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我效能理论”对改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2022-09-27

1 概述

听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方面。因此, 英语听力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环节和基础。然而, 对于很多中国大学生来说, 英语听力却是五项基本技能 (即听、说、读、写、译) 中最薄弱的一个。甚至部分学生对英语听力产生了恐惧、厌烦等情绪, 并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 这反映出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偏低。由此,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当务之急就是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自我效能意识。

2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2.1 自我效能的概念

1977年班杜拉首次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中提出“自我效能 (感) ”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在完成某一具体任务时, 对自己组织及其完成这一任务的能力的信念 (Bandura, 1997) 。它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主观感受, 而非能力本身。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指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 是个体对控制自己英语学习行为和英语学习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2.2 自我效能的作用方式

自我效能以多种方式影响人类活动。

第一, 对自我效能的判定部分地决定人们对活动和特定社会环境的选择, 以及在面临困境时对其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困难面前能更持久地坚持自己的行为并能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克服困难;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则容易放弃, 浅尝辄止。

第二, 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任务的要求以及困难的解决上;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可能的失败和不利的后果上, 从而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 阻碍了已有行为能力的表现。

第三, 对自我效能的评判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为个人能力, 而将失败归因为努力不足, 因此会加倍努力。相反, 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则将成功归因为情景因素, 而将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 导致在遇到困难时轻易放弃。

根据上述理论, 我们可以推论出学习自我效能感也会通过类似方式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学习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 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为自己设置更高的学习目标, 面对困难时能够投入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所以在学业情境中他们有更积极的态度和情感, 更少的焦虑。

2.3 自我效能的来源

班杜拉认为人们主要通过行为成就、替代经验、言语说服、生理情感状态等途径形成自我效能感。第一, 行为成就是通过个人亲身的成功经验获得自我效能感。它是最有效的效能信息来源, 也是个体获得自我效能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成功会提高个体在这一领域的效能评估, 失败则会降低效能评估。因而反复体验成功会建立起较强的自我效能感。第二, 替代经验是通过观察与自己相似的人的成功获得自我效能感。第三, 言语说服是通过语言鼓励使其他个体相信其自身具有完成某一任务的能力。当言语说服使自我效能感增强到一定程度时, 可以促使人们付出艰苦的努力去取得成功, 推动人们自身能力和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第四, 生理情感状态是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 是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用于判断自己能力、力量和机能障碍脆弱性的一项指标。健康的生理情感状态有利于增强自我效能感 (Bandura, 1997) 。

3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改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本文在上文部分提到自我效能有四个主要来源, 即行为成就、替代经验、言语说服、生理情感状态。所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自我效能感要从这四个途径入手。

3.1 体验成功

通过个人亲身的成功经验获得的自我效能感是最直接而有效的 (Bandura, 1997) 。因此要让学生在听力学习过程中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听力材料。教师应先了解学生的听力水平, 选择难度适当的听力材料。如果过低, 就达不到训练与提高的目的;而如果过高, 则会使学生因听不懂而失去兴趣和信心。根据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理论 (即让学习者理解的输入语言应稍高于其现有的水平, “1+1”) , 教师应该选取略高于学生实际英语听力水平的听力材料。同时, 还需注意听力材料的语速要适中, 且长度不宜过长。另外, 教师要保证听力材料内容的多样性, 比如小散文、小故事、英语新闻、名人演讲、英文歌曲、英语笑话、电影对白等等。多样的内容不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有助于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带着兴趣去听难度适中的材料, 学生听懂的可能性会大大加强, 从而增加其体验成功的机会, 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其次要阶梯式 (grading) 组织课堂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变化, 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地安排教学任务。这种阶梯式的教学方式可以保证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而使自我效能感不断地增强。

再次要帮助学生找到导致听力困难的原因, 以“对症下药”。学生听不懂英语其原因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然而很多情况下, 学生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病因”所在, 只是盲目地反复地听材料, 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 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但听力水平却提高不大, 同时更挫伤了练习英语听力的积极性。鉴于此, 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分析并找到“听不懂”的症结之处, 然后再“对症下药, 各个击破”。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总结, 笔者大致将导致听力困难的原因归为七大类, 即语音问题、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不扎实、文化知识或专业知识欠缺、心理因素、认知障碍以及不良的听力习惯。教师可先将这些原因在课堂上逐一列出, 待学生完成听力练习后,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其听不懂或听错了的地方, 并参照上述原因一一对号入座。经过几次这样的查找, 学生会发现自己的“病因”集中在哪几方面, 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多加注意, 加强训练。如此有针对性的练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解决英语听力中存在的问题, 使其渐渐感受到听力的障碍是可以逾越的, 体验成功的同时重获英语听力学习的高自我效能感。

