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艺术

2024-06-03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艺术(通用8篇)

篇1: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艺术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基本上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比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

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破坏了教学语言的连贯和流畅,甚至发生有学生上课专门统计教师说“口头禅”的次数,语言重复,拖泥带水,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影响了学生表现自己的积极性。

2、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怎样才能实现上述要求呢?

首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一般地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据说陈景润的老师曾经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他还意味深长地说:“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的一位同学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这句话产生的神奇的力量,激励陈景润开始摘取皇冠明珠的万里长征,他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终于创造了数学的辉煌。3、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针对学生不注意分析已知条件,忽略隐含条件而引发出错误的证题思路,结合当今中学生错别字较多的情况,一位老师分析题意后说:“这位同学的思想走到牙路上去了”,故意将“邪”读成“牙”,引起学生轰堂大笑,这既提高了学生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的重要性,又告诉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要不得。

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地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辍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

三是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幽默语言时,应该注意将幽默与无聊的插科打诨和耍贫嘴区别开来,不能人为地穿插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笑料,不可滥用幽默讽刺挖苦学生,因为不管幽默批评多么高明,都难免不带有讽刺意味,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贬损了学生人格,挫伤了学生的自尊,那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了。

4、无声语言要使用得当,恰到好处

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一名教师只有在他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就是说眼睛可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感情,如高兴、气愤、赞成、反对等。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都是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

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但若没有手势,课堂教学就象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教室毕竟与舞台不同,应强调自然和真实,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不过应该遵循下面的原则:1)不要过多地重复一个手势,以免学生感到乏味。2)不要把手交叉在腰或笔直地扶在教台上装作老成持重,更不要搔耳挠腮,转移学生的视线。3)不要把手势结束得太快,以免学生感觉突然。4)要保持手势自然、适度,达到“出其手若出其心”,不要大动作,不要太夸张、太过火。

事实上,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四点所包罗,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若如此,我们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

篇2: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艺术

汨罗四中 易赛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传授知识基本的载体,也是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知识和表达思维的主要工具。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关系教育和教学的目的能否顺利达到和实现,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高效的关键。教学语言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师要会运用语言,并学会不断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笔者通过多年的政治教学实践充分体会到,一名优秀的中学政治教师必须具备运用高超语言艺术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受到长期熏陶,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最终学会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广大中学生需要解决的普遍问题。如何提高政治课堂语言的艺术性,促使学生能力提高,笔者结合自身做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的体会。

教育性:坚持教学语言艺术的教育性,体现着政治课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在政治课教学过程,要求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具有教育作用。教学语言艺术能否体现出教育性,于教师是否具有科学、明确的教学目的,是否能对学生的行为作出正确评价、激励学生上进。应当指出的是,政治课教师语言的教育性就寓于知识内容之中,那种贴“政治标签”“牵强附会”的追求教育性的做法并不可取。

启发性:要求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具有诱导、启发作用。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要引导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积极思考问题,自觉解答;要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已学知识,强化记忆,加深理解;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创新,勇于开拓。

情感性: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情感色彩,以情感人。政治课教师应该以充满强烈色彩的语言来征服学生。教师要将“理”传达给学生,必须做到“情通”,然后才有教育意义上的“通情达理”,也就是“亲其师、信其言”,使学生 1

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者是一种情感丰富的人,人同样感觉着喜悦、忧愁、激动和愤怒。”教学语言的传情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使之形成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一条情感曲线。例如在讲“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的必要性时,笔者向学生提问:“现在条件好了,还有必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吗?同时,语重心长地和学生谈到:”无论是从传统美德还是现实国情来看,这种精神都不能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奢侈浪费,习惯过优裕的生活,会使青少年养成好吃懒做、贪图享受的坏习惯,以至于丧失克服困难、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勇气。让我们时刻记住我国的国情和奋斗目标,做一个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有为青年。”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消费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且是与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的,使学生的思想得以升华。

逻辑性:要求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逻辑力量,能征服学生,老师所传授的真理要有力量。思想政治课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在的关键点就在于教师的传授真理的过程中,要确切地使用概念,科学论,地进行判断,严密地进行推理。只有这种,才能使教师的语言“不是蜜,但却能紧紧地粘隹学生”。例如在讲授“规律”概念时,笔者说:“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是物质是,物质是运动的。那么,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是否杂乱无章、毫无秩序可言呢?我们的回答是:事物运动都有自身的规律。”通过严密的推理,学生牢牢掌握了“物质――运动――规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形象性:要求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接受教育。生动形象就是寓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于具体形象的事例、情节之中,使枯燥的概念生动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例如在讲“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优越性时,笔者引用群众中流行的一句话:过去是“干活一窝蜂,实际是磨洋工”“让工人喊人,收工人撵人”;大包干后是“又种田、又挣钱、住新房、穿新装、看电视、用冰箱”。事实证明,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学生喜闻乐见,极大提高了课堂积极性。还有,在学习“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借用如下的比喻受到学生的欢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好比八宝饭,糯米是主要成份,但八宝饭里还有红枣和莲子等其他成分。只有把糯米、红枣和莲子结合在一起并以糯米为主才能称其为八宝饭。这里的糯米就是公有制经济,红枣和莲子就是非公有制经济。于是,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很快领悟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准确性:要求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符合汉语规范,准确传达事物的相关信息。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很多,都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是不能有半眯随意性的。含混不清、缺乏准确性的语言将影响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偏差,从而形成错误的判断和推理。因此,把握语言的准确性是教好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简洁性:要求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少而精,要求教师能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表达基本原理、主要观点、重难点,要用最少的字句表达尽量多的内容,词约旨丰,一语中的。例如在讲授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内容时,笔者概括到:第一个作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即指挥作用,可比喻为“棒子”(指挥棒);第二个作用,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刺激作用,可比喻为“鞭子”;第三个作用,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即激励作用,可比喻为“筛子”。这样用简短的6个字就概括了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学生在形象记忆的同时,也对课本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趣味性:要求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风趣幽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例如在讲感觉与抽象思维时,笔者跟学生开玩笑说:“假如现在我们看到一位陌生的女孩时都脱品而出说‘好漂亮的女孩’,那我们的这一种意识属于哪一类意识呢?”学生都笑着回答出“感觉”“形象思维”等。“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我们又说‘她的心真好,真是一个好人’,这种意识又属于中一类呢”?学生又回答出“抽象思维”。教师诙谐的语言,既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在效地调节了课堂气氛。

