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道德引领

2022-09-10

谈起道德, 一般人都会认为这是政治课的专利。其实,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道德引领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才是终生的, 甚至是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超越的。这不仅是因为语文这门学科的工具性对其他学科建设所起到的巨大支撑作用,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看, 语文这一学科对提升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道德素养所起的内化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对灵魂的投资, 其效果或许不像商业投资那样来得直观, 然而其效果却是无价的和不可替代的。语文教师就应该责无旁贷以道德引领学生, 整体提高语文课堂的育人能力。

1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求真向善

哲人说:“科学追求的是真, 道德追求的是善, 艺术追求的是美。”而文学能够通过文字把真、善、美全部表达出来。但长期以来,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 语文教学过程中知识传递的功能被不适当地“放大”, 从而“挤压”了语文教学其他方面应有的特殊功能。为了追求语文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 对于语文知识的生动的教学过程被严重“压缩”, 简明到只剩下干巴巴的条文, 并且只要求学生在记忆的层面上去加以掌握。这样, 语言文字中蕴涵的真、善、美就被异化成了令人生厌的枯燥而烦琐的教条, 只能让学生望“文”兴叹, 望“文”而畏, 更谈不上喜欢和尊重了。

任何事件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性, 语文教学也是一样。因为它是发生在教室里的、时间为四十五分钟的事件, 所以它自然有它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我们教学的艺术性, 在于如何处理这几个环节。所以, 针对这个过程, 我们可以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和演示。教师在这个过程是要作为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牵引学生在课堂里的思维流向, 在对话、讨论和交流中完成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此时以自己的学识、智慧、人格魅力参与其中, 或用微笑表示肯定, 或以简洁的语言点拨启发, 或用热情的表扬及时鼓励, 或用委婉的疑问促进深入思考。最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将学生送到一个新的知识层面和道德层面, 这是充分展现教师个性和创造力的时候。然后, 教师再抓住“动情点”进行尽情的渲染或是艺术的再加工, 让课堂达到高潮, 最后再进一步向课外沿伸, 纵深拓展课堂的艺术效果, 让学生有回味无穷的感受。

2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美育的渗透

马克思说:“美育是一个有高度文化的新生活的创造者, 是一个具备共产主义世界观和行为的共产主义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美育应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2.1 感受自然美, 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对于养育自己的大自然会产生深深的眷恋, 人们爱它的天姿丽色, 更爱它的风采神韵。因而, 异彩纷呈的自然美自然成为作家重点描绘的对象。在语文课堂上, 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各种文体的语言中去感受作者“万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审美体验, 体会作者笔下对自然美的那种生动描摹, 理解作者在亲近自然中产生的独特感悟。努力打通读者与作者、人与自然的隔膜, 缩短时空的客观距离, 使学生能非常容易地得作者之心, 解作者之意, 从自然中汲取更多的养分, 进而产生对自然、对生活的深沉热爱之情。有条件的话, 更应该利用媒体、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 甚至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 直接融人大自然的怀抱中。

2.2 鉴赏社会美, 净化心灵, 提高修养

高中教材所选篇目无不渗透着社会美, 其表现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文具体内容出发, 把握时代脉搏, 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美的事件和美的心灵来陶冶学生的情感。例如利用《岳阳楼记》中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 可以培养学生“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社会责任感;用《我与地坛》中所体现出来的母子情深, 可以培养学生“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社会亲情美;而《<指南录>后序》中所展现出来的矢志不渝、爱国爱民的情怀, 则可以培养学生“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的社会节操美。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心灵自然得到了净化, 修养自然得到了提高, 也自然地从“小我”的状态提升到“大我”的境界。

2.3 品味艺术美, 提高才情, 展示才华

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是美的高级形态。读着充满艺术美的作品, 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 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甚至产生新的联想和想象。文学中的艺术美就内容而言主要是形象美、意境美, 就形式而言主要是结构美、语言美。

而要真正引领学生体会这些艺术美, 教师无论在备课时, 还是在讲课中, 都要进入角色, 倾注感情。因为要使学生“入情”, 教师必须先“入情”, 只有先“动情”于己, 而后才会“辞发”。在备课时我们要“入得进”:深入钻研教材, 深刻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 正确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使自己与作者同休戚, 共哀乐, 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全面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 洞悉作者的生平思想;挖掘作者的写作匠心, 使文章“如出我心, 如出我手, 如出我口”。在讲课时我们更要“出得来”, 用情真意切的讲述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要紧扣教材特点, 深切感受课文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 进而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要启发学生沿着作者思路的轨迹, 深入剖析语文字的意义和情味, 深刻领悟作者的旨趣, 使课文无声的文字, 变为有声、有形、令人可听、可见的动情语言, 生动地展现文章思想感情的内涵, 把学生引领到艺术的崇高殿堂, 由衷地对艺术产生一种敬畏感与景慕感。

3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贯穿对“亲情”的感悟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 “万千宠爱集一身”, 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自己无需特别付出, 所需一切尽皆满足。然而单纯的过度满足是件多么可怕的“礼物”!孩子们普遍存在着感情上的缺失。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欠缺了道德实践的内化过程, 因为教化要通过道德实践才能触及心灵深处, 进而感动并最终感化, 而语文教学正是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意识的贯穿了对亲情的感悟, 努力延缓学生“情感沙漠化”的进程, 甚至再造一个“沙漠中的绿洲。”

教育大业, 德者为先。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在一切教育中, 通过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 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 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而达成的教育才是最直击灵魂的。语文教学过程正是一个自我心灵觉醒、人格境界提升的内在生长和文化生成的过程, 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

摘要:当前正在推进的课程改革十分明确地突出了德育的主导地位和统领作用, 强调了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体系中的应有地位。如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让学生乐于接受道德教育, 本文从求真向善、美育渗透、亲情感悟三个方面探讨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道德引领问题。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过程,道德引领

上一篇:新式阴式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对照分析下一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制度体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