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分解和弦音型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作用论文

2024-07-03

试论分解和弦音型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作用论文(精选5篇)

篇1:试论分解和弦音型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作用论文

试论分解和弦音型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作用论文

【摘 要】分解和弦的应用极为普遍,并愈趋复杂,为和声的一种重要织体类型,有的作品仅用分解和弦构成。分解和弦伴奏织体,在歌曲伴奏中比较柔和,优美,婉转,多选用于抒情性歌曲。

【关键词】分解和弦 即兴伴奏 作用

一、分解式音型的基本形态及变化形式

分解和弦织体,即通常所说的琶音式伴奏音型,就是把和弦音按各音排列顺序走向进行变化,可以通过音区、节奏等方面,进行各种多样的变化。这类织体抒情性强,广泛,只要不是进行曲等特殊体裁,一般都能运用。

(一)分解式音型的基本形态

分解和弦音型在无旋律伴奏中,通常是左手弹奏一个低音 ,右手弹奏三个或四个和弦音,在有旋律伴奏中,则通常是右手弹奏旋律,左手弹奏低音与分解式音型,这时左手的分解和弦就必然超过八度。

分解和弦式音型的是和弦音的分散形式,由于这种音型流动性强,因而具有抒情性流畅的特点,适合表现歌唱性的音乐形象和抒情歌曲体裁,适合于和声节奏缓慢、旋律悠长的抒情歌曲,常常描绘潺潺流水。由于节拍不同、和声连接图式的不同等,还将可以运用千变万化的形态。

(二)分解和弦音型的变化形式

1.和弦音顺序的变化形式:三和弦的分解式音型通常在不同节拍条件下呈现出一种常用模式,但它在表现更为细致的音乐形象时,往往还不够准确,也缺少变化。各音顺序的变化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根据各音之间的变化出现不同程度的波浪,然而波浪少了,说明它的平稳性增加了,它的活跃成分相对减少了,也就造成抒情程度的变化。因此,在其基础上将音型中各音改变排列顺序,即可构成音型的变化形式。由于顺序的.变化,使伴奏音型在表现内容上更为细致、生动、准确、灵活和丰富。

2.分解和弦节奏的变化形式:节奏的变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节奏的放宽与紧缩,二是节奏的搭配与组合。节奏的变化往往与和弦顺序的变化结合,节奏的变化会使伴奏音型的表现力得到较大的改变,从而使分解式音型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3.分解和弦奏法的变化形式:奏法的变化主要是指连接与断奏的变化,由于这两种奏法不同,就使伴奏音型体现出不同的音乐形象与表现特点。在音型样式相同的情况下,连奏时通常具有抒情流畅的特点,而断奏时则表现出欢快活泼的形象。在实际应用中,弹连奏的情况特别多,这样就容易忽视断奏的运用。分解式音型的断奏具有比半分解式音型更为灵巧的表现特点。

4.分解和弦式音型的扩展形式:在有旋律伴奏中,单手的扩展形式较为自由,完全可以根据歌曲的需要而增减,或在音型的进行方向上增加和弦的八度扩展。在无旋律伴奏中双手衔接的扩展方式不仅比单手更加容易,其效果也大为丰富,它的扩展形式同样也是在七伴奏音型进行的方向上增加和弦的八度扩展。分解音型得以扩展而更加优美流畅,自上而下的音型明显的突出了明亮的音区色彩,使伴奏显得格外轻盈、细腻、优美。 二、分解式音型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作用

(一)分解式和弦伴奏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具有烘托主题背景的作用如谱例《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旋律优美,富于抒情性。第一、第二乐句明亮开阔的起句与平稳、悠扬的承句描绘了祖国河流,波浪翻滚的壮观场面和田野稻浪飘香的优美景色。由于是带旋律伴奏为了更好的突出主题,采用后起拍上行分解和弦的伴奏织体。

有旋律伴奏是一种重复歌曲主要旋律的伴奏形式,使演唱者有音准的依靠。当重复主旋律时,又能将旋律加以恰当的变化,再加以伴奏织体间的表现力,给旋律增添新的色彩,使伴奏更为丰满。带旋律分解和弦织体类型,旋律在织体的上方声部,易突出歌曲的主旋律。

