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营销是发展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要求

2024-06-16

绿色营销是发展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要求(共9篇)

篇1:绿色营销是发展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要求

绿色营销是发展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要求

一、发展我国开放型经济要求实施绿色营销战略 所谓绿色经营战略,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绿色消费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其经营活动所制定的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的全局方案.我国现已入世,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将在WTO的体制下,在更高的开放程度和更广阔的开放领域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在更广泛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参与国际竞争,使中国走上发展开放型经济之路.而21世纪是绿色经济时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绿色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并席卷全球,刺激绿色需求迅速增长,从而推动绿色市场的蓬勃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世界绿色市场的.规模在1995年为4270亿美元,已达6000亿美元,到将增至1亿美元.绿色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要求企业绿色营销观念为指导,尽力满足全球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因而,发展我国开放型经济要求企业实施绿色经营战略.

作 者:李昌凰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刊 名:企业经济  PKU英文刊名:ENTERPRISE ECONOMY 年,卷(期): “”(11) 分类号:F7 关键词: 

篇2:绿色营销是发展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要求

人类生存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可概括为:人类基本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两部分.首先,人类基本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是指人类自身日常生活所需的水量,如城市的生活用水、市政用水和农村人口用水等需消耗的`水量,这部分水量与生活水平和生活习俗有直接关系.其次,国民经济对水资源的需求是指,人类为维持生存进行的经济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包括工业、农业、畜牧、生态环境等对水资源的需求,这部分需水量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资源供需紧张程度、节水措施的开展情况、水价等多个因素密切相关.

作 者:刘萍 张超英 王晓春  作者单位:刘萍(山东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张超英(济南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王晓春(山东省水利厅)

篇3:绿色营销是发展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要求

1999年6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首先应从根本上认识素质教育的科学性[1], 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使全体国民认识到素质教育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在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于先天因素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稳定的、潜在的、能动的、长期起作用的基本品质、基本能力、基本观念, 统称为素质[2]。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 向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3]。因此, 素质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 向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以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先天因素的基础上, 积极主动地形成一种稳定的、潜在的、能动的、长期起作用的基本品质、基本能力、基本观念, 达到促进个人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素质教育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必然选择

在特定历史时期, 精英教育、应试教育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但这种教育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其弊端日益凸显, 主要表现在:①以选拔精英人才为目的, 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 这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②在教学中重智育, 轻德育、体育, 重结果轻过程, 重标准答案轻智力开发, 重书本知识轻实践知识, 这样导致所培养的人才素质缺乏全面性。③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推理、解题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学生的创造性, 这样导致整个民族素质中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欠缺。④把学生管得过严过死, 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⑤教学内容上局限于考试内容, 训练采取题海战术, 培养的人才知识单一, 与社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相距甚远。

而素质教育却有应试教育所不具备的优点, 具体表现在:①全员性, 即为了一切学生, 意在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②全面性, 即为了学生的一切, 要求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③主体性, 人的学习和成长是主体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④个体性或差异性,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身心成长、智能发展、自我意识、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 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都会是不同的。教育者应该尊重这种差别, 针对这种差别开展教育教学工作。⑤前瞻性, 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功能, 决定了它的价值体现于未来, 因为教育能不能真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要由教育对象走入社会发挥的社会功能的性质与水平来决定。素质教育所具有的前瞻性, 还表现在要不断对传统的素质结构加以调整, 并赋予时代性的内涵。

因此为了克服应试教育弊端, 使培养的人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必须实行素质教育。

2.素质教育是国际环境对我国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绩, 对世界一百余年来一直以欧美国家发展模式作为成功典范的传统发展观念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打破了传统的经济壁垒, 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精神文化上的壁垒, 世界不同类型的文化和思潮在更多的领域广泛交流, 互相学习、借鉴和融合, 同时也发生激烈的碰撞和冲突, 强势文化咄咄逼人, 而弱势文化受到很大的压力;科学技术的进步既推动社会的发展, 也促进人类精神的升华, 但科学技术也会被用来误导人们的精神生活, 并被利用于从事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恶活动, 对现代文明提出巨大挑战。

20世纪80年代的自由化思潮及动乱与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邓小平同志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4]。学校德育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切实实现两个转变, 一是从“大而空”回到现实生活, 二是从他律向自律转化, 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及其在知行转化中的作用[5]。

在素质教育中贴近生活, 生动活泼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受教育者, 使之成为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建设者是当前教育的一个中心问题。

3.素质教育是中华民族迎接21世纪巨大挑战的必然选择

21世纪, 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 国力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和谐社会, 而这些战略的实施是以高素质人才为前提的。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实施战略的现代人才,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人才的竞争力。

一方面, 通过素质教育可以提高整个民族的国民综合素质,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另一方面, 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以肯定在素质教育模式下, 再加上中华民族具有的自信、勤奋刻苦的优良品质, 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质的飞跃。

4.素质教育是适应和促进人身心发展的必然选择

市场经济的特点表现在开放性、竞争性、创造性、法制性。与此相应的人才应具备以下特点:①应具有宽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 善于捕捉信息;②有把知识转化为现实力量的经验能力, 有果断的决策能力, 勇于创新, 注重经济效益, 讲究工作效率;③具有社会智能方面的知识能力, 如较强的法制观念, 具有社会责任感, 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等;④应具有坚定的信念, 只有具有坚定信念、坚韧毅力、较强自信心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竞争的加剧。2000年2月1日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 只有加强综合管理, 多管齐下, 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而在这过程中, 教育也要适应和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这样才能造就合格人才, 素质教育中强调受教育者个体的主动性, 采取因材施教, 不“一刀切”, 这些都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上述要求的诸方面特征。因此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 推行素质教育也势在必行。只要各级党政领导部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工作者、全体国民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深刻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全面贯彻《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 那么我们的教育事业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论素质教育的科学性——与《素质教育悖论》商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7 (3) :18—25.

