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热点研究论文

2022-04-21

摘要:為了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研究的热点和趋向,并基于此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武术研究中应关注的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经济全球化热点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经济全球化热点研究论文 篇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塑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学术前沿热点研究进行综述,探究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和现状以及信仰危机的表征,简要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应如何重塑,以及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深化学界对此问题的认知与研究。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重塑综述

近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伴随着对精神层面和信仰的追求,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强,多元文化的碰撞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冲击,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及信仰重塑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课题。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唯一执政党共产党应坚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本文利图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和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和现状,以及信仰的表征等方面对该领域的前沿热点研究进行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及外延

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塑的首要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和外延的了解。虽然从“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1]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形成初期更突出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而未提出信仰的概念。但是根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如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信仰的提法,列宁在推荐《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时最先提出的“共产主义信仰”的概念,以及毛泽东、邓小平等历届中国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仰更加明确的使用,大部分学者都认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提法,甚至秦维红[2]刘建军[3]等人从中国国情出发对“信仰”一词的语境使用进行分析并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提法的重要性,认为如果不提“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意味着不自觉认可了西方认为的局限于宗教的信仰解释,并意味着当今学术界丧失这一提法的使用权和话语权。

不同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涵义的理解虽不尽相同,但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相当于“共产主义信仰”,均包含两个层面的概念只是侧重点不同,一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侧重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确认和信奉,是对其学理内涵及本身的科学现实性的强调;二是共产主义信仰侧重对共产主义作为终极目标的由衷的确信,体现了非理性和理想性。但是,单纯追求现实性和理想性,却没有表现出对人的积极作用的内化和对个体的精神价值,因此,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外延所体现的维度进一步分析,提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彻底人道主义”和“共产主义”相统一,[4]即它的个体性和社会性是结合统一的,以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尊重人的能动性为前提。孙铁骑[5]和胡乃岩[6]在现实性和理想性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追求‘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的超越性”维度,而徐俊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定义中明确提出了它所蕴含的价值性,增加了价值性维度,他认为信仰价值是崇高、科学、真实与合理的,并且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是相结合的。[7]林雪原也强调了其价值性,认为如果只有科学性没有价值性就不会有人们心中的内化和信奉。[8]刘建军在“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自由而全面的人生追求”的基础上增加了“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第四个维度。[9]还有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提出这种复合的心态应从“知”、“情”、“意”“行”相结合和统一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10]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

从学理层面来说信仰危机本身体现了人类的怀疑批判精神,是人类各种不同价值理念之间,理想和现实之间相互斗争的表现,是人们寻求发展的焦虑和紧张的体现。[11]但是,恩格斯多次指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以及“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2]所以如果只考虑学理层面的信仰危机,认为信仰危机是必然产物而不去研究其产生的实践原因并进行信仰重塑,就等于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这一根本科学原理也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多位研究者从实践层面分析了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原因,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出现的理论困境,[11]另一方面由于对宗教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混淆,将马克思主义客观真理与信仰相割离,人们本身对其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理解反而诱发了对信仰的迷茫;二是历史原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挫折和在中国发展道路上出现的一些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失误导致的重大的政策失误都诱发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误解和动摇,以及中国发生巨大的社会变革后,新旧交替对中国新信仰的广泛认同带来的巨大阻碍和挑战;三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原因,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发展以后,文化多元及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带来文化认同方面的迷茫,中国社会出现的道德缺失、贫富不均、诚信匮乏、生态破坏等现象,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现的严重腐败现象,导致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怀疑甚至是抗拒;四是教育方面的原因,思想政治弱化,信仰教育的单一化、泛政治化,庸俗化,[6]使信仰缺乏生活的现实感和生活情趣。[12]很多研究者专门研究了大学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发现大学生本身政治冷漠缺乏政治认同,教育局限,也是導致信仰危机的原因。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现状

部分研究者对中国各地人们的信仰情况进行了调查,这类虽然着眼于广义的信仰问题,但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人们的信仰状态也一定程度体现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李向平在2011年主持的“长三角地区信仰与宗教信仰调查”的3000人中,认可和不认可科学主义几乎是一半对一半,认可科学主义的比例略高。[13]2010年凤凰网对跟风情况和信仰迷失的调查中,30.2%的受调查认为“信仰的缺失”是中国人“爱跟风”的原因。2009年重庆市委重大调研课题组对重庆市14个区县上百个单位和部门进行了调查,16427人中超过一半的人信仰马克思主义。多于四分之三的人认为自己了解马克思主义,其中一般了解的约占一半。但是从数据来看在中共党员中“原来信,现在不信”的高达12.7%。[14]

