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

2022-09-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择取该院儿科2014年中, 接收过的60例儿童糖尿病患者。 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4~15岁的范围之内,平均(11.3±2.7)岁。60例患者都属于是急性发病。 其中,伴合酮症酸中毒症状的患者, 共计11例。60例患者,均未出现昏迷症状。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都进行了相应的检查,检查结果如下。

空腹C肽以及胰岛素均低于正常值;空腹血糖均超过7.1 mmol/L;用餐2 h之后的血糖均超过11.2mmol/L。 经诊断,60例患者都达到了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严格依照随机分组原理,将60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均30例。 两组在年龄、发病时间、 性别以及入院时间等方面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 其中,循证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胰岛素注射、饮食治疗、血糖监测、 运动治疗。 待获取到相应的科学证据之后,再对临床护理进行科学地指导。而对照组,则仅实施常规的住院护理。 详细观察并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出现的并发症。 采取匿名式调查分析法,收集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评分。其中,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 0~59分。 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研究例数×100%。

1.3统计方法

此次调查的所有数据均以SPSS 20.0软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 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的住院天数以及出现的并发症

从表1中,能够看出:研究组的住院天数为(9.6± 3.1)d,显著短于对照组(16.3±4.2)d。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针对并发症,研究组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患者有5例,所占百分比为16.67%;无1例出现皮肤感染,亦或者是酮症酸中毒现象,并发症的发病率仅为16.67%。 而对照组出现酮症酸中毒症状的患者有3例,所占百分比为10.0%;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患者高达12例,所占百分比为40.0%;出现皮肤感染症状的患者有4例,所占百分比为13.33%,并发症的发病率高达63.33%,显著高于研究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程度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在研究组当中,达满意程度的,共计28例(93.33%);达基本满意程度的,共计2例 (6.67%);无1例为不满意 ;满意率高达100%。 而对照组中,达满意程度的,共计15例(50.0%);达基本满意程度的,共计7例(23.33%);达不满意程度的,共计8例(26.67%);满意率仅有73.33%。 研究组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100% vs 73.33%%。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护理

3.1提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着的问题

根据大量研究资料,可以知道:在全球所有患糖尿病的儿童当中,有约为81.5%的患者与家属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都是比较低的,比如:发病原理、禁忌症、监测方法、临床治疗方法以及饮食控制等,这就使得大多数患者于发病期中都出现了诸如低血糖以及酮症酸中毒的并发症,进而直接性的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其次,大部分患者(约为94.7%) 对糖尿病临床治疗的方法较为抵触,再加上患者的心理情绪较为不乐观,使得治疗效果出现了大幅度降低的趋势,进而直接性的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造成了较大的伤害。 因此,在此情况之下,需严格依照患者当前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的治疗方法,来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 而能够达到这一目的方法,则为:循证护理法。 它的实现流程为:于患者接受治疗的整个过程当中,对患者机体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地监测;积极的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有效解除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方案的怀疑以及拒绝心理;通过各种途径,对与糖尿病知识相关的资料进行搜集,以解决目前仍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比如:1怎样才能搭建起良好的“护-患”关系;2现阶段中,患者及其家属对哪部分的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还比较低;3怎样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以及有效性的护理方案。

3.2循证支持

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剖析; 可通过翻阅相关资料的方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究,以及时掌握患者当前的病情状况; 加强与患者进行沟通的力度,了解并掌握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 然后再系统性的制定出最适患者当前状况的护理方法。

3.3循证观察

对临床医学上,较为传统的儿童糖尿病治疗方法、 饮食习惯、运动情况、护理方式、治疗时间、生活习惯、 胰岛素用药的方式以及患者的心理情绪和基本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及掌握, 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儿童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水平。 除此之外,也可在一定程度之上,提高护理方案制定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3.4循证应用

3.4.1构建相应的询证护理团队其中,责任护士1名, 指导护理2名,专职护理4名。

3.4.2对患者进行血糖检测临床医学上 ,儿童糖尿病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1型糖尿病,而另一种则为2型糖尿病。前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特征主要有两个,分别为:特发性以及免疫介导。 后者的发病群主要为成年人,因此,它也被称之 为是 “成年发病 型糖尿病”。 因儿童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普遍偏小,且好动、不能严格约束其自身的行为、理解能力较差,这就使得护理人员不能对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准确的检测,进而直接性的降低了胰岛素使用剂量判断的准确性,导致患者出现了诸如低血糖的并发症。 因此,需选取“CGMS” 法,对研究组的血糖情况进行科学地监测,5次/d;而对照组则实施常规的血糖监测法,4次/d。 对比分析两组的监测结果。

3.4.3合理应用胰岛素由于此次所选取的60例患者都为1型糖尿病,所以,需对其实施终身胰岛素治疗方案。 其中,研究组实施“CSII”治疗法,即:“餐前大剂量控制血糖法”;而对照组则实施胰岛素皮下注射法。 对比分析两组实施治疗之后的效果。

3.4.4饮食控制由于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对患者实施血糖控制治疗之时,还应当保障患者每日的营养摄入值, 都能够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 但是,营养计算较为繁琐、复杂,且还具备一定的抽象性,不利于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 而食品交换法, 则属于是一种较为简单的科学饮食控制法, 且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该方法的的确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因此,针对研究组,可对其实施食品交换法;而对照组则实施常规的饮食控制法,即:对食物的各项营养值进行计算,然后再确定患者每日的总体摄入量。

3.4.5运动护理严格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 , 制定出相应的运动方案。 其中,运动类型主要包括:小跑、散步、 爬楼梯以及快走等。 两组在运动类型方面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综上所述,由于儿童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耐受能力较成年人低, 再加上他们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也比较低, 这就使得我国儿童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一直都无法取得较好的成效。 因此,为有效改善这一情况, 我们需对儿童糖尿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 以尽可能的提高护理的准确性与效果,保障治疗方案能够顺利进行。且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其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针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研究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由此可见,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儿童糖尿病中,可起到提高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作用。 因此,在临床医学上,当我们面对儿童糖尿病患者之时,还需加强对其进行循证护理的力度,以促进患者康复。 与此同时,也可提高我国医疗行业对儿童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整体水平。

摘要:目的 对儿童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深入的剖析。方法 从该院儿科2014年接收过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择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60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均30例。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而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住院天数仅有(9.6±3.1)d,显著短于对照组,为(16.3±4.2)d。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于治疗中,出现并发症的共计5例,发病率为16.67%;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共计19例,发病率为63.33%。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针对患者对此次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研究组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儿童糖尿病的治疗中,不仅可以达到显著提高护理效果的这一目的,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患者于治疗中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可在临床治疗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护理效果,并发症,循证护理,满意程度,儿童糖尿病患者

上一篇: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几个常见问题下一篇:玉米套种穿心莲高产增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