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机械产品设计师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

2024-04-10

以机械产品设计师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精选11篇)

篇1:以机械产品设计师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

以机械产品设计师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

文中以机械产品设计师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背景,探讨了目前高职教育坚持以就生为导向,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大类专业的以就业职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作 者:陈晓英 马晓丽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浙江衢州,324000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42 关键词:机械设计   人才培养  

篇2:以机械产品设计师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力培养模式探讨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必须以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本文试从专业开发设置、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职业能力培养、教育质量评价等几方面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网络财富英文刊名:INTEMET FORTUNE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就业 高职 人才培养

篇3:以机械产品设计师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机械设计,人才培养

为了满足企业用人单位对数字化机械产品设计人才的需求, 针对本校已有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大类各专业学生的培养, 以机械产品设计员 (师) 就业为导向, 建立机械产品设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进行研究;大力培养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就业意向学生机械产品设计能力, 以适应国家对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1 现实背景及意义

机械是工业的的基础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机械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发各种新型机械设备、机械传动产品能更好地满足生产及社会的需要。数字化机械产品设计师是机械行业企业产品开发、生产的重要岗位, 近年来这一岗位的需求越来越多。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大类专业学生可以以机械产品设计师能力为培养方向, 在工学结合, 顶岗实习等教学改革措施下, 完成该职业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毕业后寻求机械产品设计的职业和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务院作出《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号) , 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 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 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特别是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精神指导下,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呈现千帆竞发, 百舸争流的大好形式。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更加明确, 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纵深发展。在指导思想上, 新的人才观念和办学理念正在形成。在办学方向上, 高职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并以此来推进在办学思想、专业建设、管理模式和办学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在人才培养上, 开展“定向”或“订单式”培养, 走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相结合之路, 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现有较多的高职院校对探索培养技能型人才模式作了较多的研究与实践, 但是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大类专业的以就业职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研究与实践。

(1) 企业机械产品设计员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2) 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定义; (3) 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 (4) 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实施方案与实践等。

以机械设计制造大类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 建立以机械产品设计员职业为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建立以工学结合, 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研究和课程开发。具体为:教学体系中技术基础课前二年培养计划不变, 第三年第一学期重点开设与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技术相关的课程, 增设机械产品设计相关选修专业课程。第二学期安排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训。在岗位任务分析前题下, 对机械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开发进行正确定位, 编写机械产品设计专业教材。以企业产品设计实例为教材开发的主体内容。以计算机三维设计软件应用为主要培养技能, 以适应数字化机械产品设计职业技能的要求。

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基础上与行业企业工程设计人员和兼职教师共同研究打造机械产品设计师职业能力的培养建立对机械设计制造大类专业以机械产品设计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工学结合, 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改革和课程开发。大力培养学生的机械产品设计能力并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和创造的高技能型人才, 使他们出了校门就能投入机械产品设计工作和自主开发创业。

3 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宗旨, 紧密结合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 以机械产品设计师就业为导向, 对机械设计与制造大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等进行研究与改革实践。使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和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更加适应社会企业用人需求, 适应学生毕业后的就业, 积蓄个人职业发展潜力。

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研究与实践。有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辅导, 学生参与的课外科技小组活动;有实验课、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的多环节、多方位的机械产品创新设计、计算机应用软件应用等数字化机械设计实践活动, 参加大学生的各种创新大赛等。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与企业结合共同做好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训, 共同编著出版具有机械产品设计的就业导向专业教学教材, 使本课题研究成果更适用于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

4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步骤

通过在企业调研、互联网资源查询, 充分掌握机械产品设计师职业的内涵、职业特点、职业任务、职业等级和社会企业需求等信息。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精神指导下, 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和培养模式研究, 打造为机械设计与制造大类各专业学生毕业就业为机械产品设计师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与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机械产品设计职业人才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方法、教材、教学手段的改革上创新。编著“机械产品设计”教材, 教材内容定为, 以机械产品设计师 (员) 就业为导向, 按照机械产品设计任务和流程, 较全面讲述机械产品的设计理念、设计要求、设计方法、标准、设计工具软件和数字化机械产品设计程序, 配有可实际操作的机械产品设计实例, 提供实训任务等。

5 结语

本文是为适应当前机械行业的创造性机械产品开发要求,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 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建立等提出的教学研究探讨, 这也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研究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马晓丽.面向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J].机械设计教学研究2007论文集, 2007, 7.

[2]朱方来, 谭属春.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J].高教探索, 2005 (5) .

[3]王丽华.高职院校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6 (29) .