[2]刘书林.素质的概念与21世纪青年人才素质的结构[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1) :2—5.

[3]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篇4:绿色营销是发展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社会经济;发展;政府绩效审计;重要手段

历经30年的传统收支审计在今天已经逐渐步入成熟,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不断发展,公民有着较强的民主意识对于政府机构支出的增加,加之目前资源的稀缺增加了公民对于相关机构资源使用率的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绩效审计已经成为国家审计的主流发展,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

现阶段各国政府对于绩效审计的界定没有统一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条,审计机关对“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条例。在目前情况下,中国政府绩效审计,就是对国家各级部门的财政收支或国有企业的财税收支及其管理活动的:效果性、经济性、效率性进行的审计和评价。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

绩效审计的本质,其实就是资金运行绩效审计,包括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效果性——计划、方案等目标的实现程度。既经营、政策以及其他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经济性——对投入人、财、物等资源是否有效经济合理利用。即支出是否节约,效率性——以一定投入取得最优产出,即支出是否高效。我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国的绩效审计以应以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为目的,紧紧围绕中国的发展战略,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经济性、资源使用的效率性、达到目标的效果性进行的审计,着力解决体制建设、制度建设和管理建设等层面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应着重把握绩效审计项目的选择原则与程序、绩效审计审前调查的步骤与方法、绩效审计证据的收集评价及绩效报告的框架,结果的沟通以及后续跟踪等重点,准确理解、把握我国绩效审计的定位,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二、审计发展规律及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定位与发展趋势

(一)审计发展规律及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定位

世界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所在,人不能改变规律,但是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按规律做事,事半功倍。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产值不高,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均衡的情况长期存在,制定政策和制度要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要达到审计的预期目的,就必须尊重审计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从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客观实际出发。

现今我国绩效审计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得不深,大多精力花在研究如何实施绩效审计项目上了,绩效审计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究竟应该发挥什么样的建设性作用,在哪些层面发挥建设性作用,也很少去认真审视绩效审计在我国审计工作总体布局和发展战略中的位置,缺乏对绩效审计与审计工作关系、中国特色绩效审计与中国特色审计制度关系的深层次思考。我国绩效审计实践经验尚且不足,在研究过程中,很容易走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局,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也不明显。政府审计因需求而产生、因需求而存在,围绕着需求的变化去适应和发展。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关系等因素的变化,政府审计应作出相应调整、创新工作的理念、目标、思路、内容和方式方法。绩效审计并非仅作为“问责”和“问效”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存在,而是审计工作发展和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构建绩效审计模式,必须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审计工作发展的实际、联系政府审计制度创新的要求来进行,这显然需要更加宽阔的视野。

所以,应当着眼于中国特色审计制度的来对中国审计创新和完善、着眼于中国特色审计工作的整体发展,构建中结合实际。只有这样,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才能真正实现,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二)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进程牵制着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短时间是很难有根本性的转变和突破,只要一点一点的改变就审计模式而言,现阶段的科学性的发展观念的提出、政治理念的转变、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逐步构建是我国审计体制的建设和完善的有利条件当财务收支审计不能满足审计评价的需要时,审计就自然会扩大职能作用范围,向高层次的绩效审计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把科学的发展经济做为主题,加速经济发展的转变为主线,把加速经济发表的转变,贯彻到发展经济社会的全过程中审计署2008-2012年发展审计工作的规划中审计署提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使经济发展的转变得到了促进,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效果、效率性,在政府审计总量中我国目前绩效审计占的壁纸虽小,但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地方政府审计机关积极探索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道路,实施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审计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政府绩效审计促进经济有效发展

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需要政府绩效审计促进的绩效审计的开展是政府的发展审计的新阶段,绩效审计使政治体制得到了改革并促进了政府职能和服务质量以及政府管理。绩效审计在国内政治经济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使政治经济制度正常运转和完善。我国目前对政府的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的一切行动都需要人民的监督,服务型政府要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真正做的人民服务,政府部门和机构工作效率的高低、政府的行为是否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越来越多受人关注建立完善有效的政府绩效审计完善的制度,对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和效率以及效果性有显著的提高,也提高了广大群众监督政府的热情从而更好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和发展。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要求我国在经济制度资源上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尽可能的更有效的利益有限的资源。所以的财政支出,都要有限的利用在人民群众上面,要实行节约,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改用的地方,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 在我国财力资源有限的状况下,为了加强对各部门各个单位对支出的控制监督,要经常性的对财政支出进行检查和监督。有利于使资金都用到刀刃上面提高绩效。这样做我国的财政支出就要两个方面的好处(1)有利于维持我国国家部门机构正常的运行。(2)有利于使国家的政府机关发挥职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一)审计产生于经济监督的需要

社会财富的增多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审计产生的必要条件。委托关系及代理关系:当少数人手中掌握着这些财富,不能直接经营或者管理时,便需要委任或委托专家代替经营或管理。代理者便对财物具体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责任。还可以委托或委任专家对其财政财物审查避免错弊行为,由此可以说明委托是审计的基础——受托责任关系。

