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郑州市院前急救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2022-09-11

院前急救是医疗急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个城市院前急救工作的优劣, 可以反映出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该研究通过对郑州市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病例的分析, 旨在探讨其流行病学特点, 以降低院前急救患者的死亡率, 为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郑州市区拨打120电话呼救, 由郑州市急救中心派诊进行院前急救死亡的患者3 7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方法

死亡患者信息均有出诊医师填写录入进郑州市院前指挥调度管理系统, 应用Excel进行统计, 数据经统计学处理, 列图表, 分析其规律。

2 结果

2.1 2012年郑州市院前急救概况

2012年郑州市“120”急救中心派诊进行院前急救患者共109 863例, 其中, 死亡3 770例, 院前急救死亡率为3.43%。其中男2 598例, 占68.90%, 女1 182例, 占31.10%, 男女比为2.20∶1.00;年龄50 d~106岁, 其中, 以71~80岁年龄段死亡病例最多;见表1。

2.2 2012年郑州市院前死亡病例死因分类情况

导致院前死亡前3位死因依次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猝死及原因不明、创伤, 占全部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的78.94%。见表2。

2.3 2012年郑州市院前死亡病例主要死因的年龄分布

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猝死病人主要集中在51岁以上患者, 71~80岁年龄组死亡例数最多, 但41~50岁患者循环系统疾病及猝死人数和比率有增高趋势;创伤以21~60岁, 以41~50岁龄组由外伤死亡的人数最多, 但以21~30岁年龄段所占比率最高。见表3。

2.5 2012年郑州市院前死亡患者季度分布

从2012年全年死亡患者分布可以看出, 1、2、11、12月份死亡人数高, 中间4~10月份死亡人数处在较低的平台期, 见图4。

2.6 2012年郑州市月死亡率分布

1月份是全年接诊人数较少的月份, 而死亡人数却最高, 1月死亡比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 5月份死亡率最低。见表5。

3 讨论

从院前急救死亡病例的概况来看, 男性多于女性, 与男性参与更多的工程建设和生产建设有关, 同时也与男性承担着更多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有关。因此, 关注男性健康, 是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课题。

从院前急救死亡的年龄分布来看, 71岁以后的死亡人数最多, 而且多数是心血管系统疾病, 这说明在进入老年社会后, 老年人心脑血管等疾病发生比例会随之增多。因此应根据老年人的特点, 有针对性的加强预防保健工作。

从院前急救死亡的疾病分类看, 郑州市死亡前3名的疾病与同类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1,2,3,4,5]。郑州市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死亡率明显较高, 这与该地区的气候、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 同时也与公众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缺乏相关的急救知识有关;而猝死则与生活不规律、劳累、饮酒、不重视原发病的治疗等原因密切相关;创伤死亡率高则是因为交通法规意识、安全意识淡薄, 不重视安全规范操作有关。因此, 注重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急救知识的宣传, 提高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创伤的急救水平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从院前急救死亡的时间分布来看, 年初与年末的死亡人数和比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 与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差异[1,2,3,4,5], 这与郑州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因素有关, 郑州冬季气候寒冷、干燥, 心血管系统疾病高发, 因此针对季节变化, 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使人们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从院前急救死亡的比率上看, 郑州市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率是3.34%, 明显高同类研究的死亡率[2,3,4,5], 这可能与急救人员业务能力相对较低和急救人员流动性大存在正相关, 因此, 提高院前急救人员的急救水平和保持急救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综上, 郑州市死亡比率较高, 且以男性居多, 尤以71~80岁老年组所占比例最大, 死因前3位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猝死及原因不明、创伤, 死亡比率高。为降低病死率, 我们能够做以下工作:①加强疾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使人们关注自身健康, 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威胁生命的健康问题, 尤其上是老年男性;②加强安全教育, 比如安全驾车、施工安全等;③医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 在短时间内不仅要救命更要能够识别那些致命的症状和体征。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 使急诊的病死率有所下降。

摘要:目的 探讨郑州市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郑州市区2012年1—12月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院前急救病例死亡率为3.43%, 男女比例为2.20∶1.00, 死亡率最高年龄组为7180岁组;导致院前死亡前3位死因依次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猝死及原因不明、创伤;全年死亡人数呈现年初与年尾高, 中间低的趋势。结论 根据院前死亡病例的特点, 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 合理配置急救资源, 并对易感人群进行宣教, 以减少院前死亡发生率。

关键词:院前急救,死亡,流行病学

参考文献

[1] 郭兴, 杨金兰, 张召原, 等.2010年保定市院前急救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35) :146-150.

[2] 张在其, 赖欣, 黄力, 等.广州市5 525例院前死亡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临床荟萃, 2010, 25 (24) :2125-2128.

[3] 梁实, 江捍平, 许四虎, 等.2002—2004年深圳市创伤急救死亡情况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1) :132-134.

[4] 周海龙.上海嘉定南翔地区院前死亡病例回顾性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7 (3) :58-60.

[5] 金晓胜, 张盖, 陈春晓, 等.温州市院前急救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 2012, 24 (9) :509-511.

上一篇:体位的改变干预手术患者血压的变化下一篇:诌议Web数据库系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