篇4:以机械产品设计师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化学工程与工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098-03

作为支撑“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的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涵盖了化学、化工相关的诸多领域。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因而,在新形势下,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赋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育新的内涵,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突出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成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育新的课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1-4]本文将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对新形势下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确定

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依据,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办学定位的基础。人才培养目标是指高等院校通过人才培养活动,使受教育者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预期设定,它界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综合反映了学校对培养人才的总期望和要求,是高等教育质的规定性。人才培养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界定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5-7]

进入21世纪,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化学、化工技术的发展层次更为深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内涵更为丰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高等教育必须注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突出的精英人才。另一方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更为深入,其作为通用工程基础专业的特征愈发突出。专业外延的扩大导致专业界线更加淡化,进一步引起就业形势和就业观念的深刻变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各类技术工作。这就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和多样化提出了高要求。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高等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国际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既懂技术、管理又了解国际市场运转规律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因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应该定位于,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知识及相关交叉学科知识;掌握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掌握宽厚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至少一门外语知识;掌握国际行业规则;掌握必备的科学思维方法与工具性知识;掌握较丰富的经济、管理、营销、社会、法律、环境、人文等社会科学知识。具备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运用科研创新思维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能力;具备有效的进行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具备进行组织、管理、营销的能力;具备运用外语进行跨国交流与服务的能力;具备运用化工商贸知识进行谈判的能力;具备终身学习与提高的能力;具备运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全的人格品质和优良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艺术修养;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具有广阔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培养能够在化工、轻工、医药、炼油、冶金、能源、环保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和产品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构建

(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的指导原则

课程体系是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反映,它属于课程结构中以内容为维度的结构,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总纲领,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主要依据。[8-9]为了满足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构建应该围绕如下原则进行。

1.厚基础、宽口径构建“平台教育”课程体系

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进一步深入,其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专业人才需求市场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专业人才需要适应较宽的知识领域的要求。因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化学、化工技术学科以及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相关交叉学科的需求为前提,本着加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教育,完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构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平台教育体系,采取厚基础、宽口径方式开展学科交叉与综合背景下的平台专业教育和个性化人才培养。[10]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应该以基础化学、化工为支撑,把新技术、新学科融入专业学科教育范畴,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从“科学意识、科学知识、学科前沿与交叉”三个层次设立高度融合的具有基础平台教育性质的核心课程。[10]坚持厚基础、宽口径专业教育思想,设置具有科学知识特性的多门类“模块化”选修课程和培养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素质教育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潜能来培养人才,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多项选择,拓展和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以满足“厚基础、宽口径平台教育”与“个性发展”要求。

2.坚持用工程教育理念构建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作为工科基础性专业,需着力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育应该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工程教育理念为核心,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工程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

为了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构建中,应该改变过去强调工程科学理论知识,弱化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弱化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普遍问题,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的关系,加强实验课、课程设计、各类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实践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实践教育课程是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工程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构建中,在加强基础理论教育,拓宽专业内涵,突出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面向应用,体现素质培养和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构建和完善“以实验及工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以设计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为目标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3.以国际化视野构建课程体系,培养外向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知识信息化,必然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也必须要培养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外语水平,熟悉国际行业规则,能够进行跨国交流与服务,具有广阔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外向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是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关键。教学内容要国际化就必须将国内外先进的知识体系融入教学内容,以外语或双语进行教学,构建双语课程群,将外语教学与应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另外,在教学中以实用性和国际化为标准,以课程为单位引进经典原版外文教材及相应资料开展教学也是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有效途径。此外,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还必须要求在基础外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在传统课程设置中增加国际知识、跨文化交流课程,让学生熟悉多元文化,通晓国际规则,培养学生的国际修养与国际思维能力。

(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构建

1.通用课程模块

通用课程模块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专门知识的基础,是保障厚基础、宽口径构建平台教育的关键。该模块包括人文社科基础、政治理论基础、身体素质课程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化工基础、计算机基础、经济管理基础等课程门类。

在构建通用模块时必须按照模块化思维,对各门类课程内容进行统筹整合。比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结构化学中重复的内容就必须进行删减,物理化学中与化工热力学及化学反应工程相关的内容要进行整合,重新调整各门课程内容,科学合理分配学时、学分,以构建新的基础课程体系。

2.专业课程模块

专业课程模块是根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目标而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课程模块,主要训练学生的工程思维,培养学生探索工程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专业课程模块构建时,要注重设置跨学科门类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如化工专业课程与专业外语融合,化工设计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软件运用融合,化工过程分析与开发和化工技术经济学融合,化工产品开发与环境保护融合,文献检索、科技写作与科训、毕业论文融合等。学生通过跨学科门类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的学习,提高全面素质,实现从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3.综合能力模块

综合能力模块主要为多门类选修课程。该模块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选择空间,通过对该模块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跨学科的综合知识背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自学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技术交流能力等,满足了“平台教育”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要求。

该模块课程设置中,应该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及市场需求尽可能多的设置课程门类。除了设置专业相关边缘课程、外延课程、文化素质拓展课程、涉及综合道德伦理法律常识的社会课程外,尤其还要增设化工管理、化工经济、化工商贸等课程及诸如商务英语、科技英语、学术交流英语、外国企业文化等外语或双语课程。

4.实践环节模块

实践环节模块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核心环节。该模块包括实验课、课程设计、各类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实践训练内容。

在实践环节模块构建中,为了满足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实验课程应该从验证性实验到设计性实验转变,从单科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转变,从认识性、继承性实验到研究性、创新性实验转变。