(二)分解和弦音型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具有增强歌曲表现力、感染力的作用。

如谱例《我亲爱的爸爸》

这首歌曲,采用降A调式,左手运用分解和弦伴奏音型,增强了歌曲的流动性,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感染力。这部作品表达了女儿向父亲吐露了与死者的侄儿相爱的实情,表达了自己生死不渝的感情。全曲以代表清纯美丽的少女形象的音乐为前奏,旋律舒展,与中声区起句紧密相连,上下行分解和弦伴奏把整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发挥的淋淋尽致,有效地把握住人物的内心情感,具有抒情性的感染力,使得歌曲更加的动情。整首曲调结构简洁,节奏朴实,微微起伏摇荡又平稳安静,静中有动。

由于艺术歌曲要求演唱者要掌握好音准,乐感要强。而伴奏者更要致力于脱出旋律,紧随演唱者的自由发挥。伴奏者根据音乐形象的发展,根据旋律的配置和声,充分发挥键盘的音域和音色特点,给予伴奏织体的丰富创造。由于伴奏织体的相对应独立,演奏者可运用某些演奏技巧,使伴奏更形象深化地刻画音乐,使歌曲更富有感染力。尤其旋律伴奏中采用八度加分解和弦音,增强了歌曲旋律的力度和气氛,易带动演唱者的情绪,而又使合唱保持音准。因此,这首歌曲描绘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绪,是伴奏织体与上方声部歌声的主旋律相配合组成一个整体,左手的伴奏音型与右手的旋律相结合,共同形成分解式音型,这样既可以扩大伴奏音型的表现力,又不增加过多的难度,来共同塑造完整的音乐形象。

(三)分解和弦音型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具有充实、陪衬主旋律的作用如谱例《燕子》

《燕子》采用了主调音乐和比较和缓的具有色彩性的和声进行,以七和弦为,琶音分解式伴奏音型贯穿全曲,衬托着主旋律,给人们以柔和、清晰、细腻的感觉。抒情性歌曲伴奏和声配置比较灵活,根据歌曲的情愫意境和风格个性,手法极为多样,使伴奏节奏更加细分,伴奏本身又要求流动、华丽并能为旋律创造浓厚的气氛或背景,所以采用琶音伴奏手法。琶音分解和弦不受旋律的局限,是根据和声色彩的变化,给予丰富的创作,平稳的节奏音型来描绘情绪,随着旋律的上扬,织体相应发生变化,轻盈充实的表现出歌曲的内容,衬托主旋律。上下行的琶音把歌曲推向高潮,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美好景色无限的欢欣和渴望,曲调优美,旋律流畅抒情,情绪亲切愉快。

钢琴即兴伴奏中,音型对于伴奏的整体设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它决定着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效果。在设计与选择伴奏音型的时候,必须结合作品的内容风格、感情表现、结构速度等各方面的因素去考虑。

参考文献:

[1]谢哲邦编著.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07.

[2]戴定澄.键盘和声与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安徽文艺出版社,,01:140.

[3]张巍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

[4]方智诺.歌曲分析与写作[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6:50.

[5]毕秉森.钢琴即兴伴奏教程[M].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01:69.

[6]徐慧林,林棣华.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1990,10:54.

[7]杨今豪.即兴伴奏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01:195.

[8]刘康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2).

[9]徐慧林.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01.

[10]韩秀坤.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学报,,(5).

篇2:试论分解和弦音型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作用论文

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教案

系部:艺术教育系 教师姓名:王晓宁 时间:2014年10月

教学主题:正副三和弦在儿歌伴奏中的运用 备课时间:2014年10月27日 课时:4课时

一、教材分析:《儿童歌曲大全》是一本以儿童歌曲为主的教材,本节课选取了本书中《上学歌》、《小毛驴》、《我是一个粉刷匠》三首曲目为主要讲解内容。而即兴伴奏中正三和弦和副三和弦在小调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和弦,但是他们怎么在幼儿歌曲中区分开来,合理的编配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学习的内容。主要任务是要让学生能够自弹自唱,掌握这三首曲目。

二、学情分析:12级双高班在钢琴科目中,学生大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节奏和音符,经过了一年多的指法练习,五线谱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他们都存在不会为儿歌编配伴奏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组织实施了本节课。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如何运用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为大调歌曲编配伴奏,那么,结合大调,本节课来学习如何为小调歌曲来编配伴奏。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出小调儿童歌曲编配的基本步骤。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小调正三和弦、副三和弦的基本知识。学习给幼儿歌曲编配伴奏的基本步骤。