在很长的一段的时间里审计的目标不是效益,那是由于经营管理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低下、代理经营者没有明确的经济效益责任要求。先前提出的财会审计需向经济效益方面延伸但不能称为绩效审计,那是因为从2003年开始相关审计机构的绩效审计才把评审鉴证效益作为责任基础,效益审计的优劣作为目标。

(二)绩效审计产生的环境重要条件是经济条件

对预算成本实施管理、强化预测决策的制度,明确管理真的责任,明确各个职位的法律责任,健全管理制度,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全景

和规模的扩大,要从多方面的角度讲经济效益 如: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经营管理方面所需要的成本。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对审计提出了更严的新要求。

国家体制的改革和法制的加强也对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人民法律意识日渐强化,国家更是加强了贪污、违法的惩罚,重视道德的培养,使其活动减少,纳税人更加注意财政支出的等项目成效,注重节俭,财政支出透明话,财政的透明话和群众的监督的加强促进了绩效审计

(三)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现今,审计工作通常是围绕会计政策与财务制度范围展开,加之政府管理体制存在漏洞,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理论原则是以会计假设为基础,在这些条件下得出的审计结果具有局限性。例如以财政资金审计为主的政府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如果只检查收支预算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忽略政府机构工作目标以及该目标工作的效率以及最终效果,一味的关注资金的真实与合法,最终得出的审计结果只会偏离最初的审计目的,该结果在实际的评判过程中的实际价值也是大打折扣。

现今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社会矛盾。长期以来,在我国,权利集中与制度缺乏的背景下,领导阶层有些人出现盲目决策,好大喜功,违背规律的做出一些损害国家利益的事,“形象工程”“绩效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接二连三的冒出,这些人认为花政府的钱白花白不花,政府资金预算变成个人手上可任意处置的奶酪,都想咬一口,各个项目都想插一脚,这种情形下,国名经济长期呈现高速度低效益且重速度轻效益的问题,人民对于国民经济呈现的现状也是熟视无睹抑或习以为常。种种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指向一个问题: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重要性。例如在2010年审计署移送的131件案件线索中,大多数的案件发生于工程建筑、土地开发、招标采矿以及房贷理赔等环节,这些滥用职权中饱私囊、违法乱纪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很多甚至扰乱经济社会秩序,成为重案要案,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能够一定强度上打击这些违法犯罪,也更加体现出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重要性。

现阶段国情下,我国审计必须直面制度空白下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经济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而绩效审计肯定是重要手段之一。审计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让其脱离整体,同时也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让其超越整体。所以,当前我国的国情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国情下应当将收支审计与政府绩效审计并重。中国的当前国情决定了目前我国经济体制处于转型期,经济体制不健全、政治制度不完善的严峻情况下,政府绩效审计的已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竭尽全力为实现经济建设目标保驾护航。(作者单位:贵州省道真自治县审计局)

参考文献:

[1] 万玉昆:中国政府绩效审计研究 http://wenku.baidu.com/view/83f81041336c1eb91a375d8a.html

[2] 张 丽:中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http://www.ahsj.gov.cn/msg.php MsgId=22304

篇5:绿色营销是发展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传统化学,绿色化学,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传统化学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受单纯经济观念的指导, 导致地球环境全方位污染与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海洋污染、淡水资源短缺与污染、土地退化与荒漠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公害、有毒化学品和固体废物公害, 在这全球10大环境问题中, 与化工有关的占7-9个。据粗略统计, 全世界每年度产生废物危险品约3—4亿吨, 我国工业有毒废水排放约300亿吨, 其中化工废水约80亿吨, 造成了江河及近海的大量水生动植物的死亡与灭绝。并且人类的粗放型开发、生产也给有限的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组最能直观反映我国维持增长代价的数字是:我国每万元G D P能耗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 高出2.4倍, 2003年我国煤炭消耗量已占世界煤炭消耗总量的3 0%, 但创造的GDP还不到世界总产值的4%, 单位G D P的金属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水品的2—4倍。素称地大物博的中国, 自己早就难以满足日益迅速膨胀的资源需求, 仅在2003年, 就从海外进口了超过1亿吨的石油和成品油、1.4亿多吨的铁矿石。据测算, 目前全球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可采储量, 其静态保障年限分别为40年和60年。如果考虑到我国的国际支付能力、对于资源的全球竞争力与安全保障能力, 以及高消耗水平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因素, 很显然, 资源短缺对我国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制约。如果化学工业还停留在大量使用和消耗能源、资源的模式上, 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们的高增长是难以为继的。

二、绿色化学的产生

发展“绿色化学”技术的思想首先在欧美国家产生。1995年, 美国设立“绿色化学总统奖”, 并设专门机构推动其发展。与此同时, 欧洲也提出“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的概念。日本紧随其后, 于1998年设立半官半民的“化学技术战略推进机构”, 主张确立新的化学技术体系, 并于2000年提出“绿色可持续发展化学 (GSC) ”的概念, 即通过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制造方法、使用方法及循环利用等技术的革新, 保证“人与环境的健康与安全”和“能源和资源的节省”。最近, 美国《科学》杂志提出了绿色化学12条原则, 已被广泛认可:

——预防废弃物的形成要比产生后再想办法处理更好。

——应当研究合成途径, 使得工艺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最大化地进入最终产品。

——使用的原料和生产的产品都遵循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毒性影响最小。

——研制的化学产品在毒性减少后仍应具备原有功效。

——尽可能不使用一些附加物质 (如溶剂、分离剂等) , 尽可能使用无害的物质, 优选使用在环境温度和压力下的合成工艺。

——能源的需求应当结合环境和经济影响, 评价其影响应没有空间、时间限制, 追求最小化。

——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首选使用可再生原材料。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化学反应。

