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2022-09-11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类人才主要从事技术的应用和运作, 因此, 他们应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必须具备其鲜明的特色, 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 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是机械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 是培养学生机械制造工艺能力的主要课程, 注重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的培养, 而且力求体现注重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 探索课程教学的方法特别是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对提高教学质量以及达成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有关精神, 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提出了“工学结合”理论教学和生产性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1 课程改革指导思想

围绕“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就业能力为目标”的高职教育教学思想作为课程教学理念, 根据学生就业岗位能力要求, 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课程改革的宗旨, 将课程教学、实训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 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构建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根据本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实施“学训交替, 能力递进”的课程教学模式,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培养体系。课程分顶岗实习和理论教学两大教学模块, 顶岗实习模块主要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认知实习、工艺技能认知和工艺综合训练 (课程设计) 三个子模块;理论教学课程内容按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划分为基本理论模块、工艺编制技能模块和工艺分析能力模块三个子模块。

为配合能力培养需要, 我们积极开展“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调整学习时间的分配, 由原来5学期在校学习, 1个学期毕业实习, 调整为2学年在校学习, 1学年到合作企业和生产性教学工厂进行真实工作环境的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实训实习期间, 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 将《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调整到企业进行实境教学, 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制订课程内容和计划, 理顺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在教、学、做过程中的关系, 明确职责, 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 使教学与实习同步进行, 提高授课效率。同时, 将课程设计课题与企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与企业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授课内容

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 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和企业实际生产情景, 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制订授课内容和训练计划, 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 根据模块的内容和训练计划以及企业的生产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 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提高授课效率。

与企业合作开发授课内容, 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 确保学生毕业后就能上岗。

1.3 建立与工学结合模式相适应的考核体系

机械加工工艺能力实际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加工的基础知识, 具备工艺规程的编制能力, 工装的选用设计能力, 更重要的是看学生能否尽快了解所在企业并融入到企业的环境中, 真正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因此, 在对学生的考核管理上由重结果转为重过程, 将学生实训过程中的工作态度、课程课题完成的过程、每周实训报告等内容纳入考核体系;对学生的考核管理由学校单方管理转为校企共管, 并且学生成绩评定中企业考评成绩占总成绩的60%。

2 课程具体实施方案

2.1 总体安排

时间:第四学期第2~15周, 共计14周的时间。

实习场所:合作企业。

分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到企业后,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配到企业班组。

实习期间开出课程:《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授课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及专业教师。

2.2 授课方式

在授课方式上采用星期一到星期四学生带着老师布置的与本专业核心能力密切相关的题目, 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零部件加工、整机装配与调试等生产活动, 从中获得第一手的专业资料。星期五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对学生进行理论授课, 授课方式也打破以前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 而是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题目, 把自己一周来在企业得到的经验心得在班级上进行交流探讨, 最后由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根据学生的交流探讨结果进行针对性的点评, 指出学生应该注意和欠缺的知识点, 要求学生在下一周的生产活动中去加以观察和注意, 从而实现了学生知识的“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的过程。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他们在实训实习期间能够主动的把以前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拿到企业的生产实践去求证, 同时积极向企业工作人员去讨教,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方式查找资料, 把课本学到的知识和实践中得到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 在专业技能得到迅速提升的同时, 专业理论知识也得到有效地补充和完善。

2.3 综合技能训练

为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训练 (课程设计) 课题来源全部为学生所在生产性实习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根据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课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上报给任课老师, 任课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根据课题难度共同协商判断是否可行。学生根据企业生产纲领、设备情况、人员配备等具体情况去查阅资料、拟定加工方案、制订工艺路线, 形成初步方案;由企业技术人员、教师根据学生的初步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 最后学生完成完整的工艺路线, 形成加工工艺卡和全套的工序卡,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推行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 给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提出了“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的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模式。我们通过开展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改革达到以下预期效果:

有效地实现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企业教育相结合。形成培养学生具有敬业爱岗、吃苦耐劳、良好职业道德的职业素质教育新机制。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全面提高机械加工工艺能力,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学生考取中 (高) 级机加工技能证书的比例达到95%以上。

有效地缩短学校教育和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距离, 实现学生毕业就能上岗的人才培养目标。

实践与理论的有机融合,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终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摘要:本文根据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有关精神, 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提出了“工学结合”理论教学和生产性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改变传统的集中理论和集中实训的教学模式, 将理论教学、生产性实训和企业生产紧密结合, 全面提高学生的工艺编制和管理能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机械制造工艺,生产性实训

参考文献

[1] 威海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方案.2006, 12.

[2]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14号文件) .2006, 11.

[3] 周济部长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的讲话.2006.

[4]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16号文件) .2006.

[5]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2007, 2.

[6] 张尧学.端正思想, 建设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3.

[7] 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机械职业教育, 2007, 4.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面临的挑战下一篇:东北木帮的组织结构与作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