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2022-09-10

人类必须从生态学世界观重新规划人类的生活理念、生产理念、能源理念、交通理念、消费理念等等, 在可持续性设计的思想基础上重新设计各种产品。可持续性设计需求给设计师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 它强调保护自然、生态, 充分利用资源, 以人为本, 与环境为善。无论从意识到表现, 它都会给设计带来新的生命内涵。

1 可持续性发展思想的内涵和指导意义

对可持续设计思想的产生有着直接影响的是美国设计理论家, 维克多·巴巴纳克。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 他就出版了一部引起极大争议的著作《为真实世界而设计》, 该书集中探讨了设计师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强调设计师的社会及理论价值。巴巴纳克认为, 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 也不是在包装及风格方面的竞争, 而是社会变革过程中的一种元素。他强调, 设计应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 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对于他的观点, 当时能够理解的人不多。但是, 自从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以来, 他的“有限资源论”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所谓可持续性设计, 就是在生态哲学的指导下, 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 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 尽量减少对环境破坏, 使设计既能实现社会价值, 又能保护自然价值, 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 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 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而且, 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使用, 并且还应提到的是传统设计是可持续性设计的基础。没有传统设计, 可持续性设计也就无从谈起。可持续性设计是对传统设计的补充和完善, 传统设计只能在原有设计目标的基础上, 将环境属性也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之一。可持续性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根本区别在于, 可持续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构思阶段要把降低能耗, 易于拆卸, 再生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与保证产品的性能、质量、寿命成本的要求列为同等的设计目标, 并保证生产过程中能够顺利实施。传统的艺术设计理论与方法, 是以人为中心, 从满足人的需要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进行的, 而无视后续的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的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 我们必须重新考虑工业革命以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人类只是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 维护自然生态的循环是维护人类自身生存的前提, 只有把经济发展变成地球的生态循环一部分, 这种发展才可能持久下去, 无限富裕和无限享受最终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结果。

因为现代化的发展, 当人类联系日益加强之时, 当我们直接面对因工业革命以来, 所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以及由此造成的一系列对人类自身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不利的问题时, 一种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确保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神圣使命感和责任感, 已义不容辞的降临于我们的肩上, 于是我们便有了一种共同的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这种意识首先强调的就是一种宇宙万物莫不息息相生的道理。这一道理要求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 要求人类对自然的科学利用与合理开发, 从而确保人类与自然息息相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也正是在这种意识驱使的大时代背景下, 属于能耗性行业的包装, 出于环保以及人类共性文化日益衍生的时代发展要求, 开始了它的革命即包装真正现代化变革, 也就是所谓的后现代化变革。在这种变革的大背景下, 出现了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相结合的生态包装和民族包装 (或称民族文化包装) 的国际化, 即不同民族, 不同国家及不同地区, 不同文化的消费者, 从包装内容到包装形式都可以接受的国际文化包装 (或称国际包装) 观念的随之诞生。包装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通过设计创新来促进包装设计“可持续性”并与之相协调和统一。因为环境问题和“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己成为全球性的议题, 包装设计与之密切相关, “可持续性”适用于任何环境。在包装设计领域, 应用“可持续性”的概念越来越重要。依据“可持续性”的原则, 国际上产生“环保包装”的概念。环保包装设计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减少壁厚, 可重复灌装, 使用单层 (薄膜) 材料和组合包装上并且这样的包装已变得越来越普遍。包装设计应按照“减量化, 再利用, 资源化”原则。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与此同时, 我国包装设计承担着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责任。

2 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对包装设计的要求

目前, 在国际上绿色包装制度已成为发达国家设置绿色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绿色包装制度就是要求进口商品包装节约资源、用后易于回收或再利用、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保护环境资源和消费者健康。根据这一制度原则, 近几十年来, 发达国家相继采取措施, 制定了含有环保措施的关于包装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制定绿色包装的法律、法规。许多发达国家通过实施法律、法规要求进口的产品包装及其废弃物的处理遵守该国的法律、法规。

(2) 规定禁止使用某些包装材料。为了保护本国的资源、农作物、建筑物、水源和森林, 防止因包装物中的病虫、细菌、微生物等造成危害, 许多国家对包装物设定限制, 严格检验和处理规定。如禁止使用木材、稻草、旧麻袋等传统天然包装材料, 禁止使用含有铅、汞、福等成分的包装材料等等。

(3) 限制使用不能再生或不能分解的塑料。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国, 禁止使用不能再生或不能分解的塑料, 对包装用品的设计、生产、商品化, 必须能再利用和再生。

(4) 强制执行再循环或再利用法律。许多国家规定, 啤酒、软饮料和矿泉水一律使用可循环使用的容器, 如德国、法国、荷兰、丹麦等许多国都制定了再利用活动, 并规定了各种包装物的回收比例。

(5) 征收各项原材料费、产品包装和废物处理费。向生产包装材料的企业征收各种税 (费) , 若产品包装中全部使用可再循环的包装材料, 则可以免税, 若部分使用再循环材料, 则征收较低的税;若全部使用不可再利用或再循环材料, 则征收较高的税。

总之, 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设置的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检验检测、进口与环境贸易制裁、IS014000认证等, 这些规定对较为落后的国家来讲无疑是重重障碍, 即“绿色壁垒”, 并使他们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

3 我国急需绿色包装设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加入WTO后, 其他国家以前对我国实施的各种歧视性待遇受到W T O的限制。要达到限制我国出口的目的, 发达国家的关税因其水平低且透明度高, 很难形成有效的贸易壁垒, 其他的非关税壁垒也随着我国抵抗经验的增加而成本越来越高。所以逐渐兴起的绿色壁垒凭借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将被更多地使用, 成为21世纪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壁垒。我国还属发展中国家, 在资金和技术等各方面的发展相对落后, 绿色壁垒中各种限制性条款将名正言顺地把我国的诸多产品排斥在他国之外, 严重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