——有选择性地选取催化剂会比常规化学试剂出色。

——研制可在环境中分解的化学产品。

——开发适应实时监测的分析方法, 为在污染物产生之前就施行控制创造条件。

——化学工艺中使用和生成的物质, 都应选择最大程度减少化学事故 (泄漏、爆炸、火灾等) 。

三、从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实践来看

目前, 循环经济实践已在3个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

1、在企业的层面上建立的小循环模式, 实现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最著名的是美国杜邦化学公司。在原料的替代上, 该公司寻找到了一种对环境危害最小的原料来控制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他们让这个车间的废料变成下个车间的原料。废物通过梯形利用越来越少, 最终形成“零排放”。杜邦化学公司通过循环经济和3 R制造法的实践, 1994年生产造成的塑料废弃物和排放大气污染物相对20世纪80年代末减少了25%和70%。

2、在区域层面上实现共生企业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 如著名的丹麦卡伦堡模式。卡伦堡工业区根据自身的资源情况, 把发电厂的热供给炼油厂和制药厂, 同时解决周围居民的供热。发电厂》转112页脱硫产生的硫酸钙是石膏板厂的原料, 同时硫酸可以被制成稀硫酸;发电厂的燃煤产生的粉煤可以用来铺设公路, 或者供给小型的水泥厂。这样, 不仅降低了治理污染的费用, 而且企业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3、在社会层面上实现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 如德国的包装物双元回收体系和日本的循环社会体系。德国分别与1991年和1996年颁布《包装废物处理法》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 规定对废物的管理的首选手段是避免生产, 然后才是循环使用和最终处理。近年来, 德国玻璃的再利用率达到90%、废纸60%, 塑料50%。剩下不可回收的混合垃圾, 由国家组织公司负责80%焚烧供热。其余废渣作建筑材料与铺路, 使整个生产和消费系统设计成循环经济。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构成危害的基本条件只有两个:一是循环资源的循环使用和循环替代, 二是生态环境的循环净化。而绿色化学的实施可以同时获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包括减少资源消耗, 减少污染排放, 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 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经验表明, 绿色化学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双赢战略, 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朱清时.绿色化学和新的产业革命[J].现代化工, 1998 (6)

[2]、闵思泽.环境友好石油炼制技术的发展[J].化学进展, 1998 (1)

篇6:绿色营销是发展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要求

目前全球面临着经济危机冲击,2009年上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家都出现了连续两个季度以上的衰退;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危机的形势更为严峻,全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形势日益紧迫。为进一步推动全球密切合作,联合国环境署第二十五届理事会上郑重地提出了“全球绿色新政”的倡议,倡导各国将全球变暖问题和经济不景气问题合并解决,推出促进包含气候变化的公共投资和财政刺激政策。

一、中国经济复苏政策中的“可持续发展”评价

(一)我国经济复苏的政策组合呈现可持续发展的亮点

1、中国采取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绿色投资

根据汇丰银行研究,中国绿色资金规模为2213亿美元,占4万亿财政刺激的37.8%,占2008年GDP的4.8%,远远高于美国、欧盟与日本的水平。联合国绿色经济行动措施的研究要求G20各成员国应当在今后两年支出1%

的GDP用于应对气候变化投资以复苏经济。从规模而言,中国充分体现了负责任的国家形象。

2、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突出了“控制产能”与“鼓励创新”

钢铁、纺织、船舶、石化、有色行业注重控制产能、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创新,汽车行业,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中央财政安排补贴资金,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石化行业,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推广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发展循环经济。

3、信贷政策中适当提高属于“两高一资”的电石、铁合金、烧碱、焦炭、黄磷项目以及电解铝、玉米深加工项目的资本金比例

扩张性政策已推动经济向上,例如今年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高于4月份7.3%的同比增幅;零售额同比上升15.2%,4月份的增幅为14.8%。但这都是政策性增长的表现,尚未进入内生式复苏,经济内在收缩机制仍然存在。

(二)复苏的乐观迹象背后仍有隐忧

1、 4万亿投资中节能减排投资资金减少

根据今年5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4万亿投资的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及环保投资减少了1400亿元。

2、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政策开始放松

2006—2007年中国经济尚处过热阶段时,部分塑料、陶瓷、玻璃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曾被下调3—6个百分点,作为当时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措施的一部分,目前这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3%。

3、部分产业已出现产能过剩,工业增加值增长受限于产能过剩产业

除基建投资外,政府投资更多地表现为产能的简单扩张,由此,将加剧这些投资方向的产能过剩状况。从主要产品产量来看,4月份产量同比增速较3月份回落的产品占比为54.3%。由此可见,虽然国家出台的各项产业刺激政策有效地拉动了相关行业工业增加值的快速增长,但工业增加值整体的进一步增长受制于机电产品、奢侈品和其余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复苏乏力的现实状况,产能过剩行业主要是电解铝和粗钢等。中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增长模式,深刻调整经济结构。

二、中国经济复苏政策要坚持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与气候危机同举并重

中国对于此次危机的应对是成功的,然而其中也存在风险,那就是短期的需要所采取的一些举措,将加大长期改革的难度。我们必须利用此次危机创造的机会和刺激方案所赋予的时间,来改变经济增长模式。