丰富多彩的情感要靠丰富多彩的语言来表达。因此,政治课教师都应努力掌握教学语言的特性,学会灵活运动,发掘自己的语言特色,运用语言艺术来优

篇3: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一、语言要简洁明了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不管是在思考、观察、猜想、操作、实验、讨论、验证、总结等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 始终起着一个指路人的作用。如果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含糊不清, 就会引起失误, 导致学生思维障碍, 甚至是误解。如整除与除尽、数与数学, 增加与增加到, 除与除以, 数与位数、切线与切线长等。又如一位教师在上“直线和线段”一课时, 想通过提问让学生总结出直线的特点, 师问:直线从头到尾有没有端点?生答:有。本意是想通过设问强化直线没有端点, 但“从头到尾”一词, 产生了误导, 使答案意思相反, 更模糊了学生对“直线”一词的理解。因此, 数学教师一定要语言精练, 少说废话, 才能提高效率。

二、语言要准确严谨

数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每个概念都有确定的含义, 每个定理都有确定的条件。因此, 数学教师的语言务必清楚、准确、符合科学性。教师要引导好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几何语言的相互转换, 让学生用这三种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表现内容。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正确地掌握概念, 运用定理, 并逐步养成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在解题时才会思路清晰, 书写过程时才能准确、规范、简洁, 不容易丢分, 又节约时间。特别是几何方面, 我对自己的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求尤其严格, 力求培养学生严密的推理能力、准确的解题能力。

三、语言要实际易懂

数学源于生活, 植根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 这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 从而加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 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比如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 教材生动地创设了拉面师傅拉面的情境, “拉面师傅将一团和好的面, 揉搓成1根长条后, 手握两端用力拉长, 然后将长条对折, 再拉长, 再对折, 每次对折称为一扣, 如此反复操作, 连续拉扣六七次后便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这里, 既可以让学生看到活生生的数学生活, 又可以领悟到生活中的浓浓的数学味

四、语言要亲切

我们在教学时要创造一种宽松、富于活力的教学气氛, 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而我认为亲切的教学语言是创造这种气氛的重要途径。亲切、自然的语言能够缩短师生心灵间的距离, 沟通师生感情, 融洽师生关系, 使课堂上呈现出和谐、愉快、轻松的气氛。 纯粹的语言如此, 被称为“体态语言”的眼神、表情、手势更是如此。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能做到神态亲切, 举止得当, 尤其会善于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眼神, 就能使学生得到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为了激发学生的尝试精神和创造精神, 教师用鼓励的语言去启发学生, 如“这道题老师还没有教, 谁会算?”“谁敢试一试”“谁能试一试, 自己来解决”“我相信你们能自己想出来”“能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看谁的解法最多”, 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语言要生动

在诸多科目当中, 数学学科比较呆板、单调和乏味, 而数学本身的内容安排也不如语文那样生动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若不花点心思则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了让课堂变得有生气, 只有力求表达语言生动形象, 伴之以感情, 才能把那些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来教育鼓励学生, 使学生的情感和情趣融合在一起, 把学生从课堂引入现实生活中, 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比如, 我在上“生日相同的概率”一课时, 我说:我们教室里有50个学生 , 你们知道有几个人的生日相同吗 50人中生日相同的可能性有多大?学生的参与性很高, 气氛活跃, 整堂课下来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较好。最后, 我说:你们的生日就是母亲的难日, 你们要懂得体贴、孝敬父母。

篇4:化学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艺术

一、通俗易懂自然流畅

(1)通俗易懂:把化学教材中比较艰涩、死板的书面语言变成浅显易懂、比较活泼的口头语言,如适当运用韵语、口诀、顺口溜等,能揭示知识规律,加深理解,而且琅琅上口,便于记忆。(2)自然流畅:正确综合运用语调和速度、重音、升降、停顿诸要素,可使语言和谐悦耳动听。

