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性数学教学论文

2022-04-21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下面就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以向同行请教。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语言艺术性数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言艺术性数学教学论文 篇1:

语言的艺术性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课改的深入,数学课堂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也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拟以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为切入点,以小见大,以点触面,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加强提高,就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技能运用中存在的几种现象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几个方面论述了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运用语言的艺术,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展现数学的无穷魅力,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更具魅力,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真面目”,从而更加喜欢学习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进行交流的工具。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广大教师愈来愈重视课堂教学语言。而准确、幽默、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无疑可以为一堂数学课增色不少。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把握语言的艺术,吸引学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紧扣关键词

数学是一门严谨、精确的学科。因此,数学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练,一语中的。例如方程的概念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教师一定要表达准确、正确、精确,以便更好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再如,教学梯形的概念时,若是将“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的“只”字去掉,则会失去梯形概念的准确性。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语言准确,使学生对科学概念清楚明了,这也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语言幽默、风趣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字的学科,比较抽象且枯燥无味,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在讲课时注意课堂语言的艺术性。教师的语言动作要风趣、幽默,若是语言巧妙风趣,趣味横生,学生必然会喜欢教师的教学,快速融入学习状态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一个教师在教“三角形三条边的特征”时就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同时讲究了语言艺术,将学生有效引入理想教学情境中,使学生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上课伊始,教师问:“同学们喜欢黄金搭档的游戏吗?谁愿意来和教师一起搭档围出一个你喜欢的三角形?”学生非常感兴趣,都急忙举手想与教师合作。学生兴高采烈地与教师围成一个锐角三角形或一个钝角三角形,还有的与教师围不成一个三角形,着急地左摇右摆。教师又问:“为什么我们围不出三角形呢?奥秘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学习‘三角形三条边的特征’后一起探索来揭开它的奥秘吧。”再如,前几天听杨老师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中,在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时,教师通过屏幕出示了问题:小强的位置在第三列、第二行,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该如何简洁地表示小强所处的位置呢?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就说出用(3,2)表示。当时杨老师为了鼓励该生用了一句“英雄所见略同”,杨教师这种趣味性的语言,对学生的答案既是一种肯定又是一种激励,让我觉得耳目一新,感同身受。

三、语言要富有启发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有个理念:“教,是为了更好的不教。”确实,我们的教学应该侧重于使学生会学习、会思考,能自己发现问题,探究规律,并作出解释。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语言艺术的优势,引导学生深思,并且愿意发现数学规律。例如,教师在教学时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老师碰到难题了,谁能帮一下老师?”“比比谁的金点子更棒?”“还有谁能做到更简便?”……如果教师适时给予学生一些点拨,为学生指明思维方向,便有拨开云雾见明月之效。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中的运算定律时,学生能独立地运用整数乘法中的简算方法迁移类推出小数乘法的简算方法,学得游刃有余。在练习题中我们遇到这样一道题:用简便方法计算2.15×8-2.15×5-2.15。我请会的同学上台为不会的同学讲题,学生讲:“这道题可以乘法分配律把它变成2.15×(8-5-1)=2.15×2,这样计算比较简便。”有的同学问:“题中为什么要减去1呢?”我适时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大家充分讨论。

生1:括号里为什么不减2.15呢?

生2:减1是减的那个2.15.

生3:因为题中最后减2.15,其实是减2.15×1.这道题是8个2.15减去5个2.15,再减1个2.15,所以我们可以看成(8-5-1)个2.15。

生4:噢!原来2.15可以看作2.15×1,这是我们自己想出来减1的。

学生在一个宽松平等气氛中有问有答,经过激烈的争论、探讨,有了清晰的解题思路,教学效果明显。

语言是教师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启迪学生心灵、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工具和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语言的价值,锤炼自己的语言,讲究语言艺术,掌握语言的技能技巧,打造精彩课堂,彰显数学语言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邱学华.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J].小学数学教师,2001(6).

[2]王丽君.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纵横谈[J].小学教学参考,2002(12).

[3]赵仁安.谈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数学通讯,2000(5).

