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琴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2022-09-10

在音乐教学中, 发展学生不同的个性就意味着要实行因材施教, 在钢琴教学中更是如此。学生的发展前途是各不同的, 有的学生期望成为钢琴教学者, 有的学生只将其作为一种爱好, 有的学生希望成为职业的演奏家。因此, 面对这样的现象, 教师就必须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

一、因性而教

古代女子是不能同男子一样受教育的, 所以当时不存在“因性而教”的问题。但社会发展到今天, 显然“因材施教”应涵盖“因性而教”。本来, 男女在生理、心理上的确存在着差异, 女生在生理发展上较男生一般早熟一、二年, 在小学和初中低年级时, 女生的语言能力和机械识记能力一般优于男生, 再加上本身学习的内容中抽象思维的成分比较少, 所以此时女生的学习成绩普遍高于男生。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习内容机械识记成份减少, 相应地抽象思维的要求越来越高, 男生的优势开始发展。所以, 教师应看到男女生各自的优势, 因势利导, 帮助他们分别保持和发展各自的优势, 共同进步。在钢琴教学中, 针对男性好动, 女性好静的特性, 可以对男女生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 避免在钢琴学习中产生抵触情绪, 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因龄而教”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说, 各年龄阶段都各有其特征, 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 教师要因年龄特征而教。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不同的年级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都要有针对性。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内容活泼, 比较简单的曲目, 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对钢琴的兴趣。而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 在曲目的选择上不仅要以提高钢琴水平为目标, 还要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 科学、合理地安排教材, 选出适合的教材 (曲目练习和技巧练习) , 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学生通过不同曲目的学习在提高技术能力、音乐感悟及表现能力的情况下, 彰显自己的个性, 这在钢琴这种带有明显创造性的演奏中是尤为重要的。对于钢琴演奏来说, 没有两个演奏者的处理和表现是一样的, 这就要求演奏者突出自己的个性, 否则所有的演奏都是一个感情模式, 音乐表演就失去了它的魅力所在。

三、因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

学生的能力有大有小, 基本上呈常态分布:两头小, 中间大;能力的充分发挥也有早有晚, 有人才早熟也有大器晚成;能力的结构上也有差异, 有的长于想象, 有的长于记忆;等等。

教学中, 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 使自己的教学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学习方式、接受方式、思维方式等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 从而达到一种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说对程度高、弹奏能力强而乐感较差的学生, 在教材的选择上可多选择一些乐曲对其乐感进行培养;而对于程度低、乐感好而弹奏能力弱的学生, 则应配合技术的提高去选择程度相当的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教师切记不能回避学生的短处, 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弹奏自己擅长的曲目, 否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很不利的。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照顾绝大多数的中间人群, 以他们的需求为主, 而对于两头的学生则可以任务的方式布置高于或低于大众水平的练习任务, 并对他们进行特别的指导, 这样才能保证全班学生能共同进步。

四、因性格而教

每个人有不同性格, 很多学习不好的根本原因往往是性格造成的, 而且不同性格的人对于学习的方式和内容的敏感度也不一样。在教学过程中, 尊重学生的个性, 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发现、挖掘, 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了解自己, 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有的学生音乐素质并不差, 但是对钢琴练习缺乏兴趣, 练习没有持久性。针对这种情况, 选择一些活泼的或是旋律性比较强的名曲去激发学生弹奏的积极性, 逐渐地培养其学习、练习、演奏的持久性。而对于在弹琴中缺乏自信的学生, 教师应该根据情况, 找出学生的不自信是源于哪里, 是不是仅仅对于弹奏钢琴缺乏自信, 还是生活中一直都有着这样的不自信因素。找出症结所在, 教师“对症下药”。这样的学生大多是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压力, 所以老师应该在教学态度上下工夫, 尽量地耐心指导学生, 多表扬学生好的方面, 即使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及时地鼓励和肯定, 使学生对钢琴不再产生恐惧心理, 慢慢培养自信感。

五、因材施教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

在钢琴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模仿法、视奏法、演示法、讲授法、比较法、练习法、发现法等。过去钢琴教学一直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和学生练习的方法, 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 老师对乐曲的感受也转移到学生的身上, 这样就妨碍了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笔者认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综合使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够达到一种自觉性的行为:

启发式教学教师运用准确的示范和形象的讲解 (比喻) 启发学生, 使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音乐的表现和对音乐的感悟等有着直观的促进作用。一节钢琴课的时间和曲目都很有限, 教师应坚持引导、启发学生, 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美国钢琴家尤金·利斯特说道:“最有成就的教师正是那些训练学生离开教师去独立工作的人。”这就是启发式教学的结果。

自学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对钢琴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听一些各种风格的乐曲, 不要拘泥于钢琴, 要涉及到声乐、室内乐、交响乐等等, 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从不同的表演形式中获取知识的积累。此外, 还应该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扩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在钢琴演奏中, 对作品的理解和表现能力更多的是演奏者人文修养的一种体现。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也是钢琴演奏者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钢琴是一门表演性很强的学科。任何一个学习钢琴的学生都将面临着登台考试、演出、比赛, 不论是大型的还是小型的。而对于实践的演出经验越丰富在表演中就更能够对乐曲有较好的发挥, 而演出经验就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登台演奏积累下来的。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出、比赛等活动, 在增强自信心、提高演奏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 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经验, 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有关报告中的教育公平定义:“教育公平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公正 (fairness) , 就是要保证性别, 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等个人和社会因素不妨碍人达到其能力所允许的教育高度。第二个含义是覆盖 (inclusion) , 就是要保证每个人都受到基本的, 最低标准的教育-例如, 每个人都应该能读, 写和做简单的算术”;因此, 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充分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克格汉密尔顿著.钢琴演奏中的触键与表情,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5年5月第1版.

[2] 张前著.音乐表演艺术论稿,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1版.

[3] 根纳季, 齐平著.钢琴者与技术,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年2月第1版.

上一篇:多矿物测井解释模型及其在砂泥岩地层测井解释中的应用分析下一篇:浅析信息化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