还有的研究者对特定的群体如大学生,少数民族,中共党员等进行了更有针对性的调查。在对河北省三所高校进行的抽样调查中,约有一半的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54.8%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不移,76.38%能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功利化倾向突出,超过一半的学生是出于功利目选择入党,有20.88%学生是出于功利目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5]在对福建普通高校在校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34.9%的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31.4%的学生选择了“信仰实用主义”,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了“宗教”和“无信仰”。[16]刘西华对某校“90后”1863个大学生调查显示,大部分“90后”大学生表达了对加入党组织的强烈渴求,但动机趋于功力为“谋求仕途发展或增强就业竞争力”,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是因为拥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而加入中国共产党。[17]不仅如此,还有研究者对特殊区域如西藏和新疆的信仰状况进行了调查。李娟对新疆大学190个各族学生调查结果显示,有13.8%的学生信仰共产主义,只有一半的学生对社会主义前途很有信心,同样很多学生入党目趋于功利。[18]郑雪莲对西藏地区五所中学的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的773个样本中有19.1%的學生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空洞的理论,无法理解这些理论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及具有的现实意义。[19]当然,对新时期中共党内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情况的调查和摸底也尤为重要。为此,陈兰芝设计了“当前党员思想状况调查问卷”和“关于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调查问卷”,从7个省及直辖市收集到2179个样本中分析,虽然绝大部分党员对应具备的理论知识清楚了解,且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但尚有近三分之一的党员对自己应当坚守的理想信念不甚清晰,且仍有13.83%的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存在模糊认识和错误认识。70%的被调查者认为“党员干部腐败问题的影响”是引起信仰危机的原因。[20]而丁春华的调查显示,81%的党员信仰马克思主义,72%认为“绝大多数共产党员信仰坚定”,但仍有27%认为共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和宗教信仰同时拥有,16%认为党员领导干部可以不用拥有和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21]

这些证据表明,总的来说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仍然被广泛认可和拥有,尤其是在党员干部队伍中的坚定和坚守,虽然调查样本的选择和处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但多个统计结果显示在群众和部分党员中确实客观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的表征

目前学界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表征可总结为两种观点。一是信仰缺失,部分研究者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认同不代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拥有和坚守,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缺失”的状态[5,22]。二是信仰困惑,《辞海》对缺失的定义为缺少失去,即重在“失”,但是很多调查结果显示马克思主义信仰仍被广泛认可只是人们没有完全理解其科学内涵和表现出其应有的外延。所以理论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更多关于信仰危机的研究集中在用“信仰困惑”或“信仰迷茫”来进行表征[16]。这部分研究者认为,目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仍然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体现,其科学原理和共产主义理想被广泛认可,但对其个体性、价值性和超越性没有深刻的认识以至于无法发挥信仰的精神作用。研究者举例马克思给左尔的信中说“连《社会主义评论》的马隆—虽然带有同他的这种主意本性离不开的不彻底性—也不得不声称自己信仰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即德国的社会主义”。[23]还有研究者提出由于一定历史和社会原因,人们的“信仰有所动摇”和“削弱”。[24]虽然,很多研究者将这两个表征放在对立面来看待并持有不同观点,但是这两个表征也可以是在不同情况下的互相补充,比如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也指出“人民要有信仰”以及如今的社会“信仰缺失”等问题日渐凸显。与此同时,习近平也一再强调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并认为作为党的干部,必须要不动摇信仰。也就是说从社会整体来说,信仰是“缺失”,但就党内而言,信仰是“迷茫”的。[25]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塑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关键是我们党不断推进其中国化,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25]所以要想进行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塑必须首先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教育来说,中国化的进程中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提高民众的参与和认同,同时,提升个人的理解力,将理论内化为精神信仰指引行动,尤其是作为中国未来的青年一代,应大力加强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鼓励在青年一代中间拥有和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营造和谐社会,才能为信仰重塑提供优良的土壤。从党员群体来说,还应加强官德建设,提高共产党员的理论和道德修养,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研究取向

目前的研究主要以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为主。但是这两种研究也存在一定问题,文献研究缺少对历史的纵向分析,而调查研究中各种统计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且部分调查的样本群体不够广泛和缺乏代表性。此外,针对个案的研究,跨学科方面的研究仍然欠缺。应加强对个案的经验总结,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引入认知科学来定量和定性分析信仰的坚守。(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机关第十六党支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秦维红.“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提法不能回避[J].晋阳学刊,2007(5).

[3]刘建军.马克思主义学术视野中的信仰概念[J].教学与研究,2007(8).

[4]张连.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辨析[J].长白学刊,2010(3).

[5]孙铁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审视[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6]胡乃岩.论信仰[D].杭州:浙江大学,2014.

[7]徐俊,刘魁.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论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2).

[8]林学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

[9]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结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3(2).

[10]王欣.個体政治社会化实现分析框架—知情意行的统一[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4(1).

[11]马晓燕.当代中国人信仰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李峰.科学主义、文化民族主义与民众对佛道耶之信任:以长三角数据为例[J].世界宗教研究2015(3).

[14]重庆市委重大课题组.关于“信仰问题”调研情况的报告[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2).

[15]武树霞,姜凤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调查[J].人民论坛,2010(20).

[16]魏庆东.当代中国马克思信仰问题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13.

[17]刘西华.“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18]李娟.新疆高校大学生信仰现状及对策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9.

[19]郑雪莲.西藏地区中学生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20]陈兰芝.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纯洁性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观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1]丁春华.当前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查与思考[J].广角镜,2015(5).

[22]杨昳婧.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3]马克思,恩格斯.给美国人的信[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4]雷静.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及分析[J].兰州学刊,2004(6).

