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情感调控方法论文

2022-04-26

摘要:声乐表演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人们通过声乐表演表达丰富的情感变化。声乐表演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情感方面良好地引导,使学生能够完美地诠释一首作品,表演者要在表演过程中对声乐作品有一个准确的情感定位以及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再度创作,使作品保存原有意味的同时加入表演者的理解,声情并茂的演唱,这有赖于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调控。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声乐教学情感调控方法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声乐教学情感调控方法论文 篇1:

试析声乐表演教学中情感调控的重要性及方法

【摘要】声乐表演是一种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歌唱、表演的结合,是一种集多种形式于一体的表演。而在声乐表演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在情感调控方面的指导,进而使学生在实际表演中能够更生动的将内容呈现出来,做好对作品的定位,也能在此基础之上对具体内容进行编创。

【关键词】声乐表演教学;情感调控;重要性

声乐表演不仅是对作品的完整呈现,还需要表演者更好的把握其中蕴含的情感,声乐表演的实施需要实现歌词、曲调、旋律的配合,然后在相互配合中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进而更好的呈现主题内容,动情的演绎更能引起观看者的共鸣,享受声乐表演,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对于表演者情感的培养十分重要。

一、声乐表演中情感的内涵

情感主要是指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具体反应,是一种态度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情感也是态度的组成部分,它和态度中涵盖的感受、意向具有方向性的一致。可以将态度理解为生理评价、认知,具有复杂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同时情感也具有社会性、两极性的特点,社会性主要是指受社会形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在不同的条件下和不同的环境中,人们的情感会发生变化,这种情感的变化具有普遍性,并不是一个人的行为。两极性主要是指情感在发展过程中会呈现两极变化趋势,有积极、消极,紧张、轻松,也有肯定和否定,而这些情感的产生都和客观存在的事物有直接联系。

二、声乐表演中情感的特征

情感一方面是指表演者对作品有了一定认识、了解之后,对自己情感的表达,在具体的作品中将情感充分呈现出来。而在实际声乐表演中,演唱者可以实现对情感的内化,进而在内部进行转化,融入自己的情感,然后将其充分表达出来。另一方面来讲是作品本身存在的情感。在每一个作品中,都会蕴含着创作者丰富的情感。而这些情感的来源主要是思想以及具体的实践。对于音乐作品来讲,只有通过表演者的具体演绎,才能对作品中的情感进行激活,进而将创作者的情感体验向观看者表演。在声乐表演中,情感的表达通常有这样几个具体的特征,如生活性、心理性、时代性。生活性主要是感受生活对声乐创作内容的影响,很多的艺术内容都和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声乐也是,在声乐中通常蕴含了大量在实际生活中的思想、情感。时代性主要是指在特定的时代中,情感、思想的产生会和当时环境、条件之间存在较大联系,更偏向于群体化。而心理性主要是对个人产生影响,个人在针对客观事物时产生的想法、感受,这些都会对情感造成影响。具体面对的内容不同,那么在实践中产生的情感也会大不相同。

三、声乐表演教学中情感调控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增强声乐表演的效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的接受能力越来越高,声乐表演内容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因此表演者在舞台上需要做到情感的收放自如,并且能够使用细腻的表情,舒缓的动作,也需要集中表现人物的张力。表演者在表演中投入的情感能够使自己更好的进入到角色中,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怎样把握适度性,投入的情感过多或者是情感不够充分,都会直接影响声乐表演的质量。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情感和感官作为主要依据,如果在表演中没有融入相应的情感,那么表演的内容也仅仅会停留在表面,不能走进人们的内心深处,因此为了更好的打动观众,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将情感内容充分融入进来,并且努力挖掘、钻研其中的含义,进而使声乐表演中的内涵能够充分表现出来,对音律的抒发更能做到张弛有度。

(二)有助于提高声乐表演的魅力

声乐是一种具体的表演形式,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感染力,在声乐表演中,通常声情并茂的方式更能够引起欣赏者的共鸣,缺乏情感的声乐表演,感染力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方式,促进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有助于提高声乐表演的魅力

