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地道战有感范文

2022-05-28

第一篇:看地道战有感范文

观《地道战》有感

龚** 在繁多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影片中,存在着一颗发光点,它就是《地道战》。《地道战》是1960年代中国战争电影的经典之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部电影曾被作为“人民战争”教学片,从1966年至1970年,全国只放三部电影:《地道战》、《南征北战》、《地道战》。观看地道战之前,我是好奇的,究竟是怎样一部影片才能成为中国战争电影的经典?观看《地道战》之后,我是震撼的,令我为之震撼的不只是电影情节的逼真,还有智勇双全的高传宝、忠诚的老钟叔以及英勇无畏的战士们的智慧。

1942年到1944年中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实施了三大策略:“杀光”、“抢光”、“烧光”。冀中人民由于兵力不足,不能对抗敌人,就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创建地道战以后,敌人就开始往里进攻,想方设法地破坏,但是聪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来防备,敌人没有得逞。他们既怕又恨,但对于冀中人民没有办法。在地道里作战时,民兵队长高传宝利用人群来传播消息,使队长的意思能传播给人群。人们有了地道战,敌人的“扫荡”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胜利。是什么促使他们这样步调统

一、携手并肩地战斗?是我们的民族魂——爱国情。

所谓地道战,就是把家中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有一次,小鬼子山田队长率日军在天黑之际偷袭高家庄,这事被老钟叔发现了,高老钟意识到鬼子进村将是老百姓的一场灾难。面对凶恶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来到村中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那口报警的大钟,就在钟声回荡在高家庄的上空时,山田的枪声也响了,这位忠诚的老钟叔倒在了山田的枪口下„„高家庄人民被激怒了,他们望着老钟叔的遗体,立下了铮铮誓言,他们要为老钟叔报仇。忠诚的老钟叔令我十分感动。

《地道战》拍摄于1966年,特定的历史年代使其被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在影片里,深刻、成功地反映出了中国人的本色。在外族入侵之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并不只是一味地忍受苦难,而是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在一起,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地道战,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不仅保卫了家园,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也向共同团结一体反法西斯的各国人民展现了人民战争的无穷威力,增强了世界人民反抗入侵的信心,更是凸显了中国人的本色。

通过观看《地道战》,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们要学习高家庄人民那种爱国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作风。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能作的就是好好学习,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把口头的爱国化为实际上的行动。

第二篇:观地道战有感

“地道战”观后感

——地道战的利与弊

《地道战》是中国早期电影的代表作,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任旭东担任导演和编剧,于1965年拍摄完成,该片将丰富多彩的战争史实、形象鲜明的战争英雄和军事教育内容有机巧妙地融为一体,生动地描述了由隐蔽地道发展成战斗地道再到联防地道这一特殊战场的发展过程,展现了抗日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人民游击战的瑰丽场景,充满机智的细节构思和昂扬乐观的音乐基调,为影片增添了艺术感染力。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部电影曾被作为“人民战争”教学片。直到今日,50年的时间过去了,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也将该片作为经典回顾影片多次播放,收视率极高,而该片主题曲也作为红色歌曲传唱至今。影片主要讲诉日军侵华时,在1942年的中国冀中平原上,为抵御敌人“杀光、烧光、抢光”的“大扫荡”,高家庄英勇的的男女民兵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利用新创造的斗争方式——“地道战”沉重打击了敌人的故事,显示了人民战争的无穷威力。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为人民战争拥有的高超智慧所深深折服,但是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我也发现地道战并不像电影中所描述的那样无坚不摧,地道战也有其致命的弱点,下面我就了解到的信息对地道战的利与弊作简要的分析。

地道战的高明之处首先体现在它巧妙地运用了其地理优势,起到了躲避和防御的作用。冀中为平原,从军事角度讲,不易进行躲藏,因为缺乏可以作为掩护的山丘和树木、岩石等,易攻难守。在这样的情况下,地道战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将战场由地上转移到地下,人们在地下铺开纵横交错的地道网,敌人来了我们就组织大家钻到地下躲避,敌人走了我们就又钻出来。即使敌人慢慢发现了地道的秘密,往地道里放水、放毒烟,企图把人民群众困死在地道里,我们也有办法解决,只要多挖两条地道把水引走,或者在地道下安一块挡板,就基本能把不多的毒烟挡在外面,使之不能造成威胁。而且,出于对地下情况的了解和恐惧民