[2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韩佳辰

经济全球化热点研究论文 篇2:

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研究的热点、趋向与展望

摘    要:為了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研究的热点和趋向,并基于此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武术研究中应关注的问题。运用文献计量法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结论为:发文机构具有高度集中性,且主要集中于我国专业性体育院校;主要发文作者形成了跨地区的多中心合作网络;高发文量作者的合著论文署名折射出师生关系,并且是武术研究的核心作者群,且形成了学术共同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研究的热点对武术实践形成了全面覆盖,主要以武术本体研究、武术文化和传统武术的价值研究、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在专业和学科上的逻辑关系辨析为研究热点。1949年以来,武术研究呈现出的趋向是:由研究武术的体育属性延展到研究武术的文化属性;由研究武术本体变焦为研究习武主体;并行研究武术的古今历时传承与武术文化中外共时传播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武术应突出竞技、健身、教育、文化传播4个功能,武术研究将与武术发展紧密相关,并且要加强以下4个方面的研究:加强建设体育强国背景下的竞技武术研究;深化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具有健康促进功能的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强化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武术育人实践研究;延展文化强国建设蓝图中的武术文化传播研究。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武术;武术研究;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展望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由民间技艺被挖掘整理成体育竞赛项目,并成为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设置的唯一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1]。武术从1958年起被纳入专业性体育院校课程体系并逐渐成为全国体育院校的必修课。经过我国专业性体育院校近30年的武术教学实践,武术于1988年被批准成为体育学下设的传统体育类武术专业,而后在1998年更名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又于2012年确定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并沿用至今[2]。在学科建设方面,武术经过将近10年的专业化积淀与发展,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将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体育学下设的4个二级学科之一,与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共同组成体育学科体系[3]。体育专业的早期建制来源于苏联,其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基本借鉴了西方模式。在这一情形下,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主干和支柱,如何实现既能快速发展又能保持自身独立性?这就要在促进武术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武术本体发展立场,围绕武术发展历程中的热点事件,寻找武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以及对武术发展趋向作出准确预判。

研究武术的文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其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的基本状况。许多学者也致力于对武术文献的分析。然而,大多数学者对武术研究历程的回顾仅限于文献梳理。这种文献梳理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的效用毋庸置疑,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梳理与分析历时较长的大量样本文献不仅存在较大难度,而且还依赖于研究者对某一专业与学科的主观把握能力,所以囿于个体的研究能力而极易导致不同研究者对同一研究对象的研究结果出现差异。因此,倘若要通过量化手段呈现武術研究的热点及其嬗变历程就要借鉴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方法。

近年来,在文献计量法应用背景下形成的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大量出现,因其能够基于大样本量文献展现某一学科研究的热点和趋势,被称之为“科学的知识图谱”。其中的“Citespace”软件因对关键词关联度和共现联结程度计算的准确度高而著称,成为长时间段、大样本量文献条件下进行文献分析的常用工具,能较为直观地呈现某一学科研究热点的图谱及其变化轨迹[4]。目前,虽然“Citespace”软件在教育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但是较少有学者将其运用于武术研究中。基于此,本文将“Citespace”软件作为文献分析工具,对武术研究的热点及趋向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研究的热点及其变化规律,以期从中研判武术研究的趋向和下一步应关注的问题。

1   研究方法(文献计量法)

1.1  样本选取

基于最大程度纳入优质样本文献原则,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武术”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检索时间范围为1949—2019年,在文献来源中勾选“核心期刊”,最终检索到5 606篇期刊论文,其中1949—1991年未见有核心期刊出版武术相关的研究论文。之后采用人工核对的方式剔除无统计学意义的文献后纳入分析的论文数量为5 272篇。最后,导出“Refworks格式”的参考文献作为分析的原始数据,并对数据类型进行了转换,以使得数据的格式符合“Citespace”软件的可读格式。

1.2  参数设置

本文采用2020年最新发布的“Citespace5.6.r3”软件对武术研究的热点及趋向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在数据分析时,选取时间节点为1年,运用“Bursts”检测算法,对关键词出现频次进行统计,在“Thresholds”模式下选取阈值,导出相关数据。

2   样本论文的时空特征

2.1  发文量的时间特征

经过历时性统计分析发现,从中文核心期刊的发文中可见(见图1),武术研究始于1992年,在2000年之前该研究的发文量在年均64篇左右。进入21世纪后,该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8—2009年发文量出现小高峰,并于2013—2014年发文量出现了暴发式增长,2014年的发文量达到顶峰,一度超过400篇。此后,该研究的发文量有所减少。

2.2  发文机构的空间特征

2.2.1  发文机构呈现的特征

1)高度集中性。由文献统计结果可知,在313所高校中,占发文机构数量10%的高校发表了占样本论文总量38.3%的论文。按照发文量由多到少排序,前10所高校的发文量占样本论文总量的近30%,而且前3所高校的发文量均在150篇以上(见表1)。由此可见,武术研究的发文机构具有高度集中性,并且主要集中在专业性体育院校。

2)专业性体育院校发文量大。由表1可见,按照发文量由多到少排序,位列前三的分别为上海体育学院(416篇)、武汉体育学院(216篇)和北京体育大学(183篇)。上海体育学院是武术研究方向首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其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方面具有先发优势。总体上,这3所专业性体育院校都是1958年第一批将武术作为专业性体育院校学生必修课的高校[5]。这3所专业性体育院校在多年的武术教学与研究工作的积淀中形成了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传、帮、带”梯队型团队。因此,这3所高校从1992年开始研究武术至今,可谓发文总量可观。

3)综合性大学发文后势强劲。由表1可见,按照发文量由多到少排序,一些综合性大学较靠前。其中一些综合性大学在2000年后新开设的武术相关专业各有特色,其关于武术的发文也各有特点,比如苏州大学以武术通识文化研究而崭露头角;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因其所在地就是少林寺所在地从而存在地缘优势,因此,其以太极拳和少林拳研究见长;山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则从武术教育角度寻求武术研究的突破。