课程设计教学中,整合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设计、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化工工艺课程设计等课程内容,构架综合性大设计课程,并要求设计过程中充分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设计选题应紧扣学科前沿和工程实际,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工艺进行设计。

实习教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实习教学应该和工业实际紧密结合,并采取多样化的实习教学方式。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检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该具备前沿性和创新性,面向工程实际,和教师科研或学术课题相结合,采取项目式教学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的构建

构建一套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学管理制度的构建中,必须要保证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都按照制订的教学大纲规范授课,并定期不定期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监督,构建由多种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相互结合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针对不同课程、不同教学环节,采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考试评价、实践教学评价、毕业论文质量评价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另外,教学运行管理中要特别注重丰富和发展学分制,为个性化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此外,教学管理制度构建时,还必须创新学习指导制度,建立学业导师制,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学生整个学业生涯提供指导。同时,还要完善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及工作能力跟踪管理,既重视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考核评估,也重视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考核评估,并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指导并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制订、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

四、结语及展望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随着国内、国际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也必须不断探索、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使之更好的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

[ 注 释 ]

[1] 翟安英,石防震,成建平.对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及模式的再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4-68.

[2] 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 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6.

[3] 刘忠喜.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层次及构成要素[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107-110.

[4] 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5.

[5] 蔡志奇,沈志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与实现[J].药学教育,2014(4):1-4.

[6] 王进鑫.适应知识经济挑战变革高校人才培养规格[J].中国高教研究,2001(3):71-72.

[7] 于珍彦,于少珍,韩如成.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探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6):106-108.

[8] 周立山,魏抗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1.

[9] 陆勇,崔刚.卓越计划背景下的地方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4):78-81.

[10] 王艳,李洁,黄可龙.大类培养模式下化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36-38.

篇5:以机械产品设计师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

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是当前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基本规律,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建设类高职院校建设也不例外,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李伯格 作者单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刊 名:职业技术英文刊名:VOCATIONAL TECHNOLOGY年,卷(期):“”(3)分类号:G71关键词:就业导向 建设类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篇6:以机械产品设计师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

目前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

从用人单位方面看:

1.“人荒”严重,无人可用。在与用人单位的接触中,发现很多单位实际是处在“人荒”之中。员工身兼数职,疲劳工作,但是用人单位却很少用应届毕业生,他们常参加各种招聘会,但是却很难找到合适的、能马上顶岗的新员工。

2.新员工培训费用高昂。由于应届毕业生实践能力差,应届毕业生上岗前就必须要进行岗前培训,这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既是一笔将被计人生产成本的支出,又是一笔风险投资,很多用人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不敢或不愿做这种风险投入。

从学生方面看:

1.与实践对接慢,找工作困难。应届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绝大多数的毕业生,不符合用人单位、甚至不符合整个行业的“型号和规格”。我们的实践教学往往是根据书本安排的实践,而不是根据用人单位需求,所以与实际脱节严重;

2.对自己的职业能力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很多学生在初次工作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或过低,造成盲目自信,或盲目自卑,不能正确给自己定位;二对自己的擅长与缺陷不能正确认识,进入角色缓慢。

目前各高校针对不同学科的要求都有各自的实践教学环节,但是我们实践训练的内容往往不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并常常使用人单位和学生自己对学校所学到的理论产生疑,其主要原因就是课程的实践环节与实际需求脱节。以职业训练为背景。

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

以职业训练为背景,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就是要探讨如何在实践教学环节搭建行之有效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训练平台,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毕业前,就掌握本专业上岗的实际技能和处理一般事件的基本能力,最终努力摸索一套完整的有利于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选择的实践教学模式。

1.与用人单位结合,找出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点。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员工能力的具体要求,尤其要了解用人单位对新员工岗前培训的内容。改变目前以“课本和课堂教学为纲”的实践教学训练方式,与本行业内有代表性的用人单位结合,鼓励一线教师走进用人单位,通过与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深入交流了解用人单位对员工能力的具体要求,必要时一线教师甚至可以采用短期顶岗的方式亲自体验,以此为依据制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课时。

2.建立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能力需求点和具体能力要求,制作可以对学生各种实践能力进行岗位能力定量化评价的指标体系,请用人单位和专家组成的专家团为岗位能力进行等级划分,并确定每个能力指标的实践教学学时。如针对用人单位对办公室不同岗位员工打字速度的要求,可参考以下岗位能力指标体系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测评:(表内考核数字仅供参考)

3.以岗位能力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对学生进行针对训练。首先对学生的训练前水平进行考核记录,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第二在实践环节集中对学生的各种能力分别进行训练。此步骤最好选择有用人单位培训经验的教师进行,可使训练内容更贴近用人单位需求,可考虑聘请用人单位相关人员做兼职教师。第三学生的训练后水平进行考核记录。第四两者对比,即可看出训练效果,并且可以给出学生的考核等级。