表面上,经济危机与气候危机有着各自的原因并沿着不同的方向在发展,但本质上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当前对全球经济回升景气回升的趋势性判断仍存在争议,但主要观点认为本轮全球经济周期性收缩可能至少持续2—3年。对中国而言,目前各经济学者认为我国的经济复苏有“U”、“W”、“L”型模式之说,但无论哪种复苏模式,应该理性地看到我国经济在谷底调整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一些,调整的时间周期可能在两年或更长时间。

而气候变化危机将是更为长期的,国际能源署发出警告,若不改变现有的基于化石燃料的经济发展模式,温室气体大气浓度到本世纪末将相对目前加倍,这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提高6℃。根据Stern的报告,若温升5—6℃,世界将损失全球GDP的5—10%,贫穷国家的损失将超过GDP的10%。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正面临造成重大气候影响的“锁定效应”状况。特别是在目前的以投资拉动为主体的经济复苏中,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就会使未来经济发展中高排放特征长期存在,将丧失未来几十年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先机。

只有分析平衡好两者间的关系,才能同时应对这两个全球性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9年3月发布《全球绿色新政》报告,认为多重危机的共同根源就是大量资本的错误配置,即过度地将有限的资本配置到化石能源、结构化的金融资产及其衍生品方面,而在可再生能源、能效、公共交通、可持续农业、土地及水资源方面投入较少。

三、充分认识新的国际竞争规则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为应对经济危机与气候变化危机,主要发达国家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之策,美国、欧盟及日本都各自提出了以振兴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为导向的绿色复苏计划。2008年11月,欧盟提出了《欧洲经济复苏计划》,其中的“绿色”投资为228亿欧元,占2008年欧盟GDP的0.1%。奥巴马就任前后,美国国会陆续通过了《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和《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两项合计的应对气候变化投资金额为1122亿美元,占2008年美国GDP的0.8%。2009年4月9日,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提出以“引领世界二氧化碳低排放革命”作为首要支柱的日本经济长远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与社会系统改革来创建低碳排放社会,绿色投资金额为124亿美元,占2008年日本GDP的0.3%。

从长期而言,这将推动新的全球竞争格局,主要表现为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技术、贸易、金融竞争,这些都将对中国经济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的政策组合乃至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构成长远的影响。

(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将挤压我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碳排放空间,这将影响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决策

欧盟等发达国家倡导的温升控制2℃、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450ppm二氧化碳当量、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半越来越成为主导性舆论。减排温室气体最主要是减少能源利用过程的CO2排放。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显示,按目前世界经济和技术发展趋势,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2000年增长25—90%,其中能源利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长40—110%,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量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将来自发展中国家。2004年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53.6%。如果实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比目前减半的目标,那么到2050年即使发达国家排放量比目前减排80%,发展中国家从总体上也要比目前减排20%,比2050年预计的排放量要减排60—80%。届时全球人均CO2排放需控制在2吨CO2以下,而我国目前的人均CO2排放已超过4吨,2050年将达到6—8吨。未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对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将形成严峻的挑战,但这也会促使我国加大低碳能源技术的发展力度,努力向低碳经济转型。

(二)先进低碳核心技术竞争激烈,技术领先国家的技术封锁,将推进我国的自主技术创新。一方面,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以保持其垄断优势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计划通过推广太阳能发电、电动机车及节能电器来实现“低碳革命”,其中重启太阳能鼓励政策,将是日本经济转型中的核心战略之一。美国近期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以及节能环保技术,中长期将凭借其在农业领域的制造技术、酶催化剂、原材料研究、白色生物技术等四项技术的绝对优势地位来大力发展生物能源,欧盟同样将凭借其在风能、光能、核能等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领先寻求国际竞争中的技术垄断优势。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封锁低碳核心技术或以高成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力图将中国排除在“核心技术俱乐部”之外。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的设想由来已久,但直到目前还未能取得重大突破(例如中国汽车、大飞机等行业),根本原因还在于发达国家一贯实施的核心技术封锁政策。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下,先进低碳能源技术将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这也将激发我国自主技术创新,以适应世界先进技术发展的潮流。例如,我国的清洁煤发电技术,正在成为世界领先。

(三)设置WTO规则下的技术门槛和绿色门槛,直接影响到我国出口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竞争力

近年来,气候问题也越来越多地与贸易问题联系在一起。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技术壁垒(TBT)许可国家基于环境目的采取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标准,除非这些标准产生了“国际贸易的不必要壁垒”,这些贸易技术壁垒影响到贸易产品的准入门槛。欧盟及其成员国对欧盟以外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设置了条件很高的技术壁垒。此外,欧盟还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人身健康为由规定了严格的“绿色壁垒”。例如,自上世纪90年代初欧盟启动后,不断在产品标准、贸易、投资规则等方面提出欧盟指令,甚至给全球规定“欧洲版能源效率标准”,如汽车尾气排放指标的“欧Ⅲ”、“欧Ⅳ”等,这与美国主导的“国际质量认证标准体系”(ISX系列)抗衡。日本同样在其低碳社会行动计划中提出从2009年4月开始,在新建住宅及其配套设备中将实行“最强者方式”,即将能源效率最好的产品作为整个行业的标准。这些技术门槛和绿色壁垒,实际上对中国的外向型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产品进入该国市场之前,必须拿到“绿色出生证”,直接抬高了进入门槛。但这也可转化为我国进行产业升级,促进出口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转移的动力。例如中国的食品、纺织品、电器在过去的出口中就面临了不少国外环境标准和环境壁垒,但中国的企业不久就能够达到这些标准并进一步扩大出口进而提高在全球的市场份额。