3.1 对出口产品数额的影响

出口市场萎缩造成的出口数额减少。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是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以及东盟、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 出口额已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的80%左右。然而这些国家不论在资金还是在技术上都拥有雄厚的实力, 所以更愿意使用绿色壁垒来限制我国的出口。而且这些国家大多是WTO“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具有更多的特权和优势。因此, 我国生产的出口产品如果不能达到这些严格的标准便会失去很多市场, 从而影响我国的出口数额。如欧盟从1996年下半年起全面禁止使用含氮染料, 迫使我国104种纺织品和服装退出欧盟市场。接着日本、法国、捷克、荷兰等国发生连锁反应, 也要求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不使用含氮染料, 致使我国出口市场大大缩小, 出口数额骤减, 出口产品种类减少造成的出口数额减少。

发达国家所设置的绿色壁垒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 涉及我国出口的农产品、食品、机电产品、纺织服装产品、医药产品等等众多产品类别:从纵向上看, 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以及废弃后的处理等众多环节。任何一个品种在任何一个环节如若不能符合壁中要求的标准, 就会遭到其他国家市场的抵制。而我国的出口产品又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达到这些苛刻的标准, 所以大批产品会丧失原有的出口份额。

3.2 对出口产品成本的影响

环保成本导致的产品成本增加。一方面我国的环境基础设施落后, 环保产业尚不发达, 社会整体的技术水平不高, 即便是我国己经研制成功的技术普及度也小, 不能形成正的外部效应, 所以一些基础性环保技术获取成本高;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自身开发研究的环保技术也因缺少经验或人员造成高成本。根据绿色壁垒及环境成本内在化的要求, 这两种成本, 而且是超额成本, 将不得不包含在出口产品的成本中, 所以会使产品的总成本大幅增加, 削弱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取得绿色认证或标志引起的产品成本增加。首先, 要达到绿色壁垒中规定的标准必须先了解这些标准。鉴于国际上尚没有统一的法规、规章, 所以不同国家制定的标准纷繁复杂, 要想获得准确的资料信息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最终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其次, 取得一些环保标志或认证 (如德国“蓝色天使”标志、日本“生态标志”) 的高额费用或复杂手续也会增加企业产品的成本, 进而影响产品的竞争力。

绿色壁垒还有可能增加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近年来, 发达国家借环保之名实行单方面贸易制裁, 以一些过高过严的环境标准, 限制我国商品的进口。由于对环境标准规定理解的不一致而引发的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呈递增之势。欧美等国的环保法规中对商品包装材料的易处理性和可回收率有较高的要求和标准, 而我国出口的商品包装材料落后, 不易处理、可回收率低, 部分出口产品的包装还在大量使用木材、稻草等材料, 不仅外观粗糙, 而且常常因为其中含有病虫害而一再受到进口国的责难与限制, 这就造成了我国许多产品因包装问题而无法出口。据统计, 因包装而造成的外贸损失每年高达100亿元人民币。同时, 由于不熟悉国外包装的相关法律法规, 很多商品包装达不到外商的要求, 因而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因此。我国必须制定和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尽快建立绿色包装体系, 以适应当代国际贸易的需要。

绿色包装不断传递着保护生态环境的信息。从产品包装自身来说, 绿色包装设计的基本功能是保护产品, 使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免遭损坏。它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的性能特点, 以便树立生态环保形象而扩大销路, 并向消费者传达使用方法和开启方法等信息, 体现为人的设计理念, 对于特殊物品, 如药品、食品应标注使用日期并注明相关事宜。通过产品包装本身向消费者传达所使用材料是环保的, 在产品包装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体现一种理性化的设计。

人类可持续发展是绿色包装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现在, 人们对设计的认识已不仅仅是艺术与美学的一种实践行为, 而是联系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人与道德之间的技术媒介。同时人们也认识到, 没有健康的生活环境, 即使在物质上得到充分的满足, 其身心也并非愉悦。绿色包装设计融汇人性化设计、健康设计和非物质主义设计等设计理念, 成为理性设计与社会责任发生质变的标志, 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绿色包装设计倡导了一种新的美学趣味。绿色包装对过度和浪费的拒绝必然将产品包装在美学上引向一种更为健康的审美追求之中。绿色包装作为一种以生态思想和节约理念为核心的包装模式, 对包装材料的选择、空间造型的设计、图案色彩的绘制都有其严格的要求。对便于回收、方便溶解、容易携带、减少污染等诸种具体的要求之下, 绿色包装必然一方面会在形式上走向自然、简约的美学道路, 另一方面, 则会在理念上, 倡导一种更为健康和富有现代意识的生活观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美学问题已不仅仅是美学自身, 它还是整个社会的道德要求、经济发展、文化素质等元素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时代将审美作为新的美学理想是有其深厚的社会生活土壤的。而绿色包装作为一种倡导自然、追求简约的审美趣味, 也是和我国当前社会生活中反思现代化危害和工业化后果的文化心理紧密相关的。

摘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本文从可持续性发展思想的内涵和指导意义、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对包装设计的要求、我国急需绿色包装设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 其目的是为了使包装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 尽量减少对生活环境的破坏这一战略高度来构架设计策略, 以绿色包装设计促进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包装,绿色壁垒

参考文献

[1] 傅京燕.入世对我国环保产业的影响与对策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 2001 (4) :13~17.

[2] 朱永安.环境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对绿色壁垒的一项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3] 宫淑娜.对外贸易中警惕绿色包装壁垒[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 (14) .

[4] 王进.新型绿色包装材料[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5]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

上一篇:如何在政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下一篇:输油管道并行敷设间距设计分析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