最后把学生岗位能力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训练测评结果进行综合研究。学生可从综合测评结果中清楚了解到自己具体擅长哪个职位(比如哪些考核结果在一级的岗位应该为其就业首选)。在经过岗位能力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有能力点的训练后,测试都达到三级以上者实践教学环节方为合格。

4.通过学生顶岗实习,由用人单位最终检验实践教学效果。在学生的顶岗实习环节,首先让学生按照最终训练测评结果自己选择实习单位和岗位;其次密切关注学生上岗速度和独立顶岗能力;最后由学生实习的单位针对学生的顶岗能力,从用人单位角度给学生赋分,并把用人单位赋分和训练考核结果进行对比,找出偏差和不足,在以后的实践教学环节继续改进。

以职业训练为背景。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势

1.实践教学目标化和可考核化。本模式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需要划分工作中对能力点的要求,建立科学的岗位能力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依此体系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训练,可在实践环节中实现目标化教学。由用人单位和权威行业专家确定的考核内容、方法和标准能客观反映学生训练水平和实践能力。

2.实践教学目标与用人单位需求一体化。实践教学的训练考核点主要以用人单位岗前培训内容为依据,既有利于降低用人单位的培训和招聘成本,又有利于降低用人单位的用人风险。

篇7:以机械产品设计师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

(1)建立院系两级的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的宏观管理工作由教务处开展,制定实践教学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各院系作为实践教学的主管机构,负责课程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2)加强实践教学的计划管理和运行管理。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加入实践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并严格依照教学计划和大纲落实法学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由专业带头人组织知识产权专业及相关法学课程的教师负责实习工作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及时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工作,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实務纠纷和提升实践能力。

3.2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只有把实践教学的`观念有效地贯彻下去,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必须从管理者、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的思想上进行根本的观念的转变,实现三者的互动,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3.3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在课堂理论讲授、课堂案例教学与分析等课堂教学方面,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根本改革,由原来的理论讲授为主,转向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模式。通过企业和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分析,以及毕业生的调查分析,找出学生主要从事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学专业工作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知识,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把教师为主的课堂变为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去主动的学习和思考。

3.4重视法学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实现的基本条件,有利于提高法学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模拟法庭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其他实验室。

3.4.1法律诊所

知识产权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只有通过参与实际案例处理和司法实习,才能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通过对实务工作整个过程的亲身体验,写作实验报告和实习总结,才能初步理解法学的理念以及实务工作的基本方法。

3.4.2知识产权代理公司

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是一个企业法务的综合模拟场所。该实战演练是对知识产权、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的综合演练,可以将会计、知识产权等专业的实训结合进行。本实验公司可作为知识产权及相近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学生实践教学和中高层次企业职工培训的基地。通过实验、实训指导人员的合理配置,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实训指导人员队伍。

3.4.3其他

除了建立实验室,还可以利用隶属于学院的后勤部的超市、打印社等校办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便利条件,让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实践教学的时间能够到这些校办企业进行实战演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现有的校外实习基地大部分都是空有虚名,没有真正的实现产学研合作,因此关键的问题是要通过学院、系部等多方面的协调,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不断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3.5完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实训指导教师是实训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负责根据专业技能规范和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实施实践教学,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各高校应定期组织法学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专利代理人、商标代理人等专业水平的培训和考试,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推进“双师双能”工程,完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所以,结合企业和社会对于法学人才的需求,以及毕业生的反馈,通过对课堂教学、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教师等方面的改革,以就业为导向的知识产权专业及相关法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能有效的促进学校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学专业及课程的发展,并有利于其他专业学生掌握法学知识增强就业综合能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程南.法律应用能力培养中的教师定位——模拟法庭训练所引发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9).

[2]卢石梅.中美知识产权教育的比较急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8).

[3]张军.法学教育的反思与法学教改的前瞻[J]. 法制与社会,2014,(3).

[4]杨琳.高校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知识产权教育架构研究[J]. 职教通讯,2014,(36).

篇8:以机械产品设计师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背景及原因

由于大多数的中等职业学校都是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普通中学等类型的学校转型而来,教学计划、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等都是以学科本位为主,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也是在学科本位的基础上形成的,根本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需求,培养的学生普遍都是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差的“毛坯型”。而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外资企业在大陆设厂投资,需要大量懂技术、会操作的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供需之间矛盾的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在此情况下,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开始关注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先后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强调要重视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要重视职业教育,努力培养大量的技术和技能型人才。教育部明确指出,以促进就业为目标,进一步转变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等部委联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不但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而且提出了“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的创新”,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具体的目标。全国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与企业广泛合作,进行了多种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二、什么是“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以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建立与社会就业价值导向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及实施途径是目前教育界和职业教育广泛关注的热点。

三、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订单,是指一方在生产经营中,按与客户签订的合同组织安排生产的一种生产模式。它的实质是通过订单的形式把市场需求反映出来,引导生产方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目前在诸多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采用的“订单式”培养,是指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和岗位要求,与用人单位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定向培养的模式。通过供需双方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形成一种法定或近于法定的委托培养关系,明确双方职责,学校保证按需培养人才,学以致用,用人单位保证录用合格人才。于是,以企业名称冠名的诸如“西门子班”、“三洋班”、“沱牌班”等在各地纷纷挂牌成立。