作者:吕长友 刘春梅

语言艺术性数学教学论文 篇2:

浅谈数学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下面就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以向同行请教。

1 语言准确,注重科学性

数学具有高度的科學性,每个概念都有确切的含义,每个定理都有确定的条件。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务必清楚、准确,符合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地掌握概念、运用定理并逐步养成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

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准确,不符合科学性的常见现象有:用日常用语代替专门术语、以省略的方式代替完整的语句、粗心大意等。数学教学语言准确,符合科学性,是对数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2 语言精练,提高效率

所谓语言精练,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少说废话”,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容。有的教师惟恐学生“消化不良”,讲课语言繁锁罗嗦,面面俱到。其实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须知,语言精练并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这就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

语言精练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语言亲切,富有情感

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正如古人讲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差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应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即使错了,也甩委婉的话语指出其不足。当然,表扬、激励、鼓舞都必须有的放矢,不失分寸。相反,教师如果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那么就会使学生失掉学习数学的信心,由厌恶数学老师到厌恶数学学科,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让学生在学习上存信心,有奔头,有积极性,使他们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4 语言生动,确保通俗

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而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又可以凭借十分生动具体的材料作原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尚处在“开放期”,他们纯真、活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简明扼要的口诀、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把教学内容讲的生动、通俗,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如:不等式组x>a且x>b(a>b)的解是x>a。初学者只是死记“同大取大”这一法则,对其实质则似懂非懂。善教者举例说:“教室门框要能使全班同学不低头而通过,那么门框的高度必须”,学生立刻会接着说,“比个头最高的同学还要高”。但不要片面地追求语言的生动、通俗,出现粗俗的语言,而应该文明、规范、高雅,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乳汁。

5 语言幽默,增加趣味性

幽默,是一种用俏皮、含蓄、机智的方法,使人感到有趣可笑,意味深长,启迪心智。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如讲有理数的运算,学生往往不注意先确定符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幽默地说:“有理数”的运算,先问一问你的得数,有没有姓?若有,它是姓‘正’还是姓‘负’?”学生发出会心的笑声。

以上所谈,仅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肤浅体会。当然,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数学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性也无止境,只要我们勤奋学习,积极探索,就一定能使数学教学语言更具艺术魅力。

作者:张应魁

语言艺术性数学教学论文 篇3: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语言;生动;启

发;鼓励;幽默

17—0110—01

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保证,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使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语言的艺术,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一、讲授语言的生动性

有些数学知识很抽象,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一些幽默、生动的小例子,往往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和谐师生情感,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教学“长度单位的进率”时,我利用祖父、父亲、儿子、孙子四代同堂来比喻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大小关系。同时特别指出米和厘米是隔一代的“祖孙关系”,所以1米=100厘米。这样,学生在欢笑中掌握了长度单位的进位规律。

二、提问语言的启发性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有效的提问可以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不合理的课堂提问则会抑制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是否有效不仅仅取决于提问的内容,提问的语言是否具有启发性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如,教学“乘法的意义”时,我让学生先计算6×6和6+6,之后让他们思考:两道题目运算符号前后的数字都是6,为什么运算结果不一样?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运算符号不一样。学生想明白之后,我继续让他们思考:为什么2×2和2+2结果都是4?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2×2’和‘2+2’都表示2个2相加,意义相同,运算结果也相同。”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说“4×4”和“4+4”两道题的意义。最后我归纳小结:两道题意义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通过以上三组典型例子的辨析,学生加深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这充分说明教师语言表达富有启发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评价语言的鼓励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评价的时机,充分利用评价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出现时,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

例如,教学“找规律”一课时,教师在出示蓝猫和小新的图片后,让学生认真分析,进而找出第五位、第六位出场的是谁。学生答对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说:“你们猜得可真准!”这样一句赞赏,让学生找回了学习自信,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兴之所至,教师接着问:“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吗?”有了教师积极的鼓励,学生观察得更认真,以至于发现一个蓝猫,一个小新,又一个蓝猫,又一个小新……这时教师再来上一句“你真不简单!”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批评语言的幽默性

批评语言幽默化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醒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避免了他们抵触情绪的产生,可谓一举两得。有时刚过完节假日,学生上课不专心,课堂纪律不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委婉批评,促使其改正缺点的目的。

例如,若发现有学生打瞌睡,则问他:“你梦见吃汉堡了吗? 味道怎样?”如此一来,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教师达到了提醒的目的,学生又不会反感,可谓两全其美。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语言要幽默、委婉,这样学生才会更容易接受,不致于产生逆反心理。

总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科学、深刻、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亲切、自然,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进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逐渐爱上数学。

编辑:谢颖丽

作者:王俊杰

上一篇:教学改革下工程数学论文下一篇:小课题研究初中地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