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教学改革之我见

2022-08-14

第一篇:会计教学改革之我见

会计论文之我见

范中艳

在这里与大家交流论文写作的经验,实在是惭愧之至。论科研能力,无资以谈;论学术研究,只是发表了几篇省级论文,谈不上水准,更登不了大雅之堂。不过,今天我很愿意把自己近年来在会计论文写作方面的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得到大家的指点和帮助。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写论文的初衷虽说是为晋升职称,但都是自己业务范围、岗位工作的所想所感,是对会计理论与实践相互关系发展变化的探究。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选题

会计类论文的选题非常广泛,有理论方面的选题,也有实践方面的选题,还有二者兼而有之的。我主要从论题来源和选题两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论题来源:一是财务实践,这一点我体会最深。由于我是从事财务工作的,在进行账务处理、会计审核、编制报表等具体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探索一般都是围绕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展开的,有助于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发展完善,促进自己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地不断提升。所以我认为选题要立足自己专业或岗位,结合工作中的新问题,使研究对象具体化、精确化,解决会计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相当普遍性的问题,展现研究价值。二是会计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如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地方预算改革等,把住时代脉搏、悉心研究。三是总结经验,学习和研究古今中外正反两方面的财务经验,从成败经验中提出研究主题。处处留心皆学问,论题的来源远不止上述的三个方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重要的是要学习、要思考、要不停地探求。 论题选择:一要以开放的胸襟、敏锐的眼光去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关注世界、关注会计的大环境,以新的视角切入,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避免选题陈旧,千人一面、老生常谈、人云亦云;二要切实可行,不能盲目追求“热点”、“难点”、“亮点”,一上来,就提出要研究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如何改革的问题,或者如何建立一个新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问题,力所不及。

二、确定论点

首先,提出研究目标,确定论点。明确即将开始的这项研究是为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或者是想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论点表明作者对“论题”的态度鲜明,不能模棱两可。确定的论点要力求正确、有新意,引人眼球。确立客观上有必要的论点,它合于时事的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确立主观上有见解的观点,努力做到“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要从自己熟悉的角度立论,量力而行。

三、资料整理

选题之后,就要搜集和整理与主题和论点相关的资料,尽可能全面深入,有较高可信度和效度,跟踪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取其精华。

(一)资料收集

文献检索方面,广泛查阅文本资料、网络文献,详细占有事实材料,材料越丰富、越真实,揭示规律的可能性才越大,也越科学。重点关注财政部会取计司、预算司、国库司、教科文司等机构发布的最新政策及“财政新闻热点专题”、“政策解读经验交流”、“调查研究财政文告”等专栏和《会计研究》、《财经研究》等期刊。实地调查方面,根据研究目标,设计调查方案,与调查对象面对面接触,并取得第一手资料。采用问卷调查的,对问卷指标的注释要简要清晰、容易理解,对问卷的核心部分问卷题类型设计更要充分考虑到研究者和调查者对调查问题的熟知程度合理设计封闭型、 开放型、半封闭型问题的比例,通常将研究者比较清楚、有把握的问题作为封闭性问题提出,而将那些调查者尚不十分明了的问题作为开放性问题放入,但数量不能过多。

(二)资料整理和分析

按照研究设计目标和预定的设计方案,对研究过程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与分析,它是一种对资料的加工与处理过程。通过数据整理和加工,完成原始文字资料、数据资料、图片资料的校验、分类和加工工作。综合运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论证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主要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它需要较为高深的数学知识,我们一般人不具备该实力,较难掌握;定性分析主要依据直觉、经验,凭分析对象过去、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无需较强的数学基础,在数据分析中运用较多。但并不能就此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截然划分开来。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是,现代定性分析方法同样要采用数学工具进行计算,定性是定量的依据,定量是定性的具体化,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第二篇:会计职业道德之我见

摘要:在会计行业里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最备受争议的。所谓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有会计职业,就有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从而可以看出会计职业道德其实就是一个诚信的体现。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信息失真;会计环境;建设;重要性

你可能不知道ST生态,但你一定记得这个名字“蓝田”。曾轰动全国的蓝田股份造假事件,至今仍有余温。当时,在中央电视台铺天盖地的黄金广告,让人至今印象深刻。蓝田股份曾经创造了中国股市长盛不衰的绩优神话,这只传奇性的股票,在股市创造了很多不可能,而在这些不可能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又一个的谎言与欺骗。顶着“中国农业第一股”的旗号叱咤股市,却在600字的文章面前轰然崩塌。