二、言简意赅形象精彩

(1)言简意赅:有的老师对一些难点喜欢多讲,唯恐学生不懂。其实化学有的难点特别是那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讲得越多越糊涂。话不在多,关键是抓住要点,采用适当修辞,使用精辟语言,容易讲清问题。(2)形象精彩:使用修辞手法,创造语言情绪使师生心灵相通,激起共鸣。学习者把听课当作一种美的享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学有所得,品有余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化学教学中,教师如能选用一些引起学生熟悉、富有情趣的事例作比喻,就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转微观为宏觀,变深奥为简明,让学生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四、因势利导巧于点拨

讲课是一种复杂的劳动,是一门神奇而又巧妙的艺术。化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捕捉时机,灵活而有分寸地因势利导,恰到好处的点拨,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重视化学教学的语言艺术。教学语言应通俗易懂、自然流畅、言简意赅、形象精彩、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因势利导、巧于点拨。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篇5: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我们都知道,在语文的教学当中,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语文教师需要运用健康幽默的语言,使教学充满情趣和韵味。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数学教学语言也不例外。数学教学艺术突出地体现在教师富有艺术情趣和魅力的数学教学语言上)缺乏艺术性的数学教学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现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不能用几十种方式说出的教师就不是合格的教师, 所以为师者必须高标准地要求自己的语言,精心锤炼自己讲的艺术。”因此, 数学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内容、对象、方式及场合气氛,在符合科学性、逻辑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 尽量使其教学语言具有艺术性, 以提高表现力和感染力, 从而优化数学教育教学的效果。

一、导语的新颖性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使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习者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或有关)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其体会到所学的内容和他们的学习、生活相联系,进而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严肃的、理性的学科,高校数学教师在新知识引入时,能否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而自然而不俗套,新颖而不陈旧,灵活而不肤浅的教学导语能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数学课充满活力。强化导语的新颖性,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建立数学概念,分析数量关系、构建数学模型、总结解题规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二、生动直观的形象性

万物皆有形,形象性是艺术的外显特征。数学尽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但其构成内容空间形式及其数量关系却总以一定的“形”存在着。一般地说,数学中的形象有两种:感知形象(单凭人的感官就能感知的形象)和理想形象(超越人的感官所能感知的限度,通过抽象思维而产生的形象)。在数学教学中,形象化语言的运用是以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学生爱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等进行形象思维这两个特点为依据的;并且又是联系两者的中介。当然,所谓中学教学中的形象性主要是直接训练感官的感知能力。教师把教学内容及其形象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完成从生动的直观向抽象思维的转变。

数学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高度的抽象性,而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又可以凭籍十分生动具体的材料作原型。青年学生的学习心理尚处在“开放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数学中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简明扼要的口诀,动人的数学故事,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话语,把数学概念和定理讲得生动,通俗易懂, 则能有效地激发其认知智能比如, 在讲线段比例问题时,将证题规律编成歌诀:“遇等积,变等比,横找竖找定相似;不相似,忍住气,等积等比来代替。遇等比,改等积,使用射影与园幕;平行线,换比例,两端各自找联系。” 以歌诀形式把证题的“通法”交给学生,实际上是交给了他们解决类似问题的钥匙。例 如图(1),由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B任引一直线,与对角线AC交于F,与CD交于G,与AD的延长线交于E。求证BF2EFFG

分析:要证等积,转化为证等比 BFEFFGBF 则易知:AB∥CDFGBFFCAF

BC∥ADBFEFFCAF

所以BFEFFGBFBF2EFFG

形象化语言是听觉和视觉互相结合的语言艺术。它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感受、理解、想像、体验,通过恰当的比喻、通俗的语言展现教学内容的形象,以形象加深理解和记忆,以形象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以获取教学的艺术效果。一般的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1736 年,欧拉在圣彼德堡科学院宣读的一篇论文--有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语言十分优美、生动,使听者记忆深刻,终生难忘。同样,精心锤炼的语言,可以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

三、语言要风趣幽默

风趣与幽默也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因子,艺术幽默着眼于社会生活,而教学幽默则着眼于对所授知识的超然运用,奇巧安排,是一种智慧的结晶。它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课堂常出现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这都得益于风趣与幽默的语言。

教学语言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喜闻乐见,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解变得风趣、诙谐,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如讲有理数的运算,学生往往不注意先确定符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幽默地说:“有理数的运算,先问一问你的得数,有没有姓?若有,它是姓‘正’还是姓‘负’?”这样抓住问题的要害,利用流畅幽默而风趣的语言答疑,总比直接给出标准答案好得多吧!又如问题:“一张0.0083mm厚的纸, 对折8次后高度不足1mm, 若对折50次,估计有多高?” 这一问题答案是0.00832, 这个数到底等于多少, 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教师告诉学生:“这个数字所表示的高度比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还长, 我们可以顺着它爬到月亮上去见嫦娥和吴刚。”

当然,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都是幽默,教育语言幽默应具有深刻智慧,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当然,幽默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逗笑取乐,插科打浑,那只会给学生以粗俗轻薄油嘴滑舌之感。

风趣幽默的语言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效果大不相同,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的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辄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

四、适当的比喻

得体的比喻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五、语言要精练

所谓语言精练,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少说废话”,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容。

