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问题分析

2022-09-11

1 引言

可转换债券在转换为股票之前和一般债券的会计核算法相同。债券持有者可以将其转换为股份, 其中, 可按照债券的面值和计提利息, 分别借记为债面面值和应计利息。按照股票面值和利息计算出的面值, 使用现金支付的不可转换股份部分, 贷记为“现金”科目;借贷双方的差额借记为“股本溢价”科目。如果债券持有者在期末行使可转换权, 发行方需要按照条款规定, 偿还本金和利息。

2 可转换债券时会计问题

现如今, 可转换债券会计处理过程中, 缺乏对可转换债券的可转换权的价值计量。可转换债券包含权益和负债双重成分, 负债应该包含偿还本金及利息, 并将偿还本金和利息的未来现金流入, 按照市场利率折算为现值。其中, 债券持有者的权益包含着可转换权利, 主要参照可转换权的时间价值。

(1) 计量债券负债和权益成分时, 先计算出负债的价值, 然后用发行收入减去负债价值, 取差额作为权益部分。例如A股份公司在2015年1月发行5年期、面值100元、年付息的可转换债券1000万张, 发行总收入为100000万元。此外, 该股票票面利率为5%, 而市场同期债券的利润为7%。

按负债部分的现值为7%利率折算为:

在利率为7%, 期数5年基础上, 未来偿还本金额度现值为:100000x0.6080 (1元复利现值系数) =680600万元;5年利息现值为:每年利息100000x5%=5000 (万元) , 5000x3.9927 (1元年末现金系数) =19963.5 (万元) ;负债价值综合为885230.5 (万元) 。权益部分价值为100000-885230.5=114769.5 (万元) 。

就不具有转换权利的债券来说, 此次债券实际上是按照885230.5万元的价格折价发行, 1147469.5万元属于权益转值, 也可以认为是股本溢价。因此, 会计编制记录如下:

3 投资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方法

3.1购买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方法

(1) 可转换债券具有混合性, 投资可转换债券是债券投资, 还是股权投资, 要参照转换前后处理。在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票之前, 它属于一种债券投资, 应该按照债券投资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在可转换债券转换后, 会变成股权投资, 需要按照股权投资方法进行会计核算。投资者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权时, 所产生的入账价值核算, 分为两种方法:第一, 按照所转换的股票市场价格入账, 同时确定转换过程中的价值损益;第二, 按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入账, 不确定价值损益。从长远投资角度来讲, 第二种方法更加合理, 因为将债权转换为股票, 并不代表资本完结, 这仅是整个投资过程的一个点, 没到投资末期, 所有的损益都未实现, 根据稳健性投资的理念, 不应急于确定损益。

比如B公司在2015年1月购买了某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 购买金额为300000元, 购入总额度为3180000元, 债券票面利率5%, 为期5年, 利息年付。

采用直线法摊销溢价:

会计处理

在2016年1月, 该公司将全部的可转换债券, 转换为长期持有股票, 股票价值依据可转换债券的面值确定, 即300000+18000+15000×2-36000×2=276000。企业会计记录如下:

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票后, 核算的方法需要按照长期股权投资规进行核算, 如果企业短期持有, 需将“长期股权投资”改为“短期股权投资”, 然后再按照短期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核算。

(2) 可转换债券转股的会计审核方法。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普通股。在债券可转换期限内, 债券持有者能将持有的债券转为股票。这时, 债券发行方需将负债的账面价值确定为固定权益, 核算出债券未到截止日期的债券溢价, 按照债券现值注销, 并将转换的普通股票计入公司的“股本”中, 转化差价借记在“资本公积”账户中。

4 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做好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工作, 能够为企业安全投资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 当债券持有者将持有的债券转为股票时, 债券发行方需将负债的账面价值确定为固定权益, 核算出债券未到截止日期的债券溢价, 按照债券现值注销;同时, 在计量债券负债和权益成分时, 先计算出负债的价值, 然后用收入减去负债价值, 取差额作为权益部分的价值。因此, 从长远投资角度来讲, 按照债券转换前的账面价值入账, 不确定价值损益, 能够保证确保企业投资稳健。

摘要:可转换债券是一种重要的混合金融投资工具。基于此, 本文阐述了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问题, 同时提出了投资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方法, 包括购买债券的会计处理方法、年末计提利息和摊销溢价的处理方法等, 以解决可转换债券的可转换权的价值计量问题, 希望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可转换债券,会计核算,股本溢价

参考文献

[1] 陈帅.可交换债券的相关问题探讨[J].北方金融, 2017 (3) .

[2] 肖唯涵.我国上市公司运用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动因及其效应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 2013.

上一篇:五大发展理念下的三峡库区协调发展问题研究下一篇:热区农药特色人才的无缝对接培养模式探析