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工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2022-09-11

中职学校学生虽然文化程度低, 但他们喜欢动手实践操作。怎样利用中职学生的特点来上好实训教学课, 是每位实训教师应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电工的实训课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教学, 也不同于其他实验课, 它不但要先让学生了解有关的原理, 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动手操作的技能技巧。同时, 教学安全是一个重要环节。电工实训, 由于其专业性质的特殊性, 学生经常在交流220v/380v的强电环境中进行实验, 我校粮油储检专业学生年龄大多在15-17岁之间, 大部分学生缺乏安全意识或操作不规范, 容易发生一些意外危险。因此, 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要, 稍有疏忽, 便会造成重大教学安全事故, 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教师在电工实训第一课, 就要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师生都必须高度重视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实训教师可以采用列举不同电工违章作业的案例, 分析这些事故案例产生的原因、后果及教训, 让学生观看安全用电方面的视频或影片, 向学生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让学生树立起“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和“安全实训人人有责”的思想, 确保安全实训。

二、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前, 应根据课程标准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还要注意与生产单位实际情况紧密联系。实训课的教学不但要具备所教内容的基本原理, 原理图、布置图、接线图、材料、工具, 甚至还有场所都是备课的内容之一。如, 在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及故障排除的实习中, 学生对线路的构成及功能原理很难理解。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阵地。上好实训课, 一是验证书本知识, 二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电工实训工位, 配有一块木制板和一件实习器材, 可以让学生进行集中强化训练, 在实习操作中所有导线全部采用独股塑料硬铜墙线, 狠抓基本功的训练, 并要求走线趋于合理, 定时定量进行考核, 使学生逐步掌握专业和技巧。

三、操作技能训练

《电工实训》课主要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 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对每一个实训教学课题, 教师应首先对主要原理进行简明扼要地讲解, 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讲解时要尽量避开与本课题无直接关系的内容, 避免与专业理论课的重复。所以, 《电工实训》教学应防止两个极端现象:一是像上理论课那样花大量的时间去讲理论, 而学生的技能没时间去训练;二是教师上课什么也不讲, 认为“实训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这样, 会导致学生对所做课题的原理不了解, 增加实训的难度, 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学内容也难以得到巩固。例如, 在按钮接触器控制Y—Δ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训练中, 可先将它做成多媒体课件。在原理讲解时, 先用课件演示, 引导学生观察三只接触器的动作情况, 并辅以灯光和颜色显示, 从而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 重点突出几个容易造成故障的连接点。再通过实物示教板观察电动机是如何进行Y形连接降压启动和Δ连接全压运行的情况, 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深的印象。这样, 不仅节省了时间, 而且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学生刚来到电工实训场所, 对所接触到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 都想动手试一试。此时, 指导教师要抓住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 在教学中采用直观演示法,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在讲授触电急救方法和各种电工安全工具、仪表的使用等内容时, 指导教师应边讲解边演示, 力求对每一种急救方法和每一种工具、仪表的使用方法熟练地做出正确、完整、规范的直观演示, 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在演示的过程中, 对于简单的操作, 指导教师只需要演示一遍, 对于复杂操作, 应该示范两到三遍, 教师还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 示范动作的速度应与学生的思维速度同步。在教师演示结束后, 还可采取个别学生模仿演示, 多数学生观摩的形式, 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过程。当学生在模仿演示中出现错误时, 指导教师要纠正错误, 并提出注意事项。为提高示范操作的效果, 指导教师还可使用电化教学或多媒体课件教学。

四、教师演示

实训教师对所教的主要课题应进行演示, 让学生先建立感性认识。为学生演示应规范、标准, 如果教师做得不规范, 则很难要求学生做出高质量的实习作业, 但示范演示并不一定要教师将一个实习作业从头到尾完整地做一遍。因为, 这样一是没必要;二是时间不允许;三是容易使学生厌烦。示范演示应着重向学生演示各个关键部分如何实现, 讲解在实际安装中怎样才是合理, 示范应有选择性, 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例如,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其控制电路有许多种, 教师应只以最基本的接触器连锁控制电路进行示范, 让学生了解电路怎样布置才合理, 掌握“自锁”、“连锁”的实现方式。在学生掌握这一电路之后, 教师可进一步分析该电路及其它电路的优缺点, 有时可对某一电路提出一些“额外”的功能要求。

四、布置任务

在简明扼要地讲明要点, 对关键部分作出示范后, 学生一般很想动手试试。这时, 教师应立即布置任务, 即所谓的“趁热打铁”, 让学生进行练习, 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习任务应从简单到复杂, 并逐步加大工作量, 使学生做到:理解—基本掌握—熟练。同一班学生的实习水平总是参差不齐的, 布置实习任务在照顾大多数的同时, 对少数实习水平较高的和水平较低的学生应区别对待。对少数较好的学生可以考虑增加实习内容和增加实习难度, 让他们“吃饱喝足”;对较差的学生应加强辅导, 使他们能跟上总体水平。

五、评价小结

教师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实训成绩评定方法, 考核应着重平时的练习情况。从上课听讲, 原理的了解, 画图到实际安装, 从实习作业的正确性、合理性到作业的熟练程度等, 要全面评定, 平时成绩至少应占总成绩的60%以上。

学生每次作业完成后, 教师应进行总结, 指出存在的问题。对一些共同性的问题要集中进行讲解, 有时也可以让学生互查, 让学生在自己比较模糊的地方观察那些好学生是怎样处理的, 继而寻找与自己的不同之处, 并分析为什么不同, 错在哪里, 或哪种接法更合理等。这样, 教师总结时会更有依据。

学生在完成每一个项目后, 最好的总结方法是完成一份实训报告。实训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实训目的, 实际上就是本次项目实训前指导教师交待的要求, 也可以包括每个学生自已通过实训的所学所得;2.实训设备, 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和数量;3.工作原理, 包括实训用线路图、流程图以及本次实训项目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4.实训步骤, 要完整、详细, 必要时要结合图形说明;5.实训总结, 这一项内容让学生发挥的余地较大, 主要包括: (1) 实训有关数据、现象的记录及分析; (2) 指导老师布置的思考题; (3) 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分析和解决方法; (4) 经验、教训及改进措施。

摘要:电工实训是我校粮食储检与检验专业学生实践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实训教学, 来巩固学生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 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电工实训,实践教学,指导,技能型人才

上一篇:论行政执法岗位上的临时工乱象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在班级管理中实施职业指导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