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2023-02-07

第一篇: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形成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提升都市区和城市群功能。加强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都市区建设,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带动周边县市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杭、甬、温三大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杭州要充分发挥科教文化和休闲旅游等综合优势,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打造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宁波要发挥产业和沿海港口资源优势,推动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和能源原材料基地,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温州要发挥民营经济优势,建设以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国家重要枢纽港和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成为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城市。金华—义乌要发挥特色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优势,聚合发展主轴线,建设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推动浙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带动浙西南乃至周边地区的发展。

做强省域中心城市。加快省域中心城市人口、要素和产业集聚,增强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优化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把区域中心城市培育成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集聚辐射能力强的大城市,形成城市集群化发展的格局。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市培育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湖州要发挥临湖和生态优势,加快南太湖区域综合开发和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连接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嘉兴要发挥近沪和临湖、沿湾优势,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打造运河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绍兴要发挥历史文化和产业优势,建设长三角先进的工贸基地,打造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宜居城市。衢州要发挥对内开放门户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作用,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舟山要发挥海洋和港口资源优势,建设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打造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和群岛型花园城市。台州要发挥民营经济和沿海港口优势,建设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民营经济创新和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打造长三角南翼节点城市。丽水要发挥生态优势,建设绿色农产品、特色制造业基地和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浙西南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提高县城集聚能力。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及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县城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和功能集成,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进一步加强县(市)政府的社会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提高县城集聚和辐射能力,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培育中心镇和小城市。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度发展的原则,分类引导和培育现代小城市、都市卫星城、专业特色镇和综合小城镇。突出中心镇的片区中心作用,引导周边乡镇组团式发展,促进中心镇的人口集聚、空间拓展、产业转型,提升中心镇生产、流通和生活的综合功能。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全面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成一批管理水平高、集聚能力强、服务功能全的现代小城市。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集约节约利用城市土地,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快建设省域城际轨道网络和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整治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全面推行“数字城管”和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健全城市公共服务。弘扬独具特色的城市人文精神,不断提高市民素质。

(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大力发展乡村精品农业,推进特色专业村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

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构建农村生态人居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按照生产要素集中、人居环境优良的要求,培育建设2500个左右的中心村。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连线成片村庄整治建设,力争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和

绿化等整治建设覆盖全省村庄。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对规划保留、尚未整治的10000个左右一般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保护文化特色村。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提高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水平。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乡镇、中心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支持供销社、信用社等机构在中心村建立网点,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向农村地区延伸服务,加快“千村千社便民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和广电惠民工程,继续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广电站和邮政所建设。全省绝大多数农民能够就近享受到文化、体育、卫生、培训、幼教、养老、通讯、邮政、气象等基本公共服务。

(三)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引导人口、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影响全省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农业条件较好的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经济地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

实施差别化区域政策。根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加快制定实施分类指导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环境等政策。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逐年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等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实行按主体功能区安排与按领域安排相结合的政府投资政策,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的投资主要用于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按领域安排的投资要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修改完善现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实行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

完善考核评价办法。按照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评价。重点开发区域要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质量效益、节能减排和城市化等实行综合评价。生态经济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要突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以及粮食生产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禁止开发区域要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

(四)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大力发展山区特色优势产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山区资源,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和低碳环保产业。深入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加快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林分升值改造和林业产业化,建设富裕的生态屏障。积极发展乡村生态工业和来料加工业,大力发展森林、观光、运动、休闲、养生、民俗等乡村旅游,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致富门路。加快建设“山上浙江”,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加大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新一轮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重点欠发达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工程,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力度,加快欠发达地区交通、水利、能源、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欠发达地区创业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小县大城”战略,促进人口“内聚外迁”,加快生态城镇建设。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海岛地区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支持景宁加快建设成为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

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和结对帮扶工程。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原则,进一步完善山海协作机制,加快建设山海协作共建园区,深入开展发达地区市、县、乡对欠发达地区的三级对口合作帮扶,提高结对合作帮扶成效。重点支持对口欠发达地区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设施条件。鼓励引导产业合理转移,合作共建生态产业园区。继续办好“义博会”山海协作专区,积极利用重大展会等各种平台支持欠发达地区开拓市场。

