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论文

2022-04-30

摘要:实现知识性与教育性的高效统一,达到教育学生、感动学生的目的,是初中思品课堂所应当完成的教学任务。邯郸市第十中学初中思想品德教研组在认真研读《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逐步探索出了以“热点对接、合作探究、感悟升华、践行内化”四环节为核心内容的初中思品课堂四步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品课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思品课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论文 篇1:

初中思品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 要:初中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应全面了解新课改中提出的要求,从而明确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进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创新教学模式。例如,运用生活化教学法,在讲解教学内容时,注重联系生活,还可以播放生动的课件,并落实互动教学法,这些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思品课教学中广泛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思想品德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有效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质量

当前,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不仅要注重完成教学任务,还应重视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落实互动教学法,学生在轻松、互动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知识。此外,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随时播放教学视频,也可以运用生活化教学法,有利于唤起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思品知识,并在自主探究中深入理解知识点,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可见优化教学策略非常重要。

一、初中思品课教学现状

从初中思品课教学现状来看,思品课教学效率低下,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点:(1)教师在教学中始终照本宣科,将思品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学生,此种教学方法比较死板,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思品知识不感兴趣,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学习,课堂上学生经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且学生在学习中对教学内容理解得不透彻,为了应付考试,开始死记硬背知识点,很容易忘记之前所学的知识,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厌烦上思品课,不利于构建高效课堂。(2)教师在讲解思品知识时,忽视结合生活,长期灌输知识,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学生的主动性不高,无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长此下去,必然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为了改变学生学习现状,提出了优化教学的策略,以及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思品课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初中思品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1.运用生活化教学法

初中思品课教学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应注重运用生活化教学法,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以此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思想品德知识,逐渐了解生活与思品课程密不可分,有着内在联系。并且,学生深入理解生活化的知识点,在完全理解后,扎实掌握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

例如:学习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生活当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过于依赖别人,如果凡事都依靠别人,那么,自己难以独立完成一件事,从而使学生明白生活中要独立自主,从而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快速掌握思品知识,进一步提高思品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播放教学课件

初中思品教师应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运用多媒體技术,在讲解新课程时,应用多媒体设备,随时播放直观立体的课件,展现生动的教学内容,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促使学生认真观看,逐渐对动态的画面印象深刻,从而在学习中快速记忆新知识,有效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同时,学生主动学习课件中的思品知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转变了学生的被动状态,进而积极学习知识点,必然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可见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全新、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不同的课件或者是教学视频,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思品课感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思品知识,必然会提高思品课教学的实效性。

3.运用互动教学法

当前,初中思品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在轻松的氛围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应积极运用互动教学法,先讲解新知识,然后将剩余的教学时间用于与学生沟通,也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和交流中加强师生互动,有利于消除隔阂,拉近师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畏惧的心理,促使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使课堂氛围不再沉闷,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例如:学习“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时,教师先讲解教材内容,而后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分别与各组学生沟通,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言,调动学生踊跃举手表述,教师耐心倾听后,对于学生说出的想法,予以补充,告诉学生当别人举手发言时,要认真听,不能随便打断,要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尊重,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同时使师生在互动中不仅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还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知识,势必会提高思品课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思品课堂上教师讲解教学内容时,要注重结合生活,从而落实生活化教学法,以便于学生轻松理解和掌握思品知识,促使学生学习效率明显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播放教学课件以及多与学生沟通,加强师生互动和交流,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必然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龚俊波.演绎思品课堂的“人文情怀”[J].青年教师,2016(7).

[2]肖珊.对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实效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9).

[3]蒋正琪.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思品课堂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8).

编辑 温雪莲

作者:司社忠

思品课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论文 篇2:

基于知识性与教育性高效统一的思考

摘 要: 实现知识性与教育性的高效统一,达到教育学生、感动学生的目的,是初中思品课堂所应当完成的教学任务。邯郸市第十中学初中思想品德教研组在认真研读《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逐步探索出了以“热点对接、合作探究、感悟升华、践行内化”四环节为核心内容的初中思品课堂四步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思品课堂 热点对接 合作探究 感悟升华 践行内化

一、引言

对中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的重要保障。而初中思品课堂就是对中学生开展思品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因此,如何完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实现初中思品课知识性与教育性的高度统一,打造出高效的初中思品课堂,便成为每一位初中思品教学者所必须直面的问题。为此,邯郸市第十中学初中思想品德教研组在认真研读《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逐步探索出以“知、探、悟、行”为核心内容的初中思品课堂四步教学法,即通过“热点对接、合作探究、感悟升华、践行内化”四个环节的展示,以实现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的目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对初中思品课堂“知、探、悟、行”四步教学法进行简要的阐述,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二、初中思品课堂“知、探、悟、行”四步教学法概述

