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循证护理

2022-09-12

与普通的常规护理方法相比,循证护理更具有说服力与科学依据。其主要是凭借可靠的科学依据与理论为护理基础,并将理论应用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以此来指导具体的护理操作。该研究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通过对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来探究循证护理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挑选100例,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的50名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为45~75岁,平均年龄为58.2岁;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范围在43~74岁,平均年龄为57.6岁。经工作人员的统计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实行常规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1.2.2 观察组

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实行的是循证护理的方法。具体的护理手段如下。

①相关因素的循证。

在治疗过程中,不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与家属,都会多多少少的面对一些问题与困难。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煎熬的过程,这就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很重的心理负担,由于心理与身体上遭受极大地考验,有些患者甚至都有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就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2]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切身理解患者的想法,通过有效地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的血糖水平、精神状态、饮食状况等情况,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只有完全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才会“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治疗,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对病患进行定期的用药指导,并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血糖测量,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改变患者的不良习惯,从而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②根据循证依据。

根据循证依据护理就是通过总结治疗经验,并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的不同制定与其相应的治疗计划,对患者进行全面性的护理。[1]首先,护理人员要善于与患者进行交流,拉近医患之间的关系,不论在护理态度上,还是平常交谈时,都要以一种亲切的态度,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除此之外,要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按照规定时间与剂量进行服用,并且要提前告知患者一些药物服用后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提前做好防范与心理准备。饮食方面,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有效地干涉,纠正错误的饮食习惯。

1.3 统计方法

该次试验的数据处理使用的是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的是χ2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显著性,若P>0.05,则表明差异没有显著性。

2 结果

_对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患者不论在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还是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上都要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具体结果见表1、表2。

3 讨论

在循证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将科研成果与专业的临床知识、经验灵活运用于护理工作中,并积极寻求患者真正的需求,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治疗,促进了科学知识与临床经验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这样的护理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且护理成效较好,可以被大部分患者接受。[3]但与此同时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要求也提高了,例如要求护理人员要对科研成果进行有效地分析并对其实用性进行审核;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要善于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汲取教训。

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方法中是较为有效的护理方法之一,其护理效果已被广大医院所认可并运用于临床。循证护理的护理方法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身体状况,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并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准,这样的方法更适用于当代的科学性社会。

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糖尿病患者的循证护理的方法,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该研究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对该院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行循证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法 的效果。结果 观察不论在护理后的满意度,还是在健康知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上,都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循证护理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更利于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糖尿病,循证护理,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小琴,刘燕平,王太芬,等.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12):2466.

[2] 唐雪梅,循证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8):75-76.

[3] 牛静,耿慧林,杨雯.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0):20-21.

上一篇:写好广播新闻专题的几点探讨下一篇:加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