治理。一旦单位领导和报账员的治理意识薄弱,或因工作疏忽而未向核算中心提供真实情况,核算中心将无法知晓各单位的资产存在情况,致使核算中心的账务记录与单位实物不符。这种财产物资治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的情况势必使单位财产物资治理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假如不加以解决,既违反了集中核算的初衷而造成资产的流失,又将成为新的腐败之源。

第四,完善的激励机制的缺失导致一系列问题。集中核算的核算人员与相关处室处于一种相对独立的状态,会计人员的工资待遇都不再由处室予以发放。这一方面保证了核算人员的中立客观的核算态度,另一方面却也使核算人员缺乏行使职能的动力。这一激励机制的缺失,核算人员与被核算处室处于相对立的位置。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双方关系不和谐,被核算处室不提供相应的核算数据信息,另一种就是被核算处室与核算人员站在同一条战线,沆瀣一气,仍然不能达到会计集中核算的目的。

第五,认识层面的问题。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是一种新型会计管理模式,在新事物的初始阶段,人们对其的认识和理解总会存在各方面的不足和误解并且初期的管理也十分困难,因此容易造成事业单位各方面的人员为了一己私利而置单位的整体利益不顾。就事业单位领导层认识而言,由于会计集中核算是近些年出现的新事物,有些单位领导对会计核算中心缺乏了解,把会计监督与财务核算对立起来,造成认识上的错位,不理解和配合核算中心的工作;就会计人员而言,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在每日繁忙的工作中,也容易滋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放松财务监管,只要票据到位,能够及时处理业务,做完凭证,记完账,按时向统管单位提供了会计报表,工作就算告一段落,至于各单位的财务状况如何,资产负债情况如何,经营情况如何,都漠不关心,难以对各被统管单位提出财务角度上的建议和意见,不能为统管单位经营管理、规避风险出谋划策。

2、出现问题的原因

事实上,任何新兴事物都会经历一个由被人所不熟悉到被人熟悉的过程,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作为一项新的制度模式,被人们所接受并熟练的运用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在人们运用这一制度的初期,势必会出现上述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对这一模式的顺利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来看,问题的出现包括着如下一些因素。

第一,管理班子对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认识程度不足。对于集中核算这一新兴事物,某些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还缺少认识,不甚了解,重视程度不够,有些管理者甚至简单地将集中核算人员与自己所处的事业单位对立起来,对核算人员的工作不配合,更有甚者持抵触情绪。有部分管理者认为集中核算与自身无关,缺少了自己员工的参与,自身的权力受到了制约。对核算工作人员查看本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监督本单位的行为不理解,不支持,无形之中不利于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集中核算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核算工作人员隶属于整个的事业单位,不属于任何一个处室单独管辖,核算人员的管理都由事业单位来进行,缺乏必要的管理规章制度,处于一种管理较为松散、混乱的阶段(杨宵峰,2011)。另外,核算人员的工资待遇等各方面福利等,与一个单独的处室关系并不紧密,与工作业绩联系程度不强。导致了核算工作人员散漫的工作作风和事不关己的工作态度,对于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措施

面对上述会计集中核算当中存在的不足,事业单位有必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完善。具体而言,可从如下几点入手采取相关措施。

1、切实增强认识转变观念

一是加强对核算中心的宣传,提高事业单位各机关处室对会计集中核算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认识,在会计核算中心与各机关处室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形成相互间支持更有力,配合更紧密。二是加强对报账员的法制教育,使之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较高的执法水平,增强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行使法律赋予的职责。报账员不仅要委派,而且一定要定期轮岗。三是加强对各级会计人员的职业教育,更加注意在“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要求机关处室财会人员都要牢固树立为整个事业单位服务好的意识,时刻按照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

2、科学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财务与会计的关系。下属机关处室财务工作的内容应该主要包括:依法组织收入,积极筹集资金;合理安排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等等。要从制度上保证事业单位资金所有权、财务自主权的实施,保证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会计职能的发挥。二是处理好实际开支与财务制度规定的关系。如果对超出标准的开支一律不予报销,则有可能影响各机关处室任务的完成;如果对超出规定的开支只要单位审核后就一律报销,则违背了财务制度。这就要求事业单位需要进一步完善财务开支制度,设计制度时要考虑到各种调整事项与备选处理方案。三是正确处理监督和服务的关系。要建立财务部门与集中核算单位的沟通协调机制,主要包含沟通协调及监督的主要内容、实施时间和有关要求等。

3、完善内外部的监控制度

一是加强会计核算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核算中心要建立大额费用审批制度、超指标审批制度、超用款计划审批制度以及预算单位的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明确核算中心与各级成员单位的责任。二是加强对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督。会计核算中心要主动接受检查与监督,主动接受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部门,如审计、监察等职能部门的检查审计与监督,以督促其确保单位资金和财产物资的安全。三是加强预算管理(李翠玲,2007)。应按照“三统一分”运行机制的要求,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全新型变革,实现财务管理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控制,彻底实现会计核算中心由“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的转变。

4、建立远程报账查账系统

当前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会计电算化系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日常财务工作中去。立足当前会计集中核算的现状,建立远程报账系统和远程查账系统势在必行,是会计核算中心电算化和网络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超负荷工作量,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单位的财务和预算管理工作。二是大大减少了报账等候时间,对事业单位而言,报销和凭证的输入工作可以在几天的时间里分散进行,到核算中心报账时可以减少报账等候时间。三是提高了资源共享度,整个管理流程完全自动化,单位、前台、后台之间数据资源完全共享,避免了重复劳动,从而实现系统优化。

【参考文献】

[1] 杨宵峰: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17).

[2] 李翠玲:关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4).

作者:金海燕

上一篇:铁路运输企业会计论文下一篇:绿色生产工业节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