郑百文公司在上市后披露虚假信息,虚增利润,隐瞒大额投资及投资收益事项,编制虚假会计报表,未能真实、完整地反映该公司的经营情况。

红光实业公司编造虚假利润,骗取上市资格,少报亏损,欺骗投资者,隐瞒重大事项。 还有银广夏造假事件、世界通信公司舞弊案等等。

当这些事件发生时,我们心里是何感想?谎言终究会被彻底戳破,但为这些谎言所付出的代价确是惨重的,这里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相关部门的信誉和国人的信心。会计造假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和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扰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消弱了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导致国家税收流失,损害法律尊严,消弱了国家法律的权威性,增添了社会不安定因素;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等等。

一、会计造假行为的心理透视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一系列的丑闻不断?看着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不难发现,正是由于人们的逐利心理、低风险、侥幸心理、从众、攀比心理、自我表现心理等,驱使着人们的犯罪行为。

会计核算造假者由于对物质财富和富裕生活的羡慕,如果通过正当的劳动取得的合法收入与其膨胀的物质欲望相差悬殊,只有通过非法手段才能满足其贪欲,这种心理促使行为人费劲心机造假。追求政绩,保官升官是会计造假的有一主要动机。会计造假很难被查出,比较安全,几乎无风险,即便引人注目且透明度相当高的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被发现的概率远低于1%,低风险又诱发侥幸心理。

二、我国会计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会计信息失真固然有社会环境和会计系统本身的诸多原因,但我认为会计职业道德缺失是最重要原因之一。

道德是一种社会形态,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在每个人的学习生涯中,不论其最终的职业是什么,都避免不了道德教育。而“道德”二字,对于从事会计职业的人来说,更是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然而,近些年发生的公司舞弊事件,引发了社会的思考。

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对于会计这个行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关人员曾做了一个针对财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的问卷调查,调查了100位财务工作者,调查结果显示,如果领导授意你作假帐时,坚决不做假账的财务人员仅占28%,72%的财务人员无论出于哪种考虑,都无法严格坚持准则,依法办事;调查结果显示,100%的财务人员对职业道德现状不同程度地不满意,其中80%的财务人员认为会计行业太混乱。通过调查,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反映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少数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败坏,主动违法犯罪。

2、会计人员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

3、不熟悉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

4、部分公司受利益驱使,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弄虚作假。

造成职业道德危机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偏低,职业操守不高,容易受到利益驱动影响。部分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往往难以抵挡各种诱惑,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共同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筹谋划策,使会计行为偏离了既定的会计目标。

2、会计人员受权力压制的影响。通过调查显示,单位领导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行业职业道德遵守情况。

3、会计职业界自身建设存在较大差距。比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计职业团体只有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会计协会,而且是由财政部管辖的半官方性职业团体;英国就有六大会计职业团体,还成立了特许会计师职业道德委员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还设立了职业道德委员会,解答各种有关职业道德的具体问题。

4、社会不良风气是造成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外部因素。会计行业本身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受到社会各因素影响,特别是在社会体制、观念转变迅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风气对会计人员影响极大。

5、会计职业纪律松弛,外部监督力度不够。我国的会计的相关法制体系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很难从根本上杜绝和防范财务造假行为。另外,近些年来我国的会计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更侧重于会计理论、会计技能的培训,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盲点。

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职业,主要是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行业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正因为会计行业有诚信、真实、可靠地职业本质,才获得了社会的信赖与赞誉。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

会计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密切联系的,具有会计职业特征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坚决纠正会计行业不正之风、清除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充分发挥会计的核算和监督以及参与经营管理的职能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建设。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行为规范化的基础,也是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是树立会计行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

四、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一)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1、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一方面依靠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还要依靠社会教育来强化。会计人员加强学习和教育,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学识、增强本领,而且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只有加强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才能使会计人员树立诚信等职业道德观念,从心理上对职业道德规范有正确的认识。

2、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监督管理体系。监督管理是加强会计队伍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环节。许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以至违法犯罪的案例,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管理监督乏力的问题,要通过监督和检查、督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3、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健全职业道德体系应建立在职业道德规范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对会计和审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情况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表彰或惩罚,促使会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4、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会计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还要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要与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同步,才能搞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在一个道德意识淡薄、公共意识低下、自律意识极差的社会环境中,不可能营造出高品位的会计职业道德。因此优化会计行为的社会环境尤为重要。

(二)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的长效机制

1、建立健全会计法规体系。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不能完全依靠舆论监督来约束,必须要以法规的形式,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处罚力度。