(一)热点对接

初中思品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必须做到“学以致用”。对初中生进行思品教育,其目的就是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其发展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合格公民。而这一要求就决定了初中思品课堂不能脱离现实,空谈理论;而必须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探索中完成对学生思品的影响与教育。“热点对接”这一环节,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所设置的。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以人教版七年级(上)《身边的侵害与保护》一课为例,我们可以选取以下案例作为“热点对接”的素材,如:

1.意外事故:河南省潢川县小学生杨明亮,在丰台区富丰桥东韩庄子路口步行横穿机动车道时,被由西向东驶来北京市公交总公司的大公共汽车当场轧死。家人痛不欲生。

2.家庭侵害: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地区43岁的农民骆淑平,因对8岁的儿子王闯多次未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及说谎之事不满,遂对王闯进行殴打。王闯不反抗,也不躲避,任母亲毒打,造成双臂及下肢大面积创伤,并引发肾功能衰竭,法医鉴定为重伤。

3.社会侵害:阿兵是澄海外砂人,他结识了乡里一做餐饮生意的“大哥”,后发现了大哥原来是毒贩子,但他也不以为然。后来阿兵偷尝了一点白粉,从此成了一名“吸毒者”。为了寻找资金来源,开始设摊赌博。最后,阿兵被警方抓获,被送强制戒毒。

以这样“触目惊心”的社会热点问题配以相关图片作为课堂导入,与课本知识进行对接,不仅能在霎那间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学习本节课的意义所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合作探究

李炳亭先生认为,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在当前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效率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便显得尤为重要。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也不例外,适当的合作探究,不仅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更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辨、表达与合作交流等各方面综合能力。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礼貌显魅力》一课为例,在组织学生对“礼貌是什么”、“礼貌和尊重是什么关系”、“对人有礼貌的表现有哪些?”、“对人礼貌有何作用?”等较简单的问题完成自学后,可以进一步对课堂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诸如“有人认为:我有自己的人身自由,我想对谁礼貌就对谁礼貌,礼貌是我个人的私事,你觉得呢?”这样的问题,结合“世界旅游胜地,只写给中国人看的提示”(如泰国皇宫厕所只用汉语写着“请便后冲水”、巴黎圣母院只用汉语写着“请保持安静”、美国珍珠港只用汉语写着“垃圾桶在此”)等材料,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辩论,使学生在合作探究后进一步明确“礼貌并不是自己个人的事情”,从而得到情感和观念上的升华,达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目的。

又如人教版九年级(下)《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一课,在对“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学习与总结之后,教师可以顺势以“众人拾柴火焰高”和“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为素材,提出这样的问题供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众人拾柴会火焰高,而三个和尚去没水喝呢?”最终通过思考与交流,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人心齐,泰山移’,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学生对集体如何才能发挥最大能量问题有正确的领悟,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感悟升华

“感悟升华,爱在心头”是邯郸市第十中学初中思品课堂“知、探、悟、行”四步教学法的特色与核心所在。开设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中获得感动,在感动中激励学习”,从而为未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鉴于此,四步教学法将“感悟升华”环节放在了初中思品课的中心位置。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一课为例。在对“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既损害了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也损害了自己,行为人要依法受到相应的制裁”等观点和“珍惜、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我们应当怎么做”等问题基本明确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设置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在仔细思考后,自己站起来说说,在自己的生活之中,“那天,那件事,你(我)让我(你),感到了温暖,那是爱的感觉……”在学生讲述故事获得感动之后,请全体学生起立共同宣誓,“将自己的右手放在左胸,聆听有力心跳,喊出生命的宣言”——“我们要做一个真实的人。健康、正直、博爱、辛勤!我们要做一个坚强的人。独立、坚韧、热烈、拼搏!我们要做一个乐观的人。站在生命之上,俯视困难!我们微笑的瞬间,就是生命成功的彼岸!”通过这样的形式,课堂教学的内容真正升华为“爱的教育”,达到知识性与教育性紧密结合的目的。