第二篇:对嘉兴区域交通协调的调查研究

对嘉兴区域交通协调的调查研究 课题研究的意义:在我国城镇化加速阶段,城镇密集地区作为国家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将成为引导城市化深入,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手段。而区域交通设施的协调将是城镇密集地区协调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背景下展开嘉兴区域交通协调发展的研究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协调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空间的合理布局,加强区域内各城镇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动合作,引导区域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此外,对于提高大学生事件调查能力,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嘉兴市交通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促进嘉兴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也是意义非凡。可以预计,对区域交通协调发展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交通设施研究的一个重点。主要

1.嘉兴市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嘉兴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处于江河交汇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经水数百,支水数千。”干支相连,互为贯通,克畅达长三角,“远涉诸藩,近通福广”。交通四达,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连接南北的重要纽带。

2.嘉兴交通区域协调发展及交通现状

(一) 由水路到公路,再到公路水路并重的综合交通体系转变;1949年全市水路客运量189.47万人,之后客运量几乎每年递增,到1978年客运量达到1053.1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5.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商品的流通速度越来越高,时间就是金钱,水路运输太慢的缺陷突显.人们的注意力开始由水路转移到了路上,”要想富,先修路”理念深入人心,公路交通也就正式建成通车,嘉兴拥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嘉兴开始从“城市后花园”逐渐走到前台。那年,家乡还实现了乡乡通公路。这一年是嘉兴交通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水上客运逐步淡出,而公路客运却蒸蒸日上。1988年嘉兴公路旅客量2003万人,而水路客运量678万人,之后,公路客运量逐年增长,而水路逐年递减。进入二十一世纪,嘉兴交通开始步入“货运走水路,客运走陆路”的综合交通运输时期。2000年以后,高速网络工程,干线畅通工程,乡村康庄工程齐头并进,嘉兴公路建设进入了高峰期。2008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7412公里,是1949年的60倍。在嘉兴公路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嘉兴的航道并没有停滞不前。因为嘉兴人知道,在货物运输上嘉兴的水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货走水路”,走综合交通运输的路子,才是嘉兴交通发展的方向。1995年开始,嘉兴内河迎来了航道改造的黄金期。据统计,“九五”期间,投资14.98亿元的京杭运河、杭申线、乍嘉苏线、嘉兴铁水中转港等“四线一港”工程,改造嘉兴航道宗里程达246.45公里。“十五”期间,嘉兴又投入9.13亿元,改造航道总里程165公里。完善了乍嘉苏线,开工建设东宗线航道和嘉于硖线南郊河工程,“十一五”前三年嘉兴又投资13亿元用于航道等级提升。通过“九五”的航道建设、“十五”的完善工程、“十一五”的等级提升,嘉兴已拥有航道里程1946公里,

航道密度49.7公里/百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以300至500吨级航道为主骨架,50至100吨级航道位支线的内河航道网络,大大提高了水运货物的通过能力。

目前,嘉兴全市矿建材料、钢材、煤炭、粮食、石油等大宗物资、基本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的90%、生产和生活用煤的85%、石油的80%以及重特大物件的运输主要依靠内河航运。发达的公路网络和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络,为嘉兴夯实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已基本确立长三角交通的枢纽地位。