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首先,要求学校了解企业的需求。要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中等职业学校要特别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对不同工厂企业的需求进行调研了解,这是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关键。其次,要确立订单、签定协议。要实施订单教育,订单是必不可少的。订单的数量是衡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标志。订单的份数和单个订单的数量都影响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效益。协议应该是校企双方签定的一种法定的或近乎法定的合同形式,违反的一方需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然后,学校应该根据订单和协议的要求组织生源,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规划和培养方案,履行协议。在此过程中,学校应该多与企业联系和接触,企业也可以组织人员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从而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经过一定的培养周期,学校按照规定将培养的人才送入企业,企业也必须按照协议的要求接收录用合格的学生。但到此为止并不能说明学校的培养任务已经完成,为了未来更好地培养人才,学校还要跟踪调查学生就业后的情况,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学校的培养方案,使学生的技能水平更接近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形成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

(二)“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它指的是青少年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里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德国的许多企业和基金会陆续登陆中国,同时也带来了“双元制”这种被国际职教界普遍公认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企业根据需要选择招收工人,并与工人签署录用合同,而拿到了合同的工人就可以到指定的某一家中等职业学校注册入学。这一类型的学生,一星期的时间中在学校接受一天的理论学习,剩下的时间在工厂实习。学习期间由中等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负责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在企业实习时则由企业师傅或实习指导教师负责,上岗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获得学历文凭的同时也接受了一定水平的职业教育特别是技能培训,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能马上应用于企业的实际技能操作中,是一种“零距离”的无缝对接式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学生实习期间还可以得到企业一定程度的工资补贴,对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充裕、想独立赚钱养活自己的年轻人而言是不错的选择。

(三)“模块式”人才培养模式

“模块式”也是一种值得中等职业学校借鉴和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模块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和行业的需求,通过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而设计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采用“模块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中等职业学校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了模块的组织和建构中。一种类型的人才培养过程由几个甚至多个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完成任何一个模块学习的学生都具有上岗完成某一具体操作的能力,学习完相近两个或多个模块的学生将具有更强的职业延伸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

在模块的组织和建构中,学校研究人员根据当前此行业的发展情况和技术水平,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就业趋势,分别制定适应不同水平学生学习和提高学习的模块。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积极参加实训。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时限较短,能很好地适应一些短期职业技能的需求。例如以服务业人才培养为主的中职学校,学生可以选择“酒店服务”等其他模块的学习内容,增加就业的机会和可能性。

(四)“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学院在诸多西方先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改进形成的,它是指职业学校将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并与之融合,实施以项目课题为目标的实践性现场教学模式。在实施教育前,职业学校根据技能教学的需求,总结企业环境的基本要素和特征,把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融合在一起,企业同时提供一定的设备和硬件等方面的支持。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根据企业提供的项目,组织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掌握技能。这一方面给中等职业学校提供了掌握企业先进生产技术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更加促进了企业与学校的密切合作关系。对学校自身来说,企业提供了先进的设备,为学校节省了大笔的实训费用开支,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合作,也融洽了师生关系,增强了学生间、师生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篇9:以机械产品设计师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就业导向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劳动人才,人才质量是衡量教育成败的指标。随着计算机专业发展与普及,技能型人才成了社会的急缺资源。笔者结合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就业现状,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问题。

一、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是扭转当前中职计算机就业尴尬局面的前提。

计算机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但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许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技能都达不到市场要求,导致毕业生求职无门、企业合适人才难求供需错位现象的出现。这种矛盾局面,其根本原因就是职业学校与企业挂钩不强,因此急需改变原先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只有以就业为导向,充分了解市场,培养市场所需人才,才能扭转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就业的尴尬局面。

(二)是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

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目的,如果中职计算机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大不部分不能顺利地从事计算机行业,那就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度浪费。要使毕业生能顺利地就业,首先就必须明确社会需要怎么样的IT人才,以人为本,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中职计算机教育使命所决定的,也是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

二、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

(一)加强师资建设,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能力。

师资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师资质量总体偏低,这主要表现在,经过三年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走向岗位前仍然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师的技能培训,他们从教师身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无法与企业需求对接。要加强师资建设,首先就必须了解职校专业教师与岗前专业培训师存在的差异,表1列出了目前职校教师与岗位专业培训师的相关特点。

从表1中不难发现,要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首先就必须要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知识,重视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其次,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关注市场需求,重视专业教师的行业经验积累。可以通过与校企合作方式,引入企业高层次、有经验的专家到校有计划地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只有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

(二)优化专业设置。

计算机广泛应用决定了计算机专业方向的多样性,只有优化专业设置,才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中职计算机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计算机专业设置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根据多年计算机教学经验及市场调研情况,得出中职计算机专业设置因素影响表(如表2)。其中表2中每个专业方向影响因素值取值区间在[1, 5],数值越大该因素对专业的影响越大。设定不同权重值qi表示每个影响因素对专业的影响程度不同,取值是通过经验和市场调查得出,其取值区间[0,1],权重值qi越大表示影响因素对专业影响越大,且 qi=1。