2、健全监督机制,完善有关制度。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不仅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自我觉悟,而且要辅以监督和好的机制、措施来完善。一是要进一步落实好单位负责人会计主体资格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三是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行会计委派制。

3、加强宣传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不仅要强化在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而且还应重视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于会计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在组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时,注意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重,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同时,还应重视舆论宣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牛永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研究》,2009

【2】唐潇泓,《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的思考》,2008

【3】孟凡利,《会计职业道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李裔,《会计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5】李冠众,《会计造假行为心理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3

【6】黄秀云,《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关措施浅谈》,北方经贸,2008

第三篇:国际会计协调之我见

国际会计学习有感

——国际会计协调之我见

国际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会计学科,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和资本投资的日趋国际化而产生并日益发展起来的。 国际会计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套适用于全世界范围的会计原则和方法,实现各国会计的标准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 融入到了国际经济的浪潮之中,任何国家如果要脱离世界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而寻求自身的发展是很难实现的。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进会计标准和会计实务的国际化,为全球贸易往来和资本流动减少成本或者消除障碍,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应用,为会计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并加速了会计的国际化进程。因此,在当今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日新月异的科技背景下,会计国际化已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

然而,会计国际化是一个国际协调的过程,是现各个国家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各个国家都要参与到这个协调的过程中来。因为国际会计协调的都里是经济利益,会计国际化实质上就是各国家之间的利益协调。

一、国际会计协调的含义

什么是国际会计协调?对协调化各家有各家的说法。C.W.Nobes(诺比斯)在他和R.H.Parker(帕克)合著的《比较国际会计》第一版中认为:国际会计协调是指“通过对会计惯例的差异程度加以限制从而增加其可比性的过程”。而L.S.Arpan(阿潘)和L.H.Radebaugh(拉德波夫)认为:“协调就是一种缩小各种标准和实务差异以形成一套严密的可接受的标准和惯例的过程”。J.M.Samuels(萨缪尔斯)和A.G..Piper(皮佩)在其合作的《国际会计:评论》中写道:“协调就是意图归纳不同的制度,把多样化的实务并入和组合成能产生共同协作结果的有序结构的过程,是减少差异的过程。”

总而言之,国际会计协调是指各国有一定代表性的组织机构在国际范围内经过协商讨论和共同努力,确立能为各方普遍接受的最佳会计实务,以期缩小差异,使会计和财务报告实务趋于标准化的各种活动。其核心是会计标准国际化,逐步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比、协调、标准、统一。

二、国际会计协调的必然性 一般认为,世界范围内如果有统一的会计术语和会计程序,大多数国家公认的会计准则,和各公司间可以相互比较的财务信息,这些将会有利于国际经营活动中对各方面参与者的经营决策;有利于各公司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可以在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中更加有效的利用人力、财力和时间;国际金融市场上也会有透明度更高和更准确的财务信息。

国际会计协调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交易双方如果都依据协调一致的会计准则来编制报表、披露财务信息,这将会有利于双方的了解、沟通,从而达到加强合作的目的。

2、有利于促进国际投资的发展。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可信性财务信息,无疑会使投资者明白无误地详细了解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从而迅速做出决断,继而促使国际投资范围的扩展和领域的拓宽。

3、有利于加强跨国公司的管理并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由于跨国母子公司分属于不同

的国家,子公司通常是根据东道国的准则编制财务报表,而母公司则按母国的准则编制,这对母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国际会计协调可以简化财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经营情况的对比、分析和考核评价。

4、国际会计的协调化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节约当前据不同国家法律和实务而编制的财务报表的成本。

三、国际会计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各国会计制度反映着本国特有的文化、政治法律与经济环境,不同的国家集团都趋于维护自己的准则和实务,没有占支配地位的协调意见,所以即使制定了统一的会计准则,也很难强制性的执行。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选择,削弱了准则的统一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起步时期制定的准则,基本上是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准则的结合物,没有达到协调的目的。随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发展,实行“可比性计魁”,对准则进行了重新修订,只规定了两种可能性的方法即基准方法和可参考方法,但还是使准则的统一性受到影响。

2、美国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LASC)的挑战,阻碍了国际会计协调。迄今,美国仍是世界上会计晟为先进的国家,也正因如此,美国会计向国际会计准则的靠拢举步维艰。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面对资本市场的压力有所转变,但是这种转变不是根本性的。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和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会计协调。