4)发文机构形成了跨地区的多中心合作研究网络。如图2所示,发文机构之间呈现出多中心网状结构。从中心度可见,不同高校通过武术研究产生了交集,不同高校的学者围绕武术展开了合作研究,并且这些学者进行合作研究不受地理空间限制。这体现了我国学者在武术研究方面形成了跨地区的多中心合作网络。

2.2.2  主要发文作者的特征

1)主要发文作者的合著论文的署名折射出了师生关系。武术研究的主要作者群中(如图3所示),高发文量作者的合著论文署名折射出了师生关系。例如,从中国知网检索信息可知,郭玉成是李守培攻读硕士研究生时的指导教师。而据杨建营于2010年完成博士学位答辩的论文《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显示,其指导教师正是邱丕相[6]。在高发文量作者中,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例,自1984年招收武术硕士、1996年招收武术博士以来,数以万计的硕士和百余名博士与其攻读学位的指导教师形成了类似传统武术传承的拟态血亲般的师徒制,这种通过武术技术传承形成的师生关系也折射到了武术研究中,并且是研究武术的主要群体。这也符合文献计量学中的普莱斯定律:在同一主题中,占发文总量半数的论文为同一群高发文量作者所撰写[7]。

2)主要发文作者之间交叉合作并形成了学术共同体。从表2中主要发文作者的论文首发年份与图3可知,按照发文量由多到少排序,排序居前的主要发文作者的发文量具有一定的时间梯度,即其学术研究活跃期在时序上相互承续。进一步以5年为一个区间进行横断面分析发现,发文作者的共现关联程度存在一个规律,即武术研究中不同研究主题的主要发文作者联结形成了学术共同体。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采用关键词共现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研究中的热点,即利用文献中多次出现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在不同论文中同时出现的频次来确定所选取的关键词与研究主题之间的相关性[8]。首先分析关键词的分布情况,然后由关联紧密的关键词归纳形成研究主题,最后对主题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因研究主题一般是使用关键词来表示,因此,不同样本论文的关键词之间的相关性就是研究主题之间的相关性。

3.1  武术研究的热点较为全面地覆盖了武术实践

从表3按照中心度值降序排列的前30个关键词中可知,武术研究的热点关键词既包括本体的“武术”和学科名称的“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主要表现形式的“套路”和“散打”,又包括突出系统化传承的“传统武术”和彰显创新性发展的“竞技武术”,同时也包括“武术文化”“武术运动”“武术教育”这几个分别体现武术的文化性、武术的体育性、武术的教育性等不同属性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基本对武术实践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覆盖。与此同时,随着现代武术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重要事件,例如:武术影片热、功夫明星李小龙的出现、“武术入奥”等,围绕这些事件武术研究发文暴发并出现了高中心性值论文。

3.2  武术本体研究

在表3列出的关键词中,体现武术本体的关键词有“武术”“中国武术”“中华武术”。这3个名词都出现于1992年,并且其中心度值都较高,说明这一年的武术研究中这3个名词被普遍使用。但是,在武术本体概念的研究中,关于“武术”的概念的讨论从未停止过[9-10],且“武术”“中华武术”“中国武术”3个名词的使用存在混用现象。这说明武术研究中对主要概念应再进一步界定,并对表示同一内涵的概念要进一步统一用词,且要在学术共同体中形成认知共识。

3.3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在专业和学科上的逻辑关系辨析

从表3中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可知,排在第1位的高频关键词是“武术”;排在第2位并于2000年首次出现的高频关键词是“民族传统体育”,但其中心度排在第7位。由此可见,“民族传统体育”在武术研究中被提及得多,但是关联性研究却较少。从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学科的角度而言,武术属于民族传统体育学,并且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下位概念;但是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专业而言,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则是并列关系,从“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身心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1]这一定义来分析“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这两个概念的屬种关系,“民族传统体育”则是“武术”的属概念[12]。武术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一个蕴含中华文化内涵的概念。笔者认为,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上要着力突出武术的主干和支柱地位[13],而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建设上则要突出体育学各个二级学科的均衡建设与布局。

3.4  武术文化和传统武术的价值研究

由表3可知,中心度值排第2位的关键词“武术文化”和共现频次排第3位的关键词“传统武术”在武术研究中受关注度极高,并且从1992年至今在武术研究中没有出现过断裂,而且研究在不断深化。由图4可见,以“武术文化”为主题的研究衍生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传统武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逐渐细化出“传统武术”下位概念性研究主题,例如:“太极拳”“少林武术”等。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研究中的几个趋向

4.1  由研究武术的体育属性延展出研究武术的文化属性

4.1.1  研究武术的体育属性

由表4可知,武术研究中最先出现的是研究具有体育属性的武术。以1992—1999年为武术研究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学者主要研究武术套路的技术动作,并以竞技武术套路的难度技术动作和技术动作演练为主要研究对象,其间出现了少量关于武术技击性的讨论。随着强化武术技击性的研究不断增多,“武术约等于竞技武术套路”的时期逐渐成为过去时。

由表4可知,在2000—2004年,学者对武术散手和武术套路均有所研究,从样本论文的关键词分析可知,套路与散手这两个关键词的“双中心性”显著。随着武术实业界对武术要突出“打”的呼声的高涨,关于传统武术的技击方法、强化“武德“以约束技击合理性等相关研究应运而生[14]。具有体育属性的武术的形式与内涵在这一阶段受到学者们极大的关注。

随着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申办成功,具有体育属性的武术的内涵研究空前地集中到了“武术入奥”这一问题。武术竞赛规则的制定、武术竞赛项目的设置以及武术与运动竞赛学相关的研究、以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方法促进竞技体育成绩提高的相关跨学科的研究纷纷出现。但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武术入奥”未果后该类研究戛然而止。

