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临床分析

2022-09-12

急性心肌梗死病情进展快, 病死率高。现将我院急救中心2001年6月至2009年6月之间138例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38例, 男82例, 女56例。年龄34~87岁, 平均53.7岁, 发病至接诊时间为15min~8h。多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梗死部位:前壁32例, 下壁56例, 前间壁19例, 广泛前壁17例, 侧壁6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者以及上腹部疼痛者。本组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26例, 出现心搏骤停18例, 心源性休克9例。心肌梗死诊断符合以下2条及以上: (1) 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2) 心电图均显示了Q波、ST段、T波的动态演变; (3) 血心肌酶学、肌钙蛋白与肌钙蛋白检测动态改变。

1.2 急救方法

(1) 急救人员到达后, 将病人就地平卧、询问病史的同时体检、迅速心电图检查做出初诊。 (2) 即刻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实施就地抢救。迅速应用镇静止痛药物给以肌注吗啡或度冷丁以及硝酸盐类药物, 应用硝酸甘油, 先含服片剂, 继之静脉点滴, 并逐渐加量。 (3) 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 一旦发生心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时, 应给予利多卡因50mg缓慢静注, 或给予盐酸胺碘酮150mg加生理盐水20m L缓慢静注, 继之用0.5mg/min静脉维持量滴注。如出现室颤者或心跳骤停者, 给予除颤、气管插管,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及药物应用等心肺复苏抢救。缓慢的心律失常用阿托品0.5mg肌注。 (4) 对明确诊断在发病6h内, 可应用溶栓治疗, 以0.9%氯化钠溶液l00m L加尿激酶150万U缓慢静滴。溶栓禁忌:从出现症状到选择治疗的时间>3h或诊断不明确定者。

2 结果

138例心搏骤停患者8例抢救无效死亡, 其余130例经积极处理维持相对平稳的生命体征后转送医院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130例患者, 其中41例进行了溶栓治疗, 效果良好, 9例患者死于反复室颤, 余121例好转或治愈出院。

3 讨论

3.1 迅速实施院前急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而凶险, 常于短时间内病情突变, 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院前的诊治效果取决于早期解除胸痛、及时消除致命性心律失常。多数患者死亡发生在起病后的最初4h, 而且通常死于室颤。发现心肌梗死发作时间越长, 室颤的可能性越大。

3.2 心跳骤停后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心脏停搏80%以上是由室颤所致, 本组12例心跳骤停均发生在医务人员到达之前20min左右, 经积极实施心肺复苏抢救后仅4例恢复呼吸心跳, 8例失败无效死亡。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未能得到及时的心肺复苏, 如首发目击者能对患者立即进行急救, 抢救成功率将可能有望提高。

3.3 监测与防治心律失常

急性心梗早期的心律失常多为窒性心律失常, 严重可导致导致心力衰竭, 猝死。困而在院前心肌梗死的抢救中, 必须严密实施心电监护, 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心律失常。本组有17例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及13例出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均经给予阿托品0.5~1.5mg后恢复正常心律。

3.4 院前急救必要时进行溶拴治疗

我们在院前急救中对急性心梗患者一旦诊断明确具备溶栓指征而无溶栓禁忌证者我们均争取尽早采用溶栓治疗。溶栓治疗的效果取决于症状持续时间, 最初2h (尤其是第1个h) 内进行溶栓治疗可以期待阻止心肌梗死及降低病死率。本组27例实施了溶栓治疗, 无一例并发症发生。但溶栓同时也要注意途中可能会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出血等并发症。

3.5 争取尽早将病人送入监护病房

转运病人务必遵循以下原则: (1) 病人生命体征一旦相对平稳症状缓解及早转运病人。向家属说明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意外, 取得同意及理解。医护人员应时刻陪护在患者身边, 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解除其焦虑与紧张。 (2) 随时与院内保持通讯联系, 向院内值班人员详细交接病患者病情以便患者到达医院后得到及时抢救准备, 确保绿色通道的通畅。 (3) 救护车内急救药品与抢救器械要完备齐全, 如除颤器、氧气、气管内插管、气囊、吸引器等。转院途中需密切监测心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保持静脉、输氧管道通畅, 并随时作好急救准备。

摘要:目的对138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抢救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138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院前急救措施及结果。结果本组现场除12例心跳骤停, 其中8例抢救无效死亡, 130例均经现场抢救处理后及时转送医院。9例在住院期间因并发反复室颤抢救无效死亡, 其余121例经住院治疗好转后出院。结论快速有效地院前急救、早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确保绿色通道的通畅, 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愈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

参考文献

[1] 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9 (12) ∶707.

[2] 李春盛.目前心肺复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5, 14 (5) ∶36~37.

[3] 高润霖, 朱文玲, 胡大一, 等.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9 (12) ∶700~725.

[4] 褚韩生.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J].临床医学, 2009, 29 (2) ∶59.

上一篇: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优化研究下一篇: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