(二) 由城市至农村,再到城乡和区域交通一体化的转变;1949年,嘉兴抢修恢复了杭沪、嘉兴至桐乡、乍浦至嘉兴,1970年修复了杭枫线嘉兴段,到1978年,全市通车里程302.42公里。改革开放前,这些公路大都是联接周边的上海、杭州、苏州等。目前,各副中心城之间的一级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各副中心城至所属镇79%通一级公路,21%为二级公路加宽,网络型“大嘉兴”骨架已经形成。实现了中心城至副中心城至所属镇半小时互通。嘉兴境内任何两个重要节点之间1小时可以互通。到了21世纪,嘉兴开始了农村公路建设。特别是2004年全省范围内开展的“乡村康庄工程”建设,给嘉兴的农村交通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6804.6公里,农村公路密度达到173.81公里/每百平方公里, 2003-2008年完成危旧桥梁改造5634座,全市32处农村渡口全部撤除。2005年全市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公路的等级率和硬化率均达到100%。2008年公交行政村通达率达100%。农村交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进了现代新农村建设,大大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形成了城乡和谐发展良好局面。干线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交通网络。要实现嘉兴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走出去,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而要实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首先必须实现长三角交通一体化。199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嘉兴城市第一条高速公路――沪杭高速的通车,也迈出了嘉兴融入长三角的坚实步伐。随后,乍嘉苏、杭浦、申嘉湖、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其北接线五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嘉兴的高速公路总里程337公里,高速公路密度8.6公里/百平方公里,在长三角十五个城市仅次于上海,位居第二。嘉兴已实现与上海、苏州、杭州、宁波、湖州等周边城市1小时互通。基本实现了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初步确立了长三角交通枢纽地位。嘉兴由一个比较一般的城市,成为长三角区域中心的交通枢纽城市。嘉兴接受这些大城市的辐射条件大为改善、提高,给嘉兴的发展带来了非常难得的机遇。

(三) 由管理到建设,再到建设管理一体化的科学发展的转变;

建国至改革开放期间,嘉兴主要以农村为主,经济落后。1978年,嘉兴的GDP13.29亿元,撤地建市是嘉兴的GDP仅有23.27亿元。因此,80年代初期,嘉兴没有才力开展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任务是搞运输。浙江省航运公司嘉兴分公司和联运公司嘉兴办事处是国营水上运输企业,另外还有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公私合营客运企业,以公有制为主的运输企业主导嘉兴的运输市场。到了90年代,嘉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才逐步展开,特别是2000年以后,嘉兴开始掀起交通建设的高潮,仅2000-2008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400亿元。建设是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也逐步暴露出很多弊端。突出地表现为:运输的组织保障能力差,交通的整体功能不能等到充分发挥,交通运量的增长幅度落后于交通设施里程的增长幅度。2006年,我们开始走建养管运一体化的新路子,推进交通的科学发展。以联网、配套、集约为主题,打造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以保护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保障农村公路完好通畅为主题加快探索和完善农村管养体制机制,以“安

全、通畅、高效”为主题,全面提高行业管理综合水平;以“人便其行,物畅其流”为主题,打造现代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探索了建造官运一体化的新的发展模式,交通的整体功能得到了发挥,交通的运输保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四) 交通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都适应,再到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变;建国初期,嘉兴经济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公路的需求并不明显。嘉兴的公路或是服务于军事需要,打通机场,联通海港,或是上海到杭州的通道。改革开放后,嘉兴的商品经济开始活跃,对交通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当时的嘉兴交通基础设施还很落后,与经济社会发展极不适应,成了机构及社会发展的瓶颈。要发展经济交通必须先行,只有经济要素流动起来,经济才有活力。三十年来,嘉兴建设了高速公路网,干线公路网,农村公路和内河航道网,实现了嘉兴交通的一体化,对推动嘉兴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促进了嘉兴的区域统筹发展。嘉兴的区域发展比较均衡,各个区域的人均水平差不多,所属的五个县都处于全国百强的23位到32位之间,在23到32位的10席当中嘉兴就占了5席。这充分说明了嘉兴统筹区域建设比较好。二是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的交通打破了,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当中的锁造成的城乡二元分割的格局,促进了城乡的交流和统筹发展。嘉兴去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1.98:1,浙江省是2.4:1,全国是3.2:1,这说明了嘉兴在发展过程中很好的统筹了嘉兴的城乡发展。随着公路水路的综合交通体系的建立,沿路经济,沿河经济,沿港经济大桥经济等以交通设施为中轴的经济带。交通设施正影响着经济产业的布局,由不适应带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开始逐步引领经济的发展。

六十年时光荏苒,处在长三角枢纽中央位置的嘉兴目前实现与上海、苏州、宁波、杭州、湖州等周边城市一小时互通。金币恩实现了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初若确立了长三角交通枢纽的地位。嘉兴由一个比较一般的城市,成为了长三角区域中心的交通枢纽城。嘉兴接受这些大城市的辐射条件大为改善,提高,给嘉兴发展带来了非常难得的机遇。