有的教师惟恐学生“消化不良”,讲课语言繁琐啰嗦,面面俱到,其实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须知,语言精练并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这就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如在讲解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时,教师只需讲清扇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任何一个扇形都对应着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是圆心,顶角是扇形的圆心角,底边是扇形的圆心角所对的弦,两腰是扇形的半径,至于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自己去导出。语言精练必须服从教学规律,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语言要通俗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又可以借助于具体生动的事例做原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把内容讲得生动通俗,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七、知识要渊博

如果教师一味追求课堂气氛活跃,而忽略了课堂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即在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吸收到不同程度的新养分,这就会使学生背的“知识债”越来越多。在新课程改革的开始阶段,就出现过课堂语言知识性不强等现象,有的知识点学生未掌握。所以,教师既要注重加强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也要注意提高教师课堂语言的知识性。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一名高校数学教师,不仅要有比较高深的数学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比较广博的日常知识。这就要求高校数学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勤于进取,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让自己的知识在 “专”的前提下向“博”的方向发展,这样的教师角色才符合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七、诉诸心灵的情感性 “情感是一切艺术之母。”情感性是艺术的内隐特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切乎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这段话,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它告诉人们:语言、语声、语义可以通向情感,情感又可以接触。心灵,即富有情感性的语言,不但能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可直接诉诸他们的心灵。“情、言、声、义”是增强教师语言感染力的四字要诀。

“情”就是教师要用自己炽热的教学情感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言”就是教师要用趣味性、激励性、悬念性、幽默性、文学性的语言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声”就是教师的语言穿插要伴随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配上相应的语声、语调,发声圆润、嘹亮明快,吐字准确清晰、自然和谐;张弛有序富有旋律感,调控有度富有节奏感,力求和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协调合拍,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地受到鼓舞;“义’就是教师要通过钻研,把内心的情感融进教学内容,使输出的教学信息穿上情感的外衣,染上感情的色彩。

数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一部壮丽的史诗。数学的内容与实际紧密相联,数学概念和定理公式等具有一种特殊的美。热爱数学的教师在教学中决不会“照本宣科”,而应是充满激情的。语言应注意分寸感,哪些详讲,哪些略讲,讲到哪个深度,都应“胸中有数”。语言要有节奏感,语言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都要恰到好处。数学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教学情景,恰当地调节和转化语调,以使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非常注意这一点,有时他一眼就看出学生的计算是错误的,但却还是喜欢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慈祥的目光和学生一行一行的查看。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的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你也许课前忘了复习,若课前看了,我相信你是能够回答的”等等,这样做到了多鼓励,少指责;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奔头、有积极性,使他们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1990 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萨洛维提出了“情感智力说”。之后,许多专家认为:智力源于情感,情感支配智力,对于人的成功而言,情感智力(又称情商)比通常所说的智商更重要。情感性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功能不仅是一种气氛的渲染和对学生心灵的呼唤,而且对于促进学生心智活动的进行和智力水平的提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其他任何语言所无法替代的。

八、科学性

九、准确性

准确是数学的特点之一, 在表述数学概念时要注意准确无误)例如不能把“非负数” 说成“ 正数”;不要把“ 除”和“ 除以”相馄淆。有时语气上若停顿不当也会使学生在数量关系上理解错误。

八、逻辑性 数学使人严密。教学语言首先要符合知识内容的逻辑顺序。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 语言的逻辑性要求比任何学科都要高, 教学时应引起足够重视)例如定义分式时, 应当说“ 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分式。” 若说成“分母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是分式” 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先有分式再有分母。

数学教学语言艺术,是一门很实在,很丰富又很难掌握的艺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花大力气去钻研它,掌握它。方法之一是多观察,多切磋,博采众长;其二是注意从基础训练做起;其三,要多运用,多实践,真正做到让学生闻其一,盼其二,听而思,思而得。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沈元和陈景润出现。只要我们有责任, 有信心,“ 晴空一鹤排云上,更引诗情到碧霄” 是非常有可能的。

此外,亲切感、分寸感、节奏感也是数学教学中应予重视的。有人认为数学教学不同于语文教学,它没有故事情节和感情色彩。因此,教学时只需用时装模特的“冷面孔”来表现其“高雅”,这是一种偏见。教学语言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简明扼要的口诀、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把教学内容讲得生动、通俗,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篇6:语言艺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的信息载体。在现实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知识水平相仿,教学内容、对象相同,但教学效果迥然相异。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师语言艺术水平是一个关键。好的教学语言可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艰苦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可以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①中获得营养。

[关键词]语言 教学 数学 教师 学生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所以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基本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有约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教师应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

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破坏了教学语言的连贯和流畅,有的语言重复,拖泥带水,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影响了学生表现自己的积极性。

2、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喜闻乐见。教师应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怎样才能实现上述要求呢?

