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代山水画的“象征性”特征

2022-11-23

明代山水画的发展与其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并且在总体上表现出一种鲜明的时代轨迹, 特别是“阳明心学”与时代主题合流对明代绘画产生深远的影响。相应的也成就了明代山水画的“象征性”显著特征。明代山水画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明初院画与浙派, 明中期吴门画派及晚明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派。

一、明初山水画的“象征性”形成

明朝初期, 统治者在文化艺术方面推行严酷的遏制政策, 这时的山水画带有明显的政教功能。画风融两宋风格一体, 呈现多样性且少有创新, 并且导致了“院体”、“浙派”复古浪潮的高涨。“浙派”与“院体”宫廷画派均主宗南宋马、夏的边角之景以及他们的笔墨风格特征, 这些均在两派作品中随处可见。由于两派各自所属画家的身份、地位、平生经历以及追求的艺术情趣不同, 导致两派山水画形成的风格面貌也有所区别。首先, “院体”继承马、夏的传承比较守旧, 作品呈现较明显的政治教化, 故而新意不足, 山水画风格主要以模古仿古为主。而“浙派”大多数为职业画家, 浪迹天涯以画为生, 他们取材广泛, 创作自由, 情感纰漏强烈。山水画中开始融入文人写意的“象征性”情感特征。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是“浙派”创始人戴进, 他的山水画题材中最被人称赞的是他亲历目睹的地方名胜, 如:西湖、南屏、灵谷等渗透了对家乡的眷恋。还有他的“秋江独钓”、“东篱秋思”等图展现了文人士子幽居清游的山水画画面, 虽受传统的影响, 但也抒发了个人情感且象征于作品里的山川大景之中。另一位山水画画家吴伟更是奠定了“浙派”画风的基调, 他的绘画中进一步强调了写实中兼求气势和意趣, 加强笔墨的运动感, 又使笔墨富有情趣。体现了吴伟成熟期的山水画向更高层次的追求, 反映出当时崛起的文人山水画的冲击和影响。他的诸多山水画中还往往安插点景人物和生活场景, 如闲谈、捕鱼、垂钓等, 使自然与生活紧密关联赋予画面浓郁的文人气息和生活气息, 更附加了个人的情感象征, 促进了明初山水画“象征性”的形成。

戴、吴山水画风貌使“浙派”风格基本形成, 山水画作品中内含文人写意之法, 给予画面动感气息, 借笔墨传情, 强调豪迈、进取的“象征性”画风。这无疑为中国山水画增添了一种新的类型, 促进了明中、后期文人山水画“象征性”的发展与进步。

二、明中期山水画的“象征性”成熟

明代中期随着文艺思想主题意识的觉醒, 文人画开始主盟画坛, 山水画画家结合自身的阅历和生活环境抒写亲身感受并加以诗化和理想化。他们以画寄情的特征日益成为文人画家的创作主题。在王阳明的人性论学术影响下更是借画抒怀, 赋予象征性寓意的山水画已进入成熟阶段。而绘画理论也使山水画的“象征性”特征更为明确。如祝允明的论“韵”与“境”一文中围绕“身”、“事”、“境”、“情”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身与事相接而生境, 境与身相接而生情。”的观点。这个“境”不同于自然之“景”, 是画家亲身与“事”相接而产生出来的物象的反映, 即把具体的事物象征性的融入了画家的个人情感, 赋予画面不同寻常的意义。“吴门四家”的山水画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典型代表。

“吴门四家”是终身不仕的文人画家, 他们在思想上推崇不与世俗沉浮的超俗精神, 在山水画创作中往往是诗书画三位一体, 以诗入画, 以景动情, 作品更富有文人画意境, 画面更具象征性。如沈周的《采莲图》轴中题词:“菱湖好梭船小, 清水映红, 风流何似花间翡翠, 锦上鸳鸯。生动描写了山清水秀的美丽风光和欢悦的采菱画面, 用细笔勾勒出连绵的坡陀及错落有致的村落, 整个画面用笔墨色彩象征性的呈现出画家遗兴、适意的情感;文征明的山水画无论是描绘江南风光, 还是文人士子的生活环境, 情节都优美恬静细致入微的表达了文人的思想情感与人生追求。他的《绿荫清话图》轴和《临溪幽赏图》轴的画面景色清秀, 人物动态优美且用笔墨把“人”象征性的赋予画家本人气质、性格、思想的写照, 使情感更加显露, 绘画内容更加灵动、充满生机。这种象征性的情感释放以及注重笔墨情趣的山水画直至唐寅、仇英更具有鲜明的特征。如唐寅的《骑驴归思图》轴自题诗曰:“乞求无得束书归, 依旧骑驴向翠微。满面风霜尘土气, 山妻相对有牛衣。”画中用精细、湿润的笔墨技法, 描绘了孤独的骑驴者行走在荒岭野店之中。这幅画不是单纯的一幅行旅图, 而是用精湛和写意的文人笔墨赋予画面象征意义的失意、悲怆、急归的内心写照。所以从吴门四家的作品中看出了山水画的象征性特征的成熟且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明晚期山水画的“象征性”凸显

明晚期山水画特征主要是文人画艺术特色的凸显, 以董其昌为首的松江派掀起了文人画浪潮以及“南北宗说”中推崇南宋名家以树立至善尽美的文人画体格。南宗山水画善用笔墨之法, 物象多写意具有象征性意义, 还主张顿悟、自娱、注重感性的绘画风格, 影响了诸多地域性的山水画派。他们的山水画作品往往构图层叠, 空间感复杂, 强调抽象变形的造型美和艺术境界, 从而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象征意义的山水画类型。如“嘉兴派”代表画家项圣谟的《且听寒响图》描绘寒风凛冽, 草木萧条的江畔, 有仕子相聚并互诉衷肠, 画中隐喻画家与朋友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下, 肝胆相照的态度, 意境深邃而极具象征性的文人画韵味。由此可以看出南宗注重的“以画为寄, 以画为乐”的至理名言, 即象征于画面的情感表达在明朝晚期山水画中更加凸显。

明代山水画发展有较明显的时代性, 也是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时期。期间画派林立, 各派画风虽较多强调继承传统, 师法古人。但由于王阳明心学的影响明代山水画画家在创作中逐渐开启了一个寻找自我, 解放自我, 张扬自我的情感表达, 他们强调以诗入画, 诗书画合一, 讲究笔墨意趣, 用文人的情感赋予笔墨更多象征性意义。因此明代山水画具有象征性特征的艺术造诣。

摘要:明代山水画的发展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尤其是阳明心学对其影响深远造就了文人绘画的强大, 也相应的成就了山水画“象征性”特征。

关键词:山水画,象征性,文人笔墨

参考文献

[1] 单国强著.《明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4.

[2] 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1.

上一篇:建筑施工事故分析及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研究下一篇:换热器监造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