2、掌握并用正三和弦、副三和弦为小调儿童歌曲配伴奏的方法。

3、以视觉、听觉为先导,创设音乐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儿童歌曲伴奏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学习给小调幼儿歌曲编配伴奏的基本步骤。

五、教学难点:熟练运用正三和弦、副三和弦为小调幼儿歌曲编配伴奏。

六、教学策略:

1、教法:讲授法、示范法、启发法、指导法、总结评价法

2、学法:观察学习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

1、学生分组练习:学生展示C大调、a小调的音阶。

2、师生共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教师展示、讲解:

4、导入:教师新授正三和弦、副三和弦为小调歌曲配伴奏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二、讲授新课

(一)教师讲授、引导: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大调、小调的音阶、琶音有哪些?和弦有哪些?

(二)教师讲解:

1、在C自然大调中,找出它的正三和弦是哪几个?副三和弦是哪几个?

2、在a自然小调中,找出它的正三和弦是哪几个?副三和弦是哪几个?

(三)实际运用与操作: 如何运用大调的正副三和弦为C大调歌曲《小毛驴》编配伴奏? 引出给大调幼儿歌曲编配伴奏的基本步骤:大调中三和弦的连接法

1、分析调式

2、找出大调式中的正副三和弦

3、根据方法和规律编配和弦(和弦连接法)

4、编配和弦

5、确定节拍和伴奏音型

(四)学生实践:根据给大调式幼儿歌曲编配伴奏的基本步骤学生进行编配,教师辅导。将C大调儿歌进行移调练习,弹奏F大调。

四、课堂总结:本节课针对不同风格的幼儿歌曲,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和弦和伴奏音型,从而使得学生从中感受到不同的儿歌要有不同的伴奏音型和伴奏和弦。

五、作业

1、熟练弹奏大调正、副三和弦和弦连接

2、为C、F大调儿歌《上学歌》、《粉刷匠》配伴奏。

六、教学反思: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是一门较为“年轻”的课程,广泛开设于我国大中专院校的音乐专业,但缺乏规范的教材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所以我们要以培养学生为歌曲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为目标。我个人认为发展钢琴即兴伴奏这门学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解决部分学生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欠缺的这个问题,着重从和声基础知识,歌曲分析能力,伴奏音型运用这三个方面抓起,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二是要解决学生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参差不齐的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抓起,一抓小,先从低年级抓起;二抓弱,从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薄弱的学生开始补课;三抓强,就是要发挥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强,这些学生的示范带头作用,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三是要解决学生钢琴演奏技巧问题,这里面也有程度不同的问题,有的学生是童子功,有的学生是初学者,有的学生基本不会,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分门别类加以指导,用一个较短的过程,解决好这部分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最基本的问题,否则,无法完成钢琴即兴伴奏这项学习任务。

四是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尤其在编配伴奏音型时,有意让学生为一首作品多设计几种方案,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改进,遵循一条,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千锤百炼的过程。

篇3:伴奏音型在钢琴伴奏中的作用

一、常见伴奏音型

(一) 分解和弦型。弹奏要求是: (1) 将和弦音按先后顺序依次弹出, 高音区常用密集排列, 低音区常用开放排列; (2) 注意声部流畅, 要避免声部进行中的同音重复 , 否则, 既增加了弹奏的难度, 产生不连贯的效果; (3) 和弦音选择应与音乐风格和旋律的调式调性相一致, 如民歌类少用七和弦, 多用一些非三度叠置的三和弦, 可以添加和弦外音; (4) 分解和弦不一定直线向上或直线向下, 也可能是某种固定的形式。 (二) 和弦式音型。也叫“柱式和弦”, 这种音型节奏特点鲜明, 可能是平均节奏、附点节奏、切分节奏或某些舞蹈性节奏, 在节奏鲜明的歌曲中最为常见, 如进行曲、舞蹈音乐、儿歌等。 (三) 旋律化音型。将歌曲中的旋律片段或自己创作的某段旋律音型化, 与其他音型一道构成伴奏织体。这种织体形态本是器乐作品中材料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 , 应用于歌曲伴奏, 使织体与歌声更紧密融合, 富有复调化声部感, 常见于歌曲较长时值的停顿、休止或连接过渡部分。 (四) 综合型音型。指的是分解和弦音型与和弦式音型的结合, 或纵向结合 , 或横向交替, 是歌曲伴奏中最常见的形式, 因为任何一种单一的音型都很难完整地表达歌曲情绪的对比变化。