4.1.2  研究武术的文化属性

伴随着“武术入奥”问题的研究,学术界同时还出现了一种关于武术本质和功能的批判性反思研究。比较典型的观点认为,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是两个并行的系统[15],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西方“原子论”主导,通过线性思维方式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人体运动极限;武术是东方“元气论”主导,体现为以螺旋式思维追求“天人合一”“和合一统”[16]的身心和谐状态。2008年之后,武术表演业逐渐在具有文化属性的武术的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2010—2014年,武术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以李小龙为代表的“功夫文化”。在2015—2019年,武术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武侠文化,并且在相关研究中体现出具有文化属性的武术的外延在不断扩大。笔者认为,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北京8分钟”舞蹈化太极表演成功后,“舞台武术”成为武术的文化属性之一,并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成为武术文化的传播方式之一。中国武术的发展应致力于对传统武术的挖整,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把握全球聚焦中国的契机来打造中国的武术文化“名片”。

4.2  由研究武术本体向研究习武主体的变焦

4.2.1  以习武者的兴趣爱好主导武术教学内容

在武术体育化这一阶段,针对习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武术技术教学的方法和有效性的研究上,其研究实质并没有脱离武术技术的本体性。由研究武术本体向研究习武主体转向的第一个阶段便是将习武者的兴趣爱好作为首要影响因素研究中国武术“教什么”的问题。而在这一研究转向期间,2004年,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文件中就提出了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17]。该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的《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要求:“选编内容要能充分体现武术类运动的攻防技击特点,反映武术类运动的规律和新进展;同时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兴趣爱好”[18]。学术界从教育学角度以学生为中心展开了武术教学研究。有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19]。对此,有学者分析认为,学生不喜欢武术课的原因之一是缺少专业师资[20]。而在“快乐体育”思想的影响下,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的武术教学模式的研究开始逐步展开。

4.2.2  通过青少年习武者的德艺塑造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上阶段对武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探讨更多地集中在学生的兴趣爱好上。2007年以后,在学校武术教材建设方面,开始按照“突出拳种、优化套路、强调应用、弘扬文化”[21]的工作方针创编可单练、可对练,有喂招、有拆招的段位制教材[22]。

2013年教育部成立学校体育联盟(中华武术),其指导思想为“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23]。这就要求武术教学内容中不仅要加强对武术拳种、套路和散打的教学,而且要突出对习武者在技艺与道德层面的塑造与教育。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見》中提出“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24]。特别是这一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5]。而武术正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武术教学对青少年进行身体外部形态教化的同时,青少年在习练武术的过程中也会在主观世界将武术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而通过武术塑造青少年习武者的道德品质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成为武术研究中的一个新趋向。

4.3  武术的古今历时传承与武术文化中外共时传播实践的并行研究

自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产生以来,从历史学角度研究武术就成为一个常见的研究视角。此类研究多是追溯到武术技艺产生的源头来探究武术的内涵和武术本体;还有从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武术的外延扩大和功能流变。除此之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播学理论在武术研究中的应用逐渐凸显。从武术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立足武术国际推广的高度、基于文化传播视域,武术在国际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中保持独特性和多样性的路径等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与探讨。

5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武术研究的展望

通过整理文献发现,中国武术的发展与国家推动密切相关[2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武术研究要立足武术本体,武术发展中应突出竞技、健身、教育、文化传播4个功能。

5.1  加强建设体育强国背景下的竞技武术研究

世界武术技击技术参差多态,因进攻和防守的不同转换模式和应激反应而丰富多样,比如摔跤和柔道通过抢手占取先机、柔术和空手道却以攻守转换为主。世界武术技击技术的共性在于突出技击致胜,“打”是武术的本质属性[27],但是,体育化的武术的“打”并不是蛮力的较量,而是在遵循致胜规律的规则下的较量:既可以是规定位置的“打中”、特定对象的“打倒”、使对手“打不到”;也可以是攻防双方肢体全接触、半接触或不接触;还可以是限制进攻或防守、徒手或持专用器械;等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要加强对体育化的武术的技击本质属性的探究及武术技击实战对抗呈现形式的研究。

5.2  深化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具有健康促进功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8]。而在传统武术的练习手段和练习内容中蕴含着大量具有中医层面的康养作用的拳法和功法,尤其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流传已久的运动项目在老年人和体弱人群的身心健康促进方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要进一步深入揭示这些运动项目的科学性,并要针对这些具有健康促进功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及运动量等方面提出科学的、个性化的和精准的量化建议。

5.3  强化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体教融合”中的武术育人实践研究

教育场域中的武术常常具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唯兴趣爱好”的武术教学内容和“单一模仿跟练”的武术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运动教育模式或许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教学理论。因为在教学环境中,越是复杂化、结构化的游戏,越有利于教学[29]。因此,通过武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研究应成为武术研究的一个方面。所以,要强化对“体教融合”过程中的武术教育的研究,要加强对武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武术育人实践的研究。

5.4  延展文化强国建设蓝图中的武术文化传播主体研究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武术的国际化推广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武术的独特文化功能在于其能实现基于身体语言的异质文化的交流与对话[30],有利于在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寻求共识。关于武术的研究一方面要探索中国武术“走出去”的路径,同时也要加强对构建武术文化创意产业实体的研究,“以武为媒”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这些研究应该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构建少林寺、陈家沟等武术体验式和沉浸式文化旅游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开发体现武侠文化特色的功夫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资源以及由其延展而形成的文化创意产业,盘活武术文化资源存量;创新性地打造“练武术、学汉语、游中国”的武术文化交流活动等。要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武术文化的繁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促进武术文化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延展武术文化传播主体的研究。