情感的调控能够使观看者更好的感受表演者的魅力,提升对声乐表演内容的好感,进而被深深吸引。

四、乐表演教学中情感调控的方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声乐表演中,学生的情感调控和情感培养之间存在较大联系,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情感的培养,并且将其融入在各个环节之中。在培养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首先,注重良好氛围的营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目标,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声乐作品进行讲授,然后让学生针对这部分内容抒发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将对作品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其次,加强对学生情感控制能力的锻炼,在实际声乐表演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外界的干扰、教師的评价等。因此在表演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培养学生情感控制自信,提升情感控制能力。最后,注重对情感控制的指导,对于学生在实际表演中不到位的问题,教师需要及时指出,并且纠正,进而为学生讲授情感调控的主要技巧,使学生能够对情感调控更好的把握。

(二)培养学生积极练习情绪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明确的认识,学生是主体,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在辅助教学时,应该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这也是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重要方式,学生作为声乐的主要表演者,其情感的抒发十分重要。因此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应该注重对情绪的把控和练习,实现天性的解放,在此状况下,可以弥补学生在实际表演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因此教师在教师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练习的培养,利用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参与度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讲,优美的音乐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际表演中,形体的锻炼能够使学生的基本功掌握更扎实,更好运用肢体展现艺术的魅力。同时在学生练习时,教师需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在表演中能够将情感充分融入进去,也需要注重学生对情感的把控。对于音准、旋律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多多进行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可以带着积极的情绪,并且在学生取得一定进步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肯定。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还需要注重对学生方法的讲授,使学生在声乐表演中能够掌握相应的技巧、方法。对于一些内容较为复杂的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再多听几次,然后对作品具体分析,并且进行发声练习,在了解歌曲中的内容之后才能更好的进行整体把握,进而在实际表演中能够灵活进行情感调控。

(三)注重与演唱教学结合

声乐表演主要是以声音呈现为主,因此声乐表演中情感调控和演唱中呈现的声音有直接联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声乐表演与演唱的结合,这主要是因为在声乐表演中,不同的声音呈现形式都蕴含着不同的情感,如声音较为低沉时就表明情绪较为低落,声音比较高昂时就说明情绪状态较好,而演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的声音调控能力,因此教师需要给予演唱训练充分重视,实现声乐表演与演唱的有效结合,进而在声乐表演中能够将其中蕴含的情感细致的表现出来。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揣摩歌词,感受歌词中的情感以及体现出来的情感变化,在演唱中能够灵活的处理情感,促进学生声乐表演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在日常练习中培养歌唱心理

声乐表演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个人的先天水平不同,学习起来就有较大的差异性,为了对表演有更好的掌控能力,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在训练中掌握技巧和情感调控方法。而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培养,使学生逐渐形成唱歌心理,在空余时间或者是闲暇散步时间都可以哼上一小段。同时教师也需要注重对素材的积累,便于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而素材获取的途径可以是电影、美术、戏曲等。

(五)及时给予客观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及时给予客观的评价,使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进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变得更加虚心。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作品进行表演,注重对学生情感调控能力的观察,做好倾听、记录,然后再向每一个学生反映自身情感调控情况,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虚心向他人请教,并且在评价结束之后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进行沟通与交流,寻找适合自己的技巧与方法,进而使学生的情感调控水平能够逐渐得到提升。

五、结束语

总之,情感调控在声乐表演中有着巨大作用,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结合,将培养学生的情感掌控能力作为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舞台自信,仔细研读作品中的含义以及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运用舞台实践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做好每一场声乐演出,促进学生舞台综合表现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欣.高校声乐表演教学中情感调控的重要性探讨[J].黄河之声,2016(22):10-11.

[2]罗岚.声乐表演教学中情感调控的重要性[J].当代音乐,2015(31):69-70.

[3]马玲菲.声乐表演教学中情感调控的重要性及方法探究[J].北方音乐,2016,36(16):173.

[4]王丽.声乐表演教学中情感调控的重要性及方法研究[J].黃河之声,2015(12):27.

