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焦庄户地道战有感

2022-10-17

第一篇:参观焦庄户地道战有感

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活动策划

一、 活动主题

弘扬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 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历史,学习抗日战争期间英雄的事迹,精神。弘扬名族精神,树立“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 活动参与人员

xxxxx同学

四、 活动时间

2016年12月4日(周五)下午12:20 活动来返车程所需时间共计两个小时三十分钟

五、 活动地点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六、 活动的参观安排

1.12月4日(周五)下午12:20教学楼前集合,12:30上车出发。

2.下午2点到达地道战门前集合准备换取门票 3.在景点内集合由主持人来介绍地道战的历史文化 4.由主持人来宣布活动内容,依次进行:合唱院歌、学生代表讲话、合影留念、进行参观。

5.参观后由老师做最后总结,讲述观后感言。 6.下午4点由焦庄户地道战统一返回校园,后期提交观后感言。

七、 活动经费

租车费用:1800元 门票:免费

八、 活动主要负责人

xxxx 联系方式:1XXXXXXXXX4

第二篇:观焦庄户地道战旧址有感

听老师说要去参观地道战遗址,我们大家都非常兴奋。由于电影《地道战》的缘故,我一直对那些地道、对那些创意挖这些地道的当地人民充满好奇与遐想,想看看是怎样智慧的人民,能够利用自身的环境,将来犯的日本侵略军打得人仰马翻。

以前都是从历史书上和电影上对地道战有了一些了解。但不是特别明确。于是就上网查找了很多关于地道战的资料,以便参观的时候能够更好的理解当时的战争情况。

现在先简单的介绍一下焦庄户地道战:

焦庄户地道战旧址 ,位于京郊顺义县焦庄户村。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曾广泛开展地道战、地雷战打击日本侵略军,焦庄户的地道就是平原地区人民在与日军作战中形成的,曾被誉为"人民第一堡垒"。焦庄户地道是一座能打能藏、可守可攻、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焦庄户村内及连接邻村的地道全长约33华里,内设有了望口、射击口、暗堡、大炮楼、指挥所,纵横交错、户户相通。焦庄户的民兵和群众利用地道隐蔽物资、掩护伤员、消灭来犯之敌,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焦庄户人民利用地道奋起自卫,痛击来犯敌军和反动地主武装,使地道成为一座消灭敌人、保护自已的地下长城。焦庄户人民依靠地道创造出光辉的战绩。据统计,1943年至1948年间共与敌人进行战斗150余次,击毙击伤敌人130多人,俘虏敌人60多人,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以极小的代价沉重打击了来犯之敌。1964年,在焦庄户村建立了纪念馆,除陈列图片、资料及部分实物外,还开放了地下干道500米,供广大群众参观,使人们生动形象地了解战争年代的艰苦斗争情况。1979年,焦庄户地道战旧址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为纪念"七七"抗战爆发50周年,重新修建了焦庄户地道旧址纪念馆,国防部长张爱萍为纪念馆题写了门匾。修复后的抗敌炮楼和数百米地道,都再现了焦庄户人民抗敌斗争的业绩。

2010年10月23日,期待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当车慢慢驶入焦庄户这个安静的小村庄时,我们有些按捺不住了,变得异常兴奋。我们刚走进由张爱萍将军题写馆名的展览大厅,就被这眼前琳琅满目的冀东军民抗击日寇的照片、实物、图表、模型所深深吸引。听着导游人员的介绍,仿佛把我们又带回到那不堪回首的烽火岁月。

纪念馆共分4个部分。陈列内容以照片、实物为主,馆内还修建有以抗战英雄为造型的浮雕群和大型立体沙盘。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大家迫不及待地钻进了地道。参观的人很多,大家非常有秩序的排着队,一个一个的进入了地道。地道的宽度只能容纳一个半人,高度也只有一人高,里面的空气有些潮乎乎的,地道里还有很多岔路,没有引路人的指引,恐怕真的会走不出地道来。进了地道,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人民的智慧以及人民力量的不可战胜。地道不仅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地道里还分布着许多射击孔,这些射击孔都只有一杆枪管粗细,对着交通要道,从地面上是绝对难以发现的。我们曾看过《地道战》这部影片,看到日本鬼子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子弹时,他们都傻了,根本不知道子弹是从哪儿发射出来的,一点办法也没有。最巧妙的是地道的进出口,有水缸进出口,有灶台进出口,甚至还有马槽进出口。参观的人不免发出感慨:难怪日本鬼子掘地三尺都找不着地道,这样聪明的机关只有中