首先,要用形象化的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一般地说,对人的感官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上学时一位教师在讲解“阶乘”的概念时说:100!这个结果大得惊人哟,所以我们使用“!”。“数的阶乘”这个概念,从意义到算法,我记忆深刻,终生难忘。

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据说陈景润的老师曾经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他还意味深长地说:“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 梦,梦见你们中的有一位同学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这句话产生的神奇的力量,激励陈景润开始摘取皇冠明珠的万里长征,他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终于创造了数学的辉煌。

3、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

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的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辙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人人皆知的,如果运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

三是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语言的艺术性,下面就导语、提问语、评价语这几个方面做些探讨。

三、巧设导语

导入语是一节课的开始,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导入语的作用是引发学习兴趣、调适教学气氛,切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为一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导入语的用语策略主要是:

沟通 导入语的沟通有两层含义。一是心理沟通。“亲其师,信其道。”②有经验的教师登上讲台,往往不匆匆开讲,而是用亲切的目光、关切的询问或提示架设信任、理解的桥梁。二是教学内容的沟通。教师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用简明扼要的讲述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或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介绍,然后解题明旨,进入新课的教学。

引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③,为了使学生对教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教师一上课就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趣味性讲述,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语情语态上稍作渲染,不紧不慢地说得饶有兴味,学生就会很愉快地投入新课的学习。

布疑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始。”教师一上课就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语调从容不迫,语势异峰突起,一个强调性的重音,一个回味性的停顿,会很快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提问的艺术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提问是一 种常规的教学手段。

提问的种类很多。从质疑指向集中与否可分为宽问和窄问;从提问语是直表还是委婉可分为直问和曲问;从提问的问题组合情况可分为单问和重问:单问是一问一答的问,重问是就一个问题提出追问;从是否用疑问句可分为明问和暗问:明问是用疑问句发问,暗问是通过设置“悬疑情境”含蓄地发问。

提问语应具备如下特点:

思辨性 提问要有质量,要有思维价值。问题一说出,就要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提问时,语速要放慢,要对质疑点作适当的利用解释,让大家思考后指定作答。随意性的“满堂问”,调动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损坏了教材讲授的完整性,应当避免。

量力性 提问要难易适度,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度大的可以分为几个小问题来问。对小学生发问,要疑点明确,质疑集中,问句说得简明易懂。

协调性 学生在公开场合接受提问,智力活动容易出现阻滞,因此教师语态要友善、有耐心,提问尽可能使用礼貌语,并适时改变提问方式,或重复质疑点,或作提示,以缓解心理压力。

三、鼓励化的评价语

评价语是指对学生的答问、演示、作业等所作的评说。恰如其分的评价有助于推动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体现出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

评价语的用语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得体

有的教师认为,鼓励化的评价语就是大张旗鼓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奖励,于是课堂上“好”声一片,不管学生的思考是否到位,也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有可取之处,便盲目地进行表扬与奖励。甚至片面地认为,只要对学生肯定了,表扬了,奖励了,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实表扬与奖励也应该有个“度”,千万不可滥用。比如学生就只算对了一道最基本的口算题,就大大地给予奖励,这样的奖励就会失去应有的意义和价值,会让学生迷失自我。

(二)机智巧妙

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整正确。对答案完整的学生可赞美他“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真不简单!”“你真聪明!”等。而对回答不完整或回答错误的学生,千万不能说“你答错了!”“不对!”“真笨!”等贬义语言。而应改变语气,换一种说法,可鼓励他“你虽然只做对了一半,但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以后只要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赶上来!”学生心里会想但难于表达时可说“相信你想的和老师想的一样”……这样的语言真切、感人,如和风细雨,让学生深受鼓舞,觉得自己能行,树立起上进的自信心。同时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利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让学生喜欢这门学科。

(三)诙谐幽默

幽默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品质,它可以提高教学语言的品味,优化课堂教学。当学生就某个问题产生不同意见,通过辩论反方意识到自己理解上错处后,老师很幽默的说:“我很想跟你握握手,你的退让使我们进一步接近了真理,谢谢。”

其实,评价语言的确不应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一次次的惊喜中,学生也会全身心投入地进行学习。

要体现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除了要运用好导语、提问语、评价语外,运用好结束语、课堂讲授语、过渡语和应变语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教学这门艺术,首先是语言的艺术,有人比喻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的心灵;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理。一位出色的教师,要用渲染创设美好的情境,用真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用启迪拨开重重的迷雾,用诱导引发深远的思索,用智慧让课堂语言迸发生命。

注释:

①出自杜甫《春夜喜雨》 ②出自《学记》 ③爱因斯坦语 参考资料:

篇7: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In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art

2007级教育管理一班 张瑜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语言的严谨性、形象性、幽默性、情感性、机智性、激励性、启示性入手阐述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

Abstract: The language classroom instruction cannot leave thelanguage, the language is the language teacher teaches the knowledge,one of 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main carriers.Language teachinglanguage art and the language classroom instruction effect has closerelationship.This article from language rigorousness, vivid,the humor, theemotion, quick-witted, Encouragement,the enlightenment obtainselaboration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art.关键词:语言

语文教学

语言艺术

Key word: Language;Language teaching;Language art

教学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又是一种艺术语言,特别是语文教学语言更加讲究艺术性。语言教学既要以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授知识,把课文每一件具体生动的事,每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用教学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耳目,令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掌握知识。又要以语言作为桥梁与学生们进行感情上的沟通。课堂教学语言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的规范化,甚至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就得研究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

[1] 1

一、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具有严谨性

语文教学语言属于一种较高层次的口头语言,虽然它主要通过口头表达的语言,但不能像一般口语那样随意性,不能漫无目的去信口开河,谈天说地,因此讲究语文教学的艺术必须以严谨性为前提,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语言必须清晰,准确,规范