(四)以气候变化名义进行贸易保护,我国需要应对新的贸易竞争格局

实施国际碳税的可能性也影响到贸易两国的相对成本优势的变化。北欧国家实施了碳税政策,但基本上都是作为国内政策在实施,并没有对进出口贸易商品及服务开征碳税。但为解决国际竞争性受损问题,欧洲议会就曾通过决议,要求欧洲委员会考虑对非《京都议定书》成员国的出口品加征关税;2007年11月在巴厘岛的贸易部长对话论坛上提出用边境调节税来弥补国内碳税不足之处,边境调节税主要发生在进口及免税型出口,用于调节国内产业及国外竞争者之间的公平竞争环境。因此碳税等所谓“绿色关税壁垒”被不断地带入有关国际贸易的讨价还价中。美国众议院今年6月26日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中的一项条款规定,从2020年起对不接受污染物减排标准的国家实行贸易制裁,征收关税,美国政府将能够对外国制造商征收进口税,以覆盖出口至美国的产品的碳含量。我国出口产品的能耗较高,增加值较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发达国家的5倍。在未来碳排放将付出越来越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的趋向下,我国产品低成本优势将受到新的挑战。

(五)发达国家提前布局未来的生产要素之争及碳资产储备,这将影响到我国未来的发展成本

若达成2012年后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中长期目标,二氧化碳排放权将会成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其对应的结算货币将随着全球碳市场的迅猛发展可能变成一种国际通行的货币单位。主要发达国家都已意识到对结算货币及订价规则的先行掌握,将决定未来全球碳资产的重新分配以及碳排放权生产要素的战略资源储备,已然进行了各种探索。目前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已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跨国界的排放交易体系,该体系明确规定了使用欧元标价、结算,凸显出“脱美元化”动向。不可忽视的是,奥巴马的“限额与交易体系”直接与欧盟主导的排放权交易体制挂钩,意在推动欧美交易体制对接,为伺机构建交易货币的美元化铺路。日本同样也意识到这点,也提出将其自愿型的排放交易体系过渡为限额与交易体系。

四、低碳发展将成为中国应对两个全球危机的必然选择

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间已被严重挤占,必须探索新型低碳发展的道路。发达国家历史、目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的高人均排放已经和持续过多地占用全球碳排放空间,全球已失去了按公平原则分配碳排放空间的机会。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沿袭发达国家以高能源消费为支撑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必须探索低碳发展之路。

因此,中国目前最需要的不单纯是规模更大的经济刺激计划,而是提高政策前瞻性,推动结构性改革,推进提高增长质量的深层次改革措施,其参照标准将不仅是GDP数量和股指,还应包含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环境、能耗等多重指标。

对中国来讲,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提供很好的机会来实现经济结构转变,促进低能耗、高附加值行业发展。尽管目前我国进行二氧化碳绝对减排还不符合现实国情,但是结合国内的能源政策、产业发展政策和土地利用政策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减缓排放的效果及需求,实现国内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应通过以下途径:一是投资于新能源、洁净能源等能源基础设施等形成资本积累,通过资本增长率提高来促使产出增长率提高;二是新增投资于低碳能源技术促进新知识、新技能的产生,并外溢到其他经济部门,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产生内生增长;三是新增投资到低碳产业部门,往往会形成新的就业,于是通过劳动增长促进经济增长;四是新增投资用于改善碳排放产生的经济效益,通过碳生产力提高以促进经济增长并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我国要坚持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道路。我国当前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未来相当长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会继续增长。因此,我国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更应该强调发展过程和途径,通过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减缓由于经济快速增长新增能源需求所引起的碳排放增长,以相对较低的碳排放水平,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是第一要务和目的,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

低碳发展将成为中国应对两个全球危机的必然选择。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日益紧迫的形势下,我国应把低碳发展作为推动能源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全球气候关系的核心战略选择,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批准号 05JJD6300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批准号5024600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攻关项目“减缓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究”(2007BAC03A03)、阶段性成果。)

篇7:阳泉节能降耗是发展必然要求

工业经济运行良好

阳泉作为老工业基地,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 已形成以煤炭为支柱和电力、冶金、机械、化工、建材为主导、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全市共有工业企业1 724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0家。2012年, 规模以上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7%, 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96亿元。

煤炭产业作为阳泉市支柱产业, 特别是经过资源整合, 煤炭产业地位更加突出。全市目前保留煤矿59家, 其中地方煤矿52家, 产能共8 440万吨。2012年, 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6 833.2万吨, 同比增长17.1%。煤炭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32.86亿元, 同比增长12.5%, 占全市工业比重78.7%, 占GDP的38.7%。

阳 泉 市 现 有 发 电 总 装 机 容 量240万 千 瓦 。201年,全年累计完成发电量120.98亿度,比上年同期下降10%, 全 年 完 成 增 加 值8.59亿 元 占 全 市 工 业 比 重2.9%;现有铝工业企业2家,主要生产氧化铝、电解铝、铝杆、铝合金、铝型材、铝焊丝等产品。201年,全市生产氧化铝35.83万吨、电解铝25.16万吨、铝材3.48万吨,实现工业增加值10.45亿元,同比增长4.3%,占全市工业比重3.5%;现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6家,已形成了化学矿开采、基本化学原料、有机化 学 产 品 、 日 用 化 学 产 品 等 多 门 类 的 化 工 生 产 体系,产品有100多个品种。2012年,全市生产聚氯乙烯5.37万吨、烧碱5.8万吨、电石6.66万吨、食品添加剂1.50万吨,化工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10亿元,占全 市 工 业 比 重1.4%; 现 有 材 料 产 业 相 关 企 业340多家,主要涉及耐火材料、磁性材料、陶瓷制品、新型建材、碳素制品、粉末冶金和石油压裂支撑剂等行业。2012年,生产各类耐火材料制品102.55万吨、粉 末 冶 金1.17万 吨 、 水 泥175.05万 吨 、 商 品 混 凝 土31.42万立方米、石墨及炭素制品3.03万吨,材料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2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4.5%;现有各类装备制造企业50余家,主要产品包括三大类、20个 系 列 产 品 。2012年 , 生 产 各 类 采 矿 专 用 设 备4.54万吨、液压支架2 063架、各类阀门7 319吨、水泵2 067台、铸铁件1.48万吨,完成工业增加值13.07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4.4%。