国人才能想得出来。今天当我们自己身临其境时,感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在那样一个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形势之下,我们中国人没有被吓倒,运用聪明才智与日本侵略者周旋,把他们打得不知所措,气急败坏,为中国人争了口气。

我们应该向领导焦庄户人民群众抗击侵略者的党员们学习,学习先辈们的光荣传统,主观上树立向群众学习观念,行动上主动争取并创造机会与群众接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疾苦与需求,发现群众的创造与发明,总结经验与教训,将发展与群众的需求联系起来。

回顾这段历史,就是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握现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通过这次活动,全体参观人员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的活动也能增强一个支部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激发人的热情和青春活力,给大家提供了一次很好的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现在有些青少年的反日情绪越来越强烈,我觉得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地抗日战争纪念馆应该增加一些内容,让参观者体会到,他们所应憎恨的不应该是日本人民,而应该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让青少年知道,战争不仅会给其他国家造成灾难,也会给本国人民带来痛苦,从而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侵略战争。

地道战是平原人民对敌斗争的伟大创举,在河北平原抗日斗争史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展现了抗日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人民游击战争恢宏瑰丽的场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记住历史,记住那一段在中国历史上到处是腥风血雨的日子,不忘铁蹄下山河沦陷的苦难,不忘硝烟弥漫下战争留下的创伤。

匆匆的岁月随风逝去,我们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我们是在重温历史,记住历史,在追寻着那永远不被磨灭的历史,也是让后人沿着先辈的足迹永远走下去 ……

第三篇: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

研发一支部红色之旅

——参观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提起地道战,相信每一个80后的心中都有一个情结,那就是小时候看地道战电影的时候,从心底涌上的那种敬佩和痛快淋漓之感。在大家的期待下,我们支部的焦庄户地道战参观之行终于启程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顺利到达焦庄户。焦庄户位于北京顺义区东北部,东南接唐洞村,西北靠大北坞,因姓得名。村内有焦庄户民兵革命斗争史陈列室、焦庄户地道战遗址,为市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地道保存最完好的地方。由于战绩卓著,顺义县人民政府于1947年10月授予焦庄户“人民第一堡垒”锦旗,并把它插在18米高的民兵指挥楼上。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纪念馆的展馆参观区。一进展馆参观区的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抗战历史人物为造型的浮雕群,他们个个斗志昂扬。当大家看到制作精美的地道示意图展现在脚下的时候,每个人都放慢了脚步。如果说万里长城是古代人民留给后人的琦丽的瑰宝,那么我们可以说冀中平原下那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地下巷道就是我们抗日战争时期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最有力的见证。

1942年,日伪军包围该村,群众利用地道掩护八路军干部安全脱险。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年2月间,村民兵与国民党六十三联单师所部及地主武装一千四百余人进行战斗,村民财物被掠一空,房屋大部被烧,但因有地道掩护,民兵伤亡很少。

参观完展厅后,我们终于开始下地道了,地道有一人高,一个半人宽,弯弯曲曲,纵横交错。里面安装了可供防水防毒气用的翻板。地道内设有单人掩体、作战指挥所、会议室、休息室、水井口等。地道中有一段比较矮的下坡路,大家都得猫着腰才能过去,弯着腰一路小跑的钻过地道的时候,有一种真实投入战斗的感觉,也想起那些革命先辈们就是在这条道上一遍一遍走过的。我们从地道入口进去后,途经灶台口,最后从驴槽口出来。 参观之后,我们支部随地进行了实地拓展训练——团队丛林穿越,共有四道难关,每一关都要经过几次艰难考验才能到达最后的丛林滑锁,其中包括穿越隧道、泰山荡秋千、垂直降落、自投罗网等。在活动进行中,一次次的体能和耐力的挑战,让很多队员望而却步。当体力不支软梯爬不上去、惧怕空中荡秋千、不敢自投罗网时,是团队中后面的人给前面的人以鼓励,先过关的人给后面的人传授经验,在大家的互帮互助下,在一声声的鼓励声中,攻破了重重难关。最后我们的团队没有抛弃一个队员,而是让每个队员都体验到了丛林穿越的冲刺快感。