作者简介:周琳(1985—),女,四川成都人,成都大学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表演、艺术教育。

作者:周琳

声乐教学情感调控方法论文 篇2:

声乐表演教学中情感调控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

摘要:声乐表演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人们通过声乐表演表达丰富的情感变化。声乐表演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情感方面良好地引导,使学生能够完美地诠释一首作品,表演者要在表演过程中对声乐作品有一个准确的情感定位以及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再度创作,使作品保存原有意味的同时加入表演者的理解,声情并茂的演唱,这有赖于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调控。

关键词:声乐表演  情感调控  教学探析

声乐表演不仅仅要把作品完整的呈现在舞台上,而且需要演唱者能够很好的把握声乐作品包含的情感。声乐表演艺术需要歌词、曲调、旋律的相互配合,相互衬托,投入真挚的情感,表现出或深刻或轻松的声乐作品主题,创造性地对声乐表演进行二次加工,调动丰富的感情去感染听众,引发听众与演唱者的情感共鸣,投入的享受声乐表演,这就要求声乐表演者要具有强大的情感调控能力。

一、声乐表演教学中情感调控的重要意义

(一)正确的情感把握推动声乐表演效果

在声乐教学中,情感的调控对解决声乐技巧具有重要的作用,声乐艺术的学科特点充满矛盾,学生就在矛盾不断出现和不断被解决的过程中,使歌唱技巧和艺术表现力得到提高和完善。声乐表演一直是一个比较感性的艺术表演形式,表演者需要具有细腻的情感体验以及丰富的感情世界。声乐表演者不能直接接触到自己的演唱构造,只能凭借其他器官的感觉和老师的指导进行声乐练习,进而学生可以通过大脑的思考对所学的各方面声乐知识进行分析、整理,形成自己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再进一步的对自己的演唱技巧或情感抒发进行调整。在声乐表演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完善演唱技巧需要深入的体验声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在表演过程中不仅要注意音准、音调、歌词的正确性,更要表达出声乐作品需要传达的情感,只有情感表现得恰当才能传递出声乐作品真正意义,情感调控也要掌握一个火候,情感表达的不到位或者表达的夸张都会影响声乐表演的效果。

(二)丰富的情感增加声乐表演的艺术魅力

歌唱是一门技巧性极强的学科,但具有艺术性的教学最能激发学生的歌唱激情,教师的教学要富有情感性,应具体落实在教学和艺术实践的每个环节中。在声乐表演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选择几首简单的具有代表意义的练习曲让学生进行演唱,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声乐的感受力等综合的声乐能力。反复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在练声中养成细心体验、分析声乐作品的习惯,无论是发声技巧还是情感的表达都可以通过声乐作品完整的准确的呈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对声乐表演作品的艺术表现也要通过情感的调控来表现。另一方面情感调控也可以很好的起到调动氛围的作用,如果是悲伤的声乐作品,就要把快乐的活泼的情感抹去,调动出与歌曲内容相吻合的悲伤的情感然后进行表演,这样就会把人带入声乐表演作品想要表达的世界里,周围的气氛也会跟着蒙上一层伤感的情绪,使听众身临其境,达到声乐的最大表现能力。

二、声乐表演教学中情感调控的有效措施

(一)情感调控的主体情绪培养

在现代声乐表演教学中学生已经成为教学的主体,是声乐表演的演唱者和情感表达的主体,学生对与情感的调控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学生需要建立良好的练习情绪,积极的进行声乐基础知识的练习,要持之以恒不能因为枯燥就半途而废。良好的学习态度就是成功的一半,在进行情感的练习掌握之前就必须先熟悉作品,巩固自身的演唱技巧和能力。其次,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掌控能力,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排除外界的干扰,在平常的声乐练习中注意内心情感的适度抒发,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不要被声乐作品的情感控制,要学会控制情感,建立坚固的心理防线和坚定的意志力,时刻记住声乐表演的最终目的是完成表演,不留遗憾。比如《黄河颂》这一作品,在开始表演时需要具有坚强的情绪表达,是一个蓄势的阶段,接下来是一个情绪宣泄的过程,作品直抒胸臆表达对黄河和国家的无限热爱,演唱者也要把这种高昂的情感把握到位。