3、国际会计准则的执行缺乏强制力和权威性。由于IASC是一个国际性的民间组织,因此缺乏权威性,所制定的准则也就不具有强制力。制定准则的推行又赖于各会员国的支持,并不能取代会员国各自的会计准则,更不能强加于非会员国家。这些国际会计准则能否被接受取决于会计准则的使用者,这就使国际会计准则得不到有力的执行。

4、国际会计准则较适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国际会计协调的重要因素,国际会计准则过多地考虑了发达国家的需求,却较少地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需求。这就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存在的问题。

四、国际会计协调的主要途径

国际会计协调的主要途径不外乎与以下几种:

1、单边协调和多边协调 。单边协调,是指在协调中一方以另一方的会计准则为标准而采取的协调措施。双边协调,即两国之间的协调,指两个国家出于双方利益的需要所进行的会计协调。

2、地区性多边协调,即通过多边协调促进整个地区会计制度的相互一致,采用不同的协调措施,努力向某一既定标准靠拢,以达到各国可接受的程度。与双边协调相比,地区协调的范围更宽,比较难于实施,但它对促进整个地区资金和商品流转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3、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协调。是指各国有一定代表性的组织机构在国际范围内经过协调、讨论和共同努力,确立能为各方普遍接受的最佳会计实务规范,以期缩小差异,旨在国际上建立统一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协调活动。

4、强调实质重于形式 ,评估各国准则在其经济环境下是否符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本原则,考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原则是否也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将实质与形式相结合,并重于形式。

5、在管制与市场解决中权衡,目前,各国会计管制机构在评估各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准则的差异后,认定一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上市公司,允许其可以在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进行选择。

五、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障碍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会计正在致力于国际会计的协调工作,颁布了一系列的会计法规、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工作规范等等。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在会计协调中仍有不足,主要表现在; 认识上存在的问题。(1)一是过分强调有中国特色,过分强调自己的做法;另一方面是过分崇洋,认为国外会计什么都好,自己的就什么都不行。(2)在国际会计协调方面存在单向协调方向。(3)我国目前缺乏对国外会计进行系统和有效研究、介绍的组织者。(3)我国目

前缺乏对国外会计进行系统和有效研究、介绍的组织者。

2关于法律环境方面的问题。会计改革必须与国家实际相结合,有些国际会计准则不准照搬不能借鉴,设计法律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土地所有权、业绩报告、每股收益、雇员福利和养老金会计等。

3关于市场环境方面的问题。我国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正在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而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的公开市场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二是我国的公开市场容量较小,交易品种较少,一些产品和要素因没有活跃交易而无法直接确定其公允价值,也很难参照类似的产品交易的市场价格定价,企业的交换交易也很难执行公允价值。

由于会计协调写寄到国与国之间的双边协调,而各国会计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会计协调可以采取“政府主导、交流与合作、协调规范“的方法和程序,其具体如下: (1)政府主导。在政府的主导下,积极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2)学习借鉴。借鉴必须建立在切实吃透,弄懂国外会计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性的会计双向交流与合作十分必要。(4)协调规范,各国会计都在自觉 的缩小差异,趋于统一,而协调规范各国的会计实务和会计准则是工作的要点。

六、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采取的是互动模式,因此我国在会计国际协调时既不能消极对待,也不能盲目跟进,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立足于 国当前的会计环境下,我们应积极地参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我们需要继续关注国外会计准则的最新发展,国际会计准则建设和国际会计协调的步伐,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协调的重点问题,紧跟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及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与我国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际会计资源,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推进我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

第四篇: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比较之我见

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大兴分校 张晶

摘要:我国的会计体系分为企业会计体系和预算会计体系两大类,而预算会计体系又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两个分支。预算会计改革后,把事业单位会计同行政单位会计区分开来。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存在着较大的区别,通过本文的比较,可以更深入的掌握事业单位会计的精神实质。 关键字:事业单位会计 企业会计

区别

我国的会计体系分为企业会计体系和预算会计体系两大类,而预算会计体系又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两个分支。预算会计改革后,把事业单位会计同行政单位会计区分开来。通过对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的比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二者的区别,有利于理解和掌握事业单位会计的精神实质。

一、会计核算基础不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预算会计可以采用不同的会计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我国的事业单位在进行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还可以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因此,事业单位对预算资金的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以收入实现制为基础,对经营性收支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而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会计要素构成不同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二者的资产和负债从他们的本质上基本是相同的,其他几类要素在实质上有较大的区别。