节能工作取得成效

阳泉市严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 成立了“阳泉市节能工作领导组”, 每年二季度组织市节能领导组成员单位对各县区政府及重点耗能企业上一年度的节能工作进行年度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向社会通告, 按照考核结果奖优罚劣。

除此之外, 阳泉市根据国家和山西省节能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 先后出台了《阳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阳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及奖惩办法》、《阳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等节能降耗指导性文件, 进一步明确了节能目标和措施;紧紧围绕“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在工业领域通过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和节能新产品、积极争取政策性扶持资金, 鼓励引导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

近些年来, 阳泉市通过强化节能基础管理、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等多种方式, 积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进一步健全企业内部节能管理机制, 引导企业合理使用能源。在能源审计和规划方面, 全市34家省千家重点耗能企业中, 除3家淘汰企业和1家停产企业外, 其余30家企业均积极开展能源审计和规划编制工作, 并且20家企业的审计规划已经通过了评审。在能效对标方面, 阳泉市在煤炭、焦化和电力等主要耗能行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 在能源计量方面, 各个重点耗能企业都对高能耗设备建立了管理台帐, 实施定期测试、维护, 计量器具的配备基本到位, 并对配备的各类仪表按规定进行检定和校准。

2008年, 阳泉市成立了阳泉市节能监察支队, 在依法加强节能监察工作、督促重点耗能企业加强节能管理、实施节能技术改造、进行节能项目评估和审查等方面的不懈努力下, 重点耗能企业逐步成为节能的主体。

持续推进节能降耗

“十二五”后三年, 阳泉市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部分高耗能项目建成投产带来的能耗压力持续存在, 节能监察力量及手段有待进一步提升, 能源刚性需求压力不断增加。

下一步, 阳泉市将要建立以工业增加值、用电量、重大项目建设相结合的节能监测预警机制;加强综合能源消费量、高耗能行业用电量、高耗能产品产量等情况的跟踪监测, 对能源消耗超过国家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的实行惩罚性电价;加强对34户“省千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和检查;加强对淘汰落后用能设备、生产工艺和能耗限额标准的检查;围绕节能服务、节能技术、节能设备三个重点领域, 建立节能产业体系;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为主要模式的节能服务新机制, 培育壮大节能服务公司;对重大节能工程项目和重大节能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给予投资和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建立和完善峰谷、丰枯电价和可中断电价补偿制度;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和进行技术创新;重点推进列入省项目推进计划的重点工程;结合国家公布的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筛选一批成熟适用的节能技术进行广泛推广;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 布局建设一批全循环产业化企业集聚区, 不断提高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和清洁生产水平, 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生态产品链和高效、低耗的循环产业链,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能级提升;加快建立和完善以《节约能源法》为核心, 配套法规、标准相协调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 依法强化监督管理;健全依法淘汰的制度, 采取强制性措施, 依法淘汰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充分发挥节能监察机构的作用, 从各环节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篇8:绿色营销是发展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农机化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76-1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实现农业机械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建国以来,我们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增长,为解放和发展农业农村的社会生产力做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分析,我们认识到,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的发展,而对于一个拥有绝大多数农业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机械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结合中国的实际去发展我们的农机事业。

1 适应新的历史形势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广大农村对于使用农业机械发展的实践过程来看,我们国家的农业机械作为代替人畜力作业的劳动工具,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特别是价值较高的大中型机具的熱情越来越高涨。对此,政府部门要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支持为保障,不断创新农机事业发展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广大老百姓能够买得起和用得起农业机械的问题,这样一来就能够充分调动亿万农民争相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央对于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力度在不断地加大,这就为广大的农民购买农业机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实践证明,以政府补贴和农民自主选择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机械发展的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广大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热情空前高涨,这是因为,农业机械在服务农村种植业和产业化的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做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部门的干部职工就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本地农业机械化事业不断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使农业机械真正地为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走中国特色的农机发展道路

推进农业机械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重点强调了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对农业机械化推广部门的全体干部员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发展农业机械化首先要提高农机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同时还要结合本地实际、找出适合农民使用的经济实惠的农业机械,抓住关键环节,重点在实用上下功夫,真正地使农业机械承担起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的农民人口占有绝大多数的比重、农村目前的状况是耕地面积少、农民的土地十分有限,因而农民增收滞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薄弱,如此说来,农户全部购买农业机械是十分不现实的,实践证明,我国的农业机械不仅要作为替代人畜力作业的重要工具,而且还必须使其真正成为广大农民朋友脱贫致富的工具,这样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