二、伴奏音型的选择

单声部歌曲中, 旋律本身就包含了作品的全部音乐内容, 即便在多声部作品中, 它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伴奏音型的选择、布局, 则对音乐主题的烘托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保持音型的相对统一性。音型的变化受曲式结构的影响, 如在声乐作品中, 音乐形象的变化、音乐主题及其展开等, 都受音乐结构的影响, 与曲式划分是一致的。在选择伴奏音型时 , 某个曲式部分之内, 伴奏音型应该相对稳定, 不要更换得过于频繁, 以免产生杂乱无章的感觉;但又不要长时间连续使用一种音型, 以免产生单调感。同一音乐片段配置多段歌词或再现时, 为避免旋律单调地重复, 伴奏音型也可以通过变奏形式对比、变化, 使变化与对比统一在整体结构范围内。 (二) 基本伴奏音型的设计要合理。独立的基本伴奏音型是连续变化的基础, 会在音乐发展中不断重复、变奏、模进、模仿, 在伴奏中起到核心的作用。设计基本伴奏音型时应注意几点: (1) 考虑节拍。最常见的是1小节或2小节, 使之包含完整的强、弱关系组合, 避免音型之间节拍混乱。 (2) 考虑音型的形态。是华彩性还是节奏性, 要与该片段的音乐风格一致。 (3) 音型内各声部时值可以形成对位化节奏, 增加伴奏的层次感。相同音型在不同内容、体裁、速度的歌曲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如和弦式织体, 用较慢的速度会显得沉稳、端庄, 可用于颂歌或葬礼进行曲; 用中等速度会显得庄严、有力, 可用于多种艺术歌曲。

三、织体中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

和弦音在织体中经常会出现重复的情况。按照功能和声结构特点, 根音是和弦的基, , 可以增加和弦的稳定性, 重复的频率最高;其次重复的是五音, 其稳定性低于根音, 转位和弦中使用较多;三和弦的三音和七和弦的七音较少重复。在即兴伴奏中, 歌曲旋律占据主导地位。

省略和弦音比重复和弦音要少一些。从和声学角度讲, 最适合自由省略的是五音, 但在即兴伴奏中, 省略音要考虑和弦的音响效果和演奏的流畅性, 因此省略要自由一些, 主要应用于两种情况:一是较宁静的伴奏中由右手弹奏双音, 形成短暂的音程式织体;二是琶音式织体中和弦音密度自下而上排列时, 和弦音排列由疏至密, 以避免音响的浑浊, 由此形成低音区和弦音的省略。

四、几种特殊声部的处理方法

伴奏过程中往往无暇对声部进行细致处理, 大多是按照一般规律设计, 熟能生巧。以下几种处理方法在营造歌曲情景, 丰富声部音响效果方面很有特色 , 可以借鉴:

(一) 双手反向进行。具有极强的推动力, 用于将音乐推向高潮, 双手各自结束于完整和弦后, 进入音乐高潮的新织体形态。推进时不要求用完整的和弦, 常采用反向音阶式级进, 双手八度叠加更有力量。

(二) 模仿复调。指某一旋律片段紧接着歌唱的旋律奏出。模仿复调建立于同一音乐片段, 在各声部之间按照不同顺序出现, 音乐材料按照模仿的方式发展, 达到加强主题印象, 产生回声效果, 造成激动或紧张的气氛。

(三) 对比复调。对比复调的织体比较复杂, 由于数条不同特点、不同性质的旋律线相互结合, 在突出内容和塑造形象上起到十分鲜明的作用, 也可以通过对比加强矛盾冲突。在保持旋律声部独立性的前提下, 采用对位的方法, 在织体声部中出现较为完整的新旋律片段, 与歌曲旋律形成鲜明对比, 使单声部歌曲产生合唱的效果。

可见, 根据旋律的内容、情绪等设计、选择适当的伴奏音型是钢琴伴奏成功与否的关键。

摘要:钢琴伴奏的音型, 在实际使用中, 往往集中音型同时并存, 相互结合, 混合使用, 实际上很难将他们独立分割开来, 由于歌曲的形式与内容丰富多样, 他们之间的组合也是千变万化, 非常自由和灵活, 并在钢琴伴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篇4:试论分解和弦音型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作用论文