(二)声乐表演中的表演与演唱配合

发声一定要有“感”而发,最能令人赏心悦目演唱是演员“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歌唱表演,是以人声为载体将声乐、语言、情感完美结合的声乐艺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的就是声乐表演的实践能力以及表演自信的树立,要想准确地调控情感首先应该研究歌词,将歌词背熟于心然后进行理解,挖掘其中隐含的各种情感,比如《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这一部作品,从歌词可以看出表达的情感就是热爱祖国,从开始的娓娓道来逐渐加强情感的表达,“啊”字就是情感深入的连接点,把歌唱引导到了情感的高处,表现了情感调控对于声乐表演的重要意义。

三、结语

一般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尽快的掌握知识和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声乐表演教学也是以完善学生的演唱技巧以及审美能力为教学目标的一门课程。声乐方面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样化,需要把理论知识与声乐表演实践相互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调控能力,掌握歌唱技巧的同时加强对作品情绪的感受,情感调控是提高声乐教学质量的重点内容。

参考文献:

[1]田青.声乐表演教学中的情感调控[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10).

[2]孙国栋,吴晓玲,李静敏.声乐表演教学中的情感调控[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05).

[3]金振丽.论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与调控[J].艺术探索,2006,(S2).

作者:李思思

声乐教学情感调控方法论文 篇3:

民族声乐教学中音色调控的方式及技巧

【摘要】乐音质量的特征主要由音色来判定,又称之为音品,是人们听觉所感知到声音的特点。声音的频谱是决定音乐的重要因素。伴随我国经济的进步,国民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对艺术欣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民族声乐教学中音色调控的必要性以及音色和生理构造间的联系进行探索,最终提出了在民族声乐教学中,音色调控的技巧。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音色调控;技巧

引言

每个人的音色都存在差异性,具有自身的音色特点,并且不同的音色对民族声乐的表现力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不仅人声具有音色,不同的乐器呈现出的音色也不同,乐器也具有自身的音色特点。例如,钢琴和古筝演奏的乐曲,由于音色特征不同,作品呈现出的乐曲对人的感知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管乐器和弦乐器以及打击乐,甚至是民族乐器对相同的音乐作品,由于音色各具特点,其最终呈现出的音乐也各具特色。人声也是如此,每位演唱者,由于生理构造不同,导致其音色也具差异性。因此,在民族声乐中,根据演唱者的生理特征,对其进行合理的音色调控,使其掌握音色调控的技巧是应重视的问题。

一、民族声乐教学中音色调控的必要性

民族声乐演唱,人们通常是根据声乐演唱以及声乐鉴赏的特征来进行区分,对区别的内容具有明确性的标准,也是对相似的演唱方法的统称。总体来说,民族声乐演唱是具体的,是由各类演唱风格具有差异性的音乐作品,以及具有独特风格演唱方法共同构成的民族音乐文化。首先,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对演唱者对乐曲的听觉以及音乐感受能力要求较高,对音乐的听觉不足,在演唱中就无法充分随着音乐节奏进行完整的演唱,对音乐的感受也较弱,进而缺失对音色的控制。因此,民族声乐教学中如何进行优秀的音色调控是教师应关注的课题。音色调控能力较强,演唱呈现出的效果也较好,民族声乐演唱最终是通过听众的感受来确定演唱过程中的效果。美妙的音乐意境需要演唱者的声音所呈现,而演唱者要想呈现出良好的音乐氛围,就需要在演唱中准确调控自身的音色,以此来实现较好的民族声乐表现效果,进一步达到听众对音乐听觉的要求。

二、音色和生理构造间的联系

每个乐器演奏出的音色是不同的,即使是演奏相同类型的乐曲,呈现出的效果也具有差异性,这一现状是由于乐器的构造以及材质的不同所导致的。人声也是这样,不同的人在生理结构方面也不同,这也是每个人音色具有差异性的原因。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每个学生音色的差异性设置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学生音色不同,适合的音乐类型及风格也不同,教师应充分了解民族声乐专业学生的生理特点,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声带的结构都具有差异性,对音色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演唱时,由于声带振动频率不同,学生在演唱中,音色也会根据声带的振动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培養学生根据自身生理结构科学地调控音色,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音色。在民族声乐表演中,形成自身的演唱风格,进而使听众深刻记忆其音色特点。