兵的埋伏,敌人也不敢下到地道里面去,就只能在上面干着急,这样一来,地道首先起到了隐蔽和防御的作用。

第二,地道战的灵活性和隐蔽性成为了民兵的坚强堡垒,使得战场被隔开,我方采取打伏击的方式,而敌人却处处受挫。看过地道战的人无不对地道的精妙构造拍手称奇,光是为了隐蔽洞口,我们的民兵就体现出了非一般的智慧。用墙壁、水井、土炕作掩护,为使敌人不敢进入已发现的洞内,在洞口修筑陷阱、安防地雷、插上尖刀、或者挖掘综合交错的棋盘路,让敌人摸不清方向。这样,就把敌人和群众用地道分开来,敌人没法对我们造成打击,而敌在明我在暗,人民群众掌握了作战的主动权,冷不丁地,敌人就会被突然从地道中钻出的民兵来个突然袭击,等到敌人缓过神来,民兵早就躲回地道了,对此,鬼子只有恨得咬牙的份儿却无还手的能力。因为是打伏击,所以只要会开枪,只要跑得快,不管妇孺皆能进行战斗,所以,这又无形中增添了我方的优势。纵然是敌人下到地道里来了,我们也不怕,因为敌人对地道的熟悉程度是绝对没有人民群众深的,所以在地道中的行进速度也绝对比不上群众,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顺着地道逃出村子,脱离敌人的包围,等到敌人撤退了,我们再折回,这样一来就有力的保护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第三,地道的连通决定民兵可以快速、安全而有效的将散开的兵力集中然后集中火力歼击敌人,同时又可以迅速分散和躲藏,这样一来,又便于在我方处于劣势的时候撤退以保存实力,减少伤亡。敌人永远不知道对手在哪儿,只能战战兢兢地前进,等着吃暗处的民兵的枪子儿。由此来看,地道战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第四,地道战与地雷战的结合,构成了有力的联防与进攻战争模式,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对平原地区进行严酷的反“大扫荡”斗争起了重大作用,例如,据史料记载,1943年3月,驻灵寿的日伪军200多人包围了正定县高平村。拂晓,敌人开始进攻,群众已进入地道,民兵游记组、爆炸组利用地道工事监视敌人。当敌人进入地雷阵时,先后两次拉响4枚地雷,炸死20多个鬼子,敌人吓得在街上乱跑,又接连爆炸了9个地雷,加上手榴弹和冷枪,打得敌人乱跑乱窜,防不胜防。至中午,敌人伤亡40多人,狼狈逃回据点。

地道战的确有其独一无二的优势,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地道战也存在不少的弊端。

第一, 地道的挖掘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更何况是结构复杂,机关重重的地道,这无疑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在那样一种情况下,为了保密,地道的挖掘工作只能在晚上秘密的进行。群众白天要进行劳动,晚上还要就着火把挖掘地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干扰了群众的生活。

第二, 地道下条件有限,环境恶劣,先不说地道不通风,大量的人的存在情况下有呼吸困难有可能导致窒息死亡,典型的案例就是重庆的防空洞就曾经出现过因人员过多,气流不畅而导致的集体窒息恶性悲剧。再者,地道下也不宜进行任何生产活动,不能烧火做饭,也不能洗衣,就连上厕所也受限制。所以,当地道用于躲避的时候,其实很多情况下是极不便利的,如果是长时间的躲避,那问题就更多了。