6   结束语

笔者对武术研究的样本论文的分析结果显示:发文机构具有高度集中性,并且主要集中于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专业性体育院校。发文高校的学者形成了跨地区的多中心合作研究网络。主要发文作者的合著论文的署名折射出了师生关系,这些作者之间交叉合作并形成了学术共同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研究的热点较为全面地覆盖了武术实践,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展开“何为武术”的武术本体研究,武术文化和传统武术的价值研究,致力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在专业和学科上的逻辑关系的辨析。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研究呈现出以下趋向:由研究武术的体育属性延展出研究武术的文化属性,由研究武术技术本体向研究习武主体变焦,武术古今历时传承与武术文化中外共时传播实践的并行研究。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在我国国家战略实施进程中,要加强建设体育强国背景下的竞技武术研究;要深化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具有健康促进功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要强化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体教融合”中的武术育人实践研究;要延展文化强国建设蓝图中的武术文化传播主体研究。

参考文献:

[1]  孟涛,崔亚辉. 新中国武术70年发展历程解读及当代思考[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31(5):391.

[2]  武冬. 新时代中国武术发展的新思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2):53.

[3]  刘轶,蔡仲林.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历程及发展路径[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5):73.

[4]  李杰. CiteSpace中文版指南[EB/OL].(2015-05-03)[2020-04-1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649-886962.html.

[5]  邱丕相,杨建营,王震.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回顾与思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1):12.

[6]  杨建营.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7]  王祟德. 文献计量学教程[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99-110.

[8]  邱均平. 信息计量学概论[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33.

[9]  温力. 认识的深化和武术概念的嬗变[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1):6.

[10]  邱丕相,杨建营. 武术概念研究的新视野[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6):1.

[11]  邱丕相. 中国武术教程(上册)[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4.

[12]杨建营. 从20世纪武术的演进历程探讨其发展趋向[J]. 体育科学,2005,25(7):53.

[13]  汤立许,蔡仲林,刘轶.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及路径选择[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5):574.

[14]  林小美,余沁芸. 新中国成立以来竞技武术发展回顾与思考[J]. 体育科学,2020,40(5):3.

[15]  邱丕相,王震. 中国武术的回眸與展望[J]. 体育学研究,2018,1(3):55.

[16]  吕韶钧,竺玉明. 从科学自然观的形成,看中西方身体训练的差异[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52.

[17]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2004-03-30)[2020-04-01]. http://www.moe.gov.cn/s78/A06/jcys_left/moe_710/s3325/201005/t20100527_88477.html.

[18]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04-09-29)[2020-04-01].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446/201001/80791.html.

[19]  《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课题组.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 体育科学,2009,29(3):82.

[20]  吕韶钧,彭芳. 学校武术课程的改革与建议[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20(4):54.

[21]  武冬,吕韶钧. 高等学校武术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3):92.

[22]  武冬.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研究[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23]  赵光圣,戴国斌. 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选择——写在“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成立之际[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1):84.

[24]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2020-09-12]. 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25]  杨永志,王延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高度[EB/OL].(2017-12-28)[2020-09-12].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1228/c40531-29733646.html.

[26]  杨建营,邱丕相. “国家需要”对武术发展的驱动力探析[J]. 体育学刊,2010,17(2):94.

[27]  肖红征,曾于久. 武术理论研究若干问题的讨论[J]. 体育科学,2004,24(8):70.

[28]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6-10-25)[2020-04-01]. 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29]  高航,高嶸. 论运动教育模式的时代价值与发展[J]. 体育文化导刊,2020(1):105.

[30]  孟涛,蔡仲林. 传播历程与文化线索: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历史探骊[J]. 体育科学,2013,33(10):78.

作者:邱丽玲 丁传伟 施锦丽

经济全球化热点研究论文 篇3:

基于CiteSpace的航空物流主题研究可视化分析

摘要:航空物流作为现代交通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国内物流运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梳理航空物流的演进路径、热点和前沿,有助于深化对航空物流的认识,并为深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思想与方法,利用CiteSpace5.2.R2软件对检索得到的1416条源于CNKI期刊数据库的航空物流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航空物流的研究的热点涵盖了航空运输、航空运输企业、航空公司、企业管理、空港物流、临空经济、临空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一带一路”等;主要的研究前沿集中在航空物流服务链整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物流通道建设、航空物流系统整合升级、国际物流合作、航空物流转运中心建设、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建设等方面。

关键词:航空物流;CiteSpace;研究热点;研究前沿

中圈分类号:F56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斷深化,航空货运以其速度优势成为重要的运输形式。航空物流作为航空货运的延伸和发展,也成为了现代交通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国内物流运作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航空物流是以机场为主体,依托机场航线网络及航空运输优势,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多种运输方式及相关资源,连接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使原材料、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起点至终点有效流动的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和资金交换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服务供应链,为用户提供以“一站式”、“门到门”服务为特征的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航空物流在美国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开始关注航空物流的问题。进入21世纪,航空物流逐渐成为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梳理航空物流的演进路径、热点和前沿,有助于深化对航空物流的认识,并为深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与其他中文数据库相比,中国知网文献数量多、覆盖面广,能够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的主题词为“航空物流”,检索时间不限制,共检索出文献1574篇文献(检索日期2018年12月19日)。检索结果剔除新闻资讯、人物访谈、招生简章等之后,最终确定样本量为1416篇文献。对样本文献的基本信息(包括标题、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进行导出,并保存为Citespace所要求的格式。