(一)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事业单位当中的净资产是政府与非盈利组织所拥有的资产净值,产权单一,是预算会计所特有的。企业会计中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所有者权益,它是各种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同时,它也是与债权人权益相联系的概念,它们共同构成权益概念。显然预算会计中的净资产没有上述明确的所有者权益特征,因而在预算会计中采用净资产命名以区别于企业会计的所有者权益命名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合适的。

(二)收入:事业单位和企业都有收入要素,名称虽然一致,但在本质上有较大的不同。事业单位的收入指国家或单位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主要从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取得的收入。事业单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通过上级拨款,所以具有非偿还性的特点,他的目的是为了补偿支出,而不是为了盈利;而企业的收入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企业收入的实现主要是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产生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企业盈利。

(三)支出与费用:事业单位的支出是指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以及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开支。事业单位的支出有着财政资金再分配以及按照预算向所属单位拨出经费的性质,其目的只是为了耗费。而企业的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其目

的是为了取得营业收入,获得更多的新资产;只有那些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各种支出,才是费用。

(四)利润:利润是企业特有的,指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而事业单位没有利润这个会计要素,因为它是非盈利组织,不涉及到盈利问题,所以也就没有利润。即使有一定的经营活动,期末也只是结转到“结余”。

三、会计等式不同

事业单位的会计等式是“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此等式为动态等式,反映单位在业务营运过程中收支结余情况及净资产的增值情况。因为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上级拨款取得的,所以要严格监督各项支出的耗费,因此要采用动态等式,资产负债表也是以此等式为依据的。

企业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此等式为净态等式,反映了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归属关系,表明了企业和所有者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同时,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四、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有其特殊性

在预算会计中,有一些核算内容和企业会计有明显的差异,有其特殊性。

(一)固定基金:事业单位核算固定资产,需设置“固定资产”和“固定基 金”两个账户。固定基金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 一般由财政或上级主管部门拨款,也可以是其他单位投入或融资租赁。事业单位的支出具有消耗性与不可补偿的特点,所以无需计提折旧。而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磨损,要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逐步转移到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中去。

(二)专用基金:专用基金是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设置的专门用途的资金,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和住房基金,各项专用基金都规定专门的用途和适用范围,除财务制度有特殊规定外,一般不得挪用、占用。

(三) 投资基金: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一般与投资基金相适应。不仅要设置“对外投资”账户,还要设置“事业基金—投资基金”账户。

(四)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事业单位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内部成本核算。

以上仅仅是两者不同表现的一部分内容, 还有大量细节性差异,不再冗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两类会计的差异将会逐步缩小,但不可能消灭差异。

参考文献:

李海波 刘学华, 《新编预算会计》,2007 邵积荣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在核算的差异及成因,《中国工会财会》 ,2002

作者信息: 姓名:张晶

单位: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大兴分校

电话:15901357526 邮寄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兴华南里2-2-302

邮编:102600

第五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

[摘要]中国会计业正在走向世界,每个会计人员必须从自身做起,不负重望,以严明的态度约束自己,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感召世人。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意见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活动、处理会计关系时所形成的职业规律、职业观念和职业原则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经济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保障,它直接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也关系到各种会计行为的规范,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任何造假的背后都牵涉到利益的驱动,这无可非议。由此,引起人们对会计诚信,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质疑:诚信何在?道德何存?

作为一名会计人,对于人们的疑问,我们责无旁贷。诚然,人与人之间需要诚信,会计更需要诚信,会计人尤其要讲究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既是会计人员在本行业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范,也是会计行业对社会所应负的责任和义务。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会计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有会计工作,就有会计人员,就有会计职业,就有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不只是单纯的计数、记账,会计人员不仅要为政府机关、管理机构、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这是现代会计活动赋予会计人员的更高使命,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正如朱熔基总理所要求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当今社会,人们痛恨假情假义,呼唤诚信,寻求职业道德。当然,就整个会计行业而言,主流是好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众多的会计人员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成果。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处于利益主体的中心,由于多元化利益的驱动,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也难免受到利益的驱动。少数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抵挡不住各种诱惑,不能坚持原则,谋取私利,贪赃枉法。如汉寿县某联校,会计、出纳联手造假,以“集资”为名,骗取50多万元,私办石英砂厂,结果砂厂破产,集资款无法偿还,直至内审清查,才真相大白。

二、违背执业准则,弄虚作假。少数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甚至注册会计师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标准,明知有假而报假,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近几年来,这类由虚假审计报告引发的“北京长城”、“深圳原野”、“银广夏”等一系列事件,不仅给我们注册会计师行业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也给国家和社会公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造成以上会计职业道德缺乏的原因,应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去剖析:

主观上,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有些会计人员不是专业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而是半路出家,缺乏自我控制意识,每天与金钱打交道,经不住诱惑。俗话说得好:“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广厦千间,夜眠八尺”,金钱本身并无罪恶,但如果抱着贪婪的心理去看待和追求金钱,欲壑难填,就会因利欲熏心而钻进“钱眼”,最终罪责难逃。

客观上,市场经济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冲击,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意识抬头,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所削弱,致使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社会风气受到污染。同时会计执业的客观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有些领导的职业道德并不见得高,为了自己的政绩授意指使甚至强令会计人员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一旦违背他(她)的旨意,会计人员就面临下岗、炒鱿鱼的困境。因而,有些会计人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说到这一现象,不由得想起外国的会计环境,它值得我们借鉴。其中,《芬兰的领导最廉洁》一文中写到:“该国三十多年来,只发生过一例官员受贿案。芬兰高度廉洁的自觉性,得益于政府自成体系的监督。芬兰设立了司法监诉官制度,其任务是通过公众和媒体监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中的公职人员。司法

监诉官有独立权,不受其他部门牵制,他们可以对所监督的机构进行调查,而不必提出调查理由——严格的监督杜绝了一些人的侥幸心理。有了政府官员的清廉,会计环境自然也就清洁得多了。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能有效地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人员必须遵守《会计法》所规定的各项制度,这是强制的、无条件的,同时得自觉履行会计职业道德原则。会计人员要培养高尚的品德,不仅需要努力认真地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提高对现代会计的认识,而且要自觉反省自己,以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战胜错误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一个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反复地进行就能形成在会计管理工作中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也就形成了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

会计人员俗称“账房先生”,这只是表面现象,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德、能、勤、公、廉、俭六个方面的素质。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并熟悉国家制定的各项财务法规、方针、政策,严格贯彻执行和遵守经济法、会计法、证券法、税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制度,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自身修养。另一方面,还应掌握时事政策知识、财政税务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电脑操作知识等相关知识。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具有实事求是的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行为端庄、生活严谨的作风,讲求实效、雷厉风行的作风,艰苦朴素、大公无私的作风,平易近人、以诚待人的作风。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反腐倡廉,进而有助于形成全社会的清正廉洁之风。

现实生活中,诸多的贪污、行贿受贿、大吃大喝、铺张浪费,都要经过会计人之手。当然,这些现象的主要责任人可能不在会计人员,但与我们的会计人员屈从压力,不坚持原则大有关系。消除腐败,有赖于各种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用好《会计法》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同时,必须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之能用会计职业道德来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责任心和荣誉感,正确使用自己的会计权力,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会计义务。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从机制上制度上加强建设

建立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开放的系统工程。主要由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和惩戒规范构成。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职业活动中的一种行为准则和标准,是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坚持原则、客观公正、提高技能和奉献社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二、从会计人员的思想观念、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方面加强建设。

思想上,会计人员要有一颗异乎寻常的心去看待每天经手的金钱,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象郑培民一样信奉“情浓钱淡,永保清白”。人吸天地灵气,食五谷杂粮,有欲望,这无可厚非,关键是,人生该如何把握这种欲望的“度”,使之不涸不竭,不盈不溢,不泛不滥。职业道德上,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职业道德,会计行业也不例外。职业道德是无形的,是靠广大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营造出来的工作氛围,是一种雷厉风行、奋发进取的工作作风,是一尊实事求是、公正执法的形象,是为社会公众所首肯、所赞许的一种精神风貌。

行为规范上,要求会计人员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节俭的工作作风,求实的创新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真正热爱会计事业,才能把智力、体力的付出看成是人生的一种追求,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钻研技术和精通业务。

节俭是永远的美德,作为一名会计人员,不仅要为企业出谋划策,而且要为企业开源节流,做好领导的好参谋和好助手。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优秀的会计人员脚踏实地,不做表面文章,不虚报浮夸,不为保身谋利而趋炎附势,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是对未来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预见,有超前意识和独创性,知难而进,迎风搏击。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社会。有了这种境界,就会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殚精竭虑地为公众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讲求会计诚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中国会计业必将走向世界,其执业水平和执业作风必将经得起严峻的考验,每个会计人员必须从自身做起,不负众望,以严明的制度约束自己,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感召世人。

参考文献:

1、《财务与会计》

2、《湖南审计》

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题讲座》

上一篇:会计科目与会计要素下一篇:会计法律制度与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