3 因地制宜,加快本地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前提基础,因而也是改善广大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贫困落后地区要发展农业机械化一定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具体地讲一是要根据本地农产品的供求变化情况去优化农业机械的装备系统,加快发展功能齐全和经济适用的小型农业机械,稳步发展大型农业机械,突出发展各种特殊的农业机械,同时加快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普及与应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二是要适应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发生深刻变化的现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提高农村和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以及资源利用率,从而更好地使农民从繁重的农田耕作中解放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他的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当中;三要适应当前广大农村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形式,大力促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体制机制,通过农业机械化中介组织的发展来促进农业机械的发展;四是要适应当前全体农民朋友对使用农业机械的新期待,进一步完善基层农业机械的推广和服务体系;五是要适应我国当前城乡新型关系发展情况的新变化,借着党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发展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进程,在更大程度上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新形势赋予我们新使命,亿万农民寄予我们新期待。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全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在逐年大幅度增加,补贴机具的种类和涉及范围将明显扩大。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将会超过80%,广大的农村发展农业机械着力在农林牧副渔上多下功夫,大幅度地提高农业机械化的装备水平,实现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历史新跨越,进而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篇9:绿色营销是发展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对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社会管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在摸索社会主义建设和管理的实践经验过程中,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建设和管理作了许多论述。特别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其中包含着许多深刻的社会管理思想。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正确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二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三是做到提倡艰苦奋斗与关心群众生活相结合;四是坚持中央统一领导与各地各方面独立自主相统一;五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六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七是自由和纪律相统一;八是克服官僚主义和教育好干部和群众;九是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的作用;十是提倡社会平等, 克服平均主义。除此以外, 毛泽东还特别关注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 这是社会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毛泽东的领导下, 新中国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社会现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体制。面对当时严重的失业问题, 毛泽东一方面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公职人员采取“包下来”的政策, 另一方面实行政府介绍就业与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 多形式、多渠道地安排就业, 解决了当时的大问题, 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对社会建设和管理问题作过很多深刻的论述,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认为中国式的现代化要从中国特点出发;二是我们搞现代化建设要统筹兼顾, 坚持“两手抓”, 并赋予“两手抓”丰富的内涵;三是提出要为实现小康社会而奋斗;四是反复强调要维护社会稳定;五是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要消除两极分化;六是认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自然也包括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七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同时民主也要纳入法制轨道;八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要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 克服官僚主义, 提高工作效率;九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要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 对社会建设和管理作过许多重要论述, 大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认为现代化是个全面发展的概念, 经济发展要和社会全面进步并行;二是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 并且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促进;三是要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四是要总揽全局, 保证经济和社会的顺利发展, 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五是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六是收入分配领域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理论, 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认识:首先, 把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其次,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系统论述, 并把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措施;最后, 提出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 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 更新社会管理观念, 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改革创新, 尽快形成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005年2月, 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虽然近些年来我们在和谐社会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这还远远不够:随着改革的深入, 我国的城乡结构、社会阶层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员的流动性大大增强, 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 各种各样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不断增多, 人民内部矛盾处于多发时期, 人民群众对社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深化改革的过程, 也是利益不断调整的过程, 当前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 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 人们对改革发展的预期普遍提高, 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分享要求明显增强;近年来我国居民在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公共需求大幅度上升, 公共安全领域也出现了严峻形势, 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 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问题不解决, 就难以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实施有序的社会管理, 才能推动社会整合、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创新意识, 保障社会安全、促进社会稳定, 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从而实现社会和谐。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应对当今社会新情况新问题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用30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道路,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等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 在中国短时期同时展开。我国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同时也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 发达国家在不同时期渐次出现的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在我国相对集中的较短时间里显现出来, 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 有些问题将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体制的变化、结构的转型, 带来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层化, 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要求, 公众利益诉求呈现差异化、多样化的特征, 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社会共识难以形成, 社会利益纠纷和矛盾增多, 社会整合的难度加大。这些矛盾和问题都迫切需要解决。

随着技术进步和信息社会的发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数据, 截止2010年12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人, 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2],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但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现实社会很多违法犯罪及治安问题, 已经向虚拟社会蔓延, 如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网络谣言、网络恐怖事件等;一些群体性事件, 也呈现出网上网下遥相呼应、互相放大的趋势;尤其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我分化、西化, 对现实社会安全构成了威胁。这更要求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以应对社会中已经出现和即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改变我国社会管理薄弱状况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 各级政府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工作, 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一些地方和部门经济和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社会管理工作滞后,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管理体制还没有形成。

在社会管理主体方面,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越位”和“缺位”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滞后, 能力有待提高, 制度供给不足, 公众参与渠道不畅, 积极性不高。在社会管理范围方面, 还没有实现全社会覆盖, 一些地方如城市商务楼宇、集体宿舍、城乡家庭出租屋及城乡结合部等还存在管理盲区。[3]在社会管理手段方面, 一种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必须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道德的手段。我国现行的社会管理依然延续了以往倚重行政手段的特点, 而行政的力量在某些社会领域和管理事项上越来越难以奏效;法治的力度虽然明显加大, 但社会管理领域无法可依和有法难依的问题还比较明显;道德的力量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经济手段虽然能在调节社会资源、激励社会参与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还不够完善。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说明, 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不已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 必须加强和创新。

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 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 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 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 有效治党治国治军,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决定》同时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 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 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 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 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面对目前社会上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等问题, 提高社会管理能力, 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 需要改变在党和政府中重经济发展轻社会问题的状况。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 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 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同时还要发扬人民民主, 确保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参与社会管理, 加强社会组织、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 才能使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 使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

参考文献

[1]窦玉沛主编.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53.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http://www.cnnic.net.cn.

上一篇:英国留学咨询生活篇下一篇:家长承诺书及学生安全承诺书回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