关键词:分解和弦;即兴伴奏;作用

钢琴的伴奏音型是在伴奏中,和声呈现的一种方式,三和弦则是最熟悉和最常用的和声语言和和弦种类,它的基本形态包括:和弦式、分分解和弦式以及半分解和弦式。而分解和弦音型适用于抒情歌曲中,也适用于欢快的歌曲中。分解式和弦织体一般是指琶音式伴奏音型,即通过音区、伴奏等方面,按照各音排列顺序走向,把和弦音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化。和弦音具有很强的抒情性,运用广泛,一般情况下除了进行曲等特殊题材,都用运用和弦音。

1 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的特点以及基本形态

分解和弦音在弹奏的时候,具有清晰的音响效果,柔美抒情、流畅连贯,是一种以先后方式,按照某种有规律的组织形态,演奏的和弦音伴奏音型。分解和弦音型是和弦音的分散形式,适合于和声节奏缓慢、旋律悠长的抒情歌曲,如:潺潺的流水声。在有旋律的伴奏中,一般是左手弹奏低音和分解式音型,右手则弹奏旋律,而左手的分解和弦要超过八度;而在没有旋律的伴奏中,一般是右手弹奏和弦音三个或者四个,左手弹奏一个低音。分解和弦式音型由于不同的和声连接图式和不同的节拍等等,还可以运用很多形态,如:《渴望春天》这首歌曲中,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童趣,引用分解和弦音型配合优美动听的旋律,充分的反映出儿童对春天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音乐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同时为了表现出流畅连贯的抒情歌曲形象,和声连接更加平稳。[1]

2 分解和弦音型的拓展和特点

(1)声部的拓展特点。在声部层面上,为了使音域更加放宽,通常都是结合低音,为了使音响的伴奏色彩更加丰富,在不带旋律的伴奏中,双手共同演绎伴奏音型,使伴奏声部的层次呈现立体,音乐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利用单手弹奏的形式,演奏的手法也更加灵活自如。在低声部,低音独立的弹出,强调了低音的独立性,并且为了扩大低音的音效,加入了五度和八度的音程,并且在伴奏中为了和旋律相呼应,还可以对低音进行线条性和节奏性的设计。如:《思乡曲》中式一首深情婉转的艺术歌曲,述说的是背井离乡的哀愁,走受的分解、弦伴奏和右手抒情惆怅的音调相互配合,在中声部具有节制的波浪舒缓柔和的起伏,为了使音乐呈现出深沉的效果,加入了低音,充分的表现了对亲人、家乡以及祖国的思念之情。

(2)形态的拓展特点。在分解和弦音型的基本形态基础上,由于和弦音不同的顺序,其进行形态的拓展是通过改变和弦音的演奏方法、顺序方向以及节奏等等手段。产生了不同形式的波浪线条,从而通过两种不同的演奏出不同的音乐形象,即:连奏和断奏。同时也具有了不同的听觉效果。而通过长短音符的多种结合,不同的節奏变化又使伴奏音型的音乐变现里更加丰富细致。多元化的形态拓展增强了伴奏音型的艺术表现力。如《科学的春天来到了》是3/8的节奏是一首活泼轻快的乐曲,音乐流畅欢快,利用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音型,在伴奏音型的流淌中,产生了波浪翻滚的伴奏效果,不断地提升了欢乐的情绪。

(3)技术的拓展特点。针对演奏技术的特点,分解和弦音性在伴奏音型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演奏技术支持下,为了使伴奏音型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把相同的音型做纵向和横向的重叠。在很大的程度的施展上,这种拓展方式的钢琴音具有色彩明亮和音域宽广的特点。为了使伴奏音型的音区得到扩展,分解和弦音型的技术层面要横向延伸,和弦的链接和转位要表现出宏大和激情的气势。在演奏的时候关键要灵活跑动、快速转换手指以及手腕的连接等等。如:《长城永在我心上》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华夏故土的眷恋之情,对长城的向往赞美之情,伴奏音型采用了分解和弦的横向延伸,在低音区和中音区之间,长段的十六音符快速的流淌,音效激动紧凑,旋律部分扩展成八度和弦音,展现了满心的自豪和向往,增加了力度。[2]