1.2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5.2.R2软件进行分析,该软件是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基于Java平台和共引网络理论的开源知识图谱软件。该软件通过可视化图形展现并识别学科前沿及演进路径、辅助用户挖掘、分析科学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关键词共词聚类和突变词探测来确定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通过绘制可视化的图谱,呈现学科演化过程,分析内在动力机制和探索学科发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航空物流研究领域主流主题、演变趋势。

本文基于CiteSpace5.2.R2和共词分析法。通过“关键词”类型的节点进行共现分析,根据关键词频次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研究热点;采用关键词共词聚类可视化图谱剖析研究主题;运用发文趋势图梳理航空物流文献;通过关键词共词聚类时间线视图及抓取突现词汇。深入解析该领域发展历程。

2国内航空物流研究现状分析

2.1航空物流研究热点分析

论文的关键词能够体现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核心主题和主要内容,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在同篇文献中出现时被称为关键词共现。CiteSpace共词(特征词或关键词)图谱有利于人们分析研究热点及热点的演变。

本文利用CiteSpace对1416篇样本论文的关键词字段进行分析。在CiteSpace界面中,时间区间选择2000-2018年,时间切片1年,Node Type选择“

图1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呈现了航空物流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热点之间的关联。关键词之间连线代表两个关键词出现在同一篇文献,连线越粗,共现频次越高。年轮的厚度与关键词词频成正比,节点越大,关键词字体越大,说明该关键词总体频次越高。

在关键词共现网络的基础上,对关键词的中心性进行计算,有助于发现重要性较高的关键词。表1列出了频次前20的关键词出现频次及中心性。

对图1和表1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航空物流研究热点主要围绕:航空物流、航空货运、航空运输、郑州航空港、机场、航空公司、临空经济、航空运输企业等主题词展开。(2)航空物流出现频次最高、中心性最大,而且与周围关键词连接线较为密集,具有一定延展性。(3)航空物流、航空运输、机场、物流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关键词具有较高的中心性,相互连线较粗,与其他研究热点连线密集。由此可见,以航空运输、机场为基础的航空物流系统建设是航空物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物流体系建设成为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2.2航空物流研究主题分析

聚类分析是基于事物及其属性相似性的一种事物分类方法。在海量科技情报的状况下,它成为知识图谱和知识可视化中不可或缺的方法。CiteSpace自动聚类的实现是依据谱聚类算法,谱聚类本身就是基于图论的一种算法,对共引网络这种基于链接关系而不是节点属性的聚类具有天然的优势。CiteSpace中的关键词共词聚类可以用于辨别和区分各类研究主题。

CiteSpace提出了网络模块化程度的两个重要指标Modularity和SilhoueRe对网络结构和聚类的清晰度进行评价。Modularity称为模块值,用来衡量一个网络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拆分成相互独立的模块,值在0到1之间,值越大,表示网络中模块越独立,通常该值需大于0.3。平均轮廓值Silhoueae用来评估聚类本质的不确定性,值在-1到1之间,值越接近1,则说明模块越独立,一般该值需大于0.5。

本研究在关键词共现分析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共词网络的聚类分析,得到航空物流关键词共词聚类图谱(图2)。聚类结果的模块值(Modularity)为0.5323,平均轮廓值(si]houette)为0.5516,说明该学术网络聚类结构合理,网络中的各模块之间存在一定联系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独立性。能够可视化地呈现航空物流分支研究主题。

航空物流关键词聚类结果包含了21个聚类,过滤掉小的聚类之后,在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中呈现了12个关键词聚类标签,如图2所示。聚类标签分别为“航空货运”、“协同发展”、“物流”、“物流产业”、“中原经济区”、“航空物流”、“机场”、“天空”、“一带一路”、“产业”、“电子货运”、“股份公司”。以上12个标签显示了现阶段对航空物流领域的研究重点。

在航空物流关键词共词聚类图谱基础上,在“Clusters”菜单栏中选择“Summarization of Clusters”,得到关键词共词聚类表(见表2)。

根据对图1关键词共现网络和表2关键词共词聚类表的分析,可以将现阶段航空物流领域的研究内容大致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航空货运与航空运输系统的构建。航空货运、航空运输是航空物流最基本功能之一,也是航空物流服务链的重要环节和核心要素。表2中规模最大的聚类#0。以航空货运、航空运输为研究内容,分别探讨了航空货运的发展现状与策略、航空货运服务链、航空运输运营模式、航空运输企业转型升级、航空货运枢纽建设等问题。

(2)航空物流产业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表2中聚类#1是航空物流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此聚类的核心内容围绕航空物流产业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展开,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等不同地区的产业特征,探讨了航空物流产业发展策略、临空产业集群建设路径、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航空物流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航空港及周边地区临空产业的集聚,进而形成临空经济区。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在我国已被学者们广泛关注,成为航空物流研究的重要分支。聚类#9围绕航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战略、竞争力等问题对无锡、天津、广西等地的航空物流产业进行了研究。

(3)航空物流体系建设。聚类#2主要研究了航空物流体系建设的问题,包括航空物流服务链整合模式、国际物流服务链整合、航空货运产品体系等,并介绍了美国、韩国等国家建设航空物流体系的经验。