地道战的致命弊端也是由其本身决定的,尽管地道可以有很多出口,很多条不同方向的分支,但是,正如我上面提到的,平原少可以作为掩护的设施,再用心掩饰的洞口也有暴露的一天,一旦敌人将所有的出口都找到并堵死,那么,地道就成了一个完全密封的空间。鬼子即使不敢下到地道里,也可以守住洞口,群众在里面无疑就存在饿死的可能,或者鬼子往地道中投方大量毒气,群众也只有死路一条。更危险的是敌人找到一个可以顺利进入的洞口,那么,躲藏在洞里的群众将只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无任何反击能力。史料同样记载:在当时的河北冉庄北潼村,由于洞口暴露,一天之内,竟然有数百名村名惨死在了地道中。北潼村当时已经有了一个长达10余华里的地道网,然而,就是这个地道网却成了日军事实大屠杀的地方。这是自日军扫荡以来发生在地道内的最大一起惨案,当时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机关报详细地报道了这起案件,整个华北为之震动!

由此看来,地道战也并不是十全十美,但是,人民为了抵御外侮而进行的反抗和斗争是值得鼓励和学习的,人民武装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更是伟大的。

第三篇:观《地道战》有感

今天我高高兴兴的到政府去观看了《地道战》这部电影,感到无比的兴奋与激动。

《地道战》这部电影主要讲了:有一天,可恶、令人憎恶的小日本鬼子来到了一个村子里,无情地抓了居住在这里的所有村民,只有一位老师、麦包及麦包爷爷和其他几位孩子顺利逃脱。躲在了麦包家里的地道,在这种险恶的地方,鬼子随时都有可能发现他们。但他们还要想尽一切办法营救生命难保的村民们,随后就展开了一场激烈而搞笑的地道战。

电影中的麦包可真是个足智多谋、有胆有识的小伙子呀!在一次次难关里以自己的聪明、勇敢战胜了他们。他们的老师也为这次战胜取得成功做了巨大的贡献,要想,那个跟日本鬼子到山顶的时候自己也是自身难保,却要完成一个非常艰巨,但必须完成的任务。

我们要做个爱祖国、爱人民的好学生。要像电影中的麦包学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退缩,要勇敢的面对一切。

孟塘镇中心学校四年级:黄舒琦

第四篇:观《地道战》有感

抗日战争中,我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1942年,日寇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我根据地人民为了抵御和打击日寇,想出了不少巧妙的办法,地道战就是其中之一。

冀中地区高家庄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把几家的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留几处出口,用以和日寇周旋。但是在一天夜里,黑风口据点的日寇偷袭高家庄,高老忠敲钟警告壮烈牺牲,地道遭到了敌人的破坏。高家庄人民总结教训,将仅能容身的地道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击的多功能地道。

1943年夏天,高传宝利用地道的翻口击毙了混进高家庄的特务。日军分队长山田纠集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行报复,但却被在地道内神出鬼没的高家庄民兵们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高家庄人乘胜前进,把地道从村内沿伸到野外,成为纵横交错的地道网络,变防御为进攻。区长赵平原制订了“围点打援”的战术,想吸引黑风口的日伪军出洞,但是狡猾的山本,却以偷袭高家庄的办法来解西平之围。

高家庄民兵和八路军主力及游击队一道并肩作战,一举拔掉了黑风口据点,消灭了进犯高家庄的敌人,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该片以冀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地道战,显示人民战争的无穷威力。它将丰富多彩的战争史实、形象鲜明的英雄人物和军事教育的内容巧妙地融合为一体,生动地描述了由隐蔽地遭到战斗地道再到联防地道这一特殊战场中的发展过程,展现了抗日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人民游击战争恢宏瑰丽的场景。充满机趣的细节构思和昂扬。乐观的音乐基调,为影片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第五篇:观地道战有感