三、民族声乐教学中音色调控的技巧

(一)重视学生气息以及音色的调控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科学控制微小的音乐变换中自身气息的调整,重视控制音乐本体,强化对演唱技巧的暗示性安排,进而调动听众感知音乐的变化。民族声乐教师应注重培育学生气息控制能力,以强弱两种气息改善乐曲蕴含的情感及音色等。演唱者完美诠释民族声乐,与演唱者的天赋以及气息控制能力正相关。教师应通过民族声乐教学,将学生的演唱天赋以及气息控制相结合,使学生在未来的声乐演唱中调动听众民族音乐的共鸣,为听众提供良好的音乐体验。演唱时的气息对发音动力具有直接作用,演唱的气息是持续训练形成的。演唱时气息的控制和应用对发音品质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气息的运用,进而培养学生音色调控的能力。气息对音色的品质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演唱者气息以及声门闭合控制欠缺,演唱中产生的音色也不同。民族声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气息训练。

(二)培养学生演唱中的吐字技巧

民族声乐演唱时,演唱者呈现出的情感对民族声乐风格产生直接影响。在教学中,民族声乐教师可以传授学生在演唱中如何正确利用吐字技巧,在演绎乐曲时,为观众呈现出不同的民族音乐感受,使观众对民族声乐有一个新的认知,深化听众对不同音色呈现的演唱情感的理解。良好的吐字技巧不仅仅可以优化演唱者的音色,还能让演唱者感受到运用情感表达音乐的新思维,从而完整地诠释民族声乐风格。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生理特征培养学生利用吐字技巧更好地诠释民族声乐,使学生在演唱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的民族声乐特点。嗓音的发音功能以及声带的差异性,对学生的音色也具有一定影响。在民族声乐中,部分音乐具有自身的特色,有高音,也有声音清脆的乐曲,为防止学生在民族声乐演唱时由于吐字不清晰造成发音困难等问题。教师在民族声乐教学中,通过传授学生吐字技巧,使学生在演唱中更好地调控音色,为听众呈现美妙的音乐氛围。

(三)培养学生在演唱中利用情感调控音色

学习民族声乐的学生情感较为细腻、丰富,并且在演唱过程中有丰富的情感呈现。学生在演唱中表达情绪的方法具有多样性,不但可以身体动作以及面部表情,还可以通过演唱中的音色表达情感。情感的不同,其呈现出的音色也具差异性。例如,在轻快、激励的乐曲中,学生演唱中的音色通常是明亮的,在舒缓、悲伤的音乐中,学生演唱时的音色通常较为暗淡。因此,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育学生的情感、情绪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播放不同类型的民族音乐,让学生感知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并为学生示例,在民族唱法中,表达情感与情感缺失的区别,让学生认识到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在演唱中融入情感,不仅可以呈现美妙的音乐氛围,还能形成更好的音色。演唱中通过合理的调控音色,可以在音乐中注入更完美的情绪,并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充足将乐曲的情绪表达出来,促进学生的人物塑造能力,优化艺术表现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民族声乐演唱中,音色的调控是丰富以及优化演唱者声音呈现效果的主要途径之一。音色与演唱者的生理结构、演唱技巧和表达情感的差异性联系紧密。因此,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这些特征,科学地传授学生演唱中音色调控的技巧,进而呈现出更优美的音乐意境。本文对民族声乐教学中音色调控的技巧进行探究,分析了重视学生气息以及音色的调控、培养学生在演唱中吐字技巧以及培育学生在演唱中利用情感调控音色,对民族声乐演唱成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雯靓.如何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进行相关文化的渗透和提升文化素养[J].艺术研究,2017(1):203-205.

[2]康彦龙.民族声乐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素养提升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7(23):205-206.

[3]刘莹.沈阳音乐学院举办辽宁省音乐与舞蹈学一流特色学科建设立项暨民族声乐教学实践音乐会[J].音乐生活,2017(3):40,2.

作者简介:李艳(1983—),女,汉族,山西太原阳曲人,山西戏剧职业学院,讲师,职业技能鉴定办公室副主任,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民族声乐)。

作者:李艳

上一篇:企业批量采购成本控制论文下一篇:应用实践教学数控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