设表中的第i专业的第j个因素值由Kij(其中1≤i≤7,1≤j≤4,1≤Kij≤5)表示,每个专业对应的各因素的百分比pij可由公式(1)计算得出。

pij= (1)

定义每个专业评判值为Ti,可由公式(2)计算得出。

Ti= q p (2)

经过计算得出各专业对应的Ti评判值如表3所示。

经公式(1)、公式(2)计算得到的专业评判值越大说明开设该专业优势越大。对各专业评判值进行排序,从而可以优化专业设置。通过表3中可以得出在中职开设动漫设计、电脑广告设计、办公自动化专业具有较大的优势。只有优化专业开设,才能体现出专业培养的具体目标,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不但具有在某个岗位就业的竞争力,而且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三)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经常会开设《计算机基础应用》、《access数据库》、《常用工具软件》、《办公软件》、《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应用》、《网络技术》、《网页制作》、《二维动画设计》等课程,虽然这些课程大部分属于应用型,但由于知识面涉及范围广、学生学习时间有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能停留在入门阶段,无法满足职业要求。计算机知识涉及面广,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我们应以专业设置为前提,以职业技能为主线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对知识进行有效地筛选,侧重培养学生计算机专业某方面的技能。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应综合考虑职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的开设,如下图所示。职业基础课程是课程体系的理论支持;专业课程是课程体系的技术核心;职业拓展课程是课程体系的实践指导。它们是有机的整体,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四)创新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计算机传统教学方法是讲解-演示法,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掌握技能。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入门学习者有着重要意义,但长期使用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考虑到计算机技术更新较快,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技能,更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用教学方法必须考虑到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目前,比较适合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方法主要有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从“要我学”的学习状态转变成“我要学”的学习状态,为学生开辟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天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中职计算机课程通常以考试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单一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计算机课程考核方式应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设置,否则无法适应行业要求。应该将考核方式多元化,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阶段性项目和实训报告的完成情况、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的获取情况。

(五)提供实训环境,强化技能培养。

提供实训环境,强化技能培养应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落实。一方面,必须提供良好的校内环境。计算机技术硬件、软件更新速度快,只有及时地更换计算机设备、更新软件版本,改善教学条件,才能更好地展开专业技能训练,响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必须提供有效的校外实习环境。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积极与企业联系,把学生送到专业方向对口的企业中实习,借助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优势,强化学生技能,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陆兴宏.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就业为目标[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0).

[2]邓泽国.中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2).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2003.

[4]李士勇.工程模糊数学及应用[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篇10:以机械产品设计师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

杨光明.(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现在有三对矛盾并存,为此,高职高专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建立以突出能力培养,满足市场需求为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努力提高就业能力和人才质量上狠下功夫。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000-2011/ES(2004)03-0000-2

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大会上,卢强委员代表民盟中央作了题为《以就业为导向促进我国高教改革与发展》的发言。卢强委员指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现在有三对矛盾现象:一是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现象并存。据民盟的一项专题调查,2004年,计算机、机械、市场营销、会计、企业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同时又有大量高校毕业生离校时落实不了工作岗位。二是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现象并存。无业可就表明学校培养的专门人才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有业不就则反映出毕业生缺乏适应高教大众化时代的就业观念和创业能力。三是高级蓝领奇缺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现象并存。据调查,我国7000万产业工人中,高级工仅占3.5%,比发达国家的40%差别悬殊,造成如深圳高级技工缺岗达九成,买得起最先进的设备,却请不到操作者等现象;同时,在高校各类毕业生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最低,仅为50%左右。”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的三对矛盾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对高教大众化带来就业大众化趋势的严重不适应。因此,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是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一、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1.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收稿日期:2004—6—28

作者简介:杨光明(1954—),男,湖北恩施人,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

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就业是民生之本。服务于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转岗以及下岗再就业的需求,这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这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2.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

高等院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其中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职能。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新兴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涌现,社会急需大批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3.以就业为导向是增强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

科学定位是高等职业院校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确定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与发展思路,可以使高职院校的成长周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尽快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在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思路指引下,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明显增强,提高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能力。

4.以就业为导向是多数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其家庭收入多数处于中低收入水平,这些家庭更关心子女通过高等教育后能否明显提升就业竞争力,在社会中找到适合的位置,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代表了绝大多数家长的愿望。

二、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是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多年来,我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建立以突出能力培养,满足市场需求为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努力提高就业能力和人才质量上狠下功夫。

1、对准市场设专业。恩施州既是全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被国家纳入西部开发范围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境内拥有丰富的水能、矿产、生物、旅游资源,享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中华硒都”的美誉。目前正面临西部大开发、天保工程、宜万铁路和沪蓉高速公路恩施段建设机遇,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州城经济以民营化为主,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