最后要训练学生运用听力学习策略。班杜拉指出许多用于完善技能的训练方法也能用于增强自我效能感。如果指导和信息反馈的重点在于掌握可以使人进步的策略而不只是关注行为成就水平, 个人效能信念就很容易逐渐建立 (Bandura, 1986)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更好的帮助自己理解、学习或记住新的信息所运用的有目的的行为和思维。它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以及对学习任务的掌握 (高晓旭, 2001) 。因此, 英语教师应该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运用听力策略, 如分辨策略、推测策略、记笔记策略、语言迁移策略、归类策略等等。当学生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策略时, 听力任务会变得相对容易, 使其信心倍增, 自我效能感提高。

3.2 替代经验

以榜样为中介的替代经验是促进个人效能的一个有效手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特别是经历、能力、个人特征、行为表现等方面相似的同伴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有很大的影响 (Bandura, 1997) 。教师可以根据这种相似性请一些英语听力较好的学生为其他学生介绍经验, 倾听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与其交流学习英语的经验、心得等。这种增强学生间接经验的方法, 可以使学生看到与自己能力和品格特征相近的同伴的进步和成功, 从而提高自身的自我效能感。另外, 在听力课堂练习中, 教师可先不公布题目的答案, 而是将学生分为小组讨论答案。在讨论中, 学生们会交流他们听懂了什么, 是如何理解听力材料的, 以及在听的过程中采用了什么方法等。这就起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学生会把从他人那里得来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听力练习中, 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3.3 言语劝说

社会说服能够加强人们有能力实现所追求的信念。但简短的、偶尔的或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形成自我效能感效果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劝说、激励效果最为明显 (Bandura, 1997)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恰恰扮演着说服者这一重要角色。因此, 教师应增加与学生沟通的机会, 通过课堂表现、听力作业以及听力测验等, 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 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但必须注意的是这些表扬和鼓励应切合实际, 与学生付出的努力相一致, 只有学生感到无愧于此赞誉, 才会真正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3.4 生理情感状态

人们在判断自身能力时, 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生理和情绪状态所传达的信息。人们在痛苦、紧张、恐惧等状态下, 自我效能感会削弱 (Bandura, 1997) 。正如笔者在本文概述部分提到的, 目前许多大学生已经对英语听力产生了厌倦恐惧的情绪, 这是造成其英语听力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教师要从这方面入手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 以增强自我效能感。

首先, 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 英语听力贵在坚持, 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耐心和毅力, 不能急于求成。因此要提醒学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勇于面对暂时的失败或停滞不前的状态, 克服心血来潮、心躁气盛等不良情绪, 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英语听力学习。同时, 教师还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变化, 给予必要的关心及心理辅导。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乐观、开朗、顽强、自信的意志品质, 使其在情绪低落时能够战胜自我。

其次, 教师应尽量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努力消除学生紧张、焦虑等心理障碍。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地讲讲英语幽默故事、名人逸事, 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生动的优势, 播放一些流行的英文歌曲或经典的英文电影等等, 让学生在娱乐中听英语。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减少疲惫、乏味等情况的产生, 因而能够有效的解决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 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最后, 教师应在学生听材料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提示。许多学生的不良情绪是在听听力材料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往往是由于前面部分没听懂, 而感到紧张、恼火, 可越是有这种感觉就越听不懂。根据维果茨基的“脚手架 (scaffolding) 理论”,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以完成目标。因此在听力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在听材料前将文中的难点 (如生词、习语、俚语、术语、文化背景) 告知学生, 帮助其消除听力中的障碍, 避免情绪波动。在听材料时, 教师也需注意不能只是一遍一遍的播放材料, 而应在较难的地方停下来, 给与学生必要的提示, 以免因心理变化影响其听后面的部分。教师及时的点拨可以将不良情绪消灭在萌芽时期, 使学生保持正常的情感状态, 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增强。

本文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 结合当今高校英语听力教学的实际, 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有所启示和借鉴。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英语听力的现状, 并结合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对如何增强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提出了一些建议, 希望这些建议有助于改善我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学习自我效能感,英语听力

参考文献

[1]  Bandura, 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Freeman, 1997.

[2]  Bandura,  A.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M].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1986.

[3]  高晓旭.自我效能动机理论与课堂英语教学[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1 (2) .

上一篇:EXCEL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下一篇: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