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古今观后感

2022-09-03

第一篇:一带一路古今观后感

一带一路 观后感

《一带一路》纪录片观后感

从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提出以来到现在,已经三年过去了。老实说看记录片之前,对于“一带一路”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中国古代的“驼铃漫道”的丝绸之路。 看这个纪录片开头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一个国家强盛才能充满信心开放,而开放促进一个国家强盛。”的确,古代丝绸之路最繁荣的时候也是我国古代经济最为昌盛的时候。通过丝绸之路,许 多国家知道的在遥远的东方有个物产丰富、经济繁荣的中国,同时随着精美货品流通至世界各地,也是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对古老中国的向往。然而随着清朝开始的“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的经济和综合国力逐渐衰退。所以,中国对“开放”一词的认识应该比其他任何国家要深刻。

2012年11月在国家博物馆,总书记第一次阐述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凝聚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期待,是整个民族不断追求的梦想。我认为,“一带一路”的思想和“中国梦”的思想是想通的,如果说“中国梦”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一带一路”则是这一梦想得以实现的方法,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做准备。

古代“丝绸之路”更多的在于构筑中国与其他国家得以交流认识的平台,而现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更多的是使中国与沿线各国形成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等的利益、责任、命运的共同体。丝绸之路不仅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更加深了人们对于现实和未来的关注。 “一带一路”分为内陆的口岸贸易和海洋的港口贸易,我最感兴趣的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贸易部分。“一带一路”中的港口贸易主要形式是建立自贸区,即自由贸易区。我觉得这和本专业学习的城市规划有紧密的联系,离我们最近的自贸区是位于广州南部的南沙区自贸区。何为自贸区?简单来说就是指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画出特定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并且,在自贸区内还实行“海关一体化”,使得海关通关更加便捷,贸易也随之更加通畅。

自贸区的建立势必会扩大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提升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地位,并增加外汇收入;同时也会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扩大就业等。就像“一带一路”内陆沿线的口岸贸易那样,不仅仅为西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也促进了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了沿线各国的生活水平,带来了更多发展的机遇。

南沙自贸区的建立对广州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红利,对于企业来说的便利包括房地产业、旅游业、金融业、物流贸易也、期货市场和港口机场等等,对于市民个人来说,便利也是较为突出的,包括就业与创业、炒股、购物、买房等等。致力于构建“陆上开放”与“海上开放”并重的开放新策略,同时也使内陆与港澳台综合发展。

现如今电子贸易非常发达,人们越来越多的倾向于电子购物,享受着电子购物带来的便利。同时跨境电子贸易的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跨境电子贸易推动了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进程。冲破了国家间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大大促进了多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企业间的互利共赢;而对于我们广大消费者来说,跨境电子贸易使我们非常方便的购买到全球任意地方的优质商品,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巨大便利。就像纪录片中说的“世界因贸易而连通,因贸易而改变”。

随着“一带一路”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有很大的提升。具体来讲就是:在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这将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里程碑,这也是对中国政府过去几年在货币和金融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的认可,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开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这一飞跃也是里程碑式的飞跃,代表了新时期的“中国力量”。 “一带一路”跨越亚、非、欧、美四大洲,涉及沿线30多个国家及20多个国内省市自治区,可以说架起了中国与全球沟通的桥梁。该记录片还采访50余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各界人士以及国内外60多个普通人物。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了“一带一路”给沿线带来的影响,用事实印证“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在“一带一路”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不免有人质疑:“国家花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建设一带一路,不如把钱用来资助贫困地区,毕竟中国还是有那么多的穷人。”我认为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只有国家强盛,人民的正常生活与基本权益才能得以保障。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中国近代之所以会遭受侵略与压迫,最突出的原因就是国家不强,不能起到保护人民的作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保障了我们以后可以生活在一个更加富强的社会,并且财富都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不是国家给的,国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竞争市场。 古代的丝绸之路给我们留下了一段辉煌的文明,今天的“一带一路”将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梦想,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展示中国特有的东方智慧。

第二篇: 一带一路中国梦读后感

中国,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她一路坎坷走来,仍然坚强,屹立不倒,随着我们的国家渐渐强大,我们渐渐有了一个伟大的梦想--“中国梦”。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是民族振兴之梦,更是人民幸福之梦。

那题名中的“一带一路”是什么呢?原来2013年9月和十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在那期间,他先后提出了共同创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提议,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合称为“一带一路”战略。现代丝绸之路和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完全不一样,。现代丝绸之路建设有利于推进沿线各个国家经济繁荣和彼此间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加强各国之间不同文明的交流,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伟大事业。而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是为了让沿线各国运输更加快捷方便一些。

“一带一路”战略覆盖的国家极其广泛,就中国而言,丝绸之路就圈定了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此同时它还贯穿了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另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许多拥有巨大经济发展潜力的国家。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犹的有了一个梦想:“以后好好学习,争取让中国梦早日实现!”