拓展训练结束后,我们研一党支部的活动也随之告一段落。此次参观活动算是圆了儿时的地道战梦,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力深深的留在我们心中,同时团队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在丛林穿越活动展现的淋漓尽致。我们深刻认识到唯有团结起来,不断开拓创新,才能让我们的企业构筑起自己的长城,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篇:参观冉庄地道战有感

5月民进××市委组织全体会员和积极分子到抗日战争革命根据地——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学习,深入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学习教育活动。大家先后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陈列馆、冉庄抗日军事指挥所,并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到地道感受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据陈列馆讲解员介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八路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人,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共产党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兴高采烈,学习了党的历史,重温了党的光荣传统,过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

这是我第一次来冉庄地道战,这次活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我们正开展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就是要求我们年轻会员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代革命家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动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年轻会员应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体要做到三个“始终坚持”:

一、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这是学习的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规定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制度发展的方向,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始终坚持这条发展道路,是本会长期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形成的最基本、最广泛、最深刻的共识,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共同任务。

1 中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国的国情和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优势在于:既能实现广泛的民主参与,集中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智慧,促进执政党和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又能实现集中统一,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求;既能避免一党执政缺乏监督的弊端,又可避免多党纷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混乱和社会不安定团结。

二、始终坚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学习的关键。

要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自觉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建言献策、分忧解难。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始终不渝地与共产党同心同德、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生活幸福的长期斗争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向世人昭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找到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找到了一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

2 实践充分证明,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把广大人民团结起来,使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实现共同利益、共同事业、共同理想和中国更美好的未来,同心同德地共同奋斗。

三、始终坚持弘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这是学习的重点。

学习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新形势、新阶段的全新事业,我们要将老一代民进领导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坚持爱国主义、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参政为民、坚持发挥特色、坚持与时俱进的五项准则,以及民主、团结、创新、奉献四种精神这些宝贵财富继承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还要不断从工作和实践中赋予优良传统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新的时代精神,使民进的优良传统得以创新和发展。努力将民进建成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参政党队伍,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通过参观学习,我感到新时代新形势要求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要以实实在在地行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强大和进步增砖添瓦。

第五篇:参观地道战-欧阳彤欣

参观冉庄地道战

这个周末,我们学校组织四年级全体同学去冉庄地道战参观。这天一大早就有6辆大巴车整齐的在校门口排着队等着我们上车。我们陆续出教室站队,在老师的带领下,各班同学有秩序的上了车。校长一声令下,6辆大巴车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虽然天空阴沉沉的,还下着小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兴奋的心情。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不一会儿就到了冉庄地道战遗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硕大的横匾,上面写着“冉庄地道战纪念馆”。一位解说员带我们进入了纪念馆。纪念馆里陈列的物品和展示的画面,让同学们大开眼界。一块会发光的动态演示墙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画面里描绘出了老百姓在地道里和日本鬼子作斗争的情景。从中我知道了地道不仅可以躲避、攻打敌人,还有防水、防火、防烟的作用。老百姓们在挖地道的时候早已有了防备。我真佩服他们的聪明才智呀!在馆里,我还看到了老百姓们的衣服、用过的武器、挖地道的工具和一些被日本鬼子杀害的人的图片,使我对日本鬼子更是恨之入骨。

我们从纪念馆出来后,进入了地道。地道又矮又窄,还很阴冷。我发现我每走一小段路就有一块木板,解说员说里面有刺,是对付鬼子的武器。这时我向旁边看了一眼,我被吓了一跳,有两个大笼子,里面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听说是关押日本人的地方。

我们走出了地道,来到了村庄。我发现每家每户都有好几个地道,

水井、牲畜圈、灶台、床下面,到处都是地道,真是户户相连、四通八达。

我们边参观边照相,留下了很多有意义的情景。最后,同学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觉得这次参观真是一次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啊!

2013年4月20日

上一篇:村官岗前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城关小学教师培训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