语文老师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榜样,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美,要用发音准确,语言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不能掺杂或者生造那些粗俗的方言、土话。那种在课堂上喋喋不休的“啊,啊”的拖泥带水的附加语必须要清除掉。因为这些不好的用语习惯对于教师表情达意没任何好处,还会影响学生以后的用语习惯。在遣词造句时,教学语言必须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符合大众化的语言习惯。无论叙事、说理、言情、措辞都要非常妥贴,恰当。例如要求学生概括一篇文章的中心,教学用语应该是:记叙文用“记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说明文用“介绍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议论文用“阐明了什么,论证或者驳斥了什么”。这些科学规范的课堂用语是由文章的内容和体裁决定的,不能随便变更。此外要做到教学中概念准确,表达要明确,该用短句的就必须用短句来讲解,该用褒义词就不能使用中性或者贬义词。总之,清晰,准确,规范是对语文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语言必须衔接连贯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学语言,或分析一篇文章,或说明一件事物,或阐述一个道理,或发表一个见解,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用自然衔接、前后一致的教学语言。富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在教学时,总是使自己表达的内容尽可能条理清楚,蕴涵一种严密的逻辑联系。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情形:如果一位教师教学时条理混乱,思路不连贯,语言不流畅,他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无精打彩,课堂气氛会非常的沉闷,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反之,又会是另外的一个结果。他的学生一定会在课堂中全神贯注,将情感的激流溶入在教师精彩的讲解之中,使师生双方心心相印,师生之间能进行很好的配合,学生的思维会非常得活跃。可见保证教学语言表达的衔接连贯是难能可贵的。

二、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具有形象性

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用听众如临界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2]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风趣。特级教师韩军在教学《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有这样精彩的一幕:“我们再展开想象在朗读。在我们大脑中,天空中万里无云,天和山都是青青的颜色。我吴均坐在船上,跟随流水任凭它把我带向东带向西。从富阳到桐庐,全是奇山异水,真是天下独一无二呀,我真是看不够呀。并唱起来船儿船儿慢些走,让我把这美丽的富春江看个够„„(学生响起激烈的掌声,还有笑声)。”[3]描之绘之,诵之歌之,声情并茂。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景有情,使教学语言格外形象、精彩。就很自然地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动地进入到较高的课堂学习境界.怎样才能使课堂语言具有形象性呢?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比如在讲解《米洛斯的维纳斯》这篇课文时 先给大家进一个“金苹果”的故事。在古代希腊,不和女神厄里斯没有被邀请出席珀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宴,她心里很不满,于是就想制造祸端,就将一只金灿灿的苹果抛向宴席,结果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得到了。宙斯的妻子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罗马语)都想得到这只金苹果,纷纷对王子许下诺言。最后,王子将金苹果给了维纳斯,因为维纳斯让世界上最美的女子——斯巴达的海伦成为王子的妻子。斯巴达和特洛伊由此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当然是一个神话故事,维纳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让我们通过《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学习,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吧!青少年学习喜欢听故事,故事本身就有一种吸引人的神奇力量,用故事导入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二、语文课堂的语言要与生活相结合才能体现它的形象性。人类语言的源泉来自生活,又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多与生活相结合,让课堂语言具有生活化,会更吸引学生的注意。我们都有这种感觉,如果老师上课时内容牵涉到实际生活,大家更有兴趣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3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比如在讲述《背影》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首先这样说:“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的父母关心你们吗?你们能举几个父母关心你们的一些事例出来吗?”“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关心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在关心自己的子女,也许我们有时不能发觉父母的那种爱,因为你们没用心去理解父母。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吧,大家来看看文中的父亲是怎样来关心自己的儿子,再来体会一下自己的父亲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行为。”这样能让学生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相结合,从而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是非常形象的。

[4]

三、语文教学语言具有幽默性

教师要把深刻的教学内容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深入浅出,寓庄于谐,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疲劳,保持振奋的精神状态,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要信手拈来,用幽默的语言有针对地说明抽象的理论,将枯燥的文字变成充满活力的内容,让学生心领神会,在笑声中掌握知识。当学生感觉乏味和疲倦,精力开始分散时,教师要运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的兴趣重新调动起来,重新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有这样一个课例,一位语文老师在讲授《竞选州长》一文时,先板好课题,随后板书两组数学不等式:州长=马克吐温≠马克吐温;马克吐温≠马克吐温。然后说:“这堂课我们主要解决两道数学题,请同学们认真看书,看谁先解决这道数学题目。”同学们因为语文课上成了数学课感到新奇有趣,都认真看起书来,这样两道数学题目很快解决了。同学们懂得“等于”是说明主人公凭“自己”的声望完全可以当州长,“不等于”说明资本主义竞选的虚伪性和欺诈性。“马克吐温≠马克吐温”是说明作品中的主人公不是作者本人,是虚构的,是为了加强文学的真实性而采用的第一人称。通过这两道数学题目,涌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幽默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古为今用、无中生有、比喻夸张、正话反说、双关歪解等等。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艺术,幽默之所以受到学生和老师的欢迎,不仅仅能博人一笑,而且还能从中得到智慧性的启迪。著名演说家海因慈·雷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来更能为人接受”。[5]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使自己的语言具有幽默性,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但必须明确,幽默只是一种技巧,不是目的,因而不是为幽默而幽默,应该考虑教育对象、内容、重点以及感情基调,否则会浪费上课时间,甚至给人一种油腔滑调、哗众取宠之感。