高邮市秦邮实验小学

乔陆轩

第三篇:《“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读后感

丝路精神 薪火相传

《“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读后感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无数铃声摇过啧,应驮白练到安西”,在唐代诗人张籍的笔下,千年之前古丝绸之路的盛况可见一斑。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一、“一带一路”的内涵

首先,我们要对“一带一路”的内涵有个深刻的把握。“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

1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们加在一起,就是“一带一路”。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二、“一带一路”的现实必然性

“一带一路”战略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国家级顶层战略。那么,我们国家为什么这个时候提出“一带一路”呢?它又有怎样的现实必然性呢?“一带一路”并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一种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具有很强的现

2 实必然性。郎咸平教授把“一带一路”战略比作全新的经济助推器。它是在我国面临诸如经济结构转型受阻、严重的产能过剩、能源对外依存度高、外储过多等困境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当然,当今世界正在发生错综复杂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不单单是中国,很多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正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的产物。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我们知道,二战欧洲战场胜利后,美国提出凭借其在二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

3 一步渗透和扩张而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凭借“马歇尔计划”,解决了美国国内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使美国成为欧洲的债权国,主导欧洲整治,从而顺利推行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现在看来,今天的中国和“二战”结束后的美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外汇储备量庞大、严重的产能过剩等。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马歇尔计划”的思路,透过“一带一路”以及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来消除产能过剩,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呢?答案是肯定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如果能够顺利实施,必将使中国崛起成为现实。

三、“一带一路”的挑战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曾精辟地分析过大国与小国的不同。他极具洞见地指出:“小国的目标是国民自由、富足、幸福地生活,而大国则命定要创造伟大和永恒,同时承担责任与痛苦。”伟大的事业总是面临风险。“一带一路”战略要客服的风险并非前无古人,也未必后无来者,但在当代首屈一指。“一带一路”为什么会面临风险?面临的是哪些风险?

“一带一路”多是基础设施大项目,投资周期长,资金大,运行维护不易。从国外来说,“一带一路”战略本身有限,但其影响无限,既容易被参与者和支持者无意误解,也容易被反对者和破坏者有意歪曲。从国内来说,“一带一路”昌邑虽然不是国内深化改革的外延,但却需要它来支撑。我国国内还存在许多破坏“一带一路”建设的势力和危害“一

4 带一路”建设的问题。我们也缺乏经验。“一带一路”事业是全新的事业,需要新政策、新策略、新人才。这些有的现在就可以找到,有的只能在“一带一路”实践中摸索和培养。

大自然也向我们挑战。“一带一路”以交通网络为先导实现五通。我们过去在国内建设、对外援建、海外工程中虽然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一带一路”沿线一定会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因地制宜,未雨绸缪。

我们可以将“一带一路”面临的风险概括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安全风险和道德风险。这四种风险可以对应“一带一路”的“五通”。政治风险威胁政策沟通。设施联通需要应对安全风险。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受经济风险的影响。民心不能通,将陷“一带一路”于道德风险。

今天的中国和世界,面临着五十年,五百年,五千年未有之变局。“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意义决定了它不会一帆风顺。阻挠、抵制、破坏、诽谤是在所难免的,而且只能通过“一带一路”本身的成功来消除。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有所准备,筹划应对风险的措施,使“一带一路”这把双刃剑最大限度获得成功。

古人云,“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积极践行“亲、诚、惠、容”

5 理念,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平等协商,兼顾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诉求,携手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一带一路”建设是开放的、包容的,欢迎世界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只要沿线各国和衷共济、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够谱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让沿线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共建成果。

6

第四篇:“一带一路”学习心得:“一带一路”助

推中国梦

“一带一路”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崛起的重要体现之一,展示了中国谋求改变当前世界地缘格局的决心。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的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无疑不展示了“一带一路”给我们带来的共享互利的合作成果。

5月14日,在北京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见证了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和各方共享的合作成果。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高屋建瓴,打造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境界。为造福世界、造福人民的世纪工程指出了前行的方向。

宏观层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带一路”带来如此丰硕的成果,从我们的生活来看,“一带一路”也可谓福利多多。一让交通更加便利。在此次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中有一项设施联通,提到要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提升道路通达水平,实现亚欧大陆道路通。也就是说,在以后我们说不定能坐着高铁、跑上高速就能到欧洲,欣赏亚欧大陆上的美丽景色。二让海淘更加容易。我们也能够海淘到更加安全方便且独具特色的商品。三让旅游更加便捷。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免签或落地签目的地达到了60个,法国、意大利和英国逐步缩短签证受理时间,而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有更多的国家加入其中。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对我们来说不再是梦想。四让创业更加简单。此次中国与30个国家政府签署经贸合作协议,让我们与沿线国家做生意的更加简单,税款缴纳更少,增加赚钱机会。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球化的视角上得到更好地实现。

我们要抢抓“一带一路”给我们发展带来的机遇,让福利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

第五篇:习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心得体会:“一带一路”连接共同梦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XX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合作倡议。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进展顺利,成果丰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XX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国际盛会,也是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

作为一个由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提出、截至目前提出时间只有短短三年多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如此众多的公认、取得如此重大的成效,其原因就在于“一带一路”串起了人类的共同梦想。

向往和平、追求幸福,是人类不懈追求的共同梦想。然而,古往今来,人类实现这一梦想的脚步蹒跚而又曲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类难以突破各自为阵的思维局限,缺乏一个合作共赢、实现人类共同梦想的载体。近年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站在人类命运发展的高处,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坚持把合作、共赢作为“一带一路”发展原则,为人类实现共同梦想搭建了平台、指明了方向,其着眼的是人类命运的未来。

正是因为站在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高处,三年来,“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赞同,“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和进展。截至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对“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响应,5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此外,联合国大会、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国际组织或机制都已将“一带一路”建设写入政策文件。可以说,围绕“一带一路”,各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局面已经形成,奏响了国际合作的交响乐。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华民族不仅会为民族自身的复兴而奋斗,更愿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而贡献智慧和力量。“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正是中华民族对人类世界的重大贡献,这一串起人类共同理想和梦想的蓝图,一定会伴随着首届高峰论坛的召开,而加快实现的步伐。

上一篇:幼儿防溺水安全教育下一篇:阅读教学的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