(四)践行内化

邯郸市第十中学初中思品课堂“知、探、悟、行”四步教学法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践行内化”,也就是如何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完全消化吸收掉,应用到生活的实践之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学会合理消费》一课为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对当前社会消费观念的变化,以及应当学会理性消费、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等理论知识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在此时,不妨结合即将到来的春节,设计这样一个探究问题:“今年的春节我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脑袋鼓起来的同时,我的口袋也鼓了起来,得到的压岁钱该怎么花呢?”请学生起来谈谈学习后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或规划,或是请学生在下课后列一个“春节消费计划表”,从而检测是否学生已经接受、理解了本节课的观点,并“学以致用”。这样进行教学设计,应该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三、结语

初中思品课堂“热点对接、合作探究、感悟升华、践行内化”四步教学法,是邯郸市第十中学初中思品教研组全体教师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集思广益,共同钻研、打造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课堂的实践当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当然,由于教研组老师水平的限制,“知、探、悟、行”四步教学法还有着不小的缺陷,比如,本教学法主要来自于教研组教师课堂的实践,理论支撑稍显不足,等等。在未来的时间里,教研组的老师们会继续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对本教学法进行完善,使初中的思品课堂真正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灵魂的感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6-7.

[2]李志宏,王晓文.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5]焦金龙.对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改革(基础教育),2009,(10).

[6]周宏主编.主动参与教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7]周宏主编.活动教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高书群 刘永革

思品课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论文 篇3:

农村思品教师三维教学目标设计现状的调查报告

摘 要: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推进,农村思品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但许多教师缺乏目标设计的技能。本文针对农村思品教师设计三维目标的状况与设计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为更好提升思品教师的目标设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供了客观依据。

关键词: 农村思品教师 三维教学目标 设计现状

一、调查背景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推进,农村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但我在学科视导及与我区教师的互动交流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不少教师由于缺乏对教材的处理,讲课让人听了感觉很是别扭;教材研究不透,讲课让人感觉抓不住重点:设计不合理,往往重视结果,忽视了过程……而造成这一切很关键的一点是教师缺乏目标设计的技能,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我区教师对教学目标确立的技能,2008年10月16日,我在本区初三思品教研活动开始前,作了一项调查,让参会的每一位老师,确立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的三维教学目标。2008年11月13日,在区九年级思品教研活动前十分钟,我向到会的教研组长发放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分析,进一步了解了农村思品教师设计三维目标的状况与设计能力,为更好提升思品教师的目标设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与方法

(一)具體目标。

1.了解农村思品教师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状况与能力水平,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增强我区教师教学目标的设计技能,推进我区新课程实施水平的提升。

2.针对思品教师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缺失,分析原因,提供必要的指导性建议。

(二)调查方法。

1.测试与问卷调查法

选择九年级思品教师进行当场无署名测试,进行分类归总统计,保证样本数据统计的真实性,参与测试共有21名九年级思品老师;选择教研组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涵盖对三维目标设计的态度(问卷第1、2题)、对三维目标关系与表达方式的认识(问卷第4、5题)、对三维目标确立的要求(问卷第3、6题)、对三维目标的判断与分析(问卷地7、8题),发放问卷16份,收回16份。这些教研组长、教师,大多经历了七、八、九年级的轮回,对新课程的理念认识也比较深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问卷如下:

关于农村思品教师三维教学目标设计现状的调查问卷

1.在备课中,对于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你认为(?摇?摇)

A.可有可无 B.很有必要 C.不清楚

2.设计三维目标时,你的态度是(?摇?摇)

A.照抄教参或其他资料 B.依照实际设立 C.很随意,反正是形式

3.你认为课时三维目标的设立,应是(?摇?摇)

A.具体的、可操作的 B.笼统的 C.不清楚

4.你认为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摇?摇)

A.独立的 B.是统一的 C.不清楚

5.在三维目标的表达方式的设计上,你认为是(?摇?摇)

A.分类表述 B.融通表述 C.分类式或融通式表述都可以

6.对于方法与过程目标,你的理解是(?摇?摇)

A.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B.学生实然的思维过程与方法 C.学生应然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才是目标

7.在《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的备课中,某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责任的含义,理解角色与责任的关系。”该目标(?摇?摇)

A.符合新课程理念 B.不符合新课程理念 C.说不清楚

8.请你对上题中所设计的目标,作一简要分析说明:

答:

2.个案调查法

利用学科视导的机会,通过对教师备课的检查与听课,调查思品教师教学目标设计的状况,这不仅提供了典型的个案,而且为理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3.访谈法