3.嘉兴在交通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嘉兴尽管在交通的空间上形成密集的联系但是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不少城镇独立为政,制定各自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交通设施建设计划,从区域全局上看,区域内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以及经济发展战略和交通上行政界限的割裂,与经济社会的实际运行矛盾随着城市化程度和区域乡镇的联系程度越来越大,已经开始制约嘉兴市的整体竞争力。

主要问题表现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各地争先报上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二跨市镇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发展与共享,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难以协调,难以实现高效的区域资源配置,同时降低了已有设施的服务水平与经济效率。

解决对策:<1>加大对交通安全的建设,确保往来运输安全;

2003年嘉兴港首创“电子化便民缴费服务“,通过电子缴费

系统与银行业务系统的互联,实现自动缴费、跨区域办理和自动

化手机短信提醒服务功能,使用户告别了以往用现金缴费的不安

全、往返不便的状况。

<2>合理布局交通路线,建立高效集约功能协调的交通运

输系统。

2004年,省委十二次党代会上确立了“港行强省”战略。

在《嘉兴内河港总体规划》及《嘉兴市内河岸线利用与发展规

划》两大规划的引导下,今后全市将整合现有内河港口资源,

重点建设大吞吐量社会公用码头作业区,以城郊、海宁、海盐、

平湖、嘉善和桐乡6大港区为主的“一港六区”内河港口体系。

<3>政府应制定公路水路管理养护方法,并结合实际建立

不同的养护管理模式;

2005年嘉兴港成功研发水路交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系

统和罚款系统,实现了“网上受理、网上流传、网上许可”和

执罚分离,杜绝了收费、办证、处罚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公开、

不公正、不公平现象。2007年嘉兴市政府出台了《嘉兴市农

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公路养护体制改

革的额、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思路。随之,嘉兴市交通局制

定下发了《嘉兴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考评办法》,明确了考核工

作分级管理原则,规范了检查内容和程序,制定了评比奖励办

法。

<4>引进国内外高新交通东安路管理经验和技术充费提

高嘉兴交通运输能力;

2009年嘉兴港引进芬兰水声呐技术,与浙江大学联合研

发全景摄影技术,建造了省内第一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

道扫测艇,实现内河航道扫测数字化,结束了浙江航道“竹

竿测量”的历史。

4.对嘉兴市交通发展未来的愿望

未来五年里,嘉兴将向着区域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在这一大趋势下,嘉兴区域交通协调建设也讲发展成为系统化,综合化的交通,区域之间的联系将更加合理。

据了解,到2010年,嘉兴将投入1000多亿元,基本建成杭州湾跨海大桥、嘉兴绍兴跨江大桥,杭浦告诉公路,申嘉湖告诉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建设设施,届时嘉兴区域交通将辐射全省并融入长三角,畅通周边省的大开放路网,区域交通与城市化同步充满着无限生机与活力。

具体方案:此次调查分为5个部分,一是实地调查,全组同学分别到三个地方进行体验式调查,二是问卷调查,在人流密集地向行人发放问卷,调查市民对于目前嘉兴市交通的意见和建设,三是走访有关部门和经营单位。四是查阅有关资料,无是到图书馆查看相关书籍。

研究条件:参考资料《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一嘉兴交通六十周年成果;

《嘉兴交通发展史》第5页第三自然段

《长三角经济发展现状》第五章嘉兴125-130页

《我国港口建设》嘉兴港的建设59-62页

《长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嘉兴市的发展与建设

《城市建设原理》引言部分

《我国铁路现状》长三角交通建设25-30页

《中国地理》

《嘉兴市水运发展史》

问卷调查

1. 您的年龄段是:a. 16~25岁b.25~36岁c.36~50岁d.50

岁以上

2. 您的家现在居住在:a.城市b.城郊结合部c.城镇d.农村

3. 你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a.自行车b.公交车c.摩托车.d.