四、语文教学语言具有情感性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和一般用语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必须具有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感性。语文教学之所以强调教学语言的情感性,这是因为:

首先,从语文教学目的来看,语文教学应实现的教学有三个:一是弄清文意,知道文章写了什么,二是说明这篇文章内含的道理,三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这个情感目标是语文教学肩负的独特使命,这就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活动,引起学生感情的激荡,形成感情的共鸣,使学生在分辨真假、善恶、美丑的过程中求真、崇善、爱美,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例如在学习《孔乙己》时,给学生灌需的应该是一种同情之心,要鄙视那些只知道打击讽刺的人们。

其次,从语文课本本身来看,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文学的本质是来源于感情,而又表现感情的产物。”[6]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无一不倾注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要讲好一篇课文,就必须得把握好文中的感情,然后由教学语言把这种感情向学生传达。

其三,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来看,情感性的教学语言必不可少。情感是课堂的灵魂,没有情感就没有交流,因而情感是一种更高级的信息反馈。有经验的教师,善于用带有情感性的艺术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通常在课堂上,除了知识的对流一条线外,还有情感对流的一条线,良好的情绪可以加速认知活动的进程。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中自觉地接受教学美的熏陶和感染,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接受思想,实现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满足、情感的激励、个性的陶冶,达到教学过程中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例如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讲《雨中登泰山》时用了这样激情昂扬的导语[8]:“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万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盈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五律《望岳》就是其中之一。杜诗中那“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绝顶,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今天,我们学习李健吾同志的《雨中登泰山》,[7]

请作者为向导,带领我们去攀登、游览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豪迈、壮阔、激情、昂奋。这字字情,声声意,吸引着、敲击着学生的心。

五、语文教学语言具有机智性

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避免偶发事件的发生,对这种偶发事件教师若处理不当,将很容易破坏整个教学过程的和谐。怎样才能很好地处理这种情况呢?那就需要发挥教师的语言机智性,用灵活的语言化解矛盾。教师如果能够注意好语言艺术,运用教育机智就可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学语言的机智性有哪些具体方法呢?

(一)自我嘲笑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有时也会犯错误的,恰如其分地将尴尬转化成笑声,自我嘲笑一下,并在笑声中说出正确的答案。这样能显示出教师知错能过的可贵品质,学生会以老师为榜样的。例如老师在给学生上《东郭先生和狼》这篇课文时,由于老师不小心,把东郭先生写成了南郭先生了。学生给老师指出了错误,这时,老师自我嘲笑一下说:“这个南郭先生想跑到这里来滥竽充数我都没发现呀,老师也会犯粗心的错误呀,要不是这位同学提醒我,他还会继续混下去,呵呵。以后大家给老师把好关呀。”这样一来教师不再尴尬,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

(二)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就是针对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朝问题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带来的积极意义,使师生愉悦地走出尴尬的困境。例如在一堂作文课上,有一位老师正兴致勃勃地朗读学生在上次作文中出现的美文,忽然,一个学生神情严肃地站起来说:“老师,这篇是抄的!”随后,他拿出了自己买的作文书为证。顿时,课堂一下躁动起来,大家开始由赞美变为鄙视。面对此情此景,老师迅速冷静下来:“抄的作文也有好的一面啊!学生抄的过程就是发现美文的过程,就是欣赏的过程啊!”于是,老师继续声情并茂地朗诵完全文。然后问学生:“就文章而言,写得好不好。”学生答:“好!”接着,老师的话锋一转:“这样的美文,在我们班上只有两个人读了!要不是他们推荐给大家,大家还不知道有它的存在呢!不过以后如果是借鉴的最好表明出处。”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促使那位遭遇尴尬的学生自觉地自己创作。又如有个别同学“神思恍惚”时,6

便加重语气提醒说:“××同学现在对‘目似暝,意暇甚’这句话应该深有体会吧!现在正在努力体验中呀。”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同学会意的笑,自然要比生硬地抛出一句“××同学,不许开小差!”效果要好得多。“目似暝,意暇甚”句,学生在课文《狼》中即已学过。旧语重提,既引起了该学生的注意,又使全体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巩固了旧知。

教学语言机智性的方法很多,在具体的情况下要具体得对待,要随机应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反映要快而准,要做到掌握分寸,方法得当,适时、适情、适度,于巧中见奇,于奇中生效。

六、语文教学语言的激励性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9]热情、向上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信;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激励的语言可以绘制动人的五线谱,为学生弹奏美妙悦耳、经久不息的音乐!