利用片内教研、学科视导等机会,与我区思品教师进行了多次交流探讨,听取了他们对三维教学目标设计的认识与思考,这也为这次调查分析提供了素材。

三、调查统计与分析

四、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三维目标设计的态度上不重视。

调查表明近69%的农村思品教师能够认识到三维目标重要性,并能依据教学实际确立目标,但31%的教师虽然认识到了三维目标设计很重要,但不能从教学实际出发,往往是照抄教参或其他资料。

通过个案调查和访谈,得知造成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是农村思品教师缺乏教学目标设计的专题培训,缺乏目标设计的技能;二是许多农村教师仍未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新课程理念未能真正领悟,“念起经”来新课程,落实行动走老路;三是许多农村思品教师任教班级多、教学任务重,无暇顾及对教学目标设计的研究,只好采取“拿来主义”。

(二)三维目标认识上不明确。

调查表明43.8%的教师对他人设立的三维目标无法依据新课程要求做出判断,56.5%的教师对三维目标设计的要求不清楚,能够对他人设立目标进行正确评析的仅为18.7%。

通过个案调查和访谈,得知原因在于:一是农村思品教师缺乏专业成长的环境;二是一些思品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缺乏自我提升的积极性;三是许多农村教师将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二者混淆,对教学目标的功能认识不足,便出现了理想化、抽象化的教学目标,甚至有的教师提出了教学目标设计无用论,结果造成教学目标缺失,走进了教学目标设计的误区。

(三)三维目标叙写上行为主体错位、行为动词模糊、行为条件缺失、行为要求空泛。

测试表明,超过56%的教师在教学三维目标的表述上沿袭传统。例如有一位教师在设计《灿烂的中华文化》的三维目标时是这样叙写的:

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文化特点;中华文化组成部分;中华传统美德的与时俱进性。

能力目标: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通过个案调查与交流访谈及该教师的设计,可以看出造成的原因在于:一是不了解教学目标叙写的新要求,即要求学生做什么,根据什么标准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合格;二是不知道分类或融通性表述的基本格式,即行为条件+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要求(表现程度)。

(四)三维目标整体性缺位,目标与内容油水分离。

例如在测试中一位老师针对《灿烂的中华文化》设计了这样的三维目标(实际上该教师只设立了并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二维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中华文化的构成及总特点;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的力量;如何传承传统美德。

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

从测试及个案调查中不难发现,造成这一原因在于许多农村教师,割裂了三维目标的整体性,忽视了三者的关联性,造成三维目标的相互独立性,便出现了目标与内容的油水分离,过程与方法目标无法通过知识目标的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来体现,结果就造成了三维目标的整体性缺位。

五、建议与对策

(一)端正态度,正确认识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

顾泠沅认为,“现代教学研究中,教学目标占据的地位日益重要,几乎成了全部教学活动的依据”。一般说来,教学目标有确定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功能;教学目标有指导教师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功能;教学目标有检测教学效果的功能。因此,只有让农村的思品教师明确了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功能,才有利于他们转变观念,端正认识,而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对农村思品教师的务实性专题培训,充分利用区、片、校的教研活动展开研讨、实践与评价,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激发农村思品教师自我提升,促进农村思品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理清三维目标的关系,形成整体观念。

调查表明,不少农村思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完成了一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重视知识目标,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这都源自于对三维目标缺乏整体设计,没有理清三维目标的关系。

因此农村思品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维目标是内在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且三个维度各有侧重,互相贯通。知识与技能是实现学生发展的基础和载体,过程与方法是实现学生发展的关键和保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实现学生发展的动力和导向。此外,还要对三维目标进行有序分解,防止简单罗列堆积。

(三)把握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联系与区别,防止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等同化。

美国的鲍里奇博士在其著作《有效教学方法》中指出:“目的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的,它明确说明学生将从你的教学中学到什么,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鼓足干劲,积极投入和致力于学习过程。课时目标是向学习者传达他们所要达到的特定行为,展示这些行为需要的条件,以及这些行为必须达到怎样的熟练水平等。”因此,作为农村思品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制定,都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都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它们的不同之處表现在: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教师的活动的一种期望,但其结果是否符合这种愿望,却难以预料和检测。教学目标则着眼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是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教学目的的描述一般采用“了解、领会、体会”等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或“掌握、应用”等词语,因而比较抽象、笼统、模糊;教学目的是否达到,不易测量。而教学目标的描述则多采用“说出、归纳、说明”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由此可见,农村思品教师只有对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不会误将教学目的错当成教学目标。