电动车e.私家车

4. 您家中私房车的数量:a.1辆b2.辆c.3辆d.更多e.没有

一辆

5. 您认为目前的高油价是否对您的出行造成影响:a.相当大

b.不大c.没影响

6. 如果选择公交车出行,您步行至最近的公交车站需要的时

间?:a.1~2分钟b.2~3分钟c5~6分钟d.10分钟以上

7. 您通常等车的时间为:a.5分钟以下b.10分钟左右

c.15~20分钟d 20分钟以上

8. 您家门前的道路是否已经硬化:.a.是b.不是c.还好d不

了解

9. 你是否经常遇到交通拥堵?:a.经常b.有时候c.没有

10. 你对嘉兴的交通情况满意度为?:a.很满意b.一般c.差

d.亟待改善

通过调查100名同学,具体如下:

第三篇: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扶贫开发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这次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强省目标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我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乐际书记、正永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履行职能,全力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这里,就近年来我委在扶贫开发方面所做的工作和下一步考虑,作一简要汇报。

(一)抓政策,抓规划,谋划长远发展。搞好扶贫开发,规划是引领,政策是支撑。我委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会同省内相关部门,以改善生活条件、加快发展、提高收入水平为重点,就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公路、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以工代赈等重点扶贫工程研究制定支持政策。在编制各类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都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扶贫开发作为重要内容。按照省委省政府“分类指导、一市一策”的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先后牵头起草了支持铜川资源转型、延安城乡统筹、榆林跨越发展、陕南循环发展、宝鸡副中心城市、渭南东大门建设等政策文件,将扶贫开发相关任务和政策尽量予以体现。与此同时,还积极争取国家在编制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时,给予我省贫困地区更多的政策和项目支持。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后,又牵头编制了《陕西省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上报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发改委。

(二)抓资金,抓项目,推进重点建设。以项目为抓手,加大资金投入,是扶贫开发取得实效的关键。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在安排政府投资、

布局重大项目时,加大对贫困地区倾斜力度,尤其对“三农”、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领域优先考虑,加大投入。注重提高以工代赈资金的使用效率,2001年以来总投资39.55亿元,其中争取国家资金29.84亿元,重点安排了基本农田、淤地坝、小型农田水利、县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小流域治理、片区综合开发、林业示范和水毁工程修复等一批建设项目。抓住被国家列为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省的机遇,先后在86个县进行了11个批次的易地扶贫搬迁试点,总投资28.96亿元,其中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5亿元,共搬迁贫困群众

8.2万户,改善了35.5万生活在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群众的发展条件。省委、省政府实施陕南、陕北十年避灾扶贫规划后,我委会同国土、扶贫等部门,从完善规划、细化项目、试点示范、落实资金等入手,共同推进,使移民搬迁成为群众拥护的“爱民工程”、“德政工程”。

(三)抓基础,抓产业,增强自身能力。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归根结底要激发其发展的内在活力。按照省政府要求,坚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前提,我委会同交通、水利、农业等部门积极推进西汉、西康、沪陕、十天等高速公路和襄渝铁路复线建设,组织实施农村公路、水利、电力、沼气、人畜饮水等基础工程,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坚持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牵头起草了《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集中力量打造汉中盆地、月河川道和商丹谷底三大循环经济核心聚集区,着力培育有色、钢铁、装备、能源、生物制药、非金属材料、绿色食品、蚕桑丝绸、旅游等优势产业,筑牢脱贫致富的产业基础。

(四)抓制度,抓创新,提高扶贫成效。为不断适应扶贫工作新形势,我委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在工作安排上,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加大扶持力度,着力解决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中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在项目选择上,按照坚持方向、因地制宜、重在务实的原则,充分征求市县意见,科学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既注重解决贫困地区的薄弱环节,又注重区域之间的统筹协调。在项目管理上,严格实行项目开工报告制、工程招投标制、项目公示制、工程竣工验收制,严把项目审核关、建设质量关、竣工验收关,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扶贫开发事关全局,意义重大。省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围绕大局,发挥职能,加大力度,切实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

(一)深入贯彻《纲要》和《实施意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采取试点示范、对口帮扶等措施,全面落实中、省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把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具体政策、重点项目和建设资金落到实处。