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并确立卷烟、水电、食品、药化、建材为我州五大骨干工业,烟叶、茶叶、畜牧、林果、药材、特色蔬菜为我州六大主导产业。近年来,学院根据“一主三化”发展战略,围绕五大骨干工业及六大主导产业,先后设置了电力工程技术、工业自动化、园林花卉、动物医学、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专业;根据制造业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现状,设置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机电工程等专业;根据恩施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紧缺的现状,设置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和企业管理等专业;根据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现状,设置了旅游、广告与装潢和经贸英语等专业。目前高职高专专业已达到27个。学院在重视专业调整的同时,不断加大专业教学改革力度,并确定工业自动化等4个专业为改革试点,按照“整体上水平、局部创优势”的思路,学院将工业自动化、会计电算化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3个专业作为“院级名牌”专业进行建设,将动物医学、园林花卉、电力工程技术作为特色专业进行扶持。对于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学院在师资调配、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和设备保障方面给予政策优惠。目前,上述专业全部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专业办学水平合格评价。2004年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79所承担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任务的高职院校之一。

2、对准岗位设课程。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不能按照学科体系而必须按照岗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要素设置课程体系。岗位或职业需要应知应会什么,就设置什么课程,进行什么技能训练。为此,学院确立从职业岗位能力入手逆向设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将职业岗位资格证书课程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并大胆地将课程体系划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强调理论教学体系必须为实践教学体系服务。根据全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思路,我院于2003年全面修订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优化课程设置,通过“砍、增、缩、减、改”等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实用型和针对性。与此同时,学院狠抓课程建设。2003年确立了20门专业主干课作为“名牌课程”进行重点建设,通过仅1年多的努力,《会计学原理》课程已于2003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优质课程,2004年3月又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

3、对准实践抓教学。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性特征决定了课程教学必须把实

践教学作为重中之重。为了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一是深化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2002年—2003年,对223门课程的教学大纲、121门课程的实训大纲和35门课程的实训指导书进行了重新修订,自编并公开出版了9门专业主干课的教材,保证了实践教学在内容上落到实处。二是强化实践教学计划管理,从专业教学计划总学时数到专业课课程学时数,原则上理论教学学时与实践教学学时数的配比达到了1:1。学院部分专业,如机电工程、建筑工程、动物医学等专业实施“以训代教”改革,实践教学课时比重达到60%以上,保证了实践教学在计划和时间上落到实处。三是强化实践教学考核管理,我院出台《恩施职院实训教学规程》、《恩施职院实训教学奖惩条例》等系列文件,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从考核方式的转变入手,来确保了实践教学在效果上落到实处。

4、对准质量强管理。为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建立了全新的教学管理监控体系和目标过程岗位管理的教学质量监控双轨制管理模式,即教务处抓目标管理,系(部)抓过程管理,教研室抓岗位管理。除此之外,还独立设置了与之相并行教育教学督察室,负责对教学质量和教学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控、督导。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建立了以学生评教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以学生评教与专家随机抽查相结合为主要形式的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特别是加强了实训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检查力度,成立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专家组,定期和不定期的深入实训场所检查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情况,并把所检查的情况作为教师教学效果考核的主要依据。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社会监督管理体系,成立了学院建设与发展理事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使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学院的建设与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办学,下大力气狠抓教育教学改革,狠抓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来了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明显提高。如2001级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的一名学生在校期间就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文章20多篇。2000级电力专业一名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帮助鹤峰电力公司成功解决了 “二次回路测量”安装的技术难题。几千名被认为在高考和中考中“落榜”了的学子在恩施职院踏上了成人成才和创业创新之路。

三、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加大就业指导力度

高就业率是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几年来我院在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教育。

1.制定就业指导教育计划,将就业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开学伊始,针对新生刚刚从高考的紧张中解脱出来,思想上容易产生放松学习念头的现象,学院在入学教育中就安排了一堂严肃的就业形势课,结合专业教育分析就业形势,介绍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使学生一入校就绷紧就业这根弦,端正学习态度。随着学习的深入,就业指导也渗透到专业学习之中,由任课教师介绍所学专业知识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应遵循的各种规则,使学生对未来的岗位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接近毕业时,又专门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为了让学生感受就业体验,增加求职经验,学院还聘请往届优秀毕业生回校传授求职心得、面试技巧等经验,同时,学院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就业洽谈会。

2.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首先,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就是好岗位、好工作。其次,教育学生要摆正位置,不要好高鹜远、盲目攀比,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适合发挥自己长处的岗位。第三,引导学生认清职业发展与现实待遇的关系。一些工作岗位可能条件艰苦,现实待遇不高,但却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对于眼前的困难要耐得住,吃得消,要看到长远的发展前景。通过就业指导教育,学生对自我定位、社会需求都有了很好的把握,增加了就业信心和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满足了社会需求,提高了我院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从2002年的80.15%上升到2003年的95.84%,高于全国同类学校的平均水平,且建筑工程专业、文秘专业、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参考文献:

[1] 李志宏等.就业导向, 《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第11期

[2] 张振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10期

篇11:以机械产品设计师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导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恂.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制度改革、“双师型”师资建设、“双证”式学生培养、创业教育的开展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就业教育”。高职教育应由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切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针,并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以社会需求为结合点。科学设置专业

专业既是学校进行教学的基本单元和载体.又是社会需求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地位.主要取决于它的专业特色和社会对其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一是要按照面向社会.适应市场服务企业的原则.主动适应就业市场人才需求变化设置专业这种变化主要是指人才市场对各种职业素质的从业者的需求数量和发展趋势.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确定开设社会急需的新专业.改造甚至取消就业形势不好的老专业.使新老专业相辅相成,合理搭配。二是要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演变的影响及时开发新的专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日新月异。敏锐地捕捉职业种类和内涵的变化趋势.适度超前地开发新专业,同样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因此.专业设置应采取宽窄结合.以宽为主的原则.横向上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纵向上延伸专业内涵.扩大专业服务范围。这样既体现了职业岗位的需求.也体现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专业设置在体现方向的灵活性、适应性的同时,又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相对稳定性.使保证教学质量和开发新专业的辩证关系得以正确处理三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自身的特色和行业优势对有行业优势,校企结合紧密的急需人才专业积极开设.对社会需要且学校有长期办学特色的专业应保持稳定专业设置切不可“一哄而上”和“一哄而下”.否则就难以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四是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体、可操作的,而不是抽象的专业培养目标必须明确指向某一职业群.使受教育者不但具有在某个岗位就业的竞争力,而且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在某一职业群中就业、转岗、晋升的基础。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合理设计课程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是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在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1.学校应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行业企业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主要形式有:一是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让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开发和设计课程,发挥行业、企业在课程开发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二是学校与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订单培养”.“量身订制”培养方案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2.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分析开发课程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分析职业基本能力要求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明确职业岗位的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经过职业能力分析.形成能力标准.再将能力标准转化为课程。由于课程目标瞄准某种职业。落实到具体岗位,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就能清晰体现就业方向使课程目标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既可以缩短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也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创造了条件。

3.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高职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要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际、实用,突出实践性。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使培养的学生既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又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以职业岗位要求为标准。改革教学制度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应根据地区、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尤其是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要求,推行以就业为导向的灵活、多样、开放的教学制度。这种灵活、多样、开放的教学制度,其主要核心表现在推行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和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等几个方面。

1.推行“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在高职院校很难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任务。根据企业职业岗位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推行“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是高职教学制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一环。“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学年制教学管理的情况下,采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形式,分阶段完成学业,给学生以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为就业创造条件,从而形成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另一方面,逐步实行学分制,或在学年制的基础上引进学分制的一些灵活机制,如选修制、辅修制、双专业等.鼓励学生在完成必修学分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辅修其他课程,从而整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创造条件。使学习基础好、学习主动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早成才、早就业。

2.实行开放性的教学方式高职教学应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过程,其教学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书本上的概念和结论,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条件。如提供各种学习参考资料,网络课件,应用软件,实训场所和实训设备等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索和思考,并在探索和思考中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对学生的考核不能拘泥于单一试卷的评价方式.而更应注重在实际工作情景中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一线职业岗位人员以职业岗位的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突出位置.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高职教学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更新知识和技能。改变教师只管教,学生只能听的注入式教学法积极推广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使学生从单纯的课堂学习环境转入灵活多样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氛围,可采用与职业岗位要求贴近的“项目驱动法”、“任务导入法”、“教学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四、以产学结合为立足点.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有一支政治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教师队伍相配套。必须以产学结合作为立足点.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应注意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走专兼结合之路.使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既有专职教师.又有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通过校企合作,从生产管理第一线有实践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中;I进优秀师资和聘请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指导实习、实训通过具有生产管理实践的专家把企业、行业的最新的技术,最新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带到学校。带进课堂,使学生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感受企业的文化,从中接受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应加强对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要求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师既要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技能。通过定期到行业、企业的生产第一线学习培训,顶岗实践,科技服务等形式,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高素质的教师一工程师f技师1复合式的“双师型”教师。即使是文化基础理论课教师,也应走向社会,了解企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五、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实行“双证制”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就业教育,其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能获得从事某个职业的实际技能和知识,成为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所谓“双证制”是指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完成专业学历教育获得毕业文凭的同时,通过与其专业相衔接的国家就业准入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使学生毕业后既可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又可提高就业的适应性高职院校要实行真正意义的双证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有机地衔接在一起,以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设计课程内容和考核标准。把握专业的核心技能,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2.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建立与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资格认证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营造仿真式的实践教学氛围.使之既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资格考核的通过率.又能确保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3.鼓励学生获得证书的多种类多层次。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职业和工种,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发生变化.单一的职业技能不能适应社会变化的发展的需要因此,学生在获得与本专业衔接的国家职业技能证书的基础上.还应鼓励学生获得“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等通用证书和其他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使学生能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就业能力。

六、以转变就业观念为目的。开展创业教育

上一篇:只希望此生淡然散文下一篇:关于学前班老师述职报告热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