(四)掌握正确制定“三维目标”的技术要领。

1.主体是学生,应直接指向学生而非教师,做到行为主体学生化。要把每项目标描述成学生行为而不是教师行为。如:“学生能……”。

2.应多外显的行为动词而非内隐体验动词,做到行为动词多样化。要尽可能是可理解、可观察的行为动词。如:写出、背出、列出、选出、认出、辨别、比较、解决、设计、对比等。

3.应多用过程性分步表述而非终点性表述,做到行为水平明确化。首先,农村思品教师要明确:三维目标行为水平的要求,应是面对绝大多数学生,而非少数学生,也就是经过学习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达到的。其次,教师设计目标时必须认真研究目标的分解,提出整体目标的层次要求,实施分步到位。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语言和思维发展是渐进的,情感体验也是逐步深入的,若忽视这些分布目标的设定,必然影响预设终极目标的顺利达成。另一方面,学生间存在着个性差异,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就同一内容达成同一目标,是不科学的。

如:通过媒体播放FLASH动画《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情境创设,学生能够解释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原因,树立在集体中团结合作的意识;通过学生的交流,至少提出两条解决措施,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分析:上述教学目标设计较好地体现了过程性的分步表述,第一个目标的设定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出解释,第二个目标的设定具有一定的达成难度,但通过交流探讨这一条件的设定,也是能够达到的,这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因此,农村思品教师应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出发,进行分步设定,将预设目标与非预设目标相整合,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防止行为水平的空泛。

4.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恰当地进行行为条件的设定,防止行为条件缺失。行为条件表述一般分为四种类型:(1)关于辅助手段的使用:如“允许查阅网络、报刊,列出三条我区实施节能减排的举措”;(2)提供信息或提示:如“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方面的知识,分析小明感到惭愧的原因”能从活动准备及活动注意事项两个方面,以“净化我们的语言”为主题设计一项活动,迎接南京“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等;③时间的限制:如“在3分钟内,将‘历史使命、基本路线、基本国情、根本任务’串接起来,写一段通顺的话”等。④完成行为时的情景:如“在小组合作探讨时,能够列举出自己对自己负责任的4条表现”。

因此,在进行行为条件设定时,一定要从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行为条件的情景化、合理化、具体化。

5.切实领会三维目标的分类或融通性表述方式。三维教学目标融通表述,表述的基本格式是:行为条件+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要求(表现程度)。这就要求每位教师以人的行为来陈述目标,注重目标的精确化、标准化、具体化。例如在调查测试中的《灿烂的中华文化》,我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设立的三维目标如下:

分类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奥运开幕式大家谈》、《追踪历史印记》、《感悟谚语格言》、《观点分析》、《奥运会徽赏析》及《南京路上好八连》,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尊重、热爱民族文化,积极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美德,提高文化认同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奥运开幕式大家谈》的交流,了解文化的构成,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教师展示资料《追踪历史印记》,感受文化的源远流长;通过《感悟谚语格言》的交流,感受文化的影响;通过《观点分析》的交流,懂得要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摒弃腐朽落后的文化;通过《奥运会徽赏析》《南京路上好八连》,感悟文化的创新与继承。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中华文化的特点、与时俱进性

②能够结合展示的中华文化相关资料,归纳出文化的特点,并分析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发展道路的影响,培养学生信息归纳分析能力和文化鉴赏能力。

融通式:

学生通过对《奥运开幕式大家谈》和《追踪历史印记》的交流,了解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激发学生尊重、热爱民族文化,积极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提高文化认同感,提升文化的鉴赏力;通过《感悟谚语格言》和《观点分析》的交流探讨,能够分析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发展道路的影响,懂得文化有先进优秀与腐朽落后之分,培养学生结合信息归纳分析的能力,做到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通过《奥运会徽赏析》和《南京路上好八连》,感悟文化的创新与继承,概括出中华文化的与时俱进性,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与发展做出贡献。

六、结论与追问

经过本次调查与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随着新课程的颁布实施,农村思品教师仅仅是走近了新课程,但还没有走进新课程,特别是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还存在很多误区,设计技能十分薄弱,新课程理念的真正落实依然任重而道远。

面对这一结论,我们禁不住要追问:如果小到中考,大到高考都无法诠释与体现三维目标,仅仅局限于知识层面的考查,又有多少老师关注三维目标呢?考试对教学目标的引领作用又体现在哪里?

参考文献:

[1][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法(第四版).

[2]陈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设计.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四).

[3]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3.5.

[4]吴文德.新课程“三维目标”解读,2008.7,(暑期培训).

作者:李文进

上一篇:地方农村产业结构改革实践论文下一篇:和谐管理下的工程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