(二)抓紧编制片区扶贫攻坚规划。按照国家和省上的工作部署,与省扶贫办一道,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编制好秦巴山片区区域开发与扶贫攻坚规划,组织省级有关部门和市县,抓紧编制六盘山、吕梁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争取国家更大更多的支持。

(三)扎实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全力推进陕南陕北移民搬迁工程。加强与国土、扶贫、住建等部门协作,及时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机制,

完善移民后续扶持政策,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等方面优先支持移民安置区,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二是继续推进以工代赈工作。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完善配套措施,加强后续管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用,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脱贫致富创造条件。三是切实加大对民生领域的倾斜力度。推动资金、项目向连片特困地区倾斜,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倾斜,努力使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有大发展大改善。

(四)大力支持贫困地区自我发展。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快陕南循环发展步伐。结合国家秦巴山片区扶贫规划,加大对陕南循环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项目建设等支持力度,在循环发展中增强经济实力,加快脱贫步伐。二是落实好国家相关规划。抓住国家启动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规划和呼包银榆经济区规划、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的机遇,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用足用活有关支持政策,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四是积极做好定点扶贫。着眼于加快定点扶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把智力扶贫、项目扶贫同干部锻炼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开创定点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篇: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2013-01-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有必要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更好地抓住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机遇,积极探索和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原则,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发展,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被认为是21世纪出现的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显增加了有关城镇化的内容,显著提升了城镇化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发展方略。从“城市化”、“城镇化”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折射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变化和深入。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这样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推进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尚无先例可循,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必须要结合中国的国情、特殊性与阶段性特点。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的有力抓手,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人口市民化后的消费需求,以及庞大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建设等需求能产生巨大的需求累积效应,既能应对外需下降,又能释放城镇市民化的消费潜力,助推中国经济成长向内需拉动转型。在世界城市化浪潮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镇化已成为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承载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

区域协调发展,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更多依靠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来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针对发展战略新内涵,需要深入研究解决如下问题。

一是城镇化与区域发展格局相匹配的问题。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很不平衡,呈明显的东高西低特征,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个相对成熟的城市群都分布在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城市发育明显不足,这导致了人口长距离大规模流动、资源大跨度调运,极大增加了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成本。这种格局不利于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也不利于保障国家安全。

二是城镇化与区域发展质量相互支撑的问题。我国的城镇化存在“大城市病”、“伪城市化”、“半城市化”等诸多过度发展与失衡问题,区域与城市协调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城镇化形态上,一线城市城镇化过度发展,中小城市发展不足,城镇发展规模和层次也与区域发展不能互相支持。尽管城市规模在扩大,但中心城区、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对区域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有限,反而深陷各种大城市病和由于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所凸显出的如房价、就业、交通、治安、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

三是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结构相协调的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滞后直接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长期以来的区域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而且还形成了城市内部“新二元结构”,农村呈现空洞化趋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代价。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整体布局缺少衔接,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上易出现盲目性和同质性。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眼下中小城镇工业化的途径之一,很容易重现发达地区城镇化过程中以牺牲环保、资源枯竭、农民土地利益损失为代价的旧发展模式的弊端。

四是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特色相融合的问题。原有城镇化扩张城市、大搞建设过程中,常常忽视了与各区域优势和特点相结合,也忽视了人力、文化、自然环境、地理优势等本地资源。忽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城市发展粗放,房地产化倾向严重。城镇规划和建设严重趋同,贪大求洋,不能很好地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

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

应基于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着眼于科学发展的大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做好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发挥城镇化不可替代的融合和引领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发展战略与现代化战略衔接。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着眼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站在保障国家安全的高度,统筹研究和实施城镇化战略。城镇化布局既要遵循经济规律,也要考虑国家安全。城镇化结合区域发展和国际形势统筹布局,综合考虑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空间均衡的要求,适时研究调整优化行政区划,促进要素流动和功能整合,建立以新型城镇化为核心的区域规划,推动跨省或地区的区域合作,提升东部城镇化质量,通过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加快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有序发展。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相结合,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化城市布局、增强城市功能。既要实现“人的城镇化”,又要在县域、小城镇、重点区域实施差异化发展。要按照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路径,以“提质加速、城乡一体”为目标,逐步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并发挥其核心和辐射力,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作为重点,促进不同区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有序分工、优势互补的空间布局。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均衡、持续发展。要按照区域环境承载力和绿色集约原则确定城镇化发展的蓝图,保持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积极打造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城镇化要与区域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相结合,实现产业在城乡间、不同区域间合理布局,准确结合区域特点,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和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城镇化过程当中,消除城乡和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