在语文课堂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问题后,有的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却默不做声。究其原因,默不做声者,或因为性格内向羞于发言,或因为基础不扎实,对老师的问题没有把握。怎样让他们大胆、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呢?这就需要教师的激励。我在实习时,指导老师要求我们每个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不管对错都要给学生掌声以示鼓励。比如在教《致蒋经国先生信》时,我提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特意提到介石骨灰迁移的事?”我叫了班里一个比较害羞的学生来回答,她首先不敢回答,我对她说:“没关系的,你可以先把答案悄悄告诉我,我再告诉同学们。”然后弯下腰倾听她的悄悄话,当听到她正确答案时,我再把答案公之于众,并用掌声鼓励她。再适时引导:“你回答得很好嘛,下次如果能大声点那就更好了。”她受到很大的鼓励,在以后的课堂中经常主动回答问题。而对于学生错误的答案也不马上否定,我会换个方式这样说:“这位同学已经积极思考了这个问题,而且有了一个答案,不知各位还有其他更好的答案不?”然后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这样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充满了对学生的关怀,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乐于交流。

七、语文教学语言的启示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此,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课堂语言的启示性的设置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设计的问题由浅及深,步步深入引导启示

教师给学生创造一定的解答条件,或作知识铺垫,或启发学生根据已知去开拓未知,或进行示范讲解,教师“举一”,令学生“反三”,指导学生向学习的“最近发展区”[10]开掘,实现学习迁移。如《螳螂捕蛇》一文,提问“螳螂为什么能杀死蛇?”教师用语言启发:“是怎样的一条蛇?是怎样的螳螂?”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围如碗、柳枝崩折、审视殊无所见。让学生明白是一只极小的螳螂杀死了一条力量强大的蛇。原因又有几个呢?学生自然就能回答了: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这样能让学生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兴趣启示

只有学生有兴趣的内容他才会去思考、去理解。如老师在讲述《木兰诗》这篇课文时,在讲解木兰是如何替父出征的这个问题时,如果单从课文字面去理解则较单调,老师可以这样说:“大家先把木兰替父从军这段文章好好看看,然后把它编成一段白话故事,大家觉得如何,我们等一下一起来评论谁的故事写得最好。”这样既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有关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用妥贴的比较进行启发

语文课文的每一单元的几篇课文一般都有相似之处,至少也属于同一文体,教师要善于用比较法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例如在实习中我教初二的书信那一单元,分别是《致蒋经国先生信》、《致女儿的信》、《给儿子的一封信》等。我上第二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回顾一下上篇课文所提到的书信的格式,再让他们找出两篇课文存在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这样能让学生主动得进行学习,并获得新知识。

事实上,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几点所包罗,语言艺术既体

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语文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语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若如此,语文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

参考文献

[1] 张隆华.语文教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2]

曾祥芹.语文教学能力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7.[3]

李杏保,陈钟梁.纵横语文教育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

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天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5]

王守信.刘勰与文心雕龙[M].山东:齐鲁书社,2001年9月. [6]

孙俊三.中学教育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9.

[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开明出版社,2005年一、二、三、四、[8]

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9]

张德伟.新课程与教学改革[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1月 [10]曾祥芹.语文教学能力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7.致 谢

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陈艳阳老师的悉心指导。陈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陈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对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陈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谢陈老师对我论文的细心指导在此,我要向陈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

同时,感谢我的同学四年来对我学习、生活的关心和帮助。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篇8: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一、语言亲切, 富有情感

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 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 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 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正如古人讲的“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教师在教学中, 无论是讲授知识, 还是对待学生, 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差生, 更应做到这一点, 以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还应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当然, 表扬、激励、鼓舞都必须有的放矢, 不失分寸.相应地, 教师如果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指责, 甚至讽刺、挖苦, 那都会使学生失掉学习数学的信心, 由厌恶数学老师到厌恶数学学科, 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非常注意这一点, 有时他一眼就看出学生的计算是错误的, 但还是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慈祥的目光和学生一行一行地查看.学生回答问题时, 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你也许课前忘了复习, 若课前看了, 我相信你是能够回答的”等, 这样多鼓励、少指责, 多进行正面指导, 少板起面孔训人, 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奔头、有积极性, 使他们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语言精练, 提高效率

所谓语言精练, 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少说废话”, 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最丰富的内客.有的教师唯恐学生“消化不良”, 讲课语言繁琐啰嗦, 面面俱到, 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 更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能力.语言精练并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 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 这就要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分化难点.如在讲解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时, 教师只需讲清扇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联系, 任何一个扇形都对应着一个等腰三角形, 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是圆心, 顶角是扇形的圆心角, 底边是扇形的圆心角所对的弦, 两腰是扇形的半径, 至于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 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自己去导出.语言精练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 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语言生动, 通俗易懂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而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又可以凭借十分生动具体的材料作原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尚处于“开放期”, 他们纯真、活跃, 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简明扼要的口诀、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 把教学内容讲得生动、通俗, 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追求语言的生动、通俗, 但不要出现粗俗的语言, 而应该是文明、规范、高雅, 蕴含着丰富知识的语言.

四、语言幽默, 增加趣味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 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 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 并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如讲有理数的运算, 学生往往不先确定符号.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幽默地说:“有理数的运算, 先问一问你的得数, 有没有姓?若有, 它是姓‘正’, 还是姓‘负’?”这样抓住问题的要害, 利用流畅幽默而风趣的语言答疑, 总比直接给出标准答案好得多吧!

当然, 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都是幽默, 教学语言幽默应具有深刻智慧, 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然而, 幽默只是手段, 并不是目的, 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 一味调笑逗乐, 插科打诨, 那只会给学生以粗俗轻薄油嘴滑舌之感.

上一篇:电算化会计专科简历表格下一篇:参观盐城新四军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