(4)航空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聚类#3研究的问题主要是航空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舸研究了航空货运站建设问题。聚类#11介绍了台湾远翔物流园区的运营经验。

(5)郑州航空物流发展。2013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物流体系建设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聚类#4围绕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探讨了郑州航空港航空物流发展现状及策略、郑州航空港航空物流服务链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建设、临空产业体系构建、政策设计等内容。此聚类的内容与聚类#1有一定的重合。

(6)航空物流与“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对航空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聚类#8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州、西安、重庆等地航空物流发展的机遇、发展策略以及国际物流枢纽建设等问题。

(7)航空物流信息化技术。聚类#5、#10讨论了射频识别技术、区块链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在航空物流领域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航空物流货物跟踪平台建设、航空物流管理系统、电子货运系统、智慧物流系统建设等。

(8)航空物流人才培养等问题。#5涉及到了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教材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等问题。

3航空物流研究演进历程

3.1航空物流研究文献的概况

我国学者对航空物流主题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00年。2001年以后,航空物流相关主题的研究成果开始逐步增加。航空物流领域期刊论文发文数量的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在2006年之前航空物流主题论文数量较少,在2006年以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6年也成为文献数量变化的重要转折点。2013年、2014年发文量也有显著增长,这两年也成为文献数量猛增的重要转折点。至2016年发文量達到167篇的高点,也标志着航空物流的研究进入了繁盛时期。

3.2航空物流研究历程及研究热点迁移的可视化呈现

突现值(Bumts Strength)代表关键词的突现率,是特定年代(突现时间)论文增多的关键词,能够反映特定时期的学术前沿。利用CiteSpace提供的突显值探测功能,共探测到48个突现关键词,其中突现值最高的前15个关键词如表3所示。

Timeline视图进一步展现了航空物流的研究趋势,在时间维度上展现关键词演进。将节点定位在一个以时间为横坐标的图中。某一时区的文献多,表明了该领域处于繁盛时期。各个时间段的节点连线表明传承关系,连线越多表明两个时间段之间联系越紧密。最后3年的关键词,可以预测目前该领域的关注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根据表3、图4的分析,同时结合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能够发现航空物流的研究历程、研究热点及研究热点迁移的过程。由图4所示,国内有关航空物流的研究主题最早始于对国际航空货运的关注,2001年航空货运、航空运输、航空物流等重点关键词开始出现。

2000-2006年,这一时期航空物流主题的文献涉及到的关键词数量明显增多,但相关的论文成果有限,说明这一阶段,航空物流研究主题比较分散,处于理论研究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突现值较高的关键词包括民航、航空运输、航空运输企业、航空公司等,这些突现词说明在这一时期,航空物流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航空物流的基础功能、航空物流价值链的基础环节来展开,是属于基础性的研究。

2007~2012年,这一时期航空物流论文成果数量明显增长。新增关键词主要出现在聚类#0、#1、#3、#9、#10。这一时期。出现的突现值较高的关键词,包括企业、企业管理、空港物流等。这些关键词的出现标志着航空物流领域的研究从航空物流基础功能的研究扩展到对航空物流产业、航空物流体系建设的研究。

2013-2016年。这一时期航空物流论文成果数量迅速增加,新增关键词主要出现在聚类#0、#l、#2,说明这一时期研究主题趋于集中,航空物流的研究逐步成熟。这一时期,出现的突现值较高的关键词,包括货运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经济、一带一路等,这些关键词的出现标志着航空物流领域新的研究热点的出现,航空物流的研究范围得到了扩展,从航空行业内部的研究扩展到航空物流业与其他产业、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

2016-018年聚类#0、#4、#8、#10的研究内容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新增的关键词包括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灰色关联分析、影响因素、主导产业、国家中心城市、智慧物流等。近3年的新增关键词表明,航空物流的研究内容更加深入,研究方法不断改进,与国家中心城市、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等政策热点的结合更加紧密。同时智慧物流等技术的发展也会产生新的研究内容。

4研究趋势展望

根据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结果,同时结合重点文献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航空物流的研究内容在逐步扩展。我国学者对航空物流的研究从航空物流基础环节研究,如航空货运、航空港、航空公司、航空物流园区建设等逐步扩展到整条航空物流服务链的构建研究;从航空物流产业内部的研究扩展到对航空物流产业与国际贸易、制造业以及临空经济等关系的研究方面,航空物流的研究范畴不断扩大。其中对航空物流基础环节的研究相对成熟。在航空物流服务链构建、航空物流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方面。目前研究才刚刚起步,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重点研究的内容。

(2)航空物流的研究方法不断丰富。随着航空物流研究内容的逐步扩展,航空物流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从总体上看,我国学者对航空物流的研究仍然以理论研究为主,主要使用的是定性研究的方法。但随着航空物流研究内容的扩展,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法、因子分析等定量研究的方法应用到了航空物流研究领域,充实和丰富了航空物流的研究方法。今后的研究将会更多地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推动我国航空物流研究的不断发展。

(3)航空物流与政策热点的结合更加紧密,并为未来几年航空物流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为航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对航空物流运行效率、物流通道建设、航空物流服务链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物流通道建设、航线网络布局、航空运输发展、航空物流系统整合升级、国际物流合作等问题亟待解决。同时随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自贸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推进,航空物流转运中心建设、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建设等问题也亟待理論研究的支持和引领。以上问题在今后一段时间将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作者:杨风雷

上一篇:政策性银行改革试析论文下一篇:商品房预售法律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