加快改变公共服务“城高乡低”的状况,促进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和城乡融合,实现区域城乡一体化和均衡发展的重要转变。

第五篇: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编辑:admin 时间:2012-12-23 12:53:00

统筹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应是明显的,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和快速发展的欠发达区域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未来,中国的区域政策要按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精神,加快推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路径。

要推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区域差距最首要的问题,就是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各个区域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在全覆盖、标准化、可持续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均等化,进而追求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是积极应对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重大举措和施政方向。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要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吸取发达国家均等化的经验和教训,一是扭转机会分配结构失衡的格局,提供均匀公正的制度供给和财政供给,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二是地方政府在中央指导下根据本地特色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促进基本民生性服务、公共事业性服务、公益基础性服务、公共安全性服务的继续完善和共同提升,使不同区域的人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提高特定区域的优质、战略性公共物品供给力度,培育自我发展潜力;四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凸显人性化服务。

要缩小各地社会管理水平的区域差距,创建经济协调发展的软环境。政府提供的社会管理服务及其质量,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总是嵌入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与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息息相关。过去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是在经济领域,随着区域经济政策的逐步完善,协调的重心应该转向区域社会管理和服务,为本地区社会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各区域的社会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各区域生产要素和资本的力量整合,因此,各区域社会管理水平差距的缩小可以为协调发展提供优良的软环境。为了大致同步推进区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积极主动地建设和变革,一是要科学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性别结构和社会结构,充分激励各区域社会资本的跨区域流动,加强区域协同能力建设;二是强化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跨区域联动,在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提高联点区域的社会综合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区域社会复合管理模式的优化创新,确保各区域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四是坚持维护区域协调发展基础秩序的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区域社会生态。

要加强各层级政府与企业、社会的协同合作,鼓励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区域互动的主体是多元的,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或有组织的团体;既可以是各级政府,也可以是地方企业。区域的协同发展离不开与横向和纵向的互动,在合作中才能使区域协同发展获得强大的推动力。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早期,由于注意到了区域的功能互补和发展的异质性,特别强调中央与地方及地区之间的合作,一方面使国家的区域政策与地区自身的努力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地区专业分工合作,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在协调发展的推进阶段,中央政府可以向地方政府转移更多的责任,强调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这时应重视调动地方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和鼓励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促进地方政府在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公共资源配置中有更大的作为。充分发挥区域多元主体的作用,加强各层级政府与企业、社会的立体式、多层次、宽领域的协同合作,鼓励各次区域的横向联合。这样既减轻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又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既使地方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弹性,又有助于推进区域的交流合作与趋同发展。

要关注“三农”问题的地区差异,促进区域统筹发展。实现农村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型,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是区域经济的基础,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统筹“三农”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就是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破解欠发达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资金难题,加快农业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引导社会资金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合理引导农民工收入的投资倾向。“三农”协调发展的关键,是通过各种措施将农村地区与城市化进程和全国的现代化紧密联系起来,改善信息相对闭塞的状况,使其纳入相关经济圈的活动,广泛参与全国资金、劳动力和资源流通市场,让广大农村都有平等参与全国资金、劳动力和资源流通市场的机会。“三农”协调发展的指导原则是通过优惠政策和制度设计将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作为基本策略,完善农村地区发展政策体系。“三农”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是鼓励和引导农村产业的科技化、规模化、现代化、企业化经营,产生更多的以农村为背景的民营企业并形成科学合理的分布格局,提供农村经济协同发展的原动力和加速器。“三农”协调发展的推进措施是加强农村的项目建设,通过激励政策以协调区域空间分布。“三农”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和道德建设,促进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公共道德意识的提高,让农民真正参与到现代化建设中来。

作者:张静 穆增珍

来源:《光明日报》

上一篇:企业向银行贷款的条件下一篇:企业研发开发会计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