观焦庄户地道战有感

依稀记得小时候跟大人一起看《地道战》场景,总会为劳动人民用智慧把敌人打的落花流水而激动万分,我想那大概就是儿时对爱国之情的浅显认识吧。那时只能通过屏幕来了解人们在地道里救助伤残部队和转移劳苦大众的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对爱国之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对地道战的认识依旧停留在影视层面。直到上了大学,这次老师组织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通过在这里看展览,了解地道战的历史:钻地道、参观抗战民居、看抗战电影,甚至可以亲自打一场“地道战”,真实体验抗战时期的战斗生活。才真真切切地体会了在地道里穿梭的艰难,才进一步了解到当年光景下,劳动人民是以怎样的心情和毅力,怎样的热忱的爱国救国之情用手中的头一点点的挖掘出可以自由活动的地下“根据地”。它们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敌后根据地人民群众的辛劳的结果。他们凭借自己的双手,一锹一锹地挖,一担担地挑,一寸一寸地推进,硬是在地下创下了如此宏伟的抗敌工程,这不得不让我们肃然起敬――他们明知强敌当道,敌人装备精良,仍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力量给敌人以迎头痛击。

地道有一个洞口作为入口,我想在那时,它一定是被什么东西覆盖着的吧,就像是一个密室的钥匙。台阶有些陡峻,几个人掺扶着走进了深邃的地道,蜿蜒曲折是看不见尽头的,沿途只有简陋的墙壁,昏暗的油灯,另外有很多的掩藏地---有的是单人掩体,亦或是双人掩体,它的高度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我能想象当敌人来袭时,游击队员躲在这个掩体中把敌人轻松制服的情景------就像《举起手来》当中人

民群众打击敌人那样。往前越发变得曲折,连高度也降低了,似乎只有60---100厘米的样子,虽然有些呼吸困难,内心有些害怕,可越是害怕越是弯着腰快步穿梭,竟然有种密室逃生的感觉,似乎外面甚至后面有敌军在追赶我们,倒是像在教育我们——为了活着我们必须克服这小小的困难。再往前有鹿台,有通往水井的小路,像是多个岔口,仿佛稍不留神就会走上岔路,很难想象我们会进入哪。,那种压迫感几乎把我们吞噬,好在细心的导游早已经把路标给我们指好,让我们能在不慎掉队时顺着路标赶上大部队,防止了意外发生。在险些迷路的过程中,我倒是学会了一种心态----眼前的情形越是令人恐慌越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因为只有镇定才能救人出绝境而不是慌张,而且这里的回声特别的厉害,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倒是很有可能把人吓到。这让我觉得当时的焦庄户人民不仅有很高的智慧而且连心理素质也是非常优秀。一顿蜿蜒曲折,一路奔波终于走到了另一个出口,出来的那一刻真的有一种解放的感觉,我们为自己“重见天日”欣喜不已。试想我们只是在和平年代走了一遭地道就有这么复杂的感受,那在战火纷飞的那个年代呢,人们又要承受多少?真正的“重见天日”应该就只有在解放的那一刻吧,那一刻他们终于可以好好的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我们不得不承认劳动人民是多么伟大,没有他们的智慧和努力,不知道光明会何时到来,是他们给黑暗的世界注入点点光亮。

出口通向一个大院,院子里有很多的槐树,我想它算是最有资格的见证者了,见证军民一心争取光明的过程。看到那房门上的黄橙橙的玉米了吗?我想那一定是哪个在这里居住过的军人留下的吧··

这个大院里一切的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普通就似一个平凡的农家小院,但是回想起那悠长的地道,我才意识到这平凡的土地上覆盖着多少历史印迹,这些历史车轮碾过的岁月正是等待光明到来的年代,是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做铺垫的时代,我们更加不可以忘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伟大的劳动人民,用自己薄弱又强有力的肩膀帮助那些前线军人一起对抗敌人。所以让我们向这些曾经参加过地道战的所有伟大的人民深深鞠一躬,表达我们的敬意,真诚地说声“谢谢”!虽然参观的日子已经过去许久,我的心仍然难以平静,我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可以去那里看看,亲自体验一下在地道穿梭的感觉,更加了解咱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热爱我们的国家吧,热爱我们的人民吧,把最深的敬意给他们,让他们看到作为社会新生代力量的我们是多么朝气蓬勃,多么热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土地··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像当年的他们,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赵珊珊 09人力1班2010/11/19

上一篇:课后感想模版范文下一篇:课间游戏大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