3 分解和弦音型在即兴伴奏中的作用

(1)具有突出、陪衬的作用。在钢琴的即兴伴奏中,分解和弦音具有突出陪衬主旋律的作用,如:《燕子》的曲调优美,旋律抒情流畅。为了给人们一种细腻、柔和、清晰的感觉,采用了具有色彩性的和声进行主调音乐的对比,在全曲中贯穿了琶音分式伴奏音型,并且以七和弦突出主旋律根据歌曲的风格个性,抒情性歌曲伴奏比较灵活的配置了和声,具有多样性的手法,细分了伴奏节奏,充分地展现了歌曲的情愫意境。并且根据和声色彩的变化,采用了琶音伴奏手法,突出了主旋律浓厚的背景和气氛。而琶音分解和弦平稳的节奏音型随着旋律的上扬,发生了织体上的变化,上下行的琶音把歌曲推向了高潮,充分地展现出歌曲轻盈充实的内容,很好地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美好的渴望。

(2)烘托背景的作用。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分解式和弦伴奏具有烘托背景的作用。如:在《我的祖国中》在织体的上方声部,更加突出了歌曲的主旋律,当重复主旋律的时候,加以伴奏织体的表现力,更增添了旋律色彩。使这首歌曲更加富有优美的旋律和抒情性。为了更好地描绘祖国河流波浪翻滚的壮观场面,第一句采用了明亮开阔的起句,第二句采用了平稳、悠扬的承句,描绘了祖国田野稻花飘香的优美景色,同时也采用了后起拍上行分解和弦伴奏织体,更好地突出了主题,使伴奏更加丰满。

(3)具有增加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用。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分解和弦音具有增加歌曲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用。如:《我亲爱的爸爸》中,伴奏者要随着演唱者的自由发挥,脱出旋律,根为了丰富创造织体,据音乐形象的发展、旋律的配置和声,充分发挥键盘的音色和音域特点。采用了降A调式,为了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流动性等左手运用了分解和弦伴奏音型,充分的表达了和死者侄儿生死不渝的感情,前奏式表现了清纯美丽的少女形象,上下行分解和弦伴奏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整首歌曲的情感,具有抒情性的感染力,曲调具有简洁的结构,节奏平稳安静,微微起伏,把握住了人物的内心情感,使歌曲更加动情。[3]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钢琴的即兴伴奏中,分解和弦音型决定着其艺术效果。因此要根据作品的感情、风格以及结构,设计和选择伴奏音型。

参考文献:

[1] 陈帆.试解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易出现的几个难点[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4).

[2] 李杰.浅谈弹好声乐歌曲即兴伴奏的几大要素[J].成功(教育),2011(04).

[3] 魏真.论分解和弦音型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作用[J].才智,2011(03).

篇5:浅析钢琴即兴伴奏中的正三和弦

由此可见, 我们应熟练弹奏C大调正三和弦的原位与转位, 这样才能用首调概念练习其它大调 (F大调, G大调, b B大调, D大调, b E大调, A大调, b A大调, E大调等) 正三和弦的连接。

提示:和弦连接是学习即兴伴奏的一个难点, 要求学员每天坚持弹奏, 日积月累必有效果, 达到快速准确弹奏各大调的正三和弦。

除去大调歌曲外, 有相当一部分歌曲是小调色彩的歌曲 (歌曲结束多以首调“6”音结束为标志) , 那么我们就应合理应用小调的正三和弦去弹奏这首歌曲。下面以a和声小调四种情况为例作相应说明:

由此可见, 我们也应熟练弹奏a和声小调正三和弦的原位与转位, 这样才能用首调概念练习其它小调 (d小调, e小调, g小调, b小调, c小调, 小调, f小调, 小调等) 正三和弦的连接。

下面以大调歌曲《嘀哩嘀哩》和小调歌曲《歌声与微笑》作分析:

由此可见, 正三和弦是歌曲即兴伴奏中的骨干和弦, 绝大多数少儿歌曲都能采用。我们应熟练掌握其弹奏, 才能为进一步学习副三和弦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初级阶段中, 正三和弦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能确定歌曲的调式调性, 还能为副三和弦及变和弦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正三和弦的连接为出发点, 进一步探讨如何将其应用到歌曲伴奏中。

关键词:即兴伴奏,和弦连接,正三和弦

参考文献

上一篇:2010年7月自考离散数学试题及答